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秋天的雨》的說課稿

《秋天的雨》的說課稿

秋天的雨說課稿(一)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五冊第三組的第三篇精讀課文,課文文質優美,是學生積累語言和練習寫作的一篇好教材。教材選編課文的目的是圍繞“秋天”這個專題,使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語言的魅力。《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上寫秋天,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寫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天性好動,好奇心強,形象思維趨於成熟,但抽象思維仍處於起步階段。雖然學生對秋雨、秋天有一定的生活積累,但課文藝術化,抽象化的語言會給學生帶來挑戰。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以讀爲本,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語言的美。

教學難點: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內化運用語言。

四、教法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藉助農村遠程教育資源製作多媒體課件的特點,我採用情景教學法和情感朗讀法,引導學生以讀爲主的方式來學習課文。

五、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導入新課這一教學環節時,課前佈置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秋天的景物。課堂上我從學生喜歡的雨說起,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後我出示課件,配以動聽的音樂,讓學生伴隨老師的描述去感受輕柔的秋雨,接着老師的一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揭示本課學習內容——秋天的雨,學生很自然地通過情境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隨即進入整節課的第二環節,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讀書的要求。爲了延續我上環節創設雨的情境,我特意製作動態的課件,生字詞用雨點的形狀落下來,讓學生讀出小雨點的名字,其實就是閱讀生字詞。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了興趣,讀書識字的效率提高了。在反饋“課文中的秋天的雨是什麼樣的?”這一問題時,我引導學生找出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一會兒一首描寫秋雨的小詩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通過學生誦讀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將這些句子儲存到學生的知識庫中,同時也爲理解課文結構,作文教學的開展埋下伏筆。

(三)品讀課文,品味意境

第三環節的深入品讀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課文使用多種修辭手法,把秋天人格化,把秋天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或事物,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於是我恰當藉助農村遠程教育資源製作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美麗景色,採用情感朗讀法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點。

第一自然段中我用錄音範讀打開秋天的大門,學生閉眼感受;隨後教師組織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秋天的畫面。

依據《新課標》“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第二自然段中我要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感悟,以悟促讀。如在讀“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個句子時,我抓住“扇啊扇啊”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讀,體會秋雨的輕柔美與動感美,從而讀出其中的韻味。我又出示描寫秋天景色的圖文結合課件,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顏色去讀句子,通過學生的個性品讀和個性朗讀來帶動全班同學的深入品讀。隨着教師出示銀杏樹葉和扇子的圖片放在一起比較,引導學生觀察,原來,銀杏樹葉真的很像一把小扇子,這樣的句子就是比喻句,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直觀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更深深地感受到了課文的語言美。緊接着,我引導學生也學着課文的樣子進行仿寫練習:“秋天的雨把( )色給了( ),( )像( )。”這一設計使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接軌了,也讓學生把吸收到的美都釋放了出來。最後出示秋景圖課件,讓學生用詞語來形容自己所看到的畫面,學生就會自然而然感悟到本段的文眼“五彩繽紛”一詞的含義,在不知不覺中脫口而出,並很自然地感悟到第二自然段的這些景物都圍繞第一句話來寫的。這樣的設計和多媒體運用能使學生美美地讀出秋天。

第三自然段描寫的是秋天的氣味,請一名學生朗讀,老師出示實物,其他學生閉上眼睛,用鼻子聞一聞,說一說都聞到秋雨裏的哪些氣味,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和積累,運用“香香的、甜甜的”一類疊詞。

第四自然段描述深秋中動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這段文字妙趣橫生,恰恰是國小生喜聞樂見的,但是這番場景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看到。如何能讓它出現在國小語文課堂呢?我精心製作了課件,然後讓學生進行分組朗讀。我在教學中超越文本,出示圖文結合的課件,採用“表演讀”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情境,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演繹這生動的畫面。“演”是爲了讀,一個“演”字,不但實現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和積累,而且實現情感的昇華。

(四)、昇華情感,拓展積累

總結全文時,我問學生“秋天的雨給我們帶來一個怎樣的'秋天?”課堂上因爲有了農村遠程教育資源和文本資源的有機結合,學生已經領略到秋天獨特的美,“美麗、豐收、歡樂”這樣的詞語脫口而出。教師組織學生配樂朗讀最後自然段,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油然而生。最後,教師讓學生說說觀察到的秋天的景物。

