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中生物入侵者教案【多篇】

高中生物入侵者教案【多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 篇一

《生物入侵者》教案

.12.14

教學目標

一、瞭解與生物入侵者相關的知識。

二、理清說明順序,體會文中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揣摩語言。

三、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增強防範意識,爲建設家園,保護環境而努力。

教學重點

一、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二、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

1.揣摩語言

2.生物入侵將會帶來什麼樣的災難?

教學準備

學生蒐集有關資料

教學步驟

一、 情境導入

1、導入:

學生齊讀詩歌《不第後賦菊》,猜花名 引出加拿大“一枝黃花”入侵 導入課文。

二、 整體感知:

什麼是生物入侵者?

(本文爲自讀課,生字詞的過關、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已基本能完成,不是本堂課的重點。)

三、合作探究:

方法:小組合作探究問題。結束後,小組內推選一名同學,就小組探究的問題在全班交流。

提示:探究問題可以是說明順序、方法等方面。

可能性問題:

1.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說明方法及例子:

列數字

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數字的變化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危害之大。

再如:“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 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

舉例子:

•         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例子,

說明生物在沒有人爲干預的條件下進行的遷徙不會對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太大破壞。

•         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

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危害。

•         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

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

•         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

說明生物入侵是人爲原因造成的。

•         舉美國衆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

說明人類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採取了相應措施。

打比方:

①課題“生物入侵者”就是一個比喻,說明:

a生物入侵是“移民”行爲;

b生物入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

②把斑貝比喻成“偷渡者”,說明它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並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的。

(強調:生物入侵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作者採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語言更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淺出,達到推廣科普知識的目的。此外還有詞語的運用也有類似效果。如“嘯聚山林”等)

四、拓展延伸

1.介紹其他一些生物入侵者的資料:植物殺手薇甘菊、綠色殺手——紫莖澤蘭、兇殘的松樹殺手——鬆墨天牛、互花米草、食人鯧 、棕樹蛇等。

2.引導學生談談看了資料後的感受。

3.引導學生談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入侵現象。(提示包括微生物)

4.結合材料及對課文的理解,談談生物入侵將會帶來什麼樣的災難?

5.面對日益嚴重的“生物入侵者”,我們人類應該做些什麼?

第一,加強立法,並要嚴格執法。

第二,加強國際合作。

五、小結

以前提到環保,人們頭腦中閃現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濁水橫流、亂砍濫伐等情景。而對於"生物入侵"這個概念,就比較陌生了。雖然人們總是能夠聽到或者看到有關口蹄疫、瘋牛病和艾滋病的消息,但往往很少與生物入侵聯繫起來,其實這些就是生物入侵者。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嚴峻課題。希望同學們繼續對這一現象予以關注,讓我們用心關愛我們的大自然,爲抵禦和防治生物入侵貢獻我們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六、佈置作業

寫一封信給環保局長,談談你對生物入侵者的認識和採取的防範措施。

七、體驗與反思:

生物入侵者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是一篇介紹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移遷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的事理性說明文。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學界對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見解和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所採取的措施。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掌握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同時也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的生態現象高度警覺,提高環保意識。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積累詞語,掌握“劫掠、棲息、藩籬、歸咎”等詞的讀音及詞義,理解“在劫難逃、五彩斑斕、束手無策、物競天擇、無動於衷”等詞語的意思,並學會運用。

瞭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瞭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能力目標:

理清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提高學生收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3、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二)德育目標:

增強防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爲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重點:

1、瞭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瞭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2、通過學習,在理清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能收集篩選信息,增強對生物入侵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教學難點:瞭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瞭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三)教學方法:

課文學習以合作探究爲主,教師只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2.討論歸納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收集資料,討論歸納主題,共同解決。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預習

認真閱讀課文(至少三遍)。

2、學生預習瞭解作者。

3、通過查資料理解生字詞。

4、能通過自學把握課文段落層次。

5、課前準備蒐集生物人侵的相關資料,要求寫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稱、原產地、人侵地及危害。

二:導入

多媒體播放一則生物入侵者的新聞 ,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新聞內容。

生答:外來生物入侵者給我國生態帶來嚴重危害。

師導入:是呀!生物入侵者不僅危害我國還危及其他國家甚至全球,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梅濤的《生物入侵者》板書課題

三:通過解題來學習課文

師:什麼是入侵?

生答:“入侵”是指外來或有害的物質進入。

師:什麼是生物入侵者?

生答: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成稱爲生物入侵。

師:你們是從那裏找到的?

生:第一段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在文中勾出來,看看第一段還告訴我們什麼內容?

生:還告訴我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師: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危害呢?(板書)

生:不僅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師: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造成這兩種危害的生物入侵者。

生:斑貝 天牛 紅螞蟻 棕樹蛇 蜥蜴 山貓(教師用多媒體展示)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全面,可見概括能力很強,這些入侵者哪些是詳寫?

生:斑貝 棕樹蛇

師:很棒,現在老師要爲難你們了,看誰最棒。請你們採用故事的形式把斑貝的事例講給我們大家聽聽。

此環節選數名學生比賽,選出最佳講故事明星兩名給與獎勵。

師:講完故事老師又要讓你們當一回播音員,請同學們把棕樹蛇的事例用新聞播報的方式報道出來。

此環節要求學生回憶鞏固新聞的相關知識,可以抽三名學生參加比賽,選出最佳播音員一名給與獎勵。

師:在同學們的表演中我們瞭解了生物入侵者給我們帶來的嚴重危害。那同學們又蒐集到那些生物入侵者及危害呢?

