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道四川的都江堰和新疆的坎兒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還在農業生產中發揮着巨大的效益,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

2.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勞動、崇尚勞動者,爲我國古代農業文明而自豪的態度。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34~35頁。

〖教學準備

教師要閱讀和準備有關四川都江堰和新疆坎兒井的相關資料。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前面我們學習了勞動者在農業生產中創造了從簡單手工工具到現代農業機械的偉大成就。其實勞動者的創造還遠不止這些,下面我們去參觀瞻仰一下我們祖先的偉大創造吧!”

2.閱讀討論。閱讀教科書第14頁的課文,討論“農業生產中的‘靠天吃飯’是什麼意思?”啓發學生們明確,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水,如果水的來源主要依靠自然降雨,不可能那麼及時,不可能盡如人願,或旱或澇,沒有定數。農作物收成的好壞,完全受自然降雨的控制,人們形象地把這種農業叫做“靠天吃飯”。如果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完全由人利用灌溉來控制,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於是自古以來勞動人民就注重興修水利,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所以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3.探究活動一。觀察和閱讀教科書第14頁有關四川都江堰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探究“都江堰是怎樣發揮作用的?”通過探究知道:岷江經常洪水氾濫,2000多年前,秦朝的李冰父子率衆修建了都江堰。利用建在江中的“魚嘴”“飛沙堰”“金剛堤”對岷江進行“三七分水”,平時七成水流進內江,用於保證澆灌成都平原的田地;三成水從外江流走。遇到岷江發洪水,利用魚嘴附近的閘門進行“倒三七分水”,三成江水流進內江用於灌溉;七成水從外江泄洪,使得成都地區旱澇保收,造就了一個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直到今天都江堰仍在繼續爲人類造福,所以都江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世界人類文化遺產”,我們爲祖先的偉大創造而感到驕傲。

4.探究活動二。觀察和閱讀教科書第15頁新疆坎兒井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探究“在新疆乾旱少雨地區,爲什麼要利用坎兒井地下暗渠來運輸和使用天山雪水?”通過探究知道: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部,乾旱少雨,天山上融化的雪水太寶貴了,如果在地表流動,會很快地從乾涸的土地上滲漏掉,或被強烈的陽光蒸發掉。所以,新疆古代的勞動人民創造了在戈壁灘上運輸和使用水源的地下暗渠工程―――坎兒井。正是有了坎兒井,纔可以減少水的損失,以便用到最需要的農田裏,正是這一古代就創造出來的節水灌溉工程,在因爲乾旱而草木不生的戈壁灘上,才創造了一個個神奇的綠洲。

5.教師。教師肯定學生的探究,鼓勵他們今後多瞭解古代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

〖給教師的建議

爲便於學生理解,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或者在黑板上繪製都江堰和坎兒井的示意圖。

〖建議

觀察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參與和關注程度。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⒈通過感受朋友給彼此帶來的快樂和幫助,認識到友誼的重要性,學會珍視朋友之間的友誼。

⒉能區別哪些行爲和做法是有益於朋友之間的友誼的,哪些行爲和做法會損害朋友之間的友誼,並懂得朋友之間要建立健康的友誼。

⒊懂得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真誠、關愛和理解的基礎之上的。

教學準備:

教師自制教學課件;學生蒐集《偉大的友誼》這篇課文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

同學們,我們都有自己的朋友,他們總是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熱情的援助之手,給我們以無私的關懷和幫助。

二、教學活動

活動一:我和朋友的故事

⒈請同學們把自己的好朋友向大家作個介紹,使大家更好地瞭解你們之間的濃厚友誼。

⒉學生自主交流介紹。

⒊引導討論: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麼?

(投影出示)有人說,朋友是我們疲憊時依靠的一棵大樹;朋友是我們搏擊海浪時的一葉扁舟;朋友是我們登高遠眺時的一架雲梯;朋友是我們臥病在牀時的一聲問候……我認爲朋友就像,。

(學生圍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活動二:朋友之間如何相處

⒈過渡:朋友之間相處融洽,會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樂趣。可是有些不好的做法和行爲,不僅會給朋友帶來煩惱,還會傷害朋友之間的友誼。在你和朋友相處的過程中,發生過哪些不愉快的事呢?(學生自主交流)

⒉投影出示友誼樹:朋友之間的友誼如同一棵友誼樹。有些行爲像陽光雨露一樣,滋潤着友誼之樹茁壯成長,使它枝繁葉茂,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而有些行爲則像毛毛蟲一樣,侵蝕着我們的友誼樹。你認爲這些行爲分別有哪些?請把它們填寫在樹上的相應位置。

(學生討論交流,完成作業)

⒊富蘭克林曾說過這樣的話:“最能施惠於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錢或一切物質上的接濟,而是那些親切的態度,歡悅的談話,同情的流露,純真的讚美。”請結合自己或周圍同學的實例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學生結合實例來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⒋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長達40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你能結合《偉大的友誼》這篇課文來談談他們的友誼之樹爲什麼常青常綠嗎?

