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家庭教育中的換位思考

家庭教育中的換位思考

家庭教育中的換位思考

北冶鎮第一初級中學高紅濤

換位思考是一種能力。家長面對教師,要換位思考;教師面對學生,要換位思考;家長面對孩子,要換位思考,都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看問題。同時,我們還要引導家長真正的學會換位思考,真正的做到換位思考。

一、換位思考的意義

1. 幫助我們瞭解孩子的動機,從而真正理解孩子如果我們不瞭解孩子的行爲動機,我們就會誤解孩子,也沒辦法正確的迴應孩子,弄不好會採用錯誤的教育方式。

2. 幫助我們體驗孩子的感受,從而改變教育行爲換位思考其實就是理解孩子,感受孩子。從孩子的立場來看事情,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世界,纔能有真正的理解,才能改善親子關係。

3. 幫助我們瞭解孩子的需求,從而關注孩子內心看問題不要只看表面現象,而要尋找現行背後的動機。有時候,換一下位置,站在孩子的這一邊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看問題,多學點育兒知識,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那麼我們就更容易理解孩子,能更理性地對待孩子。

二、 換位思考的障礙

1. 思維定式的影響

換位思考就是要克服“自我中心”傾向,不要以爲自己都是對的。不能做主觀臆斷的推測,不能想當然的想問題。在我們成人世界裏,成人是經常犯這樣的以自我爲中心的錯誤的。

2. 沿襲上代人教育方式

有類家長憑着自己的經驗來教育孩子,從來沒有檢查過自己做的對不對。更沒有去想,和自己的童年經驗有什麼關聯。

3. 生氣時難以做到換位思考

當家長失望、生氣、發怒、心煩的時候,是很難做到心理換位,因爲這些是讓我們失去理智的情緒狀態。而換位思考需要冷靜,需要可觀,而在這種情緒主宰下,即使家長知道換位思考的好處,也不能冷靜下來理智的、主動地或自覺地進行換位思考。

三、如何做到換位思考

1. 回憶自己當孩子的時候

我們在教育上的很多麻煩都源於成人的“以已度人”,忘了孩子到底還是孩子。所以,在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先不要急着教育孩子,而是先在腦子裏,倒回去想一想,我們做孩子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有什麼願望,有什麼要求。這樣,才能理解現在的孩子的要求,孩子的願望。

比如:我看到孩子犯錯了,先想想,我小時候犯錯時,我的父母是怎麼對我的,當時我什麼感受?我讓孩子做事,他竟然不聽我的。這時,先想想,我小時候,父母一定要我去做我不喜歡做的事,我是當時是怎麼想的?我準備打孩子時,先不要巴掌落下去,先想想,我以前被父母打時,我心裏當時怎麼想的,會恨父母嗎?會討厭他們嗎?

2. 在教育孩子之前,先想想孩子會怎麼想

我們的動作比思維還快,這往往容易造成我們教育的失誤。因爲省略了思考,特別是換位思考這一個步驟。不去考慮是否能夠接受,孩子是否願意配合。孩子心裏是否認同我們的做法。

思考:

我的說話方式能讓孩子接受嗎?(如果不能接受,那一定是說話方式有問題。)

我的期望是否是孩子想要的?(如果孩子不想要,爲什麼不想要?他是怎麼想的?有沒有更好的讓孩子接受的辦法?)

提醒:在每次要對孩子發出教育行爲之前,先把自己降在孩子的位置上。這樣提問自己,抓住幾個關鍵性的提問詞:孩子能否接受?是否想要?什麼感受?什麼反應?

3. 不要忘記孩子和我們一樣

家長與孩子有相同的需要。因爲家長與孩子都是人,所以:

● 家長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公平對待,孩子也是一樣。

● 家長希望別人對他們和藹、友善;孩子也是一樣。

● 家長希望在做得不好時,有人諒解和鼓勵;孩子也一樣。

● 當感到悲痛、煩惱、頹喪的時候,家長希望有人給予支持、安慰;孩子也是一樣。

4. 試着去理解

有時,我們對自己經歷過的一些事情總是刻骨銘心,在以後的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情會讓我們感同身受,會激起我們的共鳴。掀起內心深處的情感。

但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經驗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事情我們沒有機會去經歷,但不等於說我們不可以試着去理解它,多一點寬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善良,去關心孩子。

總的來說,學會換位思考,是家長和老師必學的一種思維上的技能。習慣成自然,當換位思考成了我們的一種思維習慣,能經常地自然而然地進行換位思考,那麼,我們面對孩子時,同樣也能做到換位思考了。

標籤:家庭教育 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