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濟南的冬天的教案設計(彙總18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8篇《濟南的冬天的教案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濟南的冬天的教案設計》相關的範文。

濟南的冬天的教案設計(彙總18篇)

篇1:《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濟南的冬天》精品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瞭解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與景物描寫中的感情;

2、瞭解本文由裏往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

3、體會本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設想:

朗讀教學加師的舉例分析是講授本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運用學習《春》一文的方法學習本文,實現能力的遷移。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解題,簡介作者。

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濟南”的說地方,“冬天”是說季節,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地點的冬天,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冬天。

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茶館》(話劇)等。被人們譽爲“人民藝術家”。

二、指名朗讀課文,對注意預習作業中的字詞注音。

三、揭標(見上)

四、學生各人輕聲自讀課文,要求邊讀邊思考:

1、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麼?――溫晴

2、作者描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山、水

五、研究寫山這部分的結構層次

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

六、研讀課文第1段

1、指名要求有感情地朗讀第1段。

2、作者是怎樣下濟南的特點是“溫晴”這一結構論的?(對比)作者用了哪些對比?

3、議論如果把“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說成“對於我這樣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有什麼不同。

(明確:作者是從自己的獨特感受中進行對比,從而得出結論的。)

4、討論“風聲”的“聲”字的作用。

(明確:“沒有風聲”並不是沒有風,只是沒有那種發出呼嘯之聲的北風,如果說成是“沒有風”,那就不符合實際情況了。)

5、討論在“在北中國的冬天”的作用。

“北中國的冬天”隱含了“裏應是寒風刺骨,日光慘淡”的意思,這就顯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可貴。

6、討論“濟南真算是個寶地”中的“真”的含義。

(明確:溫晴是貫串全文的主線。“的確”、“實在”)

7、有感情的齊讀第1段。

七、研讀課文第2段。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2段。

2、討論“沒名單單是有陽光……”一句的作用。

明確:過渡,轉到對濟南冬天山、水的描寫。

3、研讀描寫陽光下濟南冬天的全景圖的字,觀察點:從上方俯瞰。

(1)“請閉上眼睛想”一句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引導讀者進入作者描繪的境界。

(2)“有山有水”有何作用。

明確:總體結構課文第二部分的作用。

(2)“曬”、“睡”、“醒”三個詞的作用。

明確:這一連串的極美的擬人寫法,創造了一個暖和安立的理想境界。

(4)陽光――晴

暖和――溫

(5)“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一句所蘊涵的感情。

(深深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1)明確:上部分文字分爲兩層:一是寫陽光朗照下的山,二是寫濟南人的表情、感覺、幻想和心情。

(2)學習寫陽光朗照下的山的部分。

A地理環境――俯瞰;“溫晴”的原因。

B體會“特別一詞”直接抒發的感情。(喜愛,讚美)

C體會“小搖籃”這個比喻句的作用。

明確:將一圈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體貼、慈祥。

D、討論“陽光”和“搖籃”各是扣住濟南冬天的什麼特點寫的。晴、溫

(3)學習寫濟南人的表情、感覺、幻想和心情的部分

A爲什麼要寫這一部分

(這是寫作者自己的感受,這一層寫濟南人的感受,二者互補)使人感動、真實、親切。

B體會這一段中包含的感情。

(洋溢着人們對濟南溫晴冬天的喜愛和感激之情)

八、小結本課內容

九、佈置作業

1、《思考與練習》一

2、《思考與練習》二1

3、《思考與練習》四1

4、《思考與練習》五1

5、預習《思考與練習》三要求的內容。

第二課時

一、檢查預習

1、作者老舍原名______,字______,現代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有小說《______》,話劇《______》等。

2、“思考與練習”作業。

二、研讀第3段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其餘同學輕聲跟讀第3段。

2、討個段描寫的層次。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學習寫“山上”的部分,討論:

(1)“矮鬆”的“矮”字的作用。

明確:山是小山,雪是小雪,鬆是“矮鬆”,這就使得整個畫面比例非常和諧。

(3)“預”字好在何處?

明確:“頂”字準確地表現了樹尖上的一髻兒白花的位置和形狀。因爲是小雪,所以只有樹尖上積了一小堆白雪,而“頂”字中既有“在樹尖上?”又有“一小堆”的意思;“頂”字又引起下文地矮鬆比作“日本看護婦”的比喻。

(4)“日本看護婦”這個比喻的作用。

明確:這個比喻貼切地表現了小雪後矮鬆的秀美形態。

4、學習寫山尖的部分,討論:

(1)山尖什麼?(色彩)

(2)“鑲”字好在何處?

(“鑲”形象地寫出了白色的山尖連接着藍天,就像是一道銀邊圍在藍天邊緣的景觀。)

(3)爲什麼會是“一道”?

“山尖”本只是一個點,但因爲圍着濟南是一圈小山,一圈小山的`山尖連起來就成了“一道”。

5、學習寫山坡的部分、討論:

(1)山坡寫什麼?

(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和由此產生的聯想)

(2)爲什麼會“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略)

(3)“暗黃”的“暗”字有什麼作用?

(準確地寫出了冬天枯草和秋天枯草色彩的區別。)

暗指色彩不鮮豔,沒有光澤。

(4)“穿”字好在何處?

(既準確表現了雪覆蓋的狀態,又引起了“一件帶水紋花衣的比喻。)

(5)“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個比喻有什麼作用?

(描繪了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給讀者以動人的動態的生活實態)

(6)“看看看看”看下的聯想的作用。

(表現了對春天的憧憬)

6、學習寫山腰的部分,討論

(1)山腰寫什麼?(光和色)

(2)“薄雪”和“厚點兒”矛盾嗎?爲什麼只是微微露出粉色?

不矛盾。“微黃”的陽光斜射在白雪上,就露出點粉色。

(3)“看”字有什麼好處?

(不僅畫出了雪景的“色”,與粉色相貼切,而且繪出了雪景中的情和內在美。)

7、體會“就是不下雪吧……”一句所蘊含的感情。(讚美)

8、齊讀,試背第3段。

三、研讀第4段

1、師範讀第4段

2、第4節寫什麼(城外遠山,觀察角度――地面遠眺)

3、體會兩個“臥”字給人的感覺。

4、體會“也許”的作用。

四、研讀最後一部分。

1、討論作者爲什麼要着力渲染“綠”。

(用“綠”來襯托水的清澈、透明。)

2、體會“冒着點熱氣”一句中“點”字的作用。

(“點”字是扣住濟南冬天的“溫”寫的。)

3、體會“水也不忍得凍上”這一擬人修辭手法的作用。

(把水寫得脈脈含情,它要使水藻“綠的精神”幫它煥發;它尊重垂柳,尊重垂柳像人一樣愛美的心願,所以它“不忍得凍上”)

4、體會“不過……還”的作用

(說的是“水也不忍得凍上”的另一個理由)

5、討論“空靈的藍水日”這個比喻跟濟南冬天的特點有什麼聯繫?(晴)

6、討論寫水的特點和濟南冬天的特點有什麼聯繫。(溫)

7、討論“這就是冬天的濟南”這一結語的作用。

(既和開頭“濟南真算是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喜愛、讚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

五、總結全文

1、中心

2、寫作特點

(1)課篇佈局層次井然

(2)情景交融

六、質疑,共同完成“思考與練習”二2、3、四2、3

七、佈置作業

1、背誦

2、鞏固本課知識點。

篇2:《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關於《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②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③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④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

課前準備

①課前學生藉助網絡或圖書,查閱一些有關濟南的資料,依據課文內容設計一篇導遊詞。

②老舍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課前佈置學生去查閱有關老舍的資料,初步瞭解老舍及其代表作;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思路,瞭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感受濟南冬天的溫暖,感受《濟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語言美。

一、激趣引讀,誦讀積累

1、創設情景,導人新課

春天是昂揚向上的,她不僅帶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還帶來希望和力量。冬天帶給我們的則是刺骨的.寒冷,滿目蕭索和生活上的不便……北方的冬天,給人的印象是“蕭殺”的,可能會令習慣於溫暖的南方的人們懼怕而卻步。但冬天也有雪後的美景、無限的生機和令人嚮往的溫暖。在北方就有這樣一個“溫暖”的寶地,今天,我們就來追隨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跡,去感受“濟南的冬天”(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②學生交流自己查的資料,初步瞭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於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爲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可見作者是懷着對“故鄉”的深情來寫的。(讓學生了解這些,是爲了理解爲什麼作者對濟南的冬天如此瞭解,文中的情爲什麼那麼濃。)

2、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①學生聽老師配樂朗讀(也可放錄音),並在聽讀中檢查預習。

掌握字詞:鑲、響晴、溫晴、安適、肌膚、秀氣、綠萍、水藻、貯蓄、澄清、空靈、水墨畫、藍汪汪

②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並思考問題:

a.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麼?

b.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a,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暖的寶地。

b,寫對濟南的總體感:“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總寫)

具體寫:寫陽光朗照下的山 ――溫靜

寫薄雪覆蓋下的山 ――秀氣}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再寫城外的遠山―一淡雅

最後寫冬天的水色――寫水藻之綠,襯托水的清澈、透明。

篇3:濟南的冬天的教案設計

知識目標:

1會讀會寫生字,會理解運用詞語。

2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寫境中的作用,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

能力目標:

1理解分析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2理解作者採用對比寫法的作用。

3培養自讀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法指導

教材分析:

文章是寫冬天的美文,但所寫又不是一般人感受到的冬天,而是老舍“一些印象”中的“濟南的冬天”,具有鮮明的個性:濟南以泉聞名,而作者卻重點寫山:北方的冬天以寒冷著稱,而作者卻寫出了濟南冬天的溫暖。經過藝術表現,文章就給讀者寫意畫般的美感。

