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小班遊戲小馬過河教案(精品多篇)

小班遊戲小馬過河教案(精品多篇)

《小馬過河》教案 篇一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4學習課文內容,懂得在遇到問題時,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動腦筋去想,從實踐中去尋求答案。

二、教材說明

這課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小馬馱麥子去磨坊,路上要過一條河,老牛說水很淺,可以過,松鼠說水很深,他的夥伴剛被淹死。小馬沒了主意,只好跑回去問媽媽,媽媽要他親自去試一試。小馬又回到了河邊,自己過了河。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說明遇事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找到答案。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老馬對小馬說的話,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與課文插圖內容相應的課件或投影片,課文朗讀錄音磁帶。

2課前觀看老牛、小馬、松鼠的外形,瞭解其身高。

3老牛、小馬、老馬、松鼠的頭飾。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本課生字中,“如、然”是翹舌音,“擋”是後鼻音,“突”是第一聲,不讀tù。着重指導學生分析識記以下幾個字。

匹:外邊是三框兒,裏邊是“兒”字。筆順是匹。

袋:衣字底,上下結構。

突:上邊是穴寶蓋,下邊是“大”字加一點。

然:上半部左邊不是“夕”。

低:可用熟字“底”換偏旁的方法識記。

2寫字教學。

如:右邊“口”的高矮要掌握好。

突:不要漏寫最後一筆“點”。

袋:上短下長,上面是“代”字,不要寫成“伐”。

願:下面的“心”字要寫扁些。

(三)詞句教學

1“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小馬爲難了”,“爲難”:不知道該怎麼辦。

2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過去。”松鼠認真地說:“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個夥伴就是掉在這條河裏淹死的!”一個說“水很淺”,一個說“深得很”,這是擺在小馬面前的一對矛盾。可以藉助牛、松鼠的圖或教學課件演示,瞭解老牛說河水淺,松鼠說河水深的原因。

3“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這是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意思是要小馬自己動腦筋想想:老牛說河水很淺,松鼠說河水很深,最好通過自己的實踐得出正確答案。讓學生明白:要聽別人說,也要動腦想,還要自己去實踐。

(四)朗讀指導

這篇課文生動有趣,對話很多。富有兒童情趣,是分角色朗讀的好材料。讀老馬的話要語調平和,像一位慈祥的媽媽。如:“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讀出商量的語氣。“那麼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呢?你仔細想過他們的話嗎?”要讀出引導孩子思考問題的語氣。小馬的話則應讀得天真活潑。“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我……我過不去。”“沒……沒想過。”應表達出因爲小河擋路,沒有完成媽媽交給的任務時不好意思的心情。老牛的話應顯得不在乎。松鼠的話應當急促,給人以緊張的感覺。

(五)練習提示

課後第一題中“說說小馬過河以後會說些什麼”,要讓學生結合課文的內容和自己的體會說。可以先分小組說,後指名在班上說,使人人都有練習的機會。

第三題是用帶點字口頭組詞。可以採取看誰組得對、組得多的比賽激勵學生動腦筋多組詞語。

第四題是讓學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了解近義詞“立刻”和“連忙”。可以讓學生交換這兩個詞語的位置再讀一讀,看它們的意思改變沒有,如果沒有改變,就證明這兩個詞的意思差不多。

(六)擴展活動

1戴上頭飾,表演《小馬過河》。

2以“小馬過河”爲題另編一個童話故事,教師要鼓勵學生髮揮想象力,看誰想得新,想得與衆不同。

3假如有一隻小猴子要過河,會怎麼樣,以“小猴過河”自編故事。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讀一讀。

讀出三個層次:(1)初讀課文。讓學生自由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加字,不丟字,把句子讀通順。(2)細讀課文。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然後分組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可參加學生的討論,發現問題,及時點撥。(3)熟讀課文。採取自由讀、同桌互讀互聽等多種形式讀課文。讓學生進入角色體會情感。

(二)演一演。

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情節生動,適合兒童表演。針對這一特點,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以課文爲依據,讓學生演一演,用這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小馬過了河會說什麼?回到家怎樣對媽媽說?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讓學生在演的過程中把這些想象加進去,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創造力。

