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風箏教案(整理21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21篇《風箏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風箏教案》相關的範文。

風箏教案(整理21篇)

篇1:風箏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與實踐,使學生學會扎制簡單的風箏。

2、能力目標:

⑴ 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動手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⑵ 養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耐心細緻、不怕困難、團結協作的優秀品質。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扎制簡單的平板式風箏的方法,學會扎簡單的風箏。

2 、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善於觀察、勇於創新,創作出造型各異的風箏。

三、課型

1、實踐創造型。

2、基本環節:

創設情境---實物展示---引導探究---遷移創新---展示評價。

四、教學手段、設備

1、教學手段:採用多媒體教學。

2、教學設備:電視機、錄像機、錄音機、投影儀、風箏骨架成品風箏。

五、教學過程

程序

內容

師生活動

達標意圖

創設情境

運用古詩《村居》導出“風箏”,運用錄像激趣導出“扎”。

讓學生背誦《村居》說出“紙鳶”的意思,學生觀看錄像。教師板題。

揭示課題

明確學習任務

實物展示

教師展示課前製作的兩個風箏及八角風箏骨架。

教師展示風箏的同時,請學生觀察說出扎風箏的特點:左右對稱,及八角風箏的扎制方法。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引導探究

利用投影儀演示八角風箏的扎制過程。

學生邊聽教師講解,邊看教師演示,明確製作過程。

通過演示,使學生知道八角風箏扎制的.步驟及如何保證左右對稱,感悟製作技巧。

遷移創新

學生基本掌握了扎八角風箏的方法後,遷移發散讓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創造別的式樣的風箏。

教師巡視指導,點撥製作技巧,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創作:扎、糊、繪。

增強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意識,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展示評價

學生展示合作的風箏。

學生談創作意圖,最後評出扎的優秀的風箏。師生共同總結。

培養學生審美、評析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

篇2:風箏教案

活動一:放飛風箏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風箏的興趣。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

法,培養他們喜歡提問、積極應答的良好

習慣。

二、活動縫備:

錄製好的兒歌《放風箏》,風箏一個。

三、活動過程:

1.教師用變魔術或猜謎語的方式引出風箏,激發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2.出示風箏,讓幼兒互相傳着看一看,引導幼兒觀察,初步瞭解風箏的外觀結構。

3.小朋友們自由討論,說一說自己所見到的風箏是什麼樣的,談一談自己在生活中有關風箏的生活經驗。

.4.“老師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有關風箏的兒歌呢,可好聽了。”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兒歌《放風箏》。

5.幼兒可邊學兒歌邊表演兒歌中表現的情節,引導幼兒創造性地表演,並請幾個有自己的創造性動作的幼兒上來表演。

6.佈置任務:回家後,請小朋友們一起蒐集各式各樣的風箏,將它帶到幼兒園,大家一起欣賞。

活動二:放飛風箏

一、活動目標:

1.進一步激發幼兒對風箏的興趣,喜歡與同伴分享快樂。

2.認識風箏各部分的名稱,瞭解風箏的結構特點。

3.引導幼兒發現風箏飛行的條件。

二、活動準備:

幼兒蒐集的各式各樣的風箏、線軸、網上下載的風箏圖片等。

三、活動過程;

1.今天小朋友們都帶來了自己的風箏,請介紹一下你的風箏是什麼樣的(名稱、形狀、顏色等)。

2.你還看見過什麼樣的風箏?

3.帶領幼兒到戶外去放風箏。老師示範放飛過程,請幼兒自己嘗試着放飛。(幼兒分小組學習放飛風箏,三位老師分組指導。)

4.回班後與幼兒一起總結:風箏怎樣才能飛起來,}引導幼兒討論風箏放飛的條件。幼兒自由討論,大膽發言。

(引導幼兒說出要有風、要逆看風飛才能飛起來。)

活動三:設計風箏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繪畫等操作活動中感知風箏的結構特徵。

2.激發幼兒創作風箏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實物風箏,畫筆,紙。

2.教師事先錄製“風箏專集”供幼兒欣賞(教師利用攝像機提前錄製)。

3.事先學習一首有關風箏的兒歌。

三、活動過程:

1.欣賞“風箏專集”,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2.提問幼兒:錄像中出現了什麼風箏,7(蝴蝶風箏、飛機風箏、蜜蜂風箏、鯉魚風箏、機器貓風箏、老鷹風箏等。)

3.如果是一名小小設計師,你能設計出什麼樣的風箏?(奧特曼風箏、小花風箏、小雞風箏、黑描警長風箏、小人風箏……等等。)

4.現在就請小朋友當一個小小設計

師,用你手中的畫筆,設計出與衆不同的風箏。看看誰的風箏最漂亮,誰的風箏最有特點。

5.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引導幼兒畫風箏。

6.將幼兒的作品放在事先佈置好的“天空”中,同時引導幼兒自評和互評。

7.幼兒邊欣賞“天空”中的風箏,邊唱有關風箏的歌曲。

8、請幼兒和家長共同蒐集可以製作風箏的材料,下次活動時拿來。

活動四:製作風箏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討論和探索,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方法。

2.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富有個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小肌肉的協調性。

二、活動準備:

幼兒和家長共同蒐集的製作風箏的材料,包括線、線軸、各種紙張、塑料管、竹坯、膠水、剪刀、小棍等。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在感知風箏的基礎上,利用從家中帶來的材料動手製作風箏。

2.放飛試驗。讓幼兒帶上自己製作的風箏到戶外去放風箏。有的幼兒的風箏能夠飛起來,有的幼兒的風箏飛不起來,爲什麼?引導幼兒感知風箏飛行的條件。

3.再次利用廢舊物品製作風箏。要求:每個幼兒的風箏要體現與衆不同之處,要有自己的個性。製作過程能夠體現幼兒之間的合作、互助、交流,共同研究、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爭取讓所有的風箏都能飛起來。

4.再次放飛試驗,讓幼兒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五:飛吧,風箏!

一、活動目標:

1.在共同放風箏的過程中,密切家匠關係,加深親子感情。

2.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活動準備;

幼兒自己製作的風箏,照相機,攝像機。

三、活動過程:

1.幼兒、家長和教師一起放飛孩子們自己製作的風箏。在路上要求家長引導孩子們說一說路上的風景以及所見所聞,感受春天的氣息,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體驗生活的無限美好。

2.家長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拴風箏,一起放飛風箏,一起玩耍,一起遊戲,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時光。孩子們體驗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

3.討論:孩子們,你們玩得開心嗎,爲什麼,

4.讓父親和母親說一句話,表達對孩子的愛!讓孩子們感受到家長的愛。

5.最後,每個家庭擺一個造型,用攝像機攝下來,用照相機照下來,留下美好的回憶。

篇3:《風箏》教案

一、詞串複習,導入新課,整體感知。

1、教師談話導入,課件出示詞串。

讀下面每組詞語,聯繫課文想一想每組詞語使你想到文中劉老師的哪件事?

