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七年級政治教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政治教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政治教案 篇一

第一單元成長的節拍第一課中學時代

第1課時中學序曲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熱愛中學生活,珍惜新的起點,積極應對各種可能與挑戰,珍視當下,把握機遇,以積極的態度迎接中學生活的到來。

能力目標:能正確認識中學時代對人生髮展的重要意義;能積極應對中學生活的各種挑戰,激發自我潛能,塑造全新的自我。

知識目標:瞭解中學時代的重要性;知道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既是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是新的目標和挑戰。

【重點難點】

重點:中學時代爲人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

難點:認識中學生活意味着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標和挑戰。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師:生命好像一場旅行。我們剛剛告別快樂的國小生活,度過愉快的暑假,而今,我們滿懷希望跨入了中學的大門。進入中學階段,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又是怎樣的風景呢?你對中學生活又有哪些期待呢?今天我們就走進——中學時代。

播放歌曲《中學時代》。

自學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預習

1、中學時代是人生髮展的一個新階段,它可以爲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

2、中學時代見證着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

3、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意味着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標和挑戰。這些都是生命饋贈給我們的成長禮物。

(二)合作探究

知識模塊一新的起點

探究一:教材P2~3運用你的經驗

(1)上了中學,你覺得自己長大了沒有?

(2)你對中學生活有哪些期待答案提示:此活動兩問,可以讓學生據實回答,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答案不統一。

探究二:教材P3探究與分享

請用不同的詞語,和同學分享你對中學生活的初步感受。

答案提示:詞語不統一,可讓學生自由發言。如:新奇、興奮、緊張、害怕、快樂、孤獨、多彩、新鮮、挑戰等詞語均可。探究三:教材P4探究與分享

(1)你在校園裏還有哪些發現?

(2)你的國中生活與國小相比有哪些變化?

答案提示:(1)讓學生根據自己近幾天的觀察據實回答。

(2)國中生活與國小相比變化主要表現在:科目增多,課程難度加大,作業比國小時期明顯增多;教師講課速度較快;校園活動比國小時期要多一些;有完備的實驗器材、圖書室、閱覽室等;對自主學習的要求提高;集體生活意識更強;等等。

探究四:教材P4閱讀感悟,P5探究與分享

(1)從錢學森的話語中,你領悟到了什麼?

(2)請查閱相關人物的資料或採訪身邊的人,記錄他們對中學時代的回憶,並寫下自己的發現和思考。

答案提示:(1)錢學森的話語讓我領悟到,中學時代是人生髮展的一個新階段,它爲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爲我們的人生長卷打上更加豐富而厚實的底色。

(2)根據對身邊人物的採訪據實填寫。

知識模塊二成長的禮物

探究五:教材P5探究與分享

(1)你最想挑選哪類禮物?你希望盒子裏裝的是什麼樣的禮物?

(2)它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

答案提示: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據實回答,如:選新的目標,裏面裝的是學習進步,考一所重點高中、練一手漂亮的字、意志堅強、學會自立等等,有了這些目標會增強我學習的動力,讓我勇於迎接挑戰,戰勝困難等等。

探究六:教材P6探究與分享

國小生活有快樂,也有遺憾。進入中學,你打算如何彌補?答案提示:此探究可從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課餘生活、體育鍛煉、社會實踐等各個方面讓不同的學生據實談自己的遺憾及今後的打算。

探究七:教材P6探究與分享,P721世紀,我們需要學會什麼

(1)你讀過這份書單中的哪些書?你有信心在國中階段讀完這些書嗎?

(2)在21世紀,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等四種學習將是每個人一生中的知識支柱。對此,你有何打算?

答案提示:(1)讓學生據實回答。(2)此活動主要讓學生認識到這四種學習的重要性,能以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組分別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示完後,必須有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

2、合作探究部分,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

當堂演練達成目標

1、國中生活把我們帶入到一個嶄新的天地,面對這個全新的環境,我們要(B)

A.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放任自流

B.珍惜新的開始,做好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C.用大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需要別人監督

D.確立的奮鬥目標要高,否則說明自己的決心不大

2、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是新的開始。這裏“新”意味着(D)①新的機會②新的可能③新的樂趣④新的規則和要求⑤新的挑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3、錢學森說:“6年的師大附中學習生活對我的教育很深,對我的一生,對我的知識和人生觀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在晚年曾寫下一段話,稱17個人對自己的一生影響深遠,12個人是求學期間的老師,其中中學老師就佔了7位。

從錢學森的話語中,你認識到了什麼?

