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怎樣和領導講話(精選多篇)

第一篇:怎樣起草領導講話

怎樣和領導講話(精選多篇)

怎樣起草領導講話

領導講話就其文字形式來說,是機關常用的文體之一,屬於文件範疇。近些年來,機關通過領導講話這種形式來指導工作,在機關全部文件中所佔的比重有了明顯增加。這一方面固然和會議、上層活動增多有關,另一方面,也從一定意義上反映了領導講話這種形式在指導工作上確實具有其他文件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認真研究掌握起草領導講話的特點和規律,是提高領導機關人員素質和工作水平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一、寫好領導講話是實現領導機關工作指導的一種重要方式和途徑

這裏所說的領導講話,不是泛指領導講的話,而指領導作爲一級領導機關的代表者。就一些重要工作、重要問題,在一定的會場條件下,所提出的指導性意見。在這裏,領導不是作爲一般的個人來講話,而是代表一級組織做工作指導;他的講話不僅僅是個人意志的表達,而是領導以個人身份,代表一”級領導機關發言。從政治機關工作的範圍看,領導講話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重要工作的指導;二是就重大問題統一認識;三是禮儀性的講話。也有的領導講話是以上幾種類型的綜合。起草領導講話,領導本人當然要親自動手,提出基本思想,但機關也應當甚至必須參與。政治機關作爲黨委、領導在政治工作方面的參謀和助手,有責任參與和承辦起草政治工作範圍內的領導講話。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提高工作指導的準確性、科學性的需要。現在的許多領導講話,是領導機關指導工作的意見需要以領導講話的形式表達。這些講話,如果只靠領導個人的思想、認識、知識、憎況積累和精力,顯然是不夠的。在現代社會中,指導工作需要考慮的因素和信息量大幅度增加,要提出科學、準確的工作指導意見,機關不參與是不行的。機關參與起草領導講話,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參與決策,參與指導工作,參與領導的決策思維活動,即在決策活動中起“外腦”作用。

二是提高領導決策效率的需要。中央通知在強調領導幹部親自動手起草重要文件的同時,明確提出:“毫無疑問,各級領導幹部不應該把過多的精力用於準備各種文件,他們的主要精力始終應當放在調查研究,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上”。在現代條件下,不僅領導決策需要“外腦”,決策的準確表達也需要”外腦”機關文祕人員參與起草領導講話,可以避免領導者用大量精力考慮決策的文字語言表達等一般程序性、事務性的工作,從而提高領導決策的效率。這在一定意義上說,也是現代決策科學、領導科學發展的客觀要求,是現代社會行政運轉中的一般現象。

二、領導講話的基本特點和寫作的基本要求

機關一般公文和領導講話都是用來指導工作的,而後者是以領導的個人身份來表達的,因此和一般公文既有相同之處,又有明顯的不同。起草領導講話最大的特點,可以說是“代人立言”,而不是“爲己立言”。在體現領導機關指導工作總體意圖的前提下,要符合領導個人的思路,符合領導特定的身份,符合領導的語言風格。領導講話的具體特點有三個:

一是內容上的指導性。領導講話往往是就重大工作的指導和重大問題的認識而發。因此,既有傳達決策的指令功能,又有深化認識的理論功能。總之,要對推進工作、對深化和統一認識有指導作用。

二是風格上的個性,由於領導講話是以個人身份代表一級組織發言,因此講話的風格、

格調要與講話領導自身的情況特點相適應。同一方面的內容,由職務、分工、經歷不同的領導講,應有不同的風格。

三是效果上的二重性。領導講話是與一定會場條件相聯繫的文稿。因此,它既具有會場效果或直接效果;又具有文件效果或間接效果。一個好的領導講話,必須達到二者的統一。一方面要適應講話場合的性質,考慮聽衆的直接反映,符合講話場所當時當地的氣氛,便於聽衆所接受,通俗他說,就是要使大家聽得懂、聽得明白;另一方面,又要符合通過文件渠道傳播的要求,便於被讀者準確地理解和貫徹執行。這樣,在語言風格上和其他文件例如電報,就有明顯區別。

領導講話的基本特點,決定了起草領導講話的基本要求。這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是要有思想。領導講話不僅要講決策、部署、要求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要闡述確定這些決策、部署、要求的基本考慮和基本思想。領導講話的指導性,從根本上講,不在於講話者的身份即權威性,而在於對問題的深刻見解和說服力。一個領導講話成不成功,對人有沒有啓發,對工作有沒有指導作用,關鍵在於問題抓得準不準,道理講得深不深,有沒有超出一般的東西。也就是說,有沒有“思想”。這裏所的”思想”,有特定的含義,就是指對問題和解決辦法的深刻見解。中央通知中指出/一個領導者,起草一個文件,或者講一篇帶有指導性的話,總應該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是對領導講話出思想的基本要求。具體要把握以下幾點:出思想,首先要有針對性。就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以高度的敏感洞察問題、緊緊抓住要解決的主要矛盾,確立主題思想;出思想要有獨到性。就是要對認識和解決本級管轄範圍內的矛盾有深刻的獨到的見解。”思想”在這裏有相對性。在上一級是”思想”.在下一級再簡單照搬,下一定會被人們感到是“思想”。一級黨委、機關工作的職責,決定了”出思想”的範圍和層次:出思想要抓本質。就是要透過現象抓住並深刻剖析事物的本質,給人們的思想認識以深刻的啓迪、震動和警醒;出思想要講道理。就是要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作深刻、透徹的闡述。把具體工作理論化,把具體問題政治化,把具體辦法政策化;出思想要有邏輯性。就是要對所講的問題進行深刻的邏輯思考,找到事物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內在聯繫,形成統一的而不是混亂的、集中的而不是分散的。完整的而不是有缺漏的邏輯思路。

二是要實在。領導講話面對的是做實際工作的人,講話的基本功能是回答、解決實際工作中提出的種種問題和矛盾。因此,要真正能吸引人、打動人,對人有啓發,對工作有指導,就必須緊貼實際,實實在在。不能不着邊際他說空話套話,沒有着落他講一般原則。首先,問題提出的起點要實。就是要儘可能從大家關注的、熟悉的、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中引出主題。其次,分析闡述的角度要實。就是要力求簡明、通俗易懂、便於彼理解和接受,再者,使用的思想和語言材料要實。就是要儘可能使用通俗、易懂、明白、樸實的語言,包括一些生動形象的羣衆語言來說明問題。闡釋道理。還有,解決問題的辦法、要求要實。就是要力求把思想性和可操作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是要準確。領導講話的內容必須準確、全面、妥貼、防止片面性、模糊性和偏差,這是領導講話的基本功能和性質決定的。領導講話要用以指導工作、統一認識,如果不準確,就會“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嚴重後果。可以說,準確,是領導同志講話、發言的根本所在。那麼,如何做到“準”呢?首先,立論要準。就是所確定的基本觀點、基本結論要準確無誤。其次,把握分寸要準。特別是涉及到對一些問題的判斷,講到什麼程度比較妥當,要反覆掂量,做到恰如其分。再者,遣詞造句要準。在領導講話中,一些關鍵性的

詞句直接關係到對重大問題的認識和工作指導的準確性,日此,要字斟句酌,力求準確無誤。四是要豐滿厚實。領導講話要深刻闡述和表達思想觀點,就要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材料來分析和說明,這樣纔有說服力。同時,由於領導的閱歷比較豐富,接觸掌握的情況比較多,因此聽領導講話一般希望有比較大的信息量。這就要求起草領導講話不僅要有一定的深度,而且要有一定的廣度,要豐滿厚實。以幫助聽衆開闊工作思路,拓寬思維空間。使講話達到豐滿厚實的主要手法有:回顧追溯:就是講述事物的來龍去脈,增強縱深感。概括全局:就是對總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給人以總攬全局的感受。典型例證:就是通過實際生活,工作中的典型事例來說明問題,引起深思,廣徵博引:就是適度引用古今中外一些經典性語言和典故,使人產生聯想,使講話具有豐富的知識性,以強化主題思想。