女媧造人 捏泥人 甩泥巴 丟了腿

旋轉跳躍 撐 離 急速一轉

手持線拐 翩翩起舞 扶搖直上 翱翔盤旋

撒脫 蹦跳 氣喘吁吁 得意滿足

2、指名讀詞語,概括每組詞語所描述的事件及全文主要內容。

3、師:對了,課文就是從具體的三件事來寫劉老師的。作爲一篇回憶性文章,作者在回憶劉老師時有這樣一段心靈獨白:

伴樂課件出示作家圖片及作家心靈獨白:他將永遠在我的記憶裏行走、微笑,用那雙寫了無數粉筆字的手,放起一隻又一隻理想的風箏。那些給了我數不清幻想的風箏,將陪伴着我的心,永遠在藍天上翱翔。

教師深情朗讀,學生傾聽中進入文本情境。

4、師引入:這理想的風箏指的是什麼呢?劉老師僅僅放飛的是風箏嗎?他還放飛了什麼 ?讓我們深入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咱們先來學習劉老師放風箏的內容(第8、第9自然段),去感受劉老師放風箏的快樂。

二、學習第8、9小節,感受生命的強壯和力量

1、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8、9自然段,找出讓你感動的詞句,說說你從中讀到了一個怎樣的劉老師?

2、學生圈畫出相應的詞語或句子。

3、指名學生交流所讀的句子,隨機引導品味重點語句

句子1:他的腿自然不便於奔跑,但他決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放上藍天的快樂。

師:剛纔有同學說從這句話中感受到劉老師的不肯放棄。哪個詞最能給你們這種感受?

師:你從“決不肯”感受到什麼?

師:請你帶着快樂讀一讀這句話,好嗎? (指名朗讀。)

句子2:他仰望白雲,注視着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風中翱翔盤旋。

1)師:你們注意到沒有,劉老師快樂地仰望着白雲,久久地注視着風箏,此時的他沒說一句話,但他一定在想着什麼。他心裏可能在想什麼?

生想象回答。

師:也就是說,劉老師把他的理想與願望寄託到這風箏中去了。

2)、師:想着想着,劉老師的臉上怎麼樣?(體味“漾”字的用法妙)

師:我們平時用哪些動詞刻畫笑容?

師:作者爲什麼用 “漾”字,你體悟到什麼?

生:我讀到一個童心未泯的劉老師。(無憂無慮、人老心不老、心中充滿陽光、快樂的劉老師、熱愛生活的劉老師)

句子3:有一次,他故意撒脫手,……一蹦一跳地飛跑。、

1)師:剛纔我聽你們讀這句話時很投入,這句話震撼着大家,能說說爲什麼嗎?

師:讀這句話你們最想強調哪兩個詞?

師:你能把你的感動讀出來嗎?

2)指導個別讀、齊讀

句子4:他笑着,叫着,……喊着:“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

1)、動畫課件展示劉老師追風箏情景。

師:從他追逐中的笑容,你看到了什麼?

師:你從劉老師的叫聲中聽出了什麼?

師:是啊,他像孩子一樣天真,一個老頑童形象,笑出了他的樂觀,叫出了他心中的快樂,天真,叫出了挑戰困難的決心。

2)請喊出他的心聲來。

生:“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

師:喊出他的忘我與自信來。(指名讀)能喊得更自信點嗎?

指導男女生讀 、齊讀,讚賞評價。

3)(品味劉老師的動作,指導讀書)師:這句話中哪個詞最使你們震憾?

生: “蹦跳着” ,我從這個詞看到了劉老師超乎尋常的毅力。

生:劉老師蹦跳着,他卻全然不顧自己,他完全沉浸在放風箏的快樂中了。

師(指導再讀):讀出你的震撼,讀出劉老師的執着來! (指名讀,齊讀)

4)(品評追逐結果)師:這樣蹦跳着的結果怎樣?

引讀“終於,他氣喘吁吁地抓住了線繩,臉上現出得意和滿足的神氣。”

師:他臉上流淌的是得意和滿足,得意是因爲什麼?

生:劉老師覺得我終於戰勝了困難,證明了自己的力量。

生:那是追風箏勝利後的喜悅!

4、小結:劉老師坦然地面對人們的目光,執着地追逐着,不斷克服困難,享受戰勝困難後成功的喜悅,享受着生活的快樂,他用強大的生命的力量,證明他的自信自強

三、品讀第4、5節,感受幽默、敬業

1、過渡:生活中自信堅強的劉老師讓我們感動,讓我們難忘,作者難以忘懷的還有哪兩件事?

生:談腿疾 、寫板書

師:我們採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方式來學習這兩個自然段。

課件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2、學生按要求自學、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點。

3、指名學生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彙報讀到一個怎樣的劉老師。

4、引導品味朗讀第4自然段句子:

1)從談腿殘疾感受幽默堅強:

師:劉老師是怎樣談他的腿疾問題的?

師:你們覺得故事怎麼樣?

師:其實,劉老師丟腿肯定不是故事中所說的那樣的,由此可見他是一個怎樣的劉老師?

師:痛苦是他一個人扛着,卻把悲傷化作趣事, 而且你們發現沒有,劉老師是怎樣講這個故事的?注意他的神態。

2)指導讀書:你從這個“笑”看到劉老師的什麼?

生:樂觀幽默

師:老師的笑,劉老師的幽默也感染了同學們,同學們有什麼反應?

句子5:教室裏騰起一片笑聲。……劉老師的尊敬。

師:笑聲是可以理解的,因爲什麼?又爲什麼泛起酸澀?爲什麼更增加尊敬?

課件出示填空補充題,學生填空。

教室裏騰起一片笑聲,是因爲______;泛起酸澀,是因爲______;更增加對劉老師尊敬,是因爲______。

學生練習,練後講評師:劉老師以他堅強樂觀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個學生,30年過去了,劉老師的這個故事仍在作者耳畔迴響,作者會永遠不會忘記劉老師那燦爛的笑容

5、品悟劉老師寫板書的艱辛。

1)過渡:劉老師上課時的哪些動作撥動了你的心絃?

2)指名學生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動作:

句子6:他只靠着健壯的右腿……再轉向講臺。

師:看到這段文字,如果我要轉身寫板書,那是件容易的事,可劉老師呢?容易嗎?找到關鍵詞,你感受到什麼?

