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案教學反思(多篇)

教案教學反思(多篇)

教學反思 篇一

對於我來說,雖然從教已經18年,但如果不是來到二小,不是因爲“教有特色,悟有所獲”這次教研活動,都很少想過自己有什麼教學特色。

我在網上查了一下,“教學特色是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的具有個性化特點的教學方式,從整體上看,是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的經驗凝結和獨特的創造。”要按這個標準,我自己應該沒有什麼特色。如果有,也只能是特色的一點“萌芽”。現在,我只能將這些萌芽展現給大家,望各位不吝指正。

一、等一等,讓學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教學中,我深信一句古訓“親其師,信其道”,在我的教學中,我會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努力拉近和學生的關係,讓學生感覺到我是一個可親、可愛、可敬的老師,能和他們融洽相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師生關係的平等、民主、友好對學生成長至關重要。那麼,教學活動中,許多老師在課堂上往往更偏愛那些聰明伶俐,回答問題流暢,善於表達的學生,會自然流露出對他們的讚賞。而那些反應緩慢,暫時思考不全面、容易出問題的的學生,則“怠慢”處置。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喪失學習的熱情。如果不及時調整這種或偏愛或怠慢的行爲,就會導致教育的失誤。教學中,我能非常耐心,對暫時回答不上問題的同學,讓大家稍稍“等一等”,給他們思考、遲疑、猶豫的時間,讓他們有機會說出正確的答案,得到大家的掌聲。這樣,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客觀、公正、平等的學習心理感受,力爭把“愛”的陽光灑在每個學生的心田。

二、露微笑,培養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

有一次,一位女生去我們班讓我們班報送2名樓梯執勤學生,我在班裏問了一下,誰願意去,唰,很多同學都舉起了手,說老師我去我去我,這位外班女生微笑着驚訝地說,老師,您們班學生好熱情啊,我聽到下面有學生小聲說:“咱們數學老師人好,所以大家才爭着去。”我聽了心裏挺舒服的。

能落得學生“人好”的評價,這是我的榮幸。我想,這與我在課堂上敢於露出笑容有關。教師在課堂上的笑有很多,讚許的笑讓孩子們更加認真專心;神祕的笑激起探索求知的慾望;無奈的苦笑讓他們知道自己錯了,幫助他們辨明

思考的方向。更重要的,笑解放了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敢想敢說,課堂活而不亂,我想,這是最重要的。

三、定目標,鑄造人生理想的燈塔

在我的人生歷程中,我相信“心想事成”這個成語,所謂“想”,其實就是人內心的目標,一個人沒有目標,就不可能有達成目標。教學中,我開學的第一節課就是讓每個學生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並在班級裏公開展示自己的目標。有了目標纔能有追求目標的動力,而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人生的態度,神奇教練“米盧”先生帽子上有一行字,“態度決定一切”。教學中,我積極地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爲學習成績提高供應源源不斷的動力,爲孩子一生點亮自己的導航燈塔。

四、用激情,感染和調動每一位學生

我很尊崇的一位長者,曾對我說過,課堂上,教師有十分勁,學生只能有八分勁,教師有八分勁,學生只能有六分勁,教師有

六分勁,學生只能有四分勁了。我在課堂上始終是充滿激情,信心十足的,我用我的激情調動學生的情緒,我相信情緒是會傳染的,現代心理學表明,情緒是會傳染的,我的自信、我的激情如能深深印到學生心中,讓每一個學生面對學習工作充滿樂觀、自信、激情。那將是我作爲教師最感到開心的收穫。

我在課堂中的體會:教師的激情,從外在來說,就是要聲音洪亮,目光有神,姿態堅定有力。從內在來說,就是對教材鑽研透徹,知道每節課重點、難點所在,時刻把控學生的學習狀態,在學生處於學會知識的臨界點的那一刻高度興奮,用自己的興奮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引導學生達到高度的緊張和興奮,然後在“恍然大悟”的喜悅中,順利越過知識的門檻。我最喜歡看孩子們緊張思考的專注和學會知識後的喜悅,覺得這是自己激情的回報,是數學課堂上最大的樂趣。

