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曹植《七步詩》賞析【精品多篇】

曹植《七步詩》賞析【精品多篇】

拓展 篇一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有名的家庭,父親曹操不僅是軍事家和詩人,他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學上也很有造詣。父子三人並稱“三曹”,其中以曹植的文學成就爲最高。

曹丕是一位文學批評家,他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劃時代的著作。曹植則是曹操的第二個兒子,才華很出衆,特別在文學方面,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詩人。

哥哥曹丕繼位以後,非常嫉妒弟弟曹植的才能。有一次,因爲一件小事,曹丕打算藉機懲罰曹植,除非曹植可以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完整而且合乎韻律的詩。曹植明知道哥哥是故意爲難自己,但曹丕現在是皇帝,他只能唯命是從。想到迫害自己的人是自己的親兄長,曹植感到異常悲憤。一時,他吟下四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皇帝曹丕聽了這首詩,感到很慚愧,也就不再加害自己的弟弟了。

曹植的最大成就在詩歌創作。三國時候,戰爭連綿不斷,社會凋敝,身爲貴公子的曹植卻用詩歌表達了對無家可歸的百姓的深切關切和同情,而亂世慘景也激發了他的報國熱情,在一首詩中他寫道“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千古名句。

儘管曹植在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但他始終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爲,而這樣就招致皇帝的猜忌和迫害,因此曹植的生活充滿曲折。他在作品中表達這種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卻又不能寫得太直白,因此就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曹植在自己的詩文作品中描寫了大量美麗的女性形象,象《美女篇》、《南國有佳人》等詩歌,其中的女性不僅漂亮,有才華,而且品行高潔,富有理想。作者以此寄託自己的情懷。這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洛神賦》。洛水是魏國首都洛陽附近的一條河,曹植以洛水之神宓妃爲題材,刻畫了一位美麗多情的女子,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以及因神人殊途不能交流的惆悵。儘管是虛擬的主人公,但作者以高超的手法,細膩生動地描寫了洛神的美麗姿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這篇文章上千年來一直爲人稱頌。

天才詩人曹植僅活了41歲,但他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很大。現在,“七步成詩”作爲一個成語,也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文學才能很高。

翻譯 篇二

譯文

鍋裏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作羹;

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裏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前兩句描述了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生活現象,後一句話鋒一轉,集中抒發了曹植內心的悲憤,他顯然是在質問曹丕:我與你本是同胞兄弟,爲什麼要如此苦苦相逼?

譯文 篇三

鍋裏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作羹;

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裏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前兩句描述了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生活現象,後一句話鋒一轉,集中抒發了曹植內心的悲憤,他顯然是在質問曹丕:我與你本是同胞兄弟,爲什麼要如此苦苦相逼?

賞析 篇四

三國時期,魏國詩一首,任憑你處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說。“你既言如此,吾們一言爲定!”

曹丕說完,曹植便邁出了第一步,突然,他聞到了從遠處飄來的陣陣煮豆的香味,靈感陣來,借物抒情,在剛走到第六步時就作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爲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此詩作完,曹植對曹丕說:“我們雖有君臣之分,但畢竟是骨肉相連,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殘?我無意與你權利相爭,無論誰爲君主,我都會忠貞不二地跟隨,毫無怨言!明槍易擋,暗箭難防。若你要滅我,輕而易舉,何必大費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也難 以瞑目啊!”曹丕聽之,被駁得無話可說。

步詩典故 篇五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他從小聰明過人,十多歲時,就能夠誦讀《詩經》、《論語》等經典著作。到了青年時代,他的文學才華更是充分顯露,寫下了《洛陽賦》、《銅雀臺賦》等傳世名篇,曹操對他十分欣賞。

曹操的長子曹丕也是一個很有文學才能的。人,但與曹植相比,還略遜一籌。曹操看到曹植才能在曹丕之上,曾好幾次想立曹植爲世子。曹丕得知後,心中非常惱火,從此埋下了與曹植之間的怨恨。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曹丕如願以償,繼任魏王。曹丕怕當時任臨淄侯的曹植日後養成勢力,威脅他的寶座,便以父死不來奔喪、醉酒侮辱他的使者爲名,派許諸帶兵把曹植逮住押到洛陽。

