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講話致辭 > 代表發言

在全縣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精選多篇)

第一篇:在全縣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在全縣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精選多篇)

在全縣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根據會議安排,現將今年以來全縣農業工作有關情況作一彙報,並就明年以及未來五年我縣農業工作思路、目標和措施提出建議。

一、2014年農業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我縣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爲契機,搶抓政策機遇,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重點發展大宗農作物生產,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落實各項惠農補貼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全縣農業生產實現歷史性突破,多項指標達到同期最好水平。林業和水利工作取得長足進步,獲得全市考評雙第一。

(一)農業生產獲得豐收。一是種植業增產增效。全縣糧油等大宗農作物收成良好。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到33.2萬畝,糧食總產23.2萬噸,同比分別增加7萬畝、9.8萬噸,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創下歷史新高。全縣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0萬畝,總產量達4.01萬噸,同比分別增加0.6萬畝、0.7萬噸,產量達到歷史最高,加上價格上漲,油料增收2014萬元。二是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推廣種草養畜,擴大家畜飼養規模,繼續實施山羊“三個一”工程,養殖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全年出欄生豬10.2萬頭,山羊6.5萬隻,家禽808萬隻。三是水產養殖業穩步提升。加大水產養殖基地改造力度,加快建設新基地,同時推廣高效養殖模式,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11.3萬畝,產量2.18萬噸,銷售收入3.2億元,其中銷售收入爲歷年之最。今年,我縣農業生產獲得全面豐收,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154元,首次突破3000元大關,增長17.6%。

(二)農業產業化實現新突破。全縣已建成優質農產品基地8個,面積16萬畝,其中訂單農業面積10萬畝;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發展到124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戶、省級、市級龍頭企業各2戶;品牌創建取得新進展,共取得名特產品和綠色食品12個,其中省級、市級名牌農產品分別爲2個、7個,市級特色農產品2個;產業化帶動農民人均增收210餘元。

(三)農業項目進展順利。以構築生態農業模式爲途徑,以追求經濟、社會和生態綜合效益爲目標,大力推進農村能源項目建設,目前,全縣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1618口,佔項目任務的81%。完成河劉鎮中低產田改造、仙蹤鎮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等兩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並通過省級驗收。投資1200萬元的滁河柴灣、張渡電站改建項目建成投入使用。投資760萬元的大平菜籽色拉油、117萬元的銅閘百棗園果品加工等兩個農業項目正在實施中,投資2700萬元的大平菜籽油深加工項目獲得批准。

(四)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紮實有效。以完善基層動物防疫管理體制改革爲重點,充實防疫人員力量,推進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動物防疫水平明顯提高,畜禽死亡率進一步下降。全縣牲畜w病防疫密度達85%以上,豬瘟、雞新城疫、羊痘防疫密度分別達98%、95%、100%,大牲畜死亡率控制在1%以內,生豬、山羊、家禽死亡率由原來的8%、10%、30%分別下降到3%、2%、10%以下,全縣基層動物防疫工作處於全市領先水平。特別是在今年春季,毗鄰我縣的居巢區亞父鄉暴發禽流感疫情,我們積極應對,採取果斷措施,阻斷禽流感疫情的傳播,最大限度減少了禽流感對全縣養殖業的影響。

(五)政策性減負增收明顯。今年全縣共減免農業稅及附加1373萬元,累計發放糧食直補資金663萬元,良種補貼390萬元,退耕還林補助款970萬元,農機補貼9萬元,全年農民人均獲得政策性收入104元。

(六)林業建設取得新成果。推進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創新林業經營機制,採取租賃、承包、股份制等方式,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走出社會化辦林業的新路子,加快了全縣林業建設步伐。全年累計完成造林22146畝,佔年初計劃任務的110%,其中完成綠色長廊二期工程104公里,新建農田林網5000畝、封山育林2014畝。

(七)水利設施得到加強。實施堤防加固、小水庫除險加固、人飲解困等五大水利工程。全縣建設水利工程208處,累計完成土石方450萬方,其中除險加固中小水庫13座,加固堤防21公里,新挖當家塘57口。特別是滁河聯圩、運糧河圩堤除險加固、清溪河口退建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完工,進一步改善了水利基礎設施條件。

(八)氣象工作邁出新步伐。按照“強化硬件,改善軟件,提升服務”的總體要求,實施了縣氣象局遷址項目,新建雨量觀測站,並取得積極進展。目前,氣象局新址已經選定,並完成徵地工作,新建了運漕、陶廠等全縣6個雨量自動觀測站,原縣氣象局辦公場所土地掛牌出讓工作有序展開。

二、2014年農業工作思路、目標及措施

根據國家農業政策走勢,結合我縣實際,就全縣明年農業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農業發展思路是:以市場爲導向,以農民增收爲核心,優化農業結構,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發展優勢農產品,推進農業標準化、產業化,實現“三個加快,三個提高”,即加快構建優勢農產品產業帶,提高區域規模發展水平;加快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羣體,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加快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農業工作目標是:農業上,實現“六擴一增”,即擴大水稻、油菜、雜糧、蔬菜、牧草、地膜“五早”種植面積,增加養殖業比重。具體任務:種植水稻28萬畝,發展優質油菜21萬畝,雜糧2萬畝,蔬菜6.5萬畝,牧草2萬畝,地膜“五早”6萬畝,飼養生豬24萬頭,家禽1200萬隻,山羊11萬隻,新開發漁業基地6000畝,改造老基地8000畝。林業上,實施林業開發“12344”工程,即完成1萬畝造林,轉讓2萬畝山場經營權,建設3000畝油茶基地,建設40公里公路林帶,新建4000畝農田防護林網。水利上,實施堤防加固、小水庫除險加固、蓄水抗旱、內圩水系整治、農田治理、農村安全飲用水等六項水利工程,計劃完成土石方450萬方

工作措施

(一)大力優化農業結構。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調整農產品區域佈局,堅持優質化發展,無害化生產,產業化帶動,突出特色規模。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發展優質油菜、優質棉、畜牧、水產、蔬菜等主導和特色產業,發揮比較優勢,提高經濟效益。

