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九年級上冊語文《林中小溪》教案(新版多篇)

九年級上冊語文《林中小溪》教案(新版多篇)

《林中小溪》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林中小溪》是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以“寓情於景”的優美課文,也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作者是蘇聯作家普里什文。文章是寫俄羅斯高加索地區春天森林中的景色的,它以小溪流淌過不同地勢呈現出的種種情貌,以及從中顯現出的勇往直前、沖決一切的精神,表達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爲自我人生道路的寫照。

學情分析

1.本班學生由於合校學生成績參差不齊,情緒不穩定,大部分能主動學習,但部分學生還是目標不明確。

2.學生基礎較差,兩極分化較爲嚴重。

3.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內容:林中小溪(一)

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

1.學習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大意。

2.領略課文中描寫的大自然的優美景色。

過程與方法:自主學習,合作討論,教師點撥。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堅定樂觀生活信念。

教學資源

1、瞭解本文的出處及作者情況。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整體設計

教學重點:

1、領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顯示的魅力。

2.學習文中白描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培養文學感悟能力

整體設計:

1、知識點:寫景散文的常識。景語中蘊含的情語。

2、考點:妙句賞析。

九年級上冊語文《林中小溪》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大意。

2、領略課文中描寫的大自然的優美景色。

3、學習課文中白描手法的運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品味文章語言。

2、在情景交融中感悟作者的人生信念。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1.領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顯示的生命力。2.學習文中白描手法的運用。難點1.在情景交融中感悟作者的人生信念。2.理解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教學突破1.通過反覆朗讀課文幫住學生領略大自然得美。2.把握作者思想脈絡來理清課文層次。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入:有一位蘇聯作家,長期以俄羅斯高加索林區爲創作基地,以森林地帶大自然美麗風光爲表現對象。

他依靠自己豐富的林學知識,讀懂了自然界這本大書,他的作品抒寫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學們知道這位作家是誰嗎?

2、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並請一位同學結合預習簡單介紹作者。

3、對學生的回答作適當的補充:他的作品主要是通過對大自然的詩一般的感受,展示了人的精神生活,歌頌人的創造力。然後檢查生詞預習。

出示板書:顫動,漣漪,潺潺,乾涸,簌簌,縈繞。注音並解釋。點名讓一位學生完成。

二、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講解:這篇課文寫出了小溪和森林的美麗,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體會大自然的美麗。

2、指出學生在朗讀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個別生詞讀音錯誤;

語氣停頓不當;沒有讀出感情等等。

3、講解:本文的作者是一位長期以俄羅斯高加索林區爲創作基地,以森林地帶大自然美麗風光爲表現對象的作家。在本文中作者爲我們描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小溪所顯示出的生命力。提問:課文在哪些地方體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小溪所顯示出的生命力?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4、講解:我們之所以能感受到小溪和森林的美麗,一方面是因爲文章的語言很優美,更重要的是,課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把它們當作有感情、有靈魂,有人格精神的人來表現。提問:你們能結合文中具體內容來談談自己的體會嗎?

5、講解:作者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所以在文章中處處體現了他對小溪和森林的讚美之情。課文在這種感情支配下組織行文,一氣呵成。指導學生從把握作者思想脈絡來理清層次。

6、讓學生自讀課文,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教師小結,佈置作業

1、小結:有位作家這樣評價普里什文的散文——時而有如芳草簌簌作聲,時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時而有如百鳥鳴,時而有如薄冰悄悄脆響……結合課文仔細體會。

2、指導學生完成課後練習三。

(第2課時)

一、複習已學內容,進入新課學習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幫助學生回憶上節課所學知識。

2、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話,點名在班上朗讀。然後進入新課學習。

二、討論交流

1、提問:溪在林中衝破重重障礙奮然前行,這和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有什麼相似的地方?組織學生討論後回答。

2、補充:小溪在與障礙搏鬥中創造了時間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同樣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和時間;溪流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創造了美好的生活,相信我們的人生,同樣會如此美麗。提問:作者從自然景觀中感悟到了什麼樣的人生哲理?讓學生討論交流並回答。

3、指出:作者正是因爲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纔會對森林和小溪的觀賞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而且課文處處寫景都透露了作者的主觀感情。作家喜歡把自己的文章稱作詩體隨筆,可見文中詩的因素很濃。這一方面表現在揭示的道理深刻,另一方面體現在他的語言上。提問:文章的語言有什麼特點?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一生回答:溪流前進中有分有合,但始終向着共同目標前進,我們的生活也是同樣的;一生回答:溪流在前進中越過障礙,要蓄積力量,堅持到底,我們對待困難也要堅持,要有毅力。

2、討論後明確:本文通過對小溪流過森林全程中表現出來的沖決一切障礙,非到達自由水域不可的頑強精神的描寫,透露了融人自然,親和自然的感情,表現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3、討論交流。最後總結出文章的語言特色:一,文章帶有口語色彩,就像和朋友交談;二,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來寫,用擬人的手法把小溪和森林當作有感情有靈魂的人來寫;第三,語言睿智深沉,字裏行間透露出靈氣。

三、仿寫練習,總結全文

1、小結:課文是情景相生,由景生情,由情而悟,每一種感悟都是由特定的情景暗示出來的。讓學生仿照課文寫一段話。

2、指導學生完成課後練習一

《林中小溪》教案 篇三

一。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26分)

1.給加紅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6分)

粼粼( ) 吝嗇( ) 竭盡( ) 簌簌( )

茸茸( ) qiè意( ) 漣yī( ) chánchán流水( )

和xù( ) 幹hé( ) 車zhé( ) 分道揚biāo( )

2.改正下列句中的錯別字。(2分)

a.流經小白楊樹林時,溪水融融蕩蕩像一個湖,然後集中涌向一個角落。

(____改____)

b.小溪使我留連,我老舍不得離它而去,因此反倒覺得泛味起來。

(____改____)

c.這兒水中竄出了第一朵小黃花,還有像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已經相當成熟。

(____改____)

d.我夢魂榮繞的時刻翩然而至,停了下來。(____改____)

3.下列成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大自然的美景,藉助攝像師的鏡頭惟妙惟肖地再現出來。

b.我們彼此之間感情不和,早已分道揚鑣了。

c.據美國國際部專家透露,美國將在五年內用納米技術建造一支別具匠心的微型軍隊。

d.只要你身臨其境地爲我想一想,你就會同情我的處境,不再求全責備了。

4.下列句中所用修辭手法與欺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3分)

a.水遇到一個又一個障礙,卻毫不在乎,它只是聚集爲一股股水流。

b.太陽不甘寂寞,讓那水流的緊張的影子在樹幹和青草上不住地忽閃。

c.有些草早已從水下鑽出來了,現在立在溪流中頻頻點頭,算是既對影子的顫動又對小溪的奔流的回答。

d.密集的小白楊樹被衝歪在水下,像一條條蛇似的順流而去。

5.下列句子句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澳門漂離祖國400年,難道能否認澳門迴歸祖國不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共同願望呢?

b.沿江一帶的農戶爲提高地力,確保來年糧食增產,自覺地擴種了綠肥的面積。

c.從去年秋季以來,禁止和宣傳在長江上游林業區砍伐、販運林木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

d.北京健康使者公司和10家醫院共建的“醫療綠色通道”,是一種嶄新快捷的求醫機制。

6.句子仿寫。(3分)

就讓路途當中出現阻塞吧,讓它出現好了!有障礙,纔有生活:要是沒有的話,水便會毫無生氣地立刻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離開毫無生氣的機體一樣。

7.填空。(6分)

①《林中小溪》的作者是_______(國家)________。

②小溪在搏鬥中竭盡力量,_______________,但是毫無疑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理解(14分)

①太陽所反映的水上漣漪的影子,像輕煙似的總在樹上和青草上晃動着。在小溪的淙淙聲中,飽含樹脂的幼芽在開放,水下的草長出水面,岸上青草越發繁茂。

②這兒是一個靜靜的旋渦,旋渦中心是一棵倒樹,有幾隻亮閃閃的小甲蟲在乎靜的水面上打轉,惹起了粼粼漣漪。

③水流在剋制的嘟噥聲中穩穩地流淌着,它們興奮得不能不互相呼喚:許多支有力的水都流到了一起,匯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間又說話又呼喚——這是所有來到一起又要分開的水流在打招呼呢。

④水惹動着新結的黃色花蕾,花蕾反又在水面漾起波紋。小溪的生活中,就這樣一會兒泡沫頻起,一會兒在花和晃動的影子間發出興奮的招呼聲。

⑤有一棵樹早已橫堵在小溪上,春天一到竟還長出了新綠,但是小溪在樹下找到了出路,匆匆地奔流着,晃着顫動的水影,發出潺潺的聲音。

⑥有些草早已從水下鑽出來了,現在立在溪流中頻頻點頭,算是既對影子的顫動又對小溪的奔流的回答。

⑦就讓路途當中出現阻塞吧,讓它出現好了!有障礙,纔有生活:要是沒有的話,水便會毫無生氣地立刻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離開毫無生氣的機體一樣。

8.概述以上文字的內容。(2分)

9.以上文字用溪水流淌的聲音來表現它的流向和水情的變化,請你根據下面揭提示,找出相關的語句。(3分)

①從剋制到興奮:

②流淌過花和影子時:

③奔流過橫堵的樹木之下時:

10.溪水對花草和樹木的不同態度有什麼不同?(3分)

11.作者爲什麼要寫森林中的花草樹木和小甲蟲?(3分)

12.第⑦段話是誰說的?文章在記敘中插入這段話有什麼作用?(3分)

參考答案:

1.línlín lìnsè jié sùsù róngróng 愜 漪 潺潺 煦 涸 轍 鑣 a.融融溶溶 b.泛乏 c.竄躥 d.榮縈 3.b

4.d

5.d(a 多用了否定詞,去掉“不” 。 b“擴種”與“面積”動賓搭配不當 。 c “和宣傳”改爲“的宣傳”,並放到“林木”後面。)

6.略

7.溪中一股股水流像肌肉似的扭動着 小溪早晚會流人大洋的自由的水中 而這“早晚”就正是時間 正是生活 8.水流彙集,彼此招呼,表示了對障礙的蔑視。

9.①嘟噥聲中穩穩地流淌着,又說話又呼喚。 ②發出興奮的招呼聲。 ③發出潺潺的聲音。

10.對花草這些弱者,溪水顯得很親切,對於阻擋溪水前進的樹木,溪水一衝而過。

11.作者要寫森林中的花、草、樹木和小甲蟲相親相戀或是在水中自由嬉戲,表明田園風光使人留戀,但溪水決然不顧,以豪壯的語言回答:“有障礙,纔有生活。”說明溪水並不稀罕這種平靜的生活。用兩種意象的對立,突出主體形象——溪水。

12.這一段是作者的內心獨白,是對溪水作出評價,表達了對溪水的讚美之情。三、課文學習

1、小溪在奔向大海的過程中,有奔湍而行的地方,也有平緩流淌的地方。在這一過程中,小溪進行了幾次衝擊?

解析:小溪進行了三次衝擊,形成了三次高峯:第一次衝擊:遇到障礙(又淺又闊的地方、狹窄的深水道)→第二次衝擊:遇到大的障礙(靜靜的旋渦、溪水和彙集、寬闊的窪地、兩岸緊夾之中、水灣、從高崖跌落)→第三次衝擊:沖刷倒百年雲杉→分流、合流。

2、溪水在小的和大的障礙面前奪關而行是怎樣的情景?作者由此感悟到水聲所表述的什麼信念?

解析:對於小的障礙,小溪滿不在乎,“只是聚集爲一股股水流,彷彿在避免不了的一場後搏鬥中收緊肌肉一樣”。在衝破障礙中水在顫動,因爲顫動而水聲有着種種變化,在衝破小的障礙時,水聲淙淙,有如樂聲,在衝破大的障礙時,“水就嘟嘟噥噥地彷彿不滿”。在細細品鑑之後,意識到溪水的感情“不是示弱,不是訴怨,也不是絕望”,而執着地奔向目標,一定會到達自由的水域,從而顯示溪水的性格。

3、小溪對的草、花、樹木和小甲蟲態度如何?作者爲什麼要寫草、花、樹木和小甲蟲?

解析:森林中的草、花、樹木和小甲蟲,或是與溪水相親相戀,或是在水中自由嬉戲,這裏的田園風光,很容易使人留戀,但溪水決然不顧,以豪邁的語言回答:“有障礙,纔有生活。”它們並不稀罕這種平靜的生活。用兩種意象的對立,反襯出主體形象——溪水,表現了溪水對障礙的蔑視。

4、作者如何從小溪奪路而行的歷程中認識到搏鬥的意義?

解析:作者以森林中的一些物象作爲象徵物揭示出兩種對立的生活:一種是凝滯的、安於平淡的、喪失激情的生活,如化爲水塘的窪地、被冬雪壓彎了的大灌木的枝條、漂在水中的樹種、困在水灣中的小狗魚、被瀑流衝歪的小白楊;另一種則是激盪奔騰的,如小溪。小溪總是不倦地反覆說着:“我們早晚會流入大洋。”特別強調“早晚”,小溪爲達到大洋竭盡全力。這兩種物象構成美與醜的對比,從描述中表現了自己的感情評價。

5、作者如何寫小溪沖刷倒百年雲杉的情景?表現了小溪怎樣的信念?

解析:先寫溪水力量之大,它撼動了巨樹,並把它推倒,再寫空地上的美景,一切都是那樣生機勃勃。再接下去,寫了小溪分與合,預示了小溪的前程。作者揭示出小溪的信念:“所有的道路早晚一定會把它帶到大洋。”

6、小溪在林 中衝破重重障礙奮然前行,這和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有什麼相似的地方?作者從自然景觀中感悟到什麼人生哲理?

解析:在林中流淌的小溪,和人的生命之流有不少相似的地方:①溪流行進中不斷出現的障礙,就像人生命歷程遇到的種種困難;②溪流在前進中要越過障礙,要聚集力量,要堅持到底,人們戰勝困難同樣需要毅力,同樣要不懈地進行鬥爭;③溪流行進中有分有合,但都有共同的終極目標——流向大海,人生的奮鬥也要有終極目標;④小溪在與障礙持續的搏鬥中創造了時間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同樣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和時間;⑤溪流和周圍的景物構成了美的境界,戰鬥的人生同樣是美麗的。

7、本文的中心是什麼?

解析:本文通過對小溪流過森林全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沖決一切障礙、非達到自由水域不可的頑強精神的描寫,透露了融入自然、親和自然的感情,表現出自己和生活信念和人生哲理。[會考解析]1、下列加紅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妄棄 溺愛 吹卷 一幀

a、wāng lì juǎn zhèng b、wàng nì juǎn zhèng

c、wǎng ruò juàn zhēn d、wàng nuò juàn zhēng

2、加紅詞感情色彩發生變化的一項是( )

a、她是一個溫柔和美麗的人。 b、流入了那無情的大海。

c、我便溺愛於我的生命。 d、敵人使出最毒辣的手法。

3、選出與原詩無誤的一項( )

a、我想那飄渺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b、我從不肯忘棄了一張紙,總是留着——留着。

c、海上的風又厲,浪又狂,吹折了花冠,擊碎了裙裳!

d、我便弱愛我的生命,因爲我愛他的色彩。

參考答案:

1、b

解析:注意區分多音字和形近字。

2、c

解析:“溺愛”本指過分的寵愛,在這裏指深深的愛、熾熱的愛,沒有貶義,

3、c

解析:考查識記新詩和辨別錯別字的能力。①平時讀詩文要注意識字品詞。②要避免寫錯別字。如a項中“飄”應爲“縹”,b項中“忘”應爲“妄”,d項的“弱”應爲“溺”。課 外 拓 展

瑰麗的落日

此刻,我望着瑰麗、莊嚴的日落,思索着運動的生命,生命的運動。

似乎,它比正午的太陽要大幾倍,許是它轉到了離地球最近的軌道,但爲什麼它的光焰反而減弱了許多?

倘若說日初桔紅,日午金白,日落則是血紅了,像一個巨大的熊熊燃燒着的球——也許,這纔是它的真面貌——把雲燒成了幾十種顏色,是它誇耀自己色調的豐富嗎?

是的,日落的色彩是最多樣的。人世間還沒有哪個畫家把日落的色彩配齊。

我愛觀賞日落,因爲,只有這時候才能把它看得真切,(甚至看得見它的步態,一躥躥的,像一個拐腿子,不情願的、一步一回頭的走下山去。)

於是,我便想起了日出,雖然也能看見它的腳步,卻顯得稚氣,像一個頭腦不太發達的大孩子,傻笑着。

而日落,顯得成熟而多思,但又有點兒用腦過度的疲倦的感覺。

其實,我們這裏的日落是地球另一個方位的人的日出,正如我們的日出是他們的日落,宇宙間本沒有日落日出。

但我不知道宇宙間更遠的生命,是否也能觀賞到日落日出。

倘若觀賞不到,那裏一定是永恆的黑暗!

不!一定會有另一個光源的照耀。

然而我,我是慶幸我有自己的光源的。

我尤其慶幸我有我的日落,它比日出更瑰麗,更莊嚴,更動人魂魄!

這使我想到了生與死——

生,固然美麗,但它的美在於未來的貢獻。

死,則美在於已經做出貢獻,它比生更豐富。

生是貢獻的準備。

死是貢獻的結果。

因此,我愛望着瑰麗的日落,思索生命中的運動,運動中的生命。

《林中小溪》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

《林中小溪》是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以“寓情於景”的優美課文,也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作者是蘇聯作家普里什文。文章是寫俄羅斯高加索地區春天森林中的景色的,它以小溪流淌過不同地勢呈現出的種種情貌,以及從中顯現出的勇往直前、沖決一切的精神,表達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爲自我人生道路的寫照。

(二)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作者普里什文的文學常識。

(2)熟讀課文領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顯示出的生命力量。

(3)理清課文結構層次,理清作者的思想感情脈絡。

(4)學習本文情景相生,由景生情的

(三)教學重、難點

在誦讀中體會作者蘊涵在寫景狀物中的豐富內涵和人生哲理

二、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① 誦讀法。通過優美的文章語言來體味人生道理。

② 討論法。通過問題設置,文章重點詞句等讓學生合作討論寓情於景寫作方法。

(二)學法。

① 合作探究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總結出小溪預示的人生哲理②聯想法。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句發揮想象,將富有哲理的句子找出並加以分析。

三、說教學程序

本課擬兩課時教完,全文的教學主要有以下四個環節:

(一)初讀課文,感受意境

讓同學們默讀課文,體會小溪和森林的美麗。把自己最喜歡的或者自己感覺讀得最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聽(注意讓學生掌握誦讀要領,在誦讀中認真領會大自然的美麗和小溪)

(二)品讀文章,揣摩賞析

合作討論:通過小組間合作,讓學生在文中畫出文中小溪所經歷的障礙及流經的坦途

引導學生:小溪在林中衝破重重障礙奮然前行,這和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有什麼相似的地方?作者從自然景觀中感悟到怎樣的人生哲理?談談作者是怎樣領悟到這些人生哲理的。讓學生主動說出來,並和同學討論交流。

