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手指》說課稿(含4篇)

[編輯]《手指》說課稿共含4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手指》說課稿(含4篇)

第1篇:《手指》說課稿

本文是本站的網友推薦,並由本站編輯整理的《手指》說課稿範文精選,僅供寫作參考。

教學目標: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啓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寫出了五根手指的什麼特點,用了什麼表達方法,帶給我們什麼啓示。

教學時間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猜謎語

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勞動不說話。(手)

2.同學們,我們都有一雙手,十個手指,這一雙手,十個手指,讓我們學會了許多事,幹了許多活。現在我們來想一想,說一說你用這雙手做過哪些事情,在做這些事情時,這十個手指是怎麼分工合作的?

3.學生回憶生活,想一想,說一說。

4.過渡導入:關於手指,同學們想說的還真不少。是啊,手長在每個人手上,時時看到,常常用到。著名作家、漫畫家豐子愷曾經寫過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長的文章——《手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篇文章吧!

二、初讀課文

1.簡介作者。

2.默讀閱讀提示,標出閱讀要求並指名回答。

3.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指名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5.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6.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後分別具體寫(),最後總結寫()。

7.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麼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根據課文內容完成表格,彙報交流。

手指名稱優點缺點

大拇指最肯吃苦。姿態不美

食指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機敏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

中指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

無名指風光無限能力薄弱

小指小巧玲瓏能力薄弱

4.感受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的特點,所運用的表達方法。

四.聯繫實際,感悟道理。

1.準備一支筆,一塊磚,指名學生上臺配合做遊戲。

用任何一根手指去拿這隻筆,看能不能拿起來,拿不起來找其手指幫忙,用兩根、三根、四根、五根手指去拿,你會有什麼發現?再分別用同樣的方法去拿這塊磚,你有什麼感受?

(團結就是力量)

2.做了這個遊戲後,你認爲和文中哪段文字相符找出來讀一讀。

3.指名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明確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

五.作業

小練筆:你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爲什麼?試着寫一寫。

第2篇:《手指》說課稿

《手指》說課稿的寫法與格式是什麼?請參考以下這篇範文。

一、說教材

我說的課文是國小語文人教版第十二冊中的《手指》。這篇課文通過寫五個手指的不同特點,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以及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這篇文章的結構非常清楚,共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總寫手指的特點,2-5自然段是分寫五個手指的不同特點,最後一個自然段又總寫,點明瞭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語言樸實又富有風趣,採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將手指的不同特點寫得淋漓盡致。這樣的寫作順序及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一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根據以上教材的特點以及新課標所特別關注的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能力”這三個維度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讀帶有拼音的生詞,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窈窕,堂皇,渺小,附庸,養尊處優”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瞭解作者描寫手指的寫作順序及寫作方法。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3、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團結合作的重要性,這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語言通俗易懂。是本組課文“人生領悟”中的最後一篇,我將引導學生自覺地學習,通過完成圖表,讀讀,議議等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道理。

因此,我將隨機地引導學生進行學法歸納總結。通過其他幾篇課文的內容總結,明白這篇課文的寫作意圖。其次,我還將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體會這組課文表達感悟的方法。《桃花心木》,《手指》是在文中或文末直接表達作者的情感,及直接表白的方法,給人以啓示。《頂碗少年》是將說明的道理蘊含在文章之中,使人從中受到啓迪。再次,我將充分利用文前的導讀和文後的閱讀鏈接,讓生長閱讀前明確閱讀任務,閱讀後,在課文鏈接的指導下,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三、說教學過程

(一)、從導語入手,明確閱讀要求

1、板書課題《手指》,今天,我們來學習豐子愷先生的散文《手指》。正如單元導言所說,平凡的事物常使人有所感悟,受到啓發。

2、引導全班讀“導語”,明確學習任務。

(①五個手指各有什麼特點,②手指帶給我們什麼啓示)

3、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二)、學生自讀,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完成表格。

1、檢查讀書情況,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指名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可以用“首先……接着……最後”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找出文中的總起句。

4、本文章表達方法上與其他幾篇課文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5、學生小組合作自主學,完成表格。

手指長處短處啓發

拇指肯吃苦形體不美,構造簡單人各有所長,

各有所短,

團結就是力量

食指機敏,幹活以他爲主不窈窕常受傷

中指相貌堂皇,曲線美幹活不出力

無名指

小指體態秀麗,樣子可愛能力薄弱

(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力量,長文短教,通過一張表格把文章的重點問題明朗化、簡單化,讓學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時,加強對手指各自特點的認識,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集體反饋,深入探究,體會寫法

1、指名反饋表格中的內容,師適當引導。

2、師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表現手法

觀察表格,結合課文內容想想:作者採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引導學生從表格中的“吃苦”,“窈窕”,“秀麗,樣子可愛“等詞語體會文中擬人化的手法。)

