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聆聽花開潤物 伴幼兒健康成長

有了孩子,使得年輕的我們,品味到成長的滋味,欣喜於煩惱同行。

聆聽花開潤物  伴幼兒健康成長

有了孩子,使得年輕的我們,體會到責任的重量,養育與教育同行。

有了孩子,使得年輕的我們,聆聽到花開的聲音,陪伴與傾聽同行。

有了孩子,使得年輕的我們,懂得了成熟的意味,堅持與鼓勵同行。

……

有了孩子,孩子的成長教育成了每個家庭的大事兒。我的孩子今年六歲,上國小一年級,在老師和家人的精心呵護和照顧下,一天天健康成長。爲人父母的我們,更是每時每刻觀察着自己的孩子,盼望孩子身心健康、學有所成、能有一個幸福的未來!但孩子的成長哪有一帆風順的呢?對孩子而言,她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對家長而言,初爲人父母面臨着育兒這個全新領域。

記得女兒4-5歲時,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情緒,有時遇到着急的事情,她會持續的、大聲喊或者哭。每當這個時候,做爲母親,我非常焦躁,不知道如何讓她安靜下來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我曾經錯誤的採取批評以及硬性壓制的方式,結果卻適得其反,孩子的哭聲越來越大。也很委屈。當時幼兒園推薦《指南》健康—情緒安定愉快環節中的教育建議是:“允許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並給予適當的引導。如幼兒發脾氣時不硬性壓制,等其平靜後告訴他什麼行爲是可以接受的。發現幼兒不高興時,主動詢問情況,幫助他們化解消極情緒。”於是,我在她再次出現這種持續的、大聲喊或者哭的情況時,我安靜的陪在她身邊,如果她不拒絕的話,我會把她摟在懷裏,讓她放肆的去哭喊,一直等到她情緒穩定後,我才主動詢問她情況,再和她一起說說剛纔發生的事情爲什麼發生了,有哪些方式可以處理,下次再發生時她可以說什麼,怎麼說等等。多次試驗下來,感覺女兒慢慢變得能表達自己的情緒,不亂髮脾氣了,甚至可以產生共情,用我安慰她的方式安慰怒氣沖天的我、或是傷心難過的我。

幼兒園一個班裏的孩子,年齡最大的相差近一歲,做爲媽媽們,肯定有體會,幼兒的體力和智力,幾乎是一個月一變化,幾個月的年齡差距就會導致孩子們表現有所不同。女兒在班裏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在和老師溝通以及我在親子課觀察中,發現女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班裏的其他小朋友要稍微遜色一些,老師雖然寬慰我說大些會好點,但是,做爲母親,心中怎麼能不焦慮?這種焦慮感伴隨了我很久,可是我還是要表現的不在乎的樣子,害怕我的擔心會給孩子扣上烙印。《指南》說明實施辦法中特別提到:“每個幼兒在沿着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所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這一條指引讓我的焦慮稍事緩解,我安靜的等待着女兒慢慢長大。同時,我按照《指南》傾聽與表達環節中建議:“爲幼兒創造說話的機會並體驗語言交往的樂趣,引導幼兒清楚地表達” 。試着配合孩子去做遊戲,去扮演小故事裏的角色,聽她安排,互相對話,理清思路。雖然,比起班裏的一些幼兒還有很大差距,但是,女兒終於能在家裏勇敢的、大聲的、憑自己的記憶,拿着繪本給我講故事了,晚上睡覺前,女兒也會和我說說她在幼兒園的一天,甚至告訴我她喜歡的人與事。

女兒成長的過程,也是對我性格的磨練與修復,有一天週末外面淅淅瀝瀝的下着小雨,我目視窗外,琢磨着和女兒幹什麼好呢?我站着,女兒也站着,隨後,我搬了凳子坐下,女兒很自然的坐在了我旁邊,我們一起看着窗外,我看了女兒一眼笑了,女兒也笑了,那一瞬間,我突然覺得,都說父母陪伴孩子成長,可是,孩子又何嘗不是在陪伴我們呢?

只要用心,便能聆聽到花語陣陣,我們的用心,定能看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結果,願我們的孩子們都能夠健康成長,用寓教於樂的方式點亮快樂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