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3篇《垃圾分類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垃圾分類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精選13篇)

篇1:《垃圾分類》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垃圾的四大分類,增強環保意識。

2、學會對生活中的常見垃圾進行準確分類。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讓學生樂於參與,善於交流和評價。

二、教學重點

1、瞭解垃圾的四大分類。

2、對生活中的常見垃圾進行準確歸類。教學難點能準確分辨出生活中的常見垃圾屬於哪個類別。

三、教學設計

本活動採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PPT及flash互動課件貫穿始終,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體驗、探究、感悟,在快樂的遊戲中體驗生活、掌握知識,分享收穫。

本活動一開始通過PPT演示“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辨別,再通過實物展示,深入討論、小結,導出本課主題――垃圾四大分類。緊接着,藉助FLASH互動課件,師生共同認識了常見的一些生活垃圾及其歸類。而後,學生親自動手探究,通過flash互動遊戲《垃圾分類小能手》,親身體驗並掌握了垃圾的準確分類,實現了本課的重難點。自主實踐後,先由學生對垃圾分類進行小結,再由教師通過聲形並茂的多媒體課件進行分類總結展示,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後,學生以四人小組爲單位交流本課所學所得,並通過word記錄下本組成員的學習收穫。

篇2:《垃圾分類》教學設計

關於《垃圾分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經歷根據色彩、形狀、用途等對物體進行簡單分類的過程,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

·能力目標·初步體驗將生活中簡單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的好處,初步養成有條理整理身邊事物的習慣。

·情感目標·結合生活情境,進一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難點: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關鍵: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活動增加感性認識。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卡片,各類小實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小朋友們,請看大屏幕,看看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個什麼故事。播放課件①:[在一片鬱鬱蔥蔥的大森林裏,一隻百靈鳥手拿喇叭在廣播:“森林王國的居民們請注意,最愛整潔小家庭的評選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大家作好準備,下面開始評選。”動物評委老虎、梅花鹿、熊貓、獅子走向動物們居住的房子。先是小蝴蝶的家——很多不同顏色的花朵按顏色分類放得整整齊齊;再是袋鼠的家——很多玩具按形狀分類放得整整齊齊;然後是烏龜的家——很多鵝卵石按大小分類放得整整齊齊;再是小白兔的商店——貨櫃上第一層是學習用品,第二層是生活用品,第三層是各類蔬菜;此時,評委們面露喜色,當來到小猴子的家時,(書上插圖)一片凌亂,評委們目瞪口呆。

2、師導入:當評委們來到小猴子的家時,爲什麼都呆住了?

(因爲小猴子的家亂七八槽的,沒有別的動物的家那樣整潔。)

3、②動畫現出小猴子可憐的樣子,用可憐的語調(配音要逼真)說:“小朋友們,你們快幫幫我吧,我也想有一個乾淨整潔的家”)

4、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幫助小猴子把它的家整理得整整齊齊的呀?(想),那麼該按怎樣的方法去把這些凌亂的'物體分類整理好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知識——給物體分類,板書;分類。

5、出示課件③:桌子上有一些三角形、圓形(4個紅三角形、2個白三角形,2個紅圓形,3個白圓形)

6、師:小朋友們,請看大屏幕,這裏有一些圖片,小華和小紅分別把它們分成了兩堆,我們先來看小華的分法:課件④(要顯示出分的順序),大家仔細觀察,桌子的左邊都是些什麼?右邊呢?6個三角形一堆,5個圓形一堆。想一想小華爲什麼這樣分?(引導學生歸納:這樣是按物體的形狀來分類的,板書:形狀)(剛纔小華把6個三角形分一堆,5個圓形分一堆,再看小紅又是怎樣分的呢?桌子的左邊都是?右邊都是?想一想,小紅爲什麼這樣分?)引導學生歸納:這樣是按物體的顏色來分。板書:顏色

7、如果學生同時按顏色、形狀分成四類,教師要給予表揚。

8、教師:剛纔我們學習了可以按物體的形狀、顏色給物體進行分類,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比如:請大家把書翻開(P55),看看第一題這裏有許多動物,請大家把生活在水裏的動物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稍候片刻,教師巡視批改。)

9、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做遊戲。請看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片草地,草地上空飄着幾朵白雲,草地下面是一條小河,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哪些東西可以在天上飛?哪些東西可以在地上走?哪些東西可以在水裏遊?(讓學生自由說)再拿出一些卡片[燕子、飛機、氫氣球、小雞、豬、汽車、海豚、魚、鴨子、兔子、蝴蝶、鵝]。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卡片,看看畫的是什麼?想想它們分別可以在什麼地方?(抽學生到黑板上把圖片貼到相應的地方,放輕音樂——⑤只設置音小而活潑的音樂)。