曹植的母親卞太后得知消息,十分焦急。她趕到曹丕那裏,對他說:“你三弟曹植平生喜歡喝酒,脾氣怪僻,性情疏狂,這都是我平時教養不嚴造成的。你要是能念手足之情,饒他一命,我就是死了,也可以暝目了。”

曹丕跪下說:“母后放心,三弟的才學我也喜愛,我怎麼會殺了他呢?我只是想警戒警戒他,讓他把壞脾氣改掉。”

第二天,曹丕升殿,命曹植進見。曹丕說:“我和你雖是兄弟,可是照國法,我們是君臣,你怎麼能狂妄自大,蔑視法令制度,違抗我的命令,侮辱我的使臣?”曹植聽了,連連叩頭,請求恕罪。

曹丕又說:“父王在世時,常常誇獎你的文才,我懷疑你是請人代筆的。今天我要親自考考你:限你走七步,做詩一首。如你真有才能,免你一死;如徒有虛名,足見你一向欺詐,決不寬容。”

曹植站起身來,說:“請出題目。”

曹丕想了一想,說:“我和你是兄弟,就以此爲題,可是詩句中不準出現兄弟兩字。”

曹植略加思索,一面邁步,一面念道: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爲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未完,詩已做成。在場的文武官員都歎服曹植的奇才,紛紛請求寬恕曹植。卞太后也從殿後出來,笑着說:“做哥哥的別把兄弟逼得太緊了。”

曹丕也不由驚佩曹植的才思,對卞太后說:“母后放心,我會因此赦免他的。”

於是,曹丕下令說:“植弟是我同胞兄弟,我對天下尚且無所不容,何況兄弟?爲了骨肉之情,我免他死罪,改封他爲安鄉侯!”

就這樣,曹植以自己的詩才躲過了一場慘禍。然而曹丕後來仍不放過自己的三弟,把他貶東謫西,使他時時處於恐懼不安之中。曹植只活到四十一歲,就離世而去。

後來,“七步詩”這一典故,用來稱譽人文思敏捷,才氣超羣。(梅初)

原文 篇六

1.釜(fǔ):古代的一種鍋。

2.煎:煎熬,隱喻迫害。

作者簡介 篇七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的文學家。他是曹操的第四子,曹丕的同母弟,封陳王。因富於才學,早年曾受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爲太子。及曹丕、曹叡爲帝,備受猜忌,鬱郁而死。

他是建安文學的傑出代表,現存詩九十多首,絕大部分是五言詩。曹植的詩歌善用比興,辭采華茂,比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文學的成就和特色,對五言詩的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

註釋 篇八

⑴持:用來。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⑶漉:過濾。

⑷菽(豉):豆。這句的意思是說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類植物脫粒後剩下的莖。

⑹釜:鍋。

⑺燃:燃燒

⑻泣:小聲哭

⑼本:原本,本來。

⑽煎:煎熬,這裏指迫害。

⑾何:何必。

簡析 篇九

對於七步詩的作者,謝靈運曾這樣評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這是說,天下的才能如果是一擔(石),曹植一個就佔了八斗,八斗爲一擔。(《釋常談》)劉勰的《文心雕龍·才略》中也說:“子建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明代王世貞的《藝苑卮言》也說:“子建天才流麗,雖譽冠千古,而實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辭太華。”可見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華出衆,稟賦異常的特點,而最能表現其才華的例子就是這首《七步詩》。

關於七步詩的傳說很多,據《世說新語·文學》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後,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處死),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六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爲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後人稱之爲《七步詩》。據說曹丕聽了以後“深有慚色,不僅因爲曹植在詠詩中體現了非凡的才華,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使得文帝自覺不如,而且由於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爲手足,不應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七步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於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過濾煮熟後發酵過的豆子,用以製成調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莖,曬乾後用來作爲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實有違天理,爲常情所不容。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歎爲觀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爲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七步詩》的前兩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寫出“萁”“豆”的尖銳矛盾,及豆萁對豆子的殘酷迫害。最後兩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畫龍點睛提示詩歌主題。“同根”一語雙關,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長起來的,實際上是說自己與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責問曹丕爲什麼要對同胞兄弟逼迫得這樣急。

步詩 篇十

朝代:兩漢

作者:曹植

原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爲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