生:蟾蜍 水葫蘆 白蟻等等

師:同學們的知識面很廣呀,老師也要展示我搜集的資料,請看電子白板。(多媒體展示生物入侵者)

生:好多呀!太可拍了。

師:是呀!他們能造成如此大的危害我們就得加以防範,但首先要知道他們是如何傳播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嗎?

生:非自然途徑(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跨過寵物貿易等)板書(途徑原因)

師:回答很有建樹,因此老師告誡同學們在養寵物時千萬別造成養寵物爲患啊!既然有危害那我們怎樣來控制它們呢?課文中是怎麼說的。

生:文中說有兩種態度干預於與不干預。

師;你們認同那種說法呢?

此環節讓學生兩分鐘辯論

師;同學們的辯論真激烈,在你們的脣槍舌戰中我們瞭解到生物入侵者帶來的危害很嚴重,因而有許多專家們認識到了這一危害也採取了措施,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專家們採取了什麼措施並讀出來。

生:在最後一段

師:同學們你們又有哪些措施呢?

生:嚴把國際貿易關 買來的寵物不能隨意放生 。.。.。.。

師:看來同學們都能做個環保小衛士,老師也有幾條措施希望我們共勉。(多媒體出示)

1、要謹慎引種。

2、提高生物入侵和生態安全意識。

3、家庭飼養的寵物絕對不能隨意“放生”。

4、嚴把出入境檢驗檢疫關。

師:採用哪些說明方法?

生:舉例子 打比方 列數字 下定義(板書)

師:通過學習我們認清了生物入侵者,採用什麼順序來說明生物入侵者的?

生:邏輯順序(板書)

課堂小結

學習了我們很清楚的認識了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甚至有許多生物入侵者大多已經嚴重地威脅到生態平衡,這一問題給我們的環保敲響了警鐘,因而保護自然,關注生態平衡,刻不容緩。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嚴加防範(板書)

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擬一條關於生物入侵的環保標語

此環節讓學生自由發揮教師自作適當補充。

六。結束語

一件件鮮活的新聞事實並非無中生有,一串串驚人的數字讓人觸目驚心,生物入侵帶來的毀滅性災害正侵蝕我們的家園,讓我們擔負起歷史的責任,關注環保。科學抵制生物入侵,積極保護生態環境!

《生物入侵者》教學雜談

三、鏈接現實生活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把語文教學鏈接現實生活,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提高創新能力。如學習《生物入侵者》後,提問學生;“自然界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樣纔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現象?現實生活中如果發現生物入侵者我們該怎麼做?”學生積極思維,提出各種各樣的生物入侵現象及防範、解決措施。語文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語文教學應與生活相聯繫,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原有的知識基礎,將課文中的生活畫面與學生的情感溝通銜接,以激起學生產生共鳴,與作者共同感悟生活與人生。如此,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使學生的認識能力、聯想能力、創新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培養。當然,在語文教學中,同樣要注意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新離不開想象,創新必須以想象爲基礎,只有豐富的想象,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應充分重視有效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聯繫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敢於想象,敢於創新,敢於打破成規的訓練。而所有的訓練,都必須與現實實際聯繫起來,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經過鏈接現實生活的訓練,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改善學生的思維空間實現認識能力的飛躍和突破,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訓練發散思維

現代文閱讀也能培養髮散思維。例如在上《生物入侵者》一課時:

師引:(先讓學生猜猜)是什麼生物入侵?

學生答:螃蟹入侵,河道被毀壞。

學生答:外星人入侵。

……

師引:本省本地區有沒有“生物入侵者”?

學生答:杭州天目山鐵路旁就有一枝黃花入侵,其它植物受到排擠,被一枝黃花佔據了大片土地。

學生答:家鄉松樹林被松毛蟲侵佔。

……

他們個個張開思維的翅膀,飛到天南海北,飛上宇宙空間。轉入課文內容“什麼是生物入侵及生物入侵帶來的危害性”就很容易理解了。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學生的視野非常開闊。

《生物入侵者》課文解讀

【解讀難點】

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是按照邏輯順序說明事理的。文章開頭作者假設一種情景,通過普通人與科學家的不同反應,自然引出話題──生物入侵者,並對什麼是“生物入侵者”進行解釋。然後作者在第2、3、4段具體寫什麼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由此擺出現象。作者先寫生物在自然條件下遷移、繁衍,“不會造成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衡”。這樣寫,是對生物入侵者作明確的界定,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那麼,爲什麼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會造成生物入侵現象呢?文章3、4兩段以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爲例做了具體說明。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進行探究。由於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第6、7段揭示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一部分人認爲,經過“物競天擇”,可以制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達到新的生態平衡。另一部分人認爲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會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危害。第8段寫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採取相應的措施。由以上分析不難看出,本文是按照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首先引出話題(議題),接着擺出現象,再探討因果,最後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寫法探究】

本文采用的邏輯順序說明事理的。這在上面已經分析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本文所採用的說明方法,探究這樣安排說明方法的好處。本文主要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達比方的說明方法。列數字實際上也是一種用事實進行說明的方法。數字化的事實也能引發讀者的想象。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僅僅在20世紀40年代至今的60年間,關島鳥類就由11種減少到兩種,這個數字的變化清楚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到目前爲止,人們爲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這兩句話中的數字,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對人類危害之大。舉例子是爲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說服力。例如: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繁殖時間和空間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爲了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並沒有受到太大破壞”這種說法;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是爲了說明形成“生物入侵者”的人爲的原因;舉出美國衆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說明目前世界各國對待“生物入侵者”都採取了相應的措施。打比方是爲了使說明更形象。例如:“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讀者這一類“入侵者”的“移民”行爲,是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它們在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並悄悄地給人類造成危害;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爲“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十分形象。