(三)概括總結,加深印象

讓學生理解:

(1)溪流行進中不斷出現的障礙,就像是人們生命歷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2)溪流在前進中越過障礙,要集聚力量,要堅持到底,人們戰勝困難同樣要有毅力,同樣要不懈地進行鬥爭;

(3)溪流行進中有分有合,但都有着共同的終極目標——流向大洋,人生奮鬥也要有自己的終極追求;(4)小溪在與障礙持續搏鬥中創造了時間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同樣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和時間;

(5)溪流和周圍的景物構成了美的境界,戰鬥的人生也同樣是美麗的。

(四)吟哦諷誦,情感昇華

讓學生從課文中選一段自己喜歡的文字,自由誦讀或示範誦讀

《林中小溪》教案 篇五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寓人生哲理於自然景物之中的寫法。

2、體會文中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3、通過反覆誦讀、仔細品味,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品味本文的語言之美。

2、難點:從中悟出人生哲理。

[教學時數]

二教時

第一教時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普里什文(又譯作普里希文)(1873~1954)蘇聯作家。

2、導語

同學們你有沒有在林中小溪畔漫步的經歷,如果沒有的話請你和蘇聯作家普里什文一起作一次林間之遊,觀賞一下俄羅斯原始森林的風光。

二、賞析課文

1、認真閱讀《林中小溪》,初步感受文章的語言魅力,注意要讀出感情,正確把握語調、語氣,自己喜歡的段落可以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讀,老師巡視、指導)

同學們,能不能把你們最喜歡的或者自己感覺讀得最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聽?請老師給配上音樂。

2、畫出文中小溪所經歷的障礙及流經的坦途

[討論並歸納:“流水在淺的地方遇到雲杉樹根的障礙”,“狹窄的深水道”,“旋渦中心是一棵樹早已橫堵在小溪上”,“有一棵大灌木被冬雪壓彎了,現在有許多枝條垂掛到小溪中”,“一米高的懸崖上落下來”,“一棵巨大的百年雲杉……壓在小溪上”。

劃出小溪流過的坦途:“圓形的水灣”,“來到一個寧靜的`地方”,“溪水溶溶像一個湖”,“水面在豔陽朗照下開闊了起來”。]

提問:小溪在林中奮然前行和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討論並歸納:人的一輩子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總會有挫折、失敗,起起落落,憂喜參半這就是生活,在你“山重水複疑無路”之際不要懷疑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候。]

3、課文把溪水衝破層層障礙奪路而出的情景寫活了,請畫出

[討論並歸納:“卻毫不在乎”、“好象在收緊肌肉”、“水嘟嘟噥噥地彷彿表示不滿……這不是示弱,不是訴怨,也不是絕望。……每一條小溪都深信自己會到達自由的水域”、“水流在剋制的嘟噥聲中穩穩地流淌着,它們興奮得不能不互相呼喚”、“但小溪在樹下找到了出路,匆匆地奔流着”、“小溪毫不吝嗇地將它灌滿水,並繼續前行”、“水流此刻正衝擊着每一根枝條,還一邊流,一邊不斷地互相說着:‘早晚……’強大的水流不急不忙地彼此呼喚,滿懷‘早晚’必到大洋的信心互打招呼,然後又重新興奮地匯合到一起”。]

4、提問:你能從以上概括出“小溪”的性格特點嗎?

[討論並歸納:認定一個目標,什麼也阻擋不了。自信、樂觀、頑強,渴望戰鬥的生活,享受着與困難鬥爭所帶來的無窮樂趣。作者已經把“小溪”人格化了。對人生,對困難、挫折又何嘗不應該像“小溪”那樣。]

5、畫出課文中作者的議論,分析一下表達了什麼思想

①“小溪的生活中,就這樣一會兒泡沫頻起,一會兒在花和晃動的影子間發出興奮的招呼聲。”

②“就讓路途當中出現阻塞吧,讓它出現好了!有障礙,纔有生活;要是沒有的話,水便會毫無生氣地立刻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離開毫無生氣的機體一樣。”

③“小溪流經樹林的全程,是一條充滿持續搏鬥的道路,時間就由此而被創造出來。搏鬥持續不斷,生活和我的意識就在這待續不斷中形成。”

④“是的,要是每一步沒有這些障礙,水就會立刻流走了,也就根本不會有生活和時間了。”

⑤“小溪早晚會流入大洋的自由的水中,而這‘早晚’就正是時間,正是生活。”

⑥“終於明白了:對水來說沒有不同的道路,所有道路早晚都一定會把它帶到大洋。”

⑦“於是,我的夢魂縈繞的時刻翩然而至,停了下來,原來是大地上最後一名的我,最先進入了百花爭豔的世界。我的小溪到達了大洋。”

討論並歸納:作者想借小溪在林中衝破重重障礙的描寫表達自己的人生感悟:作者認爲生活本來就充滿艱難困苦的,每個人都是爲戰勝困難而生,沒有同困難作鬥爭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人生。作者對“時間”與“生活”的認識非常獨到。人生就是一條充滿與困難持續搏鬥的道路,時間就由此而被創造出來。搏鬥持續不斷,生活和人的自我意識就會在這持續不斷中形成。作者經過這一番感悟之後,他的思想、認識已經到達了自由的“大洋”。]

三、小結

作者通過小溪衝破層層阻隔流向自由的大洋的描寫,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悟。

四、佈置作業

1、課後練習一、二。

2、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全文導入

二、研讀課文

1、提問:課文除了寫小溪一路前行之外,還寫了什麼景物?寫得好在哪裏?與全文主旨有什麼關係?

[討論並歸納:還寫了春光、春草、春花、春芽;還有水上漂浮着的雲彩和白楊的種子,還有灰雀、燕雀、杜鵑,各種各樣的昆蟲以及花草樹木的混合香味,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爲小溪一路自信樂觀渲染了氣氛。]

全文有兩處比較集中地描寫了兩岸及水面景色。

27—29段:一片初春景象,“白樺樹上幼芽正在舒青,芽上芳香的樹脂閃閃有光”。“林中路上長着極低的青草,綠得簡直刺眼”作者抓住幼芽閃閃有光與青草刺眼的綠,表達了對春天到來的欣喜之情,春天來了一切充滿了希望,一切都是美好的,小溪在這春光裏回叫得更歡,流得更暢。

31段描寫得更爲生動。天氣轉暖了各種花草動物昆蟲都活躍起來了,在豔陽朗照的水面上盡顯它的生命的活力,“躥”字寫出了第一朵小黃花急不可奈而且生長迅速的情態。寫蒼蠅是“貼着”水面飛,姬蜂“亂竄”,黑星黃粉蝶“翩翩飛舞”,小甲蟲“打轉”。這些動詞用得非常貼切。整個畫面色彩斑斕,有黃的花,黑黑的蝌蚪,淺藍色的蒼蠅,銅色的小甲蟲,鮮豔的黑星黃粉蝶,黃毛小雞似的柳枝上的花,小溪一路千辛萬苦,曲曲折折,跌跌撞撞,從密林流到空地上,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大好景象,就如人生不盡是失敗挫折,光明的前景總會出現。

2、提問:你喜歡哪一段,選這段大聲朗讀,並說說爲什麼喜歡?

討論並歸納:

①“水惹動着新結的花苞花蕾,花蕾反又在水面漾起波紋。”

這句描寫很有趣味。小溪肩負使命,一路奔跑,卻不忘與花蕾開開玩笑,逗逗趣,表現了小溪活潑、調皮的性格。

②“水流在剋制的嘟噥聲中穩穩地流淌。”

“剋制”二字完全擬人化了。對遇上的大障礙嘟噥表示不滿,但不想讓這不滿破壞了自己與其他水流匯合的喜悅,因此要加以剋制。寫得很有趣。把小溪性格寫得豐富,與人的情緒的起伏完全一致。

③好幾處寫道小溪“扭動着肌肉”。

作者把小溪比作強壯的小夥子,正拼其全力在與各種阻擋進行搏鬥。“扭動的肌肉”“收緊的肌肉”讓我們看到了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力量。

④“我在樹根之間坐了下去,緊靠在樹幹上,舉目望那和煦的太陽,於是,我的夢魂縈繞的時刻翩然而至,停了下來,原是大地上最後一名的我,最先進入了百花爭豔的世界。”

這時作者對自然的描寫似乎開始浸透幻想的、隱喻的意象,賦予這篇散文以詩意。在陽光下作者的靈魂飄然而至,這是奮鬥的、向上的、閃光的靈魂。作者終於在博大的、運動着的自然中,發現了自己,肯定了自己。

三、小結

這是一篇借物舒懷之作,文中小溪的形象極爲感人。小溪除了具有人的特點,能借以表達作者的思想外,還具有小溪的特徵“聚集爲一股股的水流,就好象在搏鬥中收緊的肌肉一樣”“遇到大障礙,水就嘟嘟噥噥表示不滿”“溪水分道揚鑣了;一部分水說,這一條路會早點到達目的地,而另一部分水認爲另一邊是近路,於是它們分開了,饒了一個大彎,然後又重新興奮地匯合到一起。”等,都符合浪的特徵。因此,這一擬人形象是塑造得很成功的,顯示了作者的藝術才能。