(學生讀《偉大的友誼》這篇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談)

教師小結:“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交,重在誠信,貴在理解,胸懷坦蕩,志同道合。這樣友誼之樹才能茁壯成長。

活動三:讀故事,明道理

⒈除了上面這些故事,你還知道哪些關於朋友情深的故事?能和大家一起來交流嗎?

教師提示:可以從古人的詩句中去理解,可以從自己看到的課外讀物中去感受,可以從自己的生活中去提煉。

(小組交流。可以談李白和汪倫的友誼、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等)

到底什麼樣的朋友纔算是真正的朋友呢?請同學們自由閱讀課本P13“故事與思考”,然後思考討論:

⑴文章題目“朋友”爲什麼加引號?

⑵讀了這個故事,你對“朋友”這個詞語有什麼新的認識?

三、教學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些什麼?(學生交流)

四、作業設計

⒈在你的眼中,朋友像什麼?

⒉用你學到的知識善待朋友,和朋友真誠相處,請友誼之花長開不敗。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三

第四單元

第一課學看平面圖

教學目標:

1、瞭解平面圖在生活中的用途。

2、能看懂簡單的平面圖,認識平面圖中的方向及圖例,能在平面圖中找出某一地點的位置。

3、學習畫簡單的平面圖,能認識顯示生活中處於相對空間位置的事物,並用簡單的圖形表示出來。

課前準備:

(生)1.收集各種平面圖,嘗試自己閱讀,看看從平面圖中能知道些什麼。

2、去附近的公園、商店、醫院、社區、學校……等處去查看平面圖,並嘗試根據平面圖在實地走一走,看一看。

3、彩筆

(師)1.準備一張學生熟悉的地方的平面圖

2、準備一些寫有XX平面圖的卡片

第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說一說導入(謎底爲地圖)

1、猜謎語

2、師出示準備的平面圖,請生說一說“它”叫什麼名字?

二、學生交流活動

1、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平面圖。

2、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種平面圖,並簡單說明在哪裏找到的。

三、初識平面圖

1、你問我答認識平面圖(學生根據自己想了解的平面圖的知識問小組同學,或者問老師)

2、自由組合,結合實踐,研討怎樣看懂平面圖

四、再識平面圖

1、師出示學生熟悉地方的平面圖讓學生認指,說一說

2、學生互相“考一考”

3、課後延伸(請生到這個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第二課時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課前師將製作的卡片祕密發給幾位學生)

1、師假設要去某個陌生或不太熟悉的地方,可以找我們認識的“誰”來幫忙呢?

2、生拿着卡片走出來大聲說“我——(某平面圖的的名稱)來幫忙,並把卡片貼在黑板上。

小結並導入下一個活動:(同學們現在都知道了平面圖可以給我們提供許多信息,有了它的幫助,我們可以清楚地瞭解到某一地方的概況,而且還可以找到我們要去的地方)正好,現在有二個小朋友遇到了困難,我們一起幫幫他們吧。

二、幫忙設計遊玩路線

1、課件顯示放大的動物園平面圖(並配有二個小朋友的對話)

2、學生分小組設計

3、生彙報

4、小組分角色模擬表演遊玩的路線

三、說說你的發現:(如:指向標、動物圖畫圖例、藍色表示。。。爲下節課自己繪製平面圖鋪墊)

第三課時

活動過程:

一、明確任務(畫學校平面圖)1-2分鐘

二、學生自由組合到操場上觀察、商討、確定小組畫圖的方案(師到各個小組指導,提建議)(10-12分鐘)

三、討論:繪製校園平面圖有什麼要注意的問題(回到教室,3分鐘)

四、學生分組繪製平面圖

五、各小組展示介紹

六、(延伸:回家按圖向家長或其他的親人介紹學校的情況)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道社會生活的民主化是農村和城市共同的發展方向。

2.瞭解直接選舉所帶來的各種積極變化。

3.進一步增進對於民主選舉制度優越性的認識。

教學過程:

1.導入。“前幾節課,我們通過大家提名、大家投票的方式選舉了班委會。你們知道還有哪些地方也通過這樣的方式選舉帶頭人?(村委會和居委會)同學們還共同討論了班級建設的計劃,這就是‘民主管理’。不過,班集體的民主管理不僅是討論計劃,還包括其他許多方面。究竟應當怎樣做呢?讓我們一一看大人們是怎樣做的。”

