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講話致辭 > 代表發言

在市委黨校主題教育第一次調研成果交流會上的發言

在市委黨校主題教育第一次調研成果交流會上的發言

同志們:

調查研究作爲我們黨的傳家寶,既是一個“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過程,也是人民至上和“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理念的具體體現,更是密切黨羣、幹羣關係的重要紐帶,蘊含着中國共產黨情繫人民的價值追求。因此,在調查研究中,要將情感分析融入全過程,使調研工作更有力度、溫度和深度,全方位、多渠道、寬領域地挖掘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情感分析在調查研究中的運用是提升調研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現實政治發展的客觀需求,爲提升國家治理效能提供了一個不同於理性分析的視角。下面,我談幾點體會,以供同志們參考。

調研前要“以情擬題”,做到調研方向精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調查研究之前,要將情感分析與問題意識相耦合,從情理結合的視角選定適宜的調研選題,根據人民羣衆對既往政策的態度、動機、喜好、傾向,創設出合乎實際、順應百姓需求的調研內容。一是堅持情繫人民,合理選擇調研工作者。要選拔政治強、情懷深、人格正、有溫度的調研工作者,使其秉承關心人、愛護人的情感意蘊,以“俯下身子沉下心”的態度從事調查研究。二是堅持服務人民,合理進行內容設計。要堅持發現問題、迴應問題的原則,將座標聚焦人民大衆,把調查研究作爲密切聯繫羣衆、服務羣衆的重要紐帶,發揮上傳下達的作用,避免爲提升政績而進行“走秀式”“騎馬式”調研。三是堅持爲民解憂,努力進行問題深挖。要培養調研工作者運用情感的能力和水平,構建起以情感爲基礎的制度規範,使調查研究直面羣衆、傾聽民聲、深入民心,抓住人民愁苦的、急切的、盼望的且最直接、最現實、最關心的利益問題,站在人民立場擬題,以正確的調研方向指導實踐,確保調查研究能夠取得“真經”。

調研中要“以情求真”,確保調研內容真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前不能預設調子。有的領導幹部在調研之前就定好調子,期望調研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結論,這會嚴重影響調研的準確性。”這就需要以飽滿的情感助推調查研究走深走實。在調研過程中,不能迴避和忽視個體的情感狀態,而要將個體的情感融入調查研究之中,做到“身入”和“情至”相結合。一是密切關注調研對象的真實情感。共同情感是政黨與民衆建立聯繫的紐帶。因此,調研者在調研中需要和調研對象產生共情,在此基礎上破除同羣衆的情感隔閡,“以真情換真情”,實現和羣衆的深層次情感交流,真正彰顯調查研究的溫度、力度和深度。二是充分發揮情感的動員效能。情感作爲一種極具非理性特徵的動員策略,能夠在一定的組織環境中轉化爲有效的治理資源,進而凝聚起人民羣衆的情感能量。因此,在調研過程中要以有溫度、有感情、有情懷的共產黨人集體情感價值爲行動指南,堅持讓人民知情、讓人民發聲、讓人民參與的情感原則,秉持與民同甘、不辭勞苦的情懷,充分發揮情感的動員效能,使人民羣衆敢於說真話,敢於表達內心深處喜、怒、哀、樂等本能的情感。三是推動基層調研“以情求真”。情感介入可以使基層調研變得更加靈活。調研者可以通過與羣衆同坐一張板凳、同吃一桌飯,從羣衆的牢騷話中挖掘出真實存在的問題,從而抓住問題的根本點、直面問題的痛難點,實現從聽到真民情到析出真問題的轉化。

調研後要“以情踐行”,促進調研成果轉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注重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在調查的基礎上深化研究,提高調研成果質量,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爲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實際舉措。”調查研究具有鮮明的實踐屬性,它的目標實現必須依託調研成果的轉化。因此,在調研後,調研工作者要秉承迴應民意、造福民生的情感追求,總結分析調研情況,及時反饋調研問題,用心用情跟進調研成果轉化,確保調研取得實效。一是積極迴應羣衆期待。情感承載着人民的意願、立場和態度,反映出羣衆對政府治理效能的滿意度和信任度。以情踐行,可以更好地提升決策者和研究人員的政治洞察力和分析預判力。因此,調研工作者要仔細分析調研資料中的情感詞,從調研中及時發現羣衆的情緒和關切,瞭解民衆對黨和國家政策的主觀感受,發現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針對發現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二是推動“情”與“理”相融。情感具有動力性,作爲一種隱性的力量,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爲選擇。因此,調研後要懷揣爲民發聲、爲民造福的深沉情感,將所查所得昇華爲理性認識,用於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避免成爲“束之高閣”的政績裝飾品。三是建立情感連接機制。看調查研究成效如何,關鍵在於是否能夠爲人民羣衆解決真問題。因此要避免領導幹部預設結果,主動架構起與調研路徑一致的溝通反饋機制,加強羣衆與政府的情感聯結,從而保證調研成果的持久生命力。

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