答案提示:(1)中學時代是人生髮展的一個新階段。這段時間並不是很長,卻可以爲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

(2)中學時代見證着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這將爲我們的人生長卷打上更加豐富而厚實的底色。

4、進入中學,我們會收到許多生命饋贈給我們的禮物。

(1)在你的中學生活中,你會收到哪些生命饋贈給你的禮物?答案提示:新的目標,新的機會和可能,新的挑戰,新的要求等。

(2)這些禮物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

答案提示:①中學生活提供了發展自我的多種機會。集體生活,涵養我們的品格,豐富我們的個性;新的課程,引領我們探索新的知識領域;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們提供發展興趣的平臺;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爲我們打開認識社會之門„„②進入中學,新的目標和要求激發着我們的潛能,激勵着我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③

在新的環境中,我們有機會改變在父母、老師和同學心目中那些不夠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個“我”:越來越有活力,能堅持,有韌勁;越來越堅強,會合作,能包容;越來越有主見,敢於表達自我。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少年有夢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從小懷抱夢想,樹立目標,用健康向上的美好心靈去實現創新進取的人生。

2、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夢想;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夢想。

2、難點、是如何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有夢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已的夢想,今天我們一起進入“少年有夢”的學習。

聽音樂《夢想起航》

師:你們知道“夢想”是什麼?

生:暢所欲言

師總結:夢想就是人們對於美好事物的一種憧憬和渴望,是人類最天真最無邪最美麗最可愛的一種願望。

師:接下來就讓我們打開自己夢想百寶箱傾聽你那美麗的夢想。生:①“我以後想當超人,幫助好人,戰勝壞蛋”;②“我長大了想當老師,教別人學知識”;③“我長大了想飛上太空去看看”;④“我長大了要養好多小動物,讓他們不再孤獨”;⑤“我想快點長大,長大了可以照顧爸爸媽媽,因爲我愛他們”。.。.。.。.。.欣賞:周恩來、萊特兄弟的圖片

探究一-------------有夢就有希望

名人故事引入

師:有夢就有希望,有夢想纔能有進步,我們一起來聽“萊特兄弟的飛翔之夢”的故事吧。一百多年前,一位窮苦的牧羊人帶着兩個幼小的兒子替別人放羊爲生。有一天,他們趕着羊來到一個山坡上,一羣大雁鳴叫着從他們頭頂飛過,並很快消失在遠方。牧羊人的小兒子問父親:“大雁要往哪裏飛?”牧羊人說:“它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裏安家,度過寒冷的冬天。”大

兒子眨着眼睛羨慕地說:“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樣飛起來就好

了。”小兒子也說:“要是能做一隻會飛的大雁該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對兩個兒子說:“只要你們想,你們也能飛起來。”兩個兒子試了試,都沒能飛起來,他們用懷疑的眼神看着父親,牧羊人說:“讓我飛給你們看。”於是他張開雙臂,但也沒能飛起來。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說:“我因爲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只要不斷努力,將來就一定能飛起來,去想去的地方。”

生:。.。.。.。

教師小結:

師展示課件:

1、有時“夢想”是不切實際的,雖然美好,但在常人看來是不可能的。可是,現實中有很多事情的發生就是從夢想開始的。你們猜:“萊特兄弟的飛翔之夢”能實現嗎?

2、夢想爲“萊特兄弟”飛翔成功起到什麼作用?(可以對照課本9--10頁)

生:。.。.。.。

教師小結:我們共同生活在祖國的懷抱中,我們個人的夢與與祖國的夢、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讓我們一起攜手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共享夢想成真的機會,共享與祖國和時代共同成長的機會。

七年級上冊政治教案 篇二

§4樹立共同理想做“四有”人才

引入

①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受客觀規律支配的,人類社會發展的的基本規律是什麼?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②這種規律決定了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麼?

(和平與發展)

③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必然帶來激烈的競爭,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什麼?

(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爲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④面對激烈的競爭,你有怎麼樣個人理想?

(解釋:理想是人生的奮鬥目標,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但是還沒有實現的。)

理想的問題

1、理想——建立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社會

⑴幻燈1陶淵明在《桃花源記》對理想社會的描寫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千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⑵請描述你想象中的共產主義社會?

幻燈2共產主義的宏偉藍圖:

①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

②一切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歸全社會所有,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

③階級和階級之間的差別將最終消失,國家將最終消亡。

④全體社會成員的共產主義思想和道德水平將有極大的提高。

⑤人人將過着富裕、幸福的生活。

⑶全面理解共產主義社會的含義

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

共產主義社會(本質相同、兩個社會的區別是成熟程度不同)

初級階段

低級階段:社會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共產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鬥目標)

2、共同理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共同理想的提出,依據是什麼?是否可行?