(二)加快農業產業化。按照“一個主導產業、一批龍頭企業、一批生產基地”的發展模式,加大產業化工作推進力度,建設水稻、油菜、蔬菜、茶葉、河蟹、山羊等生產基地。扶優扶強龍頭企業,重點支持大平工貿集團,扶持縣益和棉業公司、名優茶開發公司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壯大縣名優茶開發公司、鷹皇麻油廠等企業實力,帶動全縣優質稻、優質油生產、名優茶開發、麻油加工、水產養殖等,推動農業特色產業上規模。加強農副產品的品牌註冊和名牌爭創工作,加大宣傳推介和市場營銷力度。加快產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建設,不斷增強市場的輻射帶動功能和生產導向作用。

(三)推進農業標準化。圍繞優勢農產品區域佈局,重點建設一批無公害、綠色食品和農產品基地,實行標準化管理、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規模優勢。加緊制定新的農產品地方標準,加大貫標力度。實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訂和完善全縣主要農產品安全標準和操作規程,加快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檢驗檢測體系,強化農業投入品和安全農產品的市場監督管理,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四)建立農業發展支撐體系。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實施“雙百示範”工程,開展好示範戶和農業龍頭企業的評選活動,加大農業生產良種良法推廣力度,搞好農技服務工作,加強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建立農業生產資金投入機制,實施好農業開發項目,擴大農村信貸規模,兌現各項政策補貼資金。

(五)認真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貫徹實施好農村土地承包法,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積極推進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深入貫徹中央、省的農村稅費改革政策,執行《安徽省村內興辦集體公益事業籌資籌勞管理條例》,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開展農民負擔執法檢查,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保持農村社會穩定。

(六)實施林業開發計劃。以構建林業生態網絡體系爲目標,以推進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爲手段,進一步搞活林業經營機制,加快社會化辦林業進程,抓好政策落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速全縣林業建設步伐。

(七)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採取多種辦法,實行多渠道籌資,多元化投入,不斷注入水利建設更多的資金。實施堤防加固、小水庫除險加固、蓄水抗旱、內圩水系整治、農田治理、農村安全飲用水等六項水利工程,確保完成土石方450萬方任務。實施陶廠鎮、東關鎮農田土地治理項目。完成縣氣象局遷址工作。

三、未來五年全縣農業發展計劃

含山農業的發展,必須立足縣情和現狀,找準發展方向,抓好規劃,定好位。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實現產業支撐,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層次,培植和蓄積農業資源優勢,提高山場開發利用效果,轉移農村富餘勞力,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向產業要效益,向山場要財富,向勞務要收入。重點做活優質稻、優質油、優質棉、畜牧、水產、麻油、蔬菜、茶葉八個產業文章,打好勞務經濟、林業經濟兩張牌。

指導思想是:以擴大農民就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爲核心,以工業理念抓農業,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農業領域,實行企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行業化管理,推動我縣農業產業化經營邁上新臺階,全面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綜合效益,做大做強林業經濟和勞務經濟,切實推進加快發展、富民強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

(一)發展農業產業

發展目標是:按照全省優勢農產品區域佈局,根據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基礎和市場前景確立優質稻、優質油、優質棉、畜牧、水產五個主導產業,麻油、蔬菜、茶葉三個特色產業,建設區域化、優質化、標準化生產基地,形成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培育以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爲支柱,以省級龍頭企業爲主體,以中小企業爲依託的產業關聯度大、技術裝備水平高、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羣。着力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實現農產品多重增值。

工作舉措:一是扶持大龍頭。採取外引內聯、重組、兼併等多種方式,培育一批規模大、起點高、外向型、具有較強牽動力的龍頭企業,重點扶持縣華陽牧業集團、益和棉業公司、河劉雜糧、縣糧食公司、名優茶開發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努力在3-5年內,形成2-3個年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5個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羣。

二是建設大基地。按照“優勢產品區域化、大宗產品優質化、基地建設標準化”的原則,結合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等項目,突出區域特色,兼顧規模連片,依靠龍頭企業帶動,建設穩定的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形成專業化、優質化、標準化和規模化的農業產業帶和高效農業開發體系。鼓勵龍頭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加工銷售能力,通過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形式,發展訂單農業,建立穩定的水稻、油菜、棉花生產基地。推行農業標準化,從源頭抓起,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和監督,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建設一批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

三是培育大市場。面對農業發展新形勢,堅持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一齊抓,建好有形市場,用活無形市場。本着城鄉大中小市場結合,產地銷地市場結合,會展經濟等多種營銷方式相結合的原則,加快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重點建設河劉雜糧、運漕水產品、環峯麻油等一批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快農村信息網絡建設,使信息“進村、入戶、到企”,將涉農服務部門、龍頭企業、生產基地、批發市場、中介組織、經營大戶等連接起來,爲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和農戶搭建信息平臺。

四是搞好大服務。堅持“積極扶持、分類指導、完善機制、強化服務”的原則,從信息、技術、信貸等方面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供優質高效服務。通過實施農村“雙百示範”、“陽光培訓”工程,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培訓,培育一批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農民專業大戶和科技示範戶,建立一支龍頭企業家和農村致富帶頭人隊伍。

(二)發展勞務經濟

發展目標是:提高勞務輸出質量,改變現有粗放的勞務輸出方式,從單純追求數量型轉變到數量、質量、效益型並重上來,從縣內就近轉移、境內和境外勞務三個層面推進勞務輸出健康有序發展,以境內勞務輸出爲主體,以縣內就近轉移、境外輸出爲重點,努力形成縣內、境內、境外三方面聯動、互動、促動的局面。通過建立勞務輸出基地、開展教育培訓、開拓勞務市場,推進勞務輸出健康有序發展,實現勞務輸出“三個提高,一個增加”,即提高外出勞務人員素質,提高從業技術含量,提高勞動報酬,增加勞務收入。

