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的教案(精品多篇)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的教案(精品多篇)

《示兒》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內容:

教科版第五冊 35頁。

二、教材和學情分析:

《示兒》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詩中的作者以遺囑的口吻,表達了對收復失地、洗雪國恥、重新統一祖國的無比渴望。全詩字句發自肺腑,悲憤交集,真摯感人。三年級學生已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對於這樣以敘述口吻寫的詩,藉助於註解基本讀懂詩句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學生在以往的學習古詩中,往往至“理解詩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對詩歌的感受力不強。這個年段的學生學習詩歌時需要在解釋詩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即感受詩歌的意象,於詩中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受到心靈的震撼,並真正提高古詩文閱讀欣賞水平。唯如此,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實現提升。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詩人及寫作背景,能較好地朗讀詩歌,熟讀成誦,會默寫。

過程與方法:能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掌握詩詞大意,把握詩歌內涵,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本詩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從而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感情低沉的音樂

五、教學過程:

課前口語訓練,《滿江紅》導入該課。

師:

1、自由朗讀《示兒》把詩讀順口。

2、藉助下面的註釋來理解詩句所要表達的含義,再來練讀。

3、教師範讀,從老師的朗讀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4、出示《示兒》視頻。

5、按老師劃分節奏練讀。

6、找生讀,齊讀,(適當評價)

7、師生合作讀。

師:用一個字來形容、來表達你讀完《示兒》這首詩後的感受、感覺和情緒,你會選哪個字?

師:作者“悲”的是什麼?“悲”從何來?

師:你怎麼理解“萬事空”?

師:那人死有哪些都成空了?那怎樣才能把這句讀好呢,我們應該抓住哪個字來讀? 你從中讀出什麼?

師:介紹戰亂是背景。指導讀好“悲”和“不見”兩字。

師:想象,你就是陸游,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說說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出示《秋夜出籬門迎涼有感》

師:指導讀前句,“三萬裏”“五千仞嶽”從後兩句你讀懂了什麼?

師:想象……如果在淪陷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面對此情此景,你有什麼想說的?

師:多媒體出示《題臨安邸》

師:同學們輕聲地讀一讀這首詩,林升看到了什麼?你看到了什麼?

師:帶着不同語氣指導讀。(生氣,傷心,憤怒)

師:詩人還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國,哪怕只有一絲的希望。

多媒體出示三四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師:從這兩句詩中你感受到了什麼?用一個字概括是?(盼)你是從哪個感受到的?(無忘)

假如你就是陸游,你會怎樣交待兒女呢?

師:他到死都盼望祖國能夠統一,這說明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師:導讀《示兒》

師:讀着讀着,你終於認識了一個怎樣的陸游呢?

師:此時此刻,你想對詩人陸游說些什麼呢?請用你的筆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師:總結。用清末梁啓超對陸游的評價結束。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翻譯及賞析 篇二

譯文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裏,自己並不感到悲哀,還想着替國家守衛邊疆。夜深了,我躺在牀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就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着披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徵北方疆場。

【賞析】

這是年近七旬的陸游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寒夜,支撐着衰老的身體,躺在冰涼的被子裏,寫下的一首熱血沸騰的'愛國主義詩篇。

詩的前兩句直接寫出了詩人自己的情思。“僵臥”道出了詩人的老邁境況,“孤村”表明與世隔絕的狀態,一“僵”一“孤”,淒涼之極,爲什麼還“不自哀”呢?因爲詩人的愛國熱忱達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經不把個人的身體健康和居住環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爲國戍輪臺”,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氣概。但是,他何嘗不知道現實是殘酷的,是不以人的意願爲轉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這兩句集中在一個“思”字上,表現出詩人堅定不移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念!

後兩句是前兩句的深化,集中在一個“夢”字上,寫得形象感人。詩人因關心國事而形成戎馬征戰的夢幻,以夢的形式再現了“戍輪臺”的志向,“入夢來”反映了政治現實的可悲:詩人有心報國卻遭排斥而無法殺敵,一腔禦敵之情只能形諸夢境。但是詩人一點也“不自哀”,報國殺敵之心卻更強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因此,“鐵馬冰河”的夢境,使詩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現。

【註釋】

[1]僵(jiāng)臥:挺直躺着。

[2]戍(shù)輪臺:守衛邊疆(jiāng)。……

[3]輪臺,漢代西域地名,現在新疆輪臺縣。這裏泛指北方的邊防據點。

[4]夜闌(lán):夜深。

[5]鐵馬:披着鐵甲的戰馬。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篇三

作者: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爲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註釋:

1、僵臥:靜臥。僵:僵硬,僵直。

2、孤村:孤寂荒涼的村莊。

3、不自哀:不爲自己而感到悲傷,不爲自己哀傷。

4、尚:副詞,還,仍然;表示事情的繼續或殘存狀態。

5、思:想着,想到。

6、爲:介詞,爲,爲了;表示動作行爲的目的。

7、戍輪臺:在新疆一帶防守。戍,守衛。輪臺:現在的新疆輪臺縣,漢代曾在這裏駐兵屯守。這裏泛指北方的邊防據點。

8、夜闌:夜將盡。闌:殘盡。

9、臥聽:躺着聽。

10、風吹雨:風雨交加,和題目中“風雨大作”相呼應;當時南宋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風吹雨”也是時局寫照,故詩人直到深夜尚難成眠。

11、鐵馬:披着鐵甲的戰馬。

12、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區的河流。

翻譯: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裏,

沒有爲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

心中還想着替國家防衛邊疆。

夜將盡了,

我躺在牀上傾聽那風雨的聲音,

披着鐵甲的'戰馬馳過冰河征戰疆場的情景又進入我的夢境。

賞析:

陸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罷官後,閒居家鄉山陰農村。此詩作於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當時詩人已經68歲,雖然年邁,但愛國情懷絲毫未減,日夜思念報效祖國。詩人收復國土的強烈願望,在現實中當然已不可能實現,於是,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裏,觸景生情,由情生思,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金戈鐵馬馳騁中原的願望。感情深沉悲壯,凝聚了詩人所有的愛國主義激情。原題有兩首詩,這是其中的第二首。

這首詩以“癡情化夢”的手法,深沉地表達了作者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讀者展示了詩人的一片赤膽忠心。

詩的開頭兩句,意思緊密相聯:“僵臥孤村不自哀”述訪了作者的現實處境和精神狀態,“尚思爲國戍輪臺”是對“不自哀”這種精神狀態的解釋,前後照應,形成對比。“僵、臥、孤、村”四字寫出了作者此時淒涼的境遇。“僵”字寫年邁,寫肌骨衰老,“臥”字寫多病,寫常在牀蓐(草墊子):“孤”字寫生活孤苦,不僅居處偏僻,而且思想苦悶,沒有知音;“村”寫詩人貧困村居,過着荒村野老的悽苦生活。四字寫出了作者罷官回鄉後處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現狀。籠罩着一種悲哀的氣氛,讓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緒急轉,又現出一種樂觀豪放之氣。詩人對自己的處境並不感到悲哀,貧病淒涼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值得悲哀之處;詩人自己尚且“不自哀”,當然也不需要別人的同情。他需要什麼呢?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終生不渝的統一之志,理解他爲這個壯志奮鬥的一生,理解他的滿腔熱血、一顆忠心,就是“尚思爲國戍輪臺”的精神狀態。這兩句詩是詩人靈魂和人格的最好說明山河破碎,國難當頭,自有“肉食者謀之”,詩人何必多此一舉呢?另外,詩人不正是因爲“喜論恢復”、熱心抗敵才屢屢受打擊,最後罷官閒居的嗎?作爲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一生問心無愧,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盡到了自己的責任,而今後國運如何他可以毫不負責。其次,雖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詩人作爲年邁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擔報國殺敵的義務了。作爲一個既無責任也無義務的七旬老人仍有“爲國戍輪臺”的壯志,這就不能不讓人肅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達官貴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們承擔着責任和義務卻無心復國,不就十分渺小和可鄙了嗎!

“夜闌臥聽風吹雨”緊承上文。因“思”而夜闌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風吹雨打聲,由自然界的風雨又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由國家的風雨飄搖自然又會聯想到戰爭的風雲、壯年的軍旅生活……這樣聽着、想着,輾轉反側,終於幻化出一幅特殊的夢境:“鐵馬冰河”。

俗語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鐵馬冰河入夢來”正是詩人日夜所思的結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英雄氣概。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聲,是南宋時代的民族正氣。岳飛有“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的詞句;辛棄疾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情;張元幹有“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同樣魂牽夢縈的語言。……這些不朽的精神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魂”。

《示兒》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要求:

1、瞭解示兒的寫作背景,體會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2、理解詩句,瞭解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並進行背誦和默寫。

4、感悟詩的特點,如感情豐富,語言簡煉,講究節奏和韻律等。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體會感情。

教學難點:

對作者所處時代背景的瞭解和認識。

教學準備: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一詩

《滿江紅》一詩及譯文

教學過程:

一、溫故而知新,背誦學過的古詩詞,創設學習情境。

二、開展文學常識競賽,瞭解作者概況及時代背景。

三、學習新詩《示兒》

1、出示《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請同學自由讀一讀,說說是什麼意思。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3、教師導語過渡,出示《示兒》

4、自己讀一讀這首詩,把它讀正確,讀熟練。

5、結合註釋和自己查閱的資料說一說這首詩講的是什麼意思。

6、學生逐句理解體會,教師指導朗讀。

7、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既然是“萬事空”,爲什麼臨死還要叮囑兒子“家祭無忘告乃翁”?