五是要有個性,領導講話既然是以個人身份代表一級組織發言,因此在有共性的前提下也要有個性。這種個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在不同場合、不同時機,頁對不同對象,領導講話有不同的特點;二是在其他相同的前提下,不同領導講話的表述風格(主要是語言風格)上有不同的特點。根據領導講話的特點來承辦起草是一大學問。首先,在確定講話主題思想和基本角度時要充分考慮領導:的特點。其次,在不影響準確性的前提下,注重語言的個性化。個性化的語言,可使人產生親近感和可信感,而防止產生一般化和雷同的印象。可採用以下幾方面反映個性的語言:①反映領導個人身份的語言。②反映領導個人經歷的語言;③反映領導性格氣質的語言。④反映領導講話習慣的語言。

以上五個方面的基本要求,大致勾畫了領導講話應該是一個什麼樣子。概括起來就是五個字,即:深(有思想),實(很實在),準(講求準確性),厚(豐滿、厚實),特(有個性特點)。

三、起草領導講話過程的重要環節

領導講話產生的最佳模式,是兩個結合,即領導和機關結合、起草者和執行者結合。就起草工作本身而言,有以下一些重要的環節或要素特別需要把握。

一是吃透領導意圖。領導講話是領導個人意圖和承辦機關指導工作意圖的重合,因此,不僅要體現承辦機關和直接起草者的意圖,尤其要體現領導的意圖,而且前者必須服從後者。這就要求承辦起草者善於領會、吃透領導意圖。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關鍵是領導和承辦起草者之間要有思想交流。這種思想交流越富切;越深入,越透徹,起草過程就會越順利,質量也就越高。

二是起草者要力求與領導在同一層次上思考問題。領導交待意圖往往是提綱挈領、簡明扼要的,對起草者來說,關鍵還是要能夠使自己的思維和領導的想法接近,就是說能與領導在一個層次上考慮問題。做到這一條要把握住四點:一是領導關注的問題焦點;二是領導思考問題的根據(這主要是指中央、軍委的意圖以及基本原則和基本理論要求);三是領導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囚是領導個人的思想和表述風格。掌握了這幾個方面,就可以使起草者的初步設想與領導的意圖比較接近,對領導交代的,有時是比較簡單的意圖做到心領神會,正確地把握住要點,乃至於提出領導已經有所感或正在思考而沒有表述出來的思想。三是要集思廣益。重要講話的起草,要儘可能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對涉及到一些重要問題,要找一些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同志來商量,請他們提出各種意見和想法,以供討論比較。思想碰撞出“火花”。多聽各方面的意見,可以使思想更深刻,論述更全面。爲使講話更加符合實際,還可以找一些直接執行的同志,儘量把講話所提出的意見在付諸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複雜情況考慮進去,從而有利於更好地貫徹執行。

起草好領導講話,歸根結底要提高參與起草者自身的素質。這裏的突出問題是要善於積累。首先要積累真實情況;二是要積累必要的理論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識;三是要積累領導在不同場合談的有價值的思想觀點。只有平時多想、多學、多記,起草時才能思如泉涌,寫出漂亮的文稿,漂亮的講話。

第二篇:怎樣整理領導講話錄音

怎樣整理領導講話錄音

整理領導講話錄音是文祕人員爲領導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整理好領導講話錄音體現着一個祕書的工作水平和個人素質。單位領導在不同會議、不同情況、不同時間內的講話,體現着領導的工作思路、對本單位的工作安排和要求、關於單位一些問題的探討,或工作應酬等。這些,在需要形成文字材料下發時,文祕人員所進行的領導講話錄音和整理下發工作,就是在爲本單位的管理建立一種"鏈節",也是在爲單位領導與下級之間的交流溝通搭建一個平臺。工作之重要,自不待言。

感觸一,領導講話錄音是祕書學習提高的一個絕佳機會和學習捷徑。單位黨政領導對單位各方面的情況一般是非常熟悉的,對上級要求、國家相關政策是非常清楚的,對國內、國際上同行業的情況掌握也是比較全面的、及時的。因此,在想問題時,領導考慮的就比較全面、具體、深遠,駕馭全局、統籌企業關聯交易、站在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戰略高度;在部署工作時,有宏觀要求、長遠打算,也有具體安排等,基本上都是切合企業實際、利於企業發展、能有效解決企業存在問題的,比一般幹部員工要站得高、看得遠、想得寬、分析得細、安排得實,……單位領導在不同情況下的講話,一方面體現着領導的工作思路、管理思想、領導才能、科學決斷能力、理性分析等,另一方面也體現着領導的政治 1

素質、思想智慧、講話藝術、工作經驗積累、個人特長的發揮等。這些,一個有思想深度的祕書在整理領導講話錄音時,是能夠真切地感受到的,我們有這樣的工作之便,難道不是我們學習提高的一個絕好機會和學習捷徑嗎。

感觸二,整理領導講話錄音時,祕書可以得到很多的工作享受。享受工作有很多內涵,享受工作和享受生活都是幸福的事情。一個人的思想、一個人對某些情況的掌握、一個人對某一問題的理解是有侷限性的,工作中更是如此,這些都會便一個有事業心的人產生工作追求,特別是有事業心的祕書。而工作追求中有苦、也有樂,在此僅談其樂,因爲有樂就有享受。受侷限性影響有很多東西是我們祕書不能體會到的,你有機會直接聆聽領導講話,特別是在整理領導講話錄音時,你可以對感興趣的地方一遍一遍地重溫,對一些理解不深的東西,可以一次次地隨着領導的闡述而使自己的思想清晰再清晰,使你在第一時間 (如果在整理下發前均算第一時間)內,能夠充分理解領導的講話意圖,比一般員工能夠提前進入下步工作狀態,早一點掌握工作主動權,這應是祕書的其一工作享受;在邊聽、邊整、邊思索中,你可以深刻地感悟領導展現政治遠見、領導才能、個人魅力、深邃思想等,使你的思想不斷得到昇華,不斷促進你綜合素質的提高,工作即學習,這應是祕書的其二工作享受;在你緊張忙碌的整理中(這時工作也是很苦的),爲一個聽不太清楚的地

方而和別人探討,或幾個人同時整理共同探討一些不太清楚的地方,然後恍然大悟時那種成功的快感,可以充分體會苦累中的工作樂趣,體驗工作着即快樂的感覺,這是祕書的其三工作享受。當然,還有很多的工作享受,同行們自有感悟。感觸三,整理好領導講話錄音應該做到“明、順、嚴、準,快”五個字。整理領導講話錄音,並不是簡單的複製照排。因爲領導在不同情況下的講話,有時沒有備稿、有時有備稿也要根據情況穿插語言、有時是即席的,限於時間或當時情況並不能時時做到文字語言規範、陳述條理清晰。即使做到了,從講話到文字也需要一個轉換的工作。整理領導講話錄音就是要使其形成符合領導意圖相工作實際的、語言規範、條理清晰的一個行政或黨務工作的公文或信息,這一點文祕人員是非常清楚的。如何整理好領導講話錄音,我的體會是要做到“明、順、嚴、準、快”五個字。明,就是對領導講話的主旨要明確,理解要深刻,精神要吃透。如果對主旨不明、要求不清,就會偏離大方向,形成的文字就不能清楚地表達領導想要表達的意思,不符合領導講話的意圖,有時甚至造成歧義,當然在領導審覈時就不能通過,這就會有失一個祕書的水準。順,就是語句通順,條理清楚,工作事項羅列的順,這一點在整理領導的即席講話時表現特別突出。對哪些該取、哪些該舍的語言,要根據領導講話時圍繞的主題、涉及的問題、提出的要求等,認真思考進行取捨歸