學習流程

第一課時:預習展示課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會本文生字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把握作者的感情。

環節 和時間預設:

篇4:濟南的冬天的教案設計

2、分配任務,分組研究(10)

3、展示(25)

4、鞏固(5)

預習內容:

1、走進作者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 ,字 ,滿族人,北京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 、《四世同堂》、話劇 、《龍鬚溝》。以描寫城市人民生活著稱,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生活情趣。

2、學會生字、詞。

(1)給加點字注音

濟南( ) 鑲( ) 水藻 ( ) 貯蓄( ) 髮髻( )

澄清( ) 着落( ) 看護( )

(2)理解詞義

響晴: 設若:

空靈: 貯蓄

澄清: 秀氣:

3、整體感知課文

(1)濟南冬天的獨具一格的風貌是什麼?(用課文中的詞語進行概括)

(2)寫“溫晴”這一特點,採用“曲折行文”的對比方式:

如:北平的寒——濟南的暖

倫敦的( )——濟南的明 熱帶的熱——濟南的( )

通過三組對比烘托出濟南 的總體形象。在結構上是全文的總起,爲下文具體描述作鋪墊。

(3)順着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這一主線,作者具體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 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 段文字寫冬天的水色。全文緊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鋪展出三幅畫面:小山搖籃圖、雪霽初晴圖和空靈水晶圖。 文章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 ,又寄寓對祖國河山 。

第二課時

課型:預習展示

學習目標:

1、理解分析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2、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寫境中的作用,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

環節預設:1、檢測字詞,作者(5)2、合作交流(15)

3、展示交流(20) 4、鞏固積累(5)

學習過程:1、出示目標,師生共同解讀目標。

2、小組長檢測上節課的生字詞,作者。

3、討論以下知識點,組內形成統一的看法,準備在班內交流。

(1)朗讀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樣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用過渡句“ ”,轉到寫冬天的山。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

(2)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如: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 動詞,烘托出舒適溫暖的環境,充滿溫情。

用 手法:“ ”

(3)第四自然段寫雪後的景色,這段的中心句是 。這段文字用哪些修辭手法寫雪後的山景?並找出相應的語句。

文中的色彩詞用得好,如: 青黑 文中的動詞用得好,如: 樹尖用“頂”

(4)第五自然段寫城外的遠山:用城內的“狹窄”映襯城外的“ ”,用兩個“臥”字,傳

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 ”。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5)第6自然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A水的 :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 。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B水的 :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C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如: 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再舉一例

好處是

比喻:舉一例 好處是

D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第三課時

課型:達標檢測課

目標:1.歸納知識點 2.積累語文知識與方法 3、拓展延伸

檢測過程:

一、給下面加粗字注音。

奇蹟( ) 髮髻( ) 貯( )蓄 水藻( ) 濟南( ) 着落( )

二、解釋詞語

響晴: 空 靈: 秀氣:

三、填空

《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________________,話劇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白馬湖之冬

夏丐尊

在我過去四十餘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嘗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馬湖的時候 了。十年以來,白馬湖已成了一個小村落,當我移居的時候,還是一片荒野。春暉中學的新建築巍然矗立於湖的那一面,湖的這一面的山腳下是小小的幾間新平屋,住着我和劉君心兩家。此外兩三裏內沒有人煙。一家人於陰曆十一月下旬從熱鬧的杭州移居這荒涼的山野,宛如投身於極地中。

那裏的風,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響,好像虎吼。屋宇雖系新建,構造卻極粗率,風從門窗隙縫中來,分外尖削,把門縫窗隙厚厚地用紙糊了,椽縫中卻仍有透入。風颳得厲害的時候,天未夜就把大門關上,全家吃畢夜飯即睡入被窩裏,靜聽寒風的怒號,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後軒,算是我的書齋,在全屋子中風最小的一間,我常把頭上的羅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燈下工作至夜深。松濤如吼,霜月當窗,飢鼠吱吱在屋檐上奔竄。我於這種時候深感到蕭瑟的詩趣,常獨自撥划着爐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擬諸山水畫中的人物,作種種幽邈的遐想。

現在白馬湖到處都是樹林了,當時尚一株樹木都未種。月亮與太陽都 是整個兒的,從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爲止,太陽好的時候。只要不颳風,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間曝日,甚至於吃午飯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飯一樣。日光曬到哪裏,就把椅凳移到哪裏,忽然寒風來了,只好逃難似地各自帶了椅 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門關上。在平常的日子,風來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時候,半夜即息。至於大風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嚴寒的幾天,泥地看去慘白如水門汀,山色凍得發紫而黯 ,湖波泛深藍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厭的,下雪的日子,室內外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燈,遠山積雪足供半個月的觀看,舉頭即可從窗中望見。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過一二次。我在那裏所日常領略的冬的情味,幾乎都從風來。白馬湖之所以多風,可以說有着地理上的原因。那裏環湖都是山,而北首卻有一個半里闊的空隙,好似故意張了袋口歡迎風來的樣子。白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風景地相差不遠,唯有風卻與別的地方不同。風的多和大,凡是到過那裏的人都知道的。風在冬季的感覺中,自古佔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馬湖的風尤其特別。

現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了,偶然於夜深人靜時聽到風聲,大家就要提起白馬湖來,說“白馬湖不知今夜又颳得怎樣厲害哩!”

21.文章題目爲《白馬湖之冬》,但實際上主要寫的是 。

22.作者對“冬的情味嘗得最深刻”是在什麼時候? ;請用一個詞語概括當時白馬湖的景象:

23.從文中第二段中,可以看出白馬湖冬天的風有什麼特點?哪些詞語可以體現這些特點?

24.第三段中,作者把筆墨宕開,運用 的手法,突現白馬湖冬天的風 的特點。

25.第四段中哪一句話交代了作者寫白馬湖的冬天不寫其他景緻而單寫風的原因?

26.請用不超過10個字的語言概述白馬湖多風的地理原因。

27.全文主要運用 的筆法,勾勒了一 幅幅鄉間冬日的寫意畫。

28.文中結尾說:“白馬湖的風尤其特別。”這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課後反思:

篇5: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領會由裏到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

2、欣賞文章用詞的精當、生動、準確。

3、體會文章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學習重點】

在朗讀中體會景物描寫中所蘊含的感情,感受美的薰陶。

【學習難點】

領略作者高超的寫景藝術。

【知識鏈接】

1、走近作者

老舍(XXXX-XXXX),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傑出的語言大師。老舍是滿族人,出生在北京一個貧民的家庭。

XXXX年從師範學校畢業,先後做過國小教員、中學教員;XXXX年,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教漢文;XXXX年回國後,曾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擔任中國文學系教授。XXXX年抗日戰爭爆發,他積極參加進步文藝界的各項工作。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短篇小說《月牙兒》、《斷魂槍》,話劇《龍鬚溝》、《茶館》等。

2、相關資料

課文是作者在濟南齊魯大學教書時寫的。出生在北京,又剛從英國回來的老舍,十分喜歡濟南。他曾經這樣說:“從民國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按:1930~1934年),我整整在濟南住過四載。在那裏,我有了第一個小孩,即起名爲‘濟’。在那裏,我交了不少朋友,在那裏我努力地創作,快樂地休息時短情長,濟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鄉。

【自主學習】

1、給下列加點字的注音。

貯()蓄

鑲()邊

髮髻()

水藻()

看()護

濟()南

澄()清

倫敦()

2、解釋下列詞語:

①安適:

②慈善:

③澄清:

④貯蓄:

⑤空靈:

3、填空。

《濟南的冬天》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人,現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說____________________,話劇__________等。

4、依照課文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

古老的濟南,城內那麼 (狹窄、狹小),城外又那麼 (寬廣、寬敞),山坡上 (建着、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 (冒着、臥着)點雪,對,這是張水墨畫(也許、大概)是唐代名手畫的吧。

5、描寫景物由於觀察時的立足點不同,往往採用不同的描寫角度。判斷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 )

A.“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詳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從上面看下面)

B.“古老的濟南 這是張水墨畫”

(不斷改變立足點描寫所見景物)

C.“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地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

(從下面仰視上面)

D.寫小雪後的山景,從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一一寫來。(從下面仰視上面,然後又由上而下,層層鋪寫)

【合作探究】

6、本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你能用第一段的一個詞語說明它的總體特徵嗎?

7、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特徵的景物來展示濟南冬天的主要特點的?

8、作者運用哪些修辭方法對景物進行描繪,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9、本文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作結束語,有何妙處?

【精讀精練】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着;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着看着,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古老的濟南,城裏那麼狹窄,城外又那麼寬敞,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10、第一句話“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11、把這兩段景物描寫具體表示空間的詞語依次寫出。

山上→()→( )→( )→( );( )→( )→( )。

12、劃線部分把景物當成“人”來寫,賦予了人的感情,談談你對這一處的理解,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13用一句話概括第一段文字的主要內容。

【主題閱讀】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

濟南的秋天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牆,環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麼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設若你幻想不出

——

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

——

請到濟南來看看吧。

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備着的。可是,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這個詩意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願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

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那麼,請看濟南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的不同了。以顏色說吧,山腰中的松樹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腳是鑲着各色條子的,一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山頂上的色兒也隨着太陽的轉移而不同。山頂的顏色不同還不重要,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動,特別是在秋天,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一會兒,忽然又溫暖一會兒,這個變動並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顏色覺得出這個變化,而立刻隨着變換。忽然黃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

調合着彩色,輕輕地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有這樣的山,再配上那藍的天,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完全綠了;晴暖得要發燥了,可是有點涼風,正像詩一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的秋。況且因爲顏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顯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線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瞭,更瘦硬了。看山頂上那個塔!