通過觀察表格,體會出文中的`對比手法

(長處——短處,五指之間的不同特點對比着來寫)

3、作者說:“卻無愛憎在其中”,真的沒有愛憎傾向嗎?談談不同的看法。如果你是五指中的一員,你願意做哪一個手指,爲什麼?以此來發散生動思維、活躍他們的思想。

(在此過程中,注重個性的理解,隨機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窈窕,堂皇,養尊處優”的意思。)

4、教師導讀:是呀,正如作者所說——(屏幕出示)

“手指上的五指,我只覺得姿態與性格,有如上的差異——美醜之分了。

(四)、拓展延伸,遷移運用

1、師創設情境:一天,五指發生了矛盾,他們爲什麼會發生矛盾?結果又怎樣呢?請你也仿照本文擬人的手法來編寫一個童話故事,讓人從中感悟生活,獲得人生啓示。

(這既是對全文寫法的練習,也是讓生從寫作中加強人生感悟,明白本文的寫作意圖,這也將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五)、總結課文:引讀閱讀鏈接,是的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團結起來力量就會更強,就是豐子愷先生從手指上得到啓示。有位詩人又是這麼讚美手的!齊讀閱讀鏈接。豐富對手的理解。

①齊讀最後一自然段,②師小結課文

四、說板書設計:

手指

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總)擬人

(互相合作,取長補短)(分)

對比

團結就是力量(總)

第3篇:《手指》說課稿

希望這篇《手指》說課稿範文能對你的學習與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說教材】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後闡明瞭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啓示,瞭解作者採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這篇課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麼特點,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說預設】

教學目標: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啓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者寫出了五根手指的什麼特點?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課前準備:

1.課前選讀關於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試着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學題的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說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說,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學們的說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麼。板題:手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已讀一遍課文,讀不準的字問問周圍的同學,把字音讀準。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三、自學感悟,讀文明

出示自學討論題,先自學再和小組同學交流

1.自讀課文,填表格。

手指名稱優點缺點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無名指

小指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體,同人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3、通過以上的對比分析,你有什麼想法嗎?

4.有感情地把課文朗讀兩遍。

5.小組內分角色扮演五個手指,賦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據你要表達的意圖,編個課本劇表演一下。

四、檢查自學,深化理解

1.學生彙報對自學題中前三題的理解。

2.指幾個小組到前面表演課本劇,其他同學評價表演,教師根據表演情況點撥,指導重點是學生劇本中蘊含的道理是否正確。

五、拓展延伸,啓迪思維

1.學習本單元課文時,我們基本悟到了讀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請你讀一讀,想想短文蘊含一個什麼道理?

六、作業設計:

1、照樣子,寫詞語

隨時隨地有聲有色掏掏耳朵抹抹鼻涕

2、填寫合適的字

()算盤()螺絲()藥末()脂粉()鋼琴

第4篇:《手指》說課稿

這是一個互助平臺,爲您提供大量《手指》說課稿範文,送一篇給你。

小班手指印畫說課稿:小蝌蚪找媽媽

小班手指印畫說課稿:小蝌蚪找媽媽

一、設計意圖

時下正是春光明媚、萬物復甦的季節。各個年齡段都在以不同的形式開展有關“春天”的主題活動。“小蝌蚪”、“青蛙”作爲表現“春天”的主要元素之一,早已被幼兒所熟悉。而且,那些大腦袋,細尾巴的傢伙也是自然角里的常客了。也就是說,這節課的“教育資源”就來自於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周圍環境。適應了《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這點要求。在幼兒聽過故事,學過歌曲和基礎上,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徵和遊動姿態,通過“觀察------想象------創作”這一過程,可以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情感,發展積極性思維及操作能力。

二、教學目標定位:

基於以上這些設計意圖,我將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三點:

1、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現各種動態的小蝌蚪。這點也是本節課的知識點所在。主要依據《綱要》中提出的:進行藝術活動時,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和需要對錶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來定位的。

2、培養和發展幼兒細緻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3、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這點不僅體現了這節課的主要設計意圖,也體現了《綱要》中要求突出“情感”、“興趣”、“態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着眼於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

三、說重點和難點:

目標3的實現,也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主要通過幼兒動手操作的過程,實現幼兒在“興趣”和“體驗”方面的發展,前面已經分析過,這裏就不再重複了。這節課的難點,主要在幼兒對小蝌蚪各種動態的表現上。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小蝌蚪的各種動態,知道用什麼方法能改變小蝌蚪遊動的方向,就是難點所在,也是目標1中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之一。

四、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主要採用的教學法有“直觀演示法”,在課的開始部分,通過課件演示,形象生動的將幼兒導入課題,引起學習的興趣。導入課題後採用了“啓發性提問法”,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去觀察並思考。最後採用了“示範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後,主要體現了“幼兒纔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幼兒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後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五、說活動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分爲兩個方面:

(一)幼兒生活經驗和知識的準備。要求幼兒在課前已學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和歌曲(準備好故事和歌曲錄音磁帶),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導幼兒多觀察自然角里的小蝌蚪。

(二)教具及材料準備:包括教師根據活動內容設計的課件和一張“青蛙媽媽”的大圖片;主要用來創設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遊戲情景來貫穿課的始終,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以遊戲爲幼兒的基本活動”這一理念。

幼兒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組一盤黑色的顏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筆。

六、活動程序:

有了以上這些分析和準備,活動程序也就一目瞭然了。可以簡單的概括爲

“觀察------想象------創作”三個部分。

(一) 以圖片導入課題,引導幼兒細緻觀察。

1、幼兒邊聽歌曲邊表演小蝌蚪遊動進場入座。利用幼兒學過的本領,增加活動的生動性,讓幼兒一開始就帶着愉快的情緒參與學習。

2、老師:“呱呱呱、呱呱呱,誰來了呀?”(出現青蛙媽媽的圖片)

老師:“咦!青蛙媽媽皺着眉頭,好像有點心事,我們一起來聽聽是怎麼回事吧!”(教師扮演青蛙媽媽,說:“唉,聽說我的寶寶在到處在找我,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回到我的身邊,真着急啊!”)

老師:那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蝌蚪趕快找到媽媽好嗎?”

3、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復習兒歌“小蝌蚪,細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來了,來了,我來啦!來了一隻大青蛙!”(唸完兒歌后出示出現了一羣遊動的小蝌蚪的圖片。)

老師:“哇!真棒!小蝌蚪終於找到媽媽了。它們可開心了,還要感謝我們小朋友的幫忙呢!來爲我們自己鼓鼓掌吧!”通過複習兒歌這樣的形式,讓幼兒初步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也引出一下個環節。

4、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出問題

老師:“小蝌蚪們快活在水裏游來游去。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它們遊得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用提問法,明確的把“觀察”和“比較”這兩個任務交待給幼兒,

5、幼兒自由討論。在前面幾個集體活動的環節之後,適當的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調動它們學習的積極性。討論結束後,教師小結:“原來小蝌蚪遊動的方向都不一樣。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邊的小蝌蚪是往左邊遊的。真有趣啊!我們也來學學小蝌蚪游泳好嗎?”於是,帶幼兒進入活動的第二個環節。

(二)幼兒自由想象並表現,掌握手指壓印及添畫曲線的方法。

1、老師:“每組的桌上都有一盤黑色顏料和黑色水彩筆,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可以怎麼做,才能把這些材料都利用起來,變出可愛的小蝌蚪呢?”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依據於《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這樣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所以,我改變以往教師示範,幼兒學習的模式,讓幼兒真正成爲活動的主體,變“要我學爲我要學”。也許這一過程還會出現許多富有創意的新發現呢。

2、在幼兒自由探索之後,老師請畫得好的幼兒上來畫一畫,說一說自己的方法。老師及時表揚和肯定幼兒的想法和創造。最後,再來解決這節課的知識點(難點)。老師可以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後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水彩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遊動了。我們可以一次多壓印幾個小蝌蚪的身體,然後在不同的位置添畫細尾巴,這樣,這羣小蝌蚪就會朝不同的方向遊動了。如果能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就更好了!”小朋友在平時的美術活動中,經常有畫一下換一次工具的習慣,爲了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從小培養幼兒學會統籌安排的好習慣,老師在這裏可以重點指出,要求幼兒按老師的方法來作畫。

3、老師:“請小朋友學學老師的方法再試試吧。讓更多的小蝌蚪從四面八方游過來,找到它們的媽媽吧!”

(三)幼兒再次操作,體驗創作的樂趣。

1、在聽過老師的講解後,請幼兒再次作畫。這時可以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爲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情景環境,同時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2、老師巡迴觀察,適時的加以指導:(1)蘸顏料壓印後,需要在抹布上擦乾淨手指後再拿水彩筆添畫。(2)要求幼兒保持畫面和桌面及周圍環境的整潔。(3)請作完畫的幼兒把材料和工具放回原處,用肥皂把手洗乾淨。這些看似點點滴滴的常規教育,就蘊藏在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機會,鞏固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3、展示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教師繼續利用課件創設的情景,對幼兒說:“青蛙媽媽看到這麼多的寶寶,真高興啊!一蹦就蹦到了我們小三班來了。請小朋友們趕快把自己變出來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媽媽的身邊去吧!”這時,老師出示青蛙媽媽的大圖片,貼到教室的主題牆上,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都粘貼在周圍,表示把小蝌蚪送回青蛙媽媽的身邊啦。

4、老師帶領幼兒一起欣賞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創作經驗,誇誇自己能幹的小手。這個環節又利用了情景遊戲法,頭尾呼應,把活動推上新的高潮。讓幼兒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4篇《手指》說課稿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手指》說課稿範文。

標籤:說課稿 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