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嫦娥奔月》教學設計【多篇】

《嫦娥奔月》教學設計【多篇】

嫦娥奔月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故事發展表現故事情節畫面,嘗試製作連環畫圖書。

2、在小組合作中能與同伴互相協商、分工,共同完成圖書製作。

3、體驗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快樂。

活動準備

ppt、繪畫紙、油畫棒、訂書機。

活動過程

1、回憶中秋節的主要情節。

師:你的中秋節是怎樣度過的?

2、討論怎樣製作連環畫書。

(1)師:今天請小朋友將你的中秋節故事畫下來,做成一本你的中秋節連環畫。

(2)師:你們還記得什麼是連環畫嗎?做連環畫有什麼要求?

(有封面、故事、封底、裝訂、標價、出版社)

(1)你的中秋節故事需要畫幾張畫面?每張畫表現了什麼內容?

3、幼兒製作“我的中秋節”連環畫。

(1)請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一本中秋連環畫,你們先商量故事內容,讓後繪畫,製作連環畫。

4、幼兒作品展示,並互相欣賞交流。

活動延伸

將幼兒連環畫放置在閱讀區,供大家互相閱讀。

大班教案《嫦娥奔月》 篇二

爲活動背景,使幼兒對月亮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讓幼兒瞭解月缺月圓的變化規律,激發幼兒對月亮圓缺變化現象的好奇心和觀察興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瞭解月亮缺——圓——缺的變化規律,知道月亮圍繞地球轉動一圈就是一個月。

2、激發幼兒對月亮圓缺變化現象的好奇心和觀察興趣。

3、培養幼兒的傾聽、理解能力以及進行簡單記錄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瞭解月缺月圓的變化規律。

難點:讓幼兒知道月亮圍繞地球轉動一圈就是一個月。

活動準備

1、月亮變化週期圖,演示操作教具等。

2、談話:天上的明月。

月亮每天晚上都會出來嗎?出來都是一樣大的嗎?請小朋友說說自己觀察到的月亮的不同樣子。

3、觀看月亮變化週期圖,感知月亮圓缺的週期性變化,同時瞭解“月亮圍繞地球轉動一圈就是一個月”。

討論:月光是從哪裏來的?月亮是怎樣圍繞地球轉動的?月亮繞地球轉動一圈是多長時間?月亮在轉動時會有怎樣的變化?

教師小結:月亮的變化是因爲地球自轉和圍繞着太陽公轉的結果。每年陰曆的七年級、八年級是月亮一個週期變化的開始,最開始的月亮,細細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我們把它叫“新月”。然後,月亮會慢慢變胖,像鐮刀,像小船,到了初七、初八,月亮變成了一個半圓,我們把它叫“上弦月”。到了十五、十六,月亮變成了一個大圓盤,這時候,也是月亮最圓、最亮的時候,我們叫它“滿月”。然後,月亮又會慢慢地變成半個圓的“下弦月”和月牙形的“殘月”,月亮就是這樣重複着缺——圓——缺這樣一個週期性的變化。

4、請幼兒用手電筒、小皮球、乒乓球作演示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情景,進一步感知月亮週期性的圓缺變化。

活動延伸:

1、故事《嫦娥奔月》,豐富幼兒關於月亮的知識。

2、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觀察月亮的變化,並作簡單的記錄。

大班教案《嫦娥奔月》 篇三

由來:

剛剛度過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假期,孩子們還沉浸在吃月餅、看月亮的喜悅之中。我班幼兒大多數喜歡參加音樂活動,但還有一半左右的幼兒固定拍感不強,節奏創編也是新的嘗試。

目標:

1、根據歌曲律動,感應並表現歌曲中的上/下行。

2、通過二聲部合奏提高幼兒節奏的穩定性。

重點:感應上/下行

難點:頑固伴奏的創編

準備:絲巾、飄帶(皺紋紙條)、節奏棒、鈴鼓

過程:

一、準備部分:

1、幼兒唱歌曲《爺爺爲我打月餅》,敲節奏棒走進教室。

2、故事導入:嫦娥吃了王母娘娘的長生不老藥,吃了一顆不夠,她又吃了第二顆……我們跟着音樂聽一聽,嫦娥吃了兩顆仙丹之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音樂活動:

1、教師帶領幼兒聆聽歌曲,並拍出固定拍。(提問:嫦娥偷吃了幾顆仙丹?吃過以後飛到哪?)