(三)進行識字、寫字教學。

(四)完成課後練習。

主要內容: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小馬馱麥子去磨坊,路上要過一條小河,老牛說水很淺可以過,松鼠說水很深,它的夥伴剛被淹死。小馬沒了主意,只好跑回去問媽媽,媽媽要他親自去試一試。小馬又回到了河邊,自己過了河。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說明遇到事情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找到答案。

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

2、理解最後老馬對小馬說的話。指導朗讀。

重難點解析:

1、識字教學:

本課生字中,“事、如、然”是翹舌音,“擋”是後鼻音。

着重指導學生分析識記以下幾個字:

“匹”外面是三框,裏面是“兒”字,注意強調筆順。

“事”也要強調筆順,要八部件寫緊湊,字體不能太長。

“袋”是一字底,上下結構,下邊不要寫成“伐”。

“突”上邊穴寶蓋,下邊是大字多一點。“步”下半部不是少。

“麥”上邊青字頭,下邊不要寫成反文。

2、詞句教學:

(1)“爲難”的意思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2)老牛說水很淺,松鼠說水很深,這是擺在小馬面前的一組矛盾。可以藉助牛、松鼠的圖,瞭解老牛說河水淺,松鼠說和水深的原因。

(3)“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這是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意思是要小馬自己動腦筋。讓學生明白:要聽別人說,也要動腦想,還要自己去實踐。

3、朗讀指導:

這篇課文生動有趣,對話很多。富有兒童情趣,是分角色朗讀的好材料。讀老馬的話要語調平和,像慈祥的媽媽。如:“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讀出商量的語氣。“那麼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呢?你仔細想過他們的話了嗎?”要讀出引導孩子思考問題的語氣。小馬的話要天真活潑,“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我……我過不去了。”“沒……沒想過。”應表達出不好意思的心情。老牛的話應顯得不在乎。松鼠的話應當急促,給人以緊張的感覺。

4、擴展活動:

(1)表演《小馬過河》。

(2)以“小馬過河”另編一個童話故事。

(3)假如有一隻猴子要過河,會發生什麼故事。

《小馬過河》教案 篇二

教學目的

1、能按課文中的對話提示語,讀出句子應有的語氣。

2、能按故事發展的過程,理清敘述的順序,複述小馬第一次到河邊的情況。

3、能背誦、默寫老馬教育小馬的話,從中體會故事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訓練說話

1、今天學的課文叫《小馬過河》。小馬爲什麼要過河呢?他又是怎樣過河的呢?

2、聽範讀,劃出生字新詞;思考問題:小馬爲什麼要過河?

3、訓練說話。

小馬爲什麼要過河?

(要幫媽媽做事;要到磨房去;小馬要幫媽媽把麥子馱到磨房去。)

組織學生討論:

要是把磨房所在地點“河對岸”說進去,那就表達完整了。你看應該加在哪裏?(磨房前面)

〈通過三次提問,逐步提高學生語言的準確性,從而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他們思維的嚴密性。〉

4、學習字詞。

讀生字新詞——正音。

提醒學生注意易寫錯的字——字形。

生字組詞,並抄寫。

〈課堂上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讀和寫。〉

二、理清課文脈絡,練習說話。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思索並回答問題:小馬幾次從家裏來到河邊?每次的結果怎樣?

2、梳理課文脈絡。(板書:過不了河蹚了過去)

3、口頭填空。

課文先寫小馬爲什麼要過河,接着寫小馬( )的情況,然後寫老馬( ),最後寫小馬( )。

〈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並訓練學生由句組段的說話能力。〉

三、指導朗讀,練習複述

1、課文哪幾段寫第一次來到河邊過不了河的情況?(第3--6段)

2、指導朗讀。

(1)理解下面的帶點詞語,據此讀出句子的語氣:

“小馬爲難了,心想,我能不能過去呢?如果媽媽在身邊,問問她該怎麼辦,那多好啊!”

“小馬吃驚地問:‘水很深嗎?’”

(2)體會角色的心理,讀出下面句子的語氣:

“老牛說:‘水很淺嗎,剛沒小腿,能蹚過去。’”

“松鼠攔住小馬,大叫:‘小馬!別過河,別過河,河水會淹死你的!’”