2.討論活動。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20~23頁,然後提問:“虎子的來信與樂樂和他的同學們的調查都提到民主管理的方法,具體有哪些呢?”引導學生參照教科書裏面所提到的具體事例來說明,比如,村委會的通知說明了遇到大事要大家共同討論,不能幾個人說了算;村委會的賬目公開,是接受大家的監督,可以避免亂花錢;自己制定道德公約,能夠促進村民自我約束,等等。

3.探究活動。將學生分成小組討論村委會和居委會採用的方法,哪些是在班級裏進行民主管理可以採用的;教科書上樂樂和他的同學們從居委會學到了什麼,學生可以怎樣做等。

4.全班交流。各個小組推舉代表介紹討論的結果,其他組員可以做補充。教師通過,鼓勵學生付諸實踐。

5.教師,佈置家庭作業。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五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

(一)學生準備

1.通過各種途徑,理解“集體”的概念。

2.設計好採訪學校有關部門及教師時的問題。

3.準備採訪所需的工具,如照相機、錄音機等。

4.蒐集、整理採訪時獲得的各種圖文資料,供活動交流時使用。

5.回憶自己以前爲班級做的事及今後準備爲班級做的事,並形成書面文字。

(二)教師準備

1.瞭解學生所要採訪的教師與學校部門。

《本站·》

2.爲學生理解“集體”的概念提供觀察場所。

3.邀請班主任參與教學活動,介紹班集體及其成員的進步。

4.與攝像教師取得聯繫。

5.準備若干個小信封。

〖本課題教學目標〗

1.理解“集體”“班集體”“班集體的一員”這三個概念的含義,明白只有具有共同目標的團體才能稱之爲集體。

2.幫助學生理解自己的成長離不開集體,要建立一個和諧民主、團結向上、朝氣蓬勃的集體,需要每個成員盡心盡責,班級建設人人有責。

3.進一步瞭解班集體和集體中的成員,樹立更好地爲班集體建設服務的意識。

4.培養學生調查、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的能力。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1.課前準備,調查蒐集。

2.交流展示,增進了解。

3.出謀劃策,改善面貌。

4.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5.拓展活動,熱愛集體。

〖實施過程〗

(一)課前準備,調查蒐集

1.開展“我是一名調查員”的活動。

將學生分成8個小組開展調查與統計活動,將看到並認爲是符合“集體”這一概念的行爲記錄下來,填入表內。教師帶領學生來到居委會、部隊等地點進行調查;攝像教師選取幾個學生調查記錄的情景拍攝下來,用於課堂教學。

2.開展“我是一名小記者”的活動。

第一小組:採訪學校大隊輔導員,調查所在班集體參加校內外各項活動的情況。圍繞“我們班這幾年來參加了學校的哪些活動、情況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績、您有什麼看法、給我們今後的活動提點建議”等問題展開訪問並做記錄。學生蒐集了有關資料或錄音,準備在課堂上做展示。

第二小組:採訪學校教導處的老師或校長,調查所在班集體的學習狀況,圍繞“我班歷年來的學習狀況怎樣、有哪些進步、請給我們今後的學習提一些要求”等問題展開訪問並做記錄,也可以拍攝、錄音等。

第三小組:分散採訪,學生自由採訪任課教師(班主任除外),重點詢問班級某些成員上這門課的情況,如學習、紀律、能力等。

3.開展“我是一名小作家”的活動。

每人回憶以前爲班級做過的事情,選擇其中令自己難忘的、典型的、有紀念意義的事例,寫成書面材料。然後,再讓學生想一想今後準備爲班集體做哪些事。教師要提醒學生儘量想得周到一些,想到的事情應該是力所能及的,不要好高騖遠。

(二)交流展示,增進了解

1.討論交流。

討論主題:什麼是集體。

(1)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我們在這個集體中已經相處兩年多了,可是你們知道什麼是集體嗎?課前老師帶領大家來到了繁華的鬧市口和部隊等地方,讓你們自己通過調查,認識“集體”這個詞的含義,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你們先在小組中交流一下,然後用一句話來概括你們小組對“集體”這個詞的理解。

(在充分肯定學生髮言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學生的認識。)

(2)播放拍攝的錄像。

(學生對比單個行人的行走和集體的鍛鍊,強化對“集體”概念的認識。)

師:你們總結得真好!有着相同的鍛鍊身體目標的一羣人就組成了一個集體。但是一個人在街上走,我們就不能說他是集體。

(3)幫助學生理解“班集體”“班集體中的一員”。

師:請你們根據老師剛纔的總結,說一說什麼是“班集體”和“班集體中的一員”。

(在理解 “班集體”這個概念時,要充分引導學生說完整,要說出班集體是由學生組成的,是有着共同的學習和成長目標的集體。)

(4)教師小結。

師:是的,正是由於我們大家有着好好學習、茁壯成長的共同目標,所以我們才組成了這個溫馨和睦、團結向上的集體――三年級(6)班。集體的好壞直接影響着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團結溫暖的集體有利於我們的學習和成長;反之,則不利於我們的學習和成長。每個同學都是班集體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使我們的班集體越來越好。

師:在我們的班集體中,同學們已經共同生活了兩年多了,大家對我們班集體的每個同學已經有了比較深的瞭解,你們是否留意過這幾年班集體的點滴變化呢?是否感覺到了自己的不斷成長與進步?課前,同學們已經較全面地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現在,就讓我們敞開心扉,一起來說一說吧!