四、討論課後練習

練習一:在林中流淌的小溪,和人們的生命之流有不少相似的地方:1、溪流行進中不斷出現的障礙,就像是人們生命歷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2、溪流在前進中越過障礙,要集聚力量,要堅持到底,人們戰勝困難同樣要有毅力,同樣要不懈地進行鬥爭;3、溪流行進中有分有合,但都有着共同的終極目標——流向大海,人生奮鬥也要有自己的終極追求;4、小溪在與障礙持續搏鬥中創造了時間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同樣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和時間;5、溪流和周圍的景物構成了美的境界,戰鬥的人生也同樣是美麗的。

作者由景生情,由情生感。景變,情也隨之而變,感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並且不斷深化。

練習二:課文把溪水衝破層層障礙奪路而出的情景寫活了,這是用擬人的手法表現了溪水奮鬥不息的頑強精神,從而表達了作者融入自然、親和自然的情趣,透露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下面以“小溪在搏鬥中竭盡力量……被困在這水灣的春水中”爲例,作一些分析:

“一股股水流像肌肉似的扭動着”這寫出了水流翻滾涌動的情景,但是,水流並未懈怠,仍然“在兩岸緊夾中奮力前進”,水聲更響了,作者從這聲音中聽出溪水執着一念要奔向大洋。小狗魚滯留在水灣中,是閒筆,然而也起了襯托作用,表現了另一種苟且求安的生活。作者用了擬人手法,並且用自己的心去解讀溪流的“心”,物我同一。

練習三:1、林中的小溪具有一種頑強不息的精神,賦予森林以生命的活力;如果森林中沒有小溪,就會變得毫無生氣。

2、有阻力,能激起浪花,作者希望水能生機勃勃地一往無前地奔騰,把戰勝困難作爲生命的樂趣。

3、這裏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是一種反襯手法。正因爲這個地方寧靜,所以灰雀的低鳴和枯葉的簌簌聲纔會“響遍整個樹林”。正如古詩所說“蟬噪林越靜,鳥鳴山更幽”。

五、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完成練習冊作業

《林中小溪》教案 篇六

學習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林中小溪的特點,梳理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

2、能通過朗讀和對語言的賞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顯示出的生命力量。

3、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作者由景而悟的人生信念。

4、通過對其他作品的閱讀,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並能有自己獨特的評價。

重難點分析:

1、“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顯示出的生命力量”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但是,對無形的感受,需要通過有形的朗讀或語言賞析表現出來。

2、學生能夠通過參考書或與其它同學的交流,獲得本文作者人生信念的認識,但是作者是如何由景悟理的過程,得通過老師的引導進一步明確,否則就只是簡單的背主題了。

3、普里什文的散文被稱爲“俄羅斯語言的百草”。作品有其獨特的風格,作爲九年級學生,應該嘗試從一定的高度來評析課文,雖然很難,但可以從學習、借鑑他人的評論開始做起。

課時安排:兩課時

課前學習:

1、自讀課文,疏通字詞;

2、收集有關作者的介紹、評論;

3、嘗試閱讀一些作者的其它文章(文集)。

課堂學習

一、導入:

1、教師引導:交通的發達已使我們失去了遠方。車輪滾滾,機翼轟鳴,傳說中的天涯海角只要數個小時便能抵達。但人們依然習慣於到遠方去尋找風景,去“迴歸自然”。只是在萬水千山踏遍的豪情裏,有誰想到過,就在我們生活的大地上,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與自然之間,還有那麼多生動有趣的事情,有那麼多優美的風景;又有多少人願意將匆匆太匆匆的腳步停下來,做一個大地的閱讀者,去傾聽風聲、鳥鳴和蟲唧,去辨識樹木的年輪,去尋覓鴿羣的蹤跡?在大地這本翻開的書頁上,前蘇聯作家米普里什文作爲一名大地閱讀者的先行者,留下了他的足跡和一批珍貴的自然文本。

2、請同學結合預習進一步簡單介紹作者。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再作適當的強調:他的作品主要是通過對大自然的詩一般的感受,展示了人的精神生活,歌頌人的創造力。

二、整體感知課文

1、作者說:“如果你想了解森林的心靈,那就去找一條林中小溪,順着岸邊往上游或者下游走一走吧。”請同學們在預習的基礎上再次輕聲朗讀課文,思考一下:作者要帶領我們去探訪的是怎樣的一條林中小溪?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把你的思考結果寫下來。

2、學生輕聲朗讀,獨立完成思考。

3、組織學生全班交流。

交流過程中,學生的回答可能存在幾個層次:(1)只能說出小溪的水流量、水色、水質等;(2)能結合小溪經流的環境,初步探討小溪的奔流不息;(3)能根據小溪經歷的曲折探討更深層次的“性格”“品質”等。

無論學生個人的觀點涉及哪個層次,教師都不做輕易的否定。而學生應該可以在交流中意識到:作者寫小溪,決不是就事論事。作者筆下的小溪是帶上了很濃重的擬人色彩的。因此,可以嘗試探討它的“性格”問題。

三、品味小溪形象,獲得人生感悟

(一)探討小溪形象

1、教師指導:小溪前進的路線是曲折的,他流經坦途,也面臨障礙。你能找出它前進的具體路線嗎?

2、學生從書上找出相關內容後全班交流。

交流過程中,教師作板書,有意識地分出“障礙”和“坦途”。

3、教師指導:面對前進道路上的不同情況,小溪分別有怎樣的表現?你能從這些表現中歸納它的性格形象嗎?

4、學生獨立思考,圈點勾畫寫批註之後,小組交流,補充或修正自己的思考和語言表達。

5、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交流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回答的針對性、語言表達的流暢和準確性進行評價。

在交流基礎上,教師板書總結。內容可圍繞三方面:(1)小溪對障礙的看法(2)對光明未來的信念(3)對猥瑣生活的批判。但是,具體的詞彙不在板書上出現,以免限制學生的思維和表達。

(二)獲得人生感悟

1、教師指導:作者對小溪前進的過程寫的層次分明,在小溪遇到障礙(第一次衝擊)——遇到大的障礙(第二次衝擊)——沖刷倒百年雲杉(第三次衝擊)——分流、合流的過程中,作者對人生的思考也在不斷的深入。那麼,你認爲小溪衝破重重障礙奮勇前進的過程,和我們的人生有沒有相似之處呢?它對你又會有怎樣的啓迪呢?

2、學生獨立思考後寫下,全班交流,教師也作爲交流的參與者進入。交流結束,請同學寫下交流所得。

參考意見:(1)溪流行進中不斷出現的障礙,就像人們生命歷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2)溪流在前進中越過障礙,要集聚力量,要堅持到底,人們戰勝困難同樣要有毅力,同樣要堅持不懈地進行鬥爭;

(3)溪流行進中有分有合,但都有着共同的終極目標——流向大洋,人生奮鬥也要有自己的終極追求;

(4)小溪在與障礙持續搏鬥中創造了時間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同樣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和時間;

(5)溪流和周圍的景物構成了美的境界,戰鬥的人生也同樣是美麗的。

交流結果的表達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是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的。表達能夠越豐富越好。

(三)朗讀

1、請同學根據對小溪和作者人生信念的認識,選擇一個片段,嘗試有感情的朗讀。

2、組織朗讀交流。對朗讀者的語音語氣語調和感情表達的深刻性等作出評價。

四、拓展閱讀,評析課文

1、教師指導:有位作家這樣評價普里什文的散文:“……時而有如芳草簌簌作聲,時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時而有如百鳥鳴,時而有如薄冰悄悄脆響……”可見普里什文散文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如果要你來嘗試着評析一下本文,你覺得可以怎麼寫呢?

2、教師給出

教案《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林中小溪》教案九》,來自網!

兩篇評論文章作爲範本,引導學生開展評價性閱讀。

課上不一定有時間完成這一環節,教師可以在課上閱讀拓展材料的基礎上佈置爲課後學習內容。

附(一)佳作品讀:

傾聽自然純淨的呼吸

——讀普列什文的《林中水滴》

身處喧囂的城市,心情因世俗困擾而浮躁。夜半時分,能使靈魂歇息的“清涼劑”是枕邊書——普列什文的《林中水滴》,它帶來大自然最爲純淨清新的呼吸,讓日益被城市鋼筋水泥所隔膜的心,得到滋潤而不至過早老化。

沒有比幽靜的大自然更能讓人心靈悸動的物了。在樸素的葉列茨平坦的原野上,藍得讓人感覺深秋般涼爽的溪流,靜靜滋潤着黑油油的沼澤地。潮溼的秋霧之後,簇簇高大的喬木林和遍野低矮的灌木叢,都變幻出水印木刻一樣的清晰色彩。在已過去的春天、夏天,從第一滴映着薄薄陽光的水珠自小葉毛芽落下,蜉蝣漸漸擺動虛化的尾巴,苔蘚逐漸溼潤的那天開始,自然復甦的根鬚就密密麻麻地傳遍冰碴零亂的土墩。悠閒的獵人漁人們,看見黑水雞飛來了,紅隼飛來了,野鴨飛來了;夜鶯、杜鵑、黃鸝、白眉鶇、雨燕也飛來了;老狗魚、鱸魚、梭魚在鏡子似的湖泊裏遊動起來;熊、松鼠、胡獾、雪兔睜開清澈的眼睛,打量新的世界。蓬勃的野櫻、含蓄的夜美女、蜿蜒的蛇麻草、淌汁的白樺、成叢的羊肚菌、優雅的黑麥、油畫般的蘆葦、地毯似的紫雲英、婀娜的水草,構成原野四季生動的水墨畫。這就是前蘇聯散文大師普列什文《林中水滴》中的景象。

