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聾校說課稿(精選4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4篇《聾校說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聾校說課稿》相關的範文。

聾校說課稿(精選4篇)

篇一:聾校說課稿

王晨 說課,對於這個名詞教育界人士都不會陌生,十幾年前在正常學校就已經展開,但近些年來說課才真正成爲聾校教研活動中的一種形式,因爲還很陌生,所以很多聾校的老師並不知道該如何說課,更多的時候是照搬正常學校的模式。的確從形式上模仿相對容易,比如說課的儀態、語言表達等,但說課的精髓在於陳述其教學設計及這樣進行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在聾校,面臨的教育對象不同,盲目照搬,因而缺乏聾校的特色。筆者有幸參加了省、市特殊教育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在賽前培訓中得到一些聾教育專家的指導,對於說課有了較深的理解。因爲一直從事聾校語文教學,所以我主要從語文學科的角度來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瞭解說課的內涵

所謂說課,就是讓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教學理論,對教材內容、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全面的設計與闡述,不僅要層次清晰地說明這節課怎樣教,而且要簡練精闢地揭示這節課爲什麼要這樣教,然後由評委評說,提出改進意見,再由授課教師修改,完善其教學設計的教研形式。對說課有了明確的認識,才能做好準備。對於聾校的語文教師,就要熟悉相關教材,鑽研《全日制聾校語文教學大綱》、《全日制聾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草稿)》、聾教育學、聾心理學以及與聾校語文學科教學相關的理論書籍。有了這樣的鋪墊,才能動手撰寫說課稿。下面我將以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第九冊的第12課《不該粗心大意 》第二課時說課爲例,談談自己設計的說課方案。

二、撰寫說課的方案

1、導語

很多老師上來就開始說教材,雖然未嘗不可,但總顯得平淡。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運用或蘊含哲理或優美動情或設置疑問的語句引入,擬定一個說課的題目,不僅能讓聽者耳目一新,也能讓不熟悉教材的聽者對說課內容有初步的瞭解,一舉兩得。 例如這節課的導語我是這樣闡述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都有可能會犯下大大小小的錯誤,面對這些錯誤,我們該如何對待呢?學習《不該粗心大意》一文,可以讓學生從中受益。今天我說課的題目就是《正視錯誤 學會反思》

2、正文

(1)說教材

說明題目,課文是在哪個版本教材的第幾冊、第幾課,本課的內容、體裁是什麼,教材在編寫上有什麼意圖和特點,特別要注意挖掘教材中隱含的思想感情。說教材內容時不必面面俱到,這是因教材而定的。

(2)說大綱

根據《全日制聾校語文教學大綱》及新課標對不同年段提出的要求,看看本篇課文處於哪個年段,從而確定聾生所要掌握的程度。 如這篇課文處於中年級段,因此可以這樣說:

在聾校語文教學中,中年級語文教學擔負着承上啓下的任務。因此,根據《全日制聾校語文教學大綱》及新課標對本年段提出的要求,本節課強化段的訓練、讀寫並舉,

讓學生能正確、有表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說學生

聾生和正常的孩子一樣,隨着年齡的增長,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逐步增強。但是因爲他們的生理缺陷,使得他們在感知、注意、記憶、想象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所以要結合聾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來闡述。

如:本年段的聾生通過一定的語文閱讀訓練,已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但由於聾生的聽力障礙,使他們在感知上缺乏完整性,有意注意時間短,抽象思維發展緩慢,概括分析的能力較差,爲此結合聾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因此課堂教學中需要儘可能調動聾生的多種感官,激發興趣,將直觀形象與語言有機的結合,關注學生的親身體驗。

(4)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包括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說好教學目標,要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使目標體現大綱的要求,反映教材特點,符合學情。例如本節課我制定的目標:

知識和能力:

1、正確、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文運用多種描寫手段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3、培養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驗感悟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

讓學生通過老師的引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經歷學習過程,逐步提高朗讀、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師生充分對話,將德育融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讓學生懂得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應該一絲不苟、認認真真,培養嚴謹的學習態度。

(5)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從教材本身來說,需要學生掌握的要點;難點則是從學生的學習來說,可能是學生學習比較困難的地方。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才能讓學生有所得。

如本文運用了多種描寫手段刻畫人物的心理,因而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對羅玲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朗讀品味。

