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比尾巴》教學反思心得【精品多篇】

《比尾巴》教學反思心得【精品多篇】

《比尾巴》教學反思 篇一

《比尾巴》這篇課文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課文讀起來朗朗上口,極富兒童情趣。我抓住這篇課文極具趣味性的特點,圍繞“比尾巴”大賽展開設計,環節與環節之間銜接自然,環環相扣。

1.教學效果: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他的興趣決定了它的學習態度。在孩子們的眼中,小動物是它們最親近的朋友。就《比尾巴》這篇課文本身而言,淺近的詩歌就比較能讓學生感興趣,讀起來也是琅琅上口。教學時,開始我就利用國小生對動物的親近以及對童話世界裏小動物們的比尾巴大賽充滿了好奇,創設了森林裏的小動物參加比尾巴的比賽,讓學生當小裁判幫助小動物們比尾巴,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新課的慾望。在課文朗讀方面,我主要讓學生做到讀中感悟。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要求做到讀準字音,鼓勵學生比比誰讀得好,讀得流利。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而讀好文中的問句又是教學難點。對於本課在問句的指導朗讀方面,我是這樣處理的:首先是出示文中的六個問句,讓學生自由讀,這樣就能讓他們有個大體的感知。然後是讓學生仔細聽老師的範讀,讓學生自己在聽的過程中找出讀的要點,再讓他們自己按照找出的要點自己讀,最後是個別讀,再開火車比賽讀。在授完新課的時候,又設計了讀的環節。這時是繼續創設情境,在情境中要求學生能夠有感情地讀,流利地讀,最後在讀的基礎上能夠背誦。

2.成功之處:導入新課、識記生字、朗讀感悟、拓展延伸、總結全文,一切很自然地就形成在自己的腦海中,剩下的問題就是怎樣把每一個環節很自然地銜接起來,成爲一體。我借鑑了網絡上的一些設計,用運動會的。流程來實現環節之間的銜接,宣佈運動員入場引出動物的名字;宣佈比賽項目引出問句;宣佈比賽結果引出答句。孩子對於小動物本來就很有興趣,而且運動會孩子也經歷過,對於運動會的大體流程孩子也不陌生,所以這樣的設計,比較符合孩子的生活實際。

3.不足之處:因爲自己內心有些浮躁,有些環節是施而不實,孩子們還沒有真正地進入,就被我又拖到了下個環節。比如:在識字環節,比較“把和巴”時,就沒有很好地引導孩子們通過觀察找規律識記,結果孩子們還把“巴”讀成“尾”,說明了識記效果不理想。在指導孩子們朗讀問句、答句時,有些亂,指導的層次性不夠強,評價不夠到位,孩子們的朗讀興趣沒有平時課堂上那麼濃,朗讀能力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提升。由於事先準備不夠充分,再加上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有限。所以時間掌握得不好,後面的寫字環節還沒有得到落實。

4.改進措施:以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要精心設計用語和恰當使用體態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使創設的情境能真正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比尾巴的教學反思 篇二

1、老師準備的圖片還沒有孩子們說出的動物多,以後應該多準備一些動物圖片。孩2、有的小朋友並不能完全正確的`表達動物的尾巴形狀,但也一定的道理,只不過是孩子的表達能力還有待開發,這一點老師要正確認識。

3、通過老師的引導,孩子們都能表達出,表演出動物的尾巴形狀。

4、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很樂於表演自己的小動物,不但讓孩子們知道了動物的尾巴是不同的,還讓孩子們知道了各種動物只要用心觀察,都可以把他們表演出來。

5、如果我再上節這樣的課,我會準備更多孩子常見的動物圖片,以及動物尾巴形狀的圖片,更豐富的上好這節課。

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 篇三

《比尾巴》是國小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首對話形式的兒歌,介紹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兒歌形式的課文富有韻味,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理解文章的內容和學習課文的寫作方式。兒歌共四節,有問有答,語言通俗易懂,歡快活潑,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特點,深受學生的喜愛。文中的插圖生動形象,栩栩如生,從視覺上激起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慾望和細心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的特點的興趣。