再看水。以量說,以質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

有泉

——

到處是泉

——

有河,有湖,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麼清,全是那麼甜,哎呀,濟南是“自然” 的情人吧?

大明湖夏日的蓮花,城河的綠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濟南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纔算個秋,因爲秋神是在濟南住家的。先不用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這種鮮綠全藉着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藉着鏡子鑑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爲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點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兒吻着水皮,做着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羨慕死詩人!

在秋天,水和藍天一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雲,水上微微有些波皺。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着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虛幻地吻着。山兒不動,水兒微響。那中古的老城,帶着這片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

14、《濟南的秋天》中作者寫山,抓住了山的什麼特點來寫?與《濟南的冬天》有什麼不同?

15文章第一句“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在全文起什麼作用?

16、本文語句優美,描寫生動,舉一例作簡潔的分析。

17、'秋山秋水虛幻地吻着。山兒不動,水兒微響。那中古的老城,帶着這片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8、用你認爲確切的詞語(最少五個)簡要概括“濟南秋天”的特點。

(二)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

爬上窗臺的綠色

窗臺在二樓,那晌午裏散着泥土糙香、夜晚嚼着寒露沁涼的綠色就順着我家的門鈴線義無返顧地爬了上來。不知不覺間,一線的綠色和點綴其間的串串白花便搭在了小院上空,並在窗臺前探頭探腦,使勁搖曳着深秋的陽光,映照出一戶庭院的.溫馨與恬靜。

望着這線積極蓬勃的生命,真讓人心情爽快並急於俯向貼面的綠色。也許,這正是綠色爬上窗臺的唯一心願吧。

確切地說,這束綠色來自一株黃瓜和一株莓豆。早在夏天它們就兄弟樣並肩挽手攀援於小院南側,在這個無風無雨的夏季艱辛地生長着,暑氣和乾旱絲毫沒有抵消它們堅強向上的意志,它們的信念,永遠是忠誠於腳下這片臨時堆砌的菜園和我那朝夕呵護的妻子。除了寒冬,已經沒有什麼能讓這羣綠色在小院中消失,尤其在秋天,遠離了燥夏的綠色反而越加顯現出遮掩不住的鬱蔥,在院落、窗臺無聲地抖動着朗朗秋波。

這時爬上窗臺的綠色猶如舉向天空的思想和靈感,帶着大地和秋天獨有的體溫,乾脆利落地撲向你,讓人覺得這綠色從一開始就是爲了在這裏等着你,讓你怦然心動,讓你熱血奔涌。

仰望天空,仰望這線執著的綠色,總令我心曠神怡,思緒萬端,無以言說的溝通感拓展着我也分解着我。它與我們一樣,也向往自由,追逐光明,真心熱愛腳下的一方水土和苦樂生活呀。有誰能說自然是冷漠的、無情的?江水奔流不息,傾訴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濤;樹木傲雪參天,挺拔的是自己無邊的蒼翠;山嶺巍峨起伏,顯示的是自己堅強的體魄。而我一直相信在宇宙規律的作用下,世間萬物都有生命有情感有思維,你無法評說誰更偉大誰更渺小誰更補益於對方。就想今晚,秋空如洗,夜涼如水,銀河橫波,一盤銀月垂至天幕中央,說不出是欲升欲沉還是欲遠欲近,最主要的是我無法忽略窗臺前的這線綠色,它籠在迷人的夜色裏,梯次排開的豆莢和瓜紐如同披上了一身輕紗,輪廓分明地在秋風下回憶曾經汗流浹背的下的夏天的火熱,算計着豐碩的收成,說不定一聲秋蟲的低吟淺唱就成全了豆莢們瓜紐們醞釀了整夏的愛情,剛剛墜入甜蜜的小生命於是急不可待的地探出綠色的小手敲打窗子,要把一肚子的幸福與快樂說給你聽。

若是在晌午呢,秋天的陽光並不火辣,只是響脆脆地跌在這線綠色上,那些葉呀花呀瓜呀豆呀的心情和愛情雖被一夜寒露溼透,卻能在頃刻間還你會飛的歡笑與嬌媚。就在不遠處,建築工地上不知歇息的轟鳴,也因了這綠色的寧靜撫慰而富有節奏感。綠色,就這樣以生的迫切、力量、和寧靜,同時給了我們視覺和聽覺上的衝動愉悅。

終於爬上窗臺了,爲實現這個簡潔純真的心願,黃瓜和莓豆共同託舉着綠色,克服了來自韭菜、芹菜、油菜等園內其它蔬菜的嫉妒嘲諷,選擇惟一向上的道路來到我的窗前,讓綠陰、生機、果實、清新悄然擠進房間的每一個角落,它相信有愛的地方就應該有綠色,有家的地方就該佈滿生機。這時候,綠色的內心便會感到不虛此行,並以芬芳的花蕾和沉實的種子重新構思着盎然的激情。

19、根據文意的理解,第②段和第⑦段劃線的兩句中“唯一心願”和“簡潔純真的心願”分別指什麼?

①唯一心願:

②簡潔純真的心願 :

20、第⑤段中,作者寫“江水”、“樹木”等是爲了說明什麼?請用文中相關的語句回答。

21、第⑦段中,文章讚美的綠色來自黃瓜和莓豆,卻寫到“韭菜、芹菜、油菜”,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22、綠色給人以愉悅,綠色給人以想象,綠色給人以啓迪。“綠色”一詞在生活中還被賦予許多新的內涵,如“綠色通道”中的“綠色”主要指安全、暢通而不受任何阻礙。請你再舉一例說說它的另一種內涵。

23、這篇散文的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多處運用擬人、比喻來豐富“綠色”的內涵,來揭示“綠色”的精神。請選擇你最喜歡的語句,作一點具體分析。

【能力提升】

24、雪是冬天的眼睛,(唐)柳宗元《江雪》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釣者之清冷。

25、《過故人莊》中,描鄉村秀麗景色的詩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表現對朋友、對鄉村的依戀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李清照《如夢令》中,追憶郊遊地點、時間及由於景色迷人而忘了歸路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承上啓下的詩句是:。

【教(學)後記】

篇6:《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精選

教學目標 :

1、體會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2、感知濟南冬天的特點,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3、找出文中運用比喻,擬人的句子,分析它們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教學重點:

找出文中運用比喻,擬人的句子,分析它們的精妙之處。

教學難點 :

感知濟南冬天的特點,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法指導:

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教具準備:

錄音機 投影儀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投影(朗誦《老舍文集》中的《老張的哲學》當中的優美語句並分析)

師朗誦:“那是五月的天氣,小太陽撅着血盆似的小嘴,忙着和那東來西去的白雲親嘴。有的脣兒一挨慌忙的飛去;有的任着意偎着小太陽的紅臉蛋;有的化着惡龍,張着嘴想把她一口吞了;有的變成小綿羊跑着求她的青眼。這樣豔美的景色,可惜人們卻不曾注意,那倒不是人們的錯處,只是小太陽太嬌羞了,太潑辣了,把要看的人們曬的滿臉流油,於是富人們支起涼棚索性不看,窮人們倒在柳蔭下作他們的好夢,誰來惹這個閒氣。”

師:我請一位同學有感情地讀一下

讀得不錯。這段文字寫的好不好?好在什麼地方?

(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文字中有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運用了對比襯托的寫作方法。

師:這麼多文字主要寫了什麼?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

五月的天氣 炎熱 熾熱 毒辣 等學生任意說

師:

本段文字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寫的。“五月的天氣”的炎熱、日光的毒辣,在他的筆下被描寫的淋漓盡致。我們今天一起來感受一下老舍筆下的'冬天是什麼樣子的。

板書:十六、《濟南的冬天》

二、簡介作者 (投影)

師:請哪位同學將你收集到的有關老舍的資料讀一下。

請學生起來讀

師:說的還可以,老師補充一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有關老舍的相關資料。

老舍(1899—199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他的代表作小說《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國文字,產生較大影響。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創作了《龍鬚溝》、《茶館》

等23個劇本,小說《無名高地》和其它形式的文藝作品,歌頌新社會,文筆生動、幽默,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被譽爲“人民藝術家”。有《老舍文集》行世。

師:我請一位同學讀一下。

師:讀的不錯。當然老師收集的還不全面,課後大家再去收集。

三、整體感悟

1、生快速默讀課文,解決生字詞。(5`)

師出示投影:

(1)、下列詞語的字形、字音都正確的一項是 ( )

A、濟南 一髻 兒 鑲 薄雪

B 覺得 真得 看護 看吧

C 着落 着急 倫敦 澄清

D 狹窄 寬敞 貯蓄 水藻

(2)、選出正確的解釋。

響亮的天氣(A、十分明亮; B、聲音宏大)

慈善的冬天(A、對人關心,富有同情心;B、溫暖舒適)

那些小山太秀氣(A、清秀;B、玲瓏秀美)

2、師朗誦課文,分析課文

(1)、師朗讀課文,配音樂。

師:剛纔老師已經將課文讀完了,下面老師給每個小組佈置一個題目,大家討論解決,然後請每組派個成員彙報。

第一小組:第一段。

問題:濟南的冬天有什麼特點?作者是如何突出這一特點的?

第二小組:第二段

問題:濟南的山水有什麼特點?

①、濟南的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

②、作者怎樣寫出陽光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③、人們的感受如何?

第三小組:第三段、

師:請大家齊讀這一段:

問題:①、哪句話直接抒發作者對雪後美景大喜愛和讚美?

②、作者寫景大空間順序是怎樣安排的?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③、作者採用哪些修辭手法來寫景的?

