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學設計總結(集錦10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0篇《教學設計總結》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教學設計總結》相關的範文。

教學設計總結(集錦10篇)

篇一:信息化教學設計總結

完善穩定的教學平臺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地基,所以掌握作爲一線教師的我們掌握實踐操作技巧是在信息化教學的萬里長征第一步。我通過前兩個模塊的學習,首先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概念:“信息化教學”。胡教授有句讓我感受深刻的話:信息技術是個萬能的錘子,但是我們需要的釘子在哪裏呢?也就是說,因爲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從網絡中可以獲得的東西多了,但是這樣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怎麼樣從這個海量的信息中獲得自己想要的釘子呢?這就是需要我們老師有實踐實效性的知識,和對知識的處理。而優秀的教師更是一個機智,策略,技能的存儲者。胡教授所傳授的很多理論自己第一次接觸,覺得很新奇,更或者我們這個環境下的教師接觸的少了,畢竟環境不一樣。

這次培訓不僅僅在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知識,還增加了學員的上機實戰操作訓練,後半部分的培訓在上午學習理論後,下午直接進行面對面的操作,實踐的效果很有效,我們學會了更好地使用各種軟件來支撐教學,我們可以輕鬆構建自己的教學課程、編寫學案、組織討論。我們將作業統一第一時間上傳到專門的教育平臺,胡教授的精心批閱更是讓我們知道自己的不足,更好更快的完善自己。

本次培訓效果

1、更新了觀念

通過培訓,我瞭解了更多的教育教學理論、教學觀念,拓寬了思路,對新課程的認識與實踐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對自身的素質提高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2、提高了能力

通過培訓我在多媒體有效運用方面有了較大進步,7月26號的的考查活動之中,獲得優秀成績,成績達標。

3、看到了不足

通過培訓,加強自身科學素養和教育素養的提高是自己成長的需要。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乃至源源不斷的溪水,這樣纔能有準備地給學生一杯水。我知道,一個好的老師首先是一個課程工作者,再是一個教學工作者,我們必須要善於學習,善於思考,善於研究。我們的知識要不斷更新。這樣才能做到與時俱進,纔不會被社會所淘汰。教育的意義是讓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4、開闊了視野

培訓讓我認識了很多教育中值得學習的榜樣,開闊了視野,同時爲今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培訓學習不但讓我學有所獲,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學有所用,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去,

四、存在問題及反思

1、學習中“聽聽激動、想想感動”,“沉”下來思考不夠。

2、認識不夠,忙於應付。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的培訓是全新的培訓方式,爲教師的專業發展搭建了廣闊的平臺,爲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新的模式。我很感激學校能夠讓我去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我將不斷總結和研究,爭取在以後的培訓中取得更大成績,力爭在教學中有更大的進步。

篇二:信息化教學設計總結

按照上級各級對電子政務內網管理工作要求,我局對20xx年電子政務內網工作目標完成情況進行了認真自查,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20xx年,我局對加強和搞好電子政務內網工作高度重視,嚴格按照上級各級對電子政務內網管理工作要求,結合我局網絡工作和城管工作的實際,紮實推進信息化工作的開展,積極探索信息化工作管理的新思路、新舉措,突出網上應用,強化信息服務,落實安全保密措施,加大宣傳教育培訓力度,加強督促檢查,爲保障我局信息渠道的暢通、信息資源的利用和服務,進一步提高辦公、辦案自動化應用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年電子政務內網工作具體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切實加強領導,落實網絡管理責任制

加強領導責任制。認真貫徹執行上級電子政務內網的相關文件、會議精神,明確了分管此項工作的領導和日常應用操作管理人員,做到了人員到位,責任明確,工作落實。積極參加了縣黨政網管理中心舉辦的應用培訓或相關會議。保證了網絡操作人員的固定,加大了電子政務內網基礎建設所需的設備經費,繼續發揮了電子政務內網服務機關辦公的積極作用。