難點是通過理解重點語句“她再也沒有心思去欣賞卷子上的分數,只是後悔自己太粗心大意了”,領悟學習應該一絲不苟的道理。

(6)說教法、學法

教法和學法可以分別敘述,也可以合在一起說明,教法還可以穿插在教學過程中說。因爲在闡述教學流程的時候需要理論依據,所以這裏可以簡單介紹一下。

例如:本節課選用的教法——情境教學法、體驗教學法、朗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學法——新課標中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本課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攙、扶、放結合,引導學生互相合作,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課文,發展語文能力的同時,全面提升語文素養。

(7)說教學準備

比如課前準備了 ——圖片、放大教材、多媒體等輔助教學。

(8)說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自然也是說課的中心環節。在這個過程中,要說明教學過程的具體安排,其中包括新課的導入、展開,小組活動,作業如何佈置,板書設計等。要說明這樣安排和設計的理論依據;說明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和聾生的學如何安排和有機結合;說明本課教學過程中應如何體現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具的運用、聾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聾生思維活動的落實,如何採取各種措施,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手段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及如何實現前面提出的各項教學目標等。

例如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六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以學生中的事例導入,採用談話的方式揭題:

請在上次考試中獲得98高分的某同學走到講桌前,和他聊聊考試心得。根據談話的深入來揭示不該粗心大意的課題。

設計理念: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以學生生活中的實例,貼近他們的生活,充分調動他們的生活積累,學生思維極爲活躍,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學也因爲學生的積極參與,進入了積極的.狀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利用多媒體出示大字課文,領讀課文,幫助正音,正確朗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張貼與課文內容相稱的圖片,邊讀邊思考: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2)讀了有什麼樣的感受?

3、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理念: 由於聽障孩子已錯過了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要依文學語,文語並進,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進行語言訓練,強化記憶,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對於聾生來說,他們是靠視覺形象去認識世界的,因而我結合課文內容,製作大字的電子課文,圖文並茂,給學生直觀的感受。

(三)細讀課文,促進感知

1、引導學生按照表格中的內容:劃出文中有關羅玲的動作、語言、心理描寫的語句 在這個環節中,考慮學生對題目理解能力欠缺,引導學生從“怎麼做、怎麼說、怎麼想”,分四個小組來討論完成。

理念:進行分組討論,實踐新課標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2、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來展示討論的成果。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及時朗讀課文中相關的段落,結合圖片和電子課文,明確關鍵詞。

理念:活動中注重對學生朗讀的訓練,朗讀是理解的基礎,能使聾生具有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從而將學生的情感移入課文描寫的對象上,從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同時進行圖文對應教學進行想象力的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朗讀重點語句。

“她再也沒有心思去欣賞卷子上的分數,只是後悔自己太粗心大意了。”

設疑:爲什麼她再也沒有心思去欣賞呢?聯繫上下文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理念:立足文本,通過質疑,引導學生對課文的進一步挖掘,實踐“依文學語”的指導思想。通過人物心理的轉變,理解應該一絲不苟地學習。從而觸動學生,培養他們嚴謹的求學態度。

(四)迴歸課文,朗讀昇華

再次有表情朗讀課文,結合圖片、課件,全面感受課文所要表達的主題。

理念:表情朗讀可以表達出學生的情感,反覆品讀欣賞,圖文對照。走進課文,彷彿羅玲就是自己,聯繫自己對學習的態度,體驗感悟,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詞彙的積累和內化。

(五)鞏固練習,積累語言

結合課文中的圖片,讓學生看圖說話

理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在背誦相關段落的基礎上,適當展開想象,靈活運用多種描寫手法,鍛鍊口語或手語的語言表達能力

(六)拓展延伸 ,學以致用

想想自己是否有這樣的經歷,課後運用文中所用的描寫手法寫出自己的感受,完成一個片斷。

理念:對於聾生要讀寫並舉,學以致用,掌握文中所用的描寫手法,提高他們的書面語表達能力。

最後對形成的板書簡要介紹一下,使其說課條理清晰。

3、結語

對整個說課進行一個總結,注意語言的精練,首尾呼應,有始有終。

例如本節課的結語:

課堂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空間,激發學生的興趣,挖掘他們內在的潛能,發現他們的存在的問題,教會他們如何正確面對錯誤,學會反思自己的行爲,遠比傳授知識更重要。

總之,說好一節課並不容易,作爲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只有提高專業技能水平,提升自身修養,才能無愧於這份光榮的事業。

參考書目:

1、《全日制聾校語文教學大綱》

2、《全日制聾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草稿)》

3、《聽覺障礙兒童的心理與教育》 張寧生

4、《聾校語文教學法》 季佩玉 黃昭鳴

通訊地址: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振興辦事處杏林小區7號樓二單元502 郵編:252000

