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案後的教學反思簡短(精品多篇)

教案後的教學反思簡短(精品多篇)

教學工作反思總結 篇一

作爲一名老師,上一節課難,上好一節課更難,從你走進教室的那一刻起就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意思都不能馬虎,因爲你的任何行爲都對學生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如果只是爲了上一節課而上課的話,那就太膚淺了,尤其對一些新的老師來說,要及時進行反思,每上完一節課,做一個簡單的總結,這樣才能取長補短,在短時間內取得更大的進步。現我就上節課杜老師的一節課做一簡單總結。

教學思路:

老師上一節課,主要運用的是巴甫諾夫的學習理論,即學習是刺激與反映的連接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爲了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她也很自然的把這一理論運用其中。 教學方法:

老師在一節課中運用了我國中學教學方法中常用的幾種方法,如:

1)講授法 即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

2)談論法 又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

4)練習法 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覆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爲習慣的教學方法。

教學評價:

教學準備:在上課前進行了認真的備課,觀看了相關視頻,與其他老師進行了商議,並且對課堂的教學時間進行了一個較好的安排。並且對課程標準進行了仔細的對照,注重講解重點,而難點只要求做了解,重難點突出。

教學過程:

在整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老師有一些環節把握得很好。第一,很正確的運用的巴甫諾夫的學習理論,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第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第三,能夠積極主動的和學生交流,講練結合,做到了師生很好互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第四,表現的比較自信大方,語言組織較爲合理,聲音及表情很有感染力,語速音色均較好,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第五,教態也比較符合要求,落落大方;第六,對指導老師的意見能夠虛心接受,並且能很快的運用到接下來的講課當中。第七,能夠及時觀察學生的聽課情況,做到及時提問。

當然,在有諸多優點的同時,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

在教學準備上,教學時間安排的較緊,計劃沒有實現。重難點較爲模糊,思路不是很清晰。教學過程細節方面還是有些不足之處:第一,在進門的時候,過於拘謹,不夠自信,低着頭;第二,走上講臺後,就馬上放下教案,沒有和同學進行一個眼神交流,手也沒有找到一個固定的位置,這樣會讓學生們看到你很緊張。第三,一上講臺就講新課,沒有進行適當的導入,做好上節課與本節課的銜接。第四,授課過程中有些緊張,沒有靈活運用肢體語言,有些死板,寫板書與講課分離了。寫板書背對着學生了。第五,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總站在講臺上。第六,授課過程中有些不自然,寫字時總把粉筆拿在手裏。第七,語速太快,下面學生沒有時間消化與吸收。

整改措施

教學準備:仔細參照教材做教案,認真解讀重難點,突出重難點,對於教學時間的安排要留有餘地,緩衝的空間要大些,教學計劃要落實。爲此,可以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引導。

教學過程:

一、講課前

(一)、上課打鈴後,進入教室的姿態要大方得體,要有自信,要擡頭挺胸,要面帶微笑,進入教室後腰環視一下課堂,和同學們有個眼神交流,切勿從門裏擠進來,還低着頭,學生看到後都沒興趣上這節課了。

(二)、走上講臺後,輕輕放下教案,兩手固定在講桌的某一固定位置,切勿隨意晃動,或者兩手搓來搓去。

(三)、上新課前,要進行適當的導入,做好上節課與本節課的銜接。說話時要有邏輯性,對自己所講授的內容要熟記於心,眼睛不要一直盯着教案,要與學生有互動。

二、講課中

(一)、授課過程中自信大方,要善於運用肢體語言,邊說邊板書,寫板書時不要背對學生,要給以學生側面,說話時要慢條斯理,別說太快,語速很重要。在教授新知識時要注意靈活運用刺激與反映的連接,一個新詞至少要帶領學生讀三遍,別把自己所教是學生當成“天才兒童”。上課的時候要有邏輯性與層次性,要有一個線索貫穿整堂課。要想駕馭整堂課,最好就是能過脫稿,不要去看教案,把自己要講的內容熟記於心,脫口而出最好。