【學法指導】

閱讀科技類文章,應學會篩選文章的主要信息。閱讀科技類文章的目的之一,是篩選信息。一篇科技文所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有科學知識信息,有社會歷史信息,有關於作者生活與創作方面的信息,如本文中提到的各種例子。這些都是顯性信息;閱讀文章還可以學到一些相關的寫作技巧,這是隱蔽信息,需要讀者去感悟,如:寫作的順序、運用的說明方法等。如果能較爲準確地篩選信息,那麼就有助於我們對文章的理解。

【問題研究】

1、爲什麼對發現一兩隻從未見過的甲蟲這種普通人不會感到驚訝的事情,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會認爲這“不是件尋常小事”?

2、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爲干預”?

3、爲什麼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4、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如果有,說給同學們聽聽。

5、普通人發現一兩隻從未見過的甲蟲,只會感到新奇,不會考慮更多的問題;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對此就會考慮許多問題:甲蟲是從哪裏來的?甲蟲是如何到這裏來的?甲蟲的生態是怎樣的?甲蟲是否會對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影響?等等。他們是不會視而不見的。

6、文章第2段已經寫到,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由於進行緩慢,並受到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不會造成生態環境的失衡。如果這種遷移是由於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麼它們的遷移速度就會極大地加快,也會很容易地突破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爲干預”。

7、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這種規律就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總結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於人爲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於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後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8、本題啓發學生把學過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提高防範“生物入侵者”的意識。下面就是一則關於“生物入侵者”的最新報道。這則報道告訴我們:

⑴ 時至今日,“生物入侵者”仍隨時都有入侵的可能;

⑵ 我國對“生物入侵者”採取了嚴格的防範措施。

《生物入侵者》教案 篇三

《生物入侵者》教材A

一、教學設計

1、瞭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三、教學對象及課時

國中二年級、一課時

四、教學手段

實物投影、學生自由討論發言,教師講解總結

五、教學方法

激趣法

六、教學步驟

(一)課文導入

向學生介紹古希臘“特洛伊木馬”的故事,瞭解什麼是入侵者進而提出什麼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正字音

(三)轉入正文學習,主要通過以下問題的解決來完成教學重點。(問題由實物投影展出)

形式:學生自由討論找出問題答案,教師加以總結歸納。

問題一:什麼是“生物入侵者”?

答案:課文第一段。

問題二:本文向我們還介紹了哪些內容?

答案:本文還講了生物入侵者帶來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所採取的相應措施。

(四)瞭解課文內容後,進而探究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明確:1、使用了邏輯順序作用: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2、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

(五)教師總結全文

明確:這是一篇關於生態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麼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帶來的

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生態現象的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僅獲得一定的生態知識,還能提高我們的環保意識以及培養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六)板書設計

引出話題:介紹什麼是生物入侵者。第一段

擺出現象:生物入侵者與非生物入侵者的介紹。第2——4段

《生物入侵者》探究原因:新鮮水果、蔬菜貿易,跨國寵物貿易。第5段揭示態度:兩種不同態度(截然相反)。第6——7段採取措施:通過議案、成立部門。第8段

(七)作業

抄寫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生物入侵者》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瞭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據光明日報報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內伶仃島,一種產於中、南美洲的“植物殺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們宛如一張張巨網,黑壓壓地籠罩在美麗的荔枝樹、芭蕉樹、相思樹上。樹木因爲沐浴不到陽光而無聲無息地死去,鮮花和綠草因爲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而枯萎,島上的土地正蛻變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譽的內伶仃島,可能會被薇甘菊毀於一旦。那麼薇甘菊爲什麼會有如此大的破壞力呢?讓我們走進梅濤的《生物入侵者》去尋找答案。

二、訂正字音:

三、整體閱讀:

1、理清文章的結構:

生、①引出話題:介紹什麼是生物入侵者。

物、②-④擺出現象:舉例說明什麼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入、⑤探究原因: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侵、⑥-⑦揭示態度:寫生物學和生態學界的不同態度。

者、⑧採取措施:寫目前世界各國採取相應的措施。

2、文章是怎樣介紹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

具體說明了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造成生物入侵的現象。舉了三個例子,如“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爲例。

3、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又是什麼呢?

主要是由於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

4、本文是按什麼順序寫作的?

本文是事理說明文,按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接着擺出現象,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後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5、本文主要運用了幾種說明方法?

本文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列數字。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這個數字的變化清楚地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再如:“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這個數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危害之大。

舉例子。舉例子是爲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有說服力。例如: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繁殖時間和空間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爲了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

界中的生態平衡並沒有受到太大破壞”這種說法;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說明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是爲了說明“生物入侵者”的人爲的原因;舉美國衆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說明目前世界各國對待“生物入侵者”都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人們這一類“入侵者”的行爲,會給人類與自然帶來危害;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它們在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並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爲“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這些比喻使說明更形象、更生動、更能吸引讀者。

四、質疑:(1)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爲干預”?