我的特色“萌芽”大致就是以上四點。進入二小後,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我有這麼多優秀的同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聽你們的課,讓我受益匪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學習,自覺地不斷壯大、彰顯自己的特色,讓這些“萌芽”長成大樹,讓自己成長爲一名有特色的優秀教師。

關於教學反思 篇二

1、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教師的集體備課顯得特別重要。集體備課重在集體的交流和研討,這是提高備課質量、節省時間的最好的方法。我們要確實做到個人自備——集體交流——個人整理有機結合起來。使每一次備課都有所創新,有所進步。同時強調與學生一起探討,共同製作課件,讓師生共同分享勞動成果。

2、新課程提倡開發課程資源和活用教材,但是開發課程資源不能冷落教材。四個省份的課改實驗區唯一政治教材統一採用人教版,所以在重視教材的前提下用好教材,學會拓展教材,但是不能過早、過多和無限地補充教學內容。

3、活動設計中,要從新的教材觀、學生觀出發,並且結合本地區本校學生實際,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活動,並在活動中遵循相應的科學性、操作性、開放性等原則。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積極參與,使活動課更具有實效性。

4、隨着新課改的實施,我認爲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和不確定因素將大大增加,這對我們教師的應變能力和課堂駕馭能力形成嚴峻挑戰。所以我們教師不僅要做“教書匠”,更要做新課程的“研究員”。我們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自覺地更新觀念,主動、積極地投身於教育創新的研究和實踐之中,與時俱進,才能走在課程改革的前例。

教學反思 篇三

《找規律》是蘇教版課程標準教材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本單元內容是讓學生探索物體週期排列中的規律,並進行應用。週期問題是比較常見的生活現象中隱含的規律。學生對實際生活裏的原型比較熟悉,容易發現相應的規律,因而也有利於學生積累學習數學的經驗,有利於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樂趣和成功感。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找規律重在引導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在找規律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形成對規律的自主認識和體驗。新課標指出: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依據這一思想,在新授中,我首先設計的是讓學生解決第十五盆花的顏色,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獲得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接下來在處理“試一試”,解決燈籠問題時,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通過組織看書比較,逐步優化方法,最終得到結論用計算法解決類似問題,比較實用、簡便。到解決彩旗問題,讓學生都用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並明確用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時,餘數的對應關係。正是這樣一個學生自己嘗試、自己思考、自己獲得的過程,真正體現了學習不是教師爲主,而是以學生爲主。

反思今天這節課,除了儘量體現學生爲主的情況下,在導入的設計上,有層次,有對比(有規律與無規律的對比)。先讓學生觀看國慶閱兵儀式的圖片,感知生活中蘊含數學規律,有規律才彰顯美。然後學生對比兩種元旦節日會場設計方案,一種有規律,一種沒有規律,通過對比,學生初步感知週期排列的規律。這樣做既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也使教學難點得以淡化,在不知不覺中接觸規律。

在學生找規律回答問題時,我注重培養學生規範的數學語言的表述。當第一個學生說出〈WWW.〉盆花的擺放規律後,我相機板書出來,並要求下面再說的同學要像第一位同學一樣完整準確的表述出來。在學生組織語言上,板書也起到一個規範、引導的作用。在提問時,我也很注重自身語言的規範、嚴謹。在讓學生探索第15盆花是什麼顏色時,我在提問時,我重點讓學生說出每一個數字所表示的意義,使學生更加明確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爲了使所有學生都能有一個思考的過程,我改進了以往所用的小組合作學習,採用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同桌或小組交流的形式,並在學生獨立思考時,留給足夠的時間。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也是寶貴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爲時間的寶貴而剝奪學生該有的時間,

一定要讓學生都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去。在教學中,也還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在分析第15盆花是什麼顏色的計算策略時,我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來思考、回答。這樣做雖然使學生明確了計算策略的使用方法,但也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處理這一問題時,應儘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再做適當的補充。因爲讓“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要更有效”。