(二)、儘量精簡語言,最好不要讓學生產生聽課疲勞感,要做到語言乾脆利落,語速適中,語調有高低起伏

(三)、在講課時要做到鎮定自若,不寫字時要注意把粉筆放在桌子上,千萬不要一直拿在手裏。

(四)、提問的時候,要注意用詞不要說什麼“有誰主動回答我的問題”“下面我來檢查一下或者“下面我來提問一下”,問有誰“主動”這樣會使得某些學生誤以爲和自己沒關係,反正有主動的學生,所以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可以這樣問“下面我來看看同學們對新知識掌握的如何”。問“檢查、提問”,會引起部分同學恐慌。對於提問要給一個侯答的時間,這個時間不少於30秒,沒有必要告訴學生時間是多久,教師心裏有數即可,否則會使得學生太過緊張,老師要走在學生中間觀察學生,詢問學生,發現問題,不要總站在講臺上。

(五)、找學生起來回答問題時,要注意有選擇性,這就要求老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叫一個積極踊躍,自信滿滿的學生回答問題,再找一個目光呆滯不注意聽講的學生回答一個問題,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可以把一個問題分成好幾個小問題,多叫幾個人來回答。回答的不對不要過分批評,提醒一下要注意聽講即可,回答對了也別說什麼“回答的真好,大家鼓個掌表揚一下他”這樣不好,我們要表揚的是一件事而不是表揚某一個人。

三、講課後

課講完了最好能夠做一個小結,回顧一下本堂課所學的知識,沒有十分重要事兒儘量不要拖堂,佔用大家休息的時間。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僅是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掌握更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把知識很好地傳授給學生,還要在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內容的把握上下苦工,即是在更高的着眼點提煉課程的內容,引導學生的思考和參與,激發學生的興趣及潛能;而對於課堂教學,也不僅僅是知識點的羅列,應該提倡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總結、提煉和昇華。

教案課後反思 篇二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教科版五上《科學》教材“地球表面及其變化”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從單元內容編排結構來看,本課內容具有總起作用,大致讓學生了解認識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體概況。教材中主要安排了兩個活動內容,第一、我們所看到過的地形,這一活動內容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回憶曾經去過或年到過的地形來相對應說出這一地形特點的地貌特徵,這一認識從實到形,是學生認識事物的一個轉變;第二、觀察地形圖,這一活動步驟主要是讓學生通過進一步觀察地形圖來了解我國地形結構和地球表面地貌特徵狀況。

學情分析

本課是本單元學習的基礎,將會引發學生討論和交流有關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及其變化的一些話題,爲此在教學活動從交流學生帶來的照片、圖片或視頻看到的典型地形特點進行教學的,由於學生知識面相對較狹窄,對一些科學術語等都並不瞭解,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儘可能地從家鄉地形特點展開,同時也從認識家鄉地形開始,再進行拓展,以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能更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峽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

過程與方法:

觀察描述常見地形的特點;

會看簡單的地形圖,能在地形圖上指認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脈、河流、海洋等地形;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對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興趣,能自覺關注和收集相關的信息。

教學重點: 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點。

教學難點: 從地形圖中發現整個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佈和特點,知道並描述各種地形地貌的特點。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學生事先準備一些自己去過的地方的風景照片;每小組準備一份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

教師演示:一些典型地形地貌圖片、課件;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家鄉地形圖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

教師先以課件展示自己(或朋友)到外地旅遊的照片。問學生是否看得出是什麼樣的地形,然後教師補充介紹它的地形及特點。

那你們都去過什麼地方旅遊嗎?能不能像老師剛纔那樣,上來向同學們介紹你最喜歡的地方。說說去過的地方的地名,有什麼特點,知道是什麼地形嗎?