《比尾巴》的第一課時,目的是讓學生能在認識並熟讀生字的基礎上,順暢地朗讀課文,並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達到激發學生學習漢字和用心觀察動物尾巴的特點的興趣。這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要學生認識教材要求學習的八個生字,並能流利地朗誦課文。教學的難點是讓學生明白文中問句的意思,瞭解動物尾巴的特點。

學生富有童心童趣,關愛小動物,所以對動物尾巴的描寫很感興趣。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分別是情境法、直觀法、以讀代講法,充分利用學生對動物的興趣,有效運用感知、感覺的方式,並以感情作爲基礎,把朗誦的訓練作爲主線,充分地引導學生朗讀,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意識,激活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因此,在課堂中,我鼓勵學生通過看、比、讀、合作交流等方式學習課文。爲了給學生營造一個活潑、自主的學習空間,我做了如下設計。

一、創設情境

一年級學生還處於愛玩愛鬧的年齡層,在課堂上會出現好動、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那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始終興致盎然地投入學習是課堂教學的關鍵。

在學生眼中,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由此,我這樣導入課題:“今天,有許多可愛的動物來到我們身邊,它們要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比什麼呢?請大家看大屏幕。”一開課,學生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創設情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地將自己的情感和現實環境結合起來,進而發展語言能力,提高語文素質,並將個性充分地表現出來。

二、圖文結合,自主識字

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認識生詞“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指導學生學會簡單的識字方法,並進行說話練習,讓學生能夠有話就說,暢所欲言,使他們能自由地、自主地表達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形式多樣,強化朗讀訓練

“讀”是這節課的學習重點,要求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兒歌語言的趣味。爲了讓學生充分地讀,我採用了靈活多樣的方式,如自由讀、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師生對讀、同桌對讀、齊讀、表演讀等。

通過這些方式,學生能充分地調動積極性,慢慢掌握語言的運用和感情的表達。表演讀的方式,把學生帶入了情境,拉近了他們與動物的距離,增強了他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真正提高了語文課堂的實效性。各樣各式的練讀,活躍了課堂,能讓學生在自由的、有趣的環境中更好地提高閱讀能力。

四、突破教材內容,拓寬學生視野

教材中所列舉的動物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小部分,在大千世界中,各種新奇的動物還有待學生去觀察和發現。結合課文所學習的動物尾巴的知識,我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去發現更多的動物尾巴的特點,學到更多的知識。瞭解動物尾巴的不同特點的方法有很多,我在課堂上給學生的建議有幾個:一是讓學生在家看中央電視臺的《人與自然》的節目;二是鼓勵學生在週末與家人一起出遊,到大自然中尋找動物的蹤跡,瞭解動物的特點;三是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有關動物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在視頻中瞭解動物尾巴的不同特點。

五、創新板書

在課堂的學習中,一個好的板書對提高課堂質量至關重要。板書要做到圖文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我首先出示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的卡片,讓學生把參加比尾巴的動物名稱說出來,讓學生認讀這些動物詞語,然後請學生上臺把動物詞語卡片貼到黑板上。另外,考慮到低段學生易忘的特點,我把動物尾巴的特點放在文本教學之後才板書,讓學生以回憶的形式說出動物尾巴的特點再逐個板書,再一次複習鞏固。

總之,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我始終從學生的興趣入手,着眼於學生的需求。符合學生需求並能切實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教學設計,不僅要從新課標的要求入手,瞭解新課標教材的教學理念,還要在此基礎上,對教學方式有所創新和突破,打破常規的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想學生之所想,制定符合學生心理的教學計劃,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和文學素質。

一年級《比尾巴》教學反思 篇四

教育的生命不是“複製”,而是創新。課改呼喚本性,張揚個性,實現創新,它以生命的高度關注課堂,關注新型的教學行爲,即重知識的生成過程,不惟單純的結論;重情感生成的機制,不求表面的熱鬧,重課堂的“百家爭鳴”,不求整齊劃一。雖然課前我們都精心地設計了教案,但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行爲卻不是教師完全可以預料的,爲張揚個性、顯現靈性,動態生成已經成爲新課程所提倡的核心理念。它主要包括教學行爲是動態生成的,課程是動態生成的。我們教師就應該在預設和生成之間尋求動態的平衡。