納,並在字、詞、句上下功夫,確保形成文字語句通順。對領導講話中穿插、反覆提及的工作或問題,要針對其工作性質或問題類別進行疏理,做到條理分明,工作事項羅列的順,問題疏理的清。嚴,就是要做到整理好的領導講話通篇的邏輯要嚴密,論證要嚴謹。要嚴格按照領導講話的意圖進行整理,對一些論證問題,如果領導當時沒有進行深刻分析,舉例很多,這時我們就要認真分析,確保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不能走偏,更不能隨意放縱自己的思維。準,一是對有些聽不清的地方,意思把握要準,要反覆聽,聽反覆,不能理解偏差;二是對領導有些帶有方言的口音辨識要準,不能產生歧義,或弄出笑話;三是對領導講到數字的地方,特別是一些大約的數字,要認真進行覈實,確保數字的準確性。快,就是要講求工作效率,工作出手要快,不能拖延時間。要加強工作責任心,不能因爲我們祕書人員不能及時將領導講話錄音整理好交領導簽發;而影響到領導講話的時效性,影響到具體工作的開展,以致造成辦公室工作的被動。

感觸四,從整理領導講話錄音,談祕書學習提高的方向和具備的綜合素質。提高自身素質是做好祕書工作的重要保證,從整理領導講話錄音中祕書可以更深地感受到這一點。我的感悟是要在政治素質、思想品德、理論水平、文學素養、專業瞭解、知識學習、工作責任等方面進一步提高。政治不明、立場不穩,思想淡薄使人平庸,沒有一點理論水平,就

難於把握政策方針。做好祕書工作必須政治堅定,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正則明,並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做到在深層次上思考問題,看問題上一個高度,提高理解力、判斷力,進一步發揮好領導的參謀助手作用。文學素養的提高,才能促進文字水平的提高,沒有文字功底是很難勝任祕書工作的。根據錄音整理的領導講話,有時是一篇關於某一方面工作的講稿、有時是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的工作報告、有時是一個公文、有時是一封賀信等,其性質往往是不一樣的。因此要求祕書必須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紮實的業務基礎,要具備歸納、總結、提煉的能力,這是最基本的,不然就很難勝任祕書工作。祕書還要加強對本單位、本系統 (或上下級)情況、涉及專業知識的瞭解和掌握,如果對本單位、本系統情況和專業知識不甚瞭解,有時就不能很好地跟上領導的思維,對領導講的事情就會摸不着頭腦,給自己整理錄音時帶來很多不便。祕書更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努力擴大知識面,豐富內涵,開闊思維。要有吃苦精神,精益求精,"爲求一個字,捻斷數根鬚";要加強責任心和緊迫感,每整理一次講話,都要像參加一次戰鬥、完成一項工程一樣,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完成,就要淡薄時間概念。如果能做到這些,我想定會使你出手的東西過得硬,使你的綜合素質和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第三篇:怎樣寫好領導講話材料

有的同志經常說,“領導講話很難寫,特別是很難寫好,要想寫好,有什麼竅門?”我的回答是:文無定法,沒有什麼竅門可找,但確實也有規律可循,有可以掌握的要領。也就是古人講的“定體則無,大體則有”。-

1、瞭解和掌握領導講話的類型-

(1)爲傳達上級領導機關會議精神時所召開會議上的講話。這種講話,一般來說是先傳達上頭精神,然後單位領導同志講話。中心內容主要有三點:①對領導機關會議精神的理解程度,應從哪幾個方面把上級精神吃透。②把上級要求與本單位的情況結合起來,提要求,明政策,交方法。③把應注意一些什麼問題交待清楚。抓住這三點,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寫,就可以寫的好些,起碼不會不着邊。-

(2)在本單位召開的會議上的講話。主要有三種情況:①會議一開始就講話。②先學習文件或彙報工作,會議中間講話。③先交流經驗,後講話。這三種會議講話的寫法是不同的。-

第①種會議上的講話(會議一開始就講話):一開始就可以分析形勢,部署工作。比如綜合性的工作安排,可以把前一段做了哪些工作,主要成績、經驗是什麼,還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要抓好哪些工作等講清楚。又比如作專題性的工作安排或部署一項新的工作,可以在一開場講清這項工作的意義、要求、方法等。-

第②種會議上的講話(先學習文件或彙報工作,會議中間講話。):要把會議上學習的成果和對工作分析的一些情況、問題寫進去,然後提工作的部署和意見。-

第③種會議上的講話(先交流經驗,後講話。):一般要包括以下內容。①交流會上交流了哪些情況和總結了什麼經驗。②存在什麼問題需要解決。③提出任務、要求、作出工作部署。-

(3)一些例行會議上的講話,如黨代會、職代會、團代會及其它一些代表會議,其主要內容是總結工作,報告成績、經驗和問題,並提出新設想,提請會議審議。 -

我們掌握了這些講話的類型,一旦接受了任務,就可以考慮應當寫哪些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2、扣準主題列出綱-

列提綱,要反覆思考,精心琢磨,不僅有大框,還要有小框,每一小框寫幾層意思,哪層裏邊講到什麼樣的高度、深度、新意等,都要列出來。“高度”:主要是站在理論的高度和領導的高度。“深度”:主要是把爲什麼這樣做而不能那樣做,哪些是是、哪些是非都講明白。“新意”:主要是提出新的問題,確定新的觀念,運用新的語言,也就是一種“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新知識、新概括、新見解。提綱應儘可能地詳細些,一方面是對自己的制約,防止跑題,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另一方面也爲徵求各方面的意見提供了“毛坯”。如果不注意這些,有兩種可能要發生:(1)寫出來的提綱通不過。(2)寫出來的講話質量不高。-

3、寫出本單位的特點來就是把上級精神以及部署的任務、措施、辦法等具體化。(例:基層單位報總結)-

4、要把形勢和任務寫清楚-

一些重要的會議講話,要講形勢、擺任務,因此在撰寫時要下功夫寫形勢和任務,不然講不清楚。講形勢: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作認真地分析。擺任務:根據上級會議精神,重點講怎麼領會,怎麼樣創造性地貫徹執行,多講具體的要求和拿出一些帶有改革性的辦法來。-

5、要廣泛徵求意見,反覆修改-

如果時間充分,應當在寫初稿之前,帶着要解決的問題到找一些人座談,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初稿形成後,打印出討論稿,徵求意見,然後進行修改,以提高質量。文稿是改出來的。一個人想得再周到、再細緻、再全面,也難免存有侷限性,幾個人在一起議一議,

互相啓發啓發,開闊開闊思路,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黨委文字材料,與其他文字材料相比,更講究思想性、全局性、嚴謹性和規範性,更強調高度、深度和新意,因而有其特殊的要求。黨委文字材料需要非常嚴謹,非常規範,必須經過千錘百煉,做到爐火純青,多一字累贅,少一個字是缺陷。有人形象地說,城市建設一個字(拆),醫生大夫一個字(豁),文字材料一個字(改)。-

