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童年的發現》教案新版多篇

《童年的發現》教案新版多篇

《童年的發現》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妨礙、豈止、癡迷、釐米、羞愧、幸虧、驅逐、隨心所遇、運轉自如、絞盡腦汁”等詞語。讀讀記記“澄澈、困窘”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課時:

二課時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導入:

你是否有過童年的發現,將你的發現說給你的同桌聽。

學生甲:我發現蝸牛爬行後的地方都會留下一條延線。

學生乙:我發現小鳥在睡覺時一會兒睜眼,一會兒閉眼。

學生丙:我發現了彩虹。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本文作者的發現吧!

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1.自由讀全文。思考:童年時“我”發現了什麼?

(達爾文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禍患:災難。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絞盡腦汁:費思慮,費腦筋。

眉目:事情的頭緒。

隨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妨礙: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阻礙。

困窘:爲難。

驅逐:趕走。

3.按照課文的不同內容給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講了“我”在九歲時發現了達爾文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然而這一發現卻給“我”帶來了懲罰。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問過老師後仍沒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觀察,思考發現了人類進化的規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後,在生物課上當老師講到人的。起源時,“我”想到了自己的發現便笑出了聲。老師認爲“我”的笑不懷好意,便把“我”轟出了教室。

三、細讀課文,體會課文的內容。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談自己的體會。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他善於觀察,喜歡問爲什麼,並有着執著的精神。)

3.課文最後說:“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試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1)師簡介有關史料:

布魯諾熱情地宣傳新天文學說,被教會視爲異端,教會將他押到了羅馬的宗教法庭,在監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殘酷的毒刑,最後被押至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燒死。布魯諾爲了他的發現,爲堅持真理而獻出了生命。

(2)學生簡介他們收集的資料。

4.通過學習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最爲重要的是要有堅持不懈、勤奮鑽研的精神。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本課是略讀課文,教學過程主要是指導學生自讀自悟。以人和生物發育及進化的圖片、視頻導入新課後,先讓學生讀讀閱讀提示,再按閱讀提示多讀幾遍課文。然後圍繞重難點讀一讀,議一議。課文的重點是童年的發現,教師引導的着眼點放在了發現的過程上。這樣,通過讀議,學生就知道了“我”童年時爲什麼會有這個發現:

1.敢於提問;

2.反覆思考;

3.大膽想象。

對課文中兩個比較難以理解的句子,通過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教師相機點撥,加以理解。課後讓學生收集一些科學家發明、發現的故事進行交流。

《童年的發現》教案 篇二

教學理念

1、以學生爲本,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與多樣的讀書興趣,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好,讀懂,在讀中去感悟,在讀中去欣賞,得到潛能的教育。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學會“容、易、研、究”四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複述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會按課文內容表演,評議。

教學程序

一、複習

1、出示生字詞卡片:認讀、開火車讀、齊讀。

2、我們繼續學習《有趣的發現》,學生齊讀課題。

二、精讀課文,領悟課文內容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細讀第一自然段

2、討論:達爾文是個怎樣的人?“著名”是什麼意思?

3、小結:小朋友,達爾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國,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記住着他的名字,這就是著名。

4、有感情地朗讀,練習背誦。

(二)、學習課文2至3自然段

提問:課題是有趣的發現,那麼達爾文到底有什麼有趣的發現呢?

1、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2至3自然段。

2、誰來說說達爾文發現了什麼?

3、討論交流。

4、出示:他看到島上的`昆蟲要麼翅膀特別大,要麼就沒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5、指名讓同學讀好這句話,其他小朋友想一想奇怪在那裏?

6、指名回答

7、達爾文看到這種奇怪的現象,會想些什麼呢?(現在你就是達爾文,你正在小島上考察。如果看到這種奇怪的現象會想些什麼呢?)

8、討論交流

是呀,爲什麼島上的昆蟲要麼翅膀特別大,要麼就沒有翅膀呢?那些翅

小的昆蟲哪裏去了呢?

9、朗讀第二自然段

10、那麼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達爾文又是怎樣做的呢?