《比尾巴》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兒歌,教師原先的設計主要有四個板塊:自由讀文、瞭解大意;隨文識字、介紹方法;看圖學文、感情朗讀;寫字指導、拓展提高。但學生幾遍一讀就會背了,學生雖然覺得這篇課文有趣,會背之後也就沒有新鮮感可言,有學生就在課堂中開始做起小動作,淘氣的張吟賓更在座位上大聲說道:“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像把傘?何俊的尾巴長,陸路的尾巴短……”面對他的惡作劇,我沒有采取簡單的批評形式,只是當着全班的面說:“張吟賓小朋友真厲害,纔讀了幾遍課文就會學着創作了,”只看見張吟賓馬上臉上一紅,倒不好意思再頑皮了,我接着說:“但這樣的兒歌不僅不好聽,用來取笑同學就更不好了。”

接着我抓住這一生成資源,重新組合板塊,把拓展延伸提到這一環節,出示各種動物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特點,指導學生展開模仿與創作。學生興趣盎然,有的學生說:“誰的脖子長,誰的脖子短,誰的脖子會噴水?鹿的脖子長,熊的脖子短,大象的脖子會噴水。”有的學生說:“誰的耳朵尖,誰的耳朵圓?誰的耳朵像把扇?兔子的耳朵尖,熊貓的耳朵圓,大象的耳朵像把扇。”……不一會兒,學生就編出了不同的兒歌,而且同桌之間互問互答,玩得開心、學得認真。由此看來,只要我們轉變觀念,加強課堂教學的生成性,激活學生的思維就並不難。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設計上改“線形結構”爲“板塊結構”;在課堂調控上,改“封閉結構”爲“開放結構”;在課堂交往上,改“單向結構”爲“網狀結構”,我們的學生就會成爲靈性、悟性、個性充分張揚的新時代的學生,會真正成爲語文學習的主人。

《比尾巴》教學反思心得 篇五

第1課《我們的遠古祖先》終於講完了。1班的學生和第一節課有了明顯的不同,老師要求做的事情,認真完成,學習狀態好,教學效果好。2班的孩子,卻是不幹事兒,《中國古代朝代順序歌》第一節課就要求回去背,再上課的時候,卻只有一個同學背下來了,第三節課也只有幾個同學,1班同學背下來的卻不少,有一半多。而且2班孩子上課很不積極,一樣上課,一樣的內容,孩子的表現怎麼這麼不同呢?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一些想法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是不相符的。如在備課時,有關人類起源的傳說,我覺得我必要向學生介紹一下,但是在上課的時候,我剛一說你們知道人是從哪裏來的嗎?學生就說道從猿變來的。雖然用詞不是很準確,起碼學生知道人和猿是有關係的,那麼傳說就沒有必要說了,視頻資料也不用放了。

有關我國境內遠古人類遺址分佈圖的觀察,開始通過學生看圖,談感受,明確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但是上課的時候感覺很亂,於是進行了調整。但是感覺還是不好。今天再看,想到應該從這節課,就教給學生識圖、讀圖的方法。從整體到局部,重點內容重點觀察。先明確告訴學生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然後引導學生觀察地圖,分析遠古人類遺址分佈的特點及造成這種特點的原因,這樣就順暢的多。

有關炎帝與黃帝的傳說,重點在通過傳說的炎帝、黃帝對人類的貢獻,明確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狀況,提取史實。

學生的習慣還要繼續培養,上課前書本的準備、擺放;上課時,如何回答問題,先舉手,再說話;說練習題,先讀題,再說答案。關鍵在老師的堅持,老師,堅持,學生的習慣就會養成!