2.開展“我是一名小記者”的彙報交流活動。

師:彙報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由各組的組員來彙報,也可以由各組的組長做總結匯報,還可以把你們蒐集到的資料向大家做展示。

(1)第一小組彙報。

組員相繼上臺把自己的採訪內容進行了彙報,還出示了班級獲得的獎狀、證書、書法作品、各項比賽的名次等。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榮譽有的是通過幾個同學的努力爲班級爭取的,有的是許多同學共同努力得來的`,也有的是一個人克服種種困難,歷經千辛萬苦才得來的,他們都是我們班集體中的一員。我們三(2)班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與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從活動中認識班集體的進步與變化,樹立集體榮譽感。)

(2)第二小組彙報。

播放錄音,出示相關的照片,進行彙報。

生:通過對教導處老師的採訪,我們瞭解到咱們班在取得若干學習成就的同時,還存在着不少問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重視每次的考試與作業,共同努力、共同進步。另外,老師希望我們牢記“集體榮,我榮;集體衰,我恥”這句話。

(學生同時瞭解班級的優點和缺點,便於他們認清現狀,自我反思,並進行改正。)

(3)第三小組彙報。

出示不同質量的作業本、圖畫,及老師的評語,播放錄音,進行彙報。第三小組的學生採訪了衆多的任課教師,教師對許多學生既肯定了優點,又提出了希望,希望學生能繼續發揚優點,改進不足,樹立爲班級爭光的信心和決心,使班集體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3.與班主任老師交流。

師:咱們班的點滴變化和同學們的進步,你們的班主任老師最清楚。今天,我特意把他請來,你們可以圍繞着班集體及其成員的問題來問問他。

(班主任老師很熱情地解答了學生的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你們的班主任老師有一個小本子,上面記錄着班上每個同學取得的成績和進步,還記錄着這幾年咱們班的進步呢!你們想聽聽嗎?

(我在課前瞭解到班主任老師手裏有這樣的資料,於是把她請進課堂。班主任老師所講的事例真實、可信,對學生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學生和教師一起回顧過去,激動、興奮和驕傲等情感交織在一起,使他們對班級和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學生和教師共同融入了回顧成長曆程的氛圍中。)

師:剛纔我們從許多老師那兒瞭解到我們班集體的情況,現在我們來誇一誇我們的班集體,誇一誇我們班的同學。

(三)出謀劃策,改善面貌

師: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集體是最棒、最出色的,但這需要集體中每一位成員的共同努力。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都爲集體出謀劃策,我們的班集體纔會變得更好。下面請大家交流一下,爲我們的班集體獻計獻策,並把它記在我們班的工作簿上。

(教師在黑板上列出幾條符合班級情況的意見,在學生彙報的基礎上,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並幫助他們明確了今後班集體努力的方向。)

(四)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師:同學們爲我們的班集體提出了很好的建議,相信大家只要照着去做,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這個班集體將會更加出色。

我們生活在一起已經兩年多了,大家回憶一下,你爲這個集體貢獻過哪些力量,做過哪些事呢?當你的個人利益和集體的利益發生矛盾時,你是如何做的?請選擇一些令你特別難忘的事情告訴同學們。

(教師要提醒學生選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可以先在小組內討論,然後進行全班彙報。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擺正個人與集體的關係,肯定做得好的行爲。)

師:聽了你們的講述,我很感動。在這裏,我要代表全班同學對曾經爲班集體做出過貢獻的同學說一聲“謝謝”,希望你們能一如既往地爲這個集體服務。同學們,今後你們還打算爲集體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請你們把自己打算做的事,悄悄地寫在課前老師發給你們的信紙上,在信紙上寫清姓名,然後裝在信封裏交給我。當你們的諾言成爲你們一貫的行爲時,我們再把它公佈出來。爲了我們的班集體取得更多的進步和成績,請同學們一齊努力、加油吧!

