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遊山西村》教學設計多篇

《遊山西村》教學設計多篇

《遊山西村》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詩中的詞句

(3)背誦並會寫古詩

2、過程與方法

(1)熟讀:反覆誦讀,疏通詩意

(2)剖析:對詩句作具體分析,探討作者的表達方法及思想感情

(3)體情:通過討論交流,感悟詩中包含哲理的句子,並聯系生活獲得啓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詩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2)激發對祖國山河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中描繪的景象。

2、理解詩中富有哲理的話,並聯系生活獲得啓示。

教師準備:

廬山的掛圖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查閱資料,瞭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2、蒐集自己喜愛的陸游和蘇軾的詩詞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你們平時到公園或其他名勝古蹟遊玩,有沒有注意刻在樹柑上,竹子上,柱子上有些什麼東西?

學生能會說出“某某到此一遊”……

2、師:是啊,在公共場合,這是破壞環境的行爲,我們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這卻是發表作品的一種途徑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宋代詩人蘇軾留在一座寺廟的牆壁上的。(板書課題)

3、誰能根據文中的註釋,說說課題是什麼意思呢?

4、說得很好,下面讓我們共同來學習這首詩。

二、吟讀詩句,理解詩意

1、展示圖:我們的祖國有許多名山,泰山雄奇、華山險峻、黃山變化多端,桂林秀麗……這圖上畫的正是我國最有名氣的上峯之一—廬山。看了這幅圖,大家對廬山有怎樣的印象?

2、聽錄音、畫出詩的節奏。

3、理解詩的前兩句

a、找出這兩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詞

b、根據註釋,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c、作者眼中的廬山是怎樣一種情形呢?爲什麼始終看不出書?

d、有感情朗讀這兩句詩。

4、理解後兩句詩

a、根據註釋,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b、與前兩句相比內容上有什麼不同?

三、體會詩境、感悟哲理1、集體朗讀詩,指名說說詩句意思2、作者爲什麼說“不識廬山真面目”?

3、討論:你認爲怎樣說才能看清廬山真面目?你從中受到怎樣的啓發?

(師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4、“不同的角度觀察,結果各不相同”你碰到這樣的情況嗎?舉例說說。

四、朗讀、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課題

1、師:上節課我們領略了祖國名山廬山的雄偉風姿,這節課我們將跟隨宋代詩人陸游遊一處美麗的小山村做客。在此之前,誰來跟我們談陸游的有關情況呢?

師生共同交流對陸游的認識。

2、解題:“山西村”是什麼地方?

3、板書課題—遊山西村。

二、讀詩、整體感知

1、集體朗讀、注意讀書節奏。

2、根據書中註釋,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3、理解“莫笑”“足”“疑”等詞的意思。

三、體會意境、感悟哲理。

1、理解前兩句、想象意境

詩人當時在什麼地方?他有什麼感受?

“莫笑”“足”等詞你能體會到什麼?

(體會到農家的熱情好客)

2、理解後兩句、想象意境。

a、詩人會在哪裏?他當時遇到怎樣的情景

b、你認爲這兩句詩中,哪個詞用得很好?爲什麼?

(師引導學生理解“疑”和“又”用在這裏的好處)

c、你心目中的山西村是個怎樣的地方?

3、討論交流:我們在什麼地方會產生“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舉例說說。(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來談)

四、背誦古詩《遊山西村》

五、作業:

背誦:默寫古詩《題西林壁》《遊山西村》

遊山西村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能借助註釋理解生詞;

2、讀懂詩句意思,體會作者詩中的哲理;

3、背誦古詩,默寫《遊山西村》。

教學重難點:背誦古詩,理解詩中所含哲理。

教學準備:風景畫、課本插圖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指名背誦《題西林壁》。

2、說說從《題西林壁》這首詩中得到了什麼啓示。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瞭解詩意

1、自由讀《遊山西村》,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2、指名讀古詩,相機正音。

3、再次自由讀古詩,思考詩中主要寫了什麼

三、讀懂詩句,感悟詩理

1、自由讀古詩,讀懂詩句。

學法嘗試:要讀懂這幾句詩,可以想一些辦法。詩句下面有一些詞語的註釋,讀一讀註釋,也許會有幫助;書上還有插圖,看一看插圖,說不定會受到啓發,還可以與同學討論討論。

2、按照:“學法嘗試”中的思路讀一讀,看一看,想一想,議一議,力爭讀懂詩句。

3、集體交流。

(1)從註釋中知道了“臘酒”“豚”“疑”等詞語的意思,讀懂了第一、二行詩。

(2)從插圖中,瞭解了“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是怎樣的景象,知道了“疑無路”的意思,知道了“又一村”是指什麼。

