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強基固本 服務於民 打造最具活力的新時代基層戰鬥堡壘——在基層黨課上的講話

強基固本服務於民

強基固本 服務於民  打造最具活力的新時代基層戰鬥堡壘——在基層黨課上的講話

打造最具活力的新時代基層戰鬥堡壘

——在基層黨課上的講話

同志們: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組織基礎。作爲新一屆的社區黨組織成員,特別是黨組織書記,務必要把抓好基層黨建工作作爲首要政治任務,要在社區黨組織建設中保持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要始終把握抓班子、帶隊伍、保穩定、促發展的思路,更要認真學習政策法規,主動研判形勢,明確職責任務,爭做推動基層黨建發展的先行者。

或許有人會覺得黨建工作是空洞的、枯燥的,在社區治理工作中發揮不了什麼作用,這種觀點是極端錯誤的。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基層黨組織起到“神經末梢”的作用,發揮好黨建在社會治理中的引領作用,做好黨的羣衆工作,對強化黨的執政基礎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而社區黨組織,作爲基層一線戰鬥堡壘,是整個社區的“心臟、引擎和紐帶”,如何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在座的各位黨組織成員起着關鍵作用,肩負重要責任。下面,我們就一起探討下,新時期社區黨組織如何抓好基層黨建工作。

幹一行就要精一行,我認爲想要抓好基層黨建工作,首先就要了解社區是做什麼的,社區黨組織委員又該做什麼。

中文“社區”一詞是中國社會學者在20世紀30年代自英文意譯而來,因與區域相聯繫,所以社區有了地域的含義,意在強調這種社會羣體生活是建立在一定地理區域之內的。

所謂社區,是指人們共同生活的一定區域,也成爲佔有一定地域的人口集中體,它由五個要素組成,分別是人口、地域、制度、政策和機構。如學校、工廠、居委會都屬於社區。社區是一個綜合基礎的羣衆基礎機構,是指若干社會羣體或社會組織聚集在某一個領域裏所形成的一個生活上相互關聯的大集體,是社會有機體最基本的內容,是宏觀社會的縮影。社區是具有某種互動關係的和共同文化維繫力的,在一定領域內相互關聯的人羣形成的共同體及其活動區域。

儘管社會學家給社區下出的定義各不相同,但對社區下的定義在構成社區的基本要素上認識還是基本一致的,普遍認爲一個社區應該包括一定數量的人口、一定範圍的地域、一定規模的設施、一定特徵的文化、一定類型的組織。社區就是這樣一個“聚居在一定地域範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社區的特點:有一定的地理區域;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居民之間有共同的意識和利益;有着較密切的社會交往。

現今國內社區,絕大部分是由城鎮的居民委員會改名而來,少部分由併入城鎮的村委會改名而來。大陸的社區是黨和政府傳遞、落實政策和了解民情的最基層,社區在行政上接受街道街道領導。社區的功能主要包含管理功能(管理生活在社區的人羣的社會生活事務)、服務功能(爲社區居民和單位提供社會化服務)、保障功能(救助和保護社區內弱勢羣體)、教育功能(提高社區成員的文明素質和文化修養)、安全穩定功能(化解各種社會矛盾,保證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對應社區的定義和功能,我們對社區工作者的工作進行總體概括,就是指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依靠社區力量,利用社區資源,強化社區功能,解決社區問題,促進社區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協調和健康發展,不斷提高社區成員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過程,也是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係和諧的新型社區的過程。具體工作主要有:黨建宣傳、綜治、計生、民政、衛生創建、社保、統計、武裝、統戰等等。

在座的各位都是社區黨組織委員,我們要清晰的認識到,概念的第一句,“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這就充分證明了社區黨組織是社區組織和社區工作的領導核心,黨建是社區其他工作開展的引導力量。因此,下面我們就要一起來探討下,作爲一名黨員,我們要如何才能做一名稱職的、優秀的社區黨組織委員。

總結近年來的工作經驗,我認爲在社區黨建工作中,黨組織委員真正做到履職盡責,首要的關鍵在於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於思想意識的自我強化,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要內練苦功,圍繞一箇中心,抓好思想建設和理論建設,爲抓好黨建工作打牢思想基礎。

一是要把握主線,圍繞中心明確政治方向。黨的領導,在各項“堅持”中有統帥地位。因此在社區工作中,我們務必要堅持以“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爲中心,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同上級黨組織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建工作始終總攬社區全局、協調各項工作、服務平穩推進。

二是要抓好理論建設,打牢黨建工作思想基礎

十九大以來,國家的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再次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加強理論學習,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顯得尤爲重要、尤爲緊迫。作爲一名黨組織委員,我們要從對黨、對人民負責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的重要性,自覺加強理論學習,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切實提高管理服務能力。

