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殘聯“十一五”期間殘疾人工作自查報告

殘聯“十一五”期間殘疾人工作自查報告
殘聯“十一五”期間殘疾人工作自查報告
自治區殘聯:
自2006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級殘聯指導下,全市殘疾人生活狀況明顯改善,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顯著增強,殘疾人事業的發展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對照“十一五”發展規劃任務目標,總結近五年的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組織建設不斷加強
——殘疾人代表大會:2009年2月29日,***市第五屆殘疾人代表大會隆重召開。市政府副市長郭錦銘、人大副主任多健、各區主要領導出席了大會,86名各類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殘聯理事長鄭秀波代表上屆主席團所作的《凝心聚力,開拓創新,爲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而奮鬥》的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第五屆殘聯主席團主席、副主席、委員及各專門協會主席、副主席,推舉並通過了執行理事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理事,選舉並通過了參加呼倫貝爾市第一次殘疾人代表大會的主席團委員候選人和大會代表。扎區殘聯第四次殘疾人代表大會也於2009年11月26日召開,並順利完成了換屆選舉工作。
    ——基礎設施建設: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列入重要民生工程之中,投入資金一千多萬元,2006年在市區、2009年在扎區分別建立了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用於集中開展殘疾人康復訓練與指導、特殊教育、職業培訓、專門協會與文體娛樂活動等。有了大型綜合服務場所,不單是我市殘疾人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飛躍,也標誌着殘疾人工作者從此有了集中爲殘疾人提供服務的平臺,殘疾人有了改善功能、提高素質的基地,***市的殘疾人事業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組織體系構架:2010年5月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進一步加強殘疾人組織規範化建設實施意見》,對我市的殘疾人組織建設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截至2010年,全市4個區、11個街道辦事處、37個社區都建立了殘疾人組織。2007年5月,扎區殘聯成爲獨立的二級機構,周悅同志被選爲扎區殘聯首任專職理事長,東湖區、合作區、互貿區的殘聯理事長由社發局長兼任,各區都成立了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11個街道辦事處殘聯理事長由主管副主任兼職,配備了11名殘疾人專職委員;37個社區殘疾人協會主席由社區書記兼職,配備了41名社區康復協調員;不斷壯大助殘志願者隊伍,開發、組織各類助殘志願者1945人,組成幫扶對子1210對,通過日常生活照顧、臨時困難解救等形式,爲殘疾人提供類別化服務,全市由上自下建立了殘疾人組織、殘疾人組織都有了專兼職殘疾人工作者。
——組織管理形式:市殘聯不斷完善內部設置,擴大服務範圍,規範工作職責,制定考覈細則,實行量化管理,對每個區殘聯、街道殘聯和社區殘協,按照各項業務工作的達標標準從嚴進行百分制考覈,把年度工作、階段性工作和重點工作考覈相結合,以提高基層殘疾人工作者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爲各街道殘聯配備電腦,實現了全市殘疾人組織聯網辦公,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不斷更新基層殘疾人工作記錄、統計資料、檔案管理的內容和模式,使基層軟件管理更加規整;通過舉辦培訓班、專題講座、組織參觀考察、以會代訓等多種方式,分級分層組織基層殘疾人工作者進行理論學習、業務技能培訓和人道主義精神、職業道德教育,基層殘疾人工作者的理論素養、業務水平和爲殘疾人服務的能力不斷增強。逐步形成了組織健全規範、隊伍穩定實幹、服務功能完善的殘疾人組織網絡。