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是非常緩慢的,並受空間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這種遷移是由於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造成的後果是不堪設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爲干預”。

(2)爲什麼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於人爲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於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後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3)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①在我國,一種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蘆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氣候明顯乾燥,湖中的68種魚已有38種不復存在。

②在西歐,一種北美蝦病正在侵襲當地蝦,造成當地蝦在許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亞得里亞海,一種太平洋海藻覆蓋了3000公頃的海底。

④從東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一種來源於南亞的ALANG草侵入了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嚴重影響了當地樹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亞的一種可能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來,導致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毀。這種真菌對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樹種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蘭,一種來源於澳大利亞的夜間活動的袋鼠,估計每晚可吃掉21噸當地的森林。

⑦來源於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棕色樹蛇,使太平洋關島上11種鳥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絕跡。 ⑧20xx年2月21日《每日新報》報道: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日前聯合發佈公告,宣佈暫停從菲律賓進口鳳梨、香蕉種苗等香蕉穿孔線蟲寄生植物,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燬處理。

看來,時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隨時入侵的可能,我國對“生物入侵者”採取了嚴格的防範措施。

五、課堂小結: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採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條理清晰,說明方法得當,是一篇規範的說明文,寫法值得我們初學寫作者借鑑。文中介紹的有關生物污染的知識,應學會運用,提高防範意識,加強生態意識,瞭解當地自然風景的價值,抵抗外來生物的侵入。

六、佈置作業:

《生物入侵者》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瞭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預習作業:查資料,每個同學找出我國3種生物入侵者(現象)並且用50字左右的一段話概括。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加拿大一枝黃花”圖片以及下面的文字導入。

加拿大一枝黃花,又名黃鶯、麒麟草,屬菊科植物。這種花色澤亮麗,在花市上被稱爲“幸福草”,常用於插花中的配花。加拿大一枝黃花原產北美,1935年作爲觀賞植物引入我國。在蘇浙滬一帶和廣東省,加拿大一枝黃花近年來使植物大面積死亡,果園、農田作物產量和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危及生態安全。(學生自由發表評論,教師引入生物入侵)

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在文章中找一句話,說明什麼是生物入侵者(用波浪線劃出)

第1小節

2、學生用△符號標出文章中所提到的生物入侵者,並且說說它們有什麼共同點(蒲公英,魚蝦是不是?)

入侵者有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等。

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並且造成當地一定的損失。

3、文章8個小節,學生用——符號劃出中心句,或者在旁邊總結,要求每小節大意都要與“生物入侵”有直接關係。(考慮各小節之間的關係)

第一段,生物入侵者破壞生態系統,造成經濟損失。

第二段,人類文明早期,沒有人爲干預,生態系統不失衡。

第三段,物種在新環境可能無節制繁衍,例。。。

第四段,生物入侵者威脅物種多樣性。例。。。

第五段,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途徑)

第六段,生物入侵者很難控制。

第七段,物競天擇VS物種多樣性將受到嚴重破壞、經濟損失驚人。(不同的觀點)

第八段,採取的措施。

教師對比點拔,明確說明順序(教師簡要敘說):

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是按照邏輯順序說明事理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接着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後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3、作者在說明生物入侵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作用是什麼(每人2處)?還有哪些詞語用的好,好在哪裏?(每人1處)(文中各段落空白處註明)

本文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請用簡要的語言分析其表達效果。(提到一種說明方法,就讓學生再找其他用此種方法的地方)

1、列數字:①“十一種鳥類有九種被趕盡殺絕”------數字的變化準確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危害之大。②耗資數十億美元------準確說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補充強調:數字的運用,使語言十分準確,符合說明文的科學性特點。此外副詞的恰當選用也增強了文章的準確性。如“僅”“就”等詞。)

2、舉例子:①舉蒲公英等爲例------具體說明生物在沒有人爲干預的條件下進行的遷徙不會對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太大破壞。②斑貝、天牛、紅螞蟻等------具體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危害。③蔬菜、水果、寵物等------具體說明生物入侵是人爲原因造成的。

3、打比方:①課題“生物入侵者”就是一個比喻,生動形象說明:a生物入侵是“移民”行爲;b生物入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

②把斑貝比喻成“偷渡者”,生動形象說明它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並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的。(強調:生物入侵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作者採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語言更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淺出,達到推廣科普知識的目的。此外還有詞語的運用也有類似效果。如“嘯聚山林”等)

詞語的好處有準確性與生動性。

三、自主探究

1、其實,我們身邊的生物入侵現象還是很多的,設置“你還認識我嗎”環節,圖文(在課件中出現)展示文章中出現的入侵生物的資料,讓學生辨認,解說。

2、學生自主展示“我所知道的生物入侵者(現象)”(主要在我國出現)(主要是學生朗讀課前找到的資料),教師補充(也許,做好準備)幾種現象:薇甘菊、水葫蘆、飛機草等。(材料在課件中出現)

四、總結提升:

一枝黃花有可能讓我們的省城“盡帶黃金甲”,薇甘菊將吞掉伶仃島,水葫蘆欲死雲南滇池,飛機草要霸佔西雙版納,大米草在毀掉海邊灘塗……據統計,我國已有外來雜草107種,外來害蟲32種,病原菌23種,每年造成農林業經濟損失達574億之多。

以前提到環保,人們頭腦中閃現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濁水橫流、亂砍濫伐等情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嚴峻課題。保護環境的警鐘再次有我們耳畔敲響。希望同學們繼續對這一現象予以關注,爲抵禦和防治生物入侵貢獻我們的一分智慧和力量!