《比尾巴》教學反思心得 篇六

七年級學生剛走進青春,因爲身心發展的不成熟,涌現一些心理迷惑,在認識和舉動上涌現了一些誤區,如:隨意給同窗起外號,男女同窗之間互不交往,早戀,尤其很多家長反映這段時間以來,自己孩子比較重視自己的外表,在裝扮上穿戴奇特,與父母相處時涌現矛盾等很突出,這些現象伴隨着青春發育期生理和心理的變更而發生,是一種成長現象,這些誤區嚴重影響了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輔助學生認識青春期存在的一些觀念和行動誤區,輔助學生矯正誤區,給予適當的引導,把他們的這種朝氣蓬勃的力量煥發出來,他們將會更快樂地迎接青春期的到來,奏響歡樂的青春節拍是本節課的目的所在。同時也給家長下了一場及時雨,我利用教材提前上了第四課。

這節課從整體設計上體現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理念,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是參與者,是主體,關注每一位學生,面向全體,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心理學研討表明:學生進入國中階段後,他們的自我意識會逐步增強,盼望老師多給他們一些表現的機遇。可以爲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才幹,證明自己“能行”的大舞臺。在這裏,他們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爲此結合我的省級心理課題《政治課教學中對學生自信念的培育》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建立協調的師生關係,創設良好的集體氣氛,充分施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評價,以小組競賽、男女同窗競賽的情勢,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自我確定,感到自己能學好,從而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熱情,不斷增強學習的自信念。在學法領導上重要採用自主探究法和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輔以情境教學,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撥開迷霧,感悟青春”讓學生自己爲自己的青春點亮一盞明燈。

針對課堂教學現在我從幾個方面來小結:

1、教學目的達到了預期效果,特殊是情緒、態度和價值觀目的成效明顯,學生能根據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結合自己的察看、體驗的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學環節的設計合理、學生活動、討論充分,答覆問題積極,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教學的重、難點也根本能突出,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中進行學習。

2、學生在問答問題時,特殊是第三個誤區時,讓學生直面這一敏感的話題,學生熱鬧討論、發表不贊成見,更能精確看待男女同窗之間的交往。

我以爲本節課講解中還存在一些需要調整和改良的地方:

1、對於誤區的導入,我採用直接用情景來討論,我以爲如果先讓學生回憶平時的行動,列出身活中存在的過錯認識,然後在結合情景展開,可能效果更好,學生更容易進入情景。

2、在課堂中,學生討論較投入,較強烈,爲了完成本課內容,有一些細節上冷落學生,跳過學生的話題進入我的下一步教學,未能做到根據課堂實際調整教案。

我會在教學中摸索,在摸索中提高。

《比尾巴》教學反思 篇七

《比尾巴》這篇課文是一首兒歌,與動物知識相關的短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內容是充滿兒童情趣的語言,讀起來琅琅上口、簡明易懂。這邊課文容易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朗讀慾望,所以我選擇了這篇課文。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12個字,會寫“公、車”,認識新筆畫“撇折”及偏旁“八、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指導讀好問句的語氣,瞭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會用“誰的尾巴——?——的尾巴——。/——的尾巴像——。”的句式說話。讓學生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更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在教學設計中我設計了學生當裁判的環節,充分發揮本文的“趣”,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習。讀好問句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可以三個問句分開讀,因爲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問句,教師應該先範讀,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跟讀。其中生字教學也是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重點,對於生字的教學,我的導師也給了我許多建議,我自己平時也存在每課識字量太大的困擾。我覺得識字是低年級學生的重點,特別是識字方法的教學,所以設計時還是把識字作爲一個重要部分,並結合不同的識字方法穿插在短文的學習中,最後再進行一次集體的鞏固。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還設計了課外拓展這一環節,使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結束本堂課教學。我事先準備好素材,讓學生仿照這兩小節的形式在用其他小動物編一編兒歌,如:問:“誰的尾巴?誰的尾巴?誰的尾巴?”答:“的尾巴。的尾巴。的尾巴。”

但作爲一個新老師我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這些都值得我深思:

一、教學經驗不足,準備工作還不到位。

在示範讀問句時,自己都沒有讀正確。問句是從第一個字就開始上揚的,而我只上揚在了最後一個字。這樣教學,學生是無法理解問句和陳述句語氣的不同。如果我在解讀文本注意到這個難點,可以聽聽磁帶上的範讀,而不是根據自己的想法讀就不會出現這個不應該犯的錯誤了。

二、不注意一年級學生行爲習慣的培養。

上課時,班裏幾個男孩回答問題時爲了顯示自己聲音響亮費盡氣力大喊,我雖然覺得有些不妥,但又怕說了他們,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聲音會小了,所以也就沒說什麼。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看似默認的態度引起了更多學生的共鳴。齊讀時大家大喊特喊,課堂裏嘈雜聲一片。在上課時我還發現學生的讀書姿勢都還不是很正確,才體會到自己平時上課對他們行爲習慣的培養沒有很好的重視。

三、組織課堂紀律還有欠缺

感覺這次賽課紀律方面沒有上次好,雖然時不時都在組織紀律,但整個課堂還是有不安定因素,總有那麼幾個調皮的小朋友愛說話、愛做小動作,這可能是一年級小朋友的天性吧!我們班因爲情況比較特殊,學生在學習習慣聽課習慣方面問題確實比較大,這讓我也很頭疼,以後這也是工作管理方面的重點。

雖然爲這次賽課付出了一些精力和時間,但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東西是我平時花再多時間也未必能覺察到的。

《比尾巴》這首兒歌抓住了各種小動物尾巴特點,以“比”的形式爲主線,充分調動孩子學習探究的積極性。它以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語言琅琅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教學中可以以朗讀訓練爲切入口,拓展學習資源,讓學生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低年級的每一課識字教學都是重點,所以生字的學習應該貫穿始終,整堂課還應該加入寫字的環節,學寫一到兩個字,而不是把寫字放到一課時去完成,這樣可以分散寫字的難度,孩子們能更加輕鬆地把字記牢、寫好。

我是教學《比尾巴》的第一課時,目標是在認讀生字的基礎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一、二節,並理解其內容,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對此,我做了如下設計:

在孩子們眼中,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由此我準備了很多圖片。讓學生說的同時隨機出示6張詞卡:公雞、鴨子、兔子、猴子、孔雀、松鼠。在與動物打招呼中,把字寶寶送到小動物的手裏的活動中,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與生字見了第一次面。孩子們根據自己在生活中積累的常識,暢暢而談這三個小動物的模樣,結合孩子的回答,穿插教學生字長、短、把。輕易地理解了字意,也分散了識字任務。隨後,我設計了兩道關口:識字挑戰與朗讀課文挑戰。孩子要讀的慾望強烈。爲了朗讀好,理所當然得接受第一個挑戰:識字——比比誰的記性好,識字本領大。一年級的孩子們好表現,一見要挑戰,要展示自己的聰明,情緒高漲,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思維活躍,同桌合作想辦法記字效率也會高。字寶寶裝進了記憶寶庫,可是它調皮地躲進了課文中,你能響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嗎?孩子們快樂地模仿朗讀。在多形式地比賽朗讀中,孩子們自我評議、合作糾正,朗讀能力不斷提高。然後我引導孩子從讀中體會,讀後談談猴子、松鼠、小兔的尾巴長得啥模樣。在孩子們交流的基礎上,

我又引導孩子們去思考小小的一條尾巴,爲何長得各不相同,有什麼作用?孩子們在互相交流中增長見識,感受着動物尾巴的奇妙,在孩子暢所欲言後,我也相應地介紹了一些動物尾巴的知識,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趁機我要求感興趣的孩子在課外多多觀察、收集小動物圖片,去了解更多小動物尾巴的作用。

一年級語文《比尾巴》教學課堂反思 篇八

輾轉多年,金秋九月,收穫夢想,我有幸能加入新鋼一小,重踏的三尺講臺,做回孩子王。十二月八號的彙報課我深有感觸。

首先要感謝學校領導給我這次鍛鍊的機會,感謝我的師傅唐老師和同事對我的耐心指導,感謝我的孩兒們的積極配合。

在孩子們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比尾巴》一課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那琅琅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的語言,能激起學生朗讀的慾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