本課的作業設計是讓學生收集描寫秋天的詞句,還有根據自己的興趣畫一幅秋天的畫或寫一首秋天的小詩,使學生對美的認識可以進一步拓展延伸。

六、板書設計

秋天的雨

顏色:五彩繽紛

豐收 氣味:香香甜甜 快樂

聲音:冬的訊息

我通過對重點詞語的板書,讓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感受秋天的韻味。

教學效果預測

《秋天的雨》是一篇優美的散文。爲使學生“喜歡閱讀”,我設計了很多激發閱讀興趣的方法。通過配樂和課件再現情境的方法,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景中,讓他們對閱讀文本產生興趣。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識字、學詞、練句,走進語言文字,體會感悟文本。還讓學生仿寫練習,使學生對課文內容能有較好的讀悟。可能學生在讀悟中表現出理解比較單一,不能呈現多元的傾向,在教學中還應讓每個學生都能思考起來,努力發散學生的思維。

秋天的雨說課稿(二)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秋天的雨》。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五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秋天”.編者意在通過本組教材讓學生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積累優美的語言。《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豐收的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課文使用了打比方等多種修辭手法,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抽象思維處於起步階段的三年級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這是教學的難點。本課計劃兩課時完成,今天我將重點就第二課時談設想。根據新課程理念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秋天的雨》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複習鞏固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好句。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體味、品評,讀懂課文內容,感受課文意境。

3、情感態度及價值觀: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二、說教法

(一)情境創設法

一位教育家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我充分利用一些教育資源爲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興致高漲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二)朗讀指導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閱讀教學應達成的重要教學目標,老師必須有策略地對朗讀進行指導。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我將合理運用多媒體,以情景助讀。

三、說學法

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非常適於朗讀,葉聖陶先生說:“美文需美讀。”所以,我指導學生採用自讀自悟、情境朗讀、邊讀邊想象畫面等學習方法,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讀中感悟、讀中運用。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我會在《秋日私語》的樂曲聲中播放秋天的畫面,並談話導入。有人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着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1課《秋天的雨》。【新課標指出,要重視語文的薰陶作用,因此,我採用情境教學法導入,讓學生受到了美的薰陶,也對秋天產生了好奇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慾望】

(二)鞏固字詞,感知全文

1、出示課件, 鞏固字詞,我將它們按一定的規律、特點排列爲三行。

(1)第一行出示生字:涼爽。讓學生用心記住易錯字“爽”的筆順,先寫四個小X,再寫一個人字托住他。

(2)第二行出示: 扇子,扇哪扇哪,指導讀好多音字。

(3)第三行出示輕聲字:衣裳,喇叭,鑰匙 ,請學生認讀。【從而既落實了字詞的訓練,又爲閱讀掃清了障礙。】

2、教師範讀全文,讓學生聽後找找每個自然段作者是用哪一句話寫出了他對秋雨的印象?並用橫線畫下來。抽生彙報,老師小結:同學們, 請看屏幕,老師把你們找到的語句連成了一首小詩。多麼有趣的小詩啊!小詩裏的這些句子都藏在文中各段的第一句裏,最有趣的還是每段的內容都是圍繞這些話展開的,讓我們再去讀讀這些句子吧!【設計這樣的過渡語,我是想給學生暗示讀書的目的,使學生明白爲什麼而讀,不僅要注意課文語言的形式美,也要注意課文的寫作方法。】

(三) 品讀課文,感悟體驗

由於第二自然段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顏色,是課文“濃重的一筆”,因此我將着力點放在了學習第二自然段,層層推進指導學生的讀。:

1、理解中心詞“五彩繽紛”.先請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把描寫顏色的詞語找出來。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利用多媒體把詞語變成相應的顏色。接着追問,秋天的雨只把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這幾種顏色給了菊花嗎?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省略號的作用,然後出示圖片問學生:同學們,看,這麼美的畫面,這麼多的顏色,文中用了一個什麼詞語來形容?(板書:五彩繽紛),還可以用什麼詞語來形容? 預設學生會回答:五顏六色;五彩斑斕;絢麗多彩;萬紫千紅;色彩繽紛·······【這樣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語,積累詞語,進行能力培養,體現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2、賞析美句,重點指導。學生先自己練讀喜歡的句子。接着抽生個別讀,相機指導,比如第二、三句運用打比方,將銀杏葉和楓葉寫得非常傳神,一種動態美蘊含字裏行間。但是怎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作者譴詞造句的精妙呢?我採取了去詞、添詞對比讀,突破了教學難點。

有人說:“讓兒童感覺不到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會通過評價學生的朗讀來滲透邊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讀到楓葉這一句時,我會問:你爲什麼把“飄哇飄哇”讀得這麼慢?學生可能會回答,樹葉飄下來的樣子就是慢慢地,我就要求孩子們聯繫上下文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讀 “橘子、柿子你擠我碰”時想象田野裏果子掛滿枝頭大豐收的情景,讀到“頻頻點頭”這個詞語想象菊花在秋雨裏隨風搖動的樣子。