普列什文給予了我們那片土地無以言說的自然畫幅;而滴水的聲音,更是普列什文用心靈觸摸,又用心靈傳達給世界的脈動。諳熟農藝的普列什文把生命交給大自然之後,又小心翼翼地踩着涅爾河岸邊潮溼的泥土,貼近大自然的生命羣落之中。在周圍這些平實的生命羣落裏,他做了普通而微小的一員。他和藹地認識它們,透徹地觀察它們,認真地聆聽它們,親切地感受它們。“第一隻蝦從一個洞中探出頭來,微微動了一下觸鬚。”這是那篇不到50字的著名筆記《第一隻蝦》的結尾。那微動的觸鬚,正是普列什文感受到的靈魂的震顫,如一滴雨水打在夜美女花瓣上的靈敏感應。

生命是如此難以想象地靈敏:伸出遊絲般的觸鬚來,就能感受到周圍是寒冷還是溫暖,是危險還是安全,是醜惡還是善良。在葉列茨幾乎沒有失去童貞的寬闊懷抱,藍天白雲下的所有林木、花草、藻蘚、動物,都滴淌着生命的汁液,留戀這樸素的人間。

在雪後靜謐的森林裏,看到帶雪的樹木姿態萬千,神情飛動,默默地立在那裏,作者忍不住問:“你們爲什麼互不說話,難道見我怕羞嗎?雪花落下來了,才彷彿聽見‘簌簌’聲,似乎那奇異的身影在喁喁私語。”無處不在的生命動感,總讓我們在普列什文的筆下無言地感動。

如葉列茨的沃土和《林中水滴》這書名一樣,普列什文對自然的描述,幾乎是沒有色彩的,又如那隻雨後蝦的反應,普里什文的目光都是細緻的。細緻的感受卻又不是細膩的描述、抒情則不見抒情文字的筆法,都讓我們在真切的描述中領略着自然與生命的真實。

一幅蘊藏生機的早春圖

——讀普里什文的散文詩《水的春天》

《水的春天》是前蘇聯作家普里什文的作品。它以百來字的篇幅,營造了一種春意盎然的氛圍,勾勒出大自然的風光,留給讀者一份恬淡的自然美。使人置身於早春二月的自然景色中,萌發起一種熱愛自然的激情。

《水的春天》的美應該說是集聲、形、色於一身,但作者並沒有這樣寫,而是通過一系列“人們最熟悉的,恰恰就是人們最不瞭解的”意象創造了一個幽靜美的境界。在這篇散文詩中,作者以非常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早春圖,但重點放在“水”上。先寫遠方的積雪,“積雪還很厚,但已經顯得異常疏”。這意味着氣溫逐漸回升,春天的腳步近了,同時也暗示着作者心中的某種願望即將得到實現。這一靜態的描摹,卻被一隻活動的野兔“攪”了,構成靜中有動的一個小場面,進一步激活讀者的視線去關注下一個場景,關注即將來臨的春天。

誰不愛廣闊的草原?誰不喜歡蔚藍的大海?誰不喜歡青青的芳草地?可是,作者並未從大的方面入手,只從人們不去注意的地方寫起,也並沒有通過五彩繽紛的顏色美來豐富讀者的視覺;而是簡單地描繪了積雪、鳥羣、白樺樹以及大路上的殘冰,浮着冰塊的河牀。以這些意象,共同構築了關於“水”的世界,在這冰雪即將融化的時刻,凸現出一種恬靜自然的美。“遠處飛來的鳥羣,在開始發黑的土地上尋找着食物”。這羣鳥在尋找食物,是因着季節的更換,重新來到久別的地方,怎能不高興不已?畢竟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了。它們的心情正如“雨裏的白樺林”“高興得流淚”,這閃光的“水珠兒”正是鳥羣們的“淚珠”。同時,“白樺林”也因久違的一場春雨而“高興得流淚”。這是我們對生活的一種渴求得到滿足時的真實寫照,因爲生活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實現理想的過程。

緊接着作者把讀者的視線吸引到近處的大路上和河岸邊。“殘冰狼藉”,浮着冰塊的河牀兩岸鬆軟、塌陷了。”破碎的殘冰鋪蓋着的大路被人們踏着春天的腳步踩碎了。這不僅僅是“踩碎了殘冰”,而是踩碎了“一個漫長而又寒冷”的季節。河牀中的冰開始解凍了,野兔“留下了長長的足跡一串”,這又構成了一幅寓意深刻的寫意圖。

這篇散文詩,作者用寫生性的手法,把平常生活中不被人們注意的大自然景觀,寫成帶有極強畫面感的詩歌,出現在人們眼簾的是一幅早春二月圖。全文由遠及近,通過讀者視線的轉移,進一步領略大自然美的層次感。在這樣平淡樸實的意境中,去尋找“留下長長的足跡一串”的野兔。

附(二)推薦閱讀:阿爾謝尼耶夫《在烏蘇裏的莽林中》

美國的兩部綠色圖書———《夏日走過山間》和《醒來的森林》

《林中小溪》教案 篇七

如果你想了解森林的心靈,那就去找一條林中小溪,順着岸邊往上游或者下游走一走吧。剛開春的時候,我從那條可愛的小溪邊走過。下面就是我在那兒的所見所聞和所想。

我看見,流水在淺的地方遇到雲杉樹根的障礙,於是衝着樹根潺潺鳴響,冒出氣泡來。這些氣泡一冒出來,就迅速地漂走,不久即破滅,但大部分會漂到新的障礙那兒,擠成白花花的一團,老遠就可以望見。

水遇到一個又一個障礙,卻毫不在乎,它只是聚集爲一股股水流,彷彿在避免不了的一場搏鬥中收緊肌肉一樣。

水在顫動。陽光把顫動的水影投射到雲杉樹上和青草上,那水影就在樹幹和青草上忽閃。水在顫動中發出淙淙聲響,青草彷彿在這樂聲中生長,水影顯得那麼調和。

流過一段又淺又闊的地方,水急急注入狹窄的深水道,因爲流得急而無聲,就好像在收緊肌肉,而太陽不甘寂寞,讓那水流緊張的影子在樹幹和青草上不住地忽閃。

如果遇上大的障礙,水就嘟嘟噥噥地彷彿表示不滿,這嘟噥聲和從障礙上飛濺過去的聲音,老遠就可聽見。然而這不是示弱,不是訴怨,也不是絕望,這些人類的感情,水是毫無所知的。每一條小溪都深信自己會到達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像厄爾布魯士峯一樣的山,也會將它劈開,早晚會到達……

太陽所反映的水上漣漪的影子,像輕煙似的'總在樹上和青草上晃動着。在小溪的淙淙聲中,飽含樹脂的幼芽在開放,水下的草長出水面,岸上青草越發繁茂。

這兒是一個靜靜的旋渦,旋渦中心是一棵倒樹,有幾隻亮閃閃的小甲蟲在平靜的水面上打轉,惹起了粼粼漣漪。

水流在剋制的嘟噥聲中穩穩地流淌着,它們興奮得不能不互相呼喚:許多支有力的水流都流到了一起,匯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間又說話又呼喚——這是所有來到一起又要分開的水流在打招呼呢。

水惹動着新結的黃色花蕾,花蕾反又在水面漾起波紋。小溪的生活中,就這樣一會兒泡沫頻起,一會兒在花和晃動的影子間發出興奮的招呼聲。

有一棵樹早已橫堵在小溪上,春天一到竟還長出了新綠,但小溪在樹下找到了出路,匆匆地奔流着,晃着顫動的水影,發出潺潺的聲音。

有些草早已從水下鑽出來了,現在立在溪流中頻頻點頭,算是既對影子的顫動又對小溪的奔流的回答。

就讓路途當中出現阻塞吧,讓它出現好了!有障礙,纔有生活;要是沒有的話,水便會毫無生氣地立刻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離開毫無生氣的機體—樣。

途中有一片寬闊的窪地。小溪毫不吝嗇地將它灌滿水,並繼續前行,而留下那水塘過它自己的日子。

有一棵大灌木被冬雪壓彎了,現在有許多枝條垂掛到小溪中,煞像一隻大蜘蛛,灰濛濛的,爬在水面上,輕輕搖晃着所有細長的腿。

雲杉和白楊的種子在漂浮着。

小溪流經樹林的全程,是一條充滿持續搏鬥的道路,時間就由此而被創造出來。搏鬥持續不斷,生活和我的意識就在這持續不斷中形成。

是的,要是每一步沒有這些障礙,水就會立刻流走了,也就根本不會有生活和時間了……

小溪在搏鬥中竭盡力量,溪中一股股水流像肌肉似的扭動着,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小溪早晚會流入大洋的自由的水中,而這“早晚”就正是時間,正是生活。

一股股水流在兩岸緊夾中奮力前進,彼此呼喚,說着“早晚”二字。這“早晚”之聲整天整夜地響個不斷。當最後一滴水還沒有流完,當春天的小溪還沒有乾涸的時候,水總是不倦地反覆說着:“我們早晚會流入大洋。”

流淨了冰的岸邊,有一個圓形的水灣。一條在發大水時留下的小狗魚,被困在這水灣的春水中。

你順着小溪會突然來到一個寧靜的地方。你會聽見,一隻灰雀的低鳴和一隻蒼頭燕雀惹動枯葉的簌簌聲,竟會響遍整個樹林。

有時一些強大的水流,或者有兩股水的小溪,呈斜角形匯合起來,全力衝擊着被百年雲杉的許多粗壯樹根所加固的陡岸。

真愜意啊:我坐在樹根上,一邊休息,一邊聽陡岸下面強大的水流不急不忙地彼此呼喚,聽它們滿懷“早晚”必到大洋的信心互打招呼。

流經小白楊樹林時,溪水溶溶像一個湖,然後集中向一個角落,從一米高的懸崖上落下來,老遠就可聽見嘩嘩聲。這邊一片嘩嘩聲,那小湖上卻悄悄地泛着漣漪,密集的現了自己的感情評價。