(二)起草領導講話要摸準領導的意圖、掌握領導的風格-

對起草講話來說,領導的意圖就是講話稿的主旨。起草者的全部任務就是要準確地領會、表達領導意圖,創造性地深化、拓展領導意圖。(幹活不依東,累死白搭功。制度建設工作會上的講話)重點了解和掌握:領導者關於講話稿“寫什麼”和“怎麼寫”的想法和要求;領導者的思維習慣;領導者的工作方法和性格特徵;領導者的語言風格。瞭解領導意圖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作長期不懈的努力,特別是要善於通過各種途徑去揣摩領導的意圖。那麼,怎樣才能揣摩領導的意圖呢?我感覺,一要“跟蹤”。對領導在各種場合、不同時期的講話要多聽多記。比如儘可能地參加一些有領導同志參加的會議,及時摸清領導的思路,特別是領導者脫稿講的話要馬上記下來;比如在隨領導下基層調研時,對他的的即席講話,要認真地記錄,細心地揣摩。時間長了,通過點點滴滴的積累,連綴成篇。總的講,就是要善於從領導零碎的、甚至是隨意流露的言談中發現大話題,不僅聽、記,還要用眼睛觀察,透過場景、表情、行動,挖掘言語背後的東西,使自己產生聯想,借題發揮,由此鋪開。二要“加工”。必須敢於和善於對領導的觀點進行加工,經過一番再創作的過程。怎麼進行“加工”,通常的手法是:①“昇華法”,合理地進行裁剪、裝飾;②鋪墊法,瞻前顧後,放在一定的語境之中(領導論有本事)。三要“交流”。要與領導者之間進行“雙向交流”,比如,通提綱。經常交換觀點,平等討論問題,相互啓發,溝通感情,使彼此之間產生“共鳴”,也就是說要知道在不同的場合和會議上,領導想講哪幾個方面的問題,想講到什麼程度,等等。歷史上沒有領會領導意圖的例子(田家英)。-

領導的意圖摸準了,掌握領導講話的風格非常重要。至少要考慮兩個方面的一致:-

1、講話稿的措詞語氣與領導的氣質風度相一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質和風度。一篇好的講話文稿,不僅僅讓人感受到領導幹部的思想深度,給人以啓發和教育,而且還要讓人感受到領導幹部個人的氣質、風采和神韻,給人以美的享受。老一輩革命領袖在這方面樹立了榜樣。毛澤東同志的講話文稿氣勢恢宏、行雲流水、文采飛揚,使人感受到宏大的氣魄和深厚的文化修養;鄧小平同志的講話文稿短小精悍,有的放矢,寓深刻哲理於樸實的敘迷之中,使人感受到務實的精神和果敢的作風。我們就是要把握好領導的這種氣質和風度,起草出不同風格的講話稿,纔會收到好的效果。另外,不同層次的領導幹部運用理論的高度、採用的角度各不相同。越是層次高的領導講話其理論性原則性越強,講情、說理、敘事的層次越高;而一個基層單位、一個部門的領導講話的基點和定位,除符合自己的身份外,關鍵還應放在知“上情”、明“下情”、抓“結合”上。即掌握上級組織、領導同志對涉及相關事物的講話、要求;分析把握本單位、部門對同類事物的態度及現狀;結合自身特點,搞好組織、指揮、指導和協調工作,重點是搞好工作的貫徹執行。(上層領導講道理,下層領導講情況。)-

2、講話稿觀點的透明度及其表達角度應與領導人愛好相一致。有的闡明觀點喜歡單刀直入,開門見山,一針見血(鄧小平);有的喜歡旁敲側擊,拐彎抹角,讓人尋味(毛澤東),等等。所以我們在起草領導講話時應根據其性格愛好確定觀點的透明度和表達形式,儘量接近領導人的性格特點。比如說,喜歡“一句一個意思”,就要注意多用單句、短句,做到短促有力,簡潔明快。有的喜歡邏輯推理,就要適當選用長句、複句,增加修飾成分,來表達複雜的道理。這裏有幾個小故事,反映了表達方式的不同所帶來的不同結果。(揭被擄琢的故事;彈盡糧絕電報的故事;屢敗屢戰的故事;說實話捱打的故事;)。-

作爲起草講話的人員,要做到以上兩個方面的一致,自身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素質:1、廣博的知識結構。這是寫好不同對象、不同內容的講話稿的關鍵。2、細緻地心理分析。要多學點領導心理學,在起草之前,對領導的氣質、風度、性格愛好、知識、口才進行全面的心理分析。3、自覺地主體轉移。起草之前應該有一個主體轉移的過程,也就是起草者要進入領導的角色,當好領導的“外腦”,替領導想問題、提建議、出點子。做到“身價不能高人一頭,見解卻要高人一籌”。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拿起筆來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筆來老老實實做人”)-

在這裏我着重講一下自覺地主體轉移問題。爲了起草好領導講話稿,在起草講話時要自覺地把自己擺到領導人的位置,從領導的角度去分析和確立“該講什麼,不該講什麼”、“該怎樣講,不該怎樣講”。形象地說法是“關起門來當領導”,其實質就是模擬領導。模擬的越逼真,就越能對上領導的“口味”。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在寫作時“演好角色”,平常就得“進入角色”。有句話叫“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承擔爲領導起草講話稿的同志,要“不在其位,學謀其政”。要自覺地養成“踱方步”、想大事的習慣。凡領導瞭解的大事都應當瞭解,領導考慮的重要問題都應當考慮,尤其要把注意力放在對全局工作的瞭解和考慮上。但是,無論在平時也好,在起草過程中也好,起草人都要自覺地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處理“參謀”與“參與”、“獻策”與“決策”、“辦事”與“主事”的關係,切記“越位”“犯規”。要始終牢記是爲領導“代言”,“立言”的是領導,講什麼、怎樣講,最終只能以領導拍板決定。這就要求準確地把握好度,一不能自作聰明,以自己的主觀想象代替領導的意見;二不能自以爲是,當自己的建議被領導否決以後,仍然固執已見,甚至發牢騷,講怪話,這都是不行的,也是不對的。我平時起草領導講話時,有一個習慣,就是十分地注意做到“邊講邊寫”,而不是“邊寫邊講”。-

(三)起草領導講話要處理好兩個重要關係-

1、內容與形式的關係。就象蓋房子,有好的建築材料,還要有好的設計框架。因此,一篇精彩的講話稿,要注意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這裏說的形式也就是講話的結構,當然結構是由內容決定的,但只有結構上的巧妙佈局,才能增強內容的邏輯力量,爲內容增色、增輝。-

2、觀點與材料的關係。講話稿它要宣傳觀點和主張,這要靠判斷和推理,一般採用夾敘夾議的手法。在觀點和材料這個問題上,通常會出現兩種毛病:一是佔有材料少,觀察不深刻,缺乏具體分析;二是缺乏概括,沒有高度。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那就要大量地佔有材料,在此基礎上,要加以科學分析,對來自實踐的認識給予高度概括,分析地越科學,概括得越接近實際,才能達到觀點和材料的統一。寫文章用材料證明主題,要精挑細選、以一當十,材料越精越好。這很象戰場上殺敵,材料是子彈,主題是消滅敵人,如果你一顆子彈就能命中敵人的心臟,就沒有必要在胳膊腿上各補一槍。-

這裏着重講一下如何攝取觀點的問題。一個最基本的方法是善於積累正確、鮮明、尖銳、有力的觀點。但悉心從領導的智慧中攝取觀點是一條捷徑。主要有四個方法:-

一是從領導的隻言片語中捕捉觀點。就一個問題、一項工作,或者一項活動,領導者往往闡發一些零碎的、片斷地觀點。這些觀點儘管有時不夠全面,不夠完整,但往往三言兩語,切中要害,道出實質。對此,要仔細揣摩,認真分析,留心積累,對於新鮮、精闢、獨到的觀點要努力提煉、修補,儲存備用。(孔書記講改制的目的。一家人。)-