工作措施

(一)強化領導,強力推動

健全組織機構,成立全縣高規格的勞務輸出領導組,指導、協調勞務輸出工作。同時縣委、縣政府應確立專人負責,確定牽頭部門和協助單位,明確鄉(鎮)村責任。建立目標責任制,實行勞務輸出目標考覈管理,加強督查,嚴格獎懲,充分發揮基層抓勞務輸出的主導作用。

(二)健全網絡,拓寬渠道

建立健全縣、鄉(鎮)、村三級勞務輸出組織體系,加強協作配合,拓寬輸出渠道,建立穩固的勞務輸出基地。廣泛蒐集信息,建立農村富餘勞力檔案,做好各項基礎性工作。實行中介牽動,鼓勵有條件的部門、單位和個人建立勞務輸出中介組織,探索用工考察、信息諮詢、技能培訓、跟蹤服務一體化經營的勞務輸出模式。

(三)加強培訓,提高素質

整合現有職業教育資源,扶持民辦職業培訓機構,壯大辦學規模和實力,發揮縣羊晗職業中學、翰林縫紉培訓中心、縣農廣校等勞務培訓基地的作用,擴大勞務輸出規模,實現勞務輸出“基地化、規模化、專業化”。加大財政資金投入,鼓勵和支持“定單”培養,先培訓後輸出,逐步形成政府扶持、用人單位出資、培訓機構減免、農民適當分擔的投入機制。規範勞動職業技能鑑定,把培訓與技能鑑定結合起來,搞好技能認證,提高外出人員素質,打響“含山勞務”品牌。

(四)多措並舉,跟蹤服務

加快信息服務網絡建設,形成全縣統一、資源共享的勞力資源信息庫。設立勞務輸出服務站,疏通勞務輸出信息渠道,做好服務工作,實現勞務輸出地與輸入地有效對接。搞好外出務工人員責任田流轉、子女上學、計劃生育等多項服務,解除其後顧之憂。

(五)積極引導,營造氛圍

加強對勞務輸出宣傳,每年表彰一批勞務輸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努力營造全縣勞務輸出光榮、勞務輸出有出路、勞務輸出能致富的良好氛圍。

(二)發展林業經濟

發展目標是:通過管好現有林,擴大新造林,抓好退耕還林,優化林業結構,增加森林資源,增加林產品有效供給,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到2014年,使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22%以上,到2014年,使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28%以上,到2014年,使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並穩定在31%以上。

工作措施

一是調整林業結構。大力保護和發展生態林,着力建立經濟林和經果林基地,實現規模化、區域化、集約化經營。通過大力扶持重點項目和龍頭企業,帶動林業發展,壯大以膠合板爲主的木材深加工,開發以中藥材爲主的森林食品業,培育以多用途多品種爲主的苗木花卉業,發展以風景區爲骨幹的森林旅遊業。

二是深化林業產權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林業產權制度,加快鄉村集體林場產權制度改革,搞活鄉村林場的經營機制,推動鄉村林場的發展。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企業,鼓勵各種社會主體和有能力的農戶、城鎮居民、科技人員、私營企業主、外商投資者和機關團體的幹部職工,積極參與林業開發。

三是加快科技興林步伐。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林業科技推廣組織,鼓勵林業科技推廣單位及林業科技人員,通過創辦科技型企業、建立科技示範戶、開展科技承包和技術諮詢服務等形式,強化林業科技成果和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不斷提高林業建設的科技含量,不斷優化林種、樹種結構,發展特色林業,促使林業更快更好地發揮效益。

四是實行依法治林。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毀林犯罪行爲,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依法嚴格保護林地和林木所有者的財產權,維護其合法權益。嚴格執行森林限額採伐制度,規範林地管理。進一步做好生態公益林的保護管理工作,認真落實各項政策,及時兌現補助資金,切實加強管理。

第二篇:在全縣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今年以來全縣農業工作有關情況作一彙報,並就明年以及未來五年我縣農業工作思路、目標和措施提出建議。

一、~年農業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我縣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爲契機,搶抓政策機遇,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重點發展大宗農作物生產,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落實各項惠農補貼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全縣農業生產實現歷史性突破,多項指標達到同期最好水平。林業和水利工作取得長足進步,獲得全市考評雙第一。

(一)農業生產獲得豐收。一是種植業增產增效。全縣糧油等大宗農作物收成良好。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到33.2萬畝,糧食總產23.2萬噸,同比分別增加7萬畝、9.8萬噸,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創下歷史新高。全縣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0萬畝,總產量達4.01萬噸,同比分別增加0.6萬畝、0.7萬噸,產量達到歷史最高,加上價格上漲,油料增收2014萬元。二是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推廣種草養畜,擴大家畜飼養規模,繼續實施山羊“三個一”工程,養殖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全年出欄生豬10.2萬頭,山羊6.5萬隻,家禽808萬隻。三是水產養殖業穩步提升。加大水產養殖基地改造力度,加快建設新基地,同時推廣高效養殖模式,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11.3萬畝,產量2.18萬噸,銷售收入3.2億元,其中銷售收入爲歷年之最。今年,我縣農業生產獲得全面豐收,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154元,首次突破3000元大關,增長17.6%。

(二)農業產業化實現新突破。全縣已建成優質農產品基地8個,面積16萬畝,其中訂單農業面積10萬畝;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發展到124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戶、省級、市級龍頭企業各2戶;品牌創建取得新進展,共取得名特產品和綠色食品12個,其中省級、市級名牌農產品分別爲2個、7個,市級特色農產品2個;產業化帶動農民人均增收210餘元。

(三)農業項目進展順利。以構築生態農業模式爲途徑,以追求經濟、社會和生態綜合效益爲目標,大力推進農村能源項目建設,目前,全縣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1618口,佔項目任務的81%。完成河劉鎮中低產田改造、仙蹤鎮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等兩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並通過省級驗收。投資1200萬元的滁河柴灣、張渡電站改建項目建成投入使用。投資760萬元的大平菜籽色拉油、117萬元的銅閘百棗園果品加工等兩個農業項目正在實施中,投資2700萬元的大平菜籽油深加工項目獲得批准。