小溪使我留連,我老舍不得離它而去,因此反倒覺得乏味起來。

我走到林中一條路上,這兒現在長着極低的青草,綠得簡直刺眼,路兩邊有兩道車轍,裏邊滿是水。

在最年輕的白樺樹上,幼芽正在舒青,芽上芳香的樹脂閃閃有光,但是樹林還沒有穿上新裝。在這還是光禿禿的林中,今年曾飛來一隻杜鵑:杜鵑飛到禿林子來,那是不吉利的。

在春天還沒有裝扮,開花的只有草莓、白頭翁和報春花的時候,我就早早地到這個採伐跡地來尋勝,如今已是第十二個年頭了。這兒的灌木叢,樹木,甚至樹墩子我都十分熟悉,這片荒涼的採伐跡地對我來說是一個花園:每一棵灌木,每一棵小松樹、小云杉,我都撫愛過,它們都變成了我的,就像是我親手種的—樣,這是我自己的花園。

我從自己的“花園”回到小溪邊上,看到一件了不得的林中事件:一棵巨大的百年雲杉,被小溪沖刷了樹根,帶着全部新、老球果倒了下來,繁茂的枝條全都壓在小溪上,水流此刻正衝擊着每一根枝條,還一邊流,一邊不斷地互相說着:“早晚……”

小溪從密林裏流到空地上,水面在豔陽朗照下開闊了起來。這兒水中躥出了第一朵小黃花,還有像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已經相當成熟了,從一顆顆透明體裏可以看到黑黑的蝌蚪。也在這兒的水上,有許多幾乎同跳蚤那樣小的淺藍色的蒼蠅,貼着水面飛一會就落在水中;它們不知從哪兒飛出來,落在這兒的水中,它們的短促的生命,就好像這樣一飛一落。有一隻水生小甲蟲,像銅一樣亮閃閃,在平靜的水上打轉。一隻姬蜂往四面八方亂竄,水面卻紋絲不動。一隻黑星黃粉蝶,又大又鮮豔,在平靜的水上翩翩飛舞。這水灣周圍的小水窪里長滿了花草,早春柳樹的枝條也已開花,茸茸的像黃毛小雞。

小溪怎麼樣了呢?一半溪水另覓路徑流向一邊,另一半溪水流向另一邊。也許是在爲自己的“早晚”這一信念而進行的搏鬥中,溪水分道揚鑣了:一部分水說,這一條路會早一點兒到達目的地,而另一部分水認爲另一邊是近路,於是它們分開來了,繞了一個大彎子,彼此之間形成了一個大孤島。然後又重新興奮地匯合到一起,終於明白:對水來說沒有不同的道路,所有道路早晚都一定會把它帶到大洋。

我的眼睛得到了愉悅,耳朵裏“早晚”之聲不絕,楊樹和白樺幼芽的樹脂的混合香味撲鼻而來。此情此景我覺得再好也沒有了,我再不必匆匆趕到哪兒去了。我在樹根之間坐了下去,緊靠在樹幹上,舉目望那和煦的太陽,於是,我的夢魂縈繞的時刻翩然而至,停了下來,原是大地上最後一名的我,最先進入了百花爭豔的世界。

我的小溪到達了大洋。

《林中小溪》教案 篇八

《林中小溪》

課時: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大意。

2.領略課文中描寫的大自然的優美景色。

3.學習課文中白描手法的運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品味文章語言。

2.在情景交融中感悟作者的人生信念。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1.領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顯示的生命力。2.學習文中白描手法的運用。難點1.在情景交融中感悟作者的人生信念。2.理解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教學突破1.通過反覆朗讀課文幫住學生領略大自然得美。2.把握作者思想脈絡來理清課文層次。

(第1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導入  :有一位蘇聯作家,長期以俄羅斯高加索林區爲創作基地,以森林地帶大自然美麗風光爲表現對象。

他依靠自己豐富的林學知識,讀懂了自然界這本大書,他的作品抒寫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學們知道這位作家是誰嗎?

2.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並請一位同學結合預習簡單介紹作者。

3.對學生的回答作適當的補充:他的作品主要是通過對大自然的詩一般的感受,展示了人的精神生活,歌頌人的創造力。然後檢查生詞預習。

出示板書:顫動,漣漪,潺潺,乾涸,簌簌,縈繞。注音並解釋。點名讓一位學生完成。

二、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講解:這篇課文寫出了小溪和森林的美麗,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體會大自然的美麗。

2.指出學生在朗讀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個別生詞讀音錯誤;

語氣停頓不當;沒有讀出感情等等。

3.講解:本文的作者是一位長期以俄羅斯高加索林區爲創作基地,以森林地帶大自然美麗風光爲表現對象的作家。在本文中作者爲我們描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小溪所顯示出的生命力。提問:課文在哪些地方體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小溪所顯示出的生命力?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4.講解:我們之所以能感受到小溪和森林的美麗,一方面是因爲文章的語言很優美,更重要的是,課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把它們當作有感情、有靈魂,有人格精神的人來表現。提問:你們能結合文中具體內容來談談自己的體會嗎?

5.講解:作者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所以在文章中處處體現了他對小溪和森林的讚美之情。課文在這種感情支配下組織行文,一氣呵成。指導學生從把握作者思想脈絡來理清層次。

6.讓學生自讀課文,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教師小結,佈置作業

1.小結:有位作家這樣評價普里什文的散文——時而有如芳草簌簌作聲,時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時而有如百鳥鳴,時而有如薄冰悄悄脆響……結合課文仔細體會。

2.指導學生完成課後練習三。

(第2課時)

一、複習已學內容,進入新課學習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幫助學生回憶上節課所學知識。

2.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話,點名在班上朗讀。然後進入新課學習。

二、討論交流

1.提問:溪在林中衝破重重障礙奮然前行,這和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有什麼相似的地方?組織學生討論後回答。

2.補充:小溪在與障礙搏鬥中創造了時間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同樣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和時間;溪流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創造了美好的生活,相信我們的人生,同樣會如此美麗。提問:作者從自然景觀中感悟到了什麼樣的人生哲理?讓學生討論交流並回答。

3.指出:作者正是因爲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纔會對森林和小溪的觀賞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而且課文處處寫景都透露了作者的主觀感情。作家喜歡把自己的文章稱作詩體隨筆,可見文中詩的因素很濃。這一方面表現在揭示的道理深刻,另一方面體現在他的語言上。提問:文章的語言有什麼特點?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一生回答:溪流前進中有分有合,但始終向着共同目標前進,我們的生活也是同樣的;一生回答:溪流在前進中越過障礙,要蓄積力量,堅持到底,我們對待困難也要堅持,要有毅力。

2.討論後明確:本文通過對小溪流過森林全程中表現出來的沖決一切障礙,非到達自由水域不可的頑強精神的描寫,透露了融人自然,親和自然的感情,表現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3.討論交流。最後總結出文章的語言特色:一,文章帶有口語色彩,就像和朋友交談;二,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來寫,用擬人的手法把小溪和森林當作有感情有靈魂的人來寫;第三,語言睿智深沉,字裏行間透露出靈氣。

三、仿寫練習,總結全文

1.小結:課文是情景相生,由景生情,由情而悟,每一種感悟都是由特定的情景暗示出來的。讓學生仿照課文寫一段話。

2.指導學生完成課後練習一。

《林中小溪》教案 篇九

林中小溪

普里什文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寓人生哲理於自然景物之中的寫法。

2、體會文中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3、通過反覆誦讀、仔細品味,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品味本文的語言之美。

2、難點:從中悟出人生哲理。

[教學時數]教時

第一教時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普里什文(又譯作普里希文)(1873~1954)蘇聯作家。

2、導語

同學們你有沒有在林中小溪畔漫步的經歷,如果沒有的話請你和蘇聯作家普里什文一起作一次林間之遊,觀賞一下俄羅斯原始森林的風光。

二、賞析課文

1、認真閱讀《林中小溪》,初步感受文章的語言魅力,注意要讀出感情,正確把握語調、語氣,自己喜歡的段落可以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讀,老師巡視、指導)

同學們,能不能把你們最喜歡的或者自己感覺讀得最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聽?請老師給配上音樂。

2、畫出文中小溪所經歷的障礙及流經的坦途

[討論並歸納:“流水在淺的地方遇到雲杉樹根的障礙”,“狹窄的深水道”,“旋渦中心是一棵樹早已橫堵在小溪上”,“有一棵大灌木被冬雪壓彎了,現在有許多枝條垂掛到小溪中”,“一米高的懸崖上落下來”,“一棵巨大的百年雲杉……壓在小溪上”。

劃出小溪流過的坦途:“圓形的水灣”,“來到一個寧靜的地方”,“溪水溶溶像一個湖”,“水面在豔陽朗照下開闊了起來”。]

提問:小溪在林中奮然前行和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討論並歸納:人的一輩子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總會有挫折、失敗,起起落落,憂喜參半這就是生活,在你“山重水複疑無路”之際不要懷疑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候。]

3、課文把溪水衝破層層障礙奪路而出的情景寫活了,請畫出

[討論並歸納:“卻毫不在乎”、“好象在收緊肌肉”、“水嘟嘟噥噥地彷彿表示不滿……這不是示弱,不是訴怨,也不是絕望。……每一條小溪都深信自己會到達自由的水域”、“水流在剋制的嘟噥聲中穩穩地流淌着,它們興奮得不能不互相呼喚”、“但小溪在樹下找到了出路,匆匆地奔流着”、“小溪毫不吝嗇地將它灌滿水,並繼續前行”、“水流此刻正衝擊着每一根枝條,還一邊流,一邊不斷地互相說着:‘早晚……’強大的水流不急不忙地彼此呼喚,滿懷‘早晚’必到大洋的信心互打招呼,然後又重新興奮地匯合到一起”。]

4、提問:你能從以上概括出“小溪”的性格特點嗎?