(該環節不公開學生的諾言,而是設置了一個小懸念,這種新穎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五)教師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活動,同學們認識了自己與班集體的關係,也進一步瞭解了班集體及其成員。你們比以前更清楚地懂得了應該如何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係,懂得了自己應該爲集體做些什麼,如何使集體進步得更快。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應該以“集體榮,我榮;集體衰,我恥”的態度時時提醒自己,爲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六)拓展活動,熱愛集體

1.尋找適當的機會,對已經把諾言轉化爲行動的學生進行表揚,並量化打分,給予鼓勵;對那些敢於同破壞集體利益的行爲作鬥爭的學生也要給予表揚。

2.建議班主任老師利用班隊活動時間,在全班開展一個“誇誇我們的班集體”的主題班會,把每位學生寫的感想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向全班做展示。用歷年來集體所取得的各項成績、照片、圖片、獎狀、獎盃佈置會場,佈置一個“榮譽角”,在富有感染力的氛圍中開展一次活動。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六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鄂教版《品德與社會》第十一冊第7課《話說地球》。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和豐富,但大多數人往往沉醉於自己熟悉的小環境當中,對地球的認識也可謂是“不識地球真面目,只緣身在此球中”。因此就讓學生通過學習去全面、整體的瞭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感受地球的神奇、可愛和人類對地球無盡探索過程中的艱辛與執著,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人類對自然、對社會探索無止境,未來靠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分析,六年級的學生對地球的探索有着較爲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一定的查找資料的能力,能從各種媒體上了解到目前我們生存的美麗的地球,對於地球有一定的認知,但他們對地球已有的認知是零散、片面的,對人類探索地球的過程知之甚少。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瞭解地球的形狀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陸分佈,引導學生收集地球地貌的有關信息,與同學交流,感受地球的美麗。教學難點是: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

在突破教學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尤其是在地球的地貌上的全面觀察,學生對地球的認知很零散,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層層遞進和整體的把握,從而讓學生真正瞭解地球的形狀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陸分佈,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

設計思路

根據《課程標準》,我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依據他們的認知特點,整合教學資源,用觀看視頻和圖片、調查與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初步瞭解地球是球體,瞭解主要的地形和海陸分佈,讓學生感知地球兩極的嚴寒、乾燥、風暴、生物等自然情況,爲了解人類對兩極的探索作好鋪墊。並從中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地球的神奇、可愛以及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着。

能力目標: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收集整理信息,與同學合作交流。

知識目標:知道地球是球體,瞭解主要的地形和海陸分佈。

教學重點

瞭解地球的形狀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陸分佈,引導學生收集地球地貌的有關信息,與同學交流,感受地球的神奇、可愛。

教學難點

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地球儀。

學生準備:學生課前收集地球地貌的資料或圖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44-P46頁內容,話題爲“從‘天圓地方’說起”。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47-P49頁內容,話題爲“看看地球的表面”。 第三課時完成教材P50-P51頁內容,話題爲“到兩極去探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謎語導入,感知地球

1.課件出示謎面:形狀圓圓像太陽,自己不能發光亮,青山綠水花兒美,它是生命的故鄉。大家猜,它是哪個星球?

2.師:對這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星球,你有哪些瞭解?能用一兩句話說說嘛?板書:話說地球

【設計意圖:通過謎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通過學生的交流,可以更好的瞭解學生掌握的程度,爲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活動二認識地球的形狀

1.師:大家對地球方方面面的瞭解真不少,但我發現,大家對地球的形狀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地球是個球體。然而,古代的人是這樣認爲的嗎?出示“天圓地方”,你認爲他們當時的認識有道理嗎?

2.師:地是平的,像一個大托盤,被巨大的半球形天穹罩着,這些表面的現象讓“天圓地方”成爲當時人們的共識,但也正如大家所言,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接觸到的事實越來越多,有些現象引起了人們深入思考,漸漸對“天圓地方”的結論產生了懷疑,對地球的形狀提出了新的觀點。

3.學生交流:什麼樣的現象會讓古代人對“天圓地方”產生懷疑?他們又是如何用當時現有的條件去證明“地球是球體”這樣的猜想呢?

4.供料學習————“月食推想”、“環球航行”(提供的資料應重點呈現探索的艱辛與卓越)

5.後來古代的人們是如何去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請大家認真讀一讀相關資料,下面有一個表格,請同學們補充完整。

時間

人物

現象

猜想

付出的努力

結論

6.師:其實地球是球形這一概念最先是公元前五、六世紀的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提出的。以後,亞里士多德根據月食時月面出現的地影是圓形的,給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個科學證據。16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侖^令頁~導的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確實是球形的。環球航行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要有着超於常人的毅力和執着,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航海家麥哲倫首次航行的故事。(多媒體展示)

7.學生交流:在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的過程中,還有哪些人物或者事例打動了你?