二、完善網絡的規範管理

(一)搞好公文網上單軌運行,認真做好了公文網上交換、處理、歸檔和查閱、電子郵箱等工作的網上應用,建立和完善信息上網制度,建立基礎數據庫和重要信息資源庫。

(二)認真做好電子政務內網上的公文收發,有固定人員,按照程序,下載了各類文件資料,能正確、熟練地做好本單位的公文網上信息網上應用,做好了公文網上歸檔和查閱工作,實現了公文高效運行,充分利用電子政務內網(黨政網)爲本機關提供服務,簡化了辦事流程,提高了辦公效率,爲領導的決策及時提供的依據。

(三)認真管理電子印章並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和完善公文網上交換工作制度、領導審籤制度、安全保密制度、網絡管理等制度。加強電子公文製作、印發、傳遞、使用、保存、銷燬過程中安全管理工作。並按要求每天填寫電子政務內網收發電子郵件的登記和值班日記。

三、做好網絡安全及設備維護

(一)依據國家有關涉密信息系統管理辦法和技術規範,認真抓好了電子政務內網(黨政網)及局域網的安全保密體系建設,做到了物理隔離和專機專用,安裝了防病毒系統、建設網絡信息安全監控系統,做到軟件及時升級、打補丁、更新病毒庫。使電子政務內網、互聯網可管並可控,達到了網絡安全保密要求。全年無失泄密事件,無重要數據丟失現象發生。

(二)積極開展網絡安全保密宣傳教育和督促檢查工作。今年我局深入開展網絡安全保密教育,增強了業務部門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落實了責任制,上網發佈信息必須由分管領導和辦公室主任審覈和監控,按要求配置了必要的設備,並定期和不定期計算機進行檢查。確保了電子公文安全、可靠、準確的傳遞和使用。

(三)建立健絡運行維護制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安全保密規章制度,落實安全責任制、責任事件八小時內報告制和泄密責任追究制。重申在安全保密措施未完全到位的情況下,不得一臺計算機同時上兩個網絡,不得在網上傳輸涉密公文,不得將涉密公文變爲非涉密的公文在黨政網上傳輸或發佈,做到“上網不涉密、涉密不上網”,做到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進一步增強了電子網絡辦公的穩定性、可靠性、快速性和安全性。

(四)按時完成了ip地址重構建工作;配合完成了電子政務內網接入adsl升級光纖工作。

篇三:信息化教學設計總結

信息化教學對於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問題意識的培養乃至懷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學生通過對現代化教學資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與發現的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能力,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可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等等有諸多益處。

但是信息化教學在實際的實施和操作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惑:

1、比如語文學科中的單元模塊,一個單元一個主題,一般情況下包括四篇課文,四篇課文全部學完,以往大概要10個課時,再加上練習和習作部分,至少要16個課時,需要8個兩連堂,這樣設計單元模塊時對老師來說也是一個繁重的任務。我昨天在設計第一單元時,四篇課文,我分成兩個模塊,一篇現代抒情詩歌,一篇古詩兩首分在一個模塊裏,剩下兩篇是兩位愛國偉人的故事散文分在一個模塊。但是在實際設計中,時間的分配上、操作的可能性上我還是出現了困惑。再有,語文課雖然是一個單元同一個主題,但是每一篇課文的重難點是不同,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也是不同,我覺得還是一篇課文一篇課文的學習,如有共性的地方再融會貫通起來。我覺得還是一篇課文,兩個課時,一個兩連堂,一個小模塊,這樣從時間、和實際操作上更容易把握。

2、電腦的使用在內容要有選擇

信息化教學並不是課堂上學生使用電腦了,就是信息化教學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到了什麼東西。既然電腦是個比字典更豐富的學習工具,我們知道在學習的過程中並不是時刻都在使用字典,所以我覺得在學習、操作過程中並不是每一個內容都要藉助電腦,所以電腦的使用在內容要有選擇。對一些教學內容如:識字、寫字、朗讀、口語表達能力還是要實實在在、紮紮實實地帶領着學生訓練到位,這些能力的培養可以藉助電腦,但是不能完全依賴電腦。

3、相對於學生,教師面對信息化教學資源所感受到的不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戰。同時也必須思考和實施新的對策與方法,教師一方面要積極激發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更應重新確立教育教學的側重點。由於教師與學生面對的是同樣的信息資源,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課堂管理能力。