五、作業

1、準備的反饋練習

2、拓展延伸作業,其實這篇文章只粗略談到防的措施,而如何治呢?課後可以請同學們查閱資料,談談具體的防治措施。

《生物入侵者》教案 篇六

【學習目標】

1、瞭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學法指導】

1、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掃清文字障礙。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概述課文內容。

3、在品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語言。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音字詞、語文常識、整體把握課文

1、掌握下列加線字的音、形:

歸咎 藩 籬 棲 息 劫 掠 繁衍 在劫難逃 五彩斑斕

嘯 聚山林 束手無策 物競天擇 無動於衷 醞釀 厄運

2、解釋並掌握下列詞語的意思。

⑴ 歸咎:

⑵ 劫掠:

⑶ 藩籬:

⑷ 在劫難逃:

⑸ 五彩斑斕:

⑹ 束手無策:

⑺ 物競天擇:

⑻ 無動於衷:

二、學習研討

1、導入:

2、檢查預習或自學反饋、展示成果

3、合作探究,品味鑑賞

自學指導一:朗讀讀文章,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誦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音及工具書把音讀準。

2、跳讀課文,完成下列問題。

⑴ 什麼是“生物入侵者”?⑵ 本文向我們還介紹了哪些內容?

自學指導二:瞭解課文內容後,進而探究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1、本文運用了什麼說明順序?

2、本文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學生討論歸納)

自學指導三:思考拓展。

學習了本文,你受到了那些啓發?(自由發揮)

三、教師總結全文

這是一篇關於生態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麼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生態現象的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僅獲得一定的生態知識,還能提高我們的環保意識以及培養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四、當堂檢測

1、寫出下面句子所用的說明方法:

⑴ 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 )

⑵ 許多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將“生物入侵者”的增多歸咎於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事實上許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達到“偷渡”目的 的。( )

⑶ 美國衆議院已於1996年通過了一項議案,要求各有關機構加強對有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監控,爲此,美國政府正在醞釀一個跨部門的監控計劃。(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如果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1988年,幾隻原本生活在歐洲大陸的斑貝(一種類似河蚌的軟體動物)被一艘貨船帶到北美大陸。當時,這些混雜在倉底貨物中的“偷渡者”並沒有引起當地人的注意,它們被隨便丟棄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裏竟成了斑貝的“天堂”。由於沒有天敵的制約,斑貝的數量便急劇增加,五大湖內的疏水管道幾乎全被它們“佔領”了。到目前爲止,人們爲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來自亞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紅螞蟻是另外兩種困擾美國人的“入侵者”,前者瘋狂破壞芝加哥和紐約的樹木,後者則專門叮咬人畜,傳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二戰期間,棕樹蛇隨一艘軍用貨船落戶關島,這種棲息在樹上的爬行動物專門捕食鳥類,偷襲鳥巢,吞食鳥蛋。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一些生物學家在乘坐由關島飛往夏威夷的飛機上曾先後6次看到棕樹蛇的身影。他們警告說,夏威夷島上沒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樹蛇繁衍的天敵,一旦棕樹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戶,該島的鳥類將在劫難逃。

⑴ 請用一句話準確地概括這兩段內容 。

⑵ 這兩段主要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從選文中舉一例,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⑶ “‘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分析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⑷ “到目前爲止,人們爲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中加點詞能否刪去?爲什麼?

五、推薦作業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發現身邊有許多“不速之客”,它們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就你知道的某個“不速之客”寫一篇文章。

六、講學後記

七年級生物學教案範文大全 篇七

【教學設想】:

自讀課文,做些預設,指導學生自讀,幫助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認識說明方法。

【學習目標】

1、把握主要內容,篩選“生物入侵者”的有效信息。

2、學習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篩選獲取主要信息,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教學難點】:對待“生物入侵者”要不要“人爲干預”。

【教法學法】:

1、板塊教學法

2、學法指導:篩選、勾劃中心句關鍵句及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入侵”導入,做好鋪墊——我的課前在準備。

一說到入侵,我們就會想到銷煙瀰漫的戰爭,同學們應該聽過“__X”這個地名吧?(找學生說說__X,師追問:誰是入侵者?)其實,生物界也存在着“入侵”,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19課的學習——《生物入侵者》。

二、自讀課文,篩選問題——我的地盤我做主。

1、自讀課文,篩選主要信息。儘量提出一個你認爲有價值的問題(學生自讀,教師巡迴視察閱讀情況。點撥:注意抓中心句、關鍵句)

要求:閱讀時間大約爲6分鐘。

2、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

請同學們談一談讀過課文後,你希望提出的問題是什麼?

3、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預設)——

A、本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B、這一句是什麼說明方法、什麼作用?C、我們身邊的“生物入侵者”D、對於“生物入侵者”持什麼態度?

三、合作探究、精彩研討——我的力量有多大。

分組探究有關問題(課堂隨機調控)

教師相機加入關於說明方法的引導內容。

四、拓展延伸、關注生態——我的家園我有責。

以“對‘生物入侵者’要不要人爲干預”爲辯題,組織一次小型的辯論會。基本觀點:

(1)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失衡是暫時的,“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自然界的平衡最終會得以實現。

(2)人類必須干預“生物入侵者”,如果聽任其發展,自然界物種的多樣性會受到嚴重破壞,人類社會將會有巨大的經濟損失。

(說明:辯論問題本身並沒有是與非的定論,但在辯論、求證的過程中,儘量讓學生能結合文本、言之有物。也想使學生處於亢奮的學習狀態,使語文課堂充滿着智慧的交融,表現出個性的張揚,成爲學生成長的沃土、精神的棲息地。)作者的觀點傾向是什麼?