4 、討論一下作者寫景的句子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作者採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的美景,景中抒發了作者對這美景的喜愛和讚美之情,情景交融。

出示投影:

第一組:

(1)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象日本的看護夫。

這句話含有兩個比喻,一是將“_______”比作“白花”

二是將“_______”比作“日本看護夫”。

(2)指出本體和喻體的相似之處。

(3)若將“頂着白雪的矮鬆”比作“守衛邊關的戰士”,行嗎?

明確:比喻一定要貼切。

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濟南的冬天有什麼特點?問中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第二組:

(1)甲: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象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乙:這一圈小山圍着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2)甲: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乙: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粉色。

(3)甲: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乙:天兒越晴,水藻越綠,水也不結冰,垂柳的長枝倒映在水中。

師:老師將文中的一些句子改了,大家比較一下,老師改的好不好?

我認爲挺好的!

大家分小組討論一下。(每組推舉一名代表發言

第四小組:第四、五段

問題:(1)、第四段主要講述什麼?

(2)、第五段水的特點?一連寫了五個“綠”是爲了寫什麼?

大家分小組討論一下。(每組推舉一名代表發言)

3、三讀課文,總結全文。

師:本文是一篇很優美的散文,要有感情的朗讀,下面我請一位同學將第三自然段讀一下,要讀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讚美之情。

師:投影:(指名回答)

本文作者抓住濟南冬天的“溫晴”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風景畫,抒發了作者深深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這裏橫線上可以填哪些詞語。(喜愛,讚美,喜歡,深愛等)

四、創新訓練。(寫和畫)

師:文章中老舍抓住“溫晴”二字將濟南的冬天描寫的淋漓盡致,其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等的修辭手法以及對比襯托的寫作方法。現在請你仿照本文,來寫一寫我們家鄉的冬天是什麼樣子?

要求:(1)、一、二兩組來寫一寫。

(2)、三、四兩組的同學根據課文的內容來畫一畫濟南的冬天。

師總結講評。

五、作業

背誦文章第三自然段

附板書:《濟南的冬天》

陽光朗照下的山 (小搖籃)

北國的冬天----風 山 薄雪覆蓋下的山(小水墨畫)

倫敦的冬天----霧 濟南的冬天(溫晴) 寶地 城外遠山 (藍寶石)

熱 帶 ----毒日 濟南的水:綠 暖 清亮

(深深的讚美和喜愛)

篇7: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第12課。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會讀“髻、鑲、藻、貯”等生字。

②理解和運用“響晴、空靈、澄清”等詞語。

2.能力目標

①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②學習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的方法。

③學習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方法。

3.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 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握閱讀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別是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發。

教學內容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說起冬,尤其是北中國的寒冬,腦海中浮現的多是朔風怒號、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天寒地慄的蕭條畫面。但在北中國的濟南冬天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今天讓我們步入老舍先生的'《 濟南的冬天》,去品味那獨有的濟南冬韻。

二、展示教學目標

①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②學習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的方法。

③學習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方法。

④體會作者對濟南、對 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 。

篇8:《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過程與方法: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

2.教學難點: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方法]討論法、導讀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去查閱有關老舍的資料,初步瞭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閱有關濟南的資料,深入瞭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開闊視野。

[課時安排]2 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說到冬天,北方的人們一般習慣在它前面加上修飾詞——“冰冷”或“嚴寒”;說到冬天,人們會想到那肆虐的北風,駭人的寒流,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北方的冬天,給人的印象是“肅殺”的,可能會令習慣於溫暖的南方的人們懼怕而卻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冬天”卻完全沒有了那種寒冷,那種肆虐,那種肅殺,而是一個“溫暖”的寶地。讓我們走進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感知濟南冬天的溫馨,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體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

板書課題。

二、作者及作品簡介

理解爲什麼作者對濟南的冬天如此瞭解,爲什麼文中的情那麼濃。

老舍於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爲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可見作者是懷着對“故鄉”的深情來寫的。

三、檢查預習,掌握字詞(多媒體)

鑲、響晴、溫晴、安適、肌膚、秀氣、綠萍、水藻、貯蓄、澄清、空靈、水墨畫、藍汪汪

四、研討思考

學生聽老師配樂朗讀(也可放錄音),並在聽讀中思考以下問題,然後討論,再回答,互相補充。

1.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什麼?

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暖的寶地。

2.課文寫了濟南的冬天哪些景物?

寫對濟南的總體感受:“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的遠山,最後寫冬天的水色——寫水藻之綠,襯托水的清澈、透明。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對祖國山河真摯的愛。

五、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研讀與賞析

1.整體感知。

學生速讀第一、二自然段,討論下列問題並自主解決。

(1)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通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

與倫敦相比——響晴

與熱帶相比——溫晴

(2)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於什麼樣的地形特點?

濟南的地形特點,決定了濟南冬天的特點。——“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

此處學生可再體會:①爲什麼稱“小山”?(因爲千佛山主峯海拔只有285米(有本地有山可與之比較)。)②“圈兒”“口兒”,將“兒”字去掉可不可以?把去掉和不去掉的句子各朗讀一遍,比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兒”與“小”搭配,貼切地表現出其“小”,表達出一種由衷的“喜愛之情”。)

讓學生試着畫出這種地形,體會其特點,教師可根據學生畫出的地形圖作小結。

(3)教師小結。

在濟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峯也只有海拔285米。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正是這特殊的地形特點,使得濟南的冬天“暖和安適”。

2.自由探究。

學生朗讀後,思考體味以下問題,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1)你最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認爲語段中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妙在何處?

①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把小山比作“小搖籃”,生動形象地寫出濟南的可愛。

②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着”“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③ “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

“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模樣、情態,彷彿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④ “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害了羞”是將雪賦予了人的情感,“露出點粉色”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微微”一詞用得貼切,因是“溫晴”而不是“熱帶”之熱。

⑤“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況且……還……”不可去掉,“況且”表達進一步申述,或補充、追加新的理由,“還”表示範圍的擴大,“況且……還……”相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得凍上”的原因。

(如此要點,文中還有多處,學生說到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2)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

朗讀時注意語氣、語調、語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時要體味、揣摩作者的意圖,有感情地朗讀。

3.合作探究。

進一步探討,合作探究,學生間可質疑,也可以向老師質疑。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點“溫晴”爲主線貫穿全文的。

(2)作者緊扣這一點,用第二、三、四段三段文字寫了冬天的山景,第五段寫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3)作者拓展想象,將天氣、水色融爲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

(4)文章多用比喻和擬人,形似且神似,生動貼切地表現出濟南冬天的無限生機和在冬天裏孕育着的朦朧春意,表達了作者喜愛、讚美的深情。

(5)文章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後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結束。其含義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淨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留下無盡的回味。

二、體驗反思

1.質疑交流。

想一想,爲什麼作者能描繪出這麼精彩的畫面,爲什麼語言能如此優美?體會一下,在寫法上本文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麼相同之處?

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過內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麼活靈活現,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2.拓展延伸。

通過學習本文,你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寫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裏,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爲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三、佈置作業

請你仔細觀察北京冬天的景物,傾注你的無限熱愛之情,借鑑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不限。

篇9:《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5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2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溫晴”、“響晴”“設若”、“水墨畫”、“貯蓄”、“空靈”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4.培養學生蒐集信息,以及預習課文的能力。

5.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描寫景物的方法,以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側重講析第3段和第5段。

教學難點則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都經歷過冬天,那麼,石家莊的冬天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說到北方冬天的時候,我們的腦海裏總是浮現出那白雪皚皚的畫面,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也會想到呼嘯的北風,迎面如刀割的凜冽寒風,朔風怒號、冰封雪飄、天寒地凍的蕭條畫面。總之,北方的冬天給我們的感受既有美麗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風。然而,在北中國有這麼一個地方,不但那裏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而且冬天裏沒有呼嘯的寒風,卻有着無限的溫暖,那水不但不結冰,反倒冒着點熱氣,同學們,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嗎?今天,我們一起跟隨老舍的腳步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裏的溫情吧。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事物自然導入,給學生以親切自然之感,同時教師也點到了濟南的冬天與一般的北方冬天有不同之處,給學生以提示。

二、驗收預習第一項,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出示預習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把易讀錯的字音和難寫的生字記在預習本上,並想辦法記住它。

(2)瞭解文章大意,想想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是什麼?

(3)蒐集有關老舍的資料。

1、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驗收預習第一項。

過程:4人小組學習中1號同學當小組長負責組織輪讀課文,互相傾聽,彙集預習中讀音、生字詞問題,並互助解決,解決不了的由組長負責記錄在預習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學成果與遺留問題。

3、教師出示整理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2號同學負責,在小組中讀正確。

4、檢查詞語能否讀正確。3號同學讀詞語。

5、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

6、檢查課文朗讀情況。4號同學在小組讀課文。

設計意圖:本環節意在通過小組學習的主要形式驗收學生的認讀情況,小組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同學都能在團隊中負責,都有任務,鍛鍊、培養了每個學生的能力。

三、驗收預習第二項,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大意。

1、默讀課文,然後試着想一想濟南的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麼?

濟南的冬天——溫晴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可以整體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養學生概括文章的能力。這在教學大綱中對高年級段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四、再讀課文,感受。

1、教師設置情景導入,讓孩子們想象濟南的冬天的畫面。

2、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濟南的冬天的?