(生找出關鍵詞,課件紅色字體顯示)

生:劉老師板書艱難、板書很累,劉老師很堅強、劉老師的敬業

師:誰能用動作演示一下?

(同學讀文,指名學生動作演示理解,教師採訪劉老師扮演者。)

師:劉老師板書是這樣不容易,甚至很吃力,但他卻竭盡全力,因爲什麼?

師:劉老師的每一次旋轉僅僅是靠那根圓木柺杖嗎?還靠什麼?

6、師小結:30年過去了,劉老師上課時的笑容以及寫板書的情景一直浮現在作者眼前,他用圓木棍撐地、跳躍旋轉,成了同學們心中最美的舞蹈。

四、品味心聲,深化風箏

1、過渡:可是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憶,因爲作者近30年沒有見到劉老師了

請快速瀏覽第10、11自然段,說說你感受到什麼?

2、生帶問題自讀後談感受,指導體會作者對劉老師的讚美與思念。

3、品味“風箏”:

師:讀到這裏,這“理想的風箏”究竟指什麼呢?在作者的眼裏,劉老師放飛的僅僅就是一隻只風箏嗎?他還放飛了什麼?

生:劉老師希望自己的生命充實有意義。

生:他還放飛了放飛自己的理想。

生:他放飛了自己的快樂與信念。

……

師:是啊,一隻只風箏寄託了自己對事業對生活的無比熱愛與不懈追求。風箏就是他樂觀堅強、自信自強的標誌。

4、拓展延伸,深化風箏:

1)師:劉老師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劉老師的堅強與樂觀,在作者的心中從小播下了理想的種子,時時影響着他。

2)教師介紹蘇叔陽如何堅強面對失敗和挫折的資料

3)課件出示蘇叔陽作家感慨,學生齊讀

作家感慨:熱愛生活,挑戰自我,挑戰人生;笑對坎坷,面對困難勇往直前;對生活要有樂觀態度與不懈追求;要做有理想的人,要有凌雲壯志,要志向高遠……

師:這正是劉老師一生的寫照、正是劉老師借理想的風箏告訴我們的。

5、指導深情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五、回顧開頭,昇華情感。

1、師:30年的不見,30年的思念綿延,正因爲這份濃濃的思念,所以每逢春天,每逢人們放風箏時作者就會怎樣?(引讀)

生(齊讀)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劉老師,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風箏。

2、師:學到這裏,說說這節課你收穫了什麼,你從劉老師身上學到了什麼?你最想對他說什麼?

師: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當疾病、災難來臨時,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也就是另外一種風景,另外一種境界。

3、伴樂課件出示小詩(小詩是由課文中劉老師的幾件事改編而成),學生誦讀。

4、師:我希望劉老師放飛的一隻只理想的風箏,飛入你們的心中,希望你們樹立信心和理想,努力拼搏,飛向你們更廣闊的藍天,去實現你們的理想和志向。

篇4:《風箏》教案

活動目的:

1、通過對放風箏記錄卡的交流、統計,讓幼兒瞭解風箏飛上天與風、材料、技能的關係。

2、感受放風箏的愉快情緒。

前期準備:

1、與家人一起放風箏2次(一次有風的時候放,一次沒有風的時候放)並作記錄。

2、實物風箏若干

活動準備:

小記錄卡人手一張、大記錄卡一張、實物風箏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手持小記錄卡交流自己放風箏的感受

1、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卡

2、老師根據幼兒的介紹彙總在大記錄卡上,成功的用紅色筆打∨,失敗的用綠色筆打�w。

二、交流討論放風箏的三個成敗因素

1、觀察大記錄卡,統計全班幼兒放風箏的成功次數,瞭解放風箏與風的關係。

(1)討論:有風的日子裏和沒有風的日子裏放風箏, 成功和失敗有什麼不同?

(2)用數數方法驗證有風時成功機會多,沒風時成功機會少。

(3)師生共同: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多,沒有風的時候成功的機會比較少,原來風箏飛上天與什麼有關?(風)

2、放風箏與風箏構造、材料的關係。

(1)討論:沒有風爲什麼***的風箏也飛上天了?

(2)出示兩隻風箏:觀察、比較、討論它們的構造、式樣、材料、尾巴等不同之處。

(3)師生共同:原來風箏飛上天還與風箏的樣子有關,與長長的尾巴有關,與製作用的材料有關……。

3、放風箏與放飛技能的關係。

(1)討論:爲什麼有的風箏用的材料很好,尾巴也又輕又長,風也有,但沒有飛上天呢?

(2)觀察大記錄卡:比較同樣有風或無風的情況下大人和小孩成功的機會多和少。(驗證大人放風箏的技術高)

(3)師生共同:原來想要風箏飛上天,不僅和風有關、和選擇的風箏有關,還要掌握一定的放風箏技術,這樣你的風箏就會在天上飛得又高又好。

三、延伸區角爲下次室外放風箏作準備

1、出示幼兒有關放風箏資料及尾巴材料,交待需要的幼兒可以在區角內學習並調整風箏的結構等。

2、再次嘗試到室外放風箏,並做好記錄。

篇5:《風箏》教案

《風箏》教案模板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親情的含義;瞭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二、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

三、教學安排: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聯繫前不久在廈門的風箏節,讓學生談談放風箏的樂趣。這是一項有益於身心的活動。放風箏時,我們可以/上觀白雲朵朵;下覽綠草如茵,盡情地感受春的氣息,這是何等愜意之事。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人在放風箏時都有着同樣的心情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魯迅的《風箏》,看看他具有什麼心情。

(二)、整體感知:

1、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我”和小兄弟之間圍繞風箏發生的一件事,整篇文章洋溢着濃濃的手足之情。《風箏》就像一曲親情的讚歌,讓人沉醉在自然和諧、水乳交融的詩情畫意裏。

2、正字、正音

伶仃:(líng dīng ;孤獨,沒有依靠)

憔悴:(qiáo cuì;瘦弱,不好看)

嫌惡:(wè ;厭惡)

驚惶:(huáng ;驚慌)

瑟縮:(sè ;身體因寒冷、受驚嚇等而蜷縮或兼有抖動)

苦心孤詣:(yì ;費盡心思鑽研或經營。)

3、下面,請同學們帶着問題,快速默讀全文,邊讀邊思考下列各題。

閱讀習慣:手握筆即興批註。

(1)、這篇散文1-2自然段寫了什麼?

(2)、3-4自然段寫了什麼?

(3)、5-11自然段寫了什麼?

(4)、12自然段寫了什麼?