觀點2所需材料備註:抓住“來自異國他鄉,喧賓奪主,鳩佔鵲巢,使得本土生物紛紛凋零甚至滅絕”等特徵思考。(口蹄疫、瘋牛病、禽流感、艾滋病、“松樹癌症”——松材線蟲病等)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生物入侵被稱爲“生物界的世界大戰!生態系統的癌變!”它的危害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我們萬不可掉以輕心。《生物入侵者》這節課要結束了,但對“生物入侵”的思考和關注永遠也不會停止!讓我們從小樹立起“科學發展”的意識和環保意識,關注自然,爲保護生態環境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六、佈置作業。

1、請從課文中任意選擇三個成語造一個句子。

2、以〈〈生物入侵要不要人爲干預〉〉爲題寫一篇小作文。(不少於400字)

【板書設計】

入侵

問題

干預

生物入侵者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瞭解與生物入侵者相關的知識。

2、理清說明順序,概括說明要點,體會文中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揣摩語言。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增強防範意識,爲建設家園,保護環境而努力。

【教學重點】

1、說明順序和方法

2、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

“生物入侵者”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和爲人類造成的損失兩段順序安排

教學準備學生蒐集有關資

【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1、學生齊讀詩歌《不第後賦菊》,猜花名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師:“我花開後百花殺”一句,把菊花獨立寒秋、傲然綻放的高潔展示得淋漓盡致。“沖天的香陣”早已彌散在歷史的天空,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花開後百花殺”的情形卻再現於現代的都市。請聽今日新聞。)

2、新聞報道:《黃花開後百花殺》──加拿大一枝黃花驚現長沙

二、整體感知

認真閱讀課文,獲取相關信息:

1、通過剛纔的閱讀,你獲得了哪些關於生物入侵者的知識?

2、作者按什麼思路來告訴我們這些知識的?

開篇:假設情境,引出話題,作出解釋

第2~4段:具體寫什麼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第6~7段;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對待生入侵者的不同態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國都在採取相應措施。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邏輯順序

三、局部揣摩

本文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請用簡要的語言分析其表達效果。

1、列數字:

⑴“十一種鳥類有九種被趕盡殺絕”──數字的變化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危害之大。

⑵耗資數十億美元──說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

(補充強調:數字的運用,使語言十分準確,符合說明文的科學性特點。此外副詞的恰當選用也增強了文章的準確性。如“僅”“就”等詞。)

2、舉例子:

⑴舉蒲公英等爲例──說明生物在沒有人爲干預的條件下進行的遷徙不會對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太大破壞。

⑵斑貝、天牛、紅螞蟻等──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危害。

⑶蔬菜、水果、寵物等──說明生物入侵是人爲原因造成的。

3、打比方:

⑴課題“生物入侵者”就是一個比喻,說明:

①生物入侵是“移民”行爲;

②生物入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

⑵把斑貝比喻成“偷渡者”,說明它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並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的。

(強調:生物入侵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作者採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語言更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淺出,達到推廣科普知識的目的。此外還有詞語的運用也有類似效果。如“嘯聚山林”等)

四、合作探究

1、以組爲單位,根據已有資料,簡介一種生物入侵者(姓名、來源、特點、危害等)並針對其特點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

2、全班交流合作學習成果。教師啓發思考:

預防、治理、利用。

五、總結提升

一枝黃花有可能讓我們的省城“盡帶黃金甲”,薇甘菊將吞掉伶仃島,水葫蘆欲死雲南滇池,飛機草要霸佔西雙版納,大米草在毀掉海邊灘塗……據統計,我國已有外來雜草107種,外來害蟲32種,病原菌23種,每年造成農林業經濟損失達574億之多。

以前提到環保,人們頭腦中閃現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濁水橫流、亂砍濫伐等情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嚴峻課題。保護環境的警鐘再次有我們耳畔敲響。希望同學們繼續對這一現象予以關注,爲抵禦和防治生物入侵貢獻我們的

一分智慧和力量!

六、作業

從課後附錄中選四個你認爲用得好的詞,揣摩其情味和作用。

生物入侵者教案 篇九

《生物入侵者》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生態環境知識。

2、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的科學意識。

3、重點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瞭解科學的引進生物物種。

教學重點:

1、1、瞭解生態環境知識。

2、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的科學意識。

教學難點:

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及其危害。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設想:

在自然的環境中,生物除了遷徙性動物,變動並不大,都是生活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但是隨着人類社會的進步,長途的旅行越來越頻繁,生物入侵現象越來越多,對人類產生的損害也越來越大。19世紀,有位歐洲的爵士在美洲有一塊領地,這爲爵士非常喜歡打獵,而美洲的當地又沒有野豬。這位爵士就從歐洲帶了滿滿的一船野豬到美洲飼養。後來這位爵士死後,家人把這篇領地給賣了。結果,這些野豬沒有人看管,就逃走了。由於沒有天敵。野豬越繁衍越多,對當地的畜牧業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危害。由於找不到足夠的食物,這些野豬就捕捉綿羊。給農民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在夏威夷,由於野貓的入侵,給當地的鳥類帶來了幾乎是毀滅性的災害。另外,大洋州的野兔,我們一些地方出現的食人魚等都給當地的生物平衡性帶來了巨大的破壞。這篇文章在教學上可以以事例講析爲主。

課前準備: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者根據拼音寫漢字:

驚(y )( )、繁(y n)( )、貿( )易、斑(l n)( )、(x y )( )、(h o)( )資、檢(y )( )、(q )( )息、鳥(ch o)( )、平(h ng)( )、(y )( )棄、物(j ng)( )天擇、( )( )運、( )( )制、無動於衷( )、(y n ni ng)( )