(四)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紮實有效。以完善基層動物防疫管理體制改革爲重點,充實防疫人員力量,推進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動物防疫水平明顯提高,畜禽死亡率進一步下降。全縣牲畜w病防疫密度達85%以上,豬瘟、雞新城疫、羊痘防疫密度分別達98%、95%、100%,大牲畜死亡率控制在1%以內,生豬、山羊、家禽死亡率由原來的8%、10%、30%分別下降到3%、2%、10%以下,全縣基層動物防疫工作處於全市領先水平。特別是在今年春季,毗鄰我縣的居巢區亞父鄉暴發禽流感疫情,我們積極應對,採取果斷措施,阻斷禽流感疫情的傳播,最大限度減少了禽流感對全縣養殖業的影響。

(五)政策性減負增收明顯。今年全縣共減免農業稅及附加1373萬元,累計發放糧食直補資金663萬元,良種補貼390萬元,退耕還林補助款970萬元,農機補貼9萬元,全年農民人均獲得政策性收入104元。

(六)林業建設取得新成果。推進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創新林業經營機制,採取租賃、承包、股份制等方式,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走出社會化辦林業的新路子,加快了全縣林業建設步伐。全年累計完成造林22146畝,佔年初計劃任務的110%,其中完成綠色長廊二期工程104公里,新建農田林網5000畝、封山育林2014畝。

(七)水利設施得到加強。實施堤防加固、小水庫除險加固、人飲解困等五大水利工程。全縣建設水利工程208處,累計完成土石方450萬方,其中除險加固中小水庫13座,加固堤防21公里,新挖當家塘57口。特別是滁河聯圩、運糧河圩堤除險加固、清溪河口退建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完工,進一步改善了水利基礎設施條件。

(八)氣象工作邁出新步伐。按照“強化硬件,改善軟件,提升服務”的總體要求,實施了縣氣象局遷址項目,新建雨量觀測站,並取得積極進展。目前,氣象局新址已經選定,並完成徵地工作,新建了運漕、陶廠等全縣6個雨量自動觀測站,原縣氣象局辦公場所土地掛牌出讓工作有序展開。

二、~年農業工作思路、目標及措施

根據國家農業政策走勢,結合我縣實際,就全縣明年農業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農業發展思路是:以市場爲導向,以農民增收爲核心,優化農業結構,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發展優勢農產品,推進農業標準化、產業化,實現“三個加快,三個提高”,即加快構建優勢農產品產業帶,提高區域規模發展水平;加快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羣體,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加快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農業工作目標是:農業上,實現“六擴一增”,即擴大水稻、油菜、雜糧、蔬菜、牧草、地膜“五早”種植面積,增加養殖業比重。具體任務:種植水稻28萬畝,發展優質油菜21萬畝,雜糧2萬畝,蔬菜6.5萬畝,牧草2萬畝,地膜“五早”6萬畝,飼養生豬24萬頭,家禽1200萬隻,山羊11萬隻,新開發漁業基地6000畝,改造老基地8000畝。林業上,實施林業開發“12344”工程,即完成1萬畝造林,轉讓2萬畝山場經營權,建設3000畝油茶基地,建設40公里公路林帶,新建4000畝農田防護林網。水利上,實施堤防加固、小水庫除險加固、蓄水抗旱、內圩水系整治、農田治理、農村安全飲用水等六項水利工程,計劃完成土石方450萬方

工作措施

(一)大力優化農業結構。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調整

村“雙百示範”、“陽光培訓”工程,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培訓,培育一批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農民專業大戶和科技示範戶,建立一支龍頭企業家和農村致富帶頭人隊伍。

(二)發展勞務經濟

發展目標是:提高勞務輸出質量,改變現有粗放的勞務輸出方式,從單純追求數量型轉變到數量、質量、效益型並重上來,從縣內就近轉移、境內和境外勞務三個層面推進勞務輸出健康有序發展,以境內勞務輸出爲主體,以縣內就近轉移、境外輸出爲重點,努力形成縣內、境內、境外三方面聯動、互動、促動的局面。通過建立勞務輸出基地、開展教育培訓、開拓勞務市場,推進勞務輸出健康有序發展,實現勞務輸出“三個提高,一個增加”,即提高外出勞務人員素質,提高從業技術含量,提高勞動報酬,增加勞務收入。

工作措施

(一)強化領導,強力推動

健全組織機構,成立全縣高規格的勞務輸出領導組,指導、協調勞務輸出工作。同時縣委、縣政府應確立專人負責,確定牽頭部門和協助單位,明確鄉(鎮)村責任。建立目標責任制,實行勞務輸出目標考覈管理,加強督查,嚴格獎懲,充分發揮基層抓勞務輸出的主導作用。

(二)健全網絡,拓寬渠道

建立健全縣、鄉(鎮)、村三級勞務輸出組織體系,加強協作配合,拓寬輸出渠道,建立穩固的勞務輸出基地。廣泛蒐集信息,建立農村富餘勞力檔案,做好各項基礎性工作。實行中介牽動,鼓勵有條件的部門、單位和個人建立勞務輸出中介組織,探索用工考察、信息諮詢、技能培訓、跟蹤服務一體化經營的勞務輸出模式。

(三)加強培訓,提高素質

整合現有職業教育資源,扶持民辦職業培訓機構,壯大辦學規模和實力,發揮縣羊晗職業中學、翰林縫紉培訓中心、縣農廣校等勞務培訓基地的作用,擴大勞務輸出規模,實現勞務輸出“基地化、規模化、專業化”。加大財政資金投入,鼓勵和支持“定單”培養,先培訓後輸出,逐步形成政府扶持、用人單位出資、培訓機構減免、農民適當分擔的投入機制。規範勞動職業技能鑑定,把培訓與技能鑑定結合起來,搞好技能認證,提高外出人員素質,打響“含山勞務”品牌。

(四)多措並舉,跟蹤服務

加快信息服務網絡建設,形成全縣統一、資源共享的勞力資源信息庫。設立勞務輸出服務站,疏通勞務輸出信息渠道,做好服務工作,實現勞務輸出地與輸入地有效對接。搞好外出務工人員責任田流轉、子女上學、計劃生育等多項服務,解除其後顧之憂。