4、培養學生上網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電腦的使用固然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他們的知識面,給他們學習的自由。但是作爲國小生來說由於年齡的特點,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引導、管理,學生可能在一定的時間裏從電腦裏什麼價值的知識也搜索不到,那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所以培養學生上網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應該是我們需要着重培養。

篇四:探究性教學設計活動總結

摘要:通過探究式教學,一是提高了教師處理教材和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的能力,教師能根據學生探究式學習的需要,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二是提高了教師研究學法的熱情和能力,在探究式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和體驗,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研究每節課教什麼,怎麼教,還要研究學生怎麼學。三是提高了教師自身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沒有具有探究精神的教師,是很難培養出具有探究精神的學生的,所以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一起,積極主動地探究。四是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水平。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 創新精神 創新能力 評價 正文:

由我校中學理科教研中心組織開展的“國中物理探究式教學”專題試驗於正式開題,起動試驗,開展此課題研究的目的在於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於我校推進課程改革,提高國中物理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下面談談我們的做法和體會。

一、試驗的基本情況

根據課題組總的計劃安排,該課題試驗分爲以下幾個步驟。

(一)第一階段

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探索課堂教學中(包括新授課、實驗課、複習課等)進行小型探究活動的內容和方法,並建立起初步的教學模式。

(二)第二階段

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探索課外進行專題探究活動的內容和方式。如怎樣聯繫本地實際確定專題,探索研究的形式和方法。

(三)第三階段

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探索國中物理教學進行科學探究活動評價的原則、內容和方式。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四)第四階段

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探索國中物理課內外綜合優化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探索創新能力的功能和作用。

二、實驗的基本做法

(一)明確在國中物理教學中進行探究式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所謂探究式教學,就是把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作爲重點,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爲核心,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繫起來,在交流與實踐中探索、發現與應用新知,形成積極主動的、輕鬆活躍的、氣氛和諧的學習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校進行中物理“探究性學習”課題研究,其目的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確定科學的評價原則和內容

我們在對學生探究性學習活動的評價時遵循了下列原則:一是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是探究的結果;二是重視學生在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不是知識的數量;三是重視學生親身參與探究性實踐活動,獲得感悟和體驗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別人傳授的經驗;四是重視全員參與而不是隻關注少數尖子學生。其中最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爲學生學會實踐一一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

由於對學生探究活動的評價應關注學生探究的全過程,所以讓學生參與和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等等都是評價的主要內容。

3.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的選擇應根據評價內容的需要,由於學生的探究活動內容是多元和綜合的,那麼對應的評價工具和方法也應注重多樣化,尤其強調過程性評價。實踐證明只有將學生的過程性評價、表現性評價、紙筆測試、觀察法和學生的自我評價等有機結合起來,纔可以全面、有效地描述學生的學習狀況,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主要綜合應用以下幾種評價方式。

三、實驗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改變了課堂教學方式

探究教學的實踐,改變了課堂教學的面貌,教學方式產生了變革:一是變被動接受爲積極探究;二是變以教師爲中心的封閉、靜態的講授過程爲學生主動參與的開放式動態教學;三是變學生呆板消極的學習行爲爲主動的動手、動口、動腦的靈活的學習過程,從而使課堂教學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

(二)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明顯增強

通過探究式教學,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學生進行創造發明和技術革新的意識增強,如有的同學能探究設計家庭合適的提水設備;有的同學能自行設計、改進自家的爐竈,以提高熱效率節約燃料等。特別是通過開展豐富多采的課外實踐活動,如小實驗、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課外實踐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發明創造能力明顯增強。

(三)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明顯提高

通過探究式教學,一是提高了教師處理教材和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的能力,教師能根據學生探究式學習的需要,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二是提高了教師研究學法的熱情和能力,在探究式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和體驗,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研究每節課教什麼,怎麼教,還要研究學生怎麼學。三是提高了教師自身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沒有具有探究精神的教師,是很難培養出具有探究精神的學生的,所以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一起,積極主動地探究。四是提高了教師的

篇五:探究性教學設計活動總結

由我校中學理科教研中心組織開展的“國中物理探究式教學”專題試驗於正式開題,起動試驗,開展此課題研究的目的在於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於我校推進課程改革,提高國中物理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下面談談我們的做法和體會。