8.師:是啊,“天圓地方”的時代,是人們不識地球真面目,只緣生在地球上的片面認識,而“地球是球體”這一重大發現靠的是人類觀察思考後的大膽猜想,挑戰共識,靠的是超於常人的毅力和執着,異常艱辛的努力過程。最終隨着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飛向太空,終於能從太空觀察地球了!看,這是人造地球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地球的形狀是怎樣的呢?第一位遨遊太空的宇航員是誰?他看到地球真面目後發出了什麼感嘆!

9.師:現在我們有能力,有發達的科技讓我們從遠處去俯瞰我們的藍色橢圓形地球,這個過程漫長而艱辛,人類爲之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現在我們一起去看一看第一次人類飛天看地球的過程,(多媒體)同學們,你們看了有什麼想說的?

10.小結:是啊,對地球的探索是艱辛而無止境的,但我們人類更是偉大的,一直以來人類對地球都進行着艱苦卓越的研究,只要我們有着堅強的毅力和執着的精神,我們將會發現地球更多的奧祕。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由古至今的學習人類探索地球的過程,讓學生感覺到人類對地球的不斷探索,推動自然科學的發展,逐步去揭開地球神祕面紗。】

活動三 課外拓展

1.人類不斷探索地球,發現了地球的很多奧祕,但也有很多未解之謎,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2.小結:地球探索的過程由古至今,由外國到中國,人類一直在努力探尋,地球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如“失蹤”的大西洲 、北緯30度線上的“死亡區域” 、羅布泊之謎 、海底金字塔之謎 、消失在太平洋中的古大陸 、古人是否還活在百幕大海底 、日本人談虎色變的死亡之海 、百幕大魔鬼區域水下早外星人的基地,我相信通過同學們以及以後人類的努力,我們都能找到^解答。

【設計意圖:最後結尾可以收集地球未解之謎,給予學生一種展望與期待讓同學們知道人們並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人類對自然、對社會探索無止境,未來靠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板書設計

話說地球

天圓地方

球體

第二課時

活動一 合作探究,知道地球地貌

1.師:我們現在都知道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橢圓形大球,出示多媒體(沒有經緯線標識的地球)看一看,想一想你發現了什麼?海洋與陸地從顏色上你發現了什麼?

2.課件出示"海陸面積比較圖"。師:地球表面大約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蓋,而高出海平面的陸地只佔了地球表面積的約30%。所以我們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組成。

3.師:除了藍色還有什麼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設計意圖:教學中,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討論中,讓孩子們明白地球海陸分佈的特點是:“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活動二 瞭解七大洲、四大洋。

1.師:出示地球儀,除了剛纔我們發現的七分海洋,三分陸地,你還發現了什麼?(根據學生髮現穿插經緯線的定義,作用等)

2.師:地殼的運動導致板塊的分裂,根據不同的板塊分成了大洲,在研究地球時,爲了方便找到論述它們的位置,於是產生了以上的名詞,並非地球本身所具有,這也利於人們對地球的不斷研究與探索。

3.師:全球分成了七大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七大洲,你能在地球以上找到它們嗎?課件出示:東西半球圖。師逐個點擊七大洲4.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它們的名字,並說說你們從地圖上顯示的地形發現了什麼?(相機補充:非洲有世界的撒哈拉沙漠;大洋州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它就是由許多島嶼組成的;南北美洲就像一對姐妹緊緊相連在一起,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爲美洲;亞洲有世界的山脈喜馬拉雅山、峯是珠穆朗瑪峯,海拔8844.43米。^青。藏高原是世界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南極洲的視頻。)來到亞洲你會想到什麼?

5.出示平原地形圖,學生通過討論,小組派出代表圖文介紹平原地形時,可以結合我們的家鄉說說他感受到的這一地形的特徵。(一馬平川)

6.師:通過我們的探究發現,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四分之三,歐洲地形以平原爲主,非洲地形以高原爲主,看來,各個洲都有自己的特點。甚至每一個小的地形區域都有他們各自的特點,地球的表面可真豐富啊!

7.快速識記七大洲。

8.師:你們一下子記住了七大洲,那我們知道地球表面是由七大洲四大洋組成的,下面我們就去地球儀上找四大洋。(出示世界地圖,認識四大洋。)

9.我們將上一節課所學知識聯繫起來,麥哲倫的環球旅行經過了那些大洋?這說明了陸地是被海洋圍繞,海洋連接成了一片。

10.瞭解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分佈,完成填圖遊戲。瞭解它們各自的地理位置。出示四大洋麪積比較圖,比較四大洋大小。哪個洋?哪個洋最小?

【設計意圖:圍繞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認識基礎,給他們提供較大的時間和空間。從看圖感知到了解分佈,再到填圖記憶。這樣,通過自主活動獲得認識發展,技能鞏固,顯然優於紙上談兵式的空洞說教。】

活動三 感受地球的美麗

1.用多媒體將圖片展示給學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例如皚皚的雪原、秀麗的羣山、深邃的峽谷、廣袤的平原、富饒的盆地、蒼涼的沙漠、鬱鬱蔥蔥的森林高大連綿的山脈……)

2.學生自由說說你看到了那些地貌?