低年級的識字和朗讀教學都是重點,所以我採用了以讀爲主,隨文識字,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

一、識字。第二課時一開始,通過發運動服叫動物的名稱,這樣可以複習學過的部分生字。然後,我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本課生字的興趣,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鼓勵學生自主識字,並利用集體的智慧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整堂課我還加入寫字的環節,學寫一個字,而不是把寫字放到另一課時去完成,這樣可以分散寫字的難度,每節課都動筆寫一兩個字,孩子們能更加輕鬆地把字記牢、寫好。

二、朗讀。整節課的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運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賞識學生,以情爲基礎,以“讀”的訓練爲主線,注重引導學生富有個性化地讀和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整堂課中,穿插了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從而實現自主實踐,提高了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課堂上學生的學習反饋也反應出了一些問題。朗讀尤其促發我深思。怎樣才能讀得深入,怎樣才能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學生的朗讀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對此我做了如下反思:在指導學生讀好一句話時,首先不要急於要求他們讀出感情。比如問句的朗讀,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錯字的前提下,讓學生在自讀中體會句中的停頓之處,形成一定語感之後再試着讀出問的語氣。如部分學生仍沒有讀好,千萬不能着急,或是就此草草結束進入下一個環節。而是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繼續進行耐心的指導,同時注意保護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這時仍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問答對話的語氣等方式,通過範讀、賽讀等形式,反覆練習把句子讀好。

教一篇課文,首先必須先把自己放在文章中去,讓自己成爲其中一員。我沒能很好地投入,感覺自己遊離在課堂之外,與課文還沒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自己的語音語貌影響了整堂課的水平。課堂的教學語言應該是抑揚頓挫,我的語調過於平談,不能很好的牽動學生。

教無止境,學無止境,今後,我要向同級組的同事多多請教,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努力提高教學水平。

《比尾巴》教學反思 篇九

第一次參加“責任杯”教學比賽,我經過慎重考慮,選擇了一篇充滿童趣的課文《松鼠的尾巴》。這篇課文是新教材第三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主要寫小松鼠在不同的情況下發揮尾巴的作用,解決了問題。通過學習瞭解松鼠尾巴的特點和用途,激發學生觀察動物、瞭解動物的興趣。課文結構雖然比較簡單,但篇幅比較長,要想在一節課35分鐘內既完成生字教學,又完成閱讀教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爲此,我動了很多腦筋,花了許多心血去作準備。

首先,我仔細分析教材,制定課文的教學重點、難點,尋找突破口。其次,上網查找有關松鼠的圖片資料,參閱優秀的課堂實錄,根據班級學生情況精心設計教案。然後,自行設計製作課件。

一切準備就緒,我對上好這堂課也就胸有成竹了。果然,課上得很順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主要抓住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巧識字。

隨文識字是一種很適合低年級小朋友的認字方法,即把生字放在一篇課文中邊識字邊閱讀,把識字、閱讀、說話等基礎〈WWW.〉訓練有機結合。在本課教學中,我把十個生字放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分散教學,抓住重點,各有側重,不面面俱到。如教學“茸”,我用長毛絨玩具和毛圍巾讓學生觸摸,從而理解“毛茸茸”;教學“攤”,請學生做動作;教學“遍”和“寒”,着重組詞;“蹤”字強調字音和字義;而“最”“降”“乖”的教學則注重分析字形。所有生字都在一定的詞語和句子中出現,有具體意義,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進而促使學生更快地掌握字形,讀準字音。