明確:(1)看到北京天空風箏浮動,“我”想到了故鄉的風箏時節。

(2)回憶起自己幼年時的對小兄弟精神的虐殺。

(3)中年時我明白了我的過錯,想要補過,但小兄弟已經完全忘卻了這件事;

(4)我無法補過,心裏只有着一種無可把握的悲哀)(邊講述邊點擊幻燈)

(三)、具體揣摩。

剛纔,我們只是粗略地瞭解了文章的大意,要想深入地瞭解文章的內容,去體驗這文章中的情感和美感,還應該多閱讀,在閱讀中細細地品味。

下面,聽老師範讀1、2自然段,請大家思考:

1、“我”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2、見到風箏,人之常情應該是愉快的,但“我”爲什麼會產生這種心情呢?

(故鄉放風箏的季節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過去,就開始放風箏,所以“我”感到驚異;同時,我見到風箏,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時虐殺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無從補過,所以心頭又不禁感到悲哀。)

提問回答:

寫“我”心情的“驚異和悲哀”在文章結構方面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奠定全文的基調。

3、討論問題組:

(1)、“我”和小兄弟對待放風箏有什麼不同的態度?

(2)、我對小兄弟放風箏採用了哪些措施進行嚴厲管教?

(3)、從哪些神態、語言、行動可以看出小兄弟確實很喜歡放風箏?

明確:

(1)我:嫌惡、鄙視

小兄弟:最喜歡

(2)我:不許放

毀風箏

(3)小兄弟:看得出神、驚呼跳躍

(苦心孤詣偷着做蝴蝶風箏)

4、“我”少年時爲什麼不許小兄弟放風箏?

因爲“我”認爲放風箏是沒出息孩子的玩藝。

5、我爲什麼會認爲愛放風箏就沒出息呢,這種觀點是與生俱來的嗎?(教師講解)

當時的思想觀念是小孩子應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至於放風箏這些玩樂的活動當然就會被認爲是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在這種舊思想舊觀念的影響下,理所當然地認爲小兄弟放風箏是沒出息的表現;我又很希望小兄弟能夠成才,而又“恨鐵不成鋼”,所以粗暴地毀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詣做好的風箏。

從這些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我是一個對兄弟十分愛護並且嚴格要求的兄長,同時也是一個受舊思想、舊觀念影響和毒害的人。(點擊幻燈,出示答案)

6、從小兄弟喜歡風箏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什麼樣的一個小孩?

從看別人放風箏的表現:天真、活潑;

從他所做的蝴蝶風箏與衆不同這一點,可以看出他聰明、善於創新的特點。

7、“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這件事做錯了嗎?我在什麼時候知道自己做錯了?答案在第幾段?

第五自然段,中年時,“我”偶然讀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此時,“我”才知道自己做錯了。知道了自己的腳下不只踐踏了一隻風箏,還踐踏了一顆幼小的心靈,踐踏了小兄弟的創新精神。

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知道,一個人的思想行爲必須要有科學的理論來指導,纔不至於幹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後的事情。

8、古人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有錯,就應該改正,我做錯了,也渴望補過,希望自己沉重的心能夠輕鬆起來。那“我”的心輕鬆了嗎?爲什麼沒有輕鬆?請在6——11段中找出答案。

(四)、以此思考題作爲作業。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一節課的字詞和全文大意。

(二)、繼續上一節課的.問題:

1、古人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有錯,就應該改正,我做錯了,也渴望補過,希望自己沉重的心能夠輕鬆起來。那“我”的心輕鬆了嗎?爲什麼沒有輕鬆?請在6——11段中找出答案。

“我”

向兄弟提起舊事,承認自己年少胡塗,希望得到兄弟的寬恕。可是,兄弟已全然忘卻,無從寬恕他,所以“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2、請同學們齊讀最後一段,思考:爲什麼說“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悲哀”?

明確:“我“希望得到弟弟的寬恕,來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精神被虐殺而全然不自知;“我”因無法補過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種情況的出現是我沒有預料到的,所以說這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想擺脫也不可能了。簡單一點說,就是因爲(點擊幻燈),所以我心中有着無可把握的悲哀。

(三)、把握文章的主旨。

通過我們閱讀文章,不能只把主要內容弄懂,還應該儘量去找出潛藏於字裏行間中的信息。請討論,談一談你對你對作者蘊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嘗試歸納出本文的主旨。

提示:

1、可以從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來談;

2、可以從魯迅先生表現於文章中的精神方面來談;

3、可以從遊戲對兒童的重要意義這一角度來談;

4、可以從“我”對放風箏前後看法不同的原因來談。

要求:

①選擇你最有興趣的角度,進行討論,

1、通過回憶幼時不許小兄弟放風箏和中年時的補過,表現出“我”對小兄弟濃烈的兄長之愛,歌頌了兄弟情深。

2、通過回憶幼時不許小兄弟放風箏和中年時的補過,表現了魯迅先生嚴於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過回憶幼時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風箏,到了中年時補過已晚的事實,說明我們應注重遊戲對於兒童的重要作用,並批判了落後的兒童教育思想。

4、通過回憶幼時不許小兄弟放風箏和中年時補過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現,說明了人的思想行爲需要用科學思想來指導,只有這樣,才能不幹出違情背理、愚昧落後的行爲,而對自己的正當的權利也應該去捍衛。

小結:

這篇課文的意蘊很豐富:A、有手足情;B、有“我”的自我反省精神;

C、有遊戲對於兒童的意義;D、有小兄弟毫無怨恨的思想內容;E,還集中表達了“我”的悔恨、自責、悲哀的情感。無論從哪個角度閱讀,都有意在言外的收穫。

《風箏》一文不僅表現了人物內心美好的感情,而且還給人以深沉的思想內容。通過本文的學習,你感悟最深的是什麼呢?反覆思索以後,運用於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讓你的感情更真摯、美好,讓你的思想更豐富、深刻。

(四)、作業:完成新學案。

篇6:《風箏》教案

風箏是人類最早的飛行器,作爲玩具的中國風箏在飛機發展史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國小美術風箏飄飄教案,歡迎來參考!

一、教材分析:

通過對風箏傳統文化藝術的瞭解及製作風箏,使學生初步掌握風箏的製作方法,加深了對民間美術和民俗文化的認識,在教材的單元教學中起到承前啓後的作用,也使學生在生活中學會愛護和保護民間美術,關注民俗文化,增強對民族文化藝術的自豪感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與依據

針對學情,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國中美術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瞭解風箏的流派、色彩圖案特點、製作方法及製作一個風箏。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及觀察、分析,不斷遞進探究、合作學習,來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合作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對傳統風箏藝術的熱愛之情,使學生在生活中學會愛護和保護民間美術、關注民俗文化,並通過放飛風箏的活動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瞭解風箏的傳統文化藝術特色,並學會風箏的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風箏的製作與步驟。

教法:

1、情境教學法2、直觀演示法3、引導、啓發教學法

教學過程:

前提:(上網查找)

一、中國風箏簡史

二、關於風箏的起源

三、風箏流派

四、風箏分類

五、風箏的特點

(一) 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放風箏嗎? 喜歡

放風箏是一項深受我國人民羣衆喜愛的傳統活動,早在二千多年前,風箏就

帶着祖先遨遊太空的願望飛上了藍天,因此一直流傳民間

(二)請欣賞圖1、2、3、4 請問這些風箏都有哪些特點?你見過哪些風箏呢?