    二、康復工作成效顯著 
——康復服務機構建設:***市殘疾人服務中心和扎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康復服務與指導作用,集中殘疾人進行康復評定與訓練指導、社區康復工作技術指導與業務培訓、諮詢轉介、用品用具展示等。市殘聯累計投入資金近56萬元用於擴充社區殘疾人康復服務設施,爲24個基礎設施達到標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活動場所配備實用康復器械,改善服務場所環境。使全市5/6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殘疾人康復室,19個社區建立了殘疾人康復站,爲全面完成“十一五”康復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康復服務隊伍建設:根據***市基層殘疾人工作實際,解決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隊伍問題。各級殘聯協調醫療部門,選配5位熱愛殘疾人工作、有醫師資格的專科醫生擔任殘疾人康復指導醫生;選用5位有醫務工作經驗、熱愛殘疾人工作的全科醫生擔任社區殘疾人康復指導員;藉助社區工作者力量在全市各社區配備了41名康復協調員。在社區醫療機構康復醫生的技術支持下,康復指導員和康復協調員按照康復指導醫生的計劃開展社區康復訓練工作。2008至2009年,***市殘聯組織專業服務人員赴北京、常州、包頭等地專門學習康復知識和實用技術,組織基層康復服務人員和社區殘協委員進行康復工作再學習、再培訓;2010年,市殘聯組織全體街道殘聯專職委員和社區康復協調員共56人蔘加了呼倫貝爾市殘聯舉辦的康復工作培訓班,完成了社區協調員的上崗培訓工作,之後市殘聯針對實際工作再次舉辦業務輔導班。連年至少兩次的專門培訓,有效提高了康復工作者的業務素質和服務能力。
——白內障復明:市殘聯積極協調市衛生醫療部門和上級殘聯,爲白內障患者創造醫治條件。十一五期間共完成白內障復明手術280例,其中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69例。2009年始,***市創建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市,建立了白內障無障礙運行長效機制,達到白內障發現一例即治療一例,保證貧困白內障患者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各類殘疾康復培訓與訓練:十一五期間,低視力患者配戴助視器334;培訓低視力兒童家長10人;盲人定向行走訓練71人;救助貧困聾兒6人;新收訓聾兒(機構)13人;培訓聾兒家長9人。訓練貧困智殘兒童14人;培訓智殘兒童家長14人。成人肢體殘疾康復訓練501人;兒童肢體殘疾康復訓練6人;肢體殘疾兒童矯治手術5人;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3人。
——輔助用具配發:按照 “節日集中配發、急需隨時即送”的輔具配送原則,五年來累計配發輔助用具506件:安裝普及型假肢71例;裝配矯形器205例;配發輪椅43臺、腋杖8副、手杖4支、助行架10個、安全扶手53副;助聽器7個、閃光門鈴23個;盲杖5支、助視器6個、盲表3個、音樂鐘錶10個、放大鏡指甲刀58個。
——精神病防治與康復:2008年,依託市第一醫院、市第二醫院綜合內科成立了精防康復技術指導組,社區殘疾人康復室的醫務人員、社區康復協調員及病人家屬形成了基層精神病防治康復服務網絡。各社區康復站或殘疾人協會爲轄區內的精神殘疾人建檔立卡,定期入戶,動態掌握他們發病、服藥、康復訓練等各階段的情況,對精神殘疾人的監護與管理逐年加強。2009年始,結合彩票公益金救助活動,資助8名貧困精神病入院治療,爲救治中的精神殘疾人解決生活費和交通費。