2、再次聆聽歌曲,根據歌詞創編單人舞蹈,並在最後兩句做滾手上、下行,感知音階上行和下行的走向。(提問:老師在歌曲最後兩句做了什麼動作?)

3、雙人律動:幼兒兩人一組,手持紗巾(綵帶),模仿嫦娥做飛翔狀;在歌詞最後兩句處,運用肢體表現音階的上下行。

三、頑固伴奏

1、出示十六宮格節奏:塔踢踢塔塔

2、請小朋友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起來發出好聽的聲音,如“唔七七唔唔”,小朋友和他一起拍一拍,讀一讀。

3、老師也給小音符起個好聽的名字:“塔踢踢塔塔”幼兒跟着拍讀。

4、語詞創編:用出示的節奏,創編語詞。如“飛上了月亮”

四、樂器演奏

1、全體幼兒分爲兩組,一組拿鈴鼓和一組拿節奏棒。

2、分組練習:鈴鼓演奏固定拍,節奏棒頑固伴奏。

3、嘗試兩組合奏。

五、集體表演:

聽音樂做律動

反思:

今天是我們班奧爾夫的第一次活動,不管是老師還是孩子,可以說都是第一次嘗試,除了感到新奇好玩,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第一、孩子的好奇心太強,常規沒有建立。

因爲這是我們第一次到音樂教室上課,所以對於這個新環境,孩子們感到很興奮、很好奇,再加上與以往上課不同的組織形式,孩子們的興奮勁就全部顯現出來,有的坐着,有的趴着,有的喊着,有的叫着……活動一度呈現混亂狀態。

第二、活動前幼兒的經驗準備不足。

之前,孩子們雖然也使用過打擊樂器敲擊簡單的節奏爲歌曲伴奏,但對每一種樂器也只是停留在見過、玩過的層面,而並沒有深入的探究這種樂器到底怎麼演奏?它適合什麼樣的節奏等問題,所以孩子們拿到樂器後,好奇心和求知慾也都來了,這敲敲、那打打的,根本就不聽老師說什麼了。

第三、幼兒的'穩定節奏感還有待進一步培養。

在平時的音樂活動中我就發現,我班幼兒的穩定節奏感不強,只有一小部分幼兒能跟着音樂的節奏用肢體語言做律動,大多數孩子,雖然也能參與到活動之中,但節奏感並不強,需要在以後的活動中逐步的培養。

改進措施:

1、逐步建立孩子的音樂活動常規,從練習怎麼坐開始,逐步到樂器的取放和使用。

2、給孩子充分的探索空間,讓孩子一種樂器一種樂器的探索:探索樂器怎麼發出好聽的聲音?適合演奏什麼樣的節奏等等。

3、在日常的音樂活動中,多讓孩子拍一拍,瞧一瞧,逐步培養幼兒的穩定節奏感。

嫦娥奔月教案 篇四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瞭解AABB和ABAB的疊詞的特點,積累這兩類詞語。

3、學會5個生字,綠線中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掌握多音字“濟”,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潛力目標:

1、理解課文資料,能給課文分段,並歸納段落大意。

2、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課文的意境美,體會嫦娥的品質。

情感目標:學習嫦娥心地善良、爲民造福的品質。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資料。

教學難點:感受課文的意境美。

媒體設計:課文錄音、投影片

教學時間:二教時

第一教時

知識目標:

學習生字詞語。指導學生讀通讀順課文。

潛力目標: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資料;能給課文分段,並歸納段落大意。

一、賞“月”吟詩,引入新課。

投影富於色彩感的《月之圖》。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輪圓圓的月亮從水面升起,作爲一個受過中華傳統文化薰陶的中國人,心中此時會不由冒出許多的詩句來,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比如……(讓生去補)

在四年級,我們還學過一首蘇軾在中秋之夜寫的詞……

引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師:是啊,在月圓的中秋之夜,天各一方的人們多麼盼望能和自己的親人相聚在一齊。這是一個多麼溫馨而甜蜜的時刻啊。記得小時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懷裏看月亮,看吳剛伐桂,看玉兔搗藥,聽奶奶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學生齊讀課題,解題:奔,奔向。

“奔”是個多音字。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任務:

(1)讀要過關(正確地讀,流利地讀)

