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優秀校長事蹟學習體會

目錄

優秀校長事蹟學習體會
第一篇:優秀校長事蹟學習體會第二篇:優秀黨員事蹟學習體會第三篇:地稅局學習優秀事蹟體會第四篇:學習優秀黨員事蹟體會第五篇:學習葉校長先進事蹟心得體會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優秀校長事蹟學習體會

zxpa曾是xx歷史上年齡最小的教師,14歲國中畢業,當了2年義務的夜校掃盲老師,讓103個學生全部脫盲;16歲當上一師一校的民辦教師,在家鄉鵝毛寨破廟改建的學校裏實現了教書的夢想。師範畢業後,無論是在條件最艱苦的高山國小、離家40多公里的民主中學,還是在海拔2300米的大山中學,從簡易的石棉瓦房開始興建的響水中學,zxpa獲得了“老黃牛”、“鐵人”、“一般的校長幹不贏他”的評價。

今年52歲的zxpa,是xxx市xx中學校長,化學高級教師。憨厚淳樸的微笑,堅實有力的握手,敦實的中等個頭,帶着貴州味的普通話,他在雲貴交界的大山深處堅守了38年,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定位:當學生喜歡的老師,做羣衆好評的校長,辦學生嚮往、家長放心、人民滿意的學校。

這一切都源於愛。因爲愛,zxpa同志38年紮根邊遠貧困山區教育事業,這是一種從不間斷的執著,就是這種力量讓人感動,就是這種奉獻震徹心扉。正因爲他有滿腔熱情,他在自己的平凡人生中,創造了不平凡,並給學生帶來無數次的感動。“俯首甘爲孺子牛”,這是教師的執教理念。學習了zxpa同志的先進事蹟後,他一心只爲教育的先進事蹟深深地感動着我,震撼着我。

zxpa同志以實際行動,生動地展現着自己心中對教師這一職業的質樸追求和精神嚮往,在他身上集中展現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教師精神。他的執著奉獻,點燃了每一個教師的愛心,使愛從點的閃光演化成線的延伸、面的擴展。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他讓xx鎮中學連續8年會考錄取人數均爲xx當年第一名,成爲六盤水市100多年鄉鎮中學的佼佼者。他用自己踏實的工作,表達了自己最真實的想法,這種精神,值得每一位老師學習。我也是一名教師,儘管我們的工作迥然不同,但是我們可以共享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同一種態度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甘於寂寞,甘於奉獻,甘於專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後的教育生涯中,我將在這些先進事蹟啓迪和鼓舞下,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一名教師的責任心。

首先,要端正態度。這是做好事情的根本前提。

其次,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在教學中,“對帶別人的孩子要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都應該學會換位思想,當我們希望別人證明教自己的孩子時,就一定得怎麼教別人的孩子。

最後,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都說人是要活到老學到老,zxpa校長一直都是在不停的學習和創新的。時代在進步,孩子在成長,對老師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好 範文網),我要不斷加強學習,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大膽創新,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讓自己的腳步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樣纔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我會記住自己的職責,在今後的工作中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延續教育事業的光和熱。以zxpa老師爲榜樣,愛崗敬業,以高尚的師德鑄師魂,爭做具有學識魅力與人格魅力的,人民滿意的教師,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爲教育事業盡微薄之力。

第二篇:優秀黨員事蹟學習體會

1988年4月,楊老先生從保山地委書記崗位退下來後,毅然放棄到省城安度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5.8萬畝,價值3億多的林場,並無償將林場移交給國家。楊老先生曾先後被評爲省、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老幹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爲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境保護傑出貢獻獎”、“中華環境提名獎”等榮譽稱號。在生命的最後20年時間,他用生命的餘熱把曾經山光水枯的荒山變得山清水秀。