10、剛纔同學們表現得很好,老師爲了獎勵你們,特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禮物(出示四個藍子,內裝各類物體,上用布覆蓋。)將四個籃子放在講臺上,請小組長上臺領取。

11、現在,每個小組都挑了一籃禮物,不過上課前(老師在裝禮物的時候因爲時間來不及了,所以裝得亂七八糟的,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根據剛纔學習的給物體分類的方法,將籃子裏的禮物進行分類整理,在桌子上擺好,看哪一組的同學擺得又對又快,並想一想你們爲什麼要那樣分類?

12、學生自由分類整理

13、小組演示:你們真能幹,很快就整理好了,現在,各小組推選一名同學來告訴大家:你們是怎麼分的:分了幾類?爲什麼這樣分?

a、按顏色分類:將籃子裏五種不同顏色的花兒分類排放好。5類

b、按形狀分類:將籃子裏三角形、圓形、長方形積木分類擺好。

3類

c、按大小分類:將籃子裏的柚子、蘋果、葡萄、梨子、桂圓分類擺好。3類。板書:大小

(也可能學生會按種類分,師應予以肯定。板書:種類)

d、按用途分類:牙刷、梳子,尺子、鋼筆、本子,餅乾、糖,帽子、鞋子)4類。板書:用途

14、分別給予表揚,對於說得特別好的學生給予握手的表揚(老師在走下講臺時,巧妙而不露痕跡的將講臺早已裝好各色粉筆的盒子碰倒,使粉筆四處散開)。

15、剛纔老師不小心將粉筆盒碰倒了,誰來幫老師收拾一下?(請生上臺收拾,讓生歸類按格子放好,教師給予表揚)(一本課外書)

16、現在我們已經學習了分類的方法,有能力幫助小猴子整理房間了,讓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吧?你們看,小猴子的家裏有一個書桌和玩具架,還有學習用品和玩具,它們放得真亂啊!這些玩具和學習用品應該分別擺放在什麼地方呢?A我們先看看地上的玩具應擺放在哪裏?B這地上的筆應放在哪兒?C這個筆筒應擺在什麼地方最合適?D這書桌上還有兩個玩具也應該擺放在哪兒?E這個文具盒放在書桌中間會給寫作業帶來不方便,那麼,放在哪兒最好呢?F這些書應擺放在哪兒?G這個書包呢?(課件⑥出示課文插圖一,抽學生用鼠標拖動物體放到合適的位置)(完畢,課件顯示小猴子咧嘴大笑:“太舒服了,謝謝你們!”

17、我們已經幫小猴子整理了房間,也學會了一些分類的方法,那麼你們能不能運用學到的方法,將自己書包的東西進行分類?請大家把書包拿出來,比一比,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開展爭當小能人活動,小朋友們,請把你們的書包拿出來,用我們剛學到的方法進行整理。(準備幾面寫有“小能人”字樣的彩旗,誰整理得好而快就獎勵他一面旗幟。

18、總結:這節課,同學們和我一起學習了分類的方法,知道了可以根據物體的顏色、形狀來分類,在生活中,我們給物體分類時常根據不同標準,比如:物體的大小、用途、種類……只要大家能說出適當的理由。我們都可以對物體進行分類,今天回家之後,請大家對自己的房間進行分類整理。

附:板書(略)

篇3:垃圾分類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品德與生活》(教科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初步學會處理垃圾的方法,維護家庭衛生和公共環境衛生。

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激勵他們爲保護周圍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過程:

活動一:景觀對比——揭示課題

1、課件展示家鄉美景。

提問:觀看了“我們的家鄉”後,你們想說什麼?

2、展示家鄉局部環境髒亂差現象。

提問:看了以後,你們心裏感覺怎樣呢?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3、提示課題:從垃圾入桶開始。

4、認識中國環保標誌和世界環境日。

提問:你在哪兒見過這些環保標誌,你知道爲什麼要設立這些標誌、節日嗎?