在男女生賽讀句子後,再配上音樂,讓全班學生看着畫面試着背誦讀。在引導學生讀中理解美,感悟美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個說話訓練,秋天的雨把——色給了——,——像——。【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老師在這時搭設一個梯子,指導學生口頭表達,並很好地踐行了這一理念。】

3、學習第三段(過渡: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繽紛的顏色,還藏着許多香甜好聞的氣味呢。趁機板書:香甜好聞)雖然這段內容很簡單,但我仍不忘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我讓學生先欣賞水果的圖片,再閉上眼睛,把自己帶來的水果拿到鼻子前聞一聞,讓學生說說聞到了哪些好聞的氣味再讀,這樣就把抽象讀變爲具象讀。

4、學習第四段。我會(出示課件:播放吹喇叭的聲音。問孩子們,秋天的雨吹起小喇叭幹什麼呀?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傳遞信息)由於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描述的熱鬧場面是國小生喜聞樂見的,而國小生大都有強烈的表演慾望,在此,我順學而導,以學定教,採用了表演讀的方式來理解本段的語言文字。 “演”是爲了讀,一個“演”字,將學生又帶入情境,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再現了動物、植物們準備過冬的快活忙碌的場面,在不知不覺中實現對語言的感悟和積累。

(四)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看來,秋天的雨真的像一把鑰匙(板書:鑰匙),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讓我們看到了如此絢麗多彩的世界,(再次出示小詩)難怪小詩的最後一句說,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學生齊讀最後一句,(板書:豐收、歡樂)。

(五)課堂檢測,我來闖關

A題把句子補充完整,是對課文主要內容的回顧。

B題照樣子,寫句子,讓學生從讀到說,從說到寫,既拓展了學生思維,又給了學生一次習作小練筆的機會。

(六)推薦閱讀,課外延伸:我向孩子們推薦了羅蘭散文《秋頌》及《寫給秋天》,並要求孩子們將課內習學到的讀書方法遷移運用於課外閱讀。

五、說板書設計

五彩繽紛 豐收

11、秋天的雨 香甜好聞

(鑰匙) 傳遞信息 歡樂

這堂課的板書簡明扼要地反映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脈絡清楚,豐收和快樂兩個詞語點明瞭課文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懇請各位評委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秋天的雨說課稿(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來自xx國小,我叫xx。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裏,我們農村的孩子們也能通過遠程教育資源來快樂學習了!今天,我將爲大家闡述自己如何引領着孩子們學習課文《秋天的雨》。

有這樣一句話“萬美之中秋爲最”,那如詩、如畫、如歌、如夢的秋天總能帶給我們美好的享受。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濃的散文,名爲秋雨,實際上在寫秋天。課文把秋天的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這篇課文語言美、意境美、篇章結構美,根據課文的這些特點我制定了這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過程和方法:以讀爲本,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學會字詞、讀通課文已經不是最大的難題,但三年級的孩子真正要通過學文得到美的薰陶、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認爲如何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

我想,教學目標的達到和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光靠老師用語言來描述是不能很好地展現出來的,農村遠程教育資源以它獨有的優勢和特點,爲這一類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幫助。接下來,我將結合本節課的教學流程來具體說說,自己如何充分運用“農遠”教育資源,使學生在老師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的文本情境中進行自然有序、輕鬆愉快地學習。

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大體上包括四個環節:一是情境導入,揭示課題;二是組織初讀,整體感知;三是品讀課文,品味意境;四是昇華情感,拓展積累。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指出:“對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在導入新課這一教學環節時,我由孩子們喜愛的雨說起,首先帶着孩子們一起去看雨,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被激發了。看哪兒的雨呢?看什麼季節的雨呢?我們無法預知哪天會下雨,更無法穿越時空去看春雨、夏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實現我的這一想法,“農遠”教育資源網上的圖片,給了我靈感和啓發。

(課件出示):我分別選取並加工製作了春雨、夏雨、秋雨、冬雨這幾幅畫面,配以動聽的音樂,讓孩子們伴隨着老師娓娓道來的描述去感受綿綿的春雨、電閃雷鳴的夏雨和輕柔的秋雨。接着,老師的一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揭示了本課的學習內容——秋天的雨,孩子們就很自然地通過情境、走進課文。

二、組織初讀,整體感知;