二、重閱讀。

在引出課題時,我先出示了“小松鼠”的圖片,然後出示課文第一小節:小松鼠有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可它不知道尾巴有什麼用。讓學生讀好句子,再學習生字“茸”,接下來直接導入課題。接着,組織學生在組長帶領下,小組內讀課文,並出示要求,做到有目的地讀。讀完後完成口頭填空:小松鼠的尾巴可以;可以;可以。初步理清課文思路。然後,有側重地學習第2、3、4節。其中,第2小節主要通過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來理解內容;第4小節比較簡單,通過動畫演示來理解;重頭戲放在第3小節,這一節描寫黃鼠狼追趕小松鼠,小松鼠拼命逃,在緊要關頭用尾巴當降落傘幫助它脫離了危險。我將這一情節用動畫的形式直觀生動地展示給學生,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我趁機組織學生同桌邊表演邊朗讀,這樣,不僅使學生加深對松鼠尾巴作用的印象,而且很容易地理解了“跳躍”“順着樹幹”“扭頭就跑”“緊追不捨”“無影無蹤”等詞義。

三、練說話。

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也是語文課上及其重要的環節。我設計的說話訓練由易到難,層次分明。課一開始,我就設計了一個說話訓練:(看大屏幕上的小松鼠跟它打個招呼)並出示句式:這是一隻()的松鼠,它()。用生動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打開思維的閥門,充分發揮想象力,激發說話的興趣。學完課文後,我又出示了一個拓展訓練: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尾巴也很頂用?出示句式:的尾巴,可以。我還專門製作了各種動物的幻燈片,給學生適當提示,學生髮言異常踊躍。最後,我要求學生將上面說過的。各種動物尾巴作用的句子連起來說一說,增加了難度,滲透總分結構的段落形式。出示句式:動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處,的尾巴,可以;的尾巴,可以;的尾巴,可以。動物們的尾巴真頂用啊!

當然,課堂教學中也有不足之處,比如多媒體課件的光盤與幻燈片之間的轉換不很流暢,因而浪費了少量時間,顯得有些煩瑣。這是設計環節時的失誤。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避免類似現象的發生。

比尾巴的教學反思 篇十

比較尾巴這首童謠抓住了各種小動物尾巴的特點,以“比較”的形式爲主線,充分調動兒童學習和探索的主動性。以一問一答、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兒童歌曲朗朗上口,簡潔易懂,充滿了兒童的興趣。在教學中,我以閱讀訓練爲出發點,拓展學習資源,讓孩子們瞭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每個環節的聯繫,並用適當的'語言將它們串起來。例如,一開始,我引進小動物來進行比賽。請猜猜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比賽&“突然,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了。學生們的眼睛“嗖”地一聲盯着老師,想知道答案。

爲了更好地激發兒童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兒童歌曲的最終知識拓展和模仿中,兒童歌曲的句型往往可以舉一反三,遷移應用。學習完兒歌后,我設計擴展了這個鏈接,用課件展示了其他六種小動物(老鼠、燕子、金魚、馬和豹)的圖片,生動的圖片再次激發了孩子們創作兒歌的慾望。他們能夠掌握動物尾巴的特點,並根據詩歌的風格編寫兒童歌曲。這一創作不僅培養了他們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在使用積累的文字和句子中感受到了動物尾巴的可愛,因此他們對動物充滿了愛。

《比尾巴》教學反思 篇十一

《比尾巴》教學反思。在孩子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再根據自己的特長,自己畫了課文中動物的圖片。本課以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以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琅琅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容易創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朗讀的慾望。

我是今年剛剛分配的新任教師,上天給了我們這批幸運兒一個絕好的鍛鍊機會,先有“藍青工程“活動,我們每個青年教師都有一個教學經驗豐富的師傅,後又學校舉行了教學“創新杯”大賽,作爲一名新教師,我是非常看重這次比賽的,一來可以鍛鍊自己的能力,二來對自己把一個學期的工作也是一個檢驗。在比賽之前,我進行了準備工作,關選課文就用了兩天的時間。最終選定的是一年級語文課文第10課《比尾巴》。選定課文、設計教案、試教、修改教案。反反覆覆地徵求指導老師、其他老師的意見。根據自己的的理解,結合老師們的意見進行着緊張的準備工作。