預設:去感受濟南的冬天。

3、配樂創設情境,朗讀體會濟南冬天的美。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之後,可以整體有序的理解文本,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可以讓學生交流的過程更加整合,使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討論有更熱烈,有更多的感受與同伴分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和作者一起分享了冬天的濟南氣候溫和、山青水綠、度冬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色。誰來說一說,文章圍繞“濟南的冬天”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設計意圖:複習導入,回顧全篇,儘快讓學生走進文本,爲後面賞析課文做好準備。

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這個不同尋常的“冬天”,品讀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圍繞中心話題,體會濟南冬天的特點以及作者的情感:

學生賞析濟南山、水

接着作者又寫了濟南的山、水,現在請四組同學的代表分別上臺給我們介紹作者筆下的山水,其餘同學把書合上,從畫中,從同學的複述中感受濟南的山、水。

1、第一張圖片:陽光下山景圖。

請第一組學生代表上臺根據圖片複述課文第二自然段內容。

教師提問:濟南陽光下小山有什麼特點?

教師引導下學生回答。

板書:陽光下的小山:溫晴

2、第二張圖片:薄雪後山景圖。

請第二組學生代表上臺根據圖片複述第三自然段內容。

教師指導背誦:根據學生複述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指導背誦。

提問:濟南小雪的小山有什麼特點?

板書:小雪後的小山:秀氣

3、第三張圖片:城外遠望山景圖、冒着熱氣的綠水圖

設計意圖:使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對問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

三、深入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小組交流中心話題。

課文處處流露着作者對冬天的濟南的熱愛。現在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用心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並在小組中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

預設點:

①“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②.“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着”、“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③“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

“臥”字用得很貼切。濟南城外的小村莊被作者賦予了生命和感情,它們都“安適地睡着”,盡情享受這“溫晴”的天賜。這“臥”字,正好與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相呼應,用擬人的手法寫活了濟南。

④雪後山景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鬆的翠與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白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在實際課堂中,學生的回答可能會不定性的說到某一部分。教師深入學生回答,與之展開深入對話,有機結合在一起。

設計意圖:以一個問題,統領全課。課堂上,教師把寶貴的時間還給了學生,促進了學生的閱讀、探究、感悟。學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過程中,品詞析句,感情朗讀,深刻領悟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

二、回顧全篇,拓展延伸。

1、向生活延展。

教師引導:老舍先生寫濟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點,你寫《家鄉的冬天》準備抓住什麼特點?

學生寫簡要發言提綱,然後口述。

教師作綜合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全篇,由文本向生活延展,將語文打開。

①推薦閱讀:《沁園春.雪》

三、作業。

篇10:《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1)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運用,瞭解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理清脈絡。

(2)通過反覆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瞭解濟南的冬天的特點及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之情。

2、本單元安排的課文內容是以大自然爲主題的,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所見和體驗欣賞、揣摩課文優美的語言。

3、(1)教學難點:體會課文情景交融的優美語言,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學重點:掌握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握文章中濟南的冬天的主要特點。

4、本文的教學主要是面向普通的七年級學生,對於寫景抒情的文章已經初步具有鑑賞能力。並且,學生已經學習了比喻、排比等寫法,爲掌握擬人的修辭手法奠定了一定基礎,主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感聞,體味文章的優美語言,抒發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教學方法】畫面再現法、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教具】多媒體課件、音樂伴奏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

1、瞭解老舍的平生。

2、朗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二、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經歷過冬天,說到北方冬天的時候,我們的腦海裏總是浮現出那白雪皚皚的畫面,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也會想到呼嘯的北風,朔風怒號,天寒地凍的蕭條畫面。總之,北方的冬天在我們的印象裏就是既有美麗的雪景,又有刺骨的寒風。然而,在中國有這麼一個地方,不但那裏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而且冬天裏不僅沒有呼嘯的寒風,更有着無限的溫暖,那水不但不結冰,反倒冒

着點熱氣,同學們,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嗎?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跟隨老舍的腳步走進《濟南的冬天》,去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裏的溫情吧。

三、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並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應召回國。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終年67歲。老舍一生著作豐富,長篇小說

《駱駝祥子》和話劇《龍鬚溝》《茶館》是其代表作。以描寫城市人民生活著稱,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生活情趣。

《濟南的冬天》是作者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寫的一篇情辭並茂的寫景散文。

四、檢查預習

濟南(jǐ) 倫敦(dūn) 鑲(xiāng) 水藻(zǎo) 貯蓄(zhù)

髮髻(jì)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 看護(kān)

五、走進文本

(一)通讀文本:

1、聽音感知,鞏固生詞,掌握文章大意。

2、再次閱讀課文,劃分文章段落。

第一部分(1段):寫濟南冬天的溫晴。

第二部分(2~4段):寫濟南冬天的山景。

第三部分(5段):寫濟南冬天的水色

(二)深入探究

1、思考:濟南冬天的獨具一格的特點是什麼?

【明確】濟南冬天的“溫晴”。

2、思考:課文是從什麼角度,用什麼手法來表現這一特點的?

【明確】寫“溫晴”是從自身感受的角度來寫的,採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與北平冬天的多風、倫敦的多霧、熱帶日光的“毒”和“響亮”作對比,寫出濟南

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突出它獨有的“溫晴”特點。畫面中“寒”與“暖”、“暗”與“明”、“熱”與“溫”的色調烘托出濟南冬天陽光和煦、天朗地秀的總體形象。在結構上是全文的總起,爲下文具體描述作鋪墊。

(三)合作探究

思考:分析作者順着主線抓住了哪些富有特徵的景物來展示濟南的冬天?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嘗試用畫圖的形式進行概括。

【明確】(1)順着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這一主線,作者具體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

①山景:陽光朗照下的山:一圈小山像個搖籃;薄雪覆蓋下的山:從色彩和變化兩個角度描寫了山上的矮鬆、黃草和薄雪;城外的遠山:小村莊臥在山坡上。 ②水色:先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爲一體,描繪濟南冬天鮮亮明麗的色彩。

(2)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3)文章的描寫鋪展出三幅畫面:小山搖籃圖、雪霽初晴圖、空靈水景圖。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梳理了這篇文章的脈絡結構,並且分析歸納了文章描寫的幾幅冬日雪景圖,同學們課後熟讀課文,下節課,我們將深入學習課文,分析文章的語言美。

七、作業佈置

1、熟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2、摘抄精彩語句,積累語言材料,並找出文中的擬人句。

八、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北平的風——濟南的暖

第一部分濟南冬天的溫晴:對比 倫敦的霧——濟南的晴

熱帶的毒——濟南的溫

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第二部分濟南冬天的山景 濟南冬天的山景

薄雪覆蓋下的山景

第三部分濟南冬天的水色:綠、藍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主要梳理了這篇文章的脈絡結構,並且分析歸納了文章描寫的幾幅冬日雪景圖,這節課,讓我們繼續深入學習課文,分析文章的語言美,理解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在描寫上的作用。

二、深入文本

(一)語段研習:

重點朗讀第三段描寫薄雪覆蓋下的山景的部分,討論下面的問題:

1、本段景色描寫按照什麼順序展開?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明確】: 寫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間順序,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2、分析本段修辭手法使用的妙處。

【明確】:① 將雪後矮鬆比作日本的“看護婦”,以鬆尖的白雪比“一髻兒白花”,生動地寫出了雪後青松的秀美形態。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用擬人的手法勾勒出雪後天山相接處一道銀白的美景,既生動又形象。

③“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肌膚”,這是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生的聯想,“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將小山擬人化,描繪出雪後小山嬌美的姿態。

(二)品味情感:

默讀全文,畫出文中貼切且給人以美感的擬人句,體會其對突出事物形神特點的作用。

【明確】:擬人句有以下幾句:①“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裏將

老城擬人化,描寫爲“暖和安適地睡着”,正突出了濟南的冬天溫晴舒適的特點,纔會令老城安然入睡。

②“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文章賦予了小山沉靜而親切的語氣,側面表出濟南冬日的平和溫暖。

③“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臥”字用得很貼切。濟南城外的小村莊被作者賦予了生命和感情,它們都“安適地睡着”,盡情享受這“溫晴”的天賜。這“臥”字,正好與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相呼應,用擬人的手法寫活了濟南。

④ “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雖然是冬天,但水藻依然鮮綠可愛,水裏甚至倒映着柳條的倒影,這裏的“不忍”充分表現出濟南冬日的鮮活與生機。

(三)合作探究

1、朗讀全文,思考文中修辭手法在喻體的選擇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文章所選的喻體主要有搖籃、看護婦、花衣、水墨畫、藍水晶等,並且大量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這些事物都是美麗溫和的,往往帶給人以美好的感覺。

2、文章選擇這些喻體並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展開描寫,表現出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文章運用情景交融的寫法,在描寫濟南冬天的美景的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之情。其優美而自然的語言款款道來,無不透露出老舍對濟南溫晴的冬日的喜愛與讚美。

三、課堂小結

濟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更美。與先生筆下的濟南一次邂逅,初諳北國冬日的神韻。文章雖然學習完了,但只要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

四、作業佈置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課後習題第一、二大題。

3、寫一寫家鄉的冬天,用上本文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五、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北平的風——濟南的暖

第一部分濟南冬天的溫晴:對比 倫敦的霧——濟南的晴

熱帶的毒——濟南的溫

寶地

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第二部分濟南冬天的山景 濟南冬天的山景

薄雪覆蓋下的山景

第三部分濟南冬天的水色:綠、藍

對濟南的冬天的熱愛之情

六、教學反思

這篇小說的教學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掌握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因此,課前我劃出課文主要的層斷,上課時師先範讀,學生再跟讀,最後到個別讀,學生能在朗讀的基礎上,感受文章的語言美,體會情景交融的抒情寫景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抓住文章先總後分的脈絡結構來梳理文章,文章先總寫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再分別通過三種山景和水色的具體描寫來表現其特點。對於文章的結構學生能較好地把握,但在拓展延伸,分析修辭手法的作用方面,學生雖然有個別發言,但是還不夠熱烈。也就是說,老師引導的不夠深入,學生還不能從課文中真正領會寫作手法的妙處,這是這堂課的不足之處,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加強這方面的練習,會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1:《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反覆誦讀,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語言,以達到提高語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薰陶的目的。掌握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並進行片段描寫。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

反覆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優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當“冬天”一詞進入你的腦海時,你會產生哪些聯想?(請學生各抒己見)

我們的省會“濟南”的冬天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着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去領略“濟南的冬天”。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簡介作者、作品

老舍,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鬚溝》等。本文寫於1931年春。

2、詞語教學:讀背“讀一讀、寫一寫”結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3、思考並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把自己讀了課文後對濟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並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加以印證。)

(2)、作者通過描寫什麼來表現濟南的特點?(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4、朗讀課文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步誦讀課文。閱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

——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濟南冬天的總體特點是什麼?各段描寫之間有何關聯?