交流我們看過的地形及特點

1.先同學之間交流、展示。

然後請2~4名學生上來介紹,把他們親自去過的地方介紹給大家。在介紹的過程中,引導他們注意說清楚地形地貌的類型,能簡單描述其特點。

2.教師講解。

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補充介紹,在介紹時結合學生照片上的地形,並出示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圖片或課件,講解各種地形地貌的特點。

山地:地勢高而崎嶇,峯巒高聳。(課件舉例展示)

丘陵:海拔不高、山頂渾圓。(課件舉例展示)

平原:低平而寬廣。(課件舉例展示)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開闊或有丘陵起伏。(課件舉例展示)

盆地:周圍山地、高原環繞,中間地勢較低。(課件舉例展示)

……

3.瞭解家鄉的地形。

我們的家鄉是什麼地形,它有什麼特點,大家知道嗎?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教師出示家鄉地形的照片或課件進行介紹。並把地形及特點填寫在記錄的表格中,爲下面學生的活動作示範。

4.交流、統計地形。

學生把自己帶來的照片在組內交流,說出地形地貌的類型,簡單描述其特點。然後填寫書上的地形統計觀察圖,並進行統計——我們去過或看到過的地方有哪些地形。 地球表面的地形報告單 地 名 地 形 特 點 小組學生代表彙報。

小結:我們知道的地形有哪些。 過渡到下一個內容的學習:我國有哪些地形?整個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什麼樣的?

觀察地形圖

1.瞭解學生對地形圖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知識。 我們要了解地球的表面形態,最便捷的方法是觀看地形圖或地形地球儀。出示地形地球儀,請學生上臺觀察,說說自己發現了什麼,知道上面不同的顏色代表什麼嗎,其他同學補充。

2.小組觀察地形圖。 學生分小組觀察世界地形圖和中國地形圖,交流和記錄從地形圖中獲得的信息。

3.大組彙報。

4.歸納小結。

教師講解觀察地形圖的相關知識。(投影展示某地形圖) 地形圖是指用符號和顏色來表示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般在圖上都有比例尺和圖例。地形圖上常常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不同高度地形,深淺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別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終年積雪的山峯,往往都在6 000米以上。深淺不同的藍色表示各種深度的海洋。藍色的、封閉的圖形是湖泊,藍色的曲線表示河流。 在學生彙報的基礎上,教師出示世界地形和中國地形的照片或課件。歸納整理中國和整個地球表面地形的特點,比如:中國著名的平原、高山、高原、盆地、丘陵地的大概位置。地球上陸地和海洋的分佈和比例,以及陸地上各種地形地貌的組成,等等。 交流有關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知識 1.教師啓發。 關於地球的表面,我們還知道什麼?鼓勵學生把知道的都說出來。如果學生說不上來,可以提出一些問題進行啓發,比如地球剛形成時,地球表面是什麼樣的,你們知道喜馬拉雅山還在長高嗎,等等。

2.教師小結。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會不會發生變化?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使它發生變化呢?我們將在下一節課中探究這個問題。

課外作業

1、收集不同地貌的照片和相關資料。

2、收集有關火山和地震的資料,注意收集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地形地貌資料。 板書設計 地球表面的地形平原 盆地 丘陵 山地 高原 峽谷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學生的科學概念和探究技能的掌握和運用情況。如知道山地、高原、平原等地形的特點,能用一定的詞彙簡單描述常見地形的特點,會看簡單的地形圖,能在地形圖上指認如山脈、高原、平原、盆地、河流、海洋等地形,等等。

3、學生對科學學習的態度。如是否主動、積極地收集相關資料,在小組活動中是否善於合作,在學習中是否積極動手動腦等等。

4、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充分利用小組的作用,讓學生通過自評、互評來進行。

教學反思

1.注重信息技術與科學學科的有機整合,讓信息技術服務於教學,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使他們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資源進行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