隨即進入整節課的第二環節,我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朗讀課文,提出了四點讀書要求——圈一圈;標一標;畫一畫;想一想。爲了延續我在上一環節創設的雨的情境,我特意製作了一個動態課件:將生字詞用雨點的形狀落下來,讓孩子們快速的地讀出小雨點的名字,其實就是在閱讀生字詞。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有了興趣,讀書識字的效率就會提高。接着我直接運用下載的“農遠”課件資源,訓練他們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在反饋“課文中秋天的雨是什麼樣的?”這一問題時,我引導同學們找出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一會兒一首描寫秋雨的小詩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通過讓學生誦讀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將這些句子儲存到學生的知識庫中,同時也爲理解課文結構及作文教學的展開埋下伏筆。

三、品讀課文,品味意境;

第三環節的深入品讀,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天人格化,或把秋天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於是,我恰當藉助“農遠”資源製作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的美麗景色,採用了“聲情並茂,以情助讀”的方式,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點問題。

第一自然段中我用教師的範讀打開秋天的大門,爲了幫助學生理解“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這一抽象的比喻句,我運用“農遠”圖片資源製作了一個FLASH動畫,學生一邊欣賞畫面,一邊聆聽老師朗讀,一邊體會。通過播放課件,秋雨變得無比生動起來,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

隨着計算機教學走進我們農村國小校園,多媒體教學的使用在我看來,已經不僅僅侷限於教師一人,他也可以是可愛的孩子。

       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就做了這樣的嘗試,出示一幅秋天的圖畫,但沒有上色,我把畫秋天留給了孩子們,讓孩子們體驗學中玩,玩中學。我請一名同學直接到講臺上來用鼠標給秋天的景物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一會兒,黃黃的銀杏樹葉、火紅的楓葉、紅紅的蘋果、橙紅的石榴、金黃的田野、各色的菊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一新鮮而富有特色的嘗試,我相信一定能在課堂上引起學生的共鳴。接着我讓學生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顏色去讀句子,我試圖通過學生的個性品讀和個性朗讀來帶動全班同學的深入品讀。在交流朗讀的過程中隨機出示這句話,並用課件將課文中的文字和圖像表現出來,比如當學生讀到“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一句時,我分別把銀杏樹葉和扇子的圖片放在一起比較,引導學生觀察,原來,銀杏樹葉真的很像一把扇子,這樣的句子就是比喻句。通過這種方式,同學們不僅直觀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更深深地感受到了課文的語言美。緊接着,我引導孩子們也學着課文的樣子進行比喻句的仿說練習——“秋天的雨把__色給了____,____像____”,這一設計使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接軌了,也讓學生把吸收到的美都釋放了出來。學生體會到文中講的這五種景物後,我出示一張豐富而絢麗的秋景圖,請學生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自己所看到的畫面,其實,他們們早已多種形式、分層次的反覆朗讀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本段的文眼“五彩繽紛”一詞的含義,在不知不覺中脫口而出了,並很自然地感悟到第二自然段的這幾種景物都是圍繞第一句話來寫的。這樣設計和多媒體的運用自然能使學生美美地讀出秋天。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描寫的是秋天的氣味,我巧妙地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請一名學生朗讀,老師出示實物,其他學生閉上眼睛,用鼻子聞一聞,說一說都聞到了秋雨裏的哪些氣味,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和積累、運用“香香的”“甜甜的”一類疊詞。

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深秋中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繁忙熱鬧的場面,這段文字妙趣橫生,恰恰是國小生喜聞樂見的。但是這番情景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看到,如何能讓它出現在國小語文課堂呢。爲此,我精心製作了一段樹林裏動物、植物們準備過冬的FLASH動畫,刺激學生的眼、耳等多種感官進行觀察品味,使學生置身於文本創設的情境中,再用自己的話說說看到了什麼,知道了什麼。同時,我在教學中超越文本,圖文結合地編寫了一首兒歌,採用了“表演讀”的方式,將學生再次帶入情境,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演繹了這幅生動的畫面。“演”是爲了讀,一個“演”字,不但實現了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和積累,而且實現了情感的昇華。

四、昇華情感,拓展積累;

總結全文時,我問孩子們:“秋天的雨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怎樣的秋天。”課堂上因爲有了農遠資源與文本資源的有機結合,孩子們已經在學習中領略到了秋天獨特的美,於是,“美麗”“豐收”“歡樂”這樣的詞語立刻從他們的口中說了出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油然而生。

本節課的作業設計中,我與“農遠”教育資源網上的設計不謀而合,積累好詞佳句,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畫一幅秋天的畫或寫一首秋天的小詩,使學生對美的認識可以進一步拓展延伸。

這就是我的一堂課。作爲一名21世紀的農村教師,我也將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繼續乘着農村遠程教育資源這一東風,把語文課堂做到更加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