——創建“全國殘疾人康復示範市”:2009年***市被確定爲“全國殘疾人康復示範市”培育地區,***市政府高度重視創建工作,及時下發了《***市創建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市實施方案》,爲創建工作制訂了行動綱領。按照方案要求,市殘聯繼續實施康復助殘工程,把康復工作的落腳點放在社區,努力做到專家骨幹與兼職隊伍協助,康復普教與入戶走訪兼顧,醫療康復與社區康復並重,集中指導與跟蹤服務同步,探索出了適合本地實際的康復服務模式;市財政按照全市常住人口16.5萬人、每人每年1.00元的標準批配殘疾人康復經費,其中4.5萬元撥至街道和社區,用於康復需求調查、建檔立卡、人員培訓、組織宣傳、協調實施、康復協調員工作補貼等;結合“十一五”康復工作要求,市殘聯重新設計了基層康復工作用表,將新任務目標及時納入到新表中,使工作記錄更細緻更實際,進一步規範了基層資料管理;街道、社區殘疾人組織爲有康復需求的功能障礙者建立康復服務檔案3566冊,爲所有持證殘疾人建立康復服務檔案2423冊,便於基層康復服務人員及時掌握康復需求與服務情況;街道殘疾人醫療康復室依據篩查、診斷結果和現有條件,爲501名需要進行康復治療和功能訓練的殘疾人制定訓練計劃,與社區康復協調員一起指導各類殘疾人居家開展運動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社區殘疾人協會結合社區活動利用各種機會培育殘疾人康復意識、傳播康復知識、培訓親友、提供轉介服務、開展娛療等康復活動,全力提高爲殘疾人服務的範圍和能力。2010年***市被民政部、衛生部和中國殘聯授予“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區”。
三、就業工作穩中求新
——就業服務與指導:依法全面推行殘疾人按比例就業,爲殘疾人集中就業尋找機遇,鼓勵殘疾人自謀職業。市殘聯與部分企業經過長期的就業協作,建立了良好的用工關係。2006年的新興酒廠、扎區福利木器具加工廠、新華被服加工廠,2007年的盛達實業公司、宏豐木業、英華鞋廠,被市殘聯確定爲“殘疾人就業基地”;2008年的英華製鞋有限責任公司、春友建材公司、緣夢圓盲人按摩院及國倫按摩診所,被確定爲“殘疾人就業培訓基地”。被指定的企業保證提供一定比例、適合的崗位集中安置殘疾人,保證殘疾人有所學、有所用。各級殘聯每年組織殘疾人蔘加就業招聘會,在殘疾人與招聘單位間搭建用工、就業橋樑。對於無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家庭,市殘聯想辦法爲其家屬安排就業,不讓殘疾人家庭出現“零就業”。自2006年起,貧困殘疾人個體就業市殘聯給予小額無息貸款,盲人王東開辦的緣夢圓按摩院、肢體殘疾人鄧留金興辦的養狐業等9名殘疾人創業分別得到了市殘聯的資金扶持。2010年,市殘聯還將公益性崗位管理與社區殘疾人工作者隊伍建設緊密結合,安置了12名適於基層工作的街道殘聯專職委員。公益性崗位與安置殘疾人就業的有機結合,爲探索殘疾人就業開闢了新的發展方向。市殘聯在安置殘疾人就業的同時,做好殘疾人就業後的穩定工作,實行跟蹤負責制,及時瞭解殘疾人的工作情況,協調用人單位爲殘疾人交納社會保險費。“十一五”期間共安置587名殘疾人就業,其中按比例安排147人、集中就業129人、個體從業240人、零散就業59人、公益性崗位12人。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收繳與管理:2006年,市殘聯與地稅局聯合發文《關於徵收2005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通知》,實現了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由地稅代繳。市殘聯工作人員定期到地稅徵收大廳辦公,發放徵收通知、統計按比例安排殘疾人數、覈對徵收金額。市財政加強對保障金的監督與管理,堅持專款專用的原則,保證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只用於殘疾人事業。五年來,保障金收取連年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職業技能培訓:發掘適合殘疾人從事的職業技能,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2006年,組織殘疾人到扎區葦簾廠學習製作葦草工藝品技術;2007年,扎區殘聯、東湖區殘聯分別舉辦的種植、養殖業培訓班;2008年,市殘聯舉辦肢體殘疾人電腦培訓班、選送殘疾人到英華鞋廠學習縫製串珠鞋花;2009年,市殘聯舉辦了盲人計算機培訓班、盲人按摩培訓班、手語應用培訓班。五年內累計培訓426人次。通過培訓,使殘疾人掌握了一定的職業技能,爲殘疾人就業奠定了基礎。
四、教育工作卓有成效
——政策性長效救助:2006年7月正式實施的《***市貧困殘疾人家庭學生教育資助辦法》,爲全市貧困殘疾人家庭中應屆大中專學生帶來福音。2009年市政府出臺的《***市殘疾人優惠扶助補充辦法》,進一步強調和規範了教育資助工作,市殘聯靈活貫徹文件精神,在資助貧困殘疾人家庭大中院校學生和特殊學校學生的基礎上,將受助對象擴充至非貧困殘疾學生、院校級優秀大學生、殘疾人家庭研究生。五年來,市殘聯共爲貧困殘疾人家庭的123名學生支付教育資助金20.25萬元。