2.注重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展示他們充滿個性的學習成果。

3.讓整合在課外加以延伸,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爲學生以後的學習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教案後的簡短教學反思 篇三

在備這篇課文時,我有了活躍的思維字課文的處理上我打破了順流而下的順序,我從當時的社會的風尚談起,然後再去發現作者立論的勇氣與智慧。這樣的處理,我想學生更能夠理解文本的實在內容,更能夠解讀文本的價值。只是在處理文本時,我忘記了應該把難點放在哪個問題上,而課堂之上,我是否引領學生去理解這個難點?這個是我收穫到卻又常常忘記的備課要點。

另外,文與言,要應該怎樣處理?言經常阻礙了學生對文德理解。在沒有掃除障礙的時候,文的理解就變得仰視,變得像水中月鏡中花。當然,如果時間充足,那麼我想兩者的關係會更好處理一些。我的遺憾在於,這篇課文,我的理解可以說比較到位了,也比較有深度,真正用自己的知識讀出了文章的品味,但是,由於一節課的時間,我的學生對與文章的語言和內容沒有較充分的熟識過程,雖然文章的主要內容是講從師之事,與學生的知識經驗有連接,但是,在連接之外,由於語言表述的陌生學生並不能真的理解文意,更重要餓是學生該如何看待一定要有老師這樣的觀點?一定要有老師是從狹義的角度啦理解的,其實文章真正的要義在於重塑學習風氣,提倡人人應該謙虛地相互學習,從根本上糾正當時對謙虛求學的錯誤看法。但是,語言的難度讓學生沒有理解到這個通俗的確永遠具備真理性的話題,理解上的差距讓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生硬的理解。而我沒有抓到學生這個理解的差距,在學生生硬理解的基礎之上把學生引到韓愈所體現出來的魅力、勇氣與智慧,又把學習提拔到對人與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上來,這樣就脫離了文本。就算沒有脫離文本,首先就脫離了學生的現有水平,沒有真正地從他們具備的基礎出發。這是我課堂的失敗,也是課堂效果沒有我預期的那麼好的原因。

《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四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包括數數、數的組成、數的讀寫、數位的含義、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以及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本單元知識是重點也是難點。通過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學生能夠正確數出100以內數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知道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同時在理解數位的意義的基礎上,能夠正確讀寫100以內的數,會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在教學中,我發現數數、理解數的組成、比較數的大小以及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學生掌握比較好,尤其是數數,大部分學生不僅會一個一個地數、兩個兩個地數、五個五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還會三個三個地數,順着數倒着數基本沒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數到幾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該數幾十,三個三個的倒着數基本不會。大多數學生喜歡用圈十法做題。在比較大小方面,學生不僅會比較,更重要的的他們能說出比較的方法,而且這些方法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來的。關於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達到了要求,而且不僅能會算,還能與老師、同學和家長交流算法。

不足之處:在數的讀寫上,個別學生分不清讀數和寫數的書寫。學生的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與標準還有一段距離,另外,在具體的情景中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係也讓一部分學生感到很困難。

《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五

總複習說它簡單,也簡單,做練習題也行。可是每到總複習時,我總是感到比上新課還要難,如何複習既不讓孩子感到是在燙剩飯,又能起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呢?

本節課的複習內容是100以內數的組成、100以內數的數、讀、寫。複習目標是使學生能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合作,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1、設計了一個課前談話,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課前我給學生明確這節課的上課形式:同學們,這堂課我們來進行一場比賽,比賽的題目是“爭奪小紅星”。比賽以小組爲單位,我把我們班按座位分爲四個小組(明確小組的分法),哪個小組的小朋友主動發一次言,而且正確,我就獎給他一個紅星(出示紅星)。最後我們統計一下看哪個小組得的紅星最多,哪個個小組就是冠軍。大家想不想得冠軍呀?(想)想就要積極思考、大膽發言。聽到這裏,所有的同學都躍躍欲試了。當場兌現的小紅花和爲小組爭榮譽的心理極大地高漲了學生的熱情,而學生課前準備的蘋果卡片以及在教學過程中穿插的各種遊戲,使一堂枯燥的複習課變得生機勃勃。