一、試驗的基本情況

根據課題組總的計劃安排,該課題試驗分爲以下幾個步驟。

(一)第一階段

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探索課堂教學中(包括新授課、實驗課、複習課等)進行小型探究活動的內容和方法,並建立起初步的教學模式。

(二)第二階段

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探索課外進行專題探究活動的內容和方式。如怎樣聯繫本地實際確定專題,探索研究的形式和方法。

(三)第三階段

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探索國中物理教學進行科學探究活動評價的原則、內容和方式。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四)第四階段

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探索國中物理課內外綜合優化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探索創新能力的功能和作用。

二、實驗的基本做法

明確在國中物理教學中進行探究式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所謂探究式教學,就是把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作爲重點,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爲核心,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繫起來,在交流與實踐中探索、發現與應用新知,形成積極主動的、輕鬆活躍的、氣氛和諧的學習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校進行中物理“探究性學習”課題研究,其目的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確定科學的評價原則和內容

我們在對學生探究性學習活動的評價時遵循了下列原則:一是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是探究的結果;二是重視學生在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不是知識的數量;三是重視學生親身參與探究性實踐活動,獲得感悟和體驗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別人傳授的經驗;四是重視全員參與而不是隻關注少數尖子學生。其中最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爲學生學會實踐一一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

由於對學生探究活動的評價應關注學生探究的全過程,所以讓學生參與和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等等都是評價的主要內容。

3.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的選擇應根據評價內容的需要,由於學生的探究活動內容是多元和綜合的,那麼對應的評價工具和方法也應注重多樣化,尤其強調過程性評價。實踐證明只有將學生的過程性評價、表現性評價、紙筆測試、觀察法和學生的自我評價等有機結合起來,纔可以全面、有效地描述學生的學習狀況,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主要綜合應用以下幾種評價方式。

三、實驗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改變了課堂教學方式

探究教學的實踐,改變了課堂教學的面貌,教學方式產生了變革:一是變被動接受爲積極探究;二是變以教師爲中心的封閉、靜態的講授過程爲學生主動參與的開放式動態教學;三是變學生呆板消極的學習行爲爲主動的動手、動口、動腦的靈活的學習過程,從而使課堂教學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

(二)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明顯增強

通過探究式教學,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學生進行創造發明和技術革新的意識增強,如有的同學能探究設計家庭合適的提水設備;有的同學能自行設計、改進自家的爐竈,以提高熱效率節約燃料等。特別是通過開展豐富多采的課外實踐活動,如小實驗、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課外實踐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發明創造能力明顯增強。

(三)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明顯提高

通過探究式教學,一是提高了教師處理教材和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的能力,教師能根據學生探究式學習的需要,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二是提高了教師研究學法的熱情和能力,在探究式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和體驗,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研究每節課教什麼,怎麼教,還要研究學生怎麼學。三是提高了教師自身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沒有具有探究精神的教師,是很難培養出具有探究精神的學生的,所以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一起,積極主動地探究。四是提高了教師的

篇六:探究性教學設計活動總結

這學期,只要是傳統節日和重大活動的到來,我們年級組都要讓學生利用雙休日和節假日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我們從主題的選擇,到活動的開展,都進行了全新的嘗試。我們結合本地區的節日文化,社會熱點問題及學生的身心特點來開展活動。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在開放的時空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增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實際體驗,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一、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要從學生實際和興趣出發。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如何真正發揮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綜合活動課題的選擇尤爲重要。提起研究人們好像總習慣把它與有學問的人聯繫在一起,因而有些教師在看學生選擇的課題時,往往會覺得幼稚可笑,但我們不要輕易加以否定。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從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從個體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活動課題,從而自主確定或選擇。往往學生進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越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經驗、貼近學生的興趣、貼近社會現實,學生越能夠較好地操作,越有積極性。

如我們在開展“有趣的昆蟲”活動時,學生蒐集自己喜歡的昆蟲,瞭解其獨有的特點,並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慣。在觀察動物時,學生表現出來的興趣很大,積極性也很高。學生們有的記錄了昆蟲的生長習性,有的記錄了昆蟲的“建築”特點,有的還記錄了昆蟲怎樣產卵等等。想想昆蟲的奇特特點都是學生們通過觀察、上網查詢、蒐集有關昆蟲書籍資料來完成的,學生們在忙中收穫了知識,獲得了快樂。