設計意圖:

情境教學法體現了《品德與生活》課程生活性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和氣氛,可促使學生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活躍起來,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上課伊始,通過屏幕展現學校和家鄉的美景與局部環境髒亂現象的極大反差,讓學生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引發學習慾望,喚起環保意識,認識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爲引入新課作鋪墊。

活動二:情境感知——認識垃圾

看一看:播放一個收廢品的阿姨收購廢品的情景錄像。

議一議: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學生彙報交流課前調查垃圾問題的情況)

展一展:課件展示一些廢品回收再生利用的片斷資料,讓學生認識垃圾分類回收有什麼益處。

設計意圖:

品德源於兒童的生活。通過觀看生活中收廢品阿姨收購廢品過程的錄像,讓學生貼近生活中的人和事;接着讓學生交流課前通過各種途徑收集的有關垃圾處理的信息,資源分享,整合利用;藉助課件對垃圾分類的系統演示,讓學生初步瞭解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知道垃圾並不都是廢物,有好多可以回收利用,垃圾再利用可以變廢爲寶,節省新資源的開採,從根本上減少垃圾,保護環境。

活動三:遊戲體驗——垃圾分類

1、遊戲內容:給垃圾找個合適的家。

2、明確遊戲規則。

3、小組合作給垃圾分類,並派代表介紹垃圾分類的結果。

4、師生共同評議。

5、師生齊讀兒歌《我是環保小衛士》。

設計意圖:

對孩子來說,聽到的容易忘記,看到的記憶不深,只有親身實踐和體驗到的才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爲了讓學生學會怎樣給垃圾分類,組織小組間開展“給垃圾找個合適的家”遊戲活動,人人蔘與,給垃圾分類,讓學生在有趣的遊戲中,動手實踐,親身體驗,感受給垃圾分類帶來的快樂,初步學會處理垃圾的方法。一旦學生體驗感悟到垃圾分類回收的意義,就會在今後的生活中,從環保的角度對待垃圾。

活動四:課後延伸——培養習慣

1、要求學生回家後瞭解一下,一週裏,家裏每天扔掉的垃圾都有些什麼?記下數量填好課本第77頁的表格,並幫助家長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2、通過寫信的形式,向學校和有關部門建議在居民小區設置垃圾分類箱。

設計意圖:

教師通過讓學生課後給家裏的垃圾分類,強化了垃圾處理的意識,進而又讓學生通過集體商議,以寫信的形式向學校和有關部門建議在居民小區設置垃圾分類箱,爲保護周圍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社會責任心。

篇4:垃圾分類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理念:

在我們生活的地方,各種公共設施爲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本課旨在讓學生了解各種各樣的公共設施爲我們的生活提供的方便。愛護公共設施,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培養社會責任感。結合蘭州市文明城市再創建有關垃圾分類的問題,我設計了關於垃圾分類教學。通過這次關於垃圾分類的活動教學,讓學生認識新型垃圾桶,學會生活垃圾分類方法,使學生親身體驗到垃圾分類真實的情況,意識到社會環保問題的嚴峻性,增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在活動中更是對學生的合作、分工的一種考驗,在活動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文明禮貌的人文素養則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教學內容:

《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們的生活真方便5、各種各樣的公共設施——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教學目標:

1、認識生活中的公共設施——垃圾桶,瞭解它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學習垃圾分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精神。

3、讓“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的意識紮根於每個學生的心中,併成爲自覺行動。

教學重點:

1、知道生活垃圾的分類方法。

2、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

1、學會垃圾分類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發思考

1、看美景,談感受。

清明時節,緬懷先烈,追憶故人,踏青賞春。看視屏,談感受。

(爲下面亂扔垃圾行爲形成鮮明對比,激發學生保護愛護的意識。)

(設計說明:聯繫學生實際,用學生熟悉的方式將學生引入新課,增強學習積極性)

2、行爲對比,引發思考

師:(生看扔垃圾圖片)想不想繼續看?

3、生談此時的感受。

(設計說明:學生看完兩段景象後,對視屏中的兩種相反的景象會很敏感,此時讓他們談感受,會說出亂扔垃圾會

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此時抓住“垃圾”這個詞語,引導學生說說在生活中還會產出那些垃圾。)

4、學生在說出有哪些垃圾時,可能會片面的從家庭裏來說。這時教師就要做適當的引導:想想在學習中、建築上等還會產生哪些垃圾。

二、科學分類,爲垃圾找家

(一)認識垃圾桶

1、公共場所的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

2、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的標誌。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這樣的標識。(可樂,雪碧的易拉罐上,超市販賣的塑料袋上……)我們可以通過標識幫助分類。

3、瞭解法規,認識新型垃圾桶。

小結:有些垃圾還是有用的,只是被放錯了地方,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生活垃圾如何分類。

(二)科學“分一分”

1、我是小小志願者——“飛行棋”遊戲,學習垃圾分類。

2、遊戲規則:(大屏出示)

(四人一組,依次轉動骰子,骰子停下來的時候正面是幾,你就走幾步。遇到助力錦囊,抽取助力卡片。按要求完成任務,獲取助力步數。第一個走到終點,獲得助力卡片最多者獲勝。)