2、不平均使用力量,用重點內容和核心概念的複習來帶動其它知識的複習。這節課就是以數位的概念和數的組成來帶動其它知識的複習。

3、正確處理部分與整體的關係,按照“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思路組織複習內容,使全冊內容形成系統的、結構化的知識體系。這一教學策略在本冊教科書中的具體體現是:

(1)整體回顧全冊知識內容。由於這堂課是總複習的第一課,所以一開始我就用一定的時間組織學生簡單回顧全冊知識內容。在學生回憶整理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適當的歸納概括,讓學生形成對全冊知識結構的整體印象。

(2)把整體分解爲部分,讓學生從整體與部分聯繫的基礎上提高對各部分知識的掌握水平。在學生對全冊書的知識有一個整體印象的基礎上,緊接着我就給學生明確這堂課的複習目標,這樣學生對這堂課的學習任務心中有數。複習時又要抓住每部分的重點內容,讓學生在複習過程中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3)精心設計複習內容,不貪多但求精,妥善處理提高複習質量與減輕學生負擔的關係。“100以內數的認識”包含的知識點比較多,最初設計時我把所有的知識點都包含進去了,但後來發現內容太多,容量太大,恐怕學生一堂課掌握起來很困難,所以忍痛割愛,刪掉了“比較數的大小”這部分內容

4、複習課不是簡單的練習課,在複習中不是隻抓知識技能的目標,而是注重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的知識系統化和條理化。如在複習了數數後,教師隨即小結:大家真了不起,會用各種方法數數,會1個1個地數,2個2個地數,5個5個地數,還會10個10個地數,還會倒着1個1個地往前數等;在看圖讀數、寫數、撥數並找規律後,教師及時小結方法:按一定的順序寫數,先要看清這些數是從大到小還是從小到大變化的,再看每一次是增加幾個還是減少幾個,最後填上合適的數。

5、有效地利用開放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如“()、()、()、46、()、()、()”這道題,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獲得不同的答案(可以遞增;可以遞減;等差可以是1;可以是2;還可以是5、10……),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再如“說出個位上是5的所有兩位數”等題,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靈活性,而且有利於訓練思維的有序性和周密性,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6、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感。本節課我儘可能都讓學生在一個輕鬆的、愉快的、生動活潑的氛圍中複習100以內的數。如,當場兌現的小紅花,在蘋果卡片上寫自己喜歡的數,請你想請的小朋友來猜數,而數數與寫數都是以遊戲的方式來進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還不時用欣賞的語言調動了所有學生的熱情,將整堂課組織得井井有條,生動活潑。

我意識到在這堂課中我有幾個地方需要改進:

1、在看圖讀數與寫數時,應該對學生明確他它們的不同。每一幅圖下面應該既有“讀作:xxxx”也有“寫作xxxx”,這樣學生就容易區分了。

2、在學生說出所有十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同的兩位數後,教師提出:最大的兩位數就在這些數裏面,你能把它找出來嗎?比它大1的數是幾?它是幾位數?在這裏應該將知識再延伸一下,可以讓學生說出最小的兩位數。

總而言之,本節課力求突破傳統複習課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爲主體,以學生的參與爲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爲目標,較好的體現了新課程新理念,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教案後的簡短教學反思 篇六

本次活動我創設了“綠毛蟲來和我們玩遊戲”這樣一個情境貫穿始終,使幼兒們興趣盎然。依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以及他們天真活潑、好動好奇、模仿性強的特點,我出示了自己根據音樂結構特點設計的形象可愛、富有卡通色彩的綠毛蟲模樣的圖片。讓孩子們能邊聽音樂邊看圖片模仿着綠毛蟲可愛的模樣進行韻律活動。