——社會力量捐資助學:市殘聯積極挖掘社會資源,動員社會各界攜手幫助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學業。2006年以來,***檢驗檢疫局、海關、邊防七團四連、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多家單位都對貧困殘疾人家庭學生進行過資助,2010年,市殘聯又促成***市國檢局、富豪集團、發達集團、合作公司等9家單位與貧困殘疾人家庭結成幫扶對子,長期資助12名貧困殘疾人家庭大中專生就學,直到完成學業。五年來社會捐資合計5.2萬元。
——殘疾兒童少年教育:我市殘疾兒童少年就學情況一直受到殘聯和教育部門的關注。在2009年的抽樣調查中,肢體、視力、聽力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或特殊教育情況良好,就學率能夠達到98%,只智力殘疾兒童少年就學率趨低在37%左右。這一結果提醒市殘聯愈發重視殘疾兒童少年的教育工作,確定了殘疾人教育“儘早介入、正規教育、長期訓練”的策略,從小培養殘疾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融入社會的能力開始,逐漸實現生活自理到自食其力。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全市150多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能夠隨班就讀的都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對那些不能隨班就讀且有就學能力的各類殘疾兒童少年,市殘聯積極協調呼倫貝爾市和呼和浩特市的專業特教學校,將殘疾孩子送出去接受正規教育培訓。
五、社會保障措施得力
——走訪慰問:多年來,慰問貧困殘疾人家庭是殘聯經常性工作。在各節日來臨之際,市政府有關領導都要隨同市殘聯走訪慰問貧困殘疾人家庭。特別是2008年春節以來的“一分關愛百家暖”活動,使慰問的覆蓋面不斷擴大,慰問內容更加貼近殘疾人需要。五年間,共給600餘戶特困殘疾人家庭送去了溫暖——爲行動不便的殘疾人送輪椅、柺杖、盲杖等輔助用具,爲有教育和醫療負擔的貧困殘疾人家庭送生活必需品及慰問金。助殘日期間,2006年爲全市527名殘疾人免費體檢;2008年走訪慰問自強不息的殘疾人先進典型,鼓勵他們起好模範帶頭作用;2009年慰問貧困殘疾青少年家庭,爲孩子們買書籍、送學習補助金;2010年慰問殘疾人道德模範和先進福利企業,弘揚殘健共融、和諧建市的社會風尚。“愛耳日”、“愛眼日”、“肢體殘疾人日”、“國際聾人節”、“國際盲人節”、“國際殘疾人日”等也都圍繞主題,採取社會宣傳爲基礎,座談、聯歡、配發相應的輔助用具、送節日禮物等形式多樣的慰問活動。
——政策保障:爲貫徹落實《進一步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實施意見》,***市政府出臺的《***市城鎮居民住院基本醫療保險補充辦法》(〔2008〕22號)和《***市城鎮廉租住房實物配租分配方案的通知》(〔2009〕1號)中,針對殘疾人都給予了特別的照顧。2009年,***市殘聯又積極協調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教育局、衛生局、民政局、人事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等部門,在原有的殘疾人優惠政策基礎上,制定了進一步優惠殘疾人的新措施,並由市政府批准出臺了《***市殘疾人優惠扶助補充辦法》。該《補充辦法》涉及殘疾人的康復醫療、生活保障、勞動就業、教育培訓等方面,全方位、多層次地惠及殘疾人生活,從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結合了當前***市的各方實力,爲使部分非制度化的臨時救助逐步形成制度化的社會保障邁出了關鍵的一大步。