2、需要掌握的多音字:

(1)難: ( ) ( )

(2)量: ( ) ( )

3、辨析形似字:

(1)斕 ( )瀾 ( )

(2)扼 ( )厄 ( )

(3)侵 ( )浸 ( )

(4)競 ( )競 ( )

4、詞語積累

(1)尋常:平常。(2)難以估量:不容易估計到。(3)安家落戶:在他鄉安置家庭並定居。落戶,在他鄉安家長期居住。(4)種種:各種各樣。(5)於預:過問(別人的事);(6)失衡:失去平衡:(7)節制:限制或控制。(8)困擾:圍困並攪擾;(9)劫掠:掠奪:(10)棲息:本指鳥停在樹上,泛指居住或停留。(11)趕盡殺絕:驅除乾淨,徹底消滅。比喻殘忍狠毒,不留餘地。(12)與日俱減: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減少。與,跟着;俱,一起,、(13)扼制:抑制,控制。(14)在劫難逃:舊時迷信的人認爲命中註定要遭受的災難是無法逃脫的。現用來指某種災害不可避免。劫,大災難。(15)歸咎:歸罪。咎,過失,罪過,(16)防範:防備,戒備。(17)斑斕:燦爛多彩。(18)束手無策:像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都沒有;策,計謀。(19)遵循:遵照。(20)爲所欲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任意行事。(21)厄運: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運。(22)無動於衷:一點也不動心,不爲感情所動。衷,內心。(23)監控:監測和控制。(24)醞釀:造酒的發酵過程。比喻做準備工作。

教學過程:

導入:教師講幾個生物入侵的例子來作爲導入。

一、文章整體把握:

文章主旨和結構

本文介紹的是關於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以引起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

全文一共8個自然段。可以分爲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解釋什麼是“生物入侵者”,文章首先從日常生活人手,引出本文話題,接着爲“生物入侵者”下定義,並用一個遞進複句,點出其嚴重危害:“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1、根據第①段內容的表述,給“生物入侵者”下一個定義

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並對新的生態系統產生破壞的生物

2、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號起什麼作用?

答:解釋說明。

3、爲什麼把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爲“入侵者”?

答:因爲他們不僅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第二部分(第2—4段),具體寫什麼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第2段先指出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並沒有受到太大破壞”,用蒲公英種子遷移的例子來說明這屬於自然途徑,而“沒有人爲干預”正照應上段的“非自然途徑”,所以像早期物種遷移不在“生物入侵者”之列。第3段主要說明“如果—…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接着用幾隻斑貝的遷移事例,說明它們“無節制地繁衍”,並用“耗資十億美元”與“幾隻”對比,來突出其危害及造成的經濟損失之重大,第4段先用一個過渡句,引出本段要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的問題。與上一段所談內容比較而言,這種“威脅”更令生物學家們擔心。作者舉出“棕樹蛇隨一艘軍用貨船落戶關島”的事例,用“捕食”、“偷襲”、“吞食”等動詞來說明棕樹蛇對其他物種的嚴重威脅,並用“不僅如此”一詞指出其已造成的破壞。下文說其潛在的威脅更大。

根據第②段內容,試推斷“生物入侵”是怎樣造成的?

答:交通工具的發達導致。

5、第二自然段中的“凡此種種”指代哪些內容?在文中用“ ”線標出。

答:在自然條件下,一顆蒲公英的種子……安家落戶……

6、第③段使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

答: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

7、第③段舉“斑貝”的例子是要說明什麼?

答:說明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若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給人類造成危害和損失。

8、“到目前爲止,人們爲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句子中的加點詞語能不能刪去,爲什麼?

答:不能夠,如果刪去,說明人們在清理和更換管道上只花了十億元,與實際情況不符,反之,更能夠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性。

9、第④段中““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

10、第④段舉出棕樹蛇的例子是要說明什麼?

答:說明“生物入侵者”會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威脅。

11、閱讀第四自然段,概括出“生物人侵者”有哪些危害?

答:①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②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12.統括下文。

12、聯繫整個選文,說說第①段中“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這句話在全文起什麼作用?

答:領起下文。

13、針對“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提出一條或幾條防範措施。

答:①加大宣傳人們防範“生物入侵者”的意識。②嚴格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

第三部分(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作者通過對“生物入侵者”的詳細介紹,並舉出恰當的事例加以說明,使人們深刻地認識到了它的嚴重危害,自然會聯想到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是什麼.因此作者也就順理成章地引出了本段要說明的問題。這樣巧妙地安排,把讀者的認識引向深入,電的確引人人勝: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應當“歸咎於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途徑是它們正是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達到“偷渡”目的的。雖然海關“嚴加防範”,但“很難保證沒有漏網之‘蟲”’,說明“生物入侵者”的侵入防不勝防,也使每位讀者在頭腦中畫出了問號:對待“生物入侵者”應當怎麼辦?

第四部分(第6—7段),寫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這兩段寫人們的認識,有同有異;其中一些學者主張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經過“物競天擇”.可以制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達到新的生態平衡;更多的學者則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爲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會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危害。段尾處運用列數字的方法.具體地說明了“生物入侵者”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並運用反問句,鮮明有力地表明大多數人的觀點。

第五部分(第8段),寫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採取相應的措施。舉出美國對此採取措施的事例,以說明人類已開始採取相應措施,使讀者形成較完整的認識過程。

1.面對“生物入侵”這一問題,學術界有兩種態度,他們的依據分別是什麼?