俗話說,做好事做實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做實事。楊老先生爲官30餘年,把全部的心血和熱情都用在了爲人民羣衆辦實事上,一輩子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輩子淡泊名利、廉潔奉公。幾十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樂於奉獻,一心爲民,忘我工作,始終如一的堅守着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的發揮了老有所爲的奉獻精神,以感人的事蹟,集中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崇高品質,樹立了黨員幹部的光輝形象,是共產黨員和老幹部的優秀代表,是“創先爭優”的典型代表,是我們學習模範。

學習楊老先生,就要學習他永葆本色,貧賤不移的堅定信念。他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每時每刻都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他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學習楊老先生,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先人後己的高尚情操。他爲官幾十載,從未爲妻子和孩子撈一冊“濃轉非”戶口本,沒給家人蓋一間像樣的房子,還對家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住處有個窩就行。“卻把他自己大量的積蓄投入到大量山義務植樹造林上,最終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當地政府,縣裏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他又把大部分捐給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向楊老先生學習,就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不圖名、不圖利、不謀私,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學習楊老先生,就要學習他艱苦樸素,苦幹實幹的作風。他穿着樸素,以普通羣衆的身份往來其間,以真誠之心對待羣衆。向楊老先生學習,就要像他那樣牢記宗旨、心繫羣衆、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民本精神。

學習楊老先生,就要學習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革命精神。他幾十年如一日,廢寢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度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縣大量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並把植樹造林作爲爲人民服務的又一新的起點。向楊老先生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葆鍥而不捨的精神,活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

總之,楊老先生的一生是艱苦奮鬥、大公無私、一心爲民的一生,是平凡而偉大的一生。通過學習楊老先生的先進事蹟使我體會到,做好事業必須先做好人,必須端正心態,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不能好高騖遠,必須從點滴做起,立足崗位,腳踏實地,愛崗敬業。尤其作爲一名當代年輕人,一名迪慶礦業員工,更應該以楊老先生爲榜樣,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面對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更大的成績。

第三篇:地稅局學習優秀事蹟體會

2月22日上午,當我在局裏組織的政治學習中,通過電教片觀看到同志的先進事蹟後,心裏有股熱流涌動,一條不平凡的工作路,走出了一個不平凡的幹部,感人的事蹟讓我們怦然心動,生命的詮釋讓我們潸然淚下。27年的稅收工作之路,一名優秀的稅務幹部留下了他閃光的足跡,同時也收穫着他所應有的那份榮譽。

電教片中,展現出同志在平凡中塑造出稅收事業的神聖和偉大。他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在平凡的崗位、平凡的生活當中,幹出了不平凡的事,成爲全疆地稅系統學習的楷模,這正是值得我們每名地稅幹部學習和欽佩的地方,這正是在生命的考驗中塑造出的絢麗的彩虹。

他是全區地稅系統的一面旗幟,是人民稅務爲人民的忠實踐行着。他的先進事蹟正是反映了當代地稅人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風貌,這是一種時代精神的體現!他的事蹟令我們感動和汗顏的地方實在太多太多,他用自己的生命,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忠於黨,忠於國家,終於人民。他永遠離開了他所鍾愛的稅收事業,離開了他所深深摯愛的親人、朋友和同事,他一串串不平凡的足跡,一件件感人至深的業績,生動詮釋了一名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崇高境界,這是一座豐碑,激勵着我們不斷前進。同志雖然走了,但他留下的精神是永恆的,將永遠激勵我們。

工作上是這樣,生活中又是怎樣呢?十幾年在外工作,無暇照顧自己的孩子,年邁的父母住在窄小的平房裏,下崗後的妻子走家串戶去收繳水費,他一直沒有時間去治療的心臟病,還有一個個等待他扶助的兄弟和姐妹……這就是他笑容後面的生活,關於這些,還是在他離世不久,大家得知的,他明亮的笑容和他生活之間所產生的巨大反差,強烈的震撼着我們,讓我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我們曾患得患失,內心建立的一套自以爲是的人生世界觀,在他面前顯得那樣渺小而不值一提,內心一再的問,怎麼可能?身爲局長怎能讓妻子下崗呢?身爲局長,爲什麼不能讓自己的父母住的寬敞一點?身爲局長,怎麼不給自己的兄弟找一個好工作?許多個疑問急着衝出來。只要一個電話,只要利用一下手中的權利就可以解決,但是同志卻說,他的權利是用來服務於國家和人民的,不是爲自己的那個兄弟或親人服務的,這就是他的回答,親人們黯然的神情,一定會讓他的心裏不安吧。

