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一

設計意圖:

各種調料在我們生活中時常會用到,特別是做菜的時候,調料是必備用品。孩子在用餐時間實際上都在接觸不同的調料,在園用餐期間也會發現孩子們說:好香、好甜、怎麼有點鹹等等。大班幼兒已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他們對常見的調料的認識已有一定的經驗,但是對於爲什麼要用調料,用調料的目的是什麼,沒有深入的瞭解。讓幼兒通過用嗅覺、味覺、視覺等感官功能進行辨別各種調料。認識幾種常見調料的名稱和其味道的特點的基礎上,嘗試自己調配調料知道簡單的使用方法,體驗調配調料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幾種常見調料的名稱和其味道的特點。

2、讓幼兒用視覺、嗅覺、味覺等感官對事物進行辨別。

3、讓幼兒體驗自己動手,調配調料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白糖、鹽、醬油、醋、香油、辣油分類放好,貼上序號標籤和相應漢字,勺子若干。

2、單一味道的(甜、鹹、酸、香、辣、無味)海帶若干碗,海帶每人一碗,每人一把勺子,廚師帽一頂。

活動過程:

一、第一關考驗,品嚐單一味道的涼菜,體驗各種味道。

教師:瞧,這是什麼?這是一頂廚師帽。誰戴的呀?(廚師)那你們想做一名小廚師嗎?

教師:可是要想成爲一名廚師,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你們必須要眼睛亮,鼻子尖,嘴巴靈,這樣纔有資格做一名小廚師。

教師:今天我們小朋友要通過三關考驗,其中表現最棒的一位就能戴上這頂廚師帽,成爲一名小廚師!

教師:第一關考驗開始了,看,這邊有幾碗海帶,我請小朋友每人拿好一把勺子,選擇一個碗,每人只能嘗一口,仔細嘗一嘗你嚐到了什麼味道?(甜、鹹、酸、香、辣、無味)誰和他嘗的味道是一樣的?(嘗好了的小朋友把勺子放在旁邊空的盤子裏。)教師:你猜猜,這裏面爲什麼是甜(鹹、酸、香、辣)的?什麼東西會使它變成這種味道呢?

老師可以最後問嘗沒有味道的那一位,你嘗的是什麼味道?好吃嗎?你喜歡什麼味道的?或者老師自己嘗一下沒味道的海帶。

教師:老師這邊還有一碗廚師調好的海帶,誰來嘗一嘗(可以請2-3位嘗),你們嚐出來什麼味道了嗎?好吃嗎?廚師在裏面放了什麼呀?

二、第二關考驗,幼兒觀察探究各種調料的名稱和特點出示1-6號裝好調料的杯子,引出各種調料。

教師:看!廚師在裏面放了這些東西,這些東西一起加在菜裏可以使食物變的更加美味。

教師:剛纔第一關考驗時,我們小朋友的小嘴巴都很靈,都嚐出了這些菜的味道,可是這第二關考驗可就要難一些了,這次要我們小朋友動腦筋想這些杯子裏都是什麼東西?”

教師:“誰來說說1號杯子裏是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同意的請舉手,不同意的,可以來聞一聞,嘗一嘗。”

幼兒陸續說出2-6號杯子中的調料,老師撕掉號碼,露出裏面的文字:白糖、鹽、醬油、醋、香油、辣油教師小結:“這六個杯子裏的東西分別是白糖、鹽、醬油、醋、香油、辣油。嗯,第二關考驗我們也通過啦!小朋友們本領真大,眼睛很亮,鼻子很尖,嘴巴也特別靈,把這些杯子裏的東西都說出來了。這些杯子裏的東西都叫調料,把它們加在菜裏可以讓菜的味道更好吃。除了這些調料,你們還知道哪些其他的調料嗎?(如媽媽廚房裏)三、第三關考驗,幼兒利用調料製作簡單的拌海帶。