首先我們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

“四個意識”是指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這“四個意識”是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最早提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強調,全黨同志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切實做到對黨忠誠、爲黨分憂、爲黨擔責、爲黨盡責。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強調,全黨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政治意識:要求從政治上看待、分析和處理問題。我們黨作爲馬克思主義政黨,講政治是突出的特點和優勢。政治意識表現爲堅定政治信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政治原則,站穩政治立場,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研究制定政策要把握政治方向,謀劃推進工作要貫徹政治要求,解決矛盾問題要注意政治影響,發展黨員、選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標準,對各類組織要加強政治領導、政治引領,對各類人才要加強政治吸納。

大局意識:要求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擺佈,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增強大局意識,就是要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局部與全局、當前與長遠的關係,自覺從黨和國家大局出發想問題、辦事情、抓落實,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確保中央政令暢通。

核心意識“:要求在思想上認同核心、在政治上圍繞核心、在組織上服從核心、在行動上維護核心。增強核心意識,就是要始終堅持、切實加強黨的領導特別是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更加堅定地維護黨中央權威,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紮實地把黨中央部署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確保黨始終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看齊意識:要求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這“三個看齊”“三個堅決”是政治要求,也是政治紀律,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樹立高度自覺的看齊意識,經常和黨中央要求“對錶”,看看有沒有“慢半拍”的問題,有沒有“時差”的問題,有沒有“看不齊”的問題,主動進行調整、糾正、校準。

“四個意識”是一個意蘊深刻、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集中體現了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要求,是檢驗黨員、幹部政治素養的基本標準。增強“四個意識”、自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對於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領導,對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機遇、戰勝挑戰,對全黨團結一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對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堅定“四個自信”

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提出,是對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自信”的創造性拓展和完善。

2012年11月8日,胡錦濤同志代表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作了題爲《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報告,報告中指出了“三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對發展方向和未來命運的自信。堅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全黨和全國人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的信念。

理論自信:理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真理性、正確性的自信。堅持理論自信就是要全黨和全國人民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正確性、真理性的信念

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制度優勢的自信。近代以來的歷史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最適應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保證各項事業順利開展的制度體系。

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性的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發黨和人民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歷史自豪感,堅定對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堅定信念,在全社會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遍共識和堅定信念。

“四個自信”的重要論述,創造性地拓展了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自信”的譜系,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質和文化理想,標誌着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了更加明確而開闊的文化建構

作爲一名社區黨組織成員,必須要抓好自身政治理論學習,以順應黨建工作新要求,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社區建設中的核心作用,開創社區黨建工作新局面。近年來,我們對組織生活、學習教育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以支部爲單位規範三會一課,落實支部主題黨日、建設新時代黨員大課堂等形式,不斷深化、細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身爲黨組織委員,我們更是應該在組織生活、學習教育的過程中率先垂範,在強化自身政治素養的同時,做好社區全體黨員的表率。

三是要樹立六種意識,爭做合格基層黨員幹部

作爲社區黨組織成員,如何順應黨建工作新要求,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社區建設中的核心作用,我個人認爲還需要有幾點“意識”:

(一)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

一是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黨組織書記要牢固樹立“抓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責任意識,把黨建工作作爲主業,聚精會神抓黨建,用心用功抓黨建。

二是要有更高的工作站位。作爲社區基層黨組織成員,我們要有大局意識,要站在維護黨和政府利益的高度,站在人民羣衆利益的高度,要樹立“爲居民辦好事,讓居民好辦事”的思想,增強責任意識,敢於負責;增強開拓意識,銳意進取。樹立在突破中創新,在進取中創新的意識,要善於結合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聯繫實際,創造性地統領社區黨建工作和社區各項工作。

(二)要牢固樹立“主角”意識

黨組織成員除了肩負社區黨建工作之外,更是肩負着社區各項工作職責。因此,社區黨組織成員要有黨建工作的“主角”意識,社區工作的主動意識,要用全部精力帶頭抓黨建,不僅要抓部署,而且要抓檢查、抓落實,真正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落實到位。

(三)要有學習和創新意識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發展新要求,要實現服務發展,就要把思想統一到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上來,積極學習研究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學習主題、突出學習重點,強化黨組織班子集體學習,率先垂範帶動學習教育,自覺加強知識再造培養,提高用理論指導具體工作的能力,靜下心來向書本學、向同事學、向好的工作方法學,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理論修養,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研究和規劃工作的能力,提高服務社區發展和服務居民羣衆的能力,增強社區發展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四)要主動強化責任意識