去世後,領導和同事去他生前的宿舍清理遺物,人們發現,他對自己,嚴格的近乎苛刻!身爲地稅局局長的他,竟沒有一套像樣的西裝。是啊!在心裏,最美的還是那深藍色的稅務制服,穿上稅裝,就寄託了內心對地稅事業的滿腔熱愛!一片深情!在他簡樸的宿舍裏,那喝剩的中藥,似乎還有殘留的溫度;那陳舊的沙發,仍在嘎吱作響;一條用了多年,已洗得看不出花色的舊枕巾,仍等着主人歸來;陳舊簡樸的傢俱令人心碎!而斯人已逝,留下的,只有他的精神、他的操守,讓我們追憶、緬懷……。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猝然離去的你,留給我們太多的感動。你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在你的人生中,以對黨無限忠誠,對人民無比熱愛,對稅收事業無私奉獻,爲我們書寫了一部生動教材。他的事蹟感動着每一個用心解讀他故事的人,他是如此純粹,如此的無私,又是如此的堅定和執着。的先進事蹟,讓我聯想起身邊值得學習的優秀榜樣,如朱海濱和阿布力克木同志,他們在昭蘇高源平凡的稅收工作中,對待工作執着認真,廉潔奉公,嚴格執法。特別是90年代在基層稅務所工作期間,克服我們現處優越的辦公條件的難以想象的困難,租房辦稅、吃饢就雪穿着雨衣睡覺解決食宿,條件再苦依然執着,正是身邊這些最真實、最樸實的事蹟,讓我們明白只有平凡才彰顯着做人做事的操守。

雖然未能時時盡孝於雙親、盡心於家庭、盡職於父責,但爲了心中責任的召喚、爲了地稅事業的壯美,他甘於清貧、兩袖清風!在他身後,人們拾起的,收藏的,除了懷念,還有傳承!那是一種心靈的觸動,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揚!我作爲一名同齡人,發自內心地向同志致以崇高的敬禮。

第四篇:學習優秀黨員事蹟體會

學習北京大學高鬆

與西壩河社區葉如陵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爲推動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全面展示優秀黨員風采,充分發揮“羣衆心目中的好黨員”示範引領作用和影響力,我係於近日開展學習黨員先進性事蹟的活動,爲進一步營造全體黨員學習先進、做好先進的良好氛圍。

一、高鬆

高鬆是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他30年來不懈鑽研、辛勞育才、默默奉獻,爲中國化學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爲己任,10年來共培養博士生17人,其中1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高鬆同志2014年榮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被評爲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4年獲第八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1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一)勇攀高峯的科學家

高鬆同志在大學時代就樹立了崇高的人生理想,明確要通過科學研究實現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並最終實現一個共產黨員的人生價值。早在本科期間,高鬆已經在徐光憲院士領導的實驗室做論文,讀研後跟隨徐光憲院士從事科學研究。多年來,他致力於配位化學與分子磁性研究,在發現新的磁現象、發展新類型分子磁體方面開展了深入系統的工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對化學的熱愛與執着、對祖國基礎科學研究的強烈責任心推動高鬆在科學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樂此不疲。近三十年來,高鬆將自己的心血奉獻給了中國化學事業。爲了節約科研成本、高效測定分子的磁性質,他曾和同事們紮根實驗室,在實驗室的行軍牀上度過一個個不眠之夜。