學生回答

(三)風箏的種類

1、硬翅類(見圖) 2、軟翅類 (見圖) 3、板子類和長串類等(見圖)

(四)風箏的材料

――主要是竹蔑和薄紙(絲綿紙)。輔助材料:棉線、漿糊、放飛用錦綸線適量

竹蔑要求:竹蔑應用竹子的外表面竹青部分,俗稱蔑青。

她重量輕、韌性好、有彈性、便於彎曲造型,而蔑黃(竹子內側)一般不宜製作風箏。

(五)製作過程

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概括起來只有四個字 扎、糊、繪、放

簡稱“四藝”。即扎架子、糊紙面、繪花彩、放風箏。其實四字幾乎包含了傳統中國風箏技藝內容 如:扎藝包括:選材、劈竹、彎竹、削竹、連接

裱糊包括:選材、裁剪、裱糊、邊緣處理、校正

彩繪包括:構圖、鋪底、描線、染色、修飾

放飛包括:場地和天氣的選擇、風、拉線、放飛、調收

(六)風箏常見故障

1、翻轉下跌 2、側飛、3、搖擺 4、前俯

5、後仰、6旋轉

(七)欣賞

(八)談一談

通過自己動手製作風箏,談一談親身體會

(九)總結

這“四藝”的綜合活用就要達到風箏的設計與創新的水平。

篇7:《風箏》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讀詞語(書後)(指名讀、自由讀)。

2、讀句子,(自由讀,想讀哪句讀哪句,把幸福和快樂送給小夥伴;齊讀,師生共同享受這份幸福和快樂。)

是呀,紙船和風箏讓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給他們倆帶來多少快樂呀!正當他們沉浸在這幸福和快樂的時候,這快樂卻不沒有了。

二、初讀課文

讀了課題,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讀讀課文了吧?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想辦法認識它,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學習生詞。

把你們讀的情況彙報給大家,誰願意讀?(請一對同位起立讀詞,出現問題及時糾正。)

2、學習生字。

單個讀生字,齊讀生字。

四、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板畫。

聽說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這裏,大家看,這就是他們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他們的家應該各建在哪裏呢?

(2)貼房子。

(學生以課本爲依據,在相互交流中貼對房子的位置。)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至六自然段。

1、瞭解課文大意。

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他們卻成了好朋友,這是怎麼回事呢?請大家讀讀二至六自然段,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2、重點學習三、五自然段,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他們倆收到對方的禮物,可高興了! 書上有兩個自然段寫了他們高興的心情,是哪兩個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試着帶着高興的心情讀讀。(學生自己讀。)

哪裏直接寫了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3、配樂朗讀一至六自然段,體會友誼帶來的快樂。

4、區別“漂”和“飄”。

讀一讀,看看你有什麼發現?(出示兩個句子。)

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門口。

風箏乘着風,飄呀飄,飄到松鼠的家門口。

教師小結:你看,這兩個字讀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卻不一樣,這個“漂”是三點水旁,和水有關,表示在水上“漂”;而這個“飄”是風字旁,和風有關,表示在風中飄。我們的漢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一定會發現漢字更多的祕密。

二、學習第七自然段。

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師深情朗誦,感染學生情緒,使學生深入人物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的感情,理解課文內容。

三、學習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他們的心情怎麼樣?(很難過)能告訴小鳥原因嗎?

2、讓我們帶着難過的心情讀讀這兩個自然段。(齊讀。)

3、原來你們吵架了,誰也不理誰了,可是我不明白他們爲什麼還是每天扎風箏,摺紙船,這是怎麼回事呢?

四、學習第十、十一自然段。

雖然吵架了,但心裏還都想着對方,還想和對方做朋友啊! 那結果怎樣了呢?請大家自己讀讀第十、十一自然段。

結果怎樣?(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誼失而復得,他們的心情一定很複雜,咱們能不能通過讀把你的心情表達出來?先自己試試。

五、拓展練習。

1、是啊,松鼠將所有的紙船都放進了小溪,一隻只紙船載着他深深的情意順流而下,小熊看到這麼些紙船向他漂來,會怎樣呢?

2、小熊、松鼠,經歷了這一切,他們以後還會鬧彆扭嗎?

我知道你們都學會了珍惜友誼,你們有什麼話要對我說嗎?

大家說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記住你們的話,用一顆真誠、寬容的心去對待朋友,呵護友誼,願我們大家永遠是朋友!

篇8:《風箏》教案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幼兒瞭解風箏的特徵,激發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2、能力目標:培養幼兒的觀察力,發展幼兒的傾聽及理解能力。

3、情感目標:在教師的幫助下放風箏,體驗放風箏的樂趣。

4、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實物風箏若干,多媒體課件《放風箏》 【幼兒園PPT課件製作】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現在是什麼季節?都有那些好玩的活動?(幼兒自由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在春天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玩的東西,但是想請它出來必須要先猜一個謎語,猜對了,它纔會出和小朋友一起玩,現在請小朋友豎起小耳朵仔細聽好了,天上一隻鳥,用線拴得牢, 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麼呢?(教師出示風箏)

二、教學過程:

1、教師:小朋友剛纔都太棒了,一下就猜出來是風箏。小朋友你們除了老師手裏的風箏以外,還見過什麼樣子的風箏呢?(請幼兒思考並舉手回答,把自己見過的風箏儘量仔細地描述一下)

2、教師:老師這裏也有許多的好看的風箏,小朋友想不想看?(觀賞多媒體圖片<風箏欣賞>)

3、教師:剛纔你們看到的風箏漂不漂亮?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請小朋友告訴老師是什麼?(出示圖片<外形特徵>請小朋友觀察,說一說,最後老師揭曉答案演示一下)

4、教師:有個小朋友在春天和好夥伴一起和風箏玩,玩過以後他寫了一篇小散文,並且還製成了一個小動畫,小朋友想不想一起來聽賞一下?(播放圖片<散文配圖>)聽過之後,小朋友有什麼感想?這位小朋友和他的夥伴們都分別玩了哪幾種風箏?它們的顏色是什麼樣的?(再次播放圖片,按問題聽賞)

5、畫一畫

請小朋友們,畫出自己心目中的風箏,畫好後貼到展示欄中,請所有的小朋友們欣賞。

三、活動小結:

1、引導着小朋友們背誦《放風箏》這篇散文,感受語言的美麗,理解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等詞語的意思。

2、欣賞自己和別人畫的風箏,比比誰的最好,爲什麼?