教師:接下來是最後一關啦!你們要更加努力才行!老師這邊給你們準備了海帶和調料,要請你們自己來拌一拌。

教師:在拌海帶時先放一點點鹽,嘗一嘗,如果有點淡,可以再放一點點,太鹹了可以加點糖。接下來,你喜歡什麼味道的,就放一點點那種味道的調料,再嘗一嘗。如果你喜歡辣的,那就放一點點辣油,如果不喜歡,那就不要放,不然等會你又不喜歡吃了。放調料時拿調料碗裏的勺子,哪隻碗裏拿的放回哪隻碗裏,拌海帶用自己碗裏的勺子。能不能拿調料碗裏的勺子來拌海帶?(不行)看看哪個小朋友最厲害,拌出來的海帶最好吃,就可以戴上這頂廚師帽,變成一個真正的小廚師!

老師可以示範一下拌海帶的要求。

幼兒利用調料拌海帶,老師巡迴指導。

結束:拌好的小朋友可以給後面的老師嘗一嘗你的海帶,看看誰的更美味?(給表現好的幼兒戴廚師帽)你們的海帶味道都很不錯,等會我們再給其他的小朋友嘗一嘗好嗎?

課後反思:

這個活動來源於生活中的調料,和孩子們的生活比較貼切。在材料選擇方面,試上的時候材料很多,這樣就不能有效地進行比較,所以今天用了單一的海帶。活動流程比較清晰,分三關來考驗幼兒:第一關,品嚐單一味道的涼菜,體驗各種味道;第二關,幼兒觀察探究各種調料的名稱和特點;第三關,幼兒利用調料製作簡單的拌海帶。環節比較緊湊,就是我在活動中缺乏活力,讓氣氛顯得有點尷尬。孩子們也畏畏縮縮,使得活動也比較平淡,都是我說的比較多。可以引導幼兒多仔細觀察,多說一些。

我在語言組織上還要簡練些,語氣也要有重點,孩子們就能抓住重點來回答了。第一關時,可以讓幼兒都來品嚐一下廚師拌的海帶,讓幼兒多說說裏面的味道。在第二關讓幼兒認識調料時,可以讓幼兒對調料再仔細比較一下,這樣幼兒在自己操作時能更好的進行。第三關幼兒在拌好海帶後,可以給同伴也嘗一嘗,這樣他們的情緒會更高漲。

老師對於幼兒的回答要給與點評,加些鼓勵的話,幼兒能夠更好地進行活動。作爲老師要給孩子更很多的空間,來培養他們的自主性。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篇二

小小班:有趣的水寶寶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情緒愉快地參加探知活動,培養幼兒

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感知水的沉浮。

3、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語言來表達,發展幼兒講述。

二、活動準備:

盆、可舀水的玩具杯、海綿、沙、棉花、小石塊、積木、朔料玩具、白紙、

一個熟雞蛋一生雞蛋。

三、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產生探知的慾望。

1、出示兩個大盆,裏面裝有水讓幼兒自由在周圍用玩具舀水玩。

2、把各種積木、朔料玩具一一投放入水裏,老師:這些東西怎樣?它們有沒有沉到水下?爲什麼會漂浮在水上?請兩個小朋友上來試。

3、把小石塊、沙投放到水裏,老師:這些東西又怎樣呢?爲什麼會沉到水裏?請兩個小朋友上來試試。

4、把棉花、海綿投放到水裏,引導幼兒觀察。

(二)幼兒動手操作、感知。

1、幼兒人手一籃積木、朔料玩具、小石子等嘗試。

2、幫助幼兒用語言講述自己探索過程。

(三)討論、擴展經驗。

1、老師出示一張白紙,平放到水面上“它又怎樣啊?爲什麼浮在上面”老師慢慢用水弄溼白紙,看看白紙慢慢沉到水裏。

2、老師出示一生雞蛋,投放到水裏,看看它怎樣?又出示一熟雞蛋問:它會怎樣呢?

(四)小實驗:會游泳的蛋寶寶。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蟲子食物祕密的興趣;

2、通過觀察、發現,初步瞭解蟲子進食的方法。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蟲子吃什麼

2、蟲子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蟲子嗎?你見過什麼蟲子?

知道這些蟲子喜歡吃什麼嗎?