正是這種不怕吃苦、以苦爲樂的精神,使他在攀登科學高峯的征程中不斷進取。他率先報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同自旋的單鏈磁體,將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glauber教授早在1963年提出的一維ising鏈動力學理論模型以分子實物的形式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高鬆和研究小組還根據建立的單離子磁體的概念,選取特殊的配體構築了世界上最小的磁體,單分子磁體領域的專家、美國texas a&m大學的kim dunbar教授在國際著名的《化學與工程新聞》雜誌專門針對這一工作撰寫的評論說:“這一單離子磁體採取全碳原子參與配位,爲單分子磁體的發展開拓了一個全新的領域。”1998年至2014年,高鬆及其合作者在配位化學和分子磁性領域發表sci論文300餘篇,累計sci引用8600餘次,h指數51。這組令許多一流科學家都吃驚的數字背後是高鬆20多年來孜孜不倦的日夜奮戰。2014年,43歲的他,成爲中國科學院院士。

(二)創新人才的導航者

高鬆同志熱愛教書育人事業,以培養國家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爲建設創新型國家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力量爲己任,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心血。多年來,高鬆始終堅持每學年爲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講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程,每次課前他都花大量時間準備,注重把學科最前沿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使本科生一進校門就能與院士面對面交流。他堅持教學要根據實踐的需要,在教材更新、教學方法探索、閱讀文獻拓展等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他不辭勞苦,親自主編本科生基礎課教材“普通化學(生物類)”。2014年起,他承擔本科生“無機化學”的教學工作,每次課前他都要做足準備,對於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特別是如何通過問題的設置來增強與學生的互動,引導學生閱讀最新或經典文獻,加深對於無機化學基本概念與原理的理解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他從學生的學習需要考慮,在教授研究生課程“羣論與化學”時,考慮到數學推導多、理解難度大,爲了便於學生理解,他放棄簡單方便可以重複使用的ppt形式,而是一直堅持使用板書,對學生進行推引,並充分進行互動,儘量使學生在真正意義上理解羣論在化學中的應用。

(三)甘於奉獻的領軍人

高鬆同志曾任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院長等十餘年。2014年,在就任院長大會上,他表示,任院長期間的最大心願就是“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和氛圍,讓更多的人能夠發揮自己的作用,特別是爲年輕的教師和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他以學院發展爲己任,善於對事情做出快速準確的判斷,帶動班子其他成員爲學院發展盡心盡力,積極引進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使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各學科發展齊頭並進,學院風清氣正、團結和諧,成爲一個人才濟濟的“大”院:院士9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5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0人,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4年底國家科技部批准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聯合籌建“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學院學科綜合排名穩居全國高校之首。據esi統計,過去10年中,在化學類排名前1%的全世界950個化學研究單位中,北京大學發表論文數居第17位;被引論文數居第35位。

高鬆同志還將管理服務工作拓展到化學界。他擔任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化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第六屆全委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化學組成員等職務,對中國化學學科的發展傾盡全力,主動擔責,深得同行好評。他認爲,基礎研究只有帶動和促進同行一起進步纔會對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他們將實驗室儀器向國內和國際同行開放,經常幫助其他研究組進行樣品的磁性測試,並開展了廣泛的科研合作。他和同事們的努力推動了我國分子磁體研究的發展。2014年10月,第12屆國際分子基

磁體會議(icmm2014)在北京召開,高鬆任大會主席,這是學界對中國分子磁體研究的承認,也是對高鬆在該領域貢獻的肯定。

(四)潤物無聲的教書匠

“謙和、寬容、平實和坦誠”是同行、同事和學生對高鬆的一致評價。國家自然基金委的同行、學院的同事、研究組的合作者提到高鬆都是交口稱讚,大家都認爲他合作意識強,主動承擔,爲人低調,從不抱怨。他熱心助人,對於他人的要求從來是能幫就幫,想別人永遠比想自己多。他謙和寬容,困難面前總是主動承擔、榮譽面前總是主動避讓,幾十年如一日。