活動延伸:

組織一次戶外活動,請小朋友們帶上自己最喜歡的風箏,一起到戶外放風箏,教師講好怎樣放,指導幼兒學放風箏,發展幼兒跑跳的能力。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爲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篇9:《風箏》教案

教學目標

① 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

②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親情的含義;瞭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

①佈置預習:反覆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提出問題。

可從網上查閱魯迅的資料,準備交流。

②預習課後練習二,準備與同學們交流。

教師

①教師應多準備一些資料,以便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

②把課後練習融於教學的過程中。

③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提出問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整體感知

一、導入

先請大家來聽一首好聽的歌曲(放蘇紅的《三月三》),這首歡快的歌是不是把我們帶回了無憂無慮的快樂的童年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的《風箏》,就是魯迅(周樹人)回憶自己和弟弟周建人童年時圍繞風箏發生的一件事。

無論是當年管錯了,還是醒悟後的自責及無法補救的沉重,還有洋溢着的濃濃的手足之情,這篇文章中所包含了複雜的情感,請大家細細體味。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篇文章的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吧。

板書課題並出示目標。

二、作者及背景知識簡介:魯迅(1881年9月25—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出身於破 落封建家庭。

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

1902年去日本留學, 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 《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

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

《風箏》選自散文詩集《野草》。

該集收錄了魯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詩,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徵手法表達20年代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是社會的抗爭。

《風箏》寫於1925年1月24日,恰逢農曆正月七年級,發表後因其對傳統的封建的兒童教育思想的強烈抨擊,深受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三、檢查預習

1、教師範讀或讓學生聽配樂錄音。

2、注音和解釋詞語:

①注音:什麼 什物 墮落 下墜

模範 模樣 寬恕 發怒

嫌惡 兇惡 訣別 決定

②解詞:丫杈 憔悴 嫌惡 驚惶 瑟縮 苦心孤詣 伶仃 寬恕

(過渡)要感知理解課文內容,體驗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聽讀課文,並在聽讀中思考問題。

四、質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a.這篇課文回憶的是什麼事情?請你概述一下。

b.聽讀課文以後,你有哪些感受?

(教師可針對學生不同的感受啓發提問)爲什麼“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事隔幾十年爲什麼要討小兄弟的寬恕?爲什麼說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對於精神的虐殺”?魯迅對待自己的錯誤態度與一般人有什麼不同?小兄弟爲什麼全然忘卻,毫無怨恨?

c.課文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大家一起研討。

學生聽讀課文後,討論回答,學生間相互評論、補充.教師再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幫助學生多角度地理解課文。

[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的意蘊很豐富。

有手足情;遊戲對於兒童的意義;“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無怨恨的思想內容。

又集中表達了“我”的驚異、悔恨、補過、悲哀的情感。

抓住“我”情感經歷這條主線,爲感悟課文思想內容做準備。

因初步感知,教師要及時引導,尊重學生獨特理解。

五、自主質疑,合作探究

學生四人小組設疑,可小組內互問互答,教師巡視引導、點撥、補充,不同意見全班討論。

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回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深入下去。

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別。

(可請學生把問題記在課堂筆記本上)

[問題探究]

①爲什麼“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聯繫下文)

②畫出描寫故鄉風箏時節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說說作者爲什麼把往事的回憶放在這樣的畫面中展開?(多角度討論探究)

③爲什麼說“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近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北京天空中盪漾了”?

師生討論後,教師加以評述。

[教師小結]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風箏所引發的驚異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畫面裏展開了對往事的回憶,使現實中嚴冬的“寒威”與回想中春日的“溫和”互相映襯,既增添了回憶往事哀婉動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帶上幾分明麗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滿黑暗現實、嚮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佈置作業

①精讀課文,再提問題,繼續研討。

②課後“讀一讀,寫一寫”。

第二課時

繼上節課的學習基礎,進一步探究疑難。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中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明白了遊戲於兒童的意義,感悟到魯迅嚴於解剖自己、知錯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驚異、悲哀到後悔自責及心情沉

重的感情經歷,初步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那麼,我們從中還能感悟些什麼?本節課繼續研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教師朗讀指導(聲音、語調、速度、感情)。

指名朗讀課文(3—12段),對課文主體內容再交流探究。

朗讀時,可分讀、齊讀或重點讀。

次整體感知,同時佈置思考問題準備在預習與思考前提下,小組內交流,選共性和有代表性問題合作探究。

小組之間相互派代表問答,教師引導深化,不同意見全班討論。

(教師應引導學生解決好如下問題)):合作探究

學生可邊讀邊思考或讀完整體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第一組:

a、從語段中找出描寫小兄弟觀望他人放風箏的語句,分析一下作者從哪幾方面寫的?他爲我們勾畫了一個什麼樣的兒童形象?對小兄弟流露出什麼感情?(結合書中插圖體會)

b、用自己的話描述“風箏事件”,在對“我”的描寫中,流露了什麼感情?

c、文中所說的“對於精神的虐殺這一幕”具體指前文的哪件事?

d、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殺”?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點撥,全班交流、補充。

[教師小結]

這部分爲我們刻畫了一個天真、活潑、聰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個野蠻粗暴的“虐殺者”,文中隱含着對小兄弟的可憐、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隱含着深深的

自責。

(第4題可放開讓學生說,教師不一定給評價)

第二組:

快速默讀,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討論。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

a、看到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行爲的書,爲什麼說是“不幸”?

b、作者爲什麼總想補過?那心爲什麼“只是很重很重地墮着”?

c、待到小兄弟驚異地笑着說:“有過這樣的事嗎?”爲什麼“我不覺得寬鬆反而覺得沉重”?

從中你又感悟到了什麼?

d、根據自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談談對本文主旨的認識。

教師小結:

作者一接觸科學思想,就認識錯誤,設法補過,並不因爲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不因爲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爲時間相隔久遠就不

了了之。

他的心情是那麼沉重,可見他是多麼嚴厲地解剖自己,他的爲人是多麼嚴肅認真,他的精神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第三組:(教師要重點指導第三組的問題,可由淺入深引導)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

a、爲什麼說“悲哀”是無可把握的?