——住房保障:2008年,市殘聯通過對貧困殘疾人住房情況摸底調查,瞭解到全市有581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存在居住問題。爲解決這一問題,市殘聯向上級殘聯爭取到100戶國家專項彩票公益金農村牧區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得到國家及自治區專項補助資金50萬元,2009年,又申請到該項目50戶,收到項目資金25萬元。項目資金已經分配到貧困戶較多的扎區和東湖區。根據我市住房造價的實情,市殘聯將項目落實與我市保障性住房分配相結合,將危房改造與扶貧樓、廉租房融合並施。截止2010年10月,共安置了287戶貧困殘疾人無房戶,殘疾人居住問題大部分得到了妥善解決。
——基本生活保障:民政部門,將無就業能力、無法組成家庭、依靠父母供養生活的成年殘疾人,單獨認定爲低保救助對象;市殘聯對重度殘疾、一戶多殘、老殘一體、重大疾病的特困殘疾人實施年度基本生活救助,爲貧困殘疾人免費提供輪椅、拐仗、助聽(視)器等輔助用具;市建設部門分配廉租房,着重考慮貧困殘疾人家庭,並按照殘疾類別和等級提前選擇樓層;市廣電部門對安裝數字電視的貧困殘疾人家庭減半收取基本收視維護費;
——教育保障:市殘聯對隨班就讀的殘疾兒童少年、特教學校的殘疾學生、考入大學院校的貧困殘疾人家庭學生,給予不同程度的定額助學補貼;市教育局、市工會、市婦聯、紅十字會等對貧困殘疾人家庭學生給予助學補貼。
——醫療保障:勞動保障部門將全市殘疾人都納入城鎮居民住院醫療保險,市殘聯爲貧困重度殘疾人承擔住院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醫保局將有職工醫療保險的精神病人納入慢性病範圍,醫藥費用定額報銷;醫療部門減免貧困殘疾人辦證的評殘費用,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並定額減免費用,市殘聯補餘差;市殘聯爲符合條件的低視力殘疾人驗配助視器、爲符合條件的聽障殘疾人驗配助聽器,爲下肢缺失的貧困殘疾人安裝假肢並承擔80%的費用;市民政局發放 “貧困家庭醫療救助金”爲貧困殘疾人定額報銷醫療費用。
——就業保障: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對殘疾人個體從業的免收牌匾、廣告設置費;市殘聯對個體從業的貧困殘疾人給予5000元—10000元、爲時一年的創業無償借款;各用人單位必須使按比例就業的殘疾職工或集中就業的殘疾職工全部加入社會保險。
六、文體宣傳豐富活躍
——文藝展演:2007年 “全國助殘日”期間,市殘聯創辦了扶殘助殘“彩虹”行動。5月18日下午,在***市新聞演播大廳,扶殘助殘“彩虹”行動啓動儀式暨第十七次“全國助殘日”文藝演出隆重開場!一臺彙集了基層優秀殘疾人文藝愛好者,內容豐富、樂觀進取、感人至深的文藝節目,向全市人民展示了殘疾人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市長吳浩峯等四大班子領導與部分殘疾人以及關心殘疾人事業的各界人士800餘人共同觀賞了這臺演出。

——體育活動:2008年助殘日,扎區殘聯、文化體育局及中國移動公司扎區營業部聯合舉辦了“迎奧運、展風采——移動通信杯”殘疾人運動會,有60餘名殘疾人蔘加了趣味比賽,他們發揚奧運精神,克服自身障礙,充分展示了殘疾人不甘落後、自強向上的精神面貌,贏得了廣大市民的尊重,關心、理解殘疾人的社會氛圍再一次被渲染。乒乓球運動員肢體殘疾人費洪傑、羽毛球運動員聽力殘疾人趙賀等,也在自治區級的各賽事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社會活動:2008年,在迎賓廣場,市殘聯、市紅十字會、市文化局、市廣電局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愛在天地間”爲汶川賑災義演捐助晚會上,“輪椅歌手”王培興深情演繹的歌曲《從頭再來》、肢體殘疾女高音高善平的民歌及聾啞人的手語舞蹈,感動了整個廣場的市民觀衆,人們飽含着熱淚,不由自主地紛紛捐款。汶川大地震後,我市廣大殘疾人踊躍加入到援助的行列中,全市共有104名殘疾人自發捐款,累計金額10000元整。2008年春節,5名盲人按摩師到福利院爲頤養老人免費保健按摩,2010年助殘日,全市盲人按摩師在扎區圓夢緣按摩院前免費爲市民診斷、按摩,殘疾朋友們正創造機會以善舉回饋社會。