(五)積極引導,營造氛圍

加強對勞務輸出宣傳,每年表彰一批勞務輸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努力營造全縣勞務輸出光榮、勞務輸出有出路、勞務輸出能致富的良好氛圍。

(二)發展林業經濟

發展目標是:通過管好現有林,擴大新造林,抓好退耕還林,優化林業結構,增加森林資源,增加林產品有效供給,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到~年,使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22%以上,到~年,使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28%以上,到~年,使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並穩定在31%以上。

工作措施

一是調整林業結構。大力保護和發展生態林,着力建立經濟林和經果林基地,實現規模化、區域化、集約化經營。通過大力扶持重點項目和龍頭企業,帶動林業發展,壯大以膠合板爲主的木材深加工,開發以中藥材爲主的森林食品業,培育以多用途多品種爲主的苗木花卉業,發展以風景區爲骨幹的森林旅遊業。

二是深化林業產權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林業產權制度,加快鄉村集體林場產權制度改革,搞活鄉村林場的經營機制,推動鄉村林場的發展。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企業,鼓勵各種社會主體和有能力的農戶、城鎮居民、科技人員、私營企業主、外商投資者和機關團體的幹部職工,積極參與林業開發。

三是加快科技興林步伐。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林業科技推廣組織,鼓勵林業科技推廣單位及林業科技人員,通過創辦科技型企業、建立科技示範戶、開展科技承包和技術諮詢服務等形式,強化林業科技成果和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不斷提高林業建設的科技含量,不斷優化林種、樹種結構,發展特色林業,促使林業更快更好地發揮效益。

四是實行依法治林。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毀林犯罪行爲,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依法嚴格保護林地和林木所有者的財產權,維護其合法權益。嚴格執行森林限額採伐制度,規範林地管理。進一步做好生態公益林的保護管理工作,認真落實各項政策,及時兌現補助資金,切實加強管理。

第三篇:工商部門在全市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一、概況

工商部門作爲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職能部門,我們積極、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大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爲促進樂清經濟社會的繁榮、穩定、快速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目前,全市有各類工商企業13767戶(其中國有447戶、集體1075戶、有限公司6976戶、股分合作2840戶、合夥915戶、個人獨資1506戶),企業總數比去年同期增長20.9%,註冊資本總額達204.54億元,外資企業112戶,個體戶總數達32629戶,比去年同期增長17.3%。全市現有註冊商標總數達5811只,比去年增長9%,其中2014年新註冊商標962只。全市共有各類市場82個,年成交額達44.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2.1%。

二、特點

從工商部門的角度看,我市經濟繼續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從總體分析,表現出以下四方面特點:

1、規模企業發展成爲有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企業的發展方向。主要表現在企業冠行政區域名的升級,註冊資本的增加及跨行業投資等方面。全市有集團企業51戶,主要集中在電器行業,掛省名以上企業702戶,溫州市名企業695戶,企業冠行政區域名稱的不斷升級,表現出企業的市場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全市企業戶均註冊資本達148.6萬元,比2014年戶均增長16%,註冊資本在500—1000萬元企業達585戶,與去年同比增長 8%,1000萬—1億元企業454戶,與去年同比增長9%,1億元以上企業達23戶,比去年增長91%。企業註冊資本反映了企業的自有經濟實力的增強,並且註冊資本量的增多和企業數量的增加,反映了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市場競爭力的加強。規模的擴大還表現在部分企業跨行業經營的發展趨勢,這主要表現在部分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集團公司。

2、企業品牌意識不斷增強。從工商部門講,我們積極引導企業運用品牌戰略,在企業中大力宣傳商標品牌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狠抓重點商標企業的扶持,強化對假冒品牌商標案件的查處和對商標印製單位管理,抓好與重點商標企業,打假網絡成員企業的聯手打假工作。全市註冊商標總數達5811只(2014年新註冊962只,比去年同期增長52%),現我市擁有馳名商標2只,省著名商標18只,溫州市知名商標18只,樂清市名牌商標46只。並且我市企業對縣(市)級以上品牌商標的評選越來越重視,企業的創牌後勁不斷加強。從目前看,我市註冊商標擁有的總量和已評定產生的品牌商標數量在全省乃至全國同級縣(市)中名列前矛,我市去年被省工商局評爲商標品牌強縣(市),現在我市又在積極開展中國專業商標品牌基地申報的有關工作。同時,我市企業還積極參加省首屆知名商號的評選工作,已有10戶企業的商號被評定爲省知名商號。

3、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建立和完善,公司制企業是今後企業發展的主要形式。我市現有公司制企業在企業總數中佔較大比例,目前有公司制企業6976戶,佔企業總數的50%,並且每年新註冊登記的企業類型也以公司制企業爲主,2014年度新註冊的2382戶企業中,公司制企業佔了42%。由於公司制企業對註冊資本、組織結構、經營管理等方面有一套較完整的制度和要求,而我市企業在註冊登記中大部分也主動選擇這種類型,這無疑對我市企業的規範有序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

4、企業誠信意識不斷加強。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激烈,近年來,我市企業誠信經營意識不斷得到加強,一是工商部門加強了合同的管理,特別是加強了合同的備案和鑑證工作,合同糾紛案件明顯減少。二是企業對“守合同重信用”進一步重視,企業內部的合同管理不斷加強和規範。目前全市有“守合同重信用”企業205家,溫州市級12家,省級以上2家。二是2014年我局推出“工商企業信用評價”企業誠信等級評定等一系列工作,廣大企業十分重視,踊躍參加,目前產生3a級企業50家,2a級和a級企業1129,3b、2b、b級企業2728家,b級以上企業達全市企業總數的28%,說明了我市企業誠信建設達到了一定水平。我們利用樂清企業資訊網,上網企業達7000多家,佔企業總數的51%,對48家誠信企業實行了免檢制度,構築了良好的誠信平臺。另外,我們還對信用失範嚴重企業加強警示教育工作,在網上公開,起到警示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工商部門堅持依法行政和扶優扶強兩手抓,我市經濟秩序得到有效整頓和規範,保障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但就工商巡查監管分析我市經濟運行情況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相關影響因素,以下三方面主要問題值得市委市政府引起重視。