11、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12、思考後互相交流,合作學習,然後彙報。

出示句子:原來,島上經常颳大風——便逐漸消失了。

13、讓學生說說這段話中講了哪幾種昆蟲?用自己的話分別說清三種昆蟲的情況。

14、思考後討論

出示句式訓練:沒有翅膀的昆蟲因爲——所以——

翅膀特別大的昆蟲因爲——所以——

翅膀小的昆蟲因爲——所以——

15、讓學生表演2至3自然段的內容,集體評議。

16、那麼,達爾文是如何找到答案的呢?

板書:反覆 觀察 比較

17、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三)、細讀第四自然段

①指名朗讀

是啊,達爾文通過反覆、觀察、比較,終於明白了“只有適應島上環境的昆蟲才能生存下來。

即—適者生存,這纔是達爾文最有趣最有意義的發現。這個有趣的發現對達爾文的科學研究成果有了很大的幫助。

三、學習生字

“容 、究 、易 、研”

①觀察“容、究”兩個生字有什麼共同之處?

②學生髮現回答

③說說怎樣記住“易、研”這兩個字。

④學生交流

⑤老師範寫生字,學生監寫、描紅。

四、複述課文

1、老師指導複述

考慮發現—觀察比較—得出結論

2、學生自己練習複述

3、同桌自己練習複述

4、指名複述

板書設計:

7、有趣的發現

反覆 觀 察比較

達爾文 由於……就……

終於 找到 答案 因爲……所以……

由於……便……

《童年的發現》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作者發現胚胎的發育過程,體會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給童年帶來的快樂。

3、瞭解課文“童真童趣”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被老師罰出教室後的心理感受。

2、瞭解課文是怎麼做到“真實反映童趣”的。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大家邊聽範讀,邊想一想“我”爲什麼那麼癡迷於幻想?

2、大家來讀一讀你瞭解的情況。

3、打開書,預習生字。

二、學生初讀課文,並畫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寫出不認識的字。

凋縷芳籲耍訓斥脾罕藤愈凌秉颼撩梳

衰絹僑眷

2、指名給這些字加上拼音。

3、讓學生讀拼音節。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詞語。

1、再讀課文,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3、查字典理解其它詞語。

4、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讀讀這些詞語。

四、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學習,克服困難。

3、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並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4、教師指導讀難句。

(1)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2)“哈哈!這跟畫地圖差不多”到這一段的結尾。這一推理語句,要讀出氣勢來,“折”字要重讀。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語速稍快,應讀得活潑,突出“驅逐”、“迫害”等詞語。

5、再練練難句的朗讀。

五、作業:抄詞、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引導學生自學。

讓學生默讀全文,思考:

1、判斷:課文圍繞發現寫了一件事。課文圍繞發現寫了三件事。(√)

2、小組討論哪三件事?

(1)我常常做夢,老師告訴我人是由小魚進化來的'。

(2)我得出結論,人如何由小魚進行成人的。

(3)在生物課上被老師罰出教室。

二、深入重點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讓學生結合課題質疑。

2、從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麼?

3、從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麼?

(1)小組輪流讀一遍,討論。

(2)發言。

(3)打出投影:仔細讀這句話,你能體會出什麼含義來?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裏的驅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師的處罰嗎?

4、自由讀第三件事,你體會出什麼?

5、通過你的朗讀,讀出這份天真來。

6、指名讀這一部分,強調有感情地讀。

三、作業

熟讀這篇課文。

《童年的發現》教案 篇四

設計解讀:

《童年的發現》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作者在九歲的時候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以及因這個發現在一次課堂中情不自禁笑出了聲,被老師誤解當衆受到懲罰的事。除去“胚胎髮育”、“進化”等一些生物學術語的理解難點外,整個文本無論是語言還是情節都充滿了童真、童趣。從整()個文本脈絡和層次上來看,雖然文段較多,篇幅較長,但“童年的發現”和“因發現受到懲罰”兩件事斷章清晰,前後關聯遞進。所以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集中在學習字詞、理清結構和探尋“發現過程”的內涵。其中,爲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辨,對童年發現的起因(夢境)、經過(過程)、結果(規律)等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期待在“簡單”與“不簡單”的感悟思辨中,讓學生聚焦作者的發現過程(科學探索過程),從而敏銳地捕捉到作者童年發現的過程意義之所在。

教學目標:

1.學習字詞,理清文章結構,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依託重點詞句的品讀,在由“簡單—不簡單”的感悟思辨中,探尋“發現”的過程意義。