3.佈置課後作業:以“地球地貌世界之最”爲主題,收集文字和圖片資料,辦一期小報。

【設計意圖:這一過程主要是在學生課前調查的基礎上開展師生的^對面交流,讓學生了解地球豐富的地表形態。學生的積極性較高,參與面較廣,在七嘴八舌的討論中,進一步感受地球的可愛和美麗。】

板書設計。

看看地球表面

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七大洲 四大洋

豐富的地表

第三課時

活動導入

1.師:誰能在地球儀上指出南極和北極?一說起南極和北極地區,你會想到什麼?教師可以相機板書。那被冰雪終年覆蓋的地方,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呢? 2.師:同學們說的真好,讓我們去那裏看一看,感受與衆不同的自然條件吧!出示多媒體。

活動一瞭解兩極的特點

1.師:看了這些畫面,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自由說

2.通過閱讀課文,讓學生了解兩極地區的主要特點:乾燥之極、寒冷之極、風暴之極。

3.教師出示一組科學數據圖,讓學生自己發現,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去理解乾燥(年降雨量小)、嚴寒(有零下94、5攝氏度的低溫;熱水潑出去結成冰)、風暴(把200千克的大石頭吹得滿地亂滾),體會兩極地區惡劣自然條件。

4.師:兩極地區儘管自然條件如此惡劣,居然還有動物在此安居樂業,請舉出幾種動物。

5.師:動物在南極和北極地區生活,那裏有人居住嗎?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說說他們是怎樣生活的?

6.師: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還有這樣的生命存在,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7.小結:是啊,同學們的好奇也正是科學家們的好奇,他們用着堅強的毅力去探尋地球未知的奧祕。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收集資料的交流和數據的比較,讓學生充分了解兩極的三個之最,體會兩極環境的惡劣。】

活動二人類對兩極地區的科學考察。

1.師:如果你是科考隊員,你會做哪些心理、物力上準備?

2.師:你認爲會遇到哪些困難?

3.多媒體展示科學家們遇到的困難和怎麼克服困難。羅爾德·阿蒙森的故事、“1990年國際橫穿南極考察隊”6名成員歷時7個多月, 跋涉5984公里,終於到達了前蘇聯和平站……

4.師:遇到這樣多的困難,人類爲什麼還要不畏艱辛進行這樣的探險考察?(板書:目的?)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討論和多媒體的展示,讓學生了解到兩極探險會遇到的困難和科學家們執着的精神】

活動三信息交流。

1.師:北極和南極是探索自然界本來面目,研究地球過去、現在、和將來最理想的天然實驗室。儘管充滿了艱難和危險甚至犧牲,卻阻擋不住人類探索的步伐。

2.師:你還知道哪些探索南極和北極的故事呢?推選優秀代表講講他收集到的故事,進一步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

【設計意圖:通過講故事和討論的形式,讓學生深刻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並激發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

板書設計

乾燥之極

到兩極去探險 風暴之極

寒冷之極

艱辛 執著————目的?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七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3——24頁,第二單元《L我們的權利和義務》中第一個主題《我們是集體的主人》中的第二個話題《自己的幹部自己選》。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讓學生知道,在學校集體生活中的民主權利,初步形成現代民主意識,養成對集體,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行爲與習慣:積極參與學校集體的民主活動,初步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集體生活中的定義,探尋參與民主活動,維護民主權利的方法。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知道權力和責任同等,學會對集體負責,建立完整的集體主人翁意識,關心國家與社會的民主生活。

教學重點: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會生活中的現實意義。

教學難點:民主意識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不論任何單位,任何集體都有負責人,你們知道這負責人是這個集體的一種什麼角色嗎?

1、學生討論,回答(幹部)

同學們說得很對,幹部。而幹部是集體活動的領導者、組織者,也可以說是集體的領袖,我們班也不例外。提問:你想做班幹部嗎?如果你想當班幹部,你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不想當幹部,你希望當班幹部的是什麼樣的人?

2、分組討論

3、各組同學將上述討論的情況進行彙報。

二、探究新知

1、一個班集體能不能團結向上,班幹部的作用太大了,如果有一個好的組織者、領導者,這個班不論做任何事,結論大家是可想而知的。既然這樣我們生活在這個班集體中,班幹部怎麼產生呢?

2、自己的幹部自己選,還是我們自己來做主吧。學生討論,教師提示,不論是我們班集體還是別的班集體,這應是每個成員關心的問題。

3、出示課件,本校六(2)班,他們的班幹部產生過程中有一些好的'做法,也產生了一些疑問,想請我們參與解決,同學們願意嗎?(願意!)那好,我們跟六(2)班的同學走一趟,爲我們今後產生班幹部積累一些經驗吧!