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容,並且依照課文的脈絡,用自己的語言複述濟南的冬天的主要內容。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鑑賞創新。

1、自由朗讀,思考問題:

a.爲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

b.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哪三幅山景圖,寫水是從什麼角度寫的?

c.第1小節與第2、4、5小節之間有什麼關係?

d.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麼樣的感情?

e.標題可否換爲“冬天的濟南”?

(四人小組討論)

[明確](b.c.d.略)

a.濟南的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天氣“溫晴”;濟南天是慈善的,有美麗的山景;冬天水不結冰,水是綠色的。四面環山,像在“小搖籃裏”。

e.不可以。因爲“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於讚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2、研讀第2—5小節: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四人小組討論)

a.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麼特點?(抓關鍵詞概括)

b.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麼關係?

c.四幅景物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爲什麼?

(四人小組討論後明確)

[明確]

a.陽光朗照下的山——溫靜;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色——綠。

b.第一幅圖是總寫,第二、三幅圖是具體寫。

五、課堂總結。

課堂小結:文章先與北平、倫敦、熱帶作對比,突出濟南天氣“溫晴”的總特點;然後具體描繪濟南的冬天特有的景緻,寫山景寫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的遠山,又繪水色,處處滲透對濟南冬天的喜愛。

六、佈置作業。

掌握字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鞏固詞語。

二、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1、重點研讀:薄雪覆蓋下的山景圖和水色圖,品味語言。

[問題]

a.第3小節和第5小節寫景順序有什麼不同之處?

b.第3小節和第5小節在抒發感情和修辭運用方面有什麼相同之處?

c.找出你認爲寫得美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想想爲什麼寫得好?

(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明確]

a.寫山景:自上而下的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寫水色: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對冬天的喜愛、讚美的感情;都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

c.比喻、擬人句。(美句賞析,着重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過渡)濟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筆下如此嬌媚動人,是因爲運用了大量比喻、擬人的修辭。文中還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說說好在哪兒?

[討論明確]a.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b.全在天底下曬着太陽,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C、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

2、體會本文優美的語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學習語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細揣摩,儘量能口頭表達,教師從旁點撥、補充。

——你喜歡文中哪些優美的語句?爲什麼喜歡?用簡潔的語言來分析。

——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作用。並模仿舉例。

——你認爲好的語言應當具備哪些特點?應當如何品位語言的精妙之處?在文字表達上應注意些什麼?

三、體驗反思。

[提問]爲什麼濟南的冬天的景色會如此動人?

[明確]a.細緻觀察b.抓住特徵c.安排順序(角度)d.運用修辭e.情景交融

四、比較閱讀,拓展延伸。

①想一想,爲什麼作者能描繪出這麼精彩的畫面,爲什麼語言能如此優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麼相同之處?

明確:都能抓住特徵;安排順序(角度);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採用情景交融的寫法,色彩絢麗。《春》還從多種感官角度來描寫。

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過內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從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麼活靈活現,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②假如你是一位導遊,冬季帶領遊客來濟南,追隨老舍的足跡,請你設計一下導遊詞。

五、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裏,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爲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六、佈置作業。

1、寫作練習:借鑑課文的寫法,用你的筆描繪一副“校園秋景圖”。

2、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無限熱愛之情,借鑑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不限。

篇12:《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領會由裏到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

2.欣賞用詞的精當、生動、準確;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3.在朗讀中體會景物描寫中所蘊涵的感情,接受美的薰陶。

二、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課文選取了一個個獨特的角度,描繪出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寫景物時,語言準確生動,充滿了對濟南的熱愛之情。學習這篇文章可以讓學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受到美的薰陶,教學過程中可以學生朗讀、品味、討論爲主,教師適當點撥引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濟南的冬天之美。

三、教學過程

(一)導課:

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他的散文《濟南的秋天》中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瑞士夏日的美景宜人:綠色山林環繞着淺藍色的湖泊,映襯着阿爾斯山頭的皚皚白雪;懸崖上瀑布流瀉,草地上鮮花盛開,無愧於“世界公園”的美稱。(大屏幕展示瑞士美景)。而我國的杭州西湖更聞名天下。宋代大文豪蘇軾有一首詩單道西湖之美:“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好一個“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之美由此可見一斑。”(大屏幕展示西湖美景及蘇軾的《飲湖上初晴》)而我們的省會濟南竟得上帝之鐘愛,把秋和冬的藝術全賜給了她。濟南該是一塊何等到寶地!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濟南冬天的美。

(二)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先初步感知文章之美。

1、請同學們說說老舍筆下的濟南冬天有什麼特點。

提示:溫晴、慈善、美麗、絢麗多彩等詞語均可。老師可根據學生回答確定自己的板書。

2、請同學們體會一下本文該怎樣朗讀?

提示:語調柔和,節奏緩慢,語氣親切,還要讀出對濟南的熱愛。可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處理板書在黑板上。

(三)老師範讀。(配樂、配畫)

(四)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表情朗讀課文,並簡要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第一自然段:這個開頭有什麼特點?(對比)能具體說說是怎樣對比的嗎?作者運用這一組對比的目的是什麼?(爲了說明濟南是塊寶地,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教師進一步發揮:作者之所以用北京、倫敦、熱帶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歷有密切關係,老舍25歲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應邀去英國任教,在倫敦生活了6年,在離英回國途中又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領教過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而一回國便到山東齊魯大家任教,定居濟南。沐浴在濟南溫晴宜人的冬季裏,老舍感到驚異陶醉,不禁發自肺腑地抒情道:“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第二、三、四段寫濟南山的特點:陽光朗照下的山——溫暖、可愛;薄雪覆蓋下的山——美麗多彩;城外遠山——是張小水墨畫。

第五自然段寫濟南的水——不結冰,清亮、空靈等。

結尾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與題目“濟南的冬天”有何不同?有什麼作用?

提示:“濟南的冬天”是指所寫的濟南這個特定環境的冬天,不是別處的冬天。而“這就是冬天的濟南”在上文具體描繪了冬天裏濟南特有的明麗色彩後,此句用“冬天”來修飾濟南,就反映出濟南在冬天這個特定季節裏所具有的不同尋常的魅力。總結全文,既點題,又深化題意。

篇13:《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體會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2、感知濟南冬天的特點,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3、找出文中運用比喻,擬人的句子,分析它們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教學重點:

找出文中運用比喻,擬人的句子,分析它們的精妙之處。

教學難點:

感知濟南冬天的特點,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法指導:

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教具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投影(朗誦《老舍文集》中的《老張的哲學》當中的優美語句並分析)

師朗誦:“那是五月的天氣,小太陽撅着血盆似的小嘴,忙着和那東來西去的白雲親嘴。有的脣兒一挨慌忙的飛去;有的任着意偎着小太陽的紅臉蛋;有的化着惡龍,張着嘴想把她一口吞了;有的變成小綿羊跑着求她的青眼。這樣豔美的景色,可惜人們卻不曾注意,那倒不是人們的錯處,只是小太陽太嬌羞了,太潑辣了,把要看的人們曬的滿臉流油,於是富人們支起涼棚索性不看,窮人們倒在柳蔭下作他們的好夢,誰來惹這個閒氣。”

師:我請一位同學有感情地讀一下

讀得不錯。這段文字寫的好不好?好在什麼地方?

(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文字中有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運用了對比襯托的寫作方法。

師:這麼多文字主要寫了什麼?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

五月的天氣炎熱熾熱毒辣等學生任意說

師:

本段文字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寫的。“五月的天氣”的炎熱、日光的毒辣,在他的筆下被描寫的淋漓盡致。我們今天一起來感受一下老舍筆下的冬天是什麼樣子的。

板書:十六、《濟南的冬天》

二、簡介作者(投影)

師:請哪位同學將你收集到的有關老舍的資料讀一下。

請學生起來讀

師:說的還可以,老師補充一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有關老舍的相關資料。

老舍(1899—199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他的代表作小說《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國文字,產生較大影響。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創作了《龍鬚溝》、《茶館》

等23個劇本,小說《無名高地》和其它形式的文藝作品,歌頌新社會,文筆生動、幽默,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被譽爲“人民藝術家”。有《老舍文集》行世。

師:我請一位同學讀一下。

師:讀的不錯。當然老師收集的還不全面,課後大家再去收集。

三、整體感悟

1、生快速默讀課文,解決生字詞。(5`)

師出示投影:

(1)、下列詞語的字形、字音都正確的一項是()

A、濟南一髻兒鑲薄雪

B覺得真得看護看吧

C着落着急倫敦澄清

D狹窄寬敞貯蓄水藻

(2)、選出正確的解釋。

響亮的天氣(A、十分明亮;B、聲音宏大)

慈善的冬天(A、對人關心,富有同情心;B、溫暖舒適)

那些小山太秀氣(A、清秀;B、玲瓏秀美)

2、師朗誦課文,分析課文

(1)、師朗讀課文,配音樂。

師:剛纔老師已經將課文讀完了,下面老師給每個小組佈置一個題目,大家討論解決,然後請每組派個成員彙報。

第一小組:第一段。

問題:濟南的冬天有什麼特點?作者是如何突出這一特點的?