3.感受作者大膽想象、積極思考的求知精神,培養基本的科學素養。

教學過程:

一、知人論世,引發興趣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一起讀課題——《童年的發現》。

2、瞭解作者信息。出示:

費奧多羅夫:一位極富創見的思想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飛向宇宙的宇航學奠基人。他的學問淵深,博覽書史,據說他幾乎知道俄國國家圖書館所有藏書的內容。他不僅精通歐洲各主要語言,而且對包括漢語在內的許多東方語言也頗有研究。不僅如此,他對哲學、藝術都有很深的造詣,被人稱爲“百科全書”。

快速地默讀。交流:資料當中最讓你吃驚的是什麼?

3、是的,就是這樣一個博學多才、極富創見的人,他的童年又會有怎樣獨特的成長經歷呢?請同學們拿出課文紙,自由地朗讀課文。

二、理清脈絡,指導讀法

1、學習字詞。

胚胎、滑翔、妨礙、禍患、驅逐、羞愧

隨心所欲絞盡腦汁情不自禁

(1)尋索第一組詞的構成特點;

(2)比較品析——讀悟第二組詞的意思。

2、理清結構

(1)齊讀課文一、二自然段,感知主要內容並迅速分段;

(2)小結:閱讀比較長的文章,我們可以試着先理清文章的結構,這樣有助於更好更快的理解文章的內容。

三、感悟“夢境”和“發現”

(一)品讀“夢境”

作者在文中說,他的發現是起始於——夢中飛行,出示:

每天夜裏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後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着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1、自由讀——指生朗讀——交流:這是一個怎樣的夢

2、作者的哪些描寫帶給你這樣的感覺?

3、帶着這些感受,一邊朗讀一邊在腦海當中描繪這些畫面。

(二)品讀“發現”

正是緣於這個奇妙的夢境,作者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胚胎髮育的規律。關於這個發現,文中有一個非常生動而有趣的描述,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到它,並用波浪線把它劃下來。出示:

“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只不過幾釐米。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發現竟是如此簡單明瞭,我爲此感到格外高興。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1、讀着讀着,你感覺這段話的字裏行間流淌着作者怎樣的'心情?

2、把你覺得能夠體現作者這種心情的字眼加上着重號(哈、竟、格外……)

3、指導朗讀。

四、體味發現的“不簡單”

但是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留意到,作者在形容自己的發現時用了哪一個詞兒——簡單明瞭。這在作者看來如此簡單明瞭的發現,是真的那麼簡單地被發現的嗎?請你再仔仔細細地讀讀課文的4—12自然段,邊讀邊把你覺得使作者有這樣的發現的原因劃下來,看看你又能有怎樣的發現。

(一)不簡單——深度問答

1、指導朗讀“問句”,感受追問的急切

4、你從這裏發現什麼?(善於思考、很有探索的慾望……)

(二)不簡單——感受“癡迷”

我想的是那樣的癡迷,以至於從河裏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1、點撥生字“癡”,通過字理的解讀猜度“癡迷”的意思

出示:癡迷:入迷到呆傻的程度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癡迷?

3、抓住“翻來覆去”體驗想象

4、補充寫話: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

五、回溯“發現”,昇華主旨

1、復現作者對“發現”的描述

2、質疑“發現”,再度感受“不簡單”

《童年的發現》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大體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瞭解魏格納發現大陸漂移的過程,難點是理解有關的地理知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法布爾長期觀察昆蟲,成了著名的昆蟲學家,還寫出了享譽世界的文學鉅著《昆蟲記》。那麼德國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通過一張普通的世界地圖會發現什麼呢?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邊朗讀課文邊查閱工具書,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詞,小組內可進行交流、探討。

2.簡單的說一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默讀導讀和課文,質疑問難

1.通過閱讀提出疑難問題,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解決。

2.師生共同歸納問題,老師指導解決。

問題:

(1)魏格納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樣產生的?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他做了些什麼?

(2)魏格納發現了什麼重要證據,證明他的假想是正確的?

(3)魏格納重大的發現靠的是什麼?