3學生遊戲,瞭解垃圾分類。

4、獲勝者分享“助力果實”。

5、老師總結(大屏展示):生活垃圾分爲可回收、廚餘、有毒、其他四類。

(三)遊戲——送寶寶回家活動一:智慧大比拼活動二:我送垃圾回家

1、遊戲:請將自己準備的廢棄物“寶寶”送回家。

2、要求:手持廢棄物“寶寶”的同學上臺將寶寶送回家裏。安全到達與老師擊掌祝賀。

三、拓展延伸,爲城市助力

1、同學們,將廢棄物合理分類,科學的處置已成爲世界的一大生活主題,它對維護環境,提倡低碳生活有着深遠的意義,在瑞典,垃圾分類深入社區;美國,對待垃圾採取多扔多收費;德國人素以嚴謹著稱。在垃圾分類問題上也一點不例外。居民將不同顏色的玻璃瓶放入相應的三種回收不同顏色的玻璃製品的垃圾桶,並同時把塑料瓶蓋擰下來放入收集塑料製品的垃圾桶。日本生活垃圾的分類更精細化,我們看看日本家庭如何分類處理生活垃圾。(視屏)

3、我們蘭州正在創建模範文明城市,作爲蘭州的小主人,我們要從垃圾分類做起,爲美麗幸福蘭州助力。

篇5:垃圾分類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初步瞭解垃圾分類,樹立分類意識。

2、讓學生用廢棄垃圾製作一些作品,增加學生對廢品回收利用的熱情。

3、讓學生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師生共同準備垃圾分類方面的材料

活動設計:

1、問題導入

師:孩子們,你覺得滑縣美嗎?

生:美。

師:你們真熱愛自己的家鄉,是啊!老師作爲滑縣這二十年左右變化的親歷者,見證了滑縣從一個髒亂差變成一個環境優美的美好家園,咱們滑縣現在是集休閒、娛樂、旅遊於一體的省級衛生城市。可是,二十年前,滑縣怎麼樣呢?請看大屏幕。這一切歸功於垃圾分類的結果。

下面我們將分小組向大家展示你們收集垃圾分類方面的成果。

2、成果展示

a、每個小組彙報他們網上收集的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主要包括垃圾是怎樣產生的?垃圾污染有什麼危害?垃圾怎樣分類?目前滑縣是怎樣進行垃圾處理的?垃圾處理的最新辦法。)

b、每個小組展示他們廢物再利用製作的各種物品。

3、交流討論

a.垃圾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怎樣的危害?

b.垃圾分類處理有什麼好處?

c.對滑縣目前處理垃圾的辦法提出建設性意見?

4、實踐活動

爭做環保小衛士,爲祖國建設做貢獻。

篇6:垃圾分類教學設計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垃圾與人類的關係,知道我們可以變廢爲寶。

2、學習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懂得垃圾分類的常識

3、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4、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5、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明確五官的重要性。

二、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個(紅、綠、藍、白)、分類標籤(金屬、玻璃、塑料,有機物)、一袋準備扔掉的垃圾(紙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殼、易拉罐等物)。圖書、照片等。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垃圾筒,引導學生討論:

這是什麼?什麼是垃圾?垃圾有沒有用?如果我們的周圍都是垃圾,生活會變得怎麼樣?那我們該怎麼辦?垃圾分類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還可以減輕垃圾場工作人員的勞動量,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垃圾分類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分類。

(1)請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這袋垃圾裏的物品進行分類,說說分類的理由。教師根據其分類情況給予肯有或建議。引導孩子們發現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紙、果、殼、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對土地無危害的?(紙、果殼)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後分出四種情況:有機物、金屬、玻璃、塑料。

(2)請學生把這些垃圾和分類標籤對位。

(3)請學生議論哪些顏色的桶適合放哪類東西?教師引導學生髮現下面的對應關係:綠色――有機物;白色――塑料;藍色――玻璃;紅色――金屬。然後將分類籤貼於桶上。

3、檢查學生對分類知識的掌握。

教師提供若干物品,請學生說出應扔到哪裏。大家做判斷。

4、把垃圾分類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學生這樣去做

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篇7:垃圾分類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蒙氏活動《垃圾分類》就是根據主題活動“美麗的環境”而產生的,它結合活動區教學,滲透多元智能教育理念,讓幼兒在操作中獲得多元智能的發展。在主題活動中我們首先發出“爭當環保小衛士”倡議書,倡議幼兒愛護我們周圍的環境,不亂扔垃圾,,愛護大自然。並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幼兒影響我們的家長和我們一起關愛環境,不亂扔垃圾,把垃圾進行分類,像塑料、紙製品、玻璃製品這些可以循環再造的垃圾進行分類回收,減少資源的浪費,造福社會。