學法反思:課本中的註釋對我們讀通詩句有很大幫助;課本上的插圖對我們瞭解詩中描寫的景象也作了提示,抓住這些,就是抓住了讀懂詩句的根本。

遊山西村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能借助註釋理解生詞;

2、讀懂詩句意思,體會作者詩中的哲理;

3、背誦古詩,默寫《遊山西村》。

教學重難點:背誦古詩,理解詩中所含哲理。

教學準備:風景畫、課本插圖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指名背誦《題西林壁》。

2.說說從《題西林壁》這首詩中得到了什麼啓示。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瞭解詩意

1.自由讀《遊山西村》,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2.指名讀古詩,相機正音。

3.再次自由讀古詩,思考詩中主要寫了什麼

三、讀懂詩句,感悟詩理

1.自由讀古詩,讀懂詩句。

〔學法嘗試:要讀懂這幾句詩,可以想一些辦法。詩句下面有一些詞語的註釋,讀一讀註釋,也許會有幫助;書上還有插圖,看一看插圖,說不定會受到啓發,還可以與同學討論討論。〕

2.按照:“學法嘗試”中的思路讀一讀,看一看,想一想,議一議,力爭讀懂詩句。3.集體交流。

(1)從註釋中知道了“臘酒”“豚”“疑”等詞語的意思,讀懂了第一、二行詩。

(2)從插圖中,瞭解了“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是怎樣的景象,知道了“疑無路”的意思,知道了“又一村”是指什麼。

〔學法反思:課本中的註釋對我們讀通詩句有很大幫助;課本上的插圖對我們瞭解詩中描寫的景象也作了提示,抓住這些,就是抓住了讀懂詩句的根本。〕

遊山西村教案 篇四

一、教材

《遊山西村》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一組教材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專題進行編排,這一組課文選擇的'文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都是關於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發現大自然奧祕的。

《遊山西村》不僅寫了詩人觀景的所見所聞,更重要的是還寫了從觀察事物中得到的啓示。詩人陸游以一個“遊”字貫穿全詩,生動的描繪了農村豐收之年歡悅一片的氣象和鄉間的風光習俗。刻畫了農民淳樸、好客品性,表現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品讀重點字詞,加強感情朗讀,體會鄉親們的淳樸熱情以及詩人對農村生活的嚮往。

二、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的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所以我將教學目標確定爲:

1、理解詩意,感悟詩境,體會詩中深刻哲理。

2、體會詩歌表達的凝練,用詞準確,體會陸游詩歌的風格與特色。

三、教學重難點:

四年級的學生正處於具體運算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對世界的邏輯性、規則和預見性有了更清晰地認識,但是對於過於深奧的哲理還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我將我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爲:

理解詩意,感悟詩境,體會詩中深刻哲理。

四、教法、學法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尊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行爲,設計有目的、有層次的閱讀實踐,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閱讀感悟法。

再說學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受到薰陶感染,再把自己的感悟與老師、同學交流。

五、教學過程

一、初讀詩句,體會古詩韻味。

在這個環節我將從學生平時積累以“山”“柳”開頭的成語入手,板書山重水複、柳暗花明,引入新課。然後讓學生初讀詩句,學習生字詞,理解“豚”的意思。

二、瞭解背景,學習查找資料。

在這個環節我會問學生:“同學們,古詩離我們特別久遠,要讀懂古詩,我們就必須怎麼樣?(查找資料)如果要查找與這一課最有關的資料,你要查找什麼?”通過查找資料瞭解寫作背景。

三、讀詩入境,贊民風民情。

通過出示“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帶學生了解詩意。一起去山西村,走進農莊,走進農家,看看村民是如何招到客人。再通過想像動詞、看圖想象說話和聯繫背景進入詩境,讚美民風民情。