(依據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可行,因爲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也能體現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實踐證明具有可行性)

3、個人理想——把振興中華作爲崇高使命(根據我國理想和共同理想加以明確)

4、個人理想、共同理想、理想的關係

①不能只停留在“個人理想”的階段(沒有國家的利益就沒有個人的利益)

②共同理想只不過是我國現階段的的理想和社會責任,每個不同的歷史階段會有不同的理想和責任(新民主主義時期、建國時期等等)

③對於實現共產主義這一理想,我們不能好高鶩遠,因爲這需要經歷很長的歷史階段,要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夠實現。

必然趨勢

④個人理想共同理想理想

必要準備

(立足現代,展望未來)

人才的問題

⑴個人理想的實現,要求我們青少年要成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人才

因爲世界範圍內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的競爭?(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的競爭?(人才)

所以當今和未來世界的競爭,從根本上說是的競爭?(人才)

⑵人才——能夠以其創造性勞動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貢獻的人

⑶請你列舉你所知道的傑出人才的名字?(比爾·蓋茨、愛迪生、愛因斯坦、李四光、孫中山、鄧小平等)

層次之分:高層次的人才和平凡崗位上的人才(雷鋒、徐虎)人才有

種類之別:行行出狀元

⑷社會主義需要的是“四有”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

你符合“四有人才”的標準嗎?哪一方面不符合?

⑸討論:父母有錢、有權,是否就能成才?

外因:社會主義制度

成才的條件內外因相結合,尤其要發揮內因作用

內因:自身的勤奮努力(關鍵)

寄語

着眼未來,高瞻遠矚,樹立共產主義崇高理想;

立足現實,腳踏實地,爲實現共同理想而努力奮鬥。

板書

振興中華的崇高使命

個人理想(……)成爲“四有”人才成才的條件外因:社會主義制度

(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內因:自身的勤奮努力

(關鍵)

共同理想(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理想(共產主義社會)

練習

1、“把我國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①這是我們的理想

②這是黨的基本路線的內容之一

③這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必要準備和必經階段

④這充分反映了現階段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願望

a.①b.①②③c.②③④

七年級政治教案 篇三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超越自我,都希望今天的我是一個全新的自我。那麼就必須正確地認識自我,我們該如何認識自我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的一課。

二、新授

第五課 自我新期待 (板書)

第一框題 日新又新我常新 (板書)

活動1 自我新認識

活動目的:引導學生通過認識新的自我來認識到人是不斷髮展變化的。

活動準備:瞭解內在美主要包括的內容,內在美與外在美的關係。

活動過程:

1、通過認識新自我來認識人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萬事萬物也處在運動和變化之中,我們也一樣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大家先來看一個小故事。

(放投影)

有個男孩子,從小就是一個講究平衡發展的學生。他每一科成績都維持中上,運動也行,但稱不上明星球員,頗有創作天分,但若要做個真正的藝術家,卻不怎麼熱衷,在考大學時,語文成績與數學成績不相上下。

在他大一時,所選的全是科學課程,還打算主修理論物理。(他那望子成龍的父親是個很實際的人,他說,學物理可以,但是理論兩個字要去掉)

一年後,做兒子的發現,物理學動人之處在於抽象的部分。

父親的憂慮沒維持多久,兒子到了三年級又有了新想法,他雖喜歡數學的井然有序,但受不了那冷冰的感覺,於是又決定該攻藝術。(這時,素來忠實的父親禁不住自問:“我們到底是哪裏錯了?”)

好不容易,錢也花了,時間也付出了,這位年輕人終於達到目標,做了建築師,從此再也未改變過志向,而且做得有聲有色。

雖然他的父親曾一度絕望,認爲這個兒子怎麼都不成材,但事實上,這個孩子行動大膽而民憤、明智,他好不容易發現自己真正的性格與才華,然後選定一個行業,從一而終。

根本沒有人能在16、17歲作好決定,爲自己的一生定好方向,即使勉而爲之,也是利多弊少。

活到老,學到老。挖掘個人潛能,纔是終生事業。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人也是發展變化的,沒有人能夠在16、17歲就決定自己的一生,現在讓我們用全新的目光重新審視自己,用多彩的詞彙給自己繪製全新的畫像。

(投影)