電話:***

工作單位: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特殊教育學校

篇二:聾校說課稿

一、說教材

拼音教材《b、p、m、f》是漢語拼音第二單元。本單元包括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聲母《b、p、m、f》和呼讀音。每個聲母配有兩幅圖,一幅是發音器官圖,一幅是指示圖。第二部分是拼音練習。這部分包括三項內容:一是:b、p、m、f分別和單韻母相拼,用以教學拼音方法和音節的四聲;二是學習拼讀音節bǐ、pá、mǎ、fǔ,藉助圖畫理解音節的意義;三是以射線的形式出現的b、p、m、f與單韻母的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b、p、m、f的書寫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學會聲母b的發音部位及方法;

2、學會聲母b的指式;

3、學會用兩拼法拼讀音節,理解音節配圖;

4、掌握書寫格式,會默寫本課得聲母;

三、說教學重點

1、本課重點是學會b的發音部位和方法、指式和寫法,掌握書寫格式;理解音節配圖的意義。

四、說教學難點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掌握b的發音部位和方法。

五、說教具

本課教學準備:教學PPT,情境圖,音節圖, bpmf字母卡片,以及拼音動畫,拼音描紅本。

六、說教法、學法

1、直接導入: 低年級聾童由於不懂手語,積累少,理解能力弱,在教學中直接導入,能使學生更快更好的進入課堂,集中注意力。

2、練習發音及指式:聾童學習漢語拼音,大多數是從形象記憶中得來的,相對來說指式的學習要比口型發音的學習簡單的多。對於剛入學的兒童來說,漢語拼音字母標識的語音,其實是在兒童口語中也是經常出現的,兒童聽不到,就從其他方面來間接教學,比如摸、看、模仿。因此,教學中,利用情境圖,以及動畫教學,教師在教讀時可將學生的手放在教師的身體部位來感知學習。

3、多練多提問:利用拼音描紅本,以及練習本,讓學生多練習,加強形象記憶,在課堂中,利用圖片加深對拼讀音節的記憶。教師對學生多提問,逐個書寫、拼讀,做到每個學生都能進行個別教學。

七、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二)、學習新內容。

1、學習聲母b的發音和指式。

2、學習聲母b及其他韻母的拼讀,及四聲。

3、學習聲母b的書寫。

(三)鞏固練習。

1、認讀拼音卡片。

2、拼讀聲母b與其他韻母的拼讀。

(四)、佈置作業。

八、說板書設計:

b

bō bó bǒ b?

這樣的板書清楚、明瞭,學生一目瞭然,易懂。

篇三:聾校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第六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看圖學文。寫的是小猴子下山看見許多可愛的東西,它扔了這個要那個,結果什麼也沒有得到故事。這是一篇饒有情趣,發人深省的童話。告訴了學生如果做事沒有明確的目的,三心二意,將一事無成的道理。本篇課文配有五幅插圖。這五幅插圖生 動形象,能根據聾生的生理特點充分發揮插圖幫助聾生理解句意,讀懂課文內容的作用,把視覺形象與語言文字聯繫起來,從而利於發展聾生的語言思維和語文能力。

二、學生分析:

1、從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體系來分析,三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和手(口)語表達能力,具有初步的思維理解能力和學習圖文結合課文的方法。

2、從年齡結構和心理特點來分析,三年級的學生還處於一個好動的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維持時間短,只有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師生民主、協作、自主的實踐活動激起學生的興趣,發揮其主動性,學習效率纔會提高。

三、教學目標:

依據對教材的分析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以及聾生語言發展實際,並結合本班學生已有的基礎和認知能力,圍繞訓練重點,我確立了以下幾

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培養觀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懂得小猴子見新扔舊的行爲是不好的,明白做什麼事都要專一纔能有所收穫的道理。

四、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關鍵是必須處理好形象的圖和抽象的文字之間的關係,因爲只有圖文緊密結合了,才能使學生了解小猴子活動的順序和事物之間的聯繫,從而有效的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說教法、學法

1、教法: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依據本課故事性強,畫面豐富,結構類似的特點,我主要採取了:(1)圖文結合情景教學法。(2)以扶爲主扶放教學法。(3)讀思結合品讀感悟法。

2、學法: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質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七、教學活動過程

(一)、激發情趣 導入課文。

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引入下一個環節的活動。首先出示課件,出現一個可愛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一下子吸

引了學生們的注意 力,然後問:這是誰?你們喜歡嗎?誰來描述一下?最後教師小結:你們觀察得很仔細,描述得好,可是你們知道嗎?這隻小猴子今天已經是第二次下山了,它在前 不久的一次下山中,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故事!你們想知道嗎?引出課題,並板書。

(二)、師生協作,自主學習。

這個活動的目的是運用學生已學的方法,根據學習課文的體會,開展討論,培養學生的獨立見解和語言表達能力。具體活動過程中: 首先教師範讀課文,讓學生找出有幾個段,並找出與之相關的圖畫。再讓學生藉助拼音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老師出示課件)①、小猴子下山幹什麼?②、 它下山到過哪些地方?看到了什麼?心情怎樣?它是怎麼做的?