[討論並歸納:認定一個目標,什麼也阻擋不了。自信、樂觀、頑強,渴望戰鬥的生活,享受着與困難鬥爭所帶來的無窮樂趣。作者已經把“小溪”人格化了。對人生,對困難、挫折又何嘗不應該像“小溪”那樣。]

5、畫出課文中作者的議論,分析一下表達了什麼思想

①“小溪的生活中,就這樣一會兒泡沫頻起,一會兒在花和晃動的影子間發出興奮的招呼聲。”

②“就讓路途當中出現阻塞吧,讓它出現好了!有障礙,纔有生活;要是沒有的話,水便會毫無生氣地立刻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離開毫無生氣的機體一樣。”

③“小溪流經樹林的全程,是一條充滿持續搏鬥的道路,時間就由此而被創造出來。搏鬥持續不斷,生活和我的意識就在這待續不斷中形成。”

④“是的,要是每一步沒有這些障礙,水就會立刻流走了,也就根本不會有生活和時間了。”

⑤“小溪早晚會流入大洋的自由的水中,而這‘早晚’就正是時間,正是生活。”

⑥“終於明白了:對水來說沒有不同的道路,所有道路早晚都一定會把它帶到大洋。”

⑦“於是,我的夢魂縈繞的時刻翩然而至,停了下來,原來是大地上最後一名的我,最先進入了百花爭豔的世界。我的小溪到達了大洋。”

討論並歸納:作者想借小溪在林中衝破重重障礙的描寫表達自己的人生感悟:作者認爲生活本來就充滿艱難困苦的,每個人都是爲戰勝困難而生,沒有同困難作鬥爭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人生。作者對“時間”與“生活”的認識非常獨到。人生就是一條充滿與困難持續搏鬥的道路,時間就由此而被創造出來。搏鬥持續不斷,生活和人的自我意識就會在這持續不斷中形成。作者經過這一番感悟之後,他的思想、認識已經到達了自由的“大洋”。]

三、小結

作者通過小溪衝破層層阻隔流向自由的大洋的描寫,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悟。

四、佈置作業

1、課後練習一、二。

2、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全文導入

二、研讀課文

1、提問:課文除了寫小溪一路前行之外,還寫了什麼景物?寫得好在哪裏?與全文主旨有什麼關係?

[討論並歸納:還寫了春光、春草、春花、春芽;還有水上漂浮着的雲彩和白楊的種子,還有灰雀、燕雀、杜鵑,各種各樣的昆蟲以及花草樹木的混合香味,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爲小溪一路自信樂觀渲染了氣氛。]

全文有兩處比較集中地描寫了兩岸及水面景色。

27—29段:一片初春景象,“白樺樹上幼芽正在舒青,芽上芳香的樹脂閃閃有光”。“林中路上長着極低的青草,綠得簡直刺眼”作者抓住幼芽閃閃有光與青草刺眼的綠,表達了對春天到來的欣喜之情,春天來了一切充滿了希望,一切都是美好的,小溪在這春光裏回叫得更歡,流得更暢。

31段描寫得更爲生動。天氣轉暖了各種花草動物昆蟲都活躍起來了,在豔陽朗照的水面上盡顯它的生命的活力,“躥”字寫出了第一朵小黃花急不可奈而且生長迅速的情態。寫蒼蠅是“貼着”水面飛,姬蜂“亂竄”,黑星黃粉蝶“翩翩飛舞”,小甲蟲“打轉”。這些動詞用得非常貼切。整個畫面色彩斑斕,有黃的花,黑黑的蝌蚪,淺藍色的蒼蠅,銅色的小甲蟲,鮮豔的黑星黃粉蝶,黃毛小雞似的柳枝上的花,小溪一路千辛萬苦,曲曲折折,跌跌撞撞,從密林流到空地上,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大好景象,就如人生不盡是失敗挫折,光明的前景總會出現。

2、提問:你喜歡哪一段,選這段大聲朗讀,並說說爲什麼喜歡?

討論並歸納:

①“水惹動着新結的花苞花蕾,花蕾反又在水面漾起波紋。”

這句描寫很有趣味。小溪肩負使命,一路奔跑,卻不忘與花蕾開開玩笑,逗逗趣,表現了小溪活潑、調皮的性格。

②“水流在剋制的嘟噥聲中穩穩地流淌。”

“剋制”二字完全擬人化了。對遇上的大障礙嘟噥表示不滿,但不想讓這不滿破壞了自己與其他水流匯合的喜悅,因此要加以剋制。寫得很有趣。把小溪性格寫得豐富,與人的情緒的起伏完全一致。

③好幾處寫道小溪“扭動着肌肉”。

作者把小溪比作強壯的小夥子,正拼其全力在與各種阻擋進行搏鬥。“扭動的肌肉”“收緊的肌肉”讓我們看到了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力量。

④“我在樹根之間坐了下去,緊靠在樹幹上,舉目望那和煦的太陽,於是,我的夢魂縈繞的時刻翩然而至,停了下來,原是大地上最後一名的我,最先進入了百花爭豔的世界。”

這時作者對自然的描寫似乎開始浸透幻想的、隱喻的意象,賦予這篇散文以詩意。在陽光下作者的靈魂飄然而至,這是奮鬥的、向上的、閃光的靈魂。作者終於在博大的、運動着的自然中,發現了自己,肯定了自己。

三、小結:

這是一篇借物舒懷之作,文中小溪的形象極爲感人。小溪除了具有人的特點,能借以表達作者的思想外,還具有小溪的特徵“聚集爲一股股的水流,就好象在搏鬥中收緊的肌肉一樣”“遇到大障礙,水就嘟嘟噥噥表示不滿”“溪水分道揚鑣了;一部分水說,這一條路會早點到達目的地,而另一部分水認爲另一邊是近路,於是它們分開了,饒了一個大彎,然後又重新興奮地匯合到一起。”等,都符合浪的特徵。因此,這一擬人形象是塑造得很成功的,顯示了作者的藝術才能。

四、討論課後練習

練習一:在林中流淌的小溪,和人們的生命之流有不少相似的地方:1、溪流行進中不斷出現的障礙,就像是人們生命歷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2、溪流在前進中越過障礙,要集聚力量,要堅持到底,人們戰勝困難同樣要有毅力,同樣要不懈地進行鬥爭;3、溪流行進中有分有合,但都有着共同的終極目標——流向大海,人生奮鬥也要有自己的終極追求;4、小溪在與障礙持續搏鬥中創造了時間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同樣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和時間;5、溪流和周圍的景物構成了美的境界,戰鬥的人生也同樣是美麗的。

作者由景生情,由情生感。景變,情也隨之而變,感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並且不斷深化。

練習二:課文把溪水衝破層層障礙奪路而出的情景寫活了,這是用擬人的手法表現了溪水奮鬥不息的頑強精神,從而表達了作者融入自然、親和自然的情趣,透露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下面以“小溪在搏鬥中竭盡力量……被困在這水灣的春水中”爲例,作一些分析:

“一股股水流像肌肉似的扭動着”這寫出了水流翻滾涌動的情景,但是,水流並未懈怠,仍然“在兩岸緊夾中奮力前進”,水聲更響了,作者從這聲音中聽出溪水執着一念要奔向大洋。小狗魚滯留在水灣中,是閒筆,然而也起了襯托作用,表現了另一種苟且求安的生活。作者用了擬人手法,並且用自己的心去解讀溪流的“心”,物我同一。

練習三:1、林中的小溪具有一種頑強不息的精神,賦予森林以生命的活力;如果森林中沒有小溪,就會變得毫無生氣。

2、有阻力,能激起浪花,作者希望水能生機勃勃地一往無前地奔騰,把戰勝困難作爲生命的樂趣。

3、這裏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是一種反襯手法。正因爲這個地方寧靜,所以灰雀的低鳴和枯葉的簌簌聲纔會“響遍整個樹林”。正如古詩所說“蟬噪林越靜,鳥鳴山更幽”。

五、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完成練習冊作業

授後小記:

本文是描寫俄羅斯高加索地區春天森林中的景色的,教學時可以藉助剛結束的第一篇課文,啓發學生思考:

1、“林中小溪”之類的自然景色很多,作者如何將眼前景與人生感悟有機結合完成全文的?

2、每一種理的感悟,都是由外界特定的情境暗示出來的,學習中要重在引導學生找出這兩者之間的對應關係。

《林中小溪》教案 篇十

教學內容:《林中小溪》

教學目標

1、繼續訓練吟哦諷誦的讀書方法,學會通過朗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深入體味

作者的情感,並有所感悟。

2、整體感知小溪流向大海的過程,體會情與景交融的美好境界。

3、感受小溪的情感與精神世界,感受小溪的形象,並從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啓發。

4、吟哦諷誦,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文章的主旨。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領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顯示的生命力量,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

2、欣賞文章由景而情,由情而悟,一氣呵成的寫作特色。

3、用白描和擬人的手法表現小溪和森林之美,領會作者是怎樣化身小溪去體察的。

教學過程:

課前先學:

1、閱讀全文,瞭解作者寫林中小溪主要寫了什麼,是從什麼角度寫的?