習慣方面的變化

學識方面的增長

性格方面的變化

能力方面的提高

大家可以對比國小階段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在這幾個方面有哪些新變化,然後請幾名學生把自己的變化講一講。

生1:我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的體能大大提高了,自控能力加強了,比國小的我有了很大的進步。

生2:我的思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習進步也很快……

2、教師小結:從剛纔同學們的回答中,我們會發現每個人都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因此我們不要停留在昨天,要勇敢地、積極地面對今天,抓緊時間彌補昨天的遺憾,爲自己的明天奠定基礎,使自己的明天更美好。

活動評價:需要引導學生不要受思維定勢的過分影響,要能用新的、客觀的眼光,用發展觀點重新審視自身。

活動2 “內在美與外在美”討論會

活動目的:通過對“漂亮” 姑娘不美的故事引申討論內在美與外在美的關係。

活動準備:收集有關內在美、外在美及二者關係的資料,思考應該如何處理好二者的關係。

活動過程:

1、請一名學生講述課本中“漂亮”不美的故事。

2、討論什麼是真正的美。

生1:美應該是從內向外散發光芒的,在這裏氣質修養似乎比單純的容貌更重要。

生2:一個人的美不僅是外表的,還有內心的。漂亮女孩不能總“天生麗質難自棄”,要用更多經歷充實自己,否則思想空虛了拿什麼來約束自己的行爲呢?

生3:我喜歡完美。我認爲內在美和外在美兼備纔算美。假如評分的話,內在美佔60%,外在美佔40%。

……

3、教師指出內在美的內容。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美不在於外貌、衣服和法式,而在於它本身,在於他的心,要是沒有內心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人的外在美雖然是自我形象的重要方面,但並不是主導方面。人的內在沒纔是自我形象的主導方面。

內在美表現着一個人的內心品質,包括他的品德、學識、才幹、性格、氣質等比較深層次的東西。內在美主要有:品德、理想、學識、個性。

總之,一個人的美應是外在美和內在美和諧統一,內在沒對外在美起促進作用。

活動3 回顧自身經歷,發現自己的優缺點

活動目的:通過該活動,使同學們初步懂得用全面的觀點看待自己。

活動準備:收集相關資料,思考如何全面認識自己。

活動過程:

1、填寫優點表。

你知道自己的優點嗎?所謂的優點是你能運用的才能、技藝與人格特質。這些優點也就是你能有貢獻、能繼續成長的要素。

你有哪些優點?請你在表格上列出五件幫助你成長的經驗,你可以列出事件的本身或者列舉出提供你經驗的人。假如有可能的話,把這些好的經驗和你目前的優點聯在一起。

優點表

經驗 優點

母親遇到了一些煩心事,我想法設法安慰她,開導她,使她轉有憂爲喜 我善解人意,善於與人相處

以一位心理學博士是的故事爲例,他這樣描述到:我家裏雖窮,窮卻對我有好處,我學會了設計彈珠遊戲。這個遊戲,不但使我賺了錢,也使玩遊戲的孩子們得到了很大的快樂。使我學會如何應用創造力賺錢。因此他這樣記載自己的經驗:

經驗 優點

設計彈珠遊戲 創造力,能賺錢

2、初步理解全面的觀點,學會用全面的觀點看自己。

師:我們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談一談對這個小故事的理解。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這個故事強調,我們看問題一定要全面,即我們所說的全面的觀點,否則,我們就不可能對我們要認識的對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現在,我們要全面而深刻地認識自我,也必須用全面的觀點來看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大家可以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嗎?

現在看看自己有哪些缺點,並填寫缺點表。

教訓 缺點

有一次,朋友弄壞了我的鉛筆,我

大發雷霆,結果失去了這個朋友。 缺少對他人的寬容和理解。

其中,我最想改正的缺點是 。我要通過 來改正。改變這一點,會讓我變得 。

三、課堂總結

正確認識自我是一個人不斷進步的基礎,只有對自己作出如實全面的判斷,才能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不斷完善、超越自己。認識到優點不要自大,認識到缺點要謀求改進,如果僅認識自己的消極面,就會陷入混亂,認爲自己沒有什麼價值。所以,要正確、全面地認識自己,決不要看輕自己。

日新又新我常新,每個人都是變化發展的,自身的優點、缺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過不斷改正缺點來完善自己。

四、活動與探究

1、“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說明人 ( )

A、是會發展變化的 B、是具有兩面性的

C、身體變了,心理沒有變 D、變得只有優點,沒有缺點了

2、談一談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請根據對周圍同學的觀察,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並以此作爲一種看問題的方法來評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