四、細讀課文,解決問題,交流所得

1.老師指導學生觀察世界地圖,找到巴西和幾內亞灣的位置,由此體會魏格納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

2.反覆讀第5自然段,理解“大陸漂流”的意思,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魏格納是如何仔細端詳地圖的。

3.默讀第7自然段,記錄下作者進行推理的過程,然後指名說一說。

4.師生共同交流讀書體會,論證魏格納成功的原因。

五、複述故事

指定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簡要的複述故事,其餘學生評議、補充。

六、交流地理知識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瞭解的、蒐集的有關“大陸漂移”的知識。

《童年的發現》教案 篇六

一、複習導入

1、認讀生詞

2、聽寫,訂正。

3、複習發現過程。

二、精讀“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學到這兒,你覺得費奧多羅夫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請你再次讀課文,找到相關的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孩子。

1、交流讀句子。

2、輕聲地讀讀第三自然段,把表示“飛行”意思的詞語畫出來。

3、交流畫了哪些詞語?

4、讀着這些詞語,你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5、老師也來讀讀這段文字,請大家閉上眼睛,想像感受那夢中飛行的無拘無束和興奮驚奇)範讀——指名讀——配樂齊讀。

6、不僅“我”會在夢中飛行,我的小夥伴也都會在夢中——飛騰。多麼快樂的一羣孩子!讀到這兒,一個怎樣的孩子出現在了你的眼前?(指名板書:充滿幻想)

●“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孩子。

1、同桌讀讀我和老師之間的對話,你感受到了什麼?(追問,急切,打破沙鍋問到底)

2、師生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指名板書:打破沙鍋問到底)

●“我”是一個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1、是呀,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在田野裏抓到一隻青蛙,我就會——;以至於看到猴子,我就會——;我就這樣絞盡腦汁地想,想啊想啊,嘿!終於想出了眉目:哈!

2、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出現在了你的眼前?(指名板書:善於觀察,勤于思考)

●“我”是一個幽默的。孩子。

1、交流,讀句——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2、你能談談“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嗎?(教參: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

3、小結:我們無論想做一件什麼事情,還是要做一件什麼事情,都要冒着危險,都要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一切。

三、拓展延伸,嚮往“發現”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麼啓發或體會?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

四、總結。

童年的發現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要大膽創新,最爲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希望我們的同學都能成爲生活中的有心人!

五、板書設計

發現規律——尋找答案——大膽猜想——得到證實

仔細觀察 大膽創新 堅持不懈 勤奮鑽研

《童年的發現》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胚”、“豈”、“癡”、“嬰”、“窘”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作者童年時代求知若渴、尋根探究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發現”的過程,“我”的偉大的“發現”是怎麼來的,從而培養學生大膽發現問題尋根問底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句子的深刻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在人長大或變老後,常常會回鄉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 舒爾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評價,那麼,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麼事呢?

二、按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三、就下面三個問題中感興趣的問題與同伴交流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結果怎樣?

2、“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

3、舉例說說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着俄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四、全班交流

重點交流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之所以有個發現,一是敢於提問,二是反覆思考,三是大膽想象。結合體會,有感情地朗讀第3——13自然段。

2、舉例說說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着俄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1)結合作者的故事,談對這一句話的理解。

(2)結合知道的其他事情。談談理解。如:哥白尼、伽利略的故事等。

五、選擇覺得有趣的段落讀一讀

先自己練讀,再讀給同伴聽。

六、說說自己是否也有過有趣的發現。

七、總結

童年的'發現,儘管有時候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老師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好奇的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正是你創造、研究的開始。

第二課時

一、比一比,再組詞。

{鉤( ) 構( )

{防( ) 妨( )

{競( ) 竟( )

{嬰( ) 櫻( )

{遙( ) 搖( )

{軀( ) 驅( )

二、把下面的歇後語補充完整,補充的成語在課本中找。

唐憎唸佛——

傻子堆積木———

孫猴子耍金箍棒——

走路摔胳膊——

三、寫近義詞。

奇妙—— ( ) 妨礙—— ( ) 禍患——( ) 情不自禁——( ) 絞盡腦汁—— ( ) 隨心所欲——( )

四、縮句。

1、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人的歷史發展的每個階段。

2、我在九歲的時候發現了達爾文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

3、我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某些特徵。

五、把下面的兩個句子合成一個句子。

1、老師同意。 / 汪波小組組織這次班會。

2、這件事不能完全怪她。 / 他不小心。

3、同學們歡迎潘晴。 / 潘晴給大家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