(2)自學好生字新詞(會讀、會寫、理解),常規:比較組詞、課後描紅。

2、自學狀況交流。

(1)認讀生字詞。

遠古崑崙山后羿逢蒙嫦娥

敬重奸詐貪婪接濟寶劍時值中秋迫不及待

威逼翻箱倒櫃灑滿銀輝焦急樹影婆娑企盼

(2)指名開火車朗讀課文,不足處及時指導練習。

(3)討論課文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歸爲一段。

討論交流後總結。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講后羿爲民除害,射掉九個太陽。

第二段(第3―6自然段):講嫦娥爲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藥,飛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講人們想念嫦娥,企盼團圓。

再讓學生試着用簡練的語言給三段分別列一個小標題,交流後板書: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

(4)看詞語串講課文。

師:列小標題,我們是把課文讀短了,這是本領;讀完課文,頭腦中留下了印象,這時能用自己的語言將頭腦的印象生動地講出來,這也是本領。這節課先來個簡單的,請你用上黑板上的詞語將這個故事講出來。試試吧。

同桌共練→指名講述

三、佈置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弟弟妹妹聽;

2、採記“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有關中秋、月亮的傳說。

3、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教時

知識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潛力目標:

精讀課文,感受課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爲民造福的品質。

情感目標:

學習嫦娥心地善良、爲民造福的品質。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教學過程:

一、從圖引入

1、這天我們繼續讀美麗的民間故事――(讀題)《嫦娥奔月》。提起“嫦娥奔月”,我們頭腦裏就會出現一幅畫。什麼樣的畫?

2、(課件出示)看,引說:藍藍的――天,圓圓的――月,衣帶飄飄的――嫦娥。感覺怎樣?(美)

3、課文中有一段話具體描述了嫦娥奔月的這幅畫面,能找到嗎?

4、讀一讀。讀文字有什麼感覺?(同樣“美”,板書)(激發)嚮往美的同學必須爭着讀;心中擁有美的同學必須渴望讀)

5、老師也想讀:(老師讀,不同,我們來對照讀一下,到底有什麼差別。)

飄飄悠悠――飄悠(更輕更柔、有一種飄蕩的美感)

碧藍碧藍――碧藍(喜愛的情感在裏面)

二、揣摩人心

1、這段文字抽出來讀我們感覺很美,此刻請同學們將這段文字送回文章裏去,把課文整體讀一讀,留意一下,當你再一次讀到這段文字時,你還認爲嫦娥奔月僅是畫面的美嗎?

2、學生輕聲讀課文。

3、人更美:心地的善良。能具體說說嗎?先默讀,把一些支持你想法的語句用線畫下來。

學生讀畫後:同學們必須把自己的認識化爲了智慧的波浪線了,我們來交流。

先從總體上把握。體會在兩點上:一是接濟貧苦的鄉親們。二是不讓壞人逢蒙害人,不顧一切吞下仙藥。

(1)什麼是“接濟”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樣接濟貧苦的鄉親們的嗎?

例:村東的王二家沒米下炊了,孩子們圍鍋臺餓得直哭,嫦娥明白了,就……

村西的李三家又添了一口,孩子是生了,卻一塊布來包裹,嫦娥明白了,就立即……

這種給以物質上的具體援助,就叫――“接濟”,像這樣事例說也說不完,所以鄉親們都――十分喜歡她。

(2)第二件事情是關鍵,這件事是因一個人而生,那個人就是――逢蒙。那是一個奸詐貪婪的小人。“奸詐”(虛僞騙人)體此刻哪兒?“貪婪”呢?(“把仙藥交出來!”)應對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樣做的?讀。

“周旋”,什麼叫“周旋”呢?這樣,我們來演一演,我來演那個奸詐貪婪的逢蒙,誰來演嫦娥?

逢蒙:快把仙藥交出來?

嫦娥:仙藥?什麼仙藥?

逢蒙:別裝蒜了,你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藥交給了你,是你藏起來了,說,藏在那兒了?