8、讀課外短文《示兒》。

9、有感情地朗讀全詩並背誦。

10、練習在綜合本上寫一寫。

11、在聽寫本上默寫,同位互相檢查,統計全對人數。

四、課外延伸

朗讀岳飛的《滿江紅》

五、佈置作業

1、賞讀另外一首陸游的愛國詩,和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

2、學習歌曲《滿江紅》。

《示兒》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理念:

讓詩的教學充滿詩意,煥發魅力;讓課堂語言與思維齊飛,激情與智慧共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強烈的愛國熱情,受到薰陶。

3、背誦並默寫全詩。

重難點:

感悟作者崇高的愛國思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設想:

( 一)激趣:

你最敬佩的詩人是誰?簡單說說原因。

( 二)導入激疑:

1、引出南宋詩人陸游,你們瞭解他嗎?(交流蒐集信息)

2、小結交流情況。出示資料(陸游的生活的宋朝背景)

歷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王朝的衰亡時期。1126年,北方的金兵屢屢進犯,宋軍節節敗退,最後把國都開封都被金兵佔領,從此山河破碎,不復統一。南宋的朝廷向南逃到杭州定居,他們苟且偷安,不思保國,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95年。陸游就生活在戰亂紛紛,國破家亡之中。在他年僅三歲的時候,汴京就被金兵佔領了,他從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國的志向,長大後他親自上戰場參加抗金戰鬥,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今天我們一塊來學習他臨終時的絕筆詩——《示兒》,這首詩是他八十六歲高齡,重病在牀、生命垂危的時候寫給兒子的臨終囑咐。你想知道什麼?

(三)導讀達標:

1、初讀感知

(1)配樂詩朗誦: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自由讀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隨筆 篇六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隨筆

夜深了,像焦墨鋪下來。

山陰很偏,綿延縱橫的丘陵遮住了他望向臨安的熱切的眼,卻攔不下天高風急。深秋的風嗚咽着在黃土地上踉踉蹌蹌地走,走向他的荒涼的村。稀稀落落的鬆杉搖搖晃晃,彷彿遲暮的老人,費勁地想站穩腳跟。

忽地窗紙裂了,像寒鴉的哀鳴,他僵硬冰冷的身子倏地顫了一下。

風呼嘯灌來,燭焰猛然地令人揪心的抖起來,熄了。

炭爐的柴燒盡了,黑暗與徹骨的寒意淹沒了茅屋。故鄉土地的溫度暖和不了他憂慮的心。臥在柴草鋪就的`席子上,他睜着枯槁的眼,看天色黑一點,又黑一點。今夜無月,蒼茫深邃而悠遠的夜空彷彿在對他低低絮語,講述一個逾年曆歲的祕密。

他驚詫於夜的質問,他說,他怎麼會爲自己的處境而悲哀?

他說社稷有累卵之危,金人南下,山河支離,生靈塗炭;他說有千千萬萬的百姓在鐵蹄下化作黃土白骨,他又怎能苟且於此;他說他金戈鐵馬一世廝殺,縱然血染塞北,在所不惜。

花甲有餘的老人,眼光裏有熠熠的神采,明亮而熱切,一腔熱血,萬丈豪情,他顫巍巍地想要站起來,像當年那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青年,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高談闊論,指點江山。

沒有成功。他頹然垂下揚起的、皺褶橫陳的手。

雨來的突然,打在屋前的老樹上,像馬蹄聲急。

秋風高急,秋雨蕭索。他聽到巫峽清猿的淒厲,聽到中原杜鵑血啼的悲切,他聽到了江南的笙蕭玉笛,聽到塞外的胡琴琵琶,他聽到這一世好河山飄搖破碎,聽到他抵上千百條命也要守護的東西一點一點地被鐵蹄擄去的聲音。

冰涼的雨水漏進屋裏,寒意蝕骨。

安得廣廈千萬間,庇天下寒士得歡顏。可是,家國不保,即使雕樑畫棟又有何用?一種無能力爲的疲倦襲捲而來,他痛苦的閤眼。

恍惚間號角悠遠,清涼的月光打在鐵甲紅衣上,他還是那個意氣風發的青年,一身戎裝,一騎戰馬,一杆長槍,一腔熱血,便可力保這大宋江山。天上而來的黃河之水結了冰,寒光照眼。“野豎旌旗,川回組練”,朔北的敵陣彷彿望不到邊。然而,縱使化做無名青冢,亦,義無反顧。