二是從領導大段、成篇的講話中提煉觀點。有時領導者對某一問題或某段工作等,有感而發,往往興之所致,靈感迸發,發表大段、甚至成篇的講話。這大都是領導同志嚴謹思考,積累多年的經驗之談,言詞有力,內容豐富,觀點鮮明、深刻。比如孔書記講體制、資源、扭虧、戰略合作四個體制性障礙,四個新的矛盾,對此,要根據所講內容的特點和種類,理出脈絡,抽出筋骨,排列清晰,隨用隨取。-

3、要從領導者親自起草的文稿中採擷觀點。有些領導者往往忙中偷閒,自己動手撰寫文稿。這些文稿因爲出自領導之手,最明確地體現了領導的思想觀點,爲我們研究領導思想,把握領導觀點,提供了最豐富、最直接的材料。從這些文章中採擷觀點,以一當十,事半功倍。-

(四)起草領導講話稿要慎下筆-

起草人員要從維護團結、維護領導形象和有利於事業發展的原則出發,從語出之後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考慮,慎重對待,用心思考。具體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①對一個時期總的形勢的認識和判斷,要實事求是。觀察形勢,認識形勢,應當注意看大局、看主流、看發展,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把支流問題說成主流問題。②對過去經驗教訓的總結要公正客觀。特別在總結某一方面的經驗教訓時,一定要考慮到當時的背景和大的環境,不能單純用現在的政策、環境去責怪過去的做法。③對涉及羣衆利益的問題,在提法上要充分考慮到羣衆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實際效果,決不能只圖痛快,濫用刺激性的字眼。如某單位的領導講話中出現了“殺無赦”。④對一些部分同志有誤解需要說明、但又不能在大範圍直接說明的問題,可不說具體問題,只向有誤解的同志發出個信號。比如,在會上領導批評個別人的時候一般不點名批評。⑤對一些不能迴避但又拿不準的問題,從效果出發,留有餘地,做到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一般來說,講話應當講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東西,不熟悉、沒有把握的應當等弄清楚了再講。但有些政治性很強的突發性事件,由於時間緊急,來不及搞得那麼清楚。在這種情況下,講話稿應寫的含蓄一點、辯證一點,千萬不能魯莽從事,說過頭的話。⑥對一些必須落實、又不能搞強迫命令的問題,要全面考慮,慎重下筆。要“用輕鬆的話,講嚴肅的事。”-

(五)如何提高講話稿起草質量-

講話稿的起草,要做到既要體現上級政策和單位領導的意圖,又要符合客觀實際,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新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1、要變寫稿爲想稿。人們常說,搞文字材料辛苦。我認爲辛苦就辛苦在想上。接到任務,一揮而就、落筆生花,是人們對一些“秀才”的讚語。實際上,任何文字材料,外在表現是“寫”出來的,實質上首先是“想”出來的。李瑞環講“不是文字上搬來搬去,而是腦子裏想來想去”。建議大家學習一下他的兩本書。一本是學哲學、用哲學,一本是辯證法隨談。寫作水平首先是思想水平決定的,有多高的思想水平,纔有可能寫出多高理論水平的文稿。可以說,“想”是“寫”的前提,“寫”是“想”的表現。接到一個任務,弄清來龍去脈之後,必須認真地構思。要從創新上想,克服一般化,領導講話不能讓人一聽就感到沒有什麼新意,老一套;要從指導性上想,領導講話的重點是什麼,對象是什麼,要有針對性;要從語言的運用上去想,使語言既精煉又有力;要從結構上想,做到更合理簡煉,等等。想稿的過程就是醞釀準備的過程。這是起草時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腦子從來不能有清閒的時候,上班想,下班想,白天想,晚上想,甚至深更半夜一軲轆爬起來記下夜間所想。(如黨委交辦的,青年所盼的,就是我們團支部要乾的。)同時,不僅要想領導之所想,還要想領導之未想。領導想說的,羣衆想聽的,就是我們要寫的。-

二是要變模仿爲創造。模仿對初寫講話稿的人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入門的有效辦法,也是學習寫作、快速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但簡單地模仿適應不了高層次的需要,出不了特色,出不了高層次的成果,領導也不會滿意。從模仿到創造是一個飛躍,它需要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礎上,從上情到下情的結合上加以分析提煉,提出有特點,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意見和要求。創造有個視野問題、水平問題,但首先是責任心的問題,是想不想創造的問題。創造不能生編硬造,更不能生搬硬套,要合情合理,順其自然。在召開一個會議之前,要做到三個超前:籌備醞釀超前,調查研究超前,材料準備超前,盡最大可能比領導想得更早一些、更細一些、更深一些。-

三是要變堆砌爲推敲。有的講話稿乍看還可以,但如果細心地分析,就感覺不對頭。問題出在哪裏?關鍵是一層層寫什麼,沒邏輯,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頭上一句、腚上一句”“驢脣不對馬嘴”,這就是動腦不夠,堆砌造成的。用心分析,好的文章,在層次上都有內在規律,一層接一層,一環套一環,條條是理。這就要求我們寫講話稿不能想到哪裏就寫到哪裏,要根據領導講話的內容,理出若干層次,或是從低到高,或是從小到大,或是從虛到實等等,要有規律性,有層次感。起草人員只要下了真功夫,用心思去寫,就一定能夠提高起草文稿的質量。(最後檢查頁數裝訂是否規範。)-

四是要做到八忌。①忌閉門造車。②忌道聽途說。③忌誇大其詞。④忌妄下結論。⑤忌移花接木。(移時間、移地點、移過程、移結果)。⑥忌用語模糊。⑦忌孤芳自賞(愚蠢的烏鴉才認爲它們是鳥類中最美麗的,真正美麗的鳳凰總是不斷地清洗着自己的羽毛。)⑧忌掠人之美(把別人寫的當作自己寫的東西)。-

寫作三個部分:導語、主體、結尾。導語要簡明,主體要詳盡,結尾要昇華。-

最後要注意用五個標準來衡量講話稿的質量:幹什麼,爲什麼幹,怎麼幹,誰來幹,幹到什麼程度。

出新是對領導講話稿的基本要求,也是對領導講話稿的最高要求,更是我們文字人員孜孜以求的目標。本人從事綜合文稿寫作20 餘年,雖然還沒有達到最佳境界,但一直在朝這方面努力。每次接到文稿任務,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出新:行文過程中,最爲關注的就是怎樣出新;文稿完成後,反覆琢磨的還是是否出新。根據個人的理解和體會,領導講話的出新,可以通過以下方面來體現。-

1、新主題。主題,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主基調。它是貫穿文章的靈魂,是文章的主線。抓住這根主線,文章就不會跑調,就能中心突出,形散神聚。-

確定會議主題,對寫好領導講話稿至關重要。這是講話稿的魂魄所在,全文的主線所在。確定會議主題,關鍵是要對會議召開的背景準確把握。不掌握大背景,就難以把握會議的主題。那麼,如何確定會議主題呢,根據我個人的體會,一是要經常研究國家的宏觀政策、大政方針。領導水平之所以比我們高,就是因爲領導對國家大政方針的關注比我們多,對重大問題的理解比我們透,考慮問題能站在全局的高度。要真正成爲合格的祕書,領導滿意的祕書,就必須認真研究國家和省市的大政方針,努力用領導的思維來考慮問題。二是要關注上級領導的動態。不少會議,往往是因爲上級領導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發展作出了新的指示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召開的。比如,市委四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的大背景就是江蘇省委原書記、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來鹽城視察時對我市提出了“努力在蘇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而且強調鹽城要以工興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之後,市委主要負責同志提議召開一次擴大會,對李書記講話精神進行貫徹落實。我們將領導講話稿的主題確立爲“以工興市,創新創業,富民強市,跨越發展,努力在蘇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獲得了領導的認可。三是要把握領導的思想脈搏,掌握領導頭腦中關注的熱點、焦點以及興奮點。這不僅對確立主題十分重要,對整個講話稿的寫作也十分重要。-