四、品詞析句,悟人生哲理。

將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與“山清水秀疑無路,柳綠花紅又一村。”進行比較,體會詩句的意境及表達的準確。並結合背景資料,體會作者的心情及詩句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再通過片斷描寫,體會作者心情。

五、聯繫實際,昇華人生道理。

通過補寫句子的方法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總會遇到困難,只要牢牢記住這千古流傳的名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一定能走向希望,走向光明,走向美好的未來。

《遊山西村》教學設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誦並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

(三)教學難點:

體會含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四)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川秀美(背景圖),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遊歷祖國的名山大川時留下了千古佳句。今天,高老師就帶來了兩首古詩,一首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軾的《題西林壁》,另一首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遊山西村》。

二、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你知道這兩首古詩是寫哪兒嗎?來,同學們,看着手中的書,自由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1.指導學生讀《題西林壁》題目,解題:題寫在廬山西林寺的牆壁上。

2.學生讀《遊山西村》

正音

渾  豚 重

三、學習《題西林壁》一、二句:

1.讓我們隨着蘇軾來遊覽一下美麗的廬山吧!(配樂課件)教師有感情地朗讀。

2.詩人從哪幾個角度來觀察廬山,請大家在書上圈圈畫畫。

3.“橫看”是怎麼看?(課件,橫:①使物體成橫向。②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跟“豎”、“直”、“縱”相對。③縱橫雜亂。④漢字由左到右的筆形。)讓學生判斷選擇。

4.從正面看,你看見了什麼?“嶺”是怎樣的呢?你能畫一畫嗎?這是怎樣的山嶺?(課件顯示連綿起伏的山嶺)指導讀“橫看成嶺”。

5.從側面看,你看見了什麼?(課件)這是一座什麼樣的山峯?(陡峭)指導讀第一句。

6.那麼,從遠處看廬山是怎樣的?(課件顯示遠近高低的圖片)從遠處看是隱天蔽日,從近處看是危崖險巖,從高處向低處俯瞰是幽谷深澗,從山下仰望則是重巒疊障,所以說是“遠近高低各不同”。

7.(課件顯示六張廬山圖片)從不同的角度看,所見的形狀、姿態各不相同,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看看你能把廬山的美讀出來嗎?(個別讀,集體讀,配樂讀)真是百看不厭,越看越美呀!

四、學習《題西林壁》三、四句:

1.廬山究竟美在哪裏?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幽秀?詩人究竟看清楚了廬山的真面目嗎?他找到原因了嗎?

2.是呀,之所以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爲_____,視野受到侷限。咱們還可以換個說法,因爲_____,所以_____。

3.是呀,作者爲看不到廬山的真面目而嘆息,但他似乎又明白了點什麼?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後兩句詩。有的同學已經背出來了,誰來適一適?

4.看山如此,看事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地多方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正應了那句老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五、學習《遊山西村》一、二句:

1.學了《題西林壁》,我們既欣賞了美麗的風景,又明白了一些生活的哲理。(板書:賞景明理)下面我們隨着詩人陸游到山西村去看看、走走,想想又能悟出什麼道理呢?

2.詩人陸游因爲被朝廷罷官迴歸故里,途經山西村,他此時非常沮喪,非常鬱悶,鄉親們又是怎樣招待這位從遠方歸來的遊子呢?請讀讀一、二句。

3、讀着讀着,你眼前彷彿看見了什麼?又彷彿聽見鄉親們說了些什麼?指導朗讀。

六、學習《遊山西村》三、四句:

1.受到鄉親們熱情款待的陸游心情豁然開朗。他騎上毛驢,流連於山水之間。山巒重重,水道彎彎,正懷疑____,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麼?(課件顯示山重水複,柳暗花明)眼前柳綠花紅,又是一個美麗的小山村。

2.眼前之景不正和陸游此時的心境相吻合嗎?被罷官的陸游本以爲前途渺茫,陷入了困境,但是樸實的鄉親們卻給了他走出困境的信心。這份欣喜之情,你能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3.在學習中,生活中,你有過和詩人相同的感受嗎?當你做一道應用題百思不得其解,正爲此懊惱時,______。當你和小夥伴下棋,感覺無路可走,打算放棄時,______。

七、配樂朗誦,感悟情境

同樣的觸景生情,同樣的耐人尋味,讓我們隨着詩文再次來賞景明理。

八、課外鏈接,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