二、展開

1、課件演示

提問:小朋友們,認真觀看圖片中都有哪些蟲子?想一想,它們喜歡吃什麼?

2、討論:蟲子吃什麼

(1)蚯蚓生活在什麼地方?它喜歡吃什麼呢?

(吃土中腐爛的東西,也吃地面上腐爛的葉子。)

(2)螳螂長得什麼樣子?它吃的食物是什麼?

(吃蚜蟲、螞蟻、蒼蠅、飛蛾、蜻蜓等大大小小的蟲子,它都吃。)

(3)你喜歡蜻蜓嗎?蜻蜓吃什麼?

(喜歡捕捉蜉蝣、蚊子、蒼蠅等作食物。)

(4)我們都喜歡七星瓢蟲,它是益蟲還是害蟲?它吃什麼?

(吃蚜蟲、辣蚧等蟲子。)

(5)可愛的小螞蟻吃什麼呢?

(吃一些含糖分的食物。)

(6)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小蝸牛,知道蝸牛喜歡吃什麼嗎?

(蝸牛的舌特別發達,很喜歡舔嫩樹葉吃。)

(7)知了知了叫的蟬吃什麼呢?

(吃樹幹內的液汁。)

蟬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蟬主要吃樹幹內的液汁,所以蟬不拉屎,只有很少的尿。)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了嗎,蟲子也都有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3、蟲子分類

比如,有些蟲子吃蚊子、蒼蠅、飛蛾等,我們把這些蟲子稱爲肉食性蟲子。

還有的蟲子吃草、樹葉之類的,我們把它們稱爲草食性蟲子。

請小朋友們自己把這些蟲子分分類,把吃同類食物的蟲子放在一起。

4、趣味練習:正確的找出昆蟲的名字

看一看昆蟲的圖片,並貼出它們正確的名字。

三、延伸

小朋友們,可以繼續探索有關蟲子食物的祕密,可以用繪畫方式記錄下來,及時與小朋友交流。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動物之間相互依存的共生現象。

2、體驗找朋友的樂趣。

3、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動畫片《犀牛與犀牛鳥》;

2、《好朋友》PPT課件;

3、共生動物卡片若干;

4、《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看動畫片《犀牛和犀牛鳥》:

1、播放動畫片《犀牛和犀牛鳥》,教師講述故事。

2、重點理解:犀牛和犀牛鳥是怎樣互相幫助成爲好朋友的。

3、犀牛鳥幫助犀牛吃掉了身上的蟲子,犀牛就不癢癢了。犀牛身上的蟲子是犀牛鳥喜歡吃的食物,犀牛鳥就不會餓了。就這樣他們相互幫助成爲了好朋友。

二、觀看課件,交流經驗:

1、觀察共生動物課件中的圖片,分小組交流:誰和誰是好朋友?他們是怎麼樣相互幫助的?

2、將各組發現的各種共生動物的現象彙集交流,看一看各組的發現分別是什麼,有沒有相同的發現,分享、歸納各種共生現象。

小結:兩種不同動物會用自己的本領來相互幫助共同生活,它們就像一對好朋友。

三、配對遊戲:

幼兒人手一張動物卡片,聽音樂《找朋友》去找卡片上動物的好朋友;音樂停,找到相應的朋友握握手,相互間說一說,好朋友是怎麼樣相互幫助的。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鏡子的特徵以及會反射的道理。

2、觀察理解隨着兩面鏡子之間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數就越多。

趣味練習

準備活動

[自由選擇活動-科學領域]- 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 鏡子分身術(鏡子裏有幾個小朋友呢?)

活動內容

【導入】

1、觀看多媒體資料【鏡子分身術][】,推測兩個鏡子對照可以看見很多個物體的原因。

- 照鏡子的時候你看到過好多個自己嗎?

- 在哪兒看到的?

- 同時用兩個鏡子照的話,爲什麼能看到那麼多個物體呢?

【展開】

2、觀看實驗視頻【鏡子分身術】,說說實驗目標,實驗順序和備品。

- 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叫什麼?

- 做實驗的時候都需要哪些東西呢?