2、新思路。思路出新,領導講話就有新意。如2014 年開市委擴大會的時候,在領導講話中我們提出了“五個新”:形成經濟發展的新優勢,開創對外開放的新局面,開拓經濟發展的新空間,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機制,開創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2014 年開市委擴大會的時候,我們在領導講話中提出了“五個一”:把以工興市作爲富民強市的第一方略,把對外開放作爲富民強市的第一抓手,把做大城市作爲富民強市的第一載體,把民營經濟作爲富民強市的第一增長點,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爲富民強市的第一動力。2014 年開市委擴大

會的時候,在“五個一”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發展提出了“四化聯動”戰略,即堅持以經濟國際化推動新型工業化,以新型工業化推動城市化,以城市化帶動農業產業化。這樣思路的提出,既保持了市委工作思路的連續性、一貫性,又給人以出新的感覺。-

3 、新舉措。同樣的工作,提出不同的推進措施,講話稿的新意就出來了。比如,同樣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題,2014 年,我們在領導講話中強調要建設大項目、培育大企業、重抓大支柱。2014 年,我們在此基礎上加了一個大載體,並把以工興市確立爲全市的主戰略。2014 年,市委強調要實施“四大工程”, 分別是重點項目推進工程、支柱產業強體工程、骨幹企業培育工程、百億園區建設工程。同樣是講工業經濟,由於在講話稿中提出了不同的措施,給人感覺很有新意。-

4 、新目標。目標變新了,講話也就新了。比如,2014 年召開的全市三個文明總結表彰大會上領導的講話稿,我們主要就是通過提出新目標來達到出新的目的的。首先,文章標題,就是一個新目標—“南學溫臺、全民創業,北學膠東、加快發展”。其次,我們在領導講話中提出的新的具體目標是:“各縣(市、區)要對照膠東找差距,確立新的學趕目標,不斷進位爭先。東臺近要學趕通州、遠要學趕威海的榮成;大豐近要學趕江都、遠要學趕威海的即墨;城區近要學趕海陵、遠要學趕嘉興的秀洲。”-

5 、新數字。講話中引用的數字必須始終是最新的。我寫講話稿用數字有三個原則:一是能用新數字的決不用舊數字,二是能用概括性數字的決不用具體性數字,三是能用預測數字的儘量使用預測數字。比如,有一年起草市委常委會的述職報告,在總結私營個體經濟時,如果採用鹽城市工商局提供的一大堆指標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會影響大家在私營經濟發展上的熱情。通過權衡比較,我們最後用了概括性數字,“全市私營個體經濟主要發展指標實現兩年翻一番”,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在經濟工作會議講話稿中總結私營經濟發展的成績時,我們則用了最能反映全年私營發展成績的兩個新數據,“全市私營企業註冊資本金突破200 億元,比年初新增50 多億元。”-

6 、新邏輯。改變邏輯關係也可以達到“出新”的目的。我在響水縣做農業祕書時寫了一篇關於農村工作的講話稿。按照習慣寫總結成績這一部分往往採用的是並列式標題:農業生產奪得大豐收,中低產田改造取得顯著成績,科技興農邁出新的步伐,新型農業機械推廣情況等等。這種常規寫法,講話稿在領導那裏也能通過,但我感到毫無新意。於是在處理講話稿的邏輯關係上我動了一番腦筋,把幾個標題由並列關係變成了因果關係,即農業生產之所以奪得大豐收,得益於中低產田改造,得益於農業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得益於新型農業機械的推廣得益於各級黨委政府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這樣一來效果就大不一樣了。-

7、新典型。講話稿中適當引用一些典型事例,效果也非常好。1997 年響水縣搞“家家上項目”,發動全縣幹羣建大棚,當時道理已經講得太多了,再講道理大家都很反感。這時,我在《經濟日報》頭版頭條上看到一篇介紹山東高唐通過搞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又章,於是把這一典型事例用到講話稿中,作爲說理的重要依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8 、新表述。就是通過表述方式的創新而達到講話稿出新的目的。那麼如何在表述方式上寫出新意,根據個人體會,一是可以在轉換論述方式上動腦筋。比如變正面論述爲反面論述或對比論述,變集中論述爲分散論述或變分散論述爲集中論述等。二是把上級原則性、概括性的觀點展開講。進行具體分析的語言,決不可能是照抄照搬的語言,因此就很可能講出富有新意的話。-

9、新手法。就是通過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而達到“出新”的目的。一是通過典故出新。毛澤東在講話中典故用得最多,信手拈來,揮灑自如,出神入化。如七大閉幕詞講“愚公移山”,號召“將革命進行到底”引用“農夫與蛇”的典故等等。2014 年我爲常委祕書長寫辦公室系統工作會議講話,在強調調查研究的重要性時,引用了一個“盲人過橋”的典故,得到了領

導的認可。二是通過比喻出新。我在響水縣當綜合科長時,一次爲領導撰寫工業經濟方面的講話稿,在強調經濟發展的速度時,我打了一個比方,“這就好比人騎自行車,達不到一定的速度,肯定要摔跟頭”。會議之後,大家都感到這樣寫效果好,更能發人深思,更能達到講話目的。三是通過古語出新。在講話中適當用一點古語來幫助說明觀點,效果也很好。比如,在爲市委主要負責同志撰寫開展基層評機關的講話中,我引用了《樑史》中“屋漏在上,知之在下”這句古語,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四是通過排比出新。使用排比句式,能使文章產生整齊美、雄渾美、連貫美,進而達到“出新”的目的。在撰寫各種動員性大會講話的時候,在分析形勢的時候,在統一思想的時候,在提具體要求的時候,排比是最常用的手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五是通過羣衆語言出新。在領導講話中適當用一點羣衆語言,可以增強講話的感染力。-

10、新標題。形式是內容的依託。標題新,可以給講話內容增色,增強內容的感染力、說服力。講話稿標題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整齊的標題。這種標題語句對稱、均衡、和諧,符合人們傳統審美習慣。二是散式的標題。這種標題參差不齊、錯落有致,運用得好,同樣能夠給人以美感。(更多請關注:)三是散整結合式的標題。這種標題集整式標題和散式標題之長,運用得好,同樣可以出新。另外,在一篇文章中,如果一級標題是整式標題,二級標題一般要考慮用散式標題;如果一級標題是散式標題,那麼二級標題一般要考慮用整式標題。只有散整結合,才能取得最理想的出新效果。

第四篇:怎樣寫好領導講話的結尾部分

怎樣寫好領導講話的結尾部分

[ 作者:隋福軍來源:應用寫作雜誌社點擊數:29更新時間:2014-5-25文章錄入:jihua918 ]

【字體:】

(《應用寫作》2014年第6期)

一般來說,講話的結尾就是講話的最後部分,也就是講話的結束語——結論性語言。但絕對不能單純理解爲最後一個自然段。

《現代漢語詞典》上把結尾稱爲:“結束階段”;把結束語解釋爲:“文章或正式講話末了帶有總結性的一段話”。這裏應當提醒大家注意:爲什麼說結尾部分絕對不是最後一個自然段呢?這是因爲結尾是文章最後的結論性語言。它是整篇文章中的部分,結論性語言是根據文中的事實性質而設定的,因爲文章是客觀事實的正確反映。毫無疑問,結尾不能脫離事實根據,也就是說結論性語言是根據客觀事實而定的。需要多少個自然段就寫多少個,寫準確就行。它可以是單獨一個自然段,也可以是多個自然段的組合體,還可以是一句話。