2、文中的景色描寫形象如畫,抒發的情感激昂而深刻,請選取某些片段吟哦諷誦,認真體會、感悟。

口語訓練:蒐集、篩選、組合材料,寫一段介紹家鄉的風景、特產、風俗、民情的話,在課前讀給大家聽(鼓勵脫稿)

導學讀標:

1、能夠正確、流暢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能夠運用吟哦諷誦的讀書方法,把讀、思、悟結合起來,有所收益。

3、體會文章寫景的特點,理解作者一些激情洋溢的抒情、議論性句子的含義。把文章初步讀懂。

釋疑解難:學生自由提問,教師組織學生有選擇地討論、解決。

精讀探究:教師:同學們,你們的家鄉有小溪嗎?你心目中的小溪是什麼樣的呢?蘇聯作家普里什文用他那細緻而飽含熱情的文筆,把大自然中森林的美和小溪的活力和展現在我們面前,他賦予了大自然以靈魂和生命,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用文字爲我們編織的神奇的藝術世界吧!請同學們先講講了解作者寫林中小溪主要寫了什麼,是從什麼角度寫的?

(主要寫了小溪向大海奔流的過程,寫作的角度是小溪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教師:文中的景色描寫形象如畫,抒發的情感激昂而深刻,請選取片段吟哦諷誦,並說出自己的體會、感悟。

(教師應在學生閱讀與談感受時明確文中所反應的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體現出來的活力和精神品質,明確文中使用的白描手法和擬人手法。這個教學環節要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談論心理感受,不可匆忙揭過去。白描手法可向學生略做解釋,即抓住事物特徵進行簡筆勾勒。)

拓展延伸:文中寫到了“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淺藍色的蒼蠅”,你覺得這是否破壞了大自然的美?作者爲什麼寫這些我們習慣上覺得不潔淨的東西?

板書設計:

林中小溪

白描手法,抓住事物特徵簡筆勾勒。

擬人化手法:把事物寫得富有生氣,揭示出小溪的性格特徵和情感世界,更有情態美和感染力。

啓發意義(答題思路):引用原文—蘊涵哲理—生活實踐—領悟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把握小溪的形象,從小溪奮鬥的過程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啓示。

2、吟哦諷誦部分段落,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過程:

課前先學:

1、熟讀文章表現小溪衝破重重阻礙、奪路而出的段落;熟讀課文末尾幾段,體會“我”和小溪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

2、閱讀蘇雪林的《溪水》,比較二者的不同之處。

口語訓練:看課件小溪流淌的畫面,隨感而發,自由抒發對小溪的感情。

導學讀標:

1、把握小溪的形象,從小溪奮鬥的過程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啓示。

2、吟哦諷誦,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文章的主旨。

釋疑解難:學生自由提問,教師組織學生有選擇地討論、解決。

精讀探究:教師:小溪在向大海奔流、進發的過程中,經歷了哪些阻礙?請把相關的話讀出來,並加以概括。並請思考:小溪憑藉什麼衝破了這些阻礙?)

(有云杉樹根、又淺又闊的窪地、一棵倒樹橫在溪面上……從文中得知,小溪憑藉的是:遠大的理想使它產生了巨大的動力;它對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充滿自信和樂觀,不斷地自我激勵;能和其他的小溪合流產生更大的力量……

(教師)你從小溪的奮鬥歷程中感悟到了什麼人生哲理?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

(學生可以從樹立理想、堅強意志、健康心態等方面上去探索人生之路,不設立固定答案;答題時可以只就小溪某個方面的特點進行解說,如“執着”,答題的思路是:可以從小溪從不妥協,絕不放棄中感受到他的“執着”,他越過了一道道溝坎,一棵棵傾倒的樹木,他始終樂觀,堅信自己“早晚會流入大洋”,他還學會了繞過障礙,和其他溪流合而爲一,奮力前進,最終到達了目的,他的這種執着的精神是非常值得人們學習的,人們可以用自己的生活實踐去印證執着的重要性,以反思不足,激勵自我。)

拓展延伸:請認真閱讀課文最後幾段,體會“我”和小溪“心靈對話”的過程,兩個同學合作,把彼此的對話表演出來。完了老師可以採訪“我”或者小溪,請他們談談。難點是:理解“原是大地上最後一名的我,最先進入了百花爭豔的世界”的含義。

板書設計:

林中小溪

小溪 有遠大理想

有毅力

有智慧

樂觀自信

達標檢測:

一、請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者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溪水chán chán ( ) 水shān ( ) 顫動 ( )

忽閃( ) 嘟噥 ( ) 水波lín lín ( )

Lián yī ( ) 花lěi ( ) 吝嗇 ( )

枯葉 sǜ sǜ ( ) 躥出 ( ) 尋覓 ( )

二、理解下面的話的意思:

第1到3題見課文後練習三

4、當最後一滴水還沒有流完,當春天的小溪還沒有乾涸的時候,水總是不倦地反覆說着:“我們早晚會流進大洋。”

這裏的“早晚”有什麼意味?

(這裏,作者用擬人化手法描寫溪水不斷地對自己說:“我們早晚會、流進大洋,表現小溪充分認識到了前進道路上的艱辛,對自己最終能夠戰勝困難,到達目的地,實現遠大理想充滿了信心,這句話同時也是對自己的鼓勵。

5、我的小溪到達了大洋。

爲什麼要說“我的小溪”呢?

(作者從小溪身上領悟到了人生的哲理,小溪的勇敢、執着、毅力非凡,堅定樂觀的性格是作者所追求的性格,小溪的形象也正作者心中是理想人格的寫照。)

三、閱讀蘇雪林的《溪水》,然後答題:

溪水

蘇雪林

我們攜着手走進林子,溪水漾着笑渦,似乎歡迎我們的雙影。這道溪流,本來溫柔得像少女般可愛,但不知何時流入深林,她的身體便被囚禁在重疊的濃翠中間。

早晨時她不能面向玫瑰色的朝陽微笑,夜深時不能和娟娟的月兒談心,她的明澈瑩晶的眼波,漸漸變成憂鬱的深藍色,時時悽咽着的憂傷的調子,她是如何的沉悶呵!在夏天的時候。

幾番秋雨之後,溪水長了幾篙;早凋的梧楸,飛盡了翠葉;黃金色的曉霞,從杈枒樹隙裏,深入溪中;潑靛的波面,便泛出彩虹似的光。

現在,水恢復從前活潑和快樂了,一面疾忙地向前走着,一面還要沿途和遇見的落葉、枯枝淘氣。

一張小小的紅葉兒,聽了狡獪的西風勸告,私下離開母親出來頑玩,直到半路上,風兒偷偷兒地溜走了,他便一跤跌在溪水裏。

水是怎樣的開心呵,好將那可憐的失路的小紅葉兒,推推擠擠地推到一個漩渦裏,使他滴滴溜溜地打圓轉兒;那葉向前不得,向後不能,急得幾乎哭出來;水笑嘻嘻地將手一鬆,他才一溜煙地逃走了。

水是這樣歡喜捉弄人的,但流到壩塘邊,她自己的魔難也來了。你記得麼?壩下邊不是有許多大石頭,阻住水的去路?

水初流到石邊時,還是不經意地涎着臉撒嬌撒癡地要求石頭放行,但石頭卻像沒有耳朵似的,板着冷靜的面孔,一點兒不理。於是水開始嬌嗔起來了,拼命向石頭衝突過去;衝突激烈時,淺碧的衣裳袒開了,露出雪白的胸臂,肺葉收放,呼吸極其急促,發出怒吼的聲音來,縷縷銀絲頭髮,四散飛起。

劈劈拍拍,溫柔的巴掌,盡打在石頭皺紋深陷的頰邊,——她真地怒了,不是兒戲。

誰說大石頭是始終頑固呢?巴掌來得狠了,也不得不低頭躲避。於是水安然渡過難關了。

她雖然得勝了,然而弄得異常疲倦,曳了淺碧的衣裳去時,我們還聽見她斷續的喘息聲。

我們到這樹林中來,總要到這壩塘邊參觀水石的爭執,一坐總是一兩個鐘頭。

1、《林中小溪》和《溪水》的性格上有什麼相似點和不同點?請舉例說明。

(普列什文筆下的小溪充滿活力,有理想,有毅力,有智慧,樂觀自信;蘇雪林筆下的溪水活潑可愛,有點任性,不達目的不罷休)

2、本文是篇美文,語辭美、描敘美、情趣美,請任選一方面感受,加以說明。

如:“水初流到石邊時,還是不經意地涎着臉撒嬌撒癡地要求石頭放行,但石頭卻像沒有耳朵似的,板着冷靜的面孔,一點兒不理。於是水開始嬌嗔起來了,拼命向石頭衝突過去;衝突激烈時,淺碧的衣裳袒開了,露出雪白的胸臂,肺葉收放,呼吸極其急促,發出怒吼的聲音來,縷縷銀絲頭髮,四散飛起。……劈劈拍拍,溫柔的巴掌,盡打在石頭皺紋深陷的頰邊,——她真地怒了,不是兒戲。”運用了擬人化手法,從“涎着臉撒嬌撒癡地要求石頭放行”到“開始嬌嗔起來了,拼命向石頭衝突”再到“劈劈拍拍,溫柔的巴掌,盡打在石頭皺紋深陷的頰邊”細膩、生動地寫出了溪水由緩到急衝擊大石的過程,充滿了趣味,給人以美的享受。

3、“我們到這樹林中來,總要到這壩塘邊參觀水石的爭執,一坐總是一兩個鐘頭。”你知道作者坐在溪邊感悟到了什麼嗎?

(本題不設固定答案,只要答得合理即可,但答案必須圍繞《溪水》來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