二、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容忽視。

假日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強調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獲得直接經驗,但並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不是學生活動的旁觀者,而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領導者,而且還要與學生共同開展探究實踐的過程。教師的指導任務貫穿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對學生活動主題的確定、活動過程中的指導、總結和交流階段的指導。在整個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給學生各種獲取知識的方法,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比如我們在開展“心繫亞運”綜合實踐活動時,先要教給她們如何在網上“搜索”的方法,而學生面對着紛繁複雜的各種資料和信息又無從入手,於是又要教他們如何從亞運會的由來、徽章的設計、吉祥物的意義、亞運會的運動項目等幾個方面並指導他們對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將資料分類保存。此外,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教師及時瞭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與督促,指導學生寫好記錄,真實記錄個人體驗。

三、綜合實踐活動要重過程,而非結果。

綜合實踐活動的真正主體是學生,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爲學生創設各種有利於實踐的環境,要關注實踐的結果,但不要很在乎學生最後“作品”、“成果”的質量的高低,我們更應關注的是我們的學生實踐了沒有,我們的'學生經歷了沒有;我們的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問題,他又是如何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的;我們的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了哪些體驗;我們的學生在實踐中是怎樣與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們的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是否產生了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以學生的經驗與社會生活爲核心的實踐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教師及時瞭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會遇到哪些困難,會提出哪些問題,需要怎樣的幫助,需要怎樣的指點針對這些提供信息、啓發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探索和創新,學生的研究活動允許是多種結論,也可能是沒有結論的,也可能隨着研究的深入而發生變化的,如我們研究了食物與生活的關係,在對各類糧食的認識與瞭解過程中,初步認識了各種糧食的產地及營養,同時他們還發現:糧食的顏色比較豐富,形狀也多種多樣,還能將糧食加工成各種食品。並讓學生回家利用雙休及節假日時間學着動手製作各種食品,此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所以我們必須把活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從而發展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應多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取得家長的支持。

在這學期我們開展的實踐活動中,很多學生的家長對我們的這項活動以他們的方式給予了支持和幫助,有給自己孩子物質上幫助的,也有精神上鼓勵的。但在開展的這一些活動中,也總有不自己親自去參加實踐的。這就說明我們部分的家長對綜合實踐活動還不太瞭解,在這種活動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就奢望得到所有的家長的支持與幫助。然而,作爲綜合實踐活動主體的學生,在開展活動時,很多時候需要在課外校外進行,涉及有關安全、與人交往、策略指導等方面的問題,如果沒有家長的支持,活動很可能就不能進行。因此我們在每次學校召開的家長會進行宣傳,同時,在平時的實踐活動過程中努力與家長取得聯繫,讓他們參與到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來,讓他們也成爲我們實踐中的一位積極參與者。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將活動真正落到實處,讓家長真切地感受到:通過活動,自己孩子的見識廣了,能力強了,腦子活了,家長們就會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的優勢,他們就會全力以赴地加入到我們這一行列中來,就會不遺餘力地支持我們的這項活動。

我們的活動雖然開展的時間不是很長,但學生從中獲得了不少的收穫。我相信只要我們在活動中不斷地實踐,就能在實踐中不斷地成長。在今後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會繼續發揚前一階段取得成功的經驗,努力把活動的質量再提高一個檔次。尤其要引導學生多走出家門,走進社會,多做一些社會公益勞動。例如,讓孩子到車站去義務服務,讓孩子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讓孩子到醫院給病人獻愛心等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真正的使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今後我們要在認識上儘可能站得高一點,在操作的過程中儘可能將要求放得低一點,在實踐的過程中儘可能做得實一點細一點,讓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綻放更多得光彩。

篇七:探究性教學設計活動總結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小組合作學習作爲本次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人際關係,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的優點,越來越多的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採用這一方法。