如果在傾聽的環節,教師根據律動四個部分的不同特點能說明的再清楚些,孩子們理解和記憶就更清楚,爲表演做好鋪墊。

教案後的簡短教學反思 篇七

大班階段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孩子的理解能力增強,對周圍事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能夠積極地運用感官去探索周圍的世界。現在的幼兒大多生活在城市當中,他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較爲熟悉,對於農村孩子的生活知之甚少,但卻具有強烈的好奇。《我砍倒了一顆山櫻花》這個讀本運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優美的語言、有趣的情節,向人們講述了“我”的童年生活。本活動有利於在閱讀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符合幼兒語言發展的需要。

本活動的主目標定位於“閱讀繪本,分享故事中“我”的童年趣事,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快樂與無限樂趣;嘗試自主閱讀,能用熟練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體驗童年生活的樂趣”。因爲學前閱讀的重點是閱讀畫面,理解畫面傳達的信息,讓幼兒更多地從畫面中獲取信息。幫助幼兒概括、提升、拓展經驗,符合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

活動主要運用參與式的閱讀方式,既有集體閱讀(ppt),又有幼兒自主閱讀(人手一本小書),環節清晰,過渡自然,環環相扣,重點突出,具有可操作性。教師以讀本中主人公“我”的身份,帶幼兒走進“我”的童年時代,激發了幼兒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慾。

活動的開始部分以“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你看到的這個小山村是什麼樣的?”。通過觀察講述、調動幼兒已有經驗。接着教師以讀本主人公的身份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這是我小時候住過的地方,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在這裏度過了快樂的童年,還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令人難忘的事情。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我童年的故事”。

集體閱讀環節,教師仔細研究讀本,對繪本進行適當調整,製作成PPT。抓住重點畫面,設計核心問題,讓幼兒帶着問題觀察畫面,把“說”的機會留給孩子。生動有趣的畫面,讓幼兒體會“我”的童年生活的自由與快樂,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幼兒自主閱讀環節,給幼兒留有探索的空間,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符合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

《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八

學生在接受學前教育時,在未學習這一課前,已能數出100以內的數,而在他們的生活體驗中,常常會接觸到100以內的數。但還未有100以內數的概念,本節的課教學要幫助孩子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爲以後學習數學其他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本課的學習是建立在20以內數的認識和已有基礎上的,學生對100以內的數看似瞭解,卻概念模糊,教學設計上重點培養學生的數感,通過觀察、估計、比較,逐步建立數感。

數100這一環節以學生操作學具爲主。要求學具選擇正好要數出100,還得讓人一眼看出有100。提出這些要求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選擇自己認爲方便、快捷的方法把任務完成得又快又好,並在操作中發現10個十是100,100裏面有10個十這一知識點。通過數出數量是100的實物,讓學生經歷數1到100的過程,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逐步突破本課的難點──數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渡。

教學工作反思總結 篇九

一、教學工作總結

1、課前準備

①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2、課堂教學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3、課後輔導

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

4、積極參與科組活動,虛心向同事學習,博採衆長,提高教學水平。

二、教學反思

在總結工作的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1、在處理已有的知識與傳授的知識的時候,有時不能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係。

九年級課程時間、緊任務重,在講解新課的時候還要兼顧複習已有的舊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因爲時間的關係,對新知識的講解還不夠細緻,對舊知識的鞏固還沒有達到認真落實,有些點到爲止複習效果不太明顯。

2、對部分教材內容把握不全面、有時只求形式,忽視了內容實質。

對新課的講解引導和點播不夠,大多數都是以新知識的傳授爲主,發揮學生的主動思維較差,學生在課堂上比較被動,雖然考試成績提高了,但是積極思維卻退化了,課堂氣氛僵化了,課堂教學過於注重知識性而忽視了人文性以及思想性。

總結經驗可以充實自我,反思不足可以提高自我。相信在反覆的總結和反思中,我會不斷的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