〈前後兩次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方法略有不同,但訓練重點都放在引導學生進入角色。〉

3、練習複述。

(1)按故事發展的順序,給下列詞語排隊編號:

回家 問松鼠

問老牛 爲難 連忙 立刻

(2)指導複述。

要求把編了號的詞作爲提示語,有順序地複述,用自己的話通順地複述。依據複述要求,進行評議。

〈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複述小馬第一次來到河邊的經過,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之一,因而指導要到位,訓練要充分。〉

4、找近義詞。

讓學生從編號的詞語中找出一對近義詞。(連忙、立刻)

你是怎麼從這對近義詞中體會到小馬自己不動腦筋,光聽別人的話的?

四、指導表演,讀寫句子

1、分角色朗讀,表演老馬教育小馬的情節。

抓住“難爲情”一詞,讓學生說說“難爲情”是什麼意思。你爲什麼事情感到過“難爲情”?並演示:“難爲情”時,你是什麼樣子的?做給大家看看。

2、學生自讀第7自然段,並劃出一句對自己幫助最大的話。

對老馬教育的這段話,讓學生:

(1)讀——讀出“親切”的語氣。

(2)說——說說“光”在句子中是什麼意思,能不能省去這個字。(板書:動腦筋、試一試)

(3)背——要求有感情地背誦。

(4)默——不遺漏或寫錯標點符號。

五、突破難點,加深理解

1、學生自讀第8自然段,並說說從哪裏看出小馬記住了媽媽的話,遇事開動腦筋了。

2、討論:小馬親自下河去試一試,覺得河水怎麼樣?同一條河,爲什麼老牛、小馬、松鼠對不的深淺說法會不一樣,究竟誰說得對?

〈四種答案(略)〉

學生興趣高,對此,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發表各自的意見,其間教師以肯定學生的某些意見的方式作爲引導,最後的結論如何做也須視學生的認知水平而定。

3、訓練用”既不像……也不像”說話。

(1)說“高度”

(2)說“深度”

(3)連說。

讓學生用“因爲……所以……”把剛纔說的兩句話連起來。

六、朗讀全文,小結收穫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小結收穫。讓學生說說學習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3、鼓勵學生提出自己還不懂的問題,教師作適當處理。

中年級閱讀教學以段的訓練爲重點。這堂課較好地按照“重點訓練+常規訓練”的思路來組織教學,既突出了段的訓練,又注意了詞句訓練,朗讀、默讀、背誦訓練和說話訓練。教師善於抓住教材特點,重視語言和思維的訓練,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思維能力也得到了發展。教師教學十分注意面向全體學生,照顧不同起點的學生,提高全班學生的水平。

《小馬過河》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勇於嘗試、認真完成任務的道理。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發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豐富幼兒的詞彙:難爲情、趟。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瞭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徵,進一步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豐富有關馬、磨坊的知識

經驗物質準備:老牛、小馬、小松鼠圖片、動畫課件

活動過程:

一、依次出示動物圖片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引出主題。

導語:今天老師請來了三位動物朋友,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依次出示老牛、小馬、小松鼠,每次出示小動物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兒,運用難點前置的方式,引導幼兒瞭解老牛、小松鼠對很水深淺的理解)分析:他們之中誰最高?誰最矮?小馬呢?

過渡語:今天小馬要幫媽媽馱麥子,過程中會發生哪些事情呢?

請小朋友仔細的聽。

二、教師完整清講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分析:

1、故事的名字是什麼?

2、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教師引導幼兒看課件分段講故事,幫助幼兒分析故事內容分析:

1、老馬交給小馬一個什麼任務?

(把半袋麥子馱到磨房去)

2、在送麥子去磨坊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難?

3、老牛是怎樣說的?小松鼠是怎樣說的?小馬是怎樣做的?

4、老牛爲什麼說河水很淺?

5、小松鼠爲什麼說河水很深還淹死過他的小夥伴?