- 利用鏡子的特徵,觀察在鏡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個物體。

- 看一看實驗順序 。

1)把兩面鏡子的背面用膠帶粘起來。

2)在鏡子中間放一個球。

3)觀察一下鏡子折射出的球的數量。

【活動1:把兩面鏡子的距離拉遠】

3、觀察兩面鏡子之間的距離變遠的話,球的個數有什麼變化。

- 把兩面鏡子粘在一起,中間放一個綵球。

- 鏡子折射出來的球有幾個?

- 鏡子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的話,鏡子裏的球的數量有什麼變化?

【活動2:把兩面鏡子的距離拉近】

4、觀察兩面鏡子之間的距離變近的話,球的個數有什麼變化。

- 兩面鏡子之間距離拉近。

- 鏡子裏有幾個球呢?

5、說說鏡子之間距離的變化,球的個數有什麼變化。

- 鏡子之間變遠和變近的時候有什麼不同呢?

- 爲什麼球的數量會不同呢?

【結束】

6、實驗結束後,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 鏡子分身術(球越來越多)寫一寫實驗結果。

活動評價

- 對於鏡子特徵的理解以及觀察的積極度進行評價。

教師活動相關信息

鏡子有反射的特徵。利用兩面鏡子看物體的時候,隨着兩面鏡子之間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數就越多,所以就會看到更多的物體。利用同樣的原理,用兩面鏡子製作一個潛望鏡,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螃蟹

課題生成:

在主題活動《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中,我們從小班起重點介紹地球七的動物。於是幼兒、老師共同收集了幾種動物如兔子、金魚、寄居蟹,幼兒對這些活生生的動物很感興趣。

“菊香蟹肥”的時節,幼兒都吃過螃蟹,他們帶來了蟹殼,他們說:熟螃蟹是紅色的。因爲螃蟹的大鉗子要夾人,父母都不讓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兒卻有着強烈的興趣。於是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爲幼兒提供條件,創造機會讓他們探索。

活動目標:

1、充分體驗探索活動的快樂。

2、瞭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學會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

3、激勵幼兒勇敢探索,積累一些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1、四十隻小螃蟹,兩隻大螃蟹。

2、二十隻小塑料箱,四隻大塑料箱。

3、夾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隻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問:你們知道螃蟹嗎?(知道)在家裏爸爸媽媽讓你們玩嗎?(不)爲什麼?

幼兒l:因爲螃蟹兇。

幼兒2:它有大鉗子。

幼兒3:要夾人。

2、教師說:今天教師和你們一起玩螃蟹好嗎?(好)不過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鉗子。

幼兒觀察螃蟹:

幼兒1,只看不動手。

幼兒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兒3,用手碰一下馬上縮掉。

幼兒4,拿起一旁的筷子夾着玩,夾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兒坐在地毯上。

教師問:玩得快樂嗎?(快樂)

教師說: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教師又問:螃蟹長得什麼樣子?

幼兒自由談,教師巡聽。

幼兒1,背上有殼,是灰黑色的。

幼兒2,有眼睛,燒熟了是紅色的。

幼兒3,有三隻腳。

幼兒4,不對,有四隻腳。

4、教師說:螃蟹到底有幾隻腳?大家去數一數。

5、教師示範,戴上手套捉起螃蟹點數。

教師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裏,仔細看看螃蟹底部是什麼樣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隻等。

活動中幼兒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動中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從多個方面進行觀察,學習一些科學知識,使他們在以後的探索活動中更加聰慧。

不過在活動中覺得“數活螃蟹腿”這個環節較有難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後進行。

專家點評:

把本活動列爲生活活動,可能更加貼切。從整個過程看,並沒有什麼太難的知識點,但教師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體現的是大班幼兒應有的求知學習慾望,這一點,是值得大家借鑑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一定每次都有衆多的難點要突破,只要能激發求知慾望,萌發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活動都是好活動。

反思與討論:

這個活動曾爲小班設計,現設計爲大班活動,你認爲還應做哪些修改與補充?