第二小組:第二段

問題:濟南的山水有什麼特點?

①、濟南的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

②、作者怎樣寫出陽光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③、人們的感受如何?

第三小組:第三段、

師:請大家齊讀這一段:

問題:①、哪句話直接抒發作者對雪後美景大喜愛和讚美?

②、作者寫景大空間順序是怎樣安排的?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③、作者採用哪些修辭手法來寫景的?

4、討論一下作者寫景的句子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作者採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的美景,景中抒發了作者對這美景的喜愛和讚美之情,情景交融。

出示投影:

第一組:

(1)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象日本的看護夫。

這句話含有兩個比喻,一是將“_______”比作“白花”

二是將“_______”比作“日本看護夫”。

(2)指出本體和喻體的相似之處。

(3)若將“頂着白雪的矮鬆”比作“守衛邊關的戰士”,行嗎?

明確:比喻一定要貼切。

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濟南的冬天有什麼特點?問中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第二組:

(1)甲: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象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乙:這一圈小山圍着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2)甲: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乙: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粉色。

(3)甲: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乙:天兒越晴,水藻越綠,水也不結冰,垂柳的長枝倒映在水中。

師:老師將文中的一些句子改了,大家比較一下,老師改的好不好?

我認爲挺好的!

大家分小組討論一下。(每組推舉一名代表發言)

第四小組:第四、五段

問題:(1)、第四段主要講述什麼?

(2)、第五段水的特點?一連寫了五個“綠”是爲了寫什麼?

大家分小組討論一下。(每組推舉一名代表發言)

3、三讀課文,總結全文。

師:本文是一篇很優美的散文,要有感情的朗讀,下面我請一位同學將第三自然段讀一下,要讀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讚美之情。

師:投影:(指名回答)

本文作者抓住濟南冬天的“溫晴”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風景畫,抒發了作者深深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這裏橫線上可以填哪些詞語。(喜愛,讚美,喜歡,深愛等)

四、創新訓練。(寫和畫)

師:文章中老舍抓住“溫晴”二字將濟南的冬天描寫的淋漓盡致,其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等的修辭手法以及對比襯托的寫作方法。現在請你仿照本文,來寫一寫我們家鄉的冬天是什麼樣子?

要求:(1)、一、二兩組來寫一寫。

(2)、三、四兩組的同學根據課文的內容來畫一畫濟南的冬天。

師總結講評。

五、作業

背誦文章第三自然段

附板書:《濟南的冬天》

陽光朗照下的山(小搖籃)

北國的冬天——風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小水墨畫)

倫敦的冬天——霧濟南的冬天(溫晴)寶地城外遠山(藍寶石)

熱帶——毒日濟南的水:綠暖清亮

(深深的讚美和喜愛)

篇14:《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設計

整體感知

1、讀課文

2、提到冬天,你會有什麼感覺?會想到些什麼?

3、但是濟南呢?“

4、那誰說說濟南冬天最大的特點?

5、能說一下爲什麼會“溫晴”嗎?理由是什麼?

與北平相比無風聲,與倫敦相比無重霧,與熱帶相比無毒日

6、這是寫作方法:對照比較法。

7、我想請個同學來讀一讀第一段,那位同學勇敢站起來呢?

師:很好,聲音很洪亮。

8、老舍先生想告訴大家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那麼作者是選取了哪些具體的景物來描繪濟南特有的動人冬景的呢?

生:山、雪、水

生:陽光、村莊。

師:不錯,老舍先生在描繪濟南冬天這幾種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時,巧妙地運用人的感官角度的詞語和生動的修辭手法,描繪出了濟南冬天的景色,抒發自己的喜愛之情。你能找到嗎?

生:作者用了“青黑”、“全白”、“銀邊”、“藍天”、“草色”、“白”、“暗黃”、“微黃”、“粉色”

生:還有“銀邊”“草色”

師:很好!這些詞語色彩鮮明豔麗,修辭有嗎?

生:比喻、擬人

生:“日本看護婦”,“露出肌膚”

師:貼切的景物描寫使人感到小雪中的濟南依然溫暖如春。在這段景物描寫中,抒發了作者對濟南無比熱愛的真摯情懷。

師:在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後的山景?

無人回答

9、以前我告訴大家,寫景的方法大家還記得有哪些?

生:從遠到近

生:寓情於景

生:借景抒情,還有移步換景

師:我們在記敘文中,寫景物可以按方位寫,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從前至後,可以按時間的順序寫,可以依據白天、黑夜或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的先後順序來寫,也有的按春、夏、秋、冬的季節變換順序來寫。還有,要充分運用修辭手法。《濟南的冬天》是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秀美的山景。

師:我們中國人就是喜歡山水,只要一提到山,那麼肯定要談一談水,老舍先生呢,也是一樣,濟南有山有水,前面大家分析了山之美,那水呢?水有什麼特點?哪位同學能用同樣的方法來分析一下?

生:“綠”就一個字。

師:不錯,歌曲改編。他說的沒錯,濟南的冬天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這是人的感官中的?

生:視覺角度。

10、是啊,我們學習就是要學以致用,以後談到景物描寫的時候像數學公式一樣套一套很多問題就好解決了,寫景除了視覺外還要注意運用什麼?

生:老師,我認爲運用修辭方法。擬人,使水有了人的感情。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無比的熱愛之情。

師:我們這個單元是有關於四季的文章,寫景其實有很多共同之處,例如,朱自清?

生:《春》“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師:同學們分析的都很好。陽光也很有特色,老舍先生是結合什麼來寫的?

生:山。

師:主要採用了什麼方法呢?

生:比喻和擬人。

師:這一節課我們主要學習瞭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來描寫,同時又可以寫的生動形象。大家來總結一下吧。

生:老師,我認爲最重要是要抓住特點;二要運用修辭手法。

生:老師,我覺得一定要流露感情。

生:感官

師:非常好!方法要有,也不能少了寓情於景。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

佈置作業

仔細觀察自己家鄉冬天的景色,傾注你對家鄉的無限熱愛,借鑑本文的寫法,將最有特色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不限。

篇15:《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設計

設計理念

《濟南的冬天》是語文版課標教材七年級上冊的一篇寫景散文。

課文抓住“溫晴”這一文眼來構思,角度獨特,思路清晰,語言準確生動,描繪出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

依據課標精神,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情感體驗,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變被動接受爲主動學習。設計本課,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教師適當引導。整節課採用對話形式,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欣賞,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學會運用。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理清課文思路,瞭解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特徵描寫景物的。

3.仔細揣摩文章語言,體會作者生動準確、清新自然的語言特點。

4.學習文章寫法,進行片段寫作練習。

教學流程

一、情境激趣,談話導入

課件出示幾幅照片,讓學生欣賞。

談話:同學們,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照片,請仔細觀賞。看完了告訴老師,你從照片中看到了什麼,最想說句什麼。

從學生的多數回答中教師及時提取信息並適時導入課題。

談話:這些照片是昨天老師備課的時候在網上看到的,照片拍攝的是2004年濟南冬天的景象。在愛好攝影的人眼中濟南的冬天是這樣的,那麼在著名作家的筆下,濟南的冬天又是什麼樣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老舍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濟南的冬天》。出示課題,請學生們齊讀課題。

二、交流作者情況

談話:課前老師讓大家查找作家老舍的資料,現在請大家把你查到的資料跟同學們交流一下。

學生交流後,教師出示作者簡介課件,以示重點和補充。

三、談話歸納學習要求

告訴學生這是一篇自讀課文,讓學生先結合自己平時的語文學習,談談應該怎樣閱讀一篇文章。

談話:同學們,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既然是“自讀”,就要求自己“會學”並且“學會”。回憶一下,我們應該怎樣讀懂一篇文章?

學生可能會說要讀會每一句話,知道文章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等等。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要告訴學生做到了以上這些還只是“基本讀懂”,要想“真正讀懂”,還必須“讀出自己,讀出問題,讀到會用”。“讀出自己”就是讓自己走進文本,和作者交流,與作者產生共鳴。是理解,是欣賞,是聯想,是想象。“讀出問題”就是帶着一種研究的眼光去發現,去推敲,去質疑,去批判。“讀到會用”就是把從文中學到的遣詞造句的方法用到自己的說話和寫作當中去。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可以默讀、小聲讀、大聲讀等。教師提醒學生用工具書查自己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如果還不能解決問題,可以問同學或老師。

2、說理解的話。教師問:讀完課文後,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可能會說:知道了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晴天時的小山像個小搖籃,整個老城是那麼溫暖安靜;雪後的小山是那麼秀氣;城外遠山又是那麼淡雅;濟南冬天的水不但不結冰,而且那麼碧綠、澄清等等。

總之,通過這樣的環節和問題設計,學生初步瞭解了課文內容,對文章有了初步的整體感知。

五、再讀課文,品詞析句

1、展示朗讀。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非常適合有感情的朗讀。此環節指名讓學生朗讀,教師適時的加入其中以示範讀。同時讓其他同學注意傾聽,作出評價。

2、思考朗讀。學生在聽完指名讀、範讀後,誦讀的興趣勢必大增,這時讓學生帶着感情再讀課文,同時勾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詞語、句子或段落,說一說爲什麼喜歡,從中收穫了什麼。

此環節是最重要的對話、分享環節,“讀出自己,讀出問題”的核心思想貫穿其中。教師要根據學情,隨機進行相關引導。理想的境界是學生和教師在自然而然的交流中互相促進,同時又不知不覺地引導着學生。教師要善於捕捉契機——敏銳地發現學生髮言中和文本重點的結合點和鄰近點(李鎮西語)。

本文是老舍先生的一篇經典散文,在佈局謀篇時思路清晰,有條有理;景物描寫中流露真情實感;語言準確生動、自然樸實。在引導學生感悟、品析時,一定要注意根據課堂氣氛與對話的進展情況及時調整內容和進度,要從學生可能雜亂無章的問題和回答中理出線索,篩選有價值的回答,因而使課堂對話或討論收放自如,趨於高效。

(同學們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感受,或者:這篇文章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特點值得欣賞借鑑?)