講話的結尾要視講話的內容而定,每一種講話的結尾都有其特殊的寫法和要求。據我掌握的資料,講話結尾的寫法可歸納爲五種:第一種:號召性結尾;第二種:希望性結尾;第三種:感嘆性結尾;第四種:自然性結尾;第五種:總結性結尾。下面我就分別加以說明。

第一種模式:號召性結尾。號召性講話結尾是指講者向面對的聽衆提出有感召力的結論性語言,以展示未來的前景。用感召力非常強的語言作爲講話的結尾,更具有召喚力,聽後引人入勝,耐人尋味。這種講話結尾一般出現在黨和政府的工作報告裏,以及各級領導的講話中。比如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5週年暨總結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求實》2014年第13期)的結尾,就是號召性非常強的講話結尾。其講話結尾是這樣寫的:“同志們!我們黨緊緊依靠全國各族人民,在過去的85年裏寫下光輝篇章。我們黨也一定能夠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譜寫更加壯麗的篇章。全黨同志要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負人民重託,不辱歷史使命,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繼續奮鬥!”此篇講話結尾,氣勢磅礴,力量雄厚,震撼人心,激勵前進。

第二種模式:希望性結尾。所謂希望性結尾,就是在講話的最後部分提出希望和要求,也就是講者在文中的最後部分向其所對應的對象提出希望和要求,告訴人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聽後就知道怎樣去做。如,胡錦濤總書記2014年12月6日在西柏坡學習考察時的講話就屬於這一種。總書記在《堅持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努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的講話(《牢記“兩個務必”發揚艱苦奮鬥作風》,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結尾部分非常鄭重地向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提出了四點希望。原文是這樣寫的:“這裏,我向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提四點希望。第一,牢記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我們黨的莊嚴使命,樹立爲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第二,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不渝地爲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第三,牢記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

以艱苦奮鬥的思想做好各項工作。……第四,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和肩負的歷史責任,自覺在艱苦奮鬥的實踐中加強黨性鍛鍊。……”總書記在講話的末尾一個自然段中意味深長地說:“1949年3月23日上午,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京的時候,毛澤東同志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這是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毛澤東同志充分估計到,在這個重大歷史關頭,黨所肩負的任務是繁重的,黨所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需要全黨同志繼續進行艱苦的努力。50多年的實踐證明,在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下,我們黨在這場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今天,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要帶領人民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是這場考試的繼續。我們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同志,所有領導幹部和全體黨員,一定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緊依靠全國各族人民,在這次考試中經受考驗,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聽了這樣的結尾,你是否感到它的餘音仍然很長,總感覺在耳邊作響。這就是結尾的作用。讓你永遠記住,“進京趕考”必須“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

第三種模式:感嘆性結尾。感嘆性結尾是在講話的結尾用特定的語言方式來表達、抒發真實的思想情感,從而引起大家的注意,來喚醒、融洽大家對某種事物的思想感情的一種結尾方法。要說這個結尾,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恩格斯1883年3月17日《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寫得非常精彩。讀後印象深刻,永生難忘。原文的結尾是這樣寫的:“正因爲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衊的人。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紛紛爭先恐後地誹謗他,詛咒他。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抹去,只是在萬分必要時纔給予答覆。現在他逝世了,在整個歐洲和美洲,從西伯利亞礦井到加利福尼亞,千百萬革命戰友無不對他表示尊敬、愛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 再如,郭沫若1954年3月21日在紀念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先生(《約翰·克利斯朵夫》的作者)的悼詞(《羅曼·羅蘭悼詞》一文,《郭沫若文集》第十三卷),也是一篇感嘆性的結尾。郭沫若以詩人的境界,用詩一樣的語言,採用抒情的手法講述了他對羅曼·羅蘭先生的景仰和愛戴,其結尾寫得深沉、感人,充滿了激情。原文的最後部分是這樣寫的:“羅曼·羅蘭先生,你請安息吧。我們中國的文藝工作者們,更一定要以你爲模範。要象你一樣,把?背後的橋樑?完全斬斷,不斷地前進,決不回頭;要象你一樣,始終走着民主的大道,把自己的根鬚深深插進黑土裏面去,從人民大衆吸收充分的營養,再從黑土裏面生長出來。我們一定要依照你的寶貴指示:?每天早上,我們都得把新的工作擔當起來,把前一天開始的鬥爭繼續下去。……對於錯誤,對於不公正,對於死,我們必須不斷地力爭,爲着更大的更大的勝利。?”

上述結尾之所以寫得精彩,是因爲作者對事實充分了解,纔有對結尾的精心設計和編排,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所述對象有着深厚的感情,還源於他們對知識的廣泛積累。不妨閱讀一下全文,感觸會更加深刻。

第四種模式:自然性結尾。自然性講話結尾是指講者按照時間順序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進行論述講演,事情敘述完了,講話也就自然地結束了。這種結尾常見於領導人的總結講話中以及各級、各部門和各個單位的年度工作報告中。講話是根據實際情況需要設定的,有幾個問題就講幾個問題,講完了也就自然地結束了。比如,胡錦濤同志2014年8月15日《在學習〈****文選〉報告會上的講話》(《求實》2014年第6期),採用的就是自然性結尾。全文共分六個部分,每講一部分都出現一個“同志們!……。”這種寫法顯然是提醒人們注意和高度重視。每個“同志們!”的出現,都會增加講話的氣勢和力量。講話的每一個部分都充分

顯示了黨中央對學習《****文選》的高度重視。筆者認爲這篇講話的結尾是一個典型的自然性結尾。從第一部分講到最後一部分,全文結束,非常自然。給人的印象就是戛然而止,乾脆利落。原文的結尾部分是這樣寫的:“同志們!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職責光榮而任務繁重,道路廣闊而充滿挑戰。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征程中,用我們的不懈奮鬥和辛勤汗水,共同創造中國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共同書寫中華民族更加壯麗的篇章!”

第五種模式:總結性結尾。就是把講話的內容加以點題性總結,歸納概括講話內容的主要精神,起“畫龍點睛”的作用。這樣的結尾,既總結了全文,又深化了主題,給人以精華的感覺。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況,領導講話快結束了,再歸納幾點或者重複告訴大家講話的主要內容或主要精神,簡潔明快,言簡意賅,結束全文。如:鄧小平同志《在宋慶齡同志追悼大會上的悼詞》(1981年6月4日《人民日報》),其結尾就屬於這一種。在前面已經說了宋慶齡同志的豐功偉績和爲什麼要紀念她,可是在講話即將結束的時候,鄧小平同志又概括地總結了宋慶齡一生的功勞和情況,他鄭重地告訴人民:“宋慶齡鞠躬盡瘁,七十年如一日,把畢生精力獻給中國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事業,獻給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她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着堅定的政治原則,威武不屈,富貴不淫,高風亮節,永垂千古。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她跟隨歷史的腳步不斷前進,從偉大的革命民主主義者成爲偉大的共產主義者。中國共產黨和黨的領袖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同志,很早以前就把她當作自己親密的戰友、同志和可敬的無產階級先鋒戰士。宋慶齡同志逝世以前不久,被接收爲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實現了她長時期來的夙願。這是宋慶齡同志的光榮,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宋慶齡同志永遠活在中國各族人民心中,永遠活在中國共產黨人心中。悼念宋慶齡同志,我們要化悲痛爲力量,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的周圍,爲完成統一的神聖大業,爲把我國建設成爲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奮鬥!宋慶齡同志永垂不朽!”這種寫法很值得人們回味。再比如毛澤東同志1937年10月19日《在延安陝北公學魯迅逝世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國實用文體大全》上海文化出版社1984年10月)一文,這篇講話的結尾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總結性結尾。其結尾部分是這樣寫的:“綜合上述這幾個特點,形成了一個偉大的?魯迅精神?。魯迅一生就貫穿了這種精神。所以他在文藝上成了一個了不起的作家,在革命隊伍中是一個很優秀的很老練的先鋒分子。我們紀念魯迅,就是要學習魯迅的精神,把它帶到全國各地的抗戰隊伍中去,爲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鬥!”讀到這裏,你是不是急於瞭解前面講話的內容,毛澤東究竟講了哪些特點。筆者認爲,研究這個結尾非常有意義,它能夠引導人們去追尋前面的內容,想看個究竟。其結尾的意義就在於它不是引述下文,而是引述上文。如果說這篇講話的妙筆在什麼地方,我認爲此處最爲妙也。那麼,毛澤東在講話的前面是怎樣概括魯迅精神的呢?共有三點。不妨抄錄如下“魯迅的第一個特點,是他的政治的遠見。……魯迅的第二個特點,就是他的鬥爭精神。……魯迅的第三個特點,是他的犧牲精神。……”一看到這樣的結尾,就想閱讀前文,真可謂聽其後想起前,回味無窮。可見寫好結尾是何等的重要。