活動目的:

1、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

2、認識減少垃圾的方法。

3、發展幼兒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

4、學會垃圾的分類。

活動準備:

各種材的廢舊物品制、托盤、小筐、數字卡、字卡(塑料、玻璃、紙製品)、按摩球、工作毯、座墊。

活動過程:

1、走線:幼兒聽着柔美的輕音樂跟老師走線,逐個拿按摩球邊走線邊按摩手掌,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2、音樂聲音漸小,幼兒和老師一起坐在線上談話、討論。

(1)老師爲什麼請幼兒將家裏不要的廢舊物品,帶到幼兒園來放到門口的垃圾分類箱裏。

(2)如果不把這些廢舊物品帶到幼兒園來,我們會怎樣處理這些廢舊物品。

(3)請幼兒說說,自己以後會怎麼做,怎樣來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怎樣爭取做一個合格的環保小衛士。

3、聽歡快、熱烈音樂走線,並進行一些小的音樂遊戲,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4、取工作毯和小座墊。

5、老師操作蒙氏教具。

(1)將裝有垃圾分類教具的托盤放在工作毯上,逐一將物品取出放在工作毯上,將托盤放在工作毯一側。

(2)教師先將分類箱上的字卡讀一讀,然後將盒中物品,按分類箱上的文字分類放在垃圾分類箱中。

(3)數一數,每個垃圾分類箱理的物品,並配上相應的數字卡。

(一).幼兒園小班垃圾分類教育活動教案(三篇)

(二).幼兒園小班我會垃圾分類教案(兩篇)

(三).幼兒園小班垃圾分類教案及反思(六篇)

(四).20xx年幼兒園小班生活垃圾分類教案大全(四篇)

(五).幼兒園小班垃圾分類教案認識垃圾桶(精選五篇)

(六).幼兒園小班垃圾分類活動教案及反思(三篇)

(七).幼兒園大班爲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教案(兩篇)

(八).幼兒園中班小朋友垃圾分類活動教案

(九).幼兒園小班垃圾分類教育教案(精選五篇)

(十).《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主題班會教案【優秀】

(4)分類工作結束後,將活動材料重新放回托盤中,將托盤放到蒙氏櫃中。

(5)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另一老師進行觀察並紀錄。

(6)聽音樂,幼兒收教具和工作毯,蒙氏工作結束。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家中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篇8:《垃圾分類》的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與生活的關係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嘗試給垃圾分類。

3.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收集來的礦泉水瓶、可樂罐、塑料袋、廢舊電池、果皮、廢紙、樹葉等廢棄實物或照片。

2.做紙漿的工具、三個垃圾桶、白色卡紙和水彩筆。

3.有關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相關圖片和影像資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1.教師:“什麼是垃圾嗎?環衛工人爲什麼每天都要清掃垃圾呢?”

2.幼兒自由結伴討論。

①教師:“如果我們的周圍都是垃圾,生活會變得怎麼樣?我們應該怎麼辦?還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處理垃圾?”

②教師:“今天,我們撿來的垃圾應該怎樣處理呢?爲什麼?”

二、瞭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

1.介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教師:“我們可以怎樣給垃圾分類呢?”

教師:“像塑料製品、玻璃、金屬、紙製品這樣還可以利用的垃圾叫作可回收垃圾,像腐敗的菜葉這樣沒有用的垃圾叫作不可回收垃圾。”

2.認識有機垃圾。

(1)教師:“菜葉等垃圾腐爛後會有什麼用?”

(2)學習詞彙:有機垃圾。提問:“還有哪些也是有機垃圾?”

(3)看影像資料(一):回憶菜葉的變化,瞭解菜葉等垃圾在土中會腐爛,這些垃圾可以慢慢變成肥料,讓其他植物長得更好。

3.認識有害、有毒垃圾。

(1)看影像資料(二):觀察塑料袋的變化,並與菜葉的變化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塑料袋不會腐爛,只會越積越多污染環境,動物不小心吃了會有危險,我們把這些垃圾叫‘有害垃圾’,所以要儘量不用或少用這些東西,以保護環境。

(2)教師:“我們小朋友都知道還有一種垃圾有毒,是什麼?誰來說說廢電池對我們有哪些危害?”

(3)看影像資料(三):瞭解廢電池的毒害,知道廢電池要作特別處理。

教師:“廢電池是有毒垃圾,亂扔能使一大片的土地不長莊稼或污染水源,我們要把它進行單獨回收,專門處理。

(4)經驗擴展:“還有哪些垃圾是有害垃圾?”