“我是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教師高鬆,”這是高鬆對外自稱時用得最多的稱謂。雖然已經是赫赫有名的院士、年輕有爲的化學家,但是,在高鬆的內心,“教師”纔是自己的“第一身份”。繁重的科研任務和瑣碎的行政事務並沒有影響他對學生的培養。相反,他把能利用的一切時間儘可能地留給學生,堅持每週三晚上和學生開組會。除了經常推薦一些最新文獻給學生,他也會親自看和親自講。他會把相關雜誌的最新動態介紹給大家,遇上與組裏研究方向有關的文章,他還會通過電子郵件及時發給相關人。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默默影響和深深感染着周圍的每一個人。

入黨至今二十多年,高鬆同志鍥而不捨地鑽研、長期默默地奉獻,始終以自己的執着、堅守、努力與奮鬥實踐着自己對科學事業的堅持、對人生的崇高追求,實踐着他入黨時的誓言。這是他作爲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追求,這種追求還將支持着他爭取更大的成績。

高鬆同志2014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並被評爲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4年獲第八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1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並於當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院士,已列爲今年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擬表彰對象。

二、葉如陵

葉如陵是香河園街道西壩河西里社區的一名退休老黨員,曾志願服務西藏醫療衛生事業31年,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退休回到北京後,他利用自己掌握的醫學知識爲社區居民提供服務,成爲了居民身邊的“健康顧問”。被朝陽區紅十字會聘爲奧運志願者急救知識首席培訓師,先後獲得朝陽區黨員志願者之星、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十大志願者;全國紅十字志願者之星、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被評爲首都十大道德模範候選人。要做一輩子志願者的他,成爲社區居民中一面永不退色的黨旗。

(一)真心付出奉獻社區,黨委委員幹實事,志願服務彰顯黨員模範風采

退休回到北京,他常跟老伴這樣說:“像我這樣的人,在醫院裏太多,而在社區裏太少,社區更需要我”,在西壩河西里社區新一屆黨委換屆選舉中,葉如陵以高票當選爲唯一的一名

居民黨委委員,他表示,不當掛名黨委委員,要當爲民辦實事,紮在居民裏的委員。每次召開黨委會,他都準時參加,和其他黨委委員一道學習科學發展觀,認真撰寫心得學習體會,一起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每天晨練後,他都在小區涼亭裏跟居民聊聊天、談談心,及時反應居民的心聲。

葉如陵在服務居民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做好黨員志願者需要“有愛心、有耐心、有誠心”。他居住的西壩河西里社區,許多退休多年的老人,面對醫院的收費較高,排隊掛號看病時間較長,有病了能不去醫院就儘量不去醫院。現在“有了病就找葉大夫諮詢”,在社區裏家喻戶曉。面對這些老人,葉如陵非常耐心地傾聽他們的“嘮叨”,細心地傾聽他們的症狀,從不輕易不打斷,然後在“嘮家常”中給他們提出治療建議。再次遇到居民時,葉如陵總會關切地問問他們的病情和治療進展情況。在社區時間長了,社區裏一些老病號的身體狀況他都能大體瞭解,見到他們都能準確地詢問他們的病情和身體狀況。

對於一個退休老人來說,有一個好的心態、好的身體纔是最重要的。葉如陵常說,只有付出,纔能有收穫;只有“舍”,纔會有“得”。他把自己的書屋命名爲“捨得書屋”,表達他作爲一個黨員志願者投入社區、投身社會,獲得快樂、獲得健康的決心。

(二)“愛心小屋”關愛居民,搭起“葉如陵團隊工作室”,看病諮詢更溫馨

葉如陵身爲社區黨委成員,他是社區與居民之間的紐帶,身爲一名醫療工作者,他更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大夫”。爲了能更方便爲居民看病諮詢,葉如陵積極與朝陽區紅十字會聯繫,引進了社區醫療服務車,社區居民給它起了個溫馨的名字:“愛心小屋”。每週五下午葉如陵都會在“愛心小屋”進行義診活動。許多居民都是“愛心小屋”的受惠者,搬到順義區居住的社區居民張大媽週五專程坐公交車回到這裏找他看病。張大媽動情地說:“醫院裏看病的人很多,醫生無法給他們作更多的答疑,聽過葉大夫耐心的解答,更加清楚自己的病情”。