然後師生交流,學生分小組討論第②個問題。最後請各組代表一邊看課件,一邊回答第②個問題。老師總結同學們的發言,啓迪思考:課文二、三、四段與第一段的寫法是一樣的嗎?讓學生通過認真讀課文歸納出第二、三、四段在寫法上與第一段一樣,都用了一個 “小猴子( ),走到( ),看見( ),就( )。”的句式來寫的。 這時再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三、四段。

最後教師小結:課文的前四段寫法一樣,所以我們學起來比較輕鬆,一下子就理解了。又提問:這隻小猴子追到兔子了嗎? 最後的結果是怎麼樣的呢?引入學習最後一段。這一段的學習中要讓學生通過反覆朗讀,圖文結合明白小猴子最終是一無所獲,並讓學生找出說明小猴子此時心情難受,卻沒有辦法的一個詞?(“只好”)學生找對

後,再啓迪思考:小猴子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儘量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出自己獨立的見解,最後再由老師點評、鼓勵。

(三)、創設情境,表演課文:

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首先教師發言:剛纔我們較好地學習了課文,你們誰願意扮演這 只小猴子,來表演小猴子下山的過程嗎?挑選一個學生扮演小猴子,另外的學生可以戴上頭飾扮玉米、桃子、西瓜和兔子參與表演。提示學生要注意“高興”“掰 ”、“扛”、“扔”、“抱”、“追”、“蹦蹦跳跳”、“只好”這些詞的動作及表情.學生表演完畢,教師及時總結學生表演情況。

(四)、展開聯想,延伸課文:

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具體活動過程是:老師問: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在路上它會想些什麼呢?也 可以提出“假如你是小猴子會怎麼辦?”的問題,鼓勵學生踊躍發言。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續編課文,編一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不僅照應了新課開頭的引入,還給學生留下了一個很有想像力的作業。這樣的作業設計富有彈性,有利於開創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

八、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師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渠道。我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運用了往復式的設計方式,從板書中,學生可以瞭解到小猴子下山到回家一無所獲的全過程,能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小猴子下山

小猴子(高興的)

玉米

桃 做事有始有終,

西瓜

小兔子

小猴子(垂頭喪氣的) 纔有收穫!

篇四:聾校說課稿

說課內容: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分米、毫米的認識 》

說教材:

1、 教材分析:

《分米、毫米的認識》是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內容。分米和毫米是通過釐米和米的認識過渡過來的,所以比較容易接受。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釐米=10毫米,1分米=10釐米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的學習活動,使學生能認識1毫米和1分米,通過實物測量過程讓學生加深對1毫米和1分米的記憶。知道1毫米和1分米有多長。

3、教學重難點:

認識1毫米和1分米。知道有多長。

能準確測量物體的長度。

4、說教法:

A、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的過程

本節課是學生在觀察長度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有分米和毫米的知識,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願望和

信心。

B、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測量實物精確到毫米,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應用。

5、教具準備:

三角板、直尺、鉛筆、鋼筆、帶子、釘子

6、說學法:

在學法上,通過學生觀察——驗證——質疑——解答等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和主動性,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斷能力,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7、教學環節:

好的開始時成功的一半,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新課導入上我利用直接進入主題的方法,問學生:我們學習過那些長度單位?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比釐米更小的單位“毫米”。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一目瞭然。記住了今天的學習內容,併爲學習新的知識打開基礎。

在探究新知識的環節,先讓學生觀察1米和1釐米的長度,讓學生用手比劃出1米和1釐米大約有多長。然後讓生數1釐米中有幾個小格子,告訴學生着中間的每一個小格子就是1毫米。告訴生

1釐米=10毫米

接着在黑板上畫出10釐米的長度,讓生把1米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1分米。告訴生

1米=10分米

通過觀察、交流、實際操作,很好的突出了教學的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很好的理解認識1分米和1毫米。

說板書:

好的板書是課堂教學過程的精華,是有關知識要點的“結晶”,圍繞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