但是,我們在教學實踐及聽課活動中發現,真正要將小組合作學習行之有效地開展,絕非易事。比如:有些合作小組一看就知道是爲公開課而臨時湊合的,在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間不具備合作的心理傾向,無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有些小組的合作學習則成了學優生髮揮自己潛能、表現自己才能的舞臺,而相對而言的學困生則往往被忽視,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有些小組合作學習,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準備就匆忙展開討論,小組合作次序混亂,學生髮言七嘴八舌,沒有中心;有些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內容過於簡單,缺乏討論、研究、交流的價值,學生在合作時無所事事,浪費課堂時間等等。導致這種低效的真正原因並不在於小組合作教學本身,而在於一些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

本學期我們數學組繼續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對新的教育教學模式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實踐探索,我們都知道,“自主——合作——探究”是最主要的教學模式,尤其是開展好小組合作學習,其重大意義在於:注重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育教學模式;取締了傳統教育中教師的啓發式作用,更多的是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自主實踐,自我小結學習心得;發揮了學生的各種優勢,積極主動交流,合作學習互動,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對如何在學生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如何培養學生良好地學習習慣,如何培養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和教給學生終身學習的學習方法,如何真正把合作學習的思想化爲學生們的行爲等等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爲此,我們在研究瞭解了本冊的教學內容後,選出《循環小數》這一教學內容爲課例。採用“一課多上”的研究方式,先針對教材進行透徹研究分析,確定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方式、以及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問題,集思廣益,形成教學預案。再由設定授課教師,一人在不同的班多次試講,在不同的授課環境中找尋合理的教育教學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給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時遇到了不少問題,同時也及時進行反思找到了應對的策略,逐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篇八:《月光曲》名師教學設計與總結

2、揭示課題,板書齊讀

(1)看來,同學們都沉浸在美妙的樂曲聲中了,你們知道這首鋼琴曲的名字嗎?

(生答:月光曲)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關於《月光曲》的創作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呢,你們想了解嗎?

[點評:真實的照片,極富感染力的語言,讓貝多芬――偉大的人民藝術家的形象一下子印入學生的腦海,心中油然升起一種崇敬之情,帶着這樣的情感走入文本,爲後面的教學作了情感鋪墊。另外,和諧優美的曲子,教師生動激情的語言,很快將學生從現實的課堂引向了兩百多年前的幽靜的萊茵河畔,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閱讀期待。]

二、庖丁解牛顯真情

下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心體會,看看自己能讀懂什麼,有什麼疑問?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剛纔認真地讀了課文,那麼誰能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一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質疑問難,以學定教

“爲學患無疑,疑則進也。”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沒讀懂?請提出來,同學幫你解決;同學不能解決的,老師幫你解決;老師也不能解決的,咱們再一塊討論。

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

a.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貝多芬爲什麼不回答姑娘的話,而卻要爲她再彈一曲呢!

b.貝多芬爲什麼連招呼也不打,就飛奔回客店把剛纔彈的曲子記錄下來?

c.貝多芬爲什麼能夠即興創作出《月光曲》?

……

[點評:教師與學生共同是課程的開發者,教學更注重學生的自我建構。學生是充滿好奇的,教師爲了滿足學生的需要,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創設問題情境,符合以學定教的新理念。教師角色的改變,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能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3、相機板書,提煉問題

這些問題很有份量,都是大家認真思考後提出來的,並且都是圍繞《月光曲》的創作提出來的,那麼,課文的哪一個地方是直接描述創作《月光曲》的?(8、9自然段)

4、直奔重點,體會意境

請大家自由地、深情地朗讀這兩段,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也可以讀給同桌或老師聽。

(1)藉着這清幽的月光,心情激動的貝多芬開始即興演奏了,當窮兄妹聽到這首曲子後,彷彿看到怎樣的畫面?請同學一邊讀課文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

(2)他們看到了什麼?誰來讀一讀文中的句子。

(3)同學們閉上眼睛來讀一讀這些句子,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試一試你能看到怎樣的圖畫。(生再讀想象)

(4)交流,讀了這些句子,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師引導板書: 月光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風捲巨浪

月光照耀 波濤洶涌

(5)窮兄妹倆聽着這首曲子看到了這麼美麗的畫面!讓我們閉上眼睛放飛想象,再一起來欣賞這美麗的《月光曲》!