夢醒,天亮,霜冷。他披上破舊的衣,去補窗紙。晨風溼冷,彷彿想凍住他的理想。

他只嘆,沒有生在鐵骨錚錚的秦漢,讓他得以追隨秦時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或是追隨“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的長平侯衛青奇襲龍城……

可知十年飲冰,難涼熱血?他揮就而書——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爲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原文-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賞析 篇七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原文-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賞析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賞析,這裏取的是陸游的同名第二首詩,流傳極廣的一首。本文由編輯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爲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字詞解釋:

僵臥:直挺挺地躺着。這裏形容自己窮居孤村,無所作爲。僵,僵硬。

孤村:孤寂荒涼的村莊。

不自哀:不爲自己哀傷。

思:想着,想到。

戍(shù)輪臺:在新疆一帶防守,這裏指戍守邊疆。戍,守衛。輪臺:在今新疆境內,是古代邊防重地。此代指邊關。

夜闌(lán):夜深。

風吹雨:風雨交加,和題目中“風雨大作”相呼應;當時南宋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風吹雨”也是時局寫照,故詩人直到深夜尚難成眠。

鐵馬:披着鐵甲的戰馬。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區的河流。

作品翻譯: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裏,沒有爲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着替國家防衛邊疆。夜將盡了,我躺在牀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着披着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徵北方疆場。

創作背景:

陸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罷官後,閒居家鄉山陰農村。此詩作於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當時詩人已經68歲,雖然年邁,但愛國情懷絲毫未減,日夜思念報效祖國。詩人收復國土的強烈願望,在現實中已不可能實現,於是,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裏,觸景生情,由情生思,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金戈鐵馬馳騁中原的願望。

作品賞析:

本詩以“癡情化夢”的手法,深沉地表達了作者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讀者展示了詩人的一片赤膽忠心。

詩的開頭兩句,意思緊密相聯:“僵臥孤村不自哀”敘述了作者的現實處境和精神狀態,“尚思爲國戍輪臺”是對“不自哀”這種精神狀態的解釋,前後照應,形成對比。“僵、臥、孤、村”四字寫出了作者此時淒涼的境遇。“僵”字寫年邁,寫肌骨衰老,“臥”字寫多病,寫常在牀蓐;“孤”字寫生活孤苦,不僅居處偏僻,而且思想苦悶,沒有知音;“村”寫詩人貧困村居,過着荒村野老的悽苦生活。四字寫出了作者罷官回鄉後處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現狀。籠罩着一種悲哀的氣氛,讓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緒急轉,又現出一種樂觀豪放之氣。詩人對自己的處境並不感到悲哀,貧病淒涼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值得悲哀之處;詩人自己尚且“不自哀”,當然也不需要別人的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終生不渝的統一之志,理解他爲這個壯志奮鬥的一生,理解他的滿腔熱血、一顆忠心,就是“尚思爲國戍輪臺”的精神狀態。這兩句詩是詩人靈魂和人格的最好說明,山河破碎,國難當頭,自有“肉食者謀之”,詩人不必多此一舉。另外,詩人正是因爲“喜論恢復”、熱心抗敵才屢屢受打擊,最後才罷官閒居的。作爲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一生問心無愧,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盡到了自己的`責任,而今後國運如何他可以毫不負責。其次,雖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詩人作爲年邁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擔報國殺敵的義務了。作爲一個既無責任也無義務的七旬老人仍有“爲國戍輪臺”的壯志,這就讓人肅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達官貴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們承擔着責任和義務卻無心復國,顯得渺小和可鄙。

“夜闌臥聽風吹雨”緊承上兩句。因“思”而夜闌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風吹雨打聲,由自然界的風雨又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由國家的風雨飄搖自然又會聯想到戰爭的風雲、壯年的軍旅生活。這樣聽着、想着,輾轉反側,幻化出特殊的夢境――“鐵馬冰河”,而且“入夢來”反映了政治現實的可悲:詩人有心報國卻遭排斥而無法殺敵,一腔禦敵之情只能形諸夢境。“鐵馬冰河入夢來”正是詩人日夜所思的結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英雄氣概。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聲,是南宋時代的民族正氣。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月26日),南宋詩人,漢族,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12歲即能詩文,一生著述豐富,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種存世,存詩9000多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爲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餘首。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着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爲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爲南宋四大家詩人之一。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陸游的著作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廣爲傳誦。

以上這篇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賞析就爲您介紹到這裏,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詩詞盡在:詩句大全 !

搞☆☆笑謎語,腦筋急轉彎,祝福語,每日驚喜不斷,盡在!可通過掃描本站微信二維碼或者添加微信號:miyu_88,即可進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