在做練一練第1、2題時,因爲是圖文應用題,所以在學生讀題時,應是既讀文又讀圖,不應只關注文字敘述。

在優化策略時,處理的有些太快了,應將節奏放緩些,讓學生來爭議哪種方法最好,這樣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使學生對問題探討的更深入,記憶更深刻。

總之,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展示的舞臺。教學要變學生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讓他們認識到數學的價值,生活中離不開數學,使他們喜歡數學,樂學數學。

教學反思總結 篇四

這節課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課第一框的內容,本學期由於學生初次接觸文化生活,所以我希望在這節課裏讓高2的同學體會到文化其實無處不在,我們這學期所學的內容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我們要善於挖掘身邊的案例,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我把這個觀點貫徹到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去,應該說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以身邊校園的文化現象引入,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節課的導入精彩與否,將直接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影響,也會影響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採用學生身邊的事例——繽紛多彩的校園文化現象導入新課,不但可以使學生所學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求知的慾望。課中我利用軟件編輯了一段帶有背景音樂的“校園文化面面觀”視頻,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身邊的文化現象,總結出原來我們自己熟悉的校園內就存在着諸多的文化現象。在播放過程中,學生細數校園內舉行過的各種文化活動,分辨出校園內隨處可見的文化景觀,引發學生積極發言,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一次導入新課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爲接下來的學習做好了很好的鋪墊。

二、充分運用學生親手收集的材料資源,精心編輯教學課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在講到文化現象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並且各個區域的文化各具體色時,通過練習的幻燈片展示學生利用放假期間自己親手拍攝拍錄的文化現象:過去、在現在,在學校、在小區、在大街、在小巷、在山上、在水邊等等,說明文化現象無時不有、無處不在。通過中山市各鎮區呈現出的不同文化景觀、文化活動,如中山市各鎮各具特色的文化,去讓學生思考總結出不同的區域呈現出的文化現象各具特色。

在講到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之爲文化時,我再次運用了部分同學拍攝的自認是“文化現象”的照片,收集起來編輯成相冊,讓學生去分辨哪些屬於文化現象、哪些不屬於文化現象,因爲是學生自己拍的,所以學生學起來掌握的很快,對於這個難點就這樣的輕易的攻破了,從後面所編排的鞏固練習的做題情況來看,應該說掌握的情況還是蠻好的。

三,有效利用學案,有機結合教材、課件進行教學。

學案不能讓學生在課前做過便算了,應該在課堂中充分的運用起來,畢竟是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本內容做的,所以在正式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利用學案進行教學,在學生的熟悉知識範圍裏再進行深入的探討應該會更好些。學案、教材、課件以及課後練習應該成爲一個有機、完整的學習系統。經過這幾個環節,學生學習某個知識點的學習週期纔算了初步完成了。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共我也發現一些不足,在以下方面需要反思改進。

一、教師自己準備的不太充分,對於某些知識講解略顯生硬。比如說意識形態和非意思形態,應該結合政治生活的某些相關知識進行講述會使得學生更好的裏理解這個知識點。

二、課件可以更爲精煉,也就是在編輯課件時應該對學生所上交的資料進行進一步的精挑細選,進行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編輯。可以在精簡課件的同時節省教學時間,因爲這個問題導致40分鐘的教學過程顯得不太從容,略顯緊湊。

三、也是由於教學課件編寫過於累贅,導致教學過程的後半部分,即文化作爲一種精神力量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這一知識點時,用時不多,過於倉促。沒有很好的進行展開,也沒有結合後面第二課的“文化對人的影響”進行深化。過分突出第一課的“啓發興趣”的功能,但忽略了“繼承”、“啓後”的功能。

當然,整個教學過程還是比較流暢的,對於課件編輯,利用學生親自收集的素材進行編輯並且運用到教學過程的各個教學活動當中去應該是本次授課的最大的亮點,也是最可以體現新課程教學理念中的以學生爲主體理念的。但畢竟是一種新的形式,對於學生來說也有些過於熱鬧,也就是一時間無論是觀念上還是做法上都存在着不太清楚的地方,所以有些喧賓奪主的味道在裏面,當然,應該說這也是一種有益的嘗試,畢竟鍛鍊了學生一定的資料收集能力、分析比較、歸納總結能力,因爲也只有在這基礎上才能進一步要求學生具備合作探究的能力。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能力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個過程要求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參與進來,同 時也要老師密切配合,時刻關注各個環節的進展情況,隨時做出必要的指導,這對於老師的個人能力與素質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能在以後的教學中得到改進。