一、商標品牌立市有待加強。我們要從市場強市向品牌強市轉變,重點解決好二點:一是中小企業的創牌熱情。我市共有註冊商標5811件,平均2.4戶企業才擁有一隻註冊商標,然實際擁有註冊商標的企業僅3106戶,佔企業總數13767的22%,仍有78%的企業沒有註冊商標,這與我市經濟發展水平不相稱。二是強化對商標的保護力度。鑽法律空子,爲其“傍名牌”、“攀高枝”的仿冒行爲披上合法外衣的“邊緣性”違法行爲,由於其對消費者極其欺騙性對樂清聲譽的惡劣影響,已成爲打假的新動向。去年以來,我市工商部門共查處企業借定牌生產、委託加工等形式進行虛假標註宣傳的不正當競爭案件 件,罰沒款 萬元。此類案件很大程度體現出企業的品牌意識、創牌意識不強。

二、企業財務管理有待規範。企業財務狀況直接反映企業的經營能力和資格,是政府部門進行宏觀調控的依據。在去年的企業年檢工作和企業出資行爲的檢查中,我市工商部門查處企業虛假出資案件 起,企業抽逃註冊資金案件 起。從中看出一些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急待規範。如去年4月2日北白象工商所查獲樂清市北白象鎮會計服務社爲103家企業作虛假年檢財務報表案,反映了企業守法意識和誠信教育、規範中介機構的經營性服務行爲等急待加強。

三、市場培育力度有待加大。我市共有市場82個,去年通過年檢48個,等年檢4個,正在辦理法人登記14個,註銷“空殼市場”8個,消防安全不合格不予年檢8個。相繼一系列展銷會走向鄉鎮農村,與現在的經濟發展形式不相協調。可以看出,我們的市場營銷方式急待創新、管理模式急待轉變、培育力度急待加大。市場培育不到位導致了安全生產、無照經營和製假售假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和管理的困難。

四、對策建議

對我市經濟在運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值得關注的問題,需要我市加以重視,針對存在的問題,需加以解決。我從工商部門的職能出發,提出如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1、工商部門扶優促強的一系列推動、促進經濟發展的制度和措施,繼續深化,爲我市經濟發展營造一個寬鬆環境。如對一審一核制、並聯審批制、告知承諾制完善、工商聯絡員制度、企業免檢制度的進一步推行。繼續做好實施品牌戰略的各項措施,着重做好大企業品牌戰略的完善、深化工作和對中小企業品牌意識的宣傳、幫扶工作,力爭今年在新註冊商標數量上有新突破,對品牌商標的申報、推薦、評定工作有質的提高,指導部分企業摒棄長期定牌加工和借牌生產的思想,切實樹立“品牌樂清”意識,打響樂清牌。

2、加強對企業規範管理和信用建設。誠信建設仍是今年我市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國家工商局確定2014年爲“誠信建設推進年”,我們要切實做好:一是完善企業信用數據庫,較全面反映我市企業信用狀況,切實維護市場交易安全。二是大力推進企業信用監管,在原有企業誠信等級評價的基礎上,完善守信企業激勵機制,警示企業預警機制,失信企業懲戒機制和嚴重失信企業淘汰機制,依法實行不同的監管,努力營造信用環境。

3、加強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主要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強對無照經營的取締工作,特別是對帶有行業性、區域性的無照經營,農村、城鄉結合部地區,及嚴重存在安全生產隱患的“三合一”企業的整治。加強對無照生產、經營窩點的查處。二是大力開展“食無憂”工程和服務消費領域的檢查。通過流通領域商品檢測、商品索證備案等具體工作,營造放心消費環境。三是加強對公共企業、房地產業等羣衆關注的熱點行業管理檢查。

4、加強對外資企業的發展工作。目前我市外資企業112家,僅佔企業總數的0.7%,註冊資本 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 萬美元,總體數量偏少,規模偏小,這與我市作爲第一批沿海開放縣(市)之一的經濟大市不相對稱,建議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給予重視。

5、扶持我市第三產業的發展。當前我市第三產業經濟發展的現狀與我市經濟的發展不相應,特別是表現在我市市場數量、規模、檔次等方面近年來的發展呈萎縮趨勢,建議市政府給予重視。

第四篇:工商部門在全市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工商部門在全市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是一篇關於會議講話的範文,由中國範文網編輯收集整理!免費提供,希望能夠幫助您。