嫦娥:你必須聽錯了,那天是他採的草藥賣了錢當我藏起來的。逢蒙兄弟,你缺錢嗎?我送你一些。你先坐下,喝口水,我來給你拿。

逢蒙:哼,別跟來這一套,我不會聽錯的。(之後翻箱倒櫃搜起來)

與扮演嫦娥者交流:你爲什麼要與逢蒙周旋呢?(照應課文中的“心想”)當週旋失敗後,你又爲何一口吞下仙藥?(進一步強化“心想”)

多善良的嫦娥啊,誰來將第5自然段來讀一篇,再現那個驚心動魄的場面。

4、(之後學生),嫦娥吃了仙藥,突然身體就變輕了,飄飄悠悠飛了起來……(讀那段文字)

5、此刻我們感覺這段文字美,是不是又多了一個理由,那是――因爲嫦娥的心美。

6、嫦娥的心是美的,但嫦娥此刻的內心你能體會到嗎?你願意成爲的嫦娥的知音嗎?請你用一個詞語描述嫦娥此刻的情緒。

(1)欣慰――能夠讓鄉親們少受到傷害,救了鄉親

(2)遺憾――不能再爲鄉親們排憂解難了

(3)留戀、不捨――留戀人間的生活,這人間有他的丈夫,那位勇猛無比的后羿。

7、如果當嫦娥身體輕起來,飛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個溫馨的家,飛離了自己以前與鄉親生活過的村莊,越飛越高,心中涌起的最強烈的情感應當是什麼?這幅圖有個細節是不是改一改更適當呢?(出示修改後的圖)――我們是不是也把這段文字改一改。(淚眼朦朧,不時迴轉頭來遙望大地。)

三、昇華情感

1、嫦娥深愛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呢?你從課文裏哪些細節得知的?讀7小節,我不想聽你說,我想聽你讀。(放音樂)

2、、后羿對嫦娥的情感,也是天地可鑑。“嫦娥!嫦娥!”這是課文中后羿唯一對嫦娥說的話,其實,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話要對嫦娥說啊。但萬語千言,一切均濃縮在這連聲的呼喚聲中,全體男生讀。

3、同學們,嫦娥奔月就意味她與丈夫……意味她美滿的家庭將……意味鄉親們再不能……此刻再讀這段話(第六小節),你的情緒怎樣?(交流後)讓我們帶着對嫦娥的敬意,帶着完美事物破裂帶給我們的無奈、傷痛再來讀這段話吧。

4、因爲這樣的完美情感,也就產生一個完美的節日,那就是――讀最後一小節。

四、引疑探究

其實,《嫦娥奔月》有許多版本,李商隱以前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這樣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到底是怎樣回事呢?

指名學生講偷藥的故事。

討論:你喜歡哪個故事?爲什麼?(純潔的月亮,純潔的嫦娥――美)

師:我也喜歡,但課文的故事裏,我也發現了問題(指導自相矛盾處),我以前跟大家講過,編故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圓其說,怎樣才能把這個故事編得更完美呢,這個任務交給同學們課後完成。

嫦娥奔月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中秋節也是水果豐收的節日。

通過家庭小組式競賽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組號牌、自帶水果、一次性塑料刀具、盤子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介紹活動的意義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坐在月下不光賞月還要品嚐月餅和各式豐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二、介紹遊戲規則:

今天我們的家長也帶來了豐富的水果,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個別家庭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名稱,基本特性)現在我們將舉行一個製作水果拼盤的大賽,活動規則如下:

1、以三個家庭爲一小組,發放號牌。

2、在規定時間內,不但要比造型還要比桌面整理。

3、幼兒參與性將作爲優先評獎標準。

4、獎項有:配合默契大獎和造型獎。

三、水果拼盤比賽教師注意進行部分協作,其他班教師記錄並進行評獎。

四、評選與品嚐活動頒發獎狀,互相交換品嚐水果拼盤。

五、教師進行今天活動的小結

你們今天這個中秋節過的怎麼樣?(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感覺)你還知道哪些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呢?你喜歡過這些節麼?

嫦娥奔月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瞭解製作月餅的方法。

瞭解月餅的起源時間。

知道過什麼節日要吃月餅。

活動準備

幾種各式月餅。

製作月餅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各式月餅

1、哇!有這麼各式各樣的小餅這叫什麼啊?

2、還是小朋友們最棒,知道這是月餅,那你們吃過月餅沒嗎?

3、小朋友們都吃過啊!誰能說說月餅好吃不啊?月餅是什麼餡料的啊?

4、你們吃過這麼多樣式的月餅,那你們知道月餅是從什麼時候起源的嗎?