時間長了,社區的居民都知道他這個平易近人的“葉大夫”了,有一天,他按照既定時間到小區的河邊馬路上進行快走鍛鍊,路邊一位老人走過來,向他打招呼:“你兩天沒有出來鍛鍊了”。他吃了一驚,就問:“你怎麼知道我兩天未出來?”他說:“我在這兒等你兩天了,想請你幫我看看病”。他非常感動地說:“你以後可以到我家或打電話約我都行”。慢慢地,在小區居委會辦公室、在小區公園裏,到他家裏或打電話找他看病的人多了起來。

在葉如陵的帶動下,更多醫療志願者的身影忙碌在“愛心小屋”裏,他們組成了“葉如陵團隊工作室”,義務爲居民量血壓、預防諮詢、心理諮詢。

(三)時刻掛念居民安全,“醫療課堂”進社區,帶給居民無限健康和樂趣

社區裏的老年醫學知識課堂每次都聚集很多居民,“老年癡呆症的預防”、“常見病的防治”,居民說聽葉大夫講課又幽默,又實用,在快樂中就學到了不少知識。根據常年在社區義

診積累的經驗,葉如陵精心製作了一套《老年健康講座》幻燈片,重點講了衰老、高血壓急症和腦卒中、冠心病和心梗、老年糖尿病、骨關節疾病。他說:“給居民準備一份通俗講義和幻燈片,他們只要帶一雙耳朵去聽就行了,只要有幾句話對社區老百姓有用,我就沒白講”。

當甲型h1n1流感在全世界和我國肆虐的時候,葉如陵立即趕製了一套《預防和治療甲型流感》科教幻燈片,在朝陽區黨校和社區進行了健康大課堂講座,並把這一套課件贈送給了朝陽區紅十字會培訓救護中心的其他老師。考慮到世界經濟危機和甲型流感的特點,葉如陵在這套課件裏特別強調了科學、冷靜、積極對待的觀點,給居民吃了一顆“定心丸”。

葉如陵經常用這樣一句話結束自己的講課:“我是一個黨員志願者,是一個退休醫生,我願意爲大家服務,提供諮詢,下課後或是其他時間都可以找我”。葉如陵自覺用黨員的標準、道德的標杆爲人民服務,發揮餘熱,在爲人民服務的過程中達到老有所爲,老有所樂,他一直追求者老黨員的新作爲、新目標。每一位聽過葉如陵講座的人都深深記得他的這樣一句話:“我要做一輩子的志願者,把愛心和知識奉獻給我的祖國和人民,直到永遠”。

我們將以北京市“羣衆心目中的好黨員”爲榜樣,認真學習他們牢記宗旨、開拓進取、踏實肯幹、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努力爭當學習理論、學習業務的模範,爭當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模範,爭當服務羣衆、維護羣衆利益的模範,爭當履行義務、遵紀守法的模範,爭當弘揚正氣、敢於同不正之風作鬥爭的模範,創先爭優。

第五篇:學習葉校長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葉靜校長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今天上午業務學習的時候,學校組織我們學習了原實驗國小葉靜校長的先進事蹟,學習完後,我真的是受益匪淺,從內心深處敬佩葉校長的人格魅力,她的堅強、樂觀、對學生的和藹可親以及教學的智慧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十年代,她作爲一名上海姑娘,放棄了大城市的優越生活,而選擇了偏遠、落後、貧窮的西藏當一名國小教師,一呆就是40年,當年的西藏各方面條件可比不上現在,當時無教材,葉老師就自制教材和教具,教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雪域學子,在西藏葉校長是桃李滿天下。下面我就學習葉校長的先進事蹟後結合自己的教學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課前準備要充分