作爲基層黨組織委員,特別是黨組織書記,必須要堅持深入基層,勤於調查研究,善於出謀劃策。把貫徹上級黨組織精神與本社區的實際結合起來,在工作中研究和探索新形勢下黨建工作新方法新路子,敢於打破常規開展工作,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同時要主動增強發展創新意識,要學會用“揚棄”的觀念來消除影響工作的因素,更要增強危機意識,全面瞭解當前社區發展和居民羣衆的要求,準確把握面臨的形式和任務,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五)要有自我批評的意識

要始終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對照自身在思想問題上、服務意識上、工作能力上、執行能力上存在的問題自查自糾;班子成員之間要主動的、經常性的交心談心,注重徵詢和吸收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杜絕盲目性和主觀性。在思想上要更加嚴於律己,對工作多用心、多用腦,做好各項工作計劃,使其有時、有序、有步驟地完成。樹立強烈的時間觀、效率觀、質量觀,謀劃在先,工作在前,促進自身能力的不斷提高。

(六)要有主動增強能力意識

作爲基層黨組委員,要始終堅持以政治思想爲重點,要以提高素質、增強能力爲目標,擴大社區黨組織工作覆蓋面,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羣衆、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要以黨的建設帶動各類基層組織的建設。

前面我們說了社區和社區工作是什麼,也探討了在思想認識上如何做好一名社區黨組織委員,談完了“世界觀”,下面我們來聊聊“方法論”,通過哪些措施、什麼辦法來抓好基層黨建工作。

隨着人民羣衆物質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的要求越來越多,居民的“口味”越來越重。如果不緊跟時代要求,不把準“需求”脈搏,就難以保證社區的穩定與和諧。要因地制宜,開展一系列貼近民心、貼近居民生活、貼近社區工作實際的服務活動,真正做到“民需我知、民困我幫、民憂我解”,把居民羣衆“急、愁、難”的小事,作爲自已的大事去做,在提高服務質量上下功夫,把黨員羣衆團結在社區黨組織周圍,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居民相信黨組織,擁護黨組織,最終達到黨建引領發展,推進社區服務、管理全面提升。

(一)夯實基層基礎,強責任固根基

一是明確黨建責任制。圍繞紅色黨建工程全面進步年工作要求,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每月至少召開1次黨建專題會,切實履職盡責。

二是突出責任分工,班子成員抓好分管領域黨建工作,提升聯繫服務羣衆水平,黨員幹部要經常性深入基層調研走訪,開展現場辦公和入戶走訪問計於民,通過民情走訪等活動,拓寬溝通渠道,如我們街道就要求每週要開展至少×次的社區書記家訪,每次不少於×戶。×社區結合社區院落分散的實際,從2013年起一直在堅持流動居委會的做法,將社區辦公點搬到羣衆家門口,在方便羣衆辦事的同時,更加直接的把握社情民意,徵求羣衆意見建議。

三是提升黨建陣地,要因地制宜提升社區黨羣服務中心對黨員、羣衆的吸引力,營造良好的黨建氛圍。近幾年,上級部門、居民羣衆對良好的社區黨建陣地的要求不斷提高,如何打造一個有新意、有亮點,又符合社區實際情況的黨羣服務中心,是我們工作的一個重點課題。特別是硬件條件一般,甚至是場地條件很差的社區該如何做,一直是我們街道在工作中不斷探索的。比如去年我們打造的×社區黨羣服務中心,雖然有個小二樓,但是屋子都很小,能容納50人以上開會的會議室都沒有。所以我們在打造過程中就更加註重辦公樓前的黨建小廣場的建設,小廣場對面的居民樓側牆從顏色、質感上與我們的小廣場整體設計並不協調。

四是規範基礎性工作,要切實抓好各級黨組織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7項組織生活制度情況,社區黨組織要切實負責,抓好對下級黨組織工作落實情況的督查。

(二)加強隊伍建設,強素質提能力

一是加強提升社區工作者服務隊伍。要通過考察學習、互動交流等方式,加強對班子成員、黨員工作者的教育培訓和實踐鍛鍊,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本領,最大限度的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作爲一名黨組織委員,我們要練好“三會”基本功,即“會做、會說、會寫”。

首先要學會做,工作中要求每名社區委員,都要站在構建和諧社區的高度,去嚴細認真的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把居民“急、愁、難”的小事,做爲自已的大事去做。只要是關乎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就沒有大小之分,社區要切實爲居民解決。

其次要會寫,居民是社區活動的主體,作爲這一主體組織者的黨組織委員,就應該對自己所開展的活動進行概括和總結,把經驗性和規律性的東西寫出來,形成信息上報街道並存檔。近幾年我們街道就要求社區委員積極上報信息,被區級以上新聞媒體採用的,年終達到一定數量的,兌換分值計入年終黨建考覈排名嗎,並對個人給予一定獎勵,目的就是鼓勵委員鍛鍊寫作能力。