6、老牛和小松鼠說得對嗎?(解決難點,理解大與小,深於淺的相對性,無論是老牛還是小松鼠都是以自己的身體站到小河中感受河水的深淺,所以他們兩個說的都對。)這說明了什麼?(不同的人對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在“小馬難爲情地說”中斷,“難爲情”是什麼意思?(豐富詞彙:難爲情)媽媽是怎樣說的?小馬最後過河了嗎?“趟”是什麼意思豐富詞彙:趟

四、看動畫課件,完整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於嘗試的道理。

五、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六、拓展:聽完《小馬過河》的故事分析:

1、你喜歡故事裏的誰?爲什麼?

2、當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怎樣做?

活動反思:

《小馬過河》文章篇幅長,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課文情節美、事物美、構圖美,我希望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情境,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紮紮實實地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個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馬,還有老馬,老牛伯伯、松鼠。這些“人物”的語氣、語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馬是“媽媽”,說話該用親切的語氣。老牛伯伯是老一輩,朗讀時聲音要粗,語氣穩重。小松鼠從樹上跳下時講的話,語氣要急切。小馬天真、有禮貌,讀時要用適當的語氣表現出來。在指導朗讀時,我先示範朗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接着再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分角色朗讀。這樣訓練朗讀,可以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故事中蘊含的美。

當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之後,讓學生記住老馬、小馬、松鼠、老牛的話,並想象當時的情境,進一步領悟“人物”的身份不同,說話的表情、語氣也不同,然後鼓勵學生加上動作和表情,把課文的對話“表演”出來。這樣做,既能加深對課文的感受,又能激發閱讀的興趣。

老馬說的話是理解的難點。爲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設計了兩個問題:同樣一條河,老牛水水很淺,松鼠說水很深。他們誰說得對?爲什麼?2.如果是一頭大象和一隻小白兔要過這條河,問問你,你該怎樣回答它們?在整個教學中,我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間。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然後全班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知道了老牛和松鼠都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爲依據,忽視了小馬的實際情況而下結論,它們說法不一,是因爲它們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個問題讓學生明確,處理問題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去判斷,要避免犯老牛和松鼠的經驗主義的錯誤。

總之,《小馬過河》是經典的童話,它包容的東西太多,孩子們從中悟得的也應該是多方面的多層面的。閱讀是極具個性化的東西,只有給個性化的閱讀交流的時間,我們才能聽到“花開的聲音”。但是,我總感覺本節課上學生個性化閱讀交流的時間比較少,每個學生個性化的看法表達不夠充分。以後教學中,還要在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上多下功夫。

幼兒園小馬過河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及蘊意。

2、發展幼兒初步的分析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讓幼兒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並勇於嘗試的道理。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明白其中蘊含的意義。

難點:發展幼兒比較分析能力,理解大與小、深與淺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多媒體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聽,這像是什麼動物發出的腳步聲?小馬來了,它還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

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內容

1、第一段

師:故事中有誰?老馬對小馬說了什麼?老馬讓小馬做什麼呢?(把這半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那有誰知道磨坊是用來幹什麼的?(磨坊是用來加工麥子的地方)那小馬去磨坊的路上遇到了什麼困難呀?(一條小河擋住了小馬的去路)河水嘩嘩譁,它心裏想到了誰?小馬心裏怎麼樣呀?(害怕,左右爲難)如果你是小馬怎麼辦?

2、第二段

師:我們接着往下看!小馬遇見了誰呀?(老牛)那小馬和老牛說了什麼呢?(牛伯伯,請您告訴我,這條河,我能趟過去嗎?水很淺,剛沒小腿,能淌過去)你們想不想學學小馬和老牛的對話呀,那老師做小馬,你們做老牛好嗎?(注意對話語氣)

3、第三段

師:小馬聽了牛伯伯的話正準備過河呢,咦,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一起來聽一聽!

師:小馬正準備下河呢,突然誰來啦?(小松鼠)小松鼠來了,那小松鼠是怎樣對小馬說的呢?(小馬,別過河,別過河,你會淹死的!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個夥伴就是掉在這條河裏淹死的呀)我們也來學一學小松鼠的話!

師:老牛說河水淺,松鼠說河水深,到底聽誰的?你覺得誰說的話有道理?如果你是小馬怎麼做?

