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幼兒園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幼兒園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幼兒園的教學設計 篇一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瞭解“家”的基礎上,嘗試用尋找、記錄的方法,瞭解家中各種物品的數量;

2、進一步理解6以內的數字的實際意義,並能將數字從小到大排列。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張記錄卡;家裏的數字

2、課件:我的家(廚房、客廳、臥室。)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數字,理解6以內各數字的實際意義。

1、幼兒交流記錄卡,說說在家中發現了哪些數字?

(1)直觀的數字(數序):如、電話上的數字、鐘上的數字、電器上的數字;

(2)數量:如家中有6把椅子、3只沙發等

(3)小結:小朋友記錄了很多數字符號,這些數字有的在家中直接就能找到,而且排列是有順序的。而有的數字是我們數出來的;如家裏有2張桌子、3雙鞋等;

2、家裏有很多物品可以用數字表示,現在請說說家裏還有哪些物品也可用1――6的數字來表示。

3、教師出示數字,幼兒說出物品的名稱。如:家裏有2臺電視機可用數字來表示、家中有6只杯子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此時教師還要注意幼兒量詞使用的正確性。

二、繼續理解6以內數的實際意義並嘗試將數字從大到小排列

1、看圖:說說都有哪些物品(鞋、桌子、椅子、茶杯、玩具、電視機等)這些物品各有幾樣?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2、看圖:物品歸類;

(1)畫面上是家裏的什麼地方?(廚房、客廳、臥室)

(2)想一想剛纔我們看到的物品都放在哪裏?爲什麼?(如:碗和匙我們可以放在廚房,玩具可以放在客廳,也可以放在臥室裏等)

(3)數一數每個房間共有幾樣?哪個多哪個少?

(4)引導幼兒將數字從小到大排列。

(5)小結:今天,我們小朋友交流了家中很多物品可以用數字表示,也知道家中的物品要分類擺放。這樣家裏才能既美麗又整潔。

三、延伸活動:記錄班級裏的數字。

幼兒可以運用操作卡,繼續將各種物品分類擺放,並用數字表示。

幼兒園的教學設計 篇二

一、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發現事物的規律,有主動探究的興趣。

2、通過操作體驗,進一步瞭解單數、雙數的排列規律。

3、鍛鍊分析比較的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二、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數字與籌碼”;數字卡1-10;圖片上印有數量是1-10 的物品若干。

2、學具準備:“數字與籌碼”;雪花片若干;圖片上印有數量在20 以內的物品若干;1-20的數字卡片;1盒豆豆。

3、《操作冊》第4冊第31-32頁。

三、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遊戲:好朋友。先讓幼兒在線上報數,並記住自己是第幾,再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當唸到與自己相同的數時就跳一跳,當唸到最後兩句時,是單數的幼兒一起跳,是雙數的幼兒一起跳。

2、複習10以內單數和雙數。

幼兒用“數字與籌碼”操作:在1-10的數字下,2個2個地擺放籌碼,將結果記錄下來,並說出13579是單數,246810是雙數。

3、分組活動。

第一組:在桌面上先擺好數字卡1-10,並在下面放上雪花片。兩兩排列,觀察比較,說出哪幾個數是雙數,哪幾個數是單數,爲什麼?

第二組:在印有不同數量物品的圖片上2個2個地圈數,寫出總數,並說出是單數還是雙數。

第三組:做塗色練習。圖片上有20以內不同數量的物體,先點數再爲單數雙數分別填上不同顏色。重點引導幼兒知道單數雙數是兩鄰的。

第四組:2名幼兒操作“數字與籌碼”,擺2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單數擺在左邊,雙數擺在右邊,再在傍邊擺上相應的數字卡片。

4、遊戲活動。

①遊戲“手拉手”。將幼兒任意分成幾組,隨意站在一起,教師發出口令,兩組幼兒迅速2人一對手拉手,並迅速報告各組人數是單數還是雙數,看哪一組站得快,報得對。

②遊戲“撿豆豆”。幼兒任意從盒中抓一把豆豆,2個2個地放入小碗,看看是幾顆,是單數還是雙數。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教師報數,說出1、3、5、7、9這幾個單數時,幼兒拍手(是幾就派幾下),說出2、4、6、8、10這幾個雙數時,幼兒跺腳,(是幾就跺幾下),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單數和雙數的認識。引導幼兒收拾學具。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五、活動延伸

完成《操作冊》、《作業紙》

幼兒園的教學設計 篇三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所表現的意境。

2、在情境中,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到戶外觀察落葉、撿落葉。

2、配樂詩歌的光盤。

活動過程:

一、回憶撿秋葉

師:前幾天我們草坪上撿了許多樹葉,想一想,它們都有些什麼 顏色?幼兒:黃的、紅的、綠的。

師:地上這些樹葉從哪裏來的?幼兒:樹上

師:你們想知道樹上的樹葉是怎樣落到地上的嗎?