三、參與活動

(一)活動1

(1)學生讀23頁“我們選擇了選舉”

(2)分組討論,進行彙報

(3)小統計,選舉的方法

板書:

①班主任任命 ②輪流當 ③由原班主任確定 ④民主選舉

(4)統計分析,爲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你認爲哪種方法好,談你們的想法。

(5)小結,其實選舉產生幹部是普遍認同的一種民主法,這種方法實施必須有一套科學的選舉程序。在集體中,我們每個人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我們有權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我們也應當學會正確地行使自己的權利。

(6)討論協商,分小組討論,協商制定,班幹部選舉程序。

(7)過渡提問:

選舉產生班幹部是一個好辦法,那由誰選?又選誰呢。

活動2

(1)談:“提名候選人”,丁文的困惑和王演的擔心。

(2)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

①你能告訴丁文、王演怎麼辦?

②你覺得候選人應該怎麼產生?

③我們在選舉中有什麼權利?

(3)學生彙報,教師小結。

(4)根據選舉程序,候選人確定後,最終要由大家進行無記名投票。同學們,你又怎樣看待無記名投票?又根據什麼標準來投票?

A、學生參與討論。

B、彙報討論結果。

C、我的投票標準是:

①樂於助人;

②膽大心直;

③有能力,有潛力;

④學習成績好;

⑤工作負責;

⑥熱心爲大家服務。

(三)活動三

(1)請“我們來投票”“記票”。回答,投票的原則是什麼?

(2)學生辨論並指出課本中錯誤的想法的危害性。

(3)小結

通過選舉產生幹部是集體生活中重要的民主舉措,參與選舉則是每個同學的民主權利,我們應當珍惜這一權利,應當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則和對集體負責的態度,行駛好我們的權利。

四、活動拓展:

1、給班主任老師寫一篇民主選舉班幹部的建議陳述選舉的意義和具體選舉設想。

2、在班集體中開展一次民主選舉幹部活動。

板書設計:

自己的幹部自已選

公正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八

主題活動目標:

1、使學生了解基本的防火知識和方法。

2、向學生滲透防火意識,加強防火安全教育。

3、培養他們靈活探究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態度,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活動重點:火災的危害及怎樣應對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九

《我學會了》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自我展示,瞭解自己的特點,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體味學習給自己帶來的樂趣,爲自己的進步感到高興。

2.感受學習有苦也有樂。沒有最初的失敗就沒有後來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並願意嘗試新的學習。

教學重點:

讓學生懂得學習有苦也有樂,爲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成功了不要驕傲,失敗了不要放棄的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關鍵:

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教學準備:

每個同學找出這兩年做過的手工或畫的圖畫;這兩年獲得的獎狀或獎品,佈置成長回顧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非常聰明能幹。那麼,這兩年多的學習中,大家學會了些什麼呢?

二、學文明理

1.請同學說說自己學會了什麼。 (板書課題:我學會了 )

(1)看課文P26-27插圖,學生說說是怎樣做的(重點請同學說說做涼拌菜的過程。表演一下買文具。)

(2)爲了能更好地表現同學們的聰明才智,我們進行“成語接龍”比賽,看誰接得最快?

(3)太精彩太緊張了,我們唱一首歌來輕鬆一下。

(4)教師小結:我們學到的東西真不少。知識增多了,本領增長了,比過去更懂事了。

2.看課文P28-29的插圖,學生介紹:

(1)在學習這些技能的過程中你遇到哪些挫折?

(2)你是怎樣堅持學會的?

(3)你認爲是什麼使你成功的?把你學習成功的經驗介紹給我們,讓我們學習學習。(板書:不怕困難,堅持不懈)

(4)成功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5)成功的快樂只有誰才能得到?

(6)教師小結:學習有成功,也會有失敗,有苦也有樂。只有不怕失敗,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三、教學延伸

1.我們來看王楠、馬琳、李菊、白楊等等乒乓球名將登臺領獎的圖片。

2.討論一下:誰能說說這些名將爲什麼能奪冠?(勤奮、不怕艱苦、不怕失敗等)

3.大家談談:他們是怎樣使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全世界的面前的?(不怕困難,不怕失敗,堅持不懈等)

四、深化導行

1.學習中,遇到了困難,我們該怎麼辦?

2.交流交流自己在學習中得到的樂趣。

3.教師深化教育:學習有苦也有樂。成功只屬於不怕困難,熱愛學習的人。

五、課堂小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學會了什麼?

六、佈置作業

把你第一次做成功的一件事的過程寫下來,讓同學們學習。

板書設計:

1、我學會了

學習中有苦也有樂

成功

不怕困難、堅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