六、三讀課文,昇華感情

此次朗讀實屬餘映潮先生的“演讀”,所謂“演讀”就是要有表情的讀,聲音也要傳達出感情。學生在整體感知、品詞析句後,再次整體回讀,情感得到深化,領悟會更加深刻。

談話:聽着同學們的侃侃而談和美味朗讀,我彷彿看到大家和老舍先生一起來到了冬天的濟南,欣賞和熱愛着“濟南的冬天”(雙關語),讓我們帶着這種欣賞和熱愛之情再把課文美美的讀一遍吧。

七、經典析讀,仿寫創造

反覆朗讀、回味第三自然段,體會作者抓住景物特徵、運用生動準確、清新自然的語言描寫景物的寫作特色。用“最妙的是……”開頭,發揮聯想和想象,用上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一段寫景的文字。

八、作業超市

教師談話:學完了這課,你想給自己留點什麼作業?

教師推薦:

1、閱讀老舍的《一點印象》。首推其中的《濟南的秋天》。

2、蒐集一些關於如何寫好景物的文章。讀一讀,試着寫一篇寫景散文。

3、背誦喜歡的段落。

篇16:《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3、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學習重難點

[教學重點]:

朗讀、品讀課文,發現並感悟濟南的冬之美。

[教學難點]:

借鑑語言大師老舍用心體驗美、用筆表現美的技藝。

方法指導

自主、合作、探究

預習準備

1.給下列劃橫線的字注音。

髮髻()鑲嵌()水藻()貯蓄()

澄清()綠萍()着落()薄雪()

2.根據語境解釋下列詞語。

貯蓄:

空靈:

3.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麼?

4.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5.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提出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學習環節

一、導入新課

“春遊芳香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這是古時候一個小孩子寫的詠四季的詩。一提到冬天,我們會想到呼嘯的北風,飄飛的大雪,瑟瑟的秋枝。北風凜冽、天寒地凍、萬物蕭條、亙古沉寂是冬天的基本特色。那麼,“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濟南在冬天又是怎樣的勝景呢?讓我們一起跟隨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去欣賞《濟南的冬天》,一起去感受那種與衆不同的冬天的美——板書:濟南的冬天

二、整體感知

活動一:濟南之旅——遠觀濟南

(一)任務一:默讀課文,自主解決下面的問題。

1.用你認爲最合適的詞語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

解決辦法: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整理歸納。

2.概括的說一說濟南的山和水各有怎樣的特點。

(二)任務二:速度1、2段,自主解決下面的問題。:

3.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4.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於什麼樣的地形特點?

三、合作探究

活動二:濟南之旅——近賞濟南

(任務一):登山臨水感受冬之美

5.精讀第3—5段

A:師:冬天的特色是雪,我們平時對雪的印象是如何的?老舍筆下的雪又是如何的呢?我們共同來分析一下,老舍是從什麼角度來發現美、表現美的。

(朗讀並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採用讀、品、議相結合的方法來賞析第三節。)

(1)請同學來朗讀這一段。

(2)請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薄雪覆蓋下的小山”。參考:秀氣。

(3)作者如何表現這種秀氣?請學生找出欣賞的句子讀讀,或講自己的認識。

要點:一髻兒白花,一道銀邊,帶水紋的花衣,山的肌膚,害了羞……以及一些關鍵的字詞。(這一過程中學生或許會質疑,可以穿插在品讀中。)

(4)從文中的景物描寫我們可以感覺出作者對於濟南的山水有什麼的感情?從哪些語言可以看出來?它們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5)再次齊讀第三節。

B:下了小雪的濟南的山無比美妙,濟南的水也富有情趣;由此過渡到最後一節的自由品析階段。

要求:模仿第三節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交流,在書的邊上作好點評,自由談最後一節的學習體驗。

(任務二):登山臨水品味情之美

6.從哪裏可以看出老舍對濟南的深厚感情?

活動三:濟南之旅——回味濟南

任務一:傾情背誦精美段落

在短暫的“濟南之旅”中,我們跟隨老舍先生領略了濟南冬天的魅力。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背誦精美段落。

活動四:濟南之旅——我手寫我心

7.“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

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無限熱愛之情,借鑑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不限。

四、拓展延伸

1、本文多處運用比喻,生動貼切地表現了濟南冬天的特點。如:把小山比作“小搖藍,用來比喻濟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處的。

擬人的句子更多,明顯的透露出作者的情懷。如,“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既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而且給人以美感,流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小組內合作交流,運用這些修辭的好處。

五、鞏固與提高——達標檢測

1.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2.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於什麼樣的地形特點?

3.你認爲下列每個語段中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妙在何處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b.“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c.“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

d.“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e.“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4.讀“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一段,思考本段是按什麼順序描寫雪後山景的?請找出標誌方位的詞語。本段最後一句話,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六、全文總結,佈置作業

結束語:願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用你智慧的眼去觀察生活,用你熱情的心去感受生活,願你發現生活中的美,願你的生活如花一樣燦爛。

篇17:《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①通過文章閱讀學生能理解和運用“響晴、溫情、設若、空靈、澄清、清亮”等詞語②學生能在閱讀中積累文中優秀語句

2.能力方法目標:

①在反覆閱讀過程中能理解分析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②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自覺培養自讀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閱讀教學,學生能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重點:

體會濟南冬天與老舍情感的緊密結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欣賞並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和語言特色。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一年四季都有許多美景,你喜歡哪個季節?同學們,北國的寒冬多是朔風怒號、冰封雪飄;江南的冬天溫柔可人,那麼地處中原的濟南呢?它有一番怎麼別緻的性格呢?老舍在《濟南的秋天》裏曾這樣說過:“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西湖,秋和冬全賜給了濟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見證老舍先生的評判。

二、出示學習目標

1.瞭解濟南冬天的景物特點;

2.學習老舍先生的寫景方法;

3.抓住特點寫寫家鄉的景物。

4.培養愛祖國、愛家鄉的品質。

三、簡介作者並解題

1.看課文解釋①後補充: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寫該文時,作者就在山東濟南任教。

2.解題。

四、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聽課文朗讀,學生邊讀邊圈點,感受課文:題目限制了地方和時令,濟南的冬天有什麼可寫的呢?先看課文,把有關描寫濟南冬天的詞句劃出來。

2.師生互動,評點第一段

濟南的冬天有哪些特點?第一段是通過什麼方法來寫出濟南冬天的特點的?

b.文中哪一個詞寫出了濟南的冬天獨具一格的風貌?

【補充:統觀全文可以看出“溫晴”“寶地”兩詞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溫晴”偏重特點,“寶地”偏重感覺】

3.你能看出老舍帶着我們欣賞了冬天濟南的幾幅美景,能用精練的詞句給每一幅圖擬一個名稱嗎?

五、體味美

選擇你喜歡的段落朗讀,並說說這段主要寫了什麼景物,你感受到了怎樣的特點?

推薦一句你認爲寫的好的句子,說出推薦的理由。

例: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這句話含有兩個比喻,一是將樹尖的雪比作“白花”;二是將樹尖頂雪的矮鬆比作“日本看護婦”。比喻貼切得表現了雪後樹的秀美。

例: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句中用“曬”“睡”“醒”形象地突出了小村莊舒適、溫暖的環境。

六、探究美

想一想,爲何老舍先生這些文學大師們能描繪出如此精彩的畫面,他的語言能如此優美?我們寫景時要向他學習什麼呢?

篇18:《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設計

一、定向(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2.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脈絡。

3.體會生動優美的語言,感受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

二、導學

(一)創設情景,導入教學,明確學習目標。

(二)介紹有關作者文學常識及寫作背景。

(三)解決生字詞。

(四)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

1.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什麼?作者是怎樣得出的?

明確:溫晴。作者通過與其他三地進行對比得出的。

2.文章寫了濟南冬天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麼特徵?

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水

(可愛、暖和)(秀氣、嬌美)(淡雅)(清亮、空靈)

3.作者花這麼多筆墨來描繪濟南的冬天,表達了他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三、檢測(賞析)

課文中有許多優美的句子或段落,你最喜歡哪些?說說理由。

四、小結

用自己的話說說本文的主要內容。

五、拓展

寫一段描繪自己家鄉冬天景色的話,是當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

六、教學反思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構思精巧,語言優美。學習這樣的美文,既能讓學生得到語文的滋養,又可得到審美的陶冶。

在課堂中,我還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了一些問題,如“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什麼?作者是怎樣得出的?文章寫了濟南冬天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麼特徵?”等等,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

不足之處:

1.課文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在展現美上我做的不好,沒有適當地運用多媒體作輔。

2.讀書是閱讀教學的最重要一環,在反覆朗讀中學生既可以領略濟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可以領略老舍作品的語言之美,而我卻在課堂中把這環節省去了,這是以後上課需要注意的。

3.沒能完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是本節課最大的敗筆,主要原因是對時間的`把握不夠,在分析景物及景物特徵的時候花費太多時間了。

4.在課堂中,我講的太多,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太少。這在日後需要慢慢改善,還給學生作爲學習主體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