二、欣賞詩歌《秋葉》

1、教師有表情地朗誦詩歌《秋葉》一遍。

2、提問:詩歌的題目叫什麼?

秋葉是跟着誰離開家門的? 他們在幹什麼?

三、表演詩歌《秋葉》

1、教師啓發幼兒想象:“假如我是一片秋葉”用身體語言表現詩歌內容。

師:今天我們小朋友來扮演秋葉,想一想,做一做,“假如我是一片秋葉”

你怎麼來表現呢?

2、教師朗誦詩歌《秋葉》幼兒自由想象創編動作。

3、教師請個別幼兒表演個別動作,拓展孩子們想象空間。

師:小朋友們表演的真不錯,“轉轉轉,轉上天;搖搖搖,搖下地。”這句詩歌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

師:秋葉開始在樹媽媽那裏,樹媽媽長的很高,秋葉也長的很高,我們想 一想,站在什麼地方會高一些?幼兒:椅子上

師:秋葉隨着秋風飄來飄去,我們在這個教室裏只要是空的地方都可以去,不過秋葉與秋葉之間不要相碰,保持一定的距離。

師:看一看,哪片秋葉轉上天了,(用腳踮起來)哪片秋葉搖下地了,(蹲在地上)

3、角色表演:教師扮演秋風,幼兒扮演秋葉,完整地進行詩歌表演。

幼兒園教學設計 篇四

活動目標:

1、瞭解禮物的意義

2、學習包裝和裝飾禮物。

3、體驗贈送和接受禮物的樂趣。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掛圖、用紙包着的神祕禮物;彩色膠帶、色紙、畫筆、剪刀等

活動過程:

1、與幼兒一同欣賞掛圖《我喜歡……我會……》,結合幼兒用書中的內容,請幼兒想想自己對喜歡的人會做什麼,與圖中是否一樣。

2、告訴幼兒,老師今天收到一個神祕禮物。向幼兒展示經過包裝裝飾的神祕禮物,請幼兒自由猜測裏面是什麼。

3、打開神祕禮物,讓幼兒體驗裏面的禮物與猜測的是否吻合的驚喜或遺憾的心情。

4、與幼兒一起談論禮物的意義。

(1)、你們收到過獎品嗎?

(2)、收到禮物的時候,心情是什麼樣的。

(3)、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會贈送禮物或收到禮物呢?

5、引導幼兒聯繫自己的經驗,談談自己想給誰送禮物。

6、將幼兒分組,採用不同材料做“禮物大包裝”。包裝好禮物後可以幫助他們寫好卡片,然後將禮物分送給自己喜歡的人。

中班社會活動:《特殊的電話號碼》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特殊的電話號碼(119、110、120)感興趣,在活動中感知它們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樂意學習撥打特殊電話並正確描述情境,初步積累在緊急情況下報警求救保護生命的經驗。

活動準備:

1、海報背景圖三幅,正面分別寫着110、119、120,背面貼有雙面膠的卡片若干,活動記錄表張。

2、自制課件,不同的電話機、手機。

活動過程:

一、感知辨別

1、引出特殊的電話號碼

師:最近,我們收集了許多不同的電話機和手機。小朋友在介紹自己知道的電話號碼時發現,家裏的電話號碼有8位數字,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有11位數字。黃老師還知道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只有3位數字,這三個號碼是人們在碰到危險或緊急情況時使用的,你們知道是哪三個號碼嗎?(110、119、120)

小結:我們班有小朋友知道這三個電話號碼。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是人們在危險或緊急情況下使用的,所以只用三個數字,這樣記起來容易,撥起來也快。

2、配對遊戲

課件中出示房子着火、打架、有人病重的三幅場景圖與三個電話號碼,請幼兒仔細觀察每一幅圖。

師:這裏發生了什麼事情?

幼:着火了。/有人生病了。/馬路上有人在打架。

師:發生這樣的危險和緊急情況該撥打什麼電話?房子着火了該打哪個電話?

幼119。(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操作課件,將號碼119與着火的房子相配。)

師.原來,發生了火災要打火警電話119。那有人生病了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呢?

幼110。120。(根據幼兒回答操作課件,110與病人的圖片配對失敗,120配對成功!課件中響起歡呼聲、)

師.這次對了。原來有人突然生病或受傷了要撥打急救電話120。那馬路上有人打架要撥打哪個電話號碼呢?