答:一種依據是生態平衡的原則;另一種則是認爲自然調節的過程太漫長,人類社會會損失慘重。

2.“生物入侵”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危害是什麼?

答:一種是某些本土物種滅絕,一種是耗費大量錢財。

3.生物學與生態學有什麼區別?

答:生物學: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學科,包括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古生物學等。生態學:研究生物之間及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

4.文中提到的生物物種的遷移與我們平常所說的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完全一致嗎?

答:不完全一致。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常態下的物種遷移是純自然的,不依賴外界的力量,而文中提到的這種生物物種遷移則是被人爲力量造成的不符合正常的自然界物種繁衍的法則與規律。

5.作者用什麼說明方法來談“生物入侵者”給人類造成的危害的?

答:舉例子與列數字。

6、調查一下你的身邊,看看有沒有生物入侵的現象?

答:略

7、通過本文的學習,請你想想如何在利用生物資源的同時,避免產生生物入侵的危害?

答:略

文章結構思路:

《生物入侵者》

(一)引出話題:什麼是“生物人侵者”(1自然段)

(二)介紹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一層:(2段)生物在自然條件下遷移、繁衍不會造成生

態系統的嚴重失衡。

二層:(3-4段)以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爲例,

說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

態環境中會造成人侵現象及其危害。

(三)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5段)

(四)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6-7段)

(五)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採取相應的措施(8自然段

二、寫作特點:

1、整體邏輯順序

第一步給“生物入侵者”下定義,這是認識事物的前提;文中第2段排除了古代生物的“自然途徑遷移”,使概念的外延更明確。第二步,說明“生物入侵者”兩大危害——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和對某個地區原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這是“入侵者”這一貶義詞語的自然延伸。第三步由害及因——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引導讀者由表及裏,由物及人,由自然而社會地深化認識。第四步,介紹學者對“生物入侵者”的基本認識和對策,使讀者的認識進入“改造世界”的層次,從而使整個認識過程體現出邏輯性。

2.局部邏輯順序

第4段中“尤令生物學家們擔心”一句體現出程度差異,這正是安排述說兩種危害的順序的邏輯依據;第5段舉例說明“生物入侵者”日益猖獗的原因,作者先說“新鮮水果和蔬菜”,因爲它們數量大,危害重;次說“跨國寵物貿易”,因爲這是“近年來”發生的,數量和程度都居次位。這種根據不同程度安排材料的寫法,是常見的邏輯順序法。文章結尾介紹美國的兩條對策,先寫加強對交通部門的監控,再寫制定跨部門的監控計劃,也體現了由易到難的邏輯順序。

3.事例安排有詳有略

本文舉例子安排詳略有別,舉二戰期間棕樹蛇落戶關島的例子十分詳細,因爲這個例子非常典型,而又是多數讀者不瞭解的。而對“地中海果蠅”則一提而過,因爲有段時間對地中海果蠅的報道充斥着媒體,人們已知之較多。看來.說明文詳略的安排,既要考慮說明對象的特點,又要兼顧讀者的知識背景。

三、重點語句:

重點語句分析

1.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這是一個遞進複句,說明了“生物入侵者”對人類的危害。文章第4段說明了“生物入侵者”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文中舉了棕樹蛇落戶關島的事例,“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用這個數字的急劇變化,說明了“生物入侵者”對“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另外,文章第3段介紹了“幾隻”斑貝遷移到北美大陸後,無節制地繁衍,爲了清除它,耗資“數十億美元”。這兩個數字的懸殊,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對人類的危害之大,非常有說服力。

全文正是圍繞着“生物入侵者”的這兩大危害,來提出相應的問題: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和途徑,生物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目前世界採取的相應措施。

2.如果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這種規律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總結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於人爲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於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一個物種“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必然會瘋狂地繁衍,無法加以節制,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

四、指點迷津

①爲什麼對發現一兩隻從未見過的甲蟲這種普通人不會感到驚訝的事情,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會認爲這“不是件尋常的小事”?

普通人發現一兩隻從未見過的甲蟲,只會感到新奇,不會考慮更多的問題;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對此就會考慮許多問題:甲蟲是從哪裏來的?甲蟲是如何到這裏來的?甲蟲的生態是怎樣的?甲蟲是否會對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影響?等等。他們是不會視而不見的。

②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爲干預”?

文章第2段已經寫到,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由於進行緩慢,並受到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不會造成生態環境的失衡。如果這種遷移是由於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麼它們的遷移速度就會極大地加快,也會很容易地突破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爲干預”。

③爲什麼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這種規律就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總結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於人爲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於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後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人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五、課後練習:

課後習題解答

(一)本文是按照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人手,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學界對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見解和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所採取的措施。

(二)1.列數字實際上是一種用事實進行說明的方法。數字化的事實也能引發讀者的想像。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王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僅僅在20世紀40年代至今的60年間,關島鳥類就由11種減少到兩種,這個數字的變化清楚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到目前爲止,人們爲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這兩句話中的數字,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對人類危害之大。

2。舉例子是爲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說服力。例如: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繁殖時間和空間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爲了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並沒有受到太大破壞”這種說法;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舉出新鮮水果、蔬菜和跨國寵物的例子,是爲了說明形成”生物入侵者”的人爲的原因;舉出美國衆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說明目前世界各國對待“生物入侵者”都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3.打比方是爲了使說明更形象、;例如:“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讀者這一類“入侵者”的“移民”行爲,是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說明它們在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並給人造成危害;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爲“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十分形象。 作者郵箱: leanzhong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