4.觀察“做紙漿實驗”,認識可回收垃圾。

(1)提問:“老師是怎麼做的?你發現了什麼?”

(2)小結:紙可以做成紙漿再造出新的紙,紙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叫‘可回收垃,圾’,學習詞彙:‘可回收垃圾’。

三、垃圾分類。

1.看影像資料(四):垃圾分類、回收的錄像片段。

提問:“垃圾車把垃圾送到哪裏去了?垃圾回收後可以製成哪些新的產品?”

2.認識“回收利用”標記。

(1)出示“回收利用”的標誌,讓幼兒根據圖意猜測該標誌的含義,並說說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一標誌。

(2)講解“回收利用”標誌含義。

提問:“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爲什麼?”(紙、玻璃瓶、易拉罐、礦泉水瓶等經過加工處理,可以製造出新的產品。)

(3)啓發幼兒設計“不能回收利用”的標誌圖。

提問:“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爲什麼?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焚燒或深埋。)

(4)將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圖片按可以回收利用與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兩類,教師檢查幼兒分類情況。

(5)教師小結:如果我們能回收利用這些物品,就能淨化環境,保護資源。

3.引導幼兒將垃圾分類。

(1)教師:“怎樣才能讓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處理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遊戲:看誰做得對。教師說出某一垃圾的名稱,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兒就做形似的動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動作。

(3)出示貼有標誌的三隻垃圾分類裝桶(可回收、不可回收、廢舊電池回收),請個別幼兒將垃圾按標誌分類。

(4)組織幼兒戴上手套清理北京市的垃圾,並進行分類。

四、學習製作垃圾標記及分類垃圾桶。

(1)出示垃圾桶,提出製作標記來區分垃圾桶。

教師:“老師這兒的垃圾桶都一樣怎麼辦呢?我們該做什麼樣的標記呢?”

(2)幼兒分組進行設計垃圾桶標記,在白紙卡片上畫標記。

(3)展示各組幼兒設計的標記,請幼兒介紹爲什麼要這樣設計標記。

(4)教師給每組幼兒提供垃圾桶,請幼兒粘貼標記。

(5)師幼共同欣賞彼此設計的標記並說出其含義。

(6)欣賞兒歌:

小朋友講衛生廢棄物不亂扔

歸好類可再生節資源保環境

活動延伸:

1.將垃圾分裝桶放在活動室的一角,督促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分類處理垃圾。

2.開展“大手拉小手”活動,向父母宣傳垃圾分的意義,做個“環保小衛士”。

篇9:《垃圾分類》的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瞭解垃圾分類的方法。

2、體驗製作垃圾標誌的樂趣。

3、培養良好的垃圾處理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次課的重點是要求孩子瞭解垃圾、垃圾的種類並學習分類。

本次課的難點是要求孩子製作垃圾分類的標誌。

活動準備

U盤《環保小尖兵》8-9頁、電子互動白板、A4紙、畫筆、透明膠帶、剪刀垃圾桶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好玩的東西?(出示垃圾袋內準備好的垃圾)

師:對,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垃圾。現在我們要用這些垃圾來玩一個好玩的遊戲,小朋友想想這些垃圾可以怎麼玩?

師:那我們一起來玩玩吧。(打開U盤《環保小尖兵》8-9頁之遊戲----垃圾分類)

二、基本環節

1、幼兒討論垃圾分類的作用。

(1)提問:我們爲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請小朋友分組討論)

師:既然垃圾分類這麼重要,那我們在丟垃圾時就要將同類的垃圾丟在一起,那該怎樣區分呢?(引導幼兒按垃圾特徵進行分類:瓶瓶罐罐、紙類、廚餘、一般垃圾)

2、出示垃圾桶,啓發幼兒製作垃圾分類的標誌。

師:(出示一個垃圾)這個垃圾應該放在哪個垃圾桶呢?怎樣區分垃圾桶呢!我們一起來給垃圾桶做一個標誌。

3、製作垃圾分類的標誌。

師: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已的愛好對標識做設計,分組進行討論。製作成功後請各組將自己的標識分貼到幼兒園每個班級及公共垃圾桶上。

三、結束環節

師:寶貝們今天太棒了,不光自己學到了垃類的相關知識,還做了一件光榮的事——幫助幼兒園的其他班級製作了垃圾分類的標誌,比如:__的標誌是收集紙類的,DD的標誌是收集瓶罐的。這樣大家將生活中有用的垃圾收集到一塊再利用,大家真正的參與到環保的活動中,我們的環境纔會更美好。