5、月餅的起源:在北宋時期,在皇宮和民間都管月餅叫月團或小餅,在古代的演變中到了南宋時期,纔有月餅這個叫法。

6、我們都知道古代就有月餅吃了,那什麼時候必須吃月餅那?

7、對!是過節的時候要吃月餅,那是過什麼節啊?

8、中秋節就是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要吃月餅和賞月。

二、製作月餅的方法

1、小朋友都知道關於月餅的這麼多知識了,那知不知道製作月餅要幾部能完成啊?

2、不知道我們就應該知道對不啊?我們來看視頻瞭解。

3、看完視頻小朋友們這回知道月餅的製作方法了吧!

4、那我們在說一遍製作方法,從制皮、制餡、包餡、成型、飾面、烘烤六個部分。

三、小結

1、小朋友本課的知識都學會了嗎?

2、那要考考小朋友們了。

3、小朋友們回答得不錯,獎勵你們吃月餅好不?

4、品嚐月餅。

嫦娥奔月教案 篇七

活動背景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節日前品種多樣,色澤鮮亮味美可口的月餅閃亮登場,幼兒見得多也品嚐得多。幼兒在已有的經驗中對中秋節有初步的認識,知道市上有月餅,中秋節快到了。有一次有位朋友問:“老師,中秋節爲什麼吃月餅?”我就簡單的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講給他們聽,幼兒很感興趣。爲了讓幼兒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有必要開展一“中秋節”爲主題的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中秋節的習俗,體會過節的氣氛。知道中秋節是我過傳統的民間節日。

2、初步瞭解月亮陰晴圓缺的規律。

3、激發幼兒探索月球的慾望。

4、瞭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5、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

重點難點

月亮爲什麼有圓缺。

活動準備

月餅(若干份)、圖畫紙、彩色水筆、範畫:月之中、月中、月末時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月餅。談話導入課題。

1、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說說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2、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習俗,幫助幼兒初步理解中秋節團圓的含義。

二、瞭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1、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師節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交流討論。月亮姑娘爲什麼做不了衣裳?她是怎麼變化的呢?什麼時候變細?什麼時候最圓?什麼時候像眉毛(鐮刀、小船、圓盤)?

3、教師小結: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變化。月初時,月亮細細的彎彎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變越大,像鐮刀了,像小船了。.。.。.。到每個月的農曆十五十六的時候,月亮最圓,像個大圓盤。接着,月亮又開始慢慢的變小,變呀變呀,到月末時又變得細細彎彎的了。

三、畫一畫:會變的月亮。

教師出示範畫,向幼兒介紹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讓幼兒瞭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幼兒操作:繪畫《會變的月亮》。畫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學反思

通過開展《中秋節》的活動,幼兒在體驗中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瞭解一些有關中秋節的基本知識,幼兒對此活動較感興趣,在活動中,發現我爲幼兒提問的資源不夠豐富。例如:在活動時,有小朋友問:“老師,月亮到底是什麼形狀。”

如果課前我能準備月球儀或課件。這時就可以出示 月球儀或課件,向幼兒展示並介紹有關月球表面的狀況以及宇航員登上月球的情況。激發幼兒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慾望。

嫦娥奔月教案 篇八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2、能畫出不同顏色花紋的月餅。

3、感受到中秋節的快樂。

4、知道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活動準備】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麼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瞭解月亮變化

三、介紹中秋節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說說爲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小結:中秋節也就是農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節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月餅也象徵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麼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五、鼓勵幼兒大膽的繪畫月餅。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纏身作畫的熱情。

六、作品欣賞並展示。

嫦娥奔月教案 篇九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初步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月餅、各種水果。

2、關於中秋節的掛圖,主要內容包括月亮的變化、宮燈、嫦娥奔月的故事情節。

3、家長將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活動過程:

1、講述一箇中秋節的傳說。

今天是中秋節。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八月十五這一天,月亮最圓、最亮,人們看到圓月就會聯想到一家人的團聚,所以又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過節吃的月餅也被做成圓形的,像月亮一樣。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糧食豐收,水果豐收,所以中秋節也叫豐收節。

2、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嚐。

(1)請個別幼兒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2)講述活動:神祕的月亮,啓發幼兒講述節前、節後月亮的大小變化情況。

(3)教師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4)大家品嚐月餅、水果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