大班語言教案《小馬過河》含PPT 課件

師:那這一次小松鼠又對小馬說了什麼呀?(怎麼?你不要命啦!)那小馬它又是怎樣做的呢?(讓我試試吧)它是一匹怎樣的小馬?(勇敢)

師: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得那麼淺,也不像松鼠說得那麼深,爲什麼?出示PPT圖片,觀察、比較、分析三種動物的區別。

(小馬呢不高也不矮,所以它覺得河水不深也不淺。原來,在面對同一條河時,因爲自身特點不同,所以它們看法也不一樣,只有試了才知道。)

三、師幼共同講述故事,理解故事涵義

師:你喜歡故事裏的小馬嗎?喜歡它什麼?它是一匹怎樣的小馬?(懂事、能幹、有禮貌,勇敢)

總結:小朋友在生活當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多動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大膽地去試一試,我們應該做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四、爲老師做件事,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着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後,孩子們不由的發起了感慨,爲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言,用語言表達着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後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小馬過河》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樂於傾聽故事,感受故事生動、有趣的情節。

2、理解故事內容,初步認識深淺的含義,懂得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着比較對象的改變而改變的,理解深淺的相對性。

3、積極思考,能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樂於傾聽故事,感受故事生動、有趣的情節,能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難點:理解故事內容,初步認識深淺的含義,理解深淺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幼兒坐成半圓形

經驗準備:幼兒學會律動《馬兒跑》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小動物頭飾(人手一個),玩具小馬,錄音機磁帶“√”“?”標誌牌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引起興趣

1、幼兒隨音樂《馬兒跑》學馬兒跑進入活動場地

2、出示玩具小馬

教師:剛纔我們學什麼動物跑到這裏來的?我這兒也有一匹小馬,今天要講一個關於小馬的故事。

(設計意圖:幼兒模仿馬的動作進入場地坐下。教師特意安排的,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開門見山直接引出故事的主人公)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1、運用多媒體課件,理解故事內容(分段、分情節)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至“小馬連忙收住腳本,不知道怎樣做纔好”體驗小馬當時矛盾的心情。

提問:

①故事中有誰?

②小馬遇到了什麼困難?

③牛伯伯是怎麼對小馬說的?

④小松鼠又是怎麼對說的?

⑤小馬會怎麼想呢?它會怎麼做呢?

幼兒討論回答。

2、教師繼續邊操作課件邊講故事至“沒┉沒想過”

提問:河水到底是深是淺?

引導幼兒討論。

(意圖:幼兒的語言是在運用中發展起來的,設置開放式、啓發式的提問,引導幼兒積極動腦,感受故事情節的曲折,目標:得到落實,爲突破難點打下基礎)

3、教師繼續講故事至“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引導幼兒體會深淺的相對性。

提問:

①爲什麼說牛和松鼠說的都對?

②小馬後來怎麼做的?它發現河水到怎樣?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小結幼兒理解、感受語言活動的樂趣。

三、再賞故事 拓展經驗

放故事錄音,運用多媒體課件完整地播放故事內容,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涵。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爲什麼?

3、如果你是那匹小馬你能過河嗎?你生活中遇到困難會怎麼做?

幼兒討論回答(設計意圖: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遷移至幼兒自己的生活經驗,突破了重點,迴應了難點。)

四、遊戲活動 享受快樂

1、教師交代遊戲規則。

教師出示小動物頭飾,讓幼兒自由選擇一種頭飾,出示標誌牌“√”“?”。屏幕上出示一條小河的畫面,引導幼兒觀察,能過河的小動物站到“√”標誌牌下,不能過河的小動物站到“?”標誌牌下。

2、幼兒遊戲1次,互相交換頭飾,遊戲2次。

3、學動物走(戴頭飾的動物)離開活動室,結束活動。

設計意圖:通過遊戲活動,充分體驗語言活動的樂趣,並使教學難點得到了突破,同時動靜交替,促進幼兒身心發

教學反思

1、營造故事意境 激發學習慾望

本節課,我以童話“小馬過河”爲背景,組織教學。課一開始我簡單的給幼兒講述小馬接受任務去磨房,途中遇河,松鼠與老牛的話讓它不敢過河,只好回家問媽媽的故事。在隨後的教學中,緊緊圍繞“小馬過河” 這個故事展開教學,從小馬練本領、小馬接受任務遇到大河、小馬想方法過河、到歡慶過河都是在這個情境中進行的,使學生作爲故事的主人公參與學習過程,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師、幼兒、教學內容融爲一個整體。