幼:110。(配對成功。)

師:對l如果有人打架,周圍的人可以打報警電話110。

拉拉(幼兒喜歡的卡通形象、天線寶寶拉拉j.小朋友真聰明—那你們知道爲什麼說這三個電話是特殊的電話號碼嗎?(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回答。)

幼.因爲這三個號碼是三個數字的。/因爲這三個號碼是人們在危險時用的。/因爲這三個號碼是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

師:哦,我也有一個理由,這三個電話號碼在我們國家的每個地方都可以用,而且平時我們不能隨意撥打這三個電話。拉拉,我們說得對嗎?

拉拉小朋友和黃老師都說對了,告訴你們,之所以說這三個電話特殊,還因爲它們都是免費的。好了,現在我們起跟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做個“誰不見了”的遊戲吧(教師播放課件,先同時呈現三個號碼.點擊讓其中一個突然消失,請幼兒說出消失的是哪個號碼,目的是讓幼兒進一步熟悉並記住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

拉拉、黃老師,你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這麼快就記住了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那麼你們會用這三個電話號碼嗎?

二、模擬實踐

1、學習撥打火警電話119師:拉拉問我們會用這三個號碼嗎?你們會嗎?讓我們試試吧

師:(播放課件,幼兒園大門口的真實照片配flash的火焰,表示門房間着火了。看,這裏發生了什麼事?誰願意來打電話?

師:記得要像上次火災逃生演習一樣快,要不小火很快就會變成大火。(播放課件,出現電話的圖像,請一個幼兒用真實的電話機邊說邊拔119。幼兒撥完後,課件裏的電話鈴響起,消防員出現在畫面中。)

幼兒園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瞭解筷子的形狀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是中國文化的體現。

2、掌握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3、鍛鍊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知道多活動手指有益健康。

4、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理解團結力量大。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筷子的特徵。

6、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筷子的形狀和用途,掌握正確握筷子的方法。

難點:使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隻碟子。

2、每組一隻托盤,裏面裝有玻璃球、紙球、花生粒、豌豆粒若干。

3、《賣湯圓》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4、幼兒用書第12頁、第13頁。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活動主題。

1、教師說謎語:“身體細長,兄弟成雙,只會吃菜,不會喝湯。”

2、引導幼兒說出謎底——筷子。

二、幼兒認識筷子,並說說它的用途。

1、教師出示筷子,簡單介紹它的來源。

2、請小朋友們拿起筷子,說說筷子是什麼樣子的?(一頭是圓圓的,另一頭是方方的),筷子有什麼用呢?

三、幼兒掌握正確握筷子的方法。

1、小朋友們都說筷子可以用來吃飯和夾菜,請小朋友們夾一夾。

2、教師講解示範拿筷子的正確姿勢:兩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間,大拇指在兩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兩根筷子的中間,無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無名指下面。

四、幼兒分組比賽用筷子夾夾托盤裏的東西,並說一說感受。

1、幼兒先夾一夾托盤裏的玻璃珠和紙球,並說一說什麼好夾,什麼不好夾,爲什麼?若姿勢不正確要及時糾正。

2、把筷子分開,看看能不能夾起東西,認識團結的力量。

3、在此基礎上分組比賽:幼兒隨着音樂聲起在規定的時間內夾托盤裏的東西,看誰夾的多。

五、小結:“健康博士告訴我”使用筷子的好處。

1、通過健康博士的談話,讓幼兒明白多動手的好處。

2、筷子只有中國人使用,使用它能靈活我們的雙手,手是我們的“第二腦”手指靈活會使我們更聰明。我們一定要經常活動手指,讓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

六、活動延伸:

教師提問:“筷子除了可以吃飯、夾菜,還可以怎麼玩?”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相互滲透,所有環節都是圍繞“筷子”來進行。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我相信,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幼兒真正體驗在活動中享受用筷子的樂趣。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本次活動中,我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

1、談話激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採用謎語引起幼兒對筷子的興趣。“身體細長,兄弟成雙,只會吃菜,不會喝湯。”這個謎語形象的講述了筷子的外型特點和用途。在孩子們興致勃勃的猜出謎語後,教師出示筷子,簡單介紹它的來源,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慾望,爲下一環節打下基礎,並落實了第一個目標。

2、示範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動作要領,通過教師準確的示範動作讓幼兒掌握學習內容和基本動作技能。