教學反思 篇五

理解了“馳名中外”這個詞的意思(名氣很大,國內外有名。)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家鄉棗莊的石榴園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名氣?激起了學生閱讀下文的興趣。

於是,在我的指導下,學生細細地品讀了課文,逐步瞭解了那裏石榴樹枝、葉、花、果的特點,感受到了這裏的石榴園馳名中外的原因。

首先,閱讀第二節,瞭解枝、葉、花的特點。讓學生通過詞語“鬱鬱蔥蔥”“火紅”“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掛滿”這些詞語體會石榴樹的葉子的蔥翠、茂盛,花兒開得特別多,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感受石榴樹的形態美、色彩美。同時通過描寫花朵的形狀“像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着勁兒在吹呢!”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寫出了花朵的形狀特點以及花朵開得熱鬧的特點,既形象又生動,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美。

石榴果實從生到熟,外皮顏色發生了逐步的變化。我採用了讓學生上講臺排列的方法,加深瞭解這種變化。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作者觀察的仔細。作者描寫熟透了的石榴的形態,這一段話寫得特別精彩,既形象又生動,因爲作者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熟透了的石榴看作了一羣石榴娃娃,成熟的石榴裂開了皮,寫成了石榴娃娃笑得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

教師的個人教學反思 篇六

我教國中數學二十多年,國中教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也很痛苦,苦得不知學習的樂趣在哪裏。以致於許多學生厭學。我認爲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爲一線教師,有些問題是我們無法改變的,而教師本身素質和能力問題,是能夠改變的。下面我就從有效教學理念出發,結合數學教學的實際來談幾個問題。

一、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教學

所謂教學,是指由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爲。它的必要條件主要有三個:一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爲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基礎上展開的。二是要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學生只有知道學了什麼以及學到什麼程度,纔會有意識地去主動參與;三是採用易於學生理解的方式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爲此,需要藉助一些技巧,所謂有效,主要是指教師在一段時間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

二、實現有效教學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業務能力

要實現有效教學,教師要對本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要有準確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數學是做出來的,講得再多最後還是要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才能逐步的理解。總而言之,這些老生常談的教學常規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去摸索和感悟,才能在教學實際工作中做到遊刃有餘,才能最大可能地實現有效教學。因此,要做一名優秀教師光有熱情和奉獻精神是遠遠不夠的,要實現有效、高效的教學,還要有足夠的智慧,和需要教師的自覺學習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三、指導學生掌握有效學習的方法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必要條件

教學活動之前,每位教師不僅要認真備好課堂教學的內容,更要充分備好如何指導學生通過學習去掌握知識的手段和方法,備好如何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隨着教學內容的不同,環境不同,情景不同,學生接受知識的情緒不同,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也不同。在教學中教師還應具有教育機智。只有當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我們的教學纔可能實現有效乃至高效的目標。要讓學生學習有效,教師在備課中首先要確保有效,只有有效的教學方案,才能保證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

四、合理佈置作業和及時批改作業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條件

完成作業是學生主要的課餘自修活動。老師佈置的作業學生是不是一定要按部就班地認真去完成。我們知道,完成作業的目的不外乎是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查漏補缺,深化提高。當然,教師可以通過學生作業來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當然,教師一定要做到認真地批改作業,從批改作業中貼近學生,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批改作業中走進學生的思維,在作業中檢驗我們的教學效果,這對於我們實現有效教學大有益處。

五、有效教學的評估應該建立在學生有效學習的基礎上

當我們把教學活動的重點從教師傳遞知識轉到學生有效學習以後,我認爲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標準就應該是:教師的教學能否使學習者在課堂中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課就是好課;能讓大多數甚至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相當程度上實現有效學習的課是最好的課。以往聽課我們只專注老師的表現,實際上聽課更多是看老師設計的教學過程在學生中所形成的廣度、深度、自覺度如何,學生學的成效如何。