——文化展示:2008年與2009年間,爲了體現我市殘疾人對發展口岸經濟、推進特色旅遊、創建全國文明城的滿腔熱忱,展示我市殘疾人的精神面貌、聰明才智,市殘聯、扎區殘聯陸續籌辦了“殘疾人藝術成果展”。展覽在全市範圍內共徵集了1000多件各類作品,除傳統展品外,蛋殼彩繪、牛角雕刻、羊首圖騰、菜杆盆景、錫箔工藝、根雕石刻、大幅剪紙等作品,藝術性和獨創性分外突出。展覽均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參觀者紛至沓來,無不交口讚譽。展會後,市殘聯將優秀作品彙集成冊,冠名爲《心靈的交響》,意爲作品集是殘疾人心中美麗的音符譜化的動人樂章。市殘聯還挑選出有代表性的精品,參加了2009年的“***中俄蒙科技展”,通過這個平臺向國際友人和社會各界宣示了殘疾人勤勉堅韌的優秀品質和匠心獨具的精湛技藝。反覆舉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展帶銷的形式,推廣殘疾人的藝術創意,發掘適合殘疾人就業的渠道,結合本地旅遊經濟開闢殘疾人藝術作品的市場。2010年,自治區殘聯舉辦了殘疾人藝術展覽,***殘聯選送了10件精品參加了展覽。其中我市民間藝術家、聽力殘疾人鄭懷勇的錫箔(易拉罐)工藝畫被選定爲上海世博會展品。5月22日,身着民族盛裝的鄭懷勇在世博會“生命陽光館”現場展示了他的技藝。鄭懷勇作爲自治區的代表走近世博會,說明了***市的殘疾人文化步上了更高的展臺,這是***市殘疾人的驕傲,也是***這個魅力城市的榮耀。
七、殘疾人合法權益充分保障
——殘疾人維權工作:市殘聯積極協調市殘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對貧困殘疾人進行維權救助,完善信訪組織結構、規範工作秩序、開通法制維權熱線,把殘疾人的大事小情都放在心上,讓每個來訪者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答覆。“十一五”期間,未出現殘疾人集體上訪事件,殘疾人越級上訪平均每年不足1件,未發生過殘疾兒童流浪或殘疾人受到遺棄、虐待、侮辱等現象,侵犯殘疾人合法權益事件投訴率爲0.8125,小於國家最低比率1.5,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法制環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核發第二代殘疾人證:2009年,換核發第二代殘疾人證的過程中,市殘聯堅持辦證標準、嚴格辦證程序、提高辦證質量,指定醫療機構市第一醫院和第二醫院抽調經驗豐富、能力強的技術骨幹組成市殘疾評定工作小組,專門負責六類殘疾等級評定工作。爲有效減輕貧困殘疾人經濟負擔,市殘聯協調指定醫院減免收取貧困殘疾人的鑑定費用,指定照相館免費爲其拍照。辦理新證業務已與換舊證工作同步進行,按照辦理新證要求和標準,同期爲殘疾人申報、評定,及時核發新證,現已發放新殘疾人證2423本。
——無障礙建設: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無障礙環境建設被列爲創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市殘聯作爲主要責任單位之一全力配合建設部門狠抓無障礙建設。2008年***市被推薦創建“全國無障礙城市”,市殘聯以此爲契機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多次對我市的道路、建築物、廣場等處的無障礙建設情況展開調研,如實向有關部門反映調研結果,向市政府提出無障礙需求、管理、監督建議,對有明顯障礙且可改造的單位印發了催辦函督促整改。近兩年,在全市各單位的積極響應和配合下,我市的無障礙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建設局經過徵求市殘聯意見,對已建道路、所有休閒廣場進行了緣石坡道處理,在固定公廁內設置了無障礙衛生間,在火車站站臺進行了無障礙改造;民政、旅遊、政法、民航、建設等部門在各自新建的公共場所中,積極落實了無障礙設施;市農行、工商行、工商局、自來水公司等單位及時改造了無障礙坡道;電視臺、報社,利用新聞媒體進行了無障礙建設的宣傳,創造了良好的無障礙輿論環境;市政府、地稅、工商、勞動、機場、火車站、口岸等場所都設置了信息電子屏幕,市殘聯在民航、賓館、餐飲等服務行業中傳授、推廣了手語,初步實現了信息無障礙;市殘聯進一步完善市殘疾人服務中心和扎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的無障礙設施,發揮示範引導作用。