一、概況 工商部門作爲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職能部門,我們積極、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大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爲促進樂清經濟社會的繁榮、穩定、快速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二、特點 從工商部門的角度看,我市經濟繼續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從總體分析,表現出以下四方面特點: 2、企業品牌意識不斷增強。從工商部門講,我們積極引導企業運用品牌戰略,在企業中大力宣傳商標品牌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狠抓重點商標企業的扶持,強化對假冒品牌商標案件的查處和對商標印製單位管理,抓好與重點商標企業,打假網絡成員企業的聯手打假工作。全市註冊商標總數達5811只(2014年新註冊962只,比去年同期增長52%),現我市擁有馳名商標2只,省著名商標18只,溫州市知名商標18只,樂清市名牌商標46只。並且我市企業對縣(市)級以上品牌商標的評選越來越重視,企業的創牌後勁不斷加強。從目前看,我市註冊商標擁有的總量和已評定產生的品牌商標數量在全省乃至全國同級縣(市)中名列前矛,我市去年被省工商局評爲商標品牌強縣(市),現在我市又在積極開展中國專業商標品牌基地申報的有關工作。同時,我市企業還積極參加省首屆知名商號的評選工作,已有10戶企業的商號被評定爲省知名商號。 3、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建立和完善,公司制企業是今後企業發展的主要形式。我市現有公司制企業在企業總數中佔較大比例,目前有公司制企業6976戶,佔企業總數的50%,並且每年新註冊登記的企業類型也以公司制企業爲主,2014年度新註冊的2382戶企業中,公司制企業佔了42%。由於公司制企業對註冊資本、組織結構、經營管理等方面有一套較完整的制度和要求,而我市企業在註冊登記中大部分也主動選擇這種類型,這無疑對我市企業的規範有序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工商部門堅持依法行政和扶優扶強兩手抓,我市經濟秩序得到有效整頓和規範,保障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但就工商巡查監管分析我市經濟運行情況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相關影響因素,以下三方面主要問題值得市委市政府引起重視。 二、企業財務管理有待規範。企業財務狀況直接反映企業的經營能力和資格,是政府部門進行宏觀調控的依據。在去年的企業年檢工作和企業出資行爲的檢查中,我市工商部門查處企業虛假出資案件 起,企業抽逃註冊資金案件 起。從中看出一些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急待規範。如去年4月2日北白象工商所查獲樂清市北白象鎮會計服務社爲103家企業作虛假年檢財務報表案,反映了企業守法意識和誠信教育、規範中介機構的經營性服務行爲等急待加強。 三、市場培育力度有待加大。我市共有市場82個,去年通過年檢48個,等年檢4個,正在辦理法人登記14個,註銷“空殼市場”8個,消防安全不合格不予年檢8個。相繼一系列展銷會走向鄉鎮農村,與現在的經濟發展形式不相協調。可以看出,我們的市場營銷方式急待創新、管理模式急待轉變、培育力度急待加大。市場培育不到位導致了安全生產、無照經營和製假售假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和管理的困難。 四、對策建議 對我市經濟在運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值得關注的問題,需要我市加以重視,針對存在的問題,需加以解決。我從工商部門的職能出發,提出如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1、工商部門扶優促強的一系列推動、促進經濟發展的制度和措施,繼續深化,爲我市經濟發展營造一個寬鬆環境。如對一審一核制、並聯審批制、告知承諾制完善、工商聯絡員制度、企業免檢制度的進一步推行。繼續做好實施品牌戰略的各項措施,着重做好大企業品牌戰略的完善、深化工作和對中小企業品牌意識的宣傳、幫扶工作,力爭今年在新註冊商標數量上有新突破,對品牌商標的申報、推薦、評定工作有質的提高,指導部分企業摒棄長期定牌加工和借牌生產的思想,切實樹立“品牌樂清”意識,打響樂清牌。 2、加強對企業規範管理和信用建設。誠信建設仍是今年我市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國家工商局確定2014年爲“誠信建設推進年”,我們要切實做好:一是完善企業信用數據庫,較全面反映我市企業信用狀況,切實維護市場交易安全。二是大力推進企業信用監管,在原有企業誠信等級評價的基礎上,完善守信企業激勵機制,警示企業預警機制,失信企業懲戒機制和嚴重失信企業淘汰機制,依法實行不同的監管,努力營造信用環境。 3、加強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主要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強對無照經營的取締工作,特別是對帶有行業性、區域性的無照經營,農村、城鄉結合部地區,及嚴重存在安全生產隱患的“三合一”企業的整治。加強對無照生產、經營窩點的查處。二是大力開展“食無憂”工程和服務消費領域的檢查。通過流通領域商品檢測、商品索證備案等具體工作,營造放心消費環境。三是加強對公共企業、房地產業等羣衆關注的熱點行業管理檢查。 5、扶持我市第三產業的發展。當前我市第三產業經濟發展的現狀與我市經濟的發展不相應,特別是表現在我市市場數量、規模、檔次等方面近年來的發展呈萎縮趨勢,建議市政府給予重視。

本站範文網[]

第五篇:工商部門在全市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工商部門在全市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一、概況

工商部門作爲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職能部門,我們積極、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大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爲促進樂清經濟社會的繁榮、穩定、快速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目前,全市有各類工商企業13767戶(其中國有447戶、集體1075戶、有限公司6976戶

、股分合作2840戶、合夥915戶、個人獨資1506戶),企業總數比去年同期增長20.9,註冊資本總額達204.54億元,外資企業112戶,個體戶總數達32629戶,比去年同期增長17.3。全市現有註冊商標總數達5811只,比去年增長9,其中2014年新註冊商標962只。全市共有各類市場82個,年成交額達44.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2.1。

二、特點

從工商部門的角度看,我市經濟繼續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從總體分析,表現出以下四方面特點:

1、規模企業發展成爲有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企業的發展方向。主要表現在企業冠行政區域名的升級,註冊資本的增加及跨行業投資等方面。全市有集團企業51戶,主要集中在電器行業,掛省名以上企業702戶,溫州市名企業695戶,企業冠行政區域名稱的不斷升級,表現出企業的市場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全市企業戶均註冊資本達148.6萬元,比2014年戶均增長16,註冊資本在500—1000萬元企業達585戶,與去年同比增長8,1000萬—1億元企業454戶,與去年同比增長9,1億元以上企業達23戶,比去年增長91。企業註冊資本反映了企業的自有經濟實力的增強,並且註冊資本量的增多和企業數量的增加,反映了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市場競爭力的加強。規模的擴大還表現在部分企業跨行業經營的發展趨勢,這主要表現在部分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集團公司。

2、企業品牌意識不斷增強。從工商部門講,我們積極引導企業運用品牌戰略,在企業中大力宣傳商標品牌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狠抓重點商標企業的扶持,強化對假冒品牌商標案件的查處和對商標印製單位管理,抓好與重點商標企業,打假網絡成員企業的聯手打假工作。全市註冊商標總數達5811只(2014年新註冊962只,比去年同期增長52),現我市擁有馳名商標2只,省著名商標18只,溫州市知名商標18只,樂清市名牌商標46只。並且我市企業對縣(市)級以上品牌商標的評選越來越重視,企業的創牌後勁不斷加強。從目前看,我市註冊商標擁有的總量和已評定產生的品牌商標數量在全省乃至全國同級縣(市)中名列前矛,我市去年被省工商局評爲商標品牌強縣(市),現在我市又在積極開展中國專業商標品牌基地申報的有關工作。同時,我市企業還積極參加省首屆知名商號的評選工作,已有10戶企業的商號被評定爲省知名商號。