幼兒園大班優秀科學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玩棒的過程種嘗試用“三角撐”的方法架起筷子。

2、初步引導幼兒用統計的方法記錄操作過程和結果。

3、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小組合作能力以及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一次性筷子若干、檯布5塊。

2、統計表5張。

【活動過程】

一、自由玩筷子

1、導語:今天我們一起來筷子,看誰玩的方法多,方法好。

(幼兒自由玩筷子,教師參與)

2、提問:剛纔你是怎樣玩筷子的,用了哪些方法?(幼兒講述)

二、想辦法把筷子豎起來,並記錄(統計表附後)

1、導語:小朋友玩筷子的方法可真多,現在請你們猜一猜,如果不用任何東西幫助,筷子能夠站起來嗎?(幼兒自由討論)那你們就去試一試,然後把你嘗試的方法和結果記錄在這張表格的第一次操作格里。

2、幼兒嘗試、操作,並記錄。

3、分組彙報。

導語:你們讓筷子站起來了嗎?用了幾根筷子?

三、再次嘗試,啓發幼兒用“三角撐”方法架起筷子。

1、教師啓發幼兒用三根筷子互搭豎棒,要求不用任何支撐物,把筷子豎起來。

師:請你們試着用三根筷子架起來的方法,讓它們站起來,並把這次的結果記錄在表格的第二次操作格里。

2、幼兒操作,教師參與。

四、展示記錄表,討論活動結果,引出其生活用途。

1、展示五組記錄表,幼兒分組彙報。

2、小結,引出其生活用途。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篇七

活動目標

1、在品茶的過程中初步瞭解茶葉的功效。

2、通過觀賞茶藝初步掌握茶具的名稱,用途和擺放。

3、享受自主設計茶具擺放帶來的樂趣。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初步瞭解其特性。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基本茶具、茶具擺放圖片、泡茶視頻

2、經驗準備:幼兒對茶具有一定的瞭解,有過喝茶的體驗

活動過程

(一)通過品茶與談話,引起幼兒對茶葉的功效瞭解

1、教師給幼兒喝茶,幼兒嘗試說出茶葉的功效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杯茶,請小朋友品嚐一下自己桌上的茶,喝完請輕輕把杯子放到原來的位置上,並告訴老師你喝到的茶是什麼味道的。

2、教師提問幼兒從中喝到的味道,以及嘗試讓幼兒自主說出茶葉的功效。

3:教師對於幼兒給出的答案給出補充和總結

師:小朋友說的非常好,我們喝茶可以提神、助消化、提高免疫力、長高。還可以讓我們的女生變的越來越漂亮,男生越來越帥氣。

(二)通過觀看視頻,認識茶具並且瞭解它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1:教師第一次播放視頻,幼兒初步感知茶具的作用

⑴師:茶對我們身體有這麼多的好處,那小朋友知道要泡出一杯這麼香的茶,需要用什麼來泡嗎?

⑵師:小朋友們都知道是茶具了,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段視頻,看看茶藝老師用哪些茶具泡茶的?它們都叫什麼名字?它們用來做什麼的?

⑶邊播放視頻,教師邊解說

2、教師第二次播放視頻,幼兒能夠說出茶具的名稱和作用

⑴師:視頻中的茶藝老師表演的非常的優美,小朋友們想再看一遍嗎?在看視頻的時候要聽清茶具的名字?想一想它們用來做什麼的?

⑵幼兒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說出看到的茶具的名稱和用途。

3、教師通過提問、示範和講解,引導幼兒認識茶具的名稱、用途及個別茶具的使用姿勢,

每介紹一個茶具就要相對應的介紹出這個茶具所相對應的使用姿勢。(包括:隨手泡、茶盒、紫砂壺、公道杯、茶杯、茶托、茶巾、茶道六君子、茶席和茶盤)

(三)自主操作,學會擺放茶具

1、自主設計茶具的擺放,體驗其中的樂趣。

(1)教師出示全部的茶具,幼兒挑選出擺放在茶盤裏的茶具

師:茶具家族裏有許多的茶具寶寶,哪些是可以放在茶盤裏面的,哪些是放在茶盤外面的?(出示PPT,讓幼兒邊說出茶具的名稱邊分類)

