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精品多篇)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精品多篇)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 篇一

教材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呈現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引導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儘量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教材分析:

混合運算是數與代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在學生已經掌握100以內加減法,表內乘、除法及兩步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是今後繼續學習四則混合運算和解決稍複雜問題的基礎。教材通過遊戲情景,提出運用混合運算解決的問題,展開對簡單四則混合運算知識的學習。本節課的設計遵照以解決問題爲框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這樣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現實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運算順序。另一方面,有助於學生體會運算的價值。

教學目標:

1、藉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先乘除後加減的道理。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養成先想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和運用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本節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

理解規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教法學法:

1、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具體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

2、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對知識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而是靠學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礎上探索獲得。教師要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先算乘除、後算加減的道理,體驗運算順序的合理性,而不是把這個規定強行灌輸給學生。這樣的安排,既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的習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習過程成爲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有個性的過程。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一些習題,激發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熱情,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途徑和方法,並有目的地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 篇二

一、教材內容分析

1、第95~ 97頁例1、2

2、計算方法。

3、退位減法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掌握小數加、減法的方法。

2、培養計算能力。

3、培養細心檢查的好習慣。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說明學習者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等三個方面的學習準備(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學習風格。要注意結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說明教師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學習者特徵分析,比如說是通過平時的觀察、瞭解;或是通過預測題目的編制使用等。

一般應包括學生的年級段、年齡特徵、已有的基礎、興趣、思維能力、學習習慣等。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說明本課題設計主要採用的教學與活動策略,以及這些策略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一是爲支持教師教的資源;二是支持學生學習的資源,包括學習的環境、多媒體教學資源、特定的參考資料、參考網址、及其他需要特別說明的傳統媒體。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爲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一、複習引入 2、準備題:先計算,再說說整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3、引入:小數加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是把兩個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今天學習小數加法。

754+3826 20---493

由本單元主題圖創設的情境引入小數加減法的學習。

二、教授新課

1、創設情景:20--年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中,女子10米跳臺雙人決賽中,中國的勞麗詩和李婷奪得冠軍。

2、勞麗詩和李婷是如何奪得冠軍的呢,現在我們就把當時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過這個表,你得到了什麼信息?

現在你又得到了什麼信息?

3、小組嘗試總結:小數加減法需要注意什麼?

注意:上面數據中並沒有去掉0是爲了統計分數的時候能夠方便比較。

生活中還有的時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誰能舉例?(價簽上)

4、小結: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得數裏的小數點,要和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得數的小數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組合作:

(1) 根據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瞭解到了什麼?

(2) 你是怎樣知道的,說說你的方法。

(3) 你爲什麼這麼計算,說說具體的計算過程。

彙報:重點是計算過程

以故事形式動態呈現小數加減法。

與以往教材編寫加減法的順序不同,本例題是先學減法,再學加法,是以故事發展的先後順序來編排的。由於要知道“第一輪動作後,中國隊領先多少分?”所以本例先安排小數減法的學習。接着,要知道“中國隊兩輪的總成績是多少?”所以再學習小數加法。這樣安排,合乎情理,易於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計算的興趣。

三、複習鞏固:

四、複習鞏固:

1、口算下面各題: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培紅國小師生自己粉刷牆壁,節約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節約了120.8元。一共節約了多少元?

4、一箱釘子,連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釘子淨重多少千克?

五、總結:今天我們複習了什麼內容?要注意什麼?

報:

(1) 小數點對齊

(2) 數位對齊

(3) 得數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板書設計:

小數加減法

小數加減法的方法: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得數裏的小數點,要和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得數的小數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七、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內容、教學理論、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2、反思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等,避免空談出現的問題而不思考出現的原因,也不思考解決方案。

3、對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尤其是對以前教學方式進行的改進,通過設計教學反饋,實際的改進效果如何。

4、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麼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麼評價?對你有什麼啓發?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 篇三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識,記住全年以和每個月的天數。

2、在觀察年曆的活動中,培養收集、處置信息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課堂實錄:

師:今天是幾月幾日?

生:3月9日。

師:這是很平常的一個日子。但一年中總有一天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是很特殊的一天。這一天是你的——

生(脫口而出):生日。

師:你能在年曆上找到你的生日嗎?圈劃出來,看看這一天是星期幾?

同學在各自的年曆上找生日並作圈劃(課前,每位同學準備了一張20--年的年曆卡。)

師:願意告訴大家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嗎?其他同學根據他所說的日期找出這一天是星期幾。

兩位同學起立說出各自的生日,其餘同學判斷是星期幾。

【研討:“年、月、日”知識是計量知識中與空間知識(長度)、質量和貨幣知識相併列,銜接較小的時間單位“時、分、秒”之後而學習的較大的時間單位。教材的這種佈置順序是包括了對兒童認知客觀實際的正確掌握。年、月、日的概念相對於空間(長度)、質量和貨幣要籠統、難於掌握一些;相對於時、分、秒的體驗又空乏、膚淺一些。但因爲生活離不開時間,它是物質存在的形式之一,所以兒童的生活之中已積累有一定的年、月、日的初步經驗。本課教學從其中選擇有較多體驗的 “日”開始,而至月、年,次第展開。在一般自然的交談中,刻意地安佈一個普通日子的“平常”題眼正反拈聯,順手牽引出與之對立的“特殊”的日子的猜想,使話題與認識的主體——同學的相關度一下子得到了提升,從而激活了同學對課題學習的興趣,使其後對年曆片的觀察與圈劃活動能使同學令行風動、傾心參與。這是教者開課藝術的充沛體現。

本課的目標定位對知識層面規定較低,只是要求知道(記住);但對情意領域,教者的眼光又很高遠,重視了能力和興趣的教育培養。這是本課設計着眼點的一大特色。】

師:請繼續觀察年曆卡,你發現些什麼了?

生:每個月後都有空缺。

師:哦,你看出了每個月的日期排列有特點。

生:一年有12個月。

教師板書:一年有12個月。

生:2月有28天,其它各個月有30天,有31天。

師:你是怎麼看的?

生:一個月的最後一個日期數是多少,這個月就有多少天。

師:說得真好!20--年的各個月有多少天,請大家觀察年曆,再填寫數學書第17頁的表格。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數

同學填寫後,指名報各月的天數,同學覈對。

一位同學說:他的年曆上,7月是30天。教師接過同學的年曆看,發現日期的排列有些特別,因最下面一行沒有空行,遂把31排到了最上面一行。同學沒看懂這種有些特別的排列法。教師隨即視頻展示這一位同學所帶的的年曆,並引導其他同學觀察、辨析這個月有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