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典型材料

居集鎮位於積石山縣西南面,距離縣城17公里。全鎮共轄9個村1個社區,80個社,總人口3458戶16207人(其中:農業人口2810戶14136人、非農業人口648戶2171人)。全鎮耕地面積共1.43萬畝,人均耕地面積1.01畝,主要種植小麥、油菜、玉米、洋芋爲主。2019年底,業卜灣、勞動、茨灘、紅崖、勞動5個貧困村先後退出貧困,2020年底全鎮924戶4772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兩不愁三保障”全部達標,徹底消除了絕對貧困。

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典型材料

近年來,居集鎮始終以文明創建活動爲載體,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州縣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總體發展思路、階段性重點工作部署和全鎮年初工作目標計劃,紮實開展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爲重點的各項工作。努力將全鎮建成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進步、生態文明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示範鄉鎮。

一、堅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鞏固精神文明建設之本。

近年來,居集鎮始終將脫貧攻堅作爲全鎮首要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紮實開展“三類戶”掛牌作戰、“3+1+1”衝刺清零後續行動、“5+1”專項提升行動等各項重點工作,全面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勞動村、業卜灣村、茨灘村、紅崖村、強灘村5個村退出貧困,924戶4113人貧困人口順利脫貧,徹底告別困擾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兌現了“不讓一個民族掉隊、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莊嚴承諾。通過長期在羣衆中開展“說變化、感黨恩、愛家鄉”活動,不斷深化“村民知情大會”、“兩戶”見面會和“三說三抓”等三大“精神扶貧”活動,有效激發了羣衆脫貧內生動力,更加堅定了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二、堅持聚焦高質量發展,夯實精神文明建設之基。

一是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認真落實“雙線四包”和“學長制”,全力鞏固“控輟保學”成果,全鎮義務教育階段身體正常的適齡兒童少年全部入學。二是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政策。全鎮共有9名家庭醫生,簽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113人,符合條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做到“應籤盡籤”,簽約率100%。三是全面落實產業獎補政策。大力進行產業扶持,2018年完成了37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富民產業扶持項目,共發放基礎母牛267頭,基礎母羊15053只,良種母豬32口,落實以獎代補產業扶持資金322萬元;2019年實施“153+N”產業獎補達標提升工程,共落實以獎代補資金17.4萬元;扶持發展“五小”產業31戶,共落實補助資金31萬元。2020年落實建檔立卡戶養殖產業獎補資金202戶131.5萬元,邊緣戶養殖產業獎補資金31戶31萬元,落實“五小”產業補助資金11戶8萬元。四是全面落實就業扶貧政策。開展電焊、廚師、裝挖機等職業技能培訓,累計實施就業技能培訓500餘人次,致富帶頭人培訓120餘人次。選聘9名扶貧專崗,每人每月補貼3000元。五是全面落實勞務獎補政策。2020年落實勞務獎補285人95.7萬元。六是全面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對17戶99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十三五”易地搬遷項目,人均補助57740元。七是全面落實金融扶貧政策。累計發放創業貸款452戶3400萬元,發放精準扶貧貸款562戶2920萬元,發放小額信貸83戶453萬元。八是全面落實生態扶貧政策。選聘生態護林員23名,每人每年落實8000元管護補助資金。

三、堅持高位推進全域創建,擔當精神文明建設之責

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認真履行黨建主體責任,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不斷提高。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統籌謀劃部署。成立由鎮黨委書記爲所長、鎮長和專職副書記爲副所長,相關站所、各村書記負責人爲成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9個村和1個社區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把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工作納入黨政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考覈指標,與全鎮各項重點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實,定期督查指導創建工作。二是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嚴厲禁止焚燒秸稈,打擊亂踩亂挖等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爲。實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百日大會戰”,嚴格按照“視覺扶貧”的要求,廣泛動員全鎮羣衆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徹底整治農村“三爛”“五堆”及“髒亂差”現象。三是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紮實開展“七五”普法工作,依託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村民知情大會、微信羣、廣播等形式,大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1.5萬餘人次。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大排查糾紛大化解情緒大疏導法制大宣傳”活動,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二是強化宣傳教育,營造和諧氛圍。通過文化牆,廣泛宣傳精神文明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環境保護、村規民約、文明行爲規範等各個方面,羣衆對文化牆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逐漸成爲了繁榮農村文化、促進鄉風文明的有效途徑,也成爲美麗鄉村建設的文明課堂。通過居集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紮實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宣傳活動,採取召開座談會、懸掛橫幅、張貼標語、政策講解等多種形式,增強了廣大羣衆的政策水平和愛國愛教觀念,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活動不斷深入人心,得到了廣大羣衆的積極參與和支持。廣大鎮村幹部、駐村幫扶幹部利用春節、開齋節、古爾邦節等節日,進村入戶實地走訪慰問,廣泛宣傳黨的政策法規、各項惠民政策,以及宣傳精神文明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環境保護、村規民約、文明行爲規範等精神文明建設內容,向廣大羣衆解讀黨的精神文明建設政策,弘揚正能量,引導廣大羣衆愛國愛教、守法守規、脫貧發展、維護穩定,自覺踐行社會公德,積極爭當好村民,營造了鄰里和好、莊風和氣、宗教和睦、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四是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把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作爲壓倒一切的硬任務,直面矛盾、主動作爲、敢於擔當,全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積極動員社會賢達和宗教界人士主動發揮政策的宣傳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社會管理的教導員。認真落實幹部信訪接待制度,變“上訪”爲“下訪”,深入基層和羣衆,穩妥調處苗頭性矛盾糾紛,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有力地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五是狠抓素質提升,着力扶志扶智。“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雖然全鎮已退出貧困、貧困面不足1%,但羣衆的生產生活條件仍然並不寬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始終是首要任務。各行政村每年平均3次組織召開“村民知情大會”、“說變化、感黨恩、愛家鄉”活動、“三說三抓”(羣衆說事情、幹部說政策、法官說法律,抓急難需怨、抓政策落實、抓控輟保學),向羣衆通報惠民政策實施情況,廣泛發動羣衆參與村級事務,提高羣衆參與文明村莊創建活動的主人翁意識。六全面合理引導,持續移風易俗。制定村規民約章程,成立紅白理事會,讓高齡老人、黨員、退休職工成爲移風易俗的主力軍,身體力行的帶動和促進良好風尚,倡導婚事新辦、喜事小辦、喪事簡辦,自覺抵制高價彩禮,崇尚尊老孝老愛老傳統美德。每年以不同的方式、規模、內容舉行一次村民表彰大會,對敬老愛幼、先進典型等進行表彰,評選“衛生先進戶”、好公婆、好兒媳、好父親、好女婿、好學生“五好家庭”500多人(戶),以老百姓歡迎的洗衣粉、餐巾紙、電飯鍋、熱水壺等作爲獎品進行表彰獎勵,持之以恆倡導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助人爲樂、鄰里互助的新風尚,開創了全鎮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