2、挖掘生命內涵 放飛學生心靈

兒童的靈性也就是學生的天性,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充滿靈性的世界。兒童天生具有創造力,就看你教師有沒有給他機會。給幼兒提供更多發展的空間,是我設計本節課的一個重要砝碼。在教學過程中,我在抓住主教材的同時,忽略了次教材,以留給幼兒更多的創造空間。我想,幼兒的創造力是無窮的,幼兒一定會非常喜歡,因爲這是他們的自己的方法,這是他們合作的成果,這是他們創造的結晶。

3、巧設學習障礙 練就生活本領

平淡無奇固然可使學幼兒的輕鬆,但往往也會使幼兒感到乏味。本課根據幼兒特點,巧妙設置了學習的障礙,使幼兒在新需要與舊水平之間產生衝突,從而更好地學習。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那匹小馬,你能過河嗎?”這個問題一定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啓迪他們的思維,他們會利用以有的生活經驗去思考,去實踐,甚至會將問題放到現實生活中去解決。這樣將課堂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練就生活的本領。

《小馬過河》教案 篇六

阮子

《小馬過河》是一篇童話故事,充滿童趣,適合讓學生通過自讀自議自練的形式讀懂課文,理解寓意。因此,我設計了"聽讀說演"四大塊教學方案。

一、聽----聽課文錄音

老師先播放錄音,學生聽故事,感受童話的趣味性,初步和故事的主要人物----小馬交上朋友,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二、讀----讀課文內容

1、初讀課文

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讀準生字新詞,讀通句子。

2、精讀課文

通過初讀,學生對課文已有了整體認識,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精讀課文中的重點句。通過對重點句的朗讀分析,課文其他內容便也迎刃而解了。

3、分角色朗讀

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小馬、老馬、老牛、松鼠之間的對話,在讀中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領會故事的寓意。

三、說---說個人看法

讀,是瞭解課文基本內容。而說,則是在學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質疑說理。同樣一條河,老牛說河水很淺,松鼠說河水很深,這是爲什麼?如果大象和小白兔也要過河,你應該對它們怎麼說?學生展開想象,設計與大象、小白兔的對話,進一步理解課文寓意。

四、演----演故事精髓

學生通過"聽讀說"三步,已經理解了課文內容,明白課文所蘊涵的寓意,達到了內化的目的。然後讓學生戴上自己製作的頭飾,自由組織,自選角色,進行分角色表演,則是一個由內化到詮釋的過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創造性地塑造故事中的人物,使故事人物更加豐滿,達到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小馬過河》教案 篇七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勇於嘗試,認真完成任務的道理。

2、理解故事內容,並豐富詞彙:磨坊-磨面的作坊,也叫磨房。趟-從淺水裏走過去。難爲情-不好意思。

活動準備:

1、老牛、松鼠、小馬貼絨教具各一個。

2、活動前訓練幼兒踩高蹺。

3、高蹺、沙包(糧食)、小河、小椅子。

活動建議:

一、結合貼絨教具,教師講述故事。

二、通過提問,加深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老馬交給小馬一個什麼任務?(把半袋麥子馱到磨房去)豐富詞彙:磨房。

2、小馬遇到小河擋住了去路,它不知還能不能過去,它去問誰了?怎麼問的?牛伯伯說什麼?小松鼠又是怎麼說的?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呢?(豐富詞彙趟和難爲情)

3、小馬完成媽媽交給它的任務了嗎?(教育幼兒遇事要多動腦筋,認真完成任務)

三、遊戲《小馬運糧》,體驗完成任務的快樂。

教師:老師交給你們一個任務,你們能完成嗎?

講解遊戲玩法:幼兒每人一對高蹺,遊戲開始,“媽媽”帶領“小馬”踩着高蹺跨過“小河”,穿過“小樹林”(小椅子),把“糧食”(沙包)運回家。

四、歡慶勝利。

帶領幼兒體驗完成任務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