3、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後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練習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動中我就引導幼兒練習筷子的使用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對教師示範的觀察進行練習,他們不一定會使用的很正確,那也不要緊。第二次操作是實踐活動,幼兒通過對玻璃球和紙球的訓練,強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師在活動中適時的個別指導,就鞏固了練習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嘗試使用筷子進行比賽活動,通過夾取不同的東西,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並體驗其中的樂趣。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在活動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在活動延伸之前,應穿插一個遊戲活動。因爲《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此,在幼兒用筷子夾托盤裏的東西即將結束時,教師隨音樂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奏,吸引幼兒一起來打擊奏樂。這個遊戲活動滲透了藝術活動,在幼兒跳完節奏舞后,教師提問:“筷子還可以怎麼玩?”這個問題的設計爲幼兒提供了創造發揮的空間,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遊戲活動,這樣,整個課堂教就完整了。

幼兒園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散文內容所表現的優美意境。

2、積極表達自己的欣賞感受,學習按散文句式進行仿編。

3、初步理解幸福的含義,知道幫助別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活動準備

1、音樂,幫助幼兒理解散文的小圖片、字卡。

2、小貓、大雁、青蛙、農民伯伯、媽媽掛飾若干。

3、供幼兒觀察、講述幫助別人找幸福的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課件:大家找幸福的動畫。

1、導入:小朋友,你知道幸福是什麼嗎?大家都在找他,是誰在找幸福呢?

他們找到幸福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幼兒欣賞無聲課件。

3、提問:誰在找幸福,有沒有找到幸福?找到的幸福是什麼?

4、幼兒個別講述。

二、完整欣賞課件及散文,掌握散文句式。

1、完整欣賞散文。

2、提問:他們找到幸福了嗎?找到了什麼樣的幸福?

教師根據幼兒講述的順序、先後出示小圖片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散文。

3、學習、掌握句式:x在哪裏幹什麼?他說:我找到幸福了。

三、初步學習朗誦散文,感受散文的優美意境。

1、看圖片提示,師幼一起聽音樂伴奏朗誦散文。

2、自選角色表演,進一步感受散文的意境。

四、學習用散文句式仿編。

1、教師:還有誰也會去找幸福呢?他會在哪裏找到什麼樣的幸福?他會怎麼說的?

2、幼兒用散文句式仿編。

3、用散文句式說一說自己感到幸福的事。

4、觀察圖片,也用散文中的句式說一說。

五、集體舞:《幸福歌》。

附散文:找幸福幸福是什麼?大家都在找他。

小貓在河邊釣到兩條大魚,他說:"我找到幸福了。"大雁在空中和同伴一起旅行,他說:"我找到幸福了。"青蛙在荷葉上呱呱呱地唱歌,他說:"我找到幸福了。"農民伯伯在田野裏看着金黃的稻穗,他說:"我找到幸福了。"媽媽在懷裏親着小寶寶,她說:"我找到幸福了。"

幼兒園的教學設計 篇七

一、引出課題

1.出示廁所的標誌,問: “這是什麼地方的標誌?你是怎麼知道的?它有什麼用?”

2.出示紅綠燈的標誌,提問同上。

教師小結: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的標誌,標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二、認識常見標誌

1.提問: “你們在什麼地方還見過什麼標誌?它們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用?” (幼兒回答以後,教師出示相應的標誌,如:自然保護區的標誌,注意安全的標誌,節約用水的標誌……,並有意識地把標誌按功能不同進行分類擺放。)

2.解釋指示標誌、禁令標誌和警告標誌的特點。

提問: “請大家看看那麼多的標誌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有什麼地方是不一樣的?”

教師解釋標誌種類的特點。

3.進行標誌的分類

教師出示若干標誌,問: “假如把上面那麼多的標誌進行分類,你們想想應該怎麼分?”請幼兒討論後展示分類的結果,並說出原因。

三、製作標誌

爲幼兒提供紙、油畫棒,爲班級和幼兒園設計各種標誌。

四、展示標誌

展示大家設計的標誌,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動】

和家長一起注意觀察大街上的標誌,明白這些標誌的意思並畫下來帶到幼兒園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認識周圍環境中的主要標誌,便於幼兒在生活中使用。於是在選擇標誌時儘量選擇一些常見的,特別是選擇一些危險或者禁令的標誌,使幼兒通過認識標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在情感上,通過讓幼兒自己來設計標誌,培養幼兒心中有他人的環境道德。爲了讓幼兒養成關心周圍環境的習慣,讓幼兒設計適合幼兒園使用的標誌,如:節約用水的標誌,愛護花草樹木的標誌,閱讀區、建築區的標誌等,使環境教育自然地滲透在社會教育活動中。

二、效果分析

教育形式雖然是集體的,但是教育的氛圍很輕鬆,幼兒圍着教師一起坐在地上,這樣使教師和幼兒的距離拉近了。在教育過程中,幼兒踊躍發言,思維很活躍,積極地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識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爲班級和幼兒園設計了各種標誌,較好地達到預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