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回家和家長分享垃圾分類的心德,並和家長一起在家執行垃圾分類。

篇10:《垃圾分類》的教學設計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本次活動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並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環保意識提升爲一種生活習慣,特制定以下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認識其危害,並能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引導幼兒願意爲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錄像內容:美麗乾淨的辦公樓。又髒有亂的小區)

2.佈置乾淨的白色玩具區域和髒亂的蘭色玩具區域。

3.事先準備收集一些廢舊品材料。(各類實物垃圾,如舊報紙、果皮、廢紙盒、礦泉水瓶、清潔精瓶、衣拉罐、廢電池等。)

4.準備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個。

活動過程實錄

一、瞭解垃圾的來源

播放錄像(錄像內容:美麗乾淨的辦公樓。又髒有亂的小區)提問討論。

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觀看錄像,老師提問一下:

1、小朋友都看到什麼了?你們喜歡是哪個地方?爲什麼?

2、說說你知道的垃圾有哪些?

3、如果到處都是垃圾,我們的環境會變成什麼樣?

4、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環境呢?垃圾應該怎樣處理呢?

二、幼兒參與評選“玩具區域”

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參觀玩具區域,好好觀察,看看哪個小朋友觀察的好?

1.教師帶幼兒參觀玩具區域,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環境,啓發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你喜歡哪個區域?爲什麼喜歡這個區域?

2.請幼兒思考後,用貼笑臉紅蘋果的形式評選出“乾淨區域”。

3.引導幼兒互相討論:爲什麼你們不選蘭色玩具區域?如果你住在那裏會有什麼感覺?爲什麼?

4.教師小結:蘭色區域滿地垃圾,又髒又臭,大家都不喜歡。而白色區域整潔有序,受人歡迎。激發幼兒收拾垃圾的慾望。

5.教師介紹垃圾箱,讓幼兒整理垃圾,放入垃圾箱。教師觀察幼兒分類情況,在操作中引導幫助幼兒正確的分類。

6.給幼兒說明什麼叫可回收、不可回收的物品。

可回收的垃圾有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布料等等

不可回收的垃圾有菸頭、果皮、菜葉、雞毛、煤渣、建築垃圾、油漆顏料、食品殘留物等等。

三.遊戲:看誰做得越快越正確。

教師說出某一垃圾的名稱,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兒就做形似“0”的動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動作。

四、將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做進一步分類

1.組織幼兒戴上手套清理蘭色區域的垃圾,並進行分類。

2.引導幼兒欣賞變得乾淨美麗的“玩具區域”,並告訴幼兒垃圾一定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裏。

活動延伸:

1.將垃圾分裝桶放在活動室的一角,督促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分類處理垃圾。

2.向家長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並付諸實踐。

1、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地投入探索之中,能夠注意力集中地傾聽老師及其他幼兒的講解和回答;並能積極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2、絕大多數幼兒通過探索活動了解了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物品,培養了幼兒認真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活動延伸將教育從課內拓展到課外,也要求一定的家園配合,激發幼兒初步的瞭解。

幼兒參與積極,本班幼兒的水平和個別差異應該有更深的瞭解。利用幼兒熟悉的玩具區域引導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活動過程中有效的調動和保持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活動中能適度的給幼兒以幫助並針對幼兒的個別差異進行指導。

《垃圾分類》的教學設計

篇11:五年級垃圾分類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能夠按照物體標記將相應的物體歸類擺放。

2、樂於參與數操作活動,鍛鍊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已帶領學生在園內撿拾過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垃圾標記,引導學生觀察認識。

師:今天,教師裏來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們是誰?他們的名字叫分類標記。(學生先觀察再練習講述)

2、教師操作情境表演,激發學生活動興趣。

師:(以標記的角色講述)我今,請保天是來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樣子和我長得一樣,請小朋友找到後放在我後面的籮筐裏,好嗎?

3、學生嘗試操作。

請兩名學生上前看標記將可樂瓶和葉子放在貼有相應標記的籮筐裏,其餘學生在一旁檢查。(教師看操作情況給予指導)

4、學生獨立操作,教師提醒學生看清楚標記再擺放垃圾。擺放後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檢查操作結果。

5、延伸活動:帶領學生到居民小區撿拾垃圾並按類擺放。

篇12:五年級垃圾分類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垃圾分類爲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體驗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佈置髒亂的小熊家和潔淨的小兔家

2、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等。

3、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個。毛巾架一個、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學生觀察小熊家和小兔家,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比較兩個小動物家的不同。激發學生收拾垃圾的慾望。

2、教師介紹垃圾箱,學生清理垃圾,放入垃圾箱。教師觀察學生分類投放情況。在操作中學習正確分類。

3、根據學生投放垃圾的情況,提問:

(1)你爲什麼要將這個垃圾放在綠(紅)色的垃圾箱裏?