在孩子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再根據自己的特長,自己畫了課文中動物的圖片。本課以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以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琅琅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容易創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朗讀的慾望。而且,在教學設計中我設計了學生當裁判的環節,充分發揮本文的“趣”,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習。學會識字,讀好問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12個生字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一次性很難很好地掌握,在試教時樑老師建議我分開識字,三個問句分開讀。我覺得識字是低年級學生的重點,特別是識字方法的教學,課前每一個字我都想好了識字方法,並結合在短文的學習中,最後再進行一次集體的鞏固。

終於,星期二上午輪到我上課了,是第三堂,當時真有點“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感覺。上課的思路基本還是清晰地順着教學設計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每個環節的銜接,並且用適當的語言把它們串起來,如,一開始,我採用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今天動物園裏可熱鬧了!小動物們要開展一項比賽,邀請每個小朋友做裁判。究竟是一項什麼比賽呢?”一下子把同學們的吸引力給集中了,同學們的眼睛“嗖”的一下全盯住我,很想知道答案。爲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還給小朋友了帶來了兩份小禮物,一份是亮晶晶的大星星,是獎給大組的,還有一份是紅紅的小蘋果貼紙,獎給優秀個人的。在讀課文的時候,我先給學生一個問題:到底有哪些動物來“比尾巴”呢?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課文,讀了課文去解決問題。到了最後的時候,我用這樣的語句穿插:“同學們學得很認真,老師決定獎勵你們!”學生眼前一亮,我不失時機地馬上說:“送一首很好聽的歌曲給你們。”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要指導學生讀好問句。在教學時,除了老師範讀、錄音範讀之外,我還根據問句的特點,指導學生把句子最後的一個字音揚上去,還用了一個往上的手勢給予提示,讓學生自己練習,同座位互相學習等辦法去解決難點。新課標的要求是要學科綜合,我在教學當中也注意和美術與音樂結合。在學習各種動物名稱時,我及時出現相應的動物圖案,讓學生字詞和動物樣子結合起來,整體認識。課件還配有歌曲,一邊看着漂亮的動畫一邊拍手唱歌,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更高漲了。

我能夠以認真的態度去上好這節課,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體現和解決了重、難點。但是,作爲一個新老師我有很多的不足與缺陷。上完課後,幾位聽課的專家和語文骨幹教師結合我的設計和教學過程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一、教學經驗不足,指導還不到位。

1.因爲本課的上聲比較多,對於一年級來說,讀好上聲是一個難點,很多小朋友的上聲沒有讀好,爲了使得我的教學任務很好地完成,我就沒有一個個去糾正,而是最後一總告訴他們上聲到底該怎麼讀。我想講了一下,全部就應該知道了。可是,袁主任說:“他們纔是一年級的孩子啊,不要太高估他們了,一定要出現一次就指正一次,否則你會徒勞無功的。”在教學問句時,問句是從第一個字就開始上揚的,而且每一句的感情應該是不同的。而我卻沒有很好地指導。這樣對於問句的讀這個難點就難上加難,學生無法很明顯地理解問句和陳述句的語氣的不同。雖然,老師們只是安慰我說這是經驗不足,但我覺得自己是準備不充分。如果我在解讀文本注意到這個難點,可以聽聽磁帶上的範讀,而不是根據自己的想法讀就不會出現這個不應該犯的錯誤了。

2.不能很好地投入,感覺自己遊離在課堂之外,與課文還沒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樑老師說過:“教一篇課文,你首先必須先把自己放在文章中去,讓自己成爲其中一員。 比尾巴教學反思_比尾巴教後感

二、自己的語音語貌影響了整堂課的水平。

有老師跟我說,其實你的整堂設計以及組織都非常不錯,可是你的聲音太尖了,一來影響課堂教學水平,二來對你自己的嗓音也是一種很大的傷害,教師是你一輩子的職業,必須好好保護。看來,上課用什麼樣的聲音也是一種很大的學問。

雖然爲這次賽課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但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東西是我平時花再多時間也未必能得到的。它讓我知道自己的不足,更清楚了自己的方向,堅定了自己的信心!

教無止境,學無止境,今後,我要向同級組的同事多多請教,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努力把教學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