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中班心理健康好情緒教案精品多篇

中班心理健康好情緒教案精品多篇

中班心理健康好情緒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和講述嬰兒生活圖片,知道自己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和愛護,加深熱愛父母的感情。

2、活動中培養孩子會關心他人。

活動準備:

1、嬰兒生活圖片一套,第一張圖片是媽媽喂寶寶吃奶,第二張圖片是媽媽替寶寶換尿布,第三張圖片是媽媽哄寶寶睡覺。

2、每一個幼兒帶一張自己小時候的照片。邀請一位懷抱嬰兒的媽媽。

活動過程:

一、老師出示嬰兒生活圖片,講述父母怎樣照料小寶寶的。

1、先放嬰兒啼哭的錄音,引起幼兒注意,然後看圖片。幼兒觀看,老師提問:寶寶爲什麼哭?媽媽是怎樣喂媽的?你小時候吃的是媽媽的奶還是牛奶?媽媽爲什麼不怕髒不怕臭給寶寶換尿布?讓幼思考,議論,回答問題,然後給每張圖片作小結。

2、老師總結:你們小時候,也像這個小寶寶一樣,不會說話,不舒服時只會哭。是姐姐給你餵奶,給你換上乾淨的尿布。媽媽又抱着你,輕輕地拍着你,讓你舒舒服服地睡覺。你們在爸爸媽媽的關懷照顧下,慢慢地長大了。

二、請抱嬰兒的媽媽來到幼兒中間,讓幼兒看媽媽是如何照顧小寶寶的。

1、引導幼兒招呼小寶寶。(小寶寶不會應答)小寶寶的媽媽介紹說:小寶寶雖然已經長大一些了,但是還不會說話,要媽媽慢慢教他才行。

2、讓幼兒和小寶寶比比誰高誰矮,誰的手大,誰的手小;看看小寶貝嘴裏有幾顆牙齒,比比誰的牙齒多。

3、看看小寶寶如何學走路。

① 媽媽扶着小寶寶走到幼兒面前,與幼兒一一握手。

②媽媽彎腰教小寶寶走路。老師與媽媽一問一答,問答中突出媽媽關心寶寶,使幼兒懂得媽媽爲了小寶寶不跌交,學會走路,雖然彎着腰很酸,很累,她都不顧。

③老師小結:你們小時候,爸爸媽媽也是這樣教你們學走路的。現在你們不僅會走,還會跑、會跳,你們都要謝謝爸爸媽媽。

4、看小媽媽給小寶寶吃東西。

①讓幼兒給小寶寶吃點心。(小寶寶不會自己吃,要媽媽喂)媽媽喂小寶寶吃雞蛋羹,先將手帕圍在小寶寶的脖子上,用湯匙舀起雞蛋羹,在嘴邊輕輕地吹一吹,餵給寶寶吃。

②讓幼兒觀察媽媽關心小寶寶的具體細節。老師插問:爲什麼要給小寶寶圍上手帕?爲什麼還要吹一吹?

③老師小結:你們小時候和小寶寶一樣,不會自己吃飯,也是媽媽一口一口地餵你吃的。

5、媽媽給小寶寶把尿,把好後讓小寶寶坐在小車裏,推着小寶寶出去玩,全班幼兒向小寶寶告別。

三、幼兒觀看自己小時候的照片。

1、老師說:爸爸媽媽把你們小時候的生活也拍下來了。現在請大家拿出來看看,給旁邊的小朋友講講,你小時候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照顧你的。

2、每個幼兒將小時候的照片貼在磁性板上。

3、老師選擇幾張照片,請幾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四、遊戲:學做爸爸媽媽。

讓幼兒互找同伴(男女結對子),將兩張椅子拼成小牀,商量怎樣照顧好小寶寶。然後到老師那裏領取娃娃、奶瓶、尿布、小碗、小湯匙等玩具,玩“娃娃家”遊戲,學做爸爸媽媽。

活動延伸:繪畫——小時候的我。

中班心理健康好情緒教案 篇二

活動目標

1、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2、能夠感知、理解人的基本情緒。

3、學習情緒轉化的方法。活動準備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情景感知。

——教師使用班級出現的例子,讓幼兒理解每個人都有情緒。

喜:小明今天生日,媽媽買來了很漂亮的蛋糕。

怒:小麗的彩筆被別人弄壞了。哀:小一家的小狗受傷了。愁:小東還是不會穿鞋子。

——教師提問:他們都怎麼了?爲什麼?(豐富情緒詞彙:喜、怒、哀、愁)平時你們會這樣嗎?爲什麼呢?

——小結:每個人在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時,心裏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這種感受我們叫它“心情”。

二、體驗理解。

——教師:心情是我們的好朋友,一份好的心情能讓我們過得很開心,可是(本站★)一份壞心情卻會把一切都弄得很糟糕,那麼我們常說的好心情和壞心情到底有些什麼呢?——幼兒分享好心情、壞心情,教師進行記錄區分。

——教師:剛纔大家都說出了自己曾經感受過的各種各樣的心情,我們還將它們分類了,那麼請你想一想,在你心情不同的時候,你的表現和對人的態度是一樣的嗎?(請幼兒回答並討論)

——教師舉例:一羣小朋友要一起玩遊戲時,一個小朋友因爲自己心情不好,任性地拒絕參加遊戲,結果所有的小朋友都變得不開心了;小明今天生日,媽媽給他買了一個好大的蛋糕,他在幼兒園將蛋糕分給了所有小朋友,大家都非常高興。

——引導幼兒討論:你喜歡誰?爲什麼?誰做得不對?應該怎麼做?

1、引導幼兒懂得快樂要跟大家分享,讓大家都擁有好心情。

2、引導幼兒理解別人的情緒,學會寬容,但在自己有不好的情緒時要用正確的方式發泄,不可以對同伴發脾氣,影響別人情緒。)——遊戲:教師做表情,請幼兒判斷其心情。

三、情緒轉化。

——引導幼兒討論:你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做什麼?

——教師歸納整理: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可以大哭一場,也可以去睡一覺,還可以自己一個人安靜地看喜歡的書,但是不可以隨便發脾氣,影響別人。如果我們多一些好心情,就會越來越快樂。活動應變第三個環節可以進行情境模仿,體驗轉換壞心情的方法:如當心情不好的時候,聽一些歡快的音樂、對着袋子說出不開心的事然後將袋子扔進垃圾桶等。

活動延伸

1、教師帶領所有幼兒製作自己的心情日記(可用日曆代替),放學前,在心情日記中畫笑臉,代表自己今天是好心情,畫難過的表情,代表自己今天是壞心情,教師定期帶領幼兒翻閱心情日記,說說自己心情爲什麼不好,可以怎麼做,看一看誰的好心情越來越多。

2、制定班級“壞心情公約”,提醒幼兒在面對不好的`情緒時可以怎麼做。

區角活動語言區:投放頭飾——“壞心情轉換博士”,定時安排“壞心情座談會”,與心情不好的幼兒一起尋求解決方法。環境創設提供休息區等,請心情不好的幼兒休息。

主題區:粘貼“壞心情公約”,鼓勵幼兒在遇到負面情緒時,通過適當的方法轉化情緒。家園同步爲幼兒制定家庭心情日曆,記錄幼兒每天的心情變化,並定期與幼兒交談。隨機教育當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負面情緒時,引導幼兒採用正確的方法轉化情緒或者幫助別人轉化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