(播放音樂,師感情朗讀描寫窮兄妹倆聯想的句子)

(6)同學們都來讀一讀這些句子,試一試從這三幅不同的畫面,你能體味到貝多芬琴聲的旋律怎樣變化?

(播放音樂,學生讀書)

(7)學生交流讀後體會。(師引導板書:輕柔緩緩 沉重剛健 高昂激盪)

(8)讓我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讀出音樂的旋律變化,讀出貝多芬的情感變化,讀出兄妹的驚喜。(生齊讀第九自然段)

[點評:這樣美的語言,這樣美的畫面,這樣美的旋律,這樣美的情感,怎樣讓學生真正有所體驗,的確需要點藝術。教師帶着學生先讀課文想象畫面,完成了語言到形象的一次轉換,接着又要求學生把想到的畫面還原成簡煉的語言,完成了由形象到語言的二次轉換,然後又引導學生邊聽音樂邊讀邊想畫面,體味琴聲的旋律怎樣變化。這樣,以圖畫再現情景,以音樂渲染情景,以語言描繪情景的方法被有機的結合起來。音樂、美術、語文 三門學科成爲了不可分割的整體,深深撼動了學生的心靈,從而水到渠成的突破了教學的重點。]

三、緊扣“三不”悟真情

如此美好的樂曲,貝多芬是在怎樣的心境和激情中創造出來的呢?請同學們仔細研讀課文第2-7自然段,體會貝多芬的情感變化。

1、不期而聽動真情

(1)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從“幽靜”一詞能想到什麼?

(生:光線不明亮,只有淡淡的月光,周圍很安靜)

(2)對,這樣的環境就叫“幽靜”。在這淡淡的月光下,幽靜的萊茵河畔,貝多芬聽到了斷斷續續的琴聲,想想他此刻的心情該是怎樣的?

(師板書:不期而聽 觸動)

(3)讀第三小節,從兄妹倆的對話中你能體會到什麼?

(4)假如你是貝多芬,聽了姑娘的琴聲和他們的對話你會有什麼感受?你還會爲他們做些什麼?(師板書:不請而進 感動)

[點評:換位思考,注重人文的情懷,生命的弘揚。]

篇九:《月光曲》名師教學設計與總結

二、關注以學定教,體現以生爲本。在教學的第二個環節,教師啓發學生質疑問難,關注學生的自我建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創設問題情景,然後根據學生的問題以學定教,教師作爲一名引導者,不着痕跡地把學生的問題引向對文章的重點段落的研讀。

三、重視學科融合,體現以讀爲本。在對重點段第9自然段的研讀中,教師將美術、音樂引入語文 課堂,藉助形象、旋律來解讀語言文字,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在讀中入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昇華,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齊讀、品讀、想象讀等)、多個層次的讀書實踐中,體悟語言,引發情感,產生共鳴,較好地體現了“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

四、力求讀寫結合,拓展學習空間。爲了讓學生化知爲能,遷移應用。教師讓學生再找一首貝多芬的曲子或自己喜歡的其他曲子,邊聽邊展開想象,與大家共同交流。這樣,力求讀寫結合,讓學生將課內學習的觸角延伸到課外。

/

篇十:《月光曲》名師教學設計與總結

2、不請而進遇知音

貝多芬說“我的音樂只應當爲窮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麼幸福!盲姑娘善良的品質和對音樂的熱愛,讓貝多芬爲之觸動,正如你們所想,他推門進去要爲這位盲姑娘彈奏一曲,滿足她的心願。請同學們讀課文第四、五、六三個自然段。”

(1)“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 貝多芬 先生吧?”從盲姑娘的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到什麼?

(2)理解得好!貝多芬是著名的音樂家,他的演奏不只是技巧,而是憑感情。盲姑娘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賦予樂曲的感情。在這麼一個小鎮上,在一所茅屋裏,貝多芬遇到了一個能夠多憑藉音樂與他進行感情交流的人――知音,他此時的心情一定是―― (生:激動萬分,板書:激動)

(3)此時,貝多芬很自然地產生了“伯牙爲子期而彈”的激情,他告訴對方自己是誰並不重要,他只想―― (生:爲姑娘再彈一曲,板書:不答而彈)

3、不答而彈醉知音

(1)突破難點,“兩境”統一

《月光曲》這一經典絕唱醉倒了兄妹倆,我們知道,藝術家都是用自己創作的作品來抒發內心感受的,詩人李白觀賞了雄奇的廬山瀑布,心中被壯麗的自然景觀所感,他就寫下了《望廬山瀑布》這千古名篇;畫家列賓看到艱苦掙扎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就用色塊和線條描繪出《伏爾加河上的縴夫》這幅世界名畫;在這裏貝多芬的《月光曲》難道是憑空想象嗎?