第三要會說,而且要說得生動具體。社區委員的知識結構不同,比如年輕同志社會閱歷少,加上年齡差距,說起話來不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有的講話重點不突出,語言不簡練,不能很好的把黨的政策、法規說明白,讓居民感到缺乏信任感和親切感。社區黨組織就可以利用工作例會、支部活動等機會讓他們說,說一說自己負責工作的有關政策要求,大家都要努力在實踐中鍛鍊自己的口才,才能練出一套會說的基本功。

二是錘鍊打磨社區黨員服務隊伍。要加強教育引導,通過建立完善新時代黨員大課堂,落實支部主題黨日等形式,持續學習貫徹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常態化落實。爲發揮黨員幹部深入羣衆服務的先鋒模範作用,社區黨組織應更注重引導黨員們積極亮明身份,沉下身去辦羣衆辦實事辦好事,引導黨員通過入戶聯繫羣衆,設身處地幫扶羣衆,增進黨羣感情。

三是規範管理志願者服務隊伍。黨組織要根據社區黨員、熱心居民的特長和興趣,壯大志願服務力量,持續規範管理黨員志願者隊伍,建立以黨員爲骨幹的服務隊伍,引導鼓勵黨員參與社區建設和志願服務,持續抓好在職黨員與社區志願服務有機結合,實現服務隊伍多元化。比如近年來我們街道下屬社區將在職黨員分配到志願服務隊伍中,定期聯繫其參與志願服務,如區檢察院定期到×社區、×社區開辦“普法辦公桌”,×在職黨員利用寒暑假組織開辦×社區義務輔導班,×社區黨委聯合×醫院開展義診進社區、“健康大講堂”等活動,使黨員們在投身服務時更加“有的放矢”,自身價值、特長得到充分發揮,真正發揮在職黨員的旗幟引領作用,密切黨羣關係,增強黨組織號召力和凝聚力。

同時引樹典型,對優秀黨員、模範人物的先進事蹟加強宣傳,加強思想上的潛移默化,帶動黨員行動起來,積極投身社區志願服務。如×社區黨委通過宣傳黨員模範之星、×事蹟,帶領黨員志願者、熱心羣衆建立“愛心小組”,將×的擁軍精神繼承下去;×社區黨委正在着力建設的“×工作室”,傳承老黨員×義務輔導英語三十年的無私精神,帶動共建單位在職黨員、社區退休黨員、熱心志願者共同參與義務教育輔導服務。

(三)落實民主決策,抓民意促和諧

深化民主科學決策,提高社區居民的參與率。

一是找準工作切入點,依靠羣衆抓落實。以落實“一徵三議兩公開”、“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爲切入點,進一步完善社區“兩委”協調機制,規範民主科學決策的各項配套制度,提高社區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水平。

二是不斷推進民主自治,提升民主管理水平。黨組織要積極引導羣衆參與社區管理,確保羣衆對社區事務的知情權。由社區黨委牽頭,通過不定期組織召開居民議事會、徵詢會、民主聽證會,圍繞羣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請社區黨員、居民代表、轄區代表共同商議決定。通過羣衆自治促進問題解決,切實實現社區事情大家議、大家定、大家管,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到社區活動的居民也越來越多。

(四)注重載體創新,搭平臺促服務

一是抓好工作載體創新,社區黨組織可通過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總結歸納工作經驗,推出1-2個涵蓋黨員管理、志願服務、區域化黨建等各項黨建重點的工作機制,並以此爲抓手不斷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將社區黨建工作融入老百姓的點滴生活。

二是深化服務品牌效應。依託“三社聯動”,將社會公益服務、社區志願服務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拓寬社區現有品牌服務面;破解黨建載體創新瓶頸,結合實際推出更加符合社區實際、貼近羣衆尋求的黨建新品牌。

三是推進區域化黨建,調動轄區內的一切資源,爲社區黨建工作出謀獻策出力,讓廣大羣衆在共建活動中得到實惠。如近年來,×街道持續落實“1+8+N”區域化黨建模式,圍繞黨建陣地提升、社區管理、河渠同治等涉及社區羣衆生產生活的重點推進,進一步加強地企聯建工作力度;同時積極吸納轄區“兩新”黨組織成爲各社區的共建單位,加強社區、“兩新”黨組織的“學習聯抓、活動聯辦”,使得社區黨建、“兩新”黨建、區域化黨建等工作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不再“各自爲戰”,凝聚合力共促社區、街道黨建工作水平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