第五篇:[政府] 怎樣寫好領導講話體會(摘抄)

[政府] 怎樣寫好領導講話體會(摘抄)

講話, 領導, 摘抄, 體會講話, 領導, 摘抄, 體會

領導講話稿難寫,很多文祕人員對此深有感觸。筆者從事辦公室工作多年,有如

下體會,在此拿出來與大家交流。

體會之一:功夫在平時,閒在不閒間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打戰如此,寫文章同樣如此。“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如果沒有平時的日積月累,儲備不足,肚子裏沒貨,一旦接到文稿任務,決不可能很好地滿足工作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說,一篇講話稿的寫作,並不是從接受任務這一刻纔開始的,此前的一系列日常工作都屬於醞釀準備階段,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對一個優秀的祕書而言,祕書工作辛苦,這是一個重要的體現。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說,祕書工作輕鬆,也體現於其中。因爲平日花了功夫,關鍵時刻就能從容應對,顯得“清閒”,反之,平時積累不夠,面對文稿則會一籌莫展,折騰來折騰去,總寫也不對路。平時的積累主要在於三個方面,一是閱讀文件報刊。廣泛閱讀文件報刊,有助於及時領會上級精神,學習外地經驗做法,把握上情、瞭解外情。目前已步入網絡時代,要學會利用網絡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善於作筆記,把有價值的信息摘錄下來,以備將來拿來爲己所用。二是深入調查研究。領導講話稿是對當地工作的要求、佈置,必須緊密聯繫實際,突出針對性。調查研究是謀事之道、成事之基,要掌握本地實際情況,不能不經常性地開展調查研究。要圍繞上級精神的貫徹落實和本地重點工作,深入基層調研,並形成理論調研文章,其中的素材在今後的講話稿中常常能派上用場。三是學會“聽會”。講話稿如何把握領導的思路,貼近領導,“聽會”是重要渠道。實際上,領導在大型會議上所作的講話,往往是前一階段點滴觀點的“集成”,而這些觀點主要體現於平時小型會議領導的即興講話中。要善於在“聽會”中捕捉有價值的信息,記錄下來,有些具有較大利用可能性的內容予以標註,以便需要時及時、迅速地查找。上述工作做好了,就爲既快又好地寫作講話稿奠定了堅實基礎,稿子不僅有望早日拿出來,而且比較容易實現上情與

下情的結合,創造性地落實上級方針政策,正確體現領導者的意圖。

體會之二:前開後聚合,放收兩相宜

任何文章的寫作都有兩個運思過程,即起筆時的發散性運思和定稿時的收斂性運思。在面對講話稿時,要先根據會議主題、講話場合、參會對象等,明確具體要求,在此基礎上大膽地“放”,打開思路“胡思亂想”,羅列出與主題相關的講話觀點及相應素材。這些內容準備好了之後,接下來就是予以整合,緊扣主題確定可用的材料,並按照一定的佈局形成寫作提綱,作一些展開即成爲富有條理的文章,這個過程就是“收”,也是正式行文。人們常說“文無定法”,這是不錯的,但寫作大體上還是有一定的規律,這就是所謂的“文章無法又有法”。講話

稿的結構,一般有兩類。一是3w承接式。即爲什麼(why)、做什麼(what)、怎麼做(how),也就是重要性、具體措施、保障條件。比如一篇談領導幹部事業心的講話稿,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具有強烈的事業心,是對每一個領導幹部最起碼、最根本的要求,是加快發展的迫切需要”;第二層是“強烈的事業心,最終要體現在勵精圖治、加快發展上”;第三層是“增強事業心,需要加強學習和黨性鍛鍊,需要營造幹事業的良好環境”。這是最爲常見的三段論模式。二是觀點並列式。即以幾個並行的觀點統領內容,組合成篇。比如一篇談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講話稿,分別從科學發展觀的四項內容,即“發展這個第一要義”、“統籌兼顧這一根本要求”、“以人爲本這個核心”、“堅持科學發展觀與正確政績觀的統一”四方面展開。“放”和“收”是辯證統一的,“放得開”纔能有話可說,“收得攏”才能說所當說。一“放”一“收”,是講話稿寫作中必須認

真把握的兩個過程。

體會之三:不厭百回改,千錘始成金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翻來覆去多打磨打磨,才能臻於至善。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韓愈“唯陳言之務去”、賈島“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盧延讓“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等,僅唐朝就可找出如此之多有關選詞煉句的經典名言,可見寫文章是要捨得下力氣錘鍊的。如何改文章,這是一個難題,尤其是對於寫作者自身來說,自己的文章要讓自己看出問題來,並進行糾正,還真是不容易。筆者認爲,在修改過程中,不妨從“五看”入手,靜下來看一看,潛心揣摸,反覆敲打。一看主題是否扣緊。離題萬里,這稿子就是廢稿。要先看文章大標題是否緊扣會議主題,再看各大標題下的小標題是否緊扣所屬的大標題,層層圍繞中心,文稿主題鮮明,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沒有扣緊的,要通過增加過渡性語句等適當的方式予以補救。二看框架是否合理。審視一下,看有沒有一個清晰的邏輯順序,內容的安排有沒有錯位,文章整體結構有沒有做到環環相扣、周密嚴謹。三看內容是否遺漏。闡述道理的,觀點準不準、全不全,道理講得透不透;講舉措的,辦法夠不夠、實不實,措施有沒有到位。四看重點是否突出。面面俱到的講話,看起來八面玲瓏,其實,由於平均着墨,難免如蜻蜓點水,讓人不知所云。“濃妝淡抹始相宜”,要着眼於增強講話的針對性,本地實際工作中極需解決的方面予以“濃妝”,一般性要求予以“淡抹”,甚至略去不提。必須注意的是,一定要有忍痛割愛的氣度,即使是自己冥思苦想的所謂神來之筆,如果有可能因辭害意,也要毫不猶豫地捨棄。五看文句是否準確。檢查一下有沒有錯別字,有沒有語病,同時,還要看看哪些表述不太符合領導的語言風格。這個過程可以採

用“模擬演練”的方法,即自己多念幾遍,這樣更能夠發現問題。

優秀的講話稿“成如容易卻艱辛”,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如果思路對頭、方法

正確,平時又肯用心,寫作時會比較順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