師連接左右板書,你從這種連接中悟出了什麼?

(2)釋放情感,朗讀昇華

生表演讀8、9自然段

[點評:“三不”即不期而聽動真情,不請而進遇知音,不答而彈醉知音,它既是故事情節發展的線索,又是貝多芬思想感情的起伏線,抓住了這條紅線,就串起了課文的整個教學環節,正所謂“提領一頓,百毛皆順。”而這條主線的提煉,正是教者反覆研讀教材,另闢蹊徑的結果。]

四、誰謝誰來辯真情

窮兄妹倆醉了,久久沉醉在動人的樂曲中,而貝多芬更是萬分激動,飛奔回客店,連夜把這首曲子記了下來,由此成就了這首世界名曲――《月光曲》,那麼對於這段傳奇的故事和這首世界名曲,究竟該誰來謝誰呢?

[點評:很多時候,教師要扮演“兩面派”的角色,挑起學生的思維矛盾,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得到更深層次的感悟。這裏一“謝”擊起千層浪,同學們在言說中抒發着自己內心對《月光曲》的獨特感受,同學們在爭辯中體味着貝多芬這位人民音樂家的高尚情懷,體味着窮兄妹倆熱愛音樂的癡情和善良。]

五、讀寫結合抒真情

是啊,窮兄妹要謝貝多芬這位偉大的藝術家讓他們享受了一次絕妙的音樂之旅,可“大恩不言謝”呀!貝多芬要謝窮兄妹,正是在那月輪初生,銀光遍撒的環境中,貝多芬爲遇到知音而激情滿腔,他藉着清幽的月光彈琴抒懷,一首有感於知音,寄情於月光的優美的鋼琴曲才這樣誕生了。

貝多芬這位偉大的藝術家一生還創作了許多優美的鋼琴曲,課後,同學們可以再找一首貝多芬的曲子或你喜歡的其他曲子聽一聽,邊聽邊像你剛纔這樣展開自己的想象,然後把你想到的景象寫下來,與大家共同交流。也可以查找有關貝多芬的資料,將這位音樂家的故事記下來,再次感受他們高尚品格和音樂才能。

[點評:重“讀”輕“寫”是閱讀教學的一個弊端,而讀寫結合,則能促進學生化知爲能,遷移應用。此處設計不僅再次引導學生學會根據實在事物,展開適當的聯想,而且還訓練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把學生學習的空間拓展到了課外。]

[板書設計]

10 月光曲

不期而聽 觸動――(輕柔徐緩)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不請而進 感動――(沉重剛健) 月亮升高 風捲巨浪

不答而彈 激動――(高昂激越) 月亮照耀 波濤洶涌

總評:

《月光曲》是一篇經典課文,文質兼美,然而就是這樣一篇美則美矣的文章,歷來讓教者難教,學者難學。難教之一:東西方文化背景之間存在着差異;難教之二:國小生的藝術思維與大藝術家的創作思維之間存在差異;難教之三:文章線索複雜。既有故事情節的發展線,又有窮兄妹倆的思想起伏線,還有貝多芬的內心情感起伏線。不過,差異也是一種課程資源。透過差異的表象,撥開線索的迷霧,我們發現,既然《月光曲》是一個有關音樂創作的傳說,大凡藝術創作又是離不開一個“情”字的。而只要抓住貝多芬的內心情感起伏線就可以抓住這個“情”字。 劉 老師的教學設計正是尋此蹊徑,圍繞一個“情”字,體現瞭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抓住主線教學,體現以情爲本。本課的五個教學環節:創設情境激真情→皰丁解牛顯真情→緊扣“三不”悟真情→誰謝誰來辯真情→讀寫結合抒真情,都緊緊抓住了情感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