(2)教師提出任務,幼兒自己嘗試給茶具擺位置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和茶具寶寶交朋友了。小朋友在班級有自己的位置,那茶具寶寶在茶盤上也有自己的位置,讓我們一起給茶具寶寶在茶盤上找一個合適的位置吧!看看怎樣擺放又美觀又方便我們泡茶?它們很脆弱要輕拿輕放哦。

(3)幼兒自主擺放茶具,教師進行指導。

2、示範正確的擺放,進行統一指導

(1)幼兒分享各自的擺放結果

師:你的茶盤裏擺放了哪些茶具寶寶?它們是怎麼擺放的?爲什麼要這樣(引導個別幼兒展示給大家看)

(2)展示正確擺放的圖片,提出要求:

a:公道杯、紫砂壺的嘴都不能對着客人,

b:紫砂壺不能被擋住;

c:公道杯和紫砂杯是好朋友,它們要面對面靠得近一些;

d:茶具不能擺放太分散

師:根據要求小朋友再調整一下吧

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回家擺放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看,瞧一瞧爸爸媽媽是怎麼用茶具寶寶來泡的。

活動反思

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幼兒能夠清楚的知道茶壺的作用是接水已經倒水,但他們對茶壺的各個組成部分並不清楚。在這節美術活動課中,以茶壺爲題,讓幼兒更直觀的瞭解茶壺,知道他的組成以及作用。

因爲班級裏有平時倒水的茶壺,我們就直接先觀察班級的茶壺,根據之前積累的經驗,幼兒能夠直接說出茶壺的各個組成部分是由壺嘴、壺蓋、壺身、手柄組成的。以至於這節課上的很輕鬆,大家掌握也很好。

在示範點撥時,因爲有實物,便直接拿實物寫生,幼兒作畫時也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作畫。在結束環節,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共同分析茶壺的外貌特徵,裝飾的圖案是否完整,運用的色彩是否乾淨、漂亮。在創作方面可以轉動紙張,換不同角度去想象。

在作畫時,我主要觀察黃**小朋友,因爲在這幾次作畫中明顯能夠感受到他不敢畫,有時候明明是會畫卻不敢畫有時還會哭,在跟他家長溝通過後,今天作畫時,他已經能夠下筆,並且主動告訴我他畫了一個小巧的茶壺,但在借形想象時,他又不敢畫而且默默的擦眼淚,從他媽媽那裏瞭解到是由於爸爸外出開店,他很想念爸爸以至於自己不自信,不敢畫。於是我便輕輕走到他身邊跟他說,沒關係,自己畫出來的都是最棒的。他聽了我的鼓勵,便動手畫了幾筆,又說自己不會畫了,我問他你把茶壺變了什麼,他回答說不知道。在點評時,我還是以表揚鼓勵的形式表揚了他的作品。讓他知道自己畫的都是最棒的。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篇八

教材分析】

多種多樣的交通工具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更多快捷與便利,不僅方便了出行、提高了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各種各樣的汽車、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也成爲幼兒喜歡並經常談論的話題。如:“飛機怎樣起飛?”“輪船爲什麼能在海面上航行?”“地鐵爲什麼會在地下跑?”等等。這些問題無不引發着幼兒對現代交通工具的探究興趣。本活動在調查與收集各種交通資料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對已有的生活、知識經驗進行梳理,充分感知交通工具的特徵與用途,體會交通工具與生活的關係,從而在乘車過程中萌發環保意識和安全意識。

【活動目標】

1、知道常見汽車、飛機、輪船、火車等交通工具的名稱和特徵,瞭解現代交通工具的多樣性和便捷性。

2、遵守交通規則,能根據出行需要選擇適宜的交通工具。

3、感受交通工具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萌發環保和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課件(關於地鐵、交通意外的圖片)。

2、“幼兒學習材料”——《身邊的科學》。

【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進行生活經驗的談話,激發幼兒對交通工具的興趣。

(1)結合幼兒入園進行談話。提問:今天你是怎樣來幼兒園的?

