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潤物無聲,花開有時,是最美的教育情懷

潤物無聲,花開有時,是最美的教育情懷

潤物無聲,花開有時,是最美的教育情懷

鍾祥市九里回族鄉回民初級中學 吳本剛

我從自己二十多年的教育經歷中悟出:潤物無聲,花開有時,是最美的教育情懷。

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說:“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遊也。從遊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爲而成。”這段話揭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而要達到一種境界,情懷必不可少。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有句名言,“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強調了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巨大作用。那麼如何才能“搖動、推動、喚醒”受教育者呢?教育者就要懷揣大愛,潤物無聲,尊重“每一棵樹、每一朵雲、每一個靈魂”的獨特性,樂學生之樂,痛學生之痛,如水般活動,再推動他人,等待花開,就能避免以教育爲名義的一切魯莽,以生命面對生命,以靈魂喚醒靈魂。

既然教育是搖動、推動、喚醒,那麼教育者如何獲得搖動、推動、喚醒的力量?唯有懷揣潤物無聲,花開有時的情懷,審視自身之不足,明確發展之方向,以主動發展、勤奮上進爲帆,划動終身學習之槳,在學習中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將自己站成一棵頂天立地的樹,塑成一朵無所不能的雲,修煉成一個盡善盡美的靈魂。只要還站在講臺上,就能時刻保證具有搖動其他的樹、推動其他的雲、喚醒其他的靈魂的無窮力量。

教育是一項挑戰性極強的事業,是與時俱進的事業,是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又必須具有前瞻性的事業。不同時期對人才的不同要求,知識的快速更新,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社會及家長對孩子過高的期望都對教育者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在從事這一職業的過程中,還要面對家長的不理解,學困生的不開竅,留守學生和行爲偏異孩子的難教育等挫折和困難。唯有潤物無聲,花開有時的情懷,方能面對困難不抱怨,面對挫折不退縮,面對責任不推卸,面對目標不放棄,才能在困難與挫折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正確、教育方法是否得當。面對學生的叛逆和牴觸時,才能降低身姿、蹲下來保持學生的視覺看待事物,迴歸學生的本心與之共情,如水般的潤物無聲,靜靜等待,我們方能目睹花兒綻放的美麗,領悟教育者獨有的幸福。

同時,教育也是一項具有風險性的事業。生活在轉型社會中的人們,面對經濟大潮以及多元文化的衝擊,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都於無形中發生着變化。浮躁的內心驅逐着人們急促的腳步,在忙碌中人與人之間少了寬容和理解。在各種利益的驅使下,社會及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對教育者的尊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滑坡。面對這樣的情況,教育者唯有潤物無聲,花開有時的情懷,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響學生,以精湛的業務技能引導學生,以如水般的大愛情懷包容學生,以人性的光輝照亮學生。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去守望教育這方聖潔的領土,努力成爲社會模仿的標杆,影響身邊人和下一代。從而去莠存良,實現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求而至,不爲而成”。

教師作爲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應該建構豐富的精神世界,具備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擁有自己獨特的工作、生活和行爲方式,對現實世界有自己的判斷標準和價值取向,不趨炎附勢,不阿諛奉承,不隨波逐流。也就是說,教師應該有自己的精神家園,做自己的主人。鄭潔老師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說:“學校作爲人類文明的聚集地,便以精神世界充實而富有價值,教師的價值在學校中就是以傳遞人類精神的火把而體現出來的。教師既要在科學技術領域成爲學生的導師,又要成爲人類精神的守望者,而且教師的一切功底都是以精神底子作爲基礎的。”教師通過多讀書、多思考、多寫作,將自己的精神家園經營得豐厚富足,始終保持高貴而本真的內心,堅守內心最深層次的寧靜,守望一份最美好的教育理想,擁有一份物質無法衡量的快樂,爭取一種超越繁雜日常的精神自由。教師的精神家園不是逃避現實的世外桃源,而是修煉一種靜水流深的教育生命狀態,過一種行雲流水般的教育生活,時刻讓人感受到一種厚積薄發的力量。讓“潤物無聲,花開有時”的大愛情懷,如血液般在我們的骨子裏流淌,讓每一個和我們相遇、相處過的學子都在你溫潤如玉的包容裏逐漸成熟,在你清風拂面的無聲引導中走向成功,成爲他應該成爲的模樣。

有人說,教育是一首詩,一首激情澎湃的詩;有人說,教育是一幅畫,一幅色彩斑斕的畫;也有人說,教育是一首歌,一首常唱常新的歌。既然選擇了教育,就讓我們將“潤物無聲,花開有時”的情懷和最美的教育理想一同裝進行囊,行走在教育這條充滿未知的路上,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有功於萬物而又甘心屈尊於萬物之下,終身守望,花開有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