3、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建立和完善,公司制企業是今後企業發展的主要形式。我市現有公司制企業在企業總數中佔較大比例,目前有公司制企業6976戶,佔企業總數的50,並且每年新註冊登記的企業類型也以公司制企業爲主,2014年度新註冊的2382戶企業中,公司制企業佔了42。由於公司制企業對註冊資本、組織結構、經營管理等方面有一套較完整的制度和要求,而我市企業在註冊登記中大部分也主動選擇這種類型,這無疑對我市企業的規範有序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

4、企業誠信意識不斷加強。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激烈,近年來,我市企業誠信經營意識不斷得到加強,一是工商部門加強了合同的管理,特別是加強了合同的備案和鑑證工作,合同糾紛案件明顯減少。二是企業對“守合同重信用”進一步重視,企業內部的合同管理不斷加強和規範。目前全市有“守合同重信用”企業205家,溫州市級12家,省級以上2家。二是2014年我局推出“工商企業信用評價”企業誠信等級評定等一系列工作,廣大企業十分重視,踊躍參加,目前產生3a級企業50家,2a級和a級企業1129,3b、2b、b級企業2728家,b級以上企業達全市企業總數的28,說明了我市企業誠信建設達到了一定水平。我們利用樂清企業資訊網,上網企業達7000多家,佔企業總數的51,對48家誠信企業實行了免檢制度,構築了良好的誠信平臺。另外,我們還對信用失範嚴重企業加強警示教育工作,在網上公開,起到警示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工商部門堅持依法行政和扶優扶強兩手抓,我市經濟秩序得到有效整頓和規範,保障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但就工商巡查監管分析我市經濟運行情況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相關影響因素,以下三方面主要問題值得市委市政府引起重視。

一、商標品牌立市有待加強。我們要從市場強市向品牌強市轉變,重點解決好二點:一是中小企業的創牌熱情。我市共有註冊商標5811件,平均2.4戶企業才擁有一隻註冊商標,然實際擁有註冊商標的企業僅3106戶,佔

企業總數13767的22,仍有78的企業沒有註冊商標,這與我市經濟發展水平不相稱。二是強化對商標的保護力度。鑽法律空子,爲其“傍名牌”、“攀高枝”的仿冒行爲披上合法外衣的“邊緣性”違法行爲,由於其對消費者極其欺騙性對樂清聲譽的惡劣影響,已成爲打假的新動向。去年以來,我市工商部門共查處企業借定牌生產、委託加工等形式進行虛假標註宣傳的

不正當競爭案件件,罰沒款萬元。此類案件很大程度體現出企業的品牌意識、創牌意識不強。

二、企業財務管理有待規範。企業財務狀況直接反映企業的經營能力和資格,是政府部門進行宏觀調控的依據。在去年的企業年檢工作和企業出資行爲的檢查中,我市工商部門查處企(請收藏本站:)業虛假出資案件起,企業抽逃註冊資金案件起。從中看出一些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急待規範。如去年4月2日北白象工商所查獲樂清市北白象鎮會計服務社爲103家企業作虛假年檢財務報表案,反映了企業守法意識和誠信教育、規範中介機構的經營性服務行爲等急待加強。

三、市場培育力度有待加大。我市共有市場82個,去年通過年檢48個,等年檢4個,正在辦理法人登記14個,註銷“空殼市場”8個,消防安全不合格不予年檢8個。相繼一系列展銷會走向鄉鎮農村,與現在的經濟發展形式不相協調。可以看出,我們的市場營銷方式急待創新、管理模式急待轉變、培育力度急待加大。市場培育不到位導致了安全生產、無照經營和製假售假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和管理的困難。

四、對策建議

對我市經濟在運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值得關注的問題,需要我市加以重視,針對存在的問題,需加以解決。我從工商部門的職能出發,提出如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1、工商部門扶優促強的一系列推動、促進經濟發展的制度和措施,繼續深化,爲我市經濟發展營造一個寬鬆環境。如對一審一核制、並聯審批制、告知承諾制完善、工商聯絡員制度、企業免檢制度的進一步推行。繼續做好實施品牌戰略的各項措施,着重做好大企業品牌戰略的完善、深化工作和對中小企業品牌意識的宣傳、幫扶工作,力爭今年在新註冊商標數量上有新突破,對品牌商標的申報、推薦、評定工作有質的提高,指導部分企業摒棄長期定牌加工和借牌生產的思想,切實樹立“品牌樂清”意識,打響樂清牌。

2、加強對企業規範管理和信用建設。誠信建設仍是今年我市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國家工商局確定2014年爲“誠信建設推進年”,我們要切實做好:一是完善企業信用數據庫,較全面反映我市企業信用狀況,切實維護市場交易安全。二是大力推進企業信用監管,在原有企業誠信等級評價的基礎上,完善守信企業激勵機制,警示企業預警機制,失信企業懲戒機制和嚴重失信企業淘汰機制,依法實行不同的監管,努力營造信用環境。

3、加強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主要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強對無照經營的取締工作,特別是對帶有行業性、區域性的無照經營,農村、城鄉結合部地區,及嚴重存在安全生產隱患的“三合一”企業的整治。加強對無照生產、經營窩點的查處。二是大力開展“食無憂”工程和服務消費領域的檢查。通過流通領域商品檢測、商品索證備案等具體工作,營造放心消費環境。三是加強對公共企業、房地產業等羣衆關注的熱點行業管理檢查。

4、加強對外資企業的發展工作。目前我市外資企業112家,僅佔企業總數的0.7,註冊資本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萬美元,總體數量偏少,規模偏小,這與我市作爲第一批沿海開放縣(市)之一的經濟大市不相對稱,建議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給予重視。

5、扶持我市第三產業的發展。當前我市第三產業經濟發展的現狀與我市經濟的發展不相應,特別是表現在我市市場數量、規模、檔次等方面近年來的發展呈萎縮趨勢,建議市政府給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