六、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是全面實現有效教學的基本任務

要實現有效課堂教學,關注學困生是極其必要也是極其艱鉅的教育任務。在教學實際工作中,我們不得不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差異,無端的指責學生不努力是不合適的。只有及時瞭解他們的學習困難,做到持之以恆,並及時給予他們切實的幫助,考慮他們的需要,給予必要的小竈式指導,這些都是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能力的有效措施,然而,更重要的是教師要熱情鼓勵他們不斷進取,使他們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這樣才能真正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就會有努力方向,然後纔會有他們的自覺行動。學困生是最需要老師幫助的羣體,在幫助學困生工作方面,教師一定要有計劃,要講策略,對於學生存在的學習困難問題,教師心目中要有足夠的認識,對於沒有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應採取緊逼頂人的方法,通過與家長聯繫配合一定要讓他完成,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對他們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老師要及時給予個別輔導,掃除學習上的障礙,以便使他能順利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有效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學習的良性循環的基礎上。所以說,對學困生有效幫助是實現有效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面對有效學習這個話題,廣大教師也會有各自的妙法,但有一點肯定是一致的,即是每個教師面對自己的學生,一定要樹立堅定的信念: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關鍵是看我們教師怎樣教,是不是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有沒有管用的教學的良策和方法。教師應該有追求卓越的美好願望,但在追求卓越的同時,卻不能丟下一個人,因爲,這纔是我們教師有效教學的終極追求。

總之,要達到有效數學教學,作爲一名一線教師,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不但自己要深入鑽研,而且要與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爭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教學反思 篇七

《動物的臉》是一節集欣賞、創作於一體的五年級美術課,屬於中國畫教學。是“造型·表現”領域的課。學生通過欣賞中國畫畫家的繪畫作品,認識中國畫表現的特殊效果,理解畫家是怎樣用概括的筆墨表現各種動物的臉的,感悟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道理。通過本課學習,可以學習和了解中國畫的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法,初步感受和體會中國畫特有的魅力。培養學生使用中國的傳統繪畫工具,進行表現創作的能力,通過對中國畫的用筆用墨方法的講解和練習,使學生了解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能用中國畫的表現方法大膽地表現動物的臉。

一般的。國畫教學都以講解技法,臨摹寫生爲主,程式化的教學再加上技法難以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興趣漸失,創作的作品也很少有有創意和韻味。爲了能將這節課上成學生喜歡,讓他們感到快樂的課,我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強調突出趣味性和實踐性,併力求體現以學生爲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首先借助多媒體課件播放《動物世界》的片頭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然後利用猜謎遊戲,使學生有意瞭解不同動物的臉部特徵……通過種種手段,變枯燥的技法教學爲形式多樣的趣味活動,培養了學生學習中國畫的興趣。

經過討論和觀察,學生對一般動物的臉部特徵有了較全面的認識,並總結出了用筆、用色的規律。考慮到學生對技法步驟不甚瞭解的情況,我在黑板上進行了演示,爲了防止學生看不清楚的現象發生,示範環節我特意用比學生用的畫紙大一倍的宣紙演示了畫動物的臉的過程。經過幾個環節的教學,學生掌握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回顧全課,學生們在欣賞、觀察,動手、動腦中體驗了學畫中國畫的樂趣,享受了自主探究,自我表現的快樂,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不足之處:若是能再多給學生創造些動手實踐的機會,畫出更多動物的臉,學生對中國畫的技法認識就會更深刻一些;如果再爲學生多創設一些自主探究與互助學習的教學氛圍,對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將更有益處。

教學反思 篇八

這篇科學童話借小青蛙的遇到的“問題”和青蛙媽媽的講解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回聲。

課文語言淺顯,情節生動,引人入勝,內容充滿童真童趣,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教學中應從文章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通過多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大多數學生對於回聲的瞭解只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甚至有的同學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因此,課前教師就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會,豐富學生的感知。

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課文,聯繫生活經驗,運用圖片或多媒體等手段,揭開回聲的奧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