爲什麼說“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嚴冬,

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教師小結」

作者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我”因無法補過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既意想不到,1

“無可把握”,想擺脫也不可能了。

當年虐殺者與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爲有什麼錯,現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後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已經全然忘卻。

篇10:《風箏》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體會秋天裏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學生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積累課文中生動的詞語,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設計理念】

1、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從學生的親身經歷出發,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樂說,愛說,想說。

2、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體現語文學習的個性化,多元化。

3、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人物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

4、培養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和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夥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並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難點】

引導理解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孩子們的心情變化寫具體的。

【教學方法】

蒐集資料、創設情境、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1、課前進行一次放風箏比賽。

2、蒐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

3、幻燈片:

⑴ 本課要求會認及會寫的生字。

⑵ 課文中描寫心情的重點句。

⑶ 古詩《村居》、《紙鳶》、《風鳶圖》。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分解目標〗

1、聯繫生活,抓住動作和心情說出自己放風箏的經歷。

2、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情境再現

1、回憶放風箏的情景:

同學們,上星期我們舉行了一次放風箏比賽,誰來說說你們是怎麼放的?其中還發生了哪些有趣或難忘的事情?(重點引導他們說動作和當時的心情。)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暢所欲言,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並予以肯定和鼓勵。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當時的心情,爲學習課文、體會情感奠定基礎。

2、導入學習:

有這麼一羣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的感受與我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板書並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先讀得正確、流利,再一邊讀一邊想,課文圍繞着風箏給我們介紹了哪些事情?聰明的小朋友讀書的時候會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2、根據學生的自由述說,相機反饋,長總結概括板書:

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

(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語言來歸納概括。)

三、朗讀課文,體驗情感

1、默讀思考:

你認爲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組交流:

將自己認爲最有趣的.內容介紹給大家,並說出自己認爲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

讓學生暢談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在尊重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學生認爲“找”也很有趣,應予以特別肯定和鼓勵。

4、聯繫自己放風箏時的情景,說說哪些部分的情景感受和你最相似,並試着有感情地讀一讀。

⑴ 指名讀。

⑵ 說說自己是帶着怎樣的心情讀的。

⑶ 學生評價,教師小結。

⑷ 有相同經歷感受的同學齊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自己的親身經歷感受,再回到課文,他們有朗讀的慾望,樂於表現自己。

四、課堂練習

把你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第二課時

〖課時分解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朗讀課文,體會心情的變化。

2、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課文,體會心情的變化

1、感悟做風箏的樂趣:

⑴ 男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女同學傾聽,比比誰更認真。

⑵ 通過朗讀和傾聽,你明白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⑶ 師生合作解決下列問題:

① “憧憬”的意思,幾個小夥伴精心地做着風箏,風箏做好以後,該是什麼樣的情景呢?誰能想象一下?(這就是“憧憬”)

誰能用“憧憬”說一句話。

② “依”的認讀及“依然”的意思。

(用換詞法“仍然”,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③ 爲什麼做好的風箏什麼都不像,我們卻依然快樂?

⑷ 感情朗讀,假設你就是課文中的孩子。

(指導讀出“快活”的心情,強調“依然”。)

指名讀,挑戰讀,再指名讀,齊讀。

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地讀。

2、感悟放風箏的樂趣:

⑴ 輕聲讀課文,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

⑵ 哪些詞語體現了放風箏的動作?(託、牽、跑、叫。)

哪些句子最能體現我們當時的心情?

⑶ 出示重點句: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着,我們快活地叫着,在田野裏拼命地奔跑。”

① 你認爲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反映出“我們”當時“快活”的心情?(板書:拼命。)

② 想象一下當時我們會喊些什麼?

③ 感情朗讀,讀出“快活”的心情。

指名讀,挑戰讀,再指名讀,齊讀。

3、體會找風箏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⑴ 自由朗讀課文描寫找風箏的部分,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體現找風箏的心情。

⑵ 學生分別找出以下三句話,教師用幻燈片出示:

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我們都哭了,在田野裏四處尋找,找了半個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我們垂頭喪氣的坐在田埂上。

⑶ 學生連起來讀這幾句話,整體體會“我們”當時心情的變化過程。

⑷ 找出最能表現當時心情的詞語。

篇11:《風箏》教案

目標:

1、學會“放風箏”兒歌

2、喜歡討論風箏的話題

3、瞭解風箏的各種造型和顏色

準備:

1、兒歌磁帶“放風箏”

2、各種造型和顏色的風箏或者風箏圖片

過程:

1、播放“放風箏”兒歌,並與幼兒討論兒歌的內容,激發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賞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風箏或圖片,並自由討論。

3、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風箏話題,並激發幼兒對風箏進一步的認識和想做風箏的願望。

大家動手做

目標:

1、瞭解風箏製作的基本原理

2、喜歡與他人合作製作風箏,並分享喜悅,交流經驗

3、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準備:

1、竹條,細繩,剪刀,紙,顏料,水粉筆等

2、各種風箏模型

過程:

1、拿出幾隻不同造型的風箏,與幼兒討論分析“風箏爲什麼能飛起來”

(1) 發現關鍵在於骨架重量適宜,左右對稱

(2) 風箏有尾巴保持平衡

2、分析出原理後,鼓勵幼兒自由分組(3-5人/組),互相協作準備製作風箏。

3、首先鼓勵幼兒用喜歡的顏色和形狀製作風箏面,再用竹條和繩子做出風箏架

(1) 在畫紙上畫出風箏的圖案,剪下。

(2) 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 互相交流討論並適當剪貼修改,使圖案更美觀,更利於起飛。

(4) 風箏骨架應左右對稱,大小適合風箏面。

(5) 骨架捆綁結實,並與風箏面粘合緊密。

4、製作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協助,並提醒幼兒使用剪刀等工具時注意安全,儘量不要把顏料沾到衣服上。

5、試飛風箏,並做一定修改。

一起放風箏

目標:

1、學會放風箏的基本方法,樂於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樂趣,樂於與朋友合作放風箏

準備:

1、教師確定放飛的地點,時間

2、通知各小組幼兒帶上自己製作的風箏

3、帶上修補的工具,如剪刀,膠水,紙,繩子等

過程:

1、確定地點要開闊和安全。

2、與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放飛風箏,確定風向風力。

3、每小組幼兒互相協作放飛風箏、

4、若有某小組幼兒的風箏不能起飛,組織大家討論風箏不能起飛的原因(骨架太鬆,不對稱,尾巴輕等問題)。

5、鼓勵幼兒探索解決的辦法,並對風箏進行改進。

6、教師對活動進行,並誇獎幼兒的表現。

篇12:《風箏》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5、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重點難點:

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學準備:

課件。

課前先學:

1、根據老師預習常規要求預習課文;

2、查找有關風箏的資料閱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連詞多讀幾遍。

(1)自讀,互讀。

(2)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1)我來考考你。

一學生拿着生字卡片,讓另外學生讀出讀音,然後再組詞(如有可能再說一句話)。

(2)我來說你來猜。

出示詞語

精心憧憬依然蹤影似乎凌空飛起

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垂頭喪氣半沉半浮翩翩飛舞

一學生說出詞語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動作),其餘學生根據他的話或動作,從上列詞語中找出該詞語。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1、選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

2、讀後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二、感悟課文,體會“我們”的心情變化

(一)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二)找出“我最喜歡的部分”。

1、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地方。

2、說出你爲什麼喜歡這部分。

(1)做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精心做着,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麼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①說一說爲什麼喜歡這部分。

②感情朗讀,讀出“快活”的心情,強調“依然”。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③練習把“雖然……但是……”加進“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裏去,進一步體會“我們”快活的心情。

(2)放風箏。

重點句子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着,我們快活地叫着,在田野裏拼命地奔跑。

①說一說爲什麼喜歡這句話。

②你認爲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反映出“我們”當時快活的心情?