作爲一名教師,一定要做到課前準備充分。課前一定要鑽研教材、深挖教材、吃透教材、瞭解本節課的重難點,多看教學用書和查找一些網上資源,同時還要了解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再認真備課、製作課件。只有課前準備充分,在課堂上才能做到胸有陳竺、遊刃有餘。

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所謂學習習慣包括:課前準備習慣、上課聽講的習慣、回答問題的習慣、思考問題的習慣、書寫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等。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是會讓孩子終生受益的。學生是一個潛在的發展的個體,在發展的過程中,感情的衝動,個性 1

的張揚……無時無刻不在學生的語言,行動中表露出來。在以人爲本的新的理念下,關注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是完成“爲了每一位學生髮展”的價值取向的定位問題,通俗地講,學生沒有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教師是難以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的。

尤其是國小生,可塑性極強。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教師教育引導學生學習的基本保證,一個班級,一個學校學生的學習習慣,它體現了教師羣體、一所學校的人文素養。只有健康的心理,纔有健康的生活,纔有良好學習方式和習慣。

三、教學目標要明確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藉這個例子教學生掌握這個工具,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著名教育家這一段精闢的論述,闡述了教者、學者、教材之間的辯論關係。既然教材只是受教育者的一個藍本,那麼教者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必須呈現明確的學習目標,這些學習目標的鎖定,是教者根據教材,教學情境,教學對象等整合教學資源,去粗取精,從雜亂的知識點、能力點諸當中,提取的一節課或某一課的學習目標,它具有多元性,科學性。教師呈現出教學目標,只有目的明確的課堂教學,才能良好地讓求知者凝聚思考的目光,嚼咀知識的藍本,讓“疑難問題”的颶風,捲過學生平靜的心海,造成生生互動,合作探索的課堂局面。

如果一位教師在課堂上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一節課東一

下、西一下,想起哪兒是哪兒,亂七八糟的,課堂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能號嗎?絕對不可能!

四、教給學生數學思想和方法(即解題方法和技巧) 我認爲:數學學課是要教會孩子學會思考,其目的是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簡單的說就是要把孩子的思維打開、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思維更敏捷,而不是把孩子教“死”了,讓孩子變成解題的機器。因此,我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很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總是有意識的交給學生數學思想和方法。比如:我會常常鼓勵孩子一題多解,從不同的思路去分析理解題意等。

在平時教學中,很多教師走入了一種誤區,認爲學生多做題就能提高學習成績,於是題海戰術成了很多教師的法寶。殊不知,這不但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不用談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思考了。

我們都有這麼一種體會,許多學習數學的人,在20年甚至30年不接觸數學題後,卻仍能解出一些很複雜的數學題。爲什麼?這裏很重要的就是他們掌握了數學解題的思想和方法。數學中處處滲透着基本數學思想,如果能落實到學生學習和運用數學的思維活動上,就能在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方面發揮出一種方法論的功能。因此,只有讓學生掌握數學的思想和方法,纔會遊刃有餘、水到渠成。

五、講課的同時給予學生學法指導

學習方法指導,簡稱數學學法指導,是“學會學習”的一個重

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只是爲學生的認識的發展提供種種有利的條件,即幫助、指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習慣。教師應該做的是善於“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這也是新課改的要求之一。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應更突出給予學生學法指導,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做作業的習慣,都加以引導,使之更趨科學合理。要求學生學習時要專注,不受外界的干擾;要耐心仔細,獨立思考,不抄襲他人作業;要學會分析學習的困難,克服自卑感和驕傲情緒。

六、精講多練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多思、多說、多練,我們在課堂上不僅要做數學,還要訓練學生“說”數學。“精講多練”不是不講,而是該講的知識點要講清楚、講明白,老師絕對不能“滿堂灌”。

總的來說,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良好的自身素質是基礎,正確的學生觀是前提,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愛好是關鍵,優良的教學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保證。

推薦訪問其他精彩內容:

學習張偉校長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張偉校長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張偉校長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好校長事蹟心得體會張偉

優秀校長先進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