(2)什麼叫可回收?

(3)爲什麼不可回收?

4、昇華學生經驗,討論亂扔垃圾的危害,知道不僅不亂扔垃圾,還要少製造垃圾。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5、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介紹垃圾分類的圖片,讓學生在課外連線。

篇13:五年級垃圾分類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通過創設垃圾桶的分類標誌,增強同學將垃圾分類的意識。

2、給生活中的垃圾分類,讓同學瞭解垃圾分類的方法,並運用到一日生活中。

3、在設計垃圾桶標誌的過程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班級裏的三個垃圾桶、四種垃圾桶的圖片、黑色筆、可回收的垃圾廚餘垃圾與其他垃圾的字條以及白紙若干、實物垃圾(易拉罐、牛奶袋、樹葉、鉛筆頭等)。

2、經驗準備:

(1)同學有初步的垃圾分類的知識,並瞭解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意義。

(2)初步感受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重點:把垃圾分類與同學的一日生活聯繫在一起。

難點:分組進行垃圾桶標誌的設計。

活動過程:

1、結合生活經驗,導人活動。

回憶去過的師大校園內的垃圾清理站,並說出師大院子裏有哪些類型的垃圾桶。出示垃圾桶標誌的圖片(可回收、廚餘垃圾、其他垃圾、電池垃圾桶)。

教師:我們爲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

同學:因爲有的垃圾是可回收的,有的垃圾就直接埋了。如果不分類,可回收的也就不能用了。

教師:教室裏每天都會產生許多垃圾,我們把教室中的垃圾進行分類,應該用幾個垃圾桶?

同學:三個,有放廚餘垃圾的,有放可回收垃圾的。

同學:還需要一個其他垃圾桶,放衛生紙、掃地時的渣子、灰塵。

2、設計垃圾桶標誌。

(1)利用牆飾中展示的分類垃圾桶圖片引出問題:如何區分不同類型的垃圾桶?

共有三種類型的垃圾桶:廚餘垃圾(水果皮、骨頭、魚刺等);可回收的(廢紙張等);其他垃圾(廁紙、擦鼻涕紙等)。

教師:三個垃圾桶容易混淆,怎樣來區分它們呢?

同學:它們的顏色不一樣,綠色作廚餘垃圾桶、紅色作可回收垃圾桶、藍色作其他垃圾桶。

教師:這樣可以,可是我們的弟弟妹妹不知道垃圾中有哪些可回收垃圾,我們怎樣讓他們一看就明白放什麼垃圾?

同學1:畫出來。

同學2:可以把垃圾的照片貼上去。

12

教師:貼照片也是一種辦法,今天我們來試一試用畫的方式。

(2)同學設計垃圾桶標誌。

①介紹材料、合理分工。

教師:有三個垃圾桶標誌要設計,小朋友有十二個,怎麼來分工呢?

同學l:幾個人設計可回收垃圾桶,幾個人設計廚餘垃圾桶

同學2:正好十二個小朋友,分三組,四個小朋友一組。每組同學是否又有分工?

教師:每組有四個小朋友,怎樣分工來做呢?

同學:有的來剪字、有的來畫畫就行。(教師引導同學協商分工的方法)

②動手設計垃圾桶標誌。

引導同學根據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垃圾進行有目的的設計,進一步鞏固垃圾分類的知識。

同學在設計標誌過程中,有的剪字,有的繪畫,一邊做一邊討論着教室中經常會產生的不同種類垃圾的畫法。

3、做好垃圾桶標誌後,玩垃圾分類小遊戲。

遊戲中遇到的問題:易拉罐是否要扔?鉛筆頭屬於什麼垃圾?

教師: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那我們把它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吧!

同學:可以,我來扔。

教師:你們捨得把它扔掉嗎?

同學:咦,捨不得。我們還做美工呢!

教師:鉛筆頭是什麼垃圾?

同學:有毒的。

教師:鉛筆外面一層是木頭做的沒有毒,但是把鉛筆芯和外面的木頭粘在一起的黏合劑是有毒的,而且在最外面刷得油漆裏有大量的鉛。

同學:鉛多了對身體不好,應該扔到有其他垃圾標誌的桶裏。

4、延伸活動。

給同學園的其他班級的小朋友們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宣傳,鼓勵同學將活動到的知識帶回家裏,在生活中運用。

標籤:垃圾 教學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