2010年是***市創建全國無障礙城市驗收之年,爲深化創建內容,市殘聯嘗試開展了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屆8月11日“全國肢殘人活動日”爲53戶貧困肢體殘疾人安裝了衛生間扶手。同時,又積極爭取到中殘聯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10戶及匹配資金4.2萬元。在深入瞭解各類殘疾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主要障礙的基礎上,本着“重度殘疾、貧困、急需、房屋有改造價值、殘疾人自願”的原則,經過多次篩選,確定了7戶重度肢體殘疾人和3戶盲人殘疾人家庭爲項目改造戶。9月中旬,市殘聯邀請專業設計人員到殘疾人家中實地勘察,根據每個殘疾人的身體情況和需求設計不同的改造方案;聘請有資質的施工單位和市殘聯維權部工作人員組成施工小組,於9月20日,家庭無障礙改造工程正式開始實施!9月26日是第53個國際聾人節,爲使這個聾人節更加新穎更加有意義,我們爲22戶雙聾啞夫婦家庭安裝了閃光振動門鈴,從此拜訪聾人家庭不再有障礙。今年的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不僅讓85戶貧困殘疾人得到了切實的幫助,也爲今後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積累了經驗
九、工作作風更加紮實:
近五年來,市殘聯堅持以人爲本的科學發展觀,將爲殘疾人辦實事擺在突出位置重點抓,針對殘疾人關心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廉租住房、就業、房屋拆遷等問題,聯合相關部門共同提供切實服務。使全市795名貧困殘疾人都享受到低保,278戶住房困難殘疾人家庭入住廉租房,828名無業殘疾人都加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社區有康復需求的身體功能障礙者得到類別化的康復服務:爲貧困殘疾人安裝維修假肢、配發輔助用具、白內障患者免費復明手術、精神病患者免費入院醫治、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教育資助、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等等,全面實施了康復、教育、就業救助工程。爲將殘聯政務公開,便於更多的人瞭解、查詢,市殘聯在***網站設立了殘疾人服務窗口,在殘疾人服務大廳公開工作職責和服務承諾,設立監督電話,向廣大殘疾人發放服務卡,想盡辦法貼近殘疾人,建立良好親民關係。
在2009年的軟環境和機關作風建設“民評官”活動中,面向全市各界發放了58540份問卷調查表,對181個部門和單位進行了民意測評,市殘聯羣衆滿意率位居首位,市委、市政府召開表彰大會,授予市殘聯“2009年度軟環境和機關作風建設十佳先進單位”稱號。
   十、存在的問題
   十一五期間,各項殘疾人工作得到紮實推進,爲我市經濟社會的繁榮和發展、推動“兩個體系”建設做出了較大貢獻。但是用高標準來衡量,還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1、惠及殘疾人的“兩個體系”建設有待於進一步推進。在建立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的過程中,妥善解決殘疾人各類需求的綜合實力還有限,社會環境和經濟資源距殘疾人期望還有很大差距。結合實際,我們只能按殘疾人需求的輕重緩急,以保障殘疾人生活、康復、教育、就業、居家服務等基本需要爲重點,讓有限的資金、人力及其他資源最大地發揮作用。
2、殘疾人工作者隊伍建設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基層殘疾人工作者兼職情況較爲突出,使整個隊伍對殘疾人工作的認識、對殘疾人政策的瞭解、業務素質等綜合能力提高速度緩慢,工作中缺乏創新意識。我們的殘疾人工作隊伍需要更多的專職人員,需要更多業務成熟的人,爲殘疾人主動服務、提供人性化服務。
3、殘疾人康復服務隊伍缺乏專業技術力量。殘聯開展康復指導與訓練工作仍然離不開醫療部門的技術支持,應該在醫療康復資源整合的基礎上,切實加強殘聯的康復技術力量,既能與醫療部門通力合作又能自主開展工作,以提高社區康復服務的技術含量與業務能力。
    十一、***市殘疾人事業“十二五”期間需要解決的重點事項
十二五期間,***市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是: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加強殘疾人服務體系建設,全力提高殘疾人生活水平,實現殘疾人事業與我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爲進一步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關於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措施,加快推進我市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今後一個時期需着重解決如下問題:
    一、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
    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將殘疾人納入覆蓋城市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並予以重點保障和特殊扶助,研究制定針對殘疾人特殊困難和需求的社會保障政策措施,擴大殘疾人社會保障覆蓋面,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障待遇。
着重解決:將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養的無勞動能力的成年殘疾人納入低保範圍;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後生活仍有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家庭,採取結對子、定期補助等措施保障生活;對一戶多殘、老殘一體等特殊困難家庭和低收入殘疾人家庭,實行臨時救助;落實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醫療保險由政府補貼,逐步提高對貧困殘疾人醫療救助的標準,逐步將符合規定的殘疾人康復醫療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將城市保障性住房與危房改造項目相結合,優先安排符合條件的貧困殘疾人家庭,對符合城市廉租住房保障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做到應保盡保;實施教育救濟政策,保障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就學。
    二、提高爲殘疾人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加強殘疾人服務體系規劃和制度建設,有效整合各方資源,統籌發展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扶貧、託養、無障礙、文化體育、維權等專項服務,不斷擴大殘疾人服務覆蓋面。制定、完善殘疾人服務機構建設,完善服務、技術和績效考覈標準,完善行業管理制度和評價機制,推進殘疾人服務體系的規範化,實現殘疾人工作體系的網絡化,全面提高爲殘疾人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着重做到:以醫療康復機構爲骨幹、社區爲基礎、家庭爲依託,發揮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活動場所、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等的作用,形成社會化的康復服務體系,全面開展康復醫療、功能訓練、輔助器具配置、殘疾預防、康復轉介、知識普及和諮詢等康復服務,讓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全面鞏固建設全國社區康復示範市;保障可隨班就讀殘疾人兒童少年的受教育權利,對適合特殊教育的殘疾兒童少年做好轉介服務,在學習費用上給予適當扶助;落實殘疾人按比例就業、福利企業稅收優惠、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開發適合殘疾人的公益性崗位等殘疾人就業促進和保護政策;以民政託養機構爲骨幹、街道和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爲主體,開展殘疾人託養服務;加強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提高無障礙設施建設質量,實施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真正方便殘疾人生活;加強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以法律援助機構爲主,以各級殘聯、社區法律工作站爲補充,完善殘疾人法律救助工作機制和信訪工作機制,形成體系爲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