(2)師幼共同梳理不同的出行方式。提問:大家入園時都乘坐了哪些交通工具?爲什麼有不一樣的選擇?

小結:因爲有交通工具,所以我們每位小朋友們上幼兒園更加方便。

2、結合《身邊的科學》第14頁,引導幼兒認識汽車、飛機、輪船、火車等常見交通工具的名稱、特點和用途。

(1)請幼兒閱讀《身邊的科學》第14頁,講述交通工具的名稱、特徵及用途。

提問:你看到了哪些交通工具?它們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本領?

(2)結合地鐵的圖片,指導幼兒簡單認識、瞭解地鐵的外形特徵及特點。

提問:xx年開始,青島又有了一種新的交通工具,你們知道是什麼嗎?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

小結:交通工具種類繁多,功能也大有不同,給我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人們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交通工具的選擇。

3、引導幼兒結合出行經驗,懂得根據需要選擇適宜的交通工具,激發環保意識。

(1)討論:你去過哪裏?乘坐的什麼交通工具?較近的地方可以選擇怎樣到達?爲什麼?

(2)引導幼兒閱讀《身邊的科學》第16頁,根據需要選擇出行方式。

提問:他們可以選擇什麼交通工具?爲什麼?

小結:出行時,我們可根據行程遠近、時間長短、身體需要、天氣情況等實際需求和條件選擇適宜的出行工具。

4、結合課件,引導幼兒遵守交通規則,激發幼兒的安全意識。

(1)請幼兒觀看課件。提問: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意外?

(2)討論:我們在外出或乘車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小結:交通工具是我們的朋友,但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快樂出行,安全出行!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篇九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嘗試、實驗,從中發現有些物質會溶解於水,有些物質不能溶解於水。

2.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及細緻的觀察力。

活動準備

每人二隻透明杯,小匙一把、彩筆一支。

桌上備有:奶粉、黃沙、水泥、糖、鹽、洗衣粉若干

教師備:大燒杯二隻,攪拌棒,清水若干

活動流程

一、運用博士爺爺的來信,引起幼兒的嘗試興趣

師:小朋友,博士爺爺又給我們來信了。信中說,他最近又做了一個小實驗,叫“溶解的祕密”。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請小朋友也來試試,好嗎?

二、提供多種多樣的實驗用品,便於幼兒進行嘗試活動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每一組的實驗用品。

師:博士爺爺給我們準備了許多的實驗用品,但每組的實驗用品都是不一樣的,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參觀

2.參觀後,幼兒可以在任意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實驗用品的一組坐下。

3.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自己桌上的實驗用品。

提問:你的桌上有哪些實驗用品?

4.提醒幼兒今天的實驗品不可以嘗。

三、幼兒初次嘗試

1.請小朋友用小匙取一點實驗品放人你的半杯清水中,輕輕攪拌,看一看,你會發現什麼?

2.幼兒嘗試實驗。

教師巡迴指導、觀察。①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的顏色及實驗物在水中的變化

②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組織語言說出實驗結果,使其獲得嘗試的喜悅

③對能力強的幼兒提出高要求,要求能把實驗開始階段和結束階段的現象進行對比

3.實驗結果彙報。

提問:在實驗中,你發現了什麼?哪些物品不會溶解於水呢?

小結:奶粉、鹽、糖放入水中會不見了,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做溶解。

活動延伸:

還有哪些東西會溶解於水?

溶解於水的物品繼續增加投放量還會出現什麼情況?

還有哪些東西不會溶解於水?

有趣的潛水艇

活動目標:

1、瞭解潛水艇下沉、上浮與魚鰾的關係,樂於探究其中的奧祕,初步感知仿生學的原理。

2、欣賞有關潛水艇的錄像,進一步瞭解潛水艇潛水的過程與簡單原理。

3、想象創造各種各樣的潛水艇,發展大膽想象的能力及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活動準備:製作好的潛水艇模型、吸管、紙魚、氣球、橡皮泥、膠帶、鐵塊、剪刀、裝滿水的盆。

活動流程:

1、教師做“紙魚”游泳實驗,引發幼兒探究興趣。

(1)請幼兒討論;魚爲什麼會游泳。

(2)出示一條紙魚,演示魚游泳的過程。把氣球放在紙魚的肚子裏當魚鰾,通過給氣球充氣、排氣觀察魚上下沉浮的樣子。讓幼兒說出魚鰾的用處:魚有了魚鰾,就能自由自在的在水裏遊,想浮起來時就在魚鰾裏充滿空氣,想沉下去休息時就排掉魚鰾裏的空氣。

2、引導幼兒探索潛水艇下沉、上浮的祕密。

(1)組織幼兒自己玩潛水艇,想辦法使潛水艇上浮、下沉。

(2)分析討論爲什麼潛水艇能夠下沉、上浮,知道潛水艇是模仿魚鰾的原理製作的。

3、觀看有關潛水艇的錄像片,進一步探索潛水艇的奧祕。

4、拓展思路:用手工製作、繪畫、粘貼、拼搭的形式來表現想象中的潛水艇。

(1)在潛水艇的全身都安裝小圓桶,使潛水艇渾身上下都是槍。

(2)幻想畫:我乘潛水艇遨遊時光隧道。

(3)把潛水艇做成魚的形狀,這樣的潛水艇不容易被敵人發現。

(4)插上翅膀,製作會飛的“潛水艇”。

(5)安裝四條腿,變成機器人的“潛水艇”。

活動延伸:

瞭解更多仿生學的相關知識。

小木偶尋寶

活動目標:

1、能熟練運用互補、互換的方法進行10的分合操作,知道10有種分合法。

2、學習書寫數字10,掌握10的正確書寫方法。

活動準備 1、小木偶圖片;1—10的數字卡片;雪花片

2、幼兒用書第3冊第33頁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木偶圖片,今天老師帶了一個小木偶要和小朋友一起遊戲,他想先和小朋友玩一個“碰球”的遊戲,要求小木偶手裏的球和小朋友手裏的球合起來是9。“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嘿嘿,我的1球碰8球”。用此形式來複習9的分合式。

二、基本部分

教師以小木偶尋寶的遊戲口吻,,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分合式的互換、互補規律,啓發幼兒熟練運用互換、互補規律得出10的分合式並做好記錄,教師在旁邊觀察並指導。

⑴、小木偶說要帶小朋友去數字王國探險,王國裏的祕mi花園藏着很多寶藏,小朋友想和小木偶一起去尋寶嗎?

(2)、教師出示雪花片做的花壇,這裏是數字王國的祕mi花園,它的裏面有5個花壇,請小朋友觀察一下每個花壇裏有幾朵花,並根據花的顏色把每個花壇裏的花分成兩組,並做好記錄。小木偶想和小朋友一起觀察第一個花壇裏的花。可得出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讓幼兒觀察分合式的不同,可以發現分合式的互換規律:分合式左右兩部分分數的位置可以互相交換,變成兩個分合式。

⑶、請幼兒自己觀察完成剩下的花壇,分別用互換規律得出10的其它分合式: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8和2;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7和3;10可以分成4和6,10可以分成6和4;10可以分成5和5,讓幼兒記在記事本上。請幼兒數出10共有幾種分合式?(9種) 教師和幼兒小結:一個數的分合式數量始終比總數少一。

⑷、小木偶要給數字10個兄弟排排隊,請小朋友好好觀察一下,看看怎麼排合適?讓幼兒觀察、發現分合式的互補規律:分合式左右兩個部分數,左邊的數逐漸增大,右邊的數就會逐漸減小,無論怎麼變化,它們的總數是不變的。

10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3、小木偶和我們在數字王國裏找到了數字10的兄弟,就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回家吧,看看他們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神奇的魔力。看幼兒用書,複習10的分解組成。

三、結束部分

學寫數字10,並向老師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師講解並演示10在田字格的正確寫法:⑴寫在田字格的左半格,斜豎要直;0寫在田字格的右半格,不要寫出格。⑵提醒幼兒握筆和寫字的姿勢,幼兒完成後隨音樂向老師們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

晨間、區角活動中引導幼兒做舉牌或碰球遊戲,不斷理解數的分解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