③感情朗讀,讀出“快活”的心情。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3)找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我們都哭了,在田野裏四處尋找,找了半個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①讓學生分別找出這幾句話,教師出示這幾句話。

②學生連起來讀這幾句話,整體體會“我們”當時心情的變化過程。

③找出最能表現當時心情的詞語。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④練習用上面幾個詞說幾句話,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學習中遇到困難、麻煩時的表現。

三、拓展想象

讀課文最後部分,思考“我們”找到“幸福鳥”了嗎?

讓學生大膽想象,能說多少說多少,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

如有時間可以讓學生寫下來。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

2、四人一小組討論。

3、每組選代表發言

四、感情朗讀課文,初步體會“我們”心情的變化

自由讀課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與別人交流。

板書設計:

風箏

真實的生活 真實的體驗{做風箏 高興

放風箏 高興

找風箏 難受

篇13:《風箏》教案

【教材簡析】

《紙船和風箏》講述了松鼠和小熊之間感人的友情故事。松鼠和小熊用自己的真誠和熱情得到了對方的友誼,也收穫了快樂。在友誼產生裂痕時,他們仍然心繫朋友,珍惜感情,最後在勇氣和寬容中重修於好。紙船和風箏就是他們友誼的見證,純真而美好。二年級的孩子讀這樣童趣溫馨的文章,定也能融會其中,親歷感受。

【教學理念】

把握低段特點,貫穿識字教學。

注重情境創設,引領快樂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理解扎、抓、福等生字,會寫扎、抓、祝、福。

2、在具體語境中深刻體會松鼠和小熊的樂壞了,能有感情朗讀,並初步感受擁有友誼的快樂。

【教學預設】

一、讀通課文,瞭解故事

1、揭題,正音。

2、自由讀課文,選擇自己覺得特別有意思或特別難讀的自然段反饋讀。

3、教學扎、抓

4、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二、聚焦友情,閱讀故事

1、師生合作讀1-6段。

2、比較學習第三段和第五段。

①理解樂壞了。

②指導讀。

三、復現生字,整理故事

1、閱讀兒歌。

2、區別漂、飄。

3、書寫祝福。

4、小結。

篇14:《風箏》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對稱的方法裝飾風箏,體驗作畫的快樂。

2、激發幼兒欣賞美、創造美的興趣與能力。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PPT美麗的風箏、風箏半成品、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語的方式導入活動主題“小朋友,老師這裏有個謎語請你們猜一猜:天上一隻鳥,用線拴得牢,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

(二)出示風箏PPT,讓幼兒觀察

1、圖一:提問:你們都看到了什麼風箏?(蝴蝶,金魚)覺得好看嗎?你覺得哪裏好看?

2、圖二、圖三:我們先來看看這隻美麗的蝴蝶風箏。 (出示左右對稱的蝴蝶風箏)孩子們,你們看這個風箏漂亮嗎?

3、按照同樣方法講述圖四(金魚)和圖五(蜻蜓),側重對稱。

(三)學習點線技巧裝飾風箏。

剛纔我們欣賞的這些美麗的風箏都是由點和線條組合而成的。

1、請小朋友回憶點,並在黑板上畫出。

2、請小朋友回憶線,也畫出。

3、動腦筋將點和線結合,畫出自己設計的圖案。

4、欣賞PPT,感知點線結合的美。

(四)創作與體驗

1、進一步讓幼兒表現美,激發創作的慾望。看老師也準備了三種形狀的風箏,有蝴蝶、金魚和蜻蜓,要請你幫助這些風箏穿上有圖案的花衣服。你會用哪些線條和圖案來裝飾呢?

2、教師提出繪畫要求

活動反思:

在“美麗的風箏”這個活動中,我主要是讓幼兒能在欣賞風箏的基礎上,感知風箏圖案的對稱美;能利用對稱的方法來裝飾風箏。這次活動的重點放在對稱裝飾上,這一點我覺得孩子們完成的很好,已達到預期的效果。

篇15:《風箏》教案

教學要求: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句子和詞語,體會秋天裏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4.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教學重難點:

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教學方法:

朗讀感悟法、自學法、小組合作、討論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風箏的資料、圖片、課件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導入學習

1.:童年充滿了歡聲笑語,老師特別懷念自己的童年,我小時候,經常與小夥伴一起捉迷藏,跳皮筋。你們有什麼童年趣事和嗎?

2.出示課題:有一羣孩子和大家一樣也有着快樂的童年,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

二.初讀課文

1.自由、大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出示卡片,認讀生字。

3.指導書寫生字,特別注意“卻、命、喪“的寫法。

4.詞語解釋。

憧憬:嚮往。

凌空:升,高出天空。

垂頭喪氣:情緒低落。

三、學習課文

1.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後讀讀這些句子。

2.交流句子,教師出示。

(1).我們做着,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2).我們快活地喊着,在田野裏拼命地奔跑。

(3)我們都哭了……

(4)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3.教師引導:你發現了什麼?

(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時是挺高興,放風箏時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

四、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1.創造比素氛圍,讀好第二自然段。

A.在讀、評、賽中讀通課文。

B.移情悟情:你們在做風箏時會想寫什麼?課文中的小夥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樣的心情?

C.感情朗讀:讓學生自己帶着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讀好課文。

2.想象入境學習第三自然段

A.風箏做好了,大家最想做什麼?

B.誰想放風箏?大家是怎樣放風箏的?

C.出示課文的填空題,填進有關的字和詞,然後把怎樣放的告訴同桌。

D.風箏越飛越高,你們在快活地喊着什麼?說聽聽。

3.感情朗讀,帶着高興、喜悅的心情朗讀課文。

4、齊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

2.體會放風箏時的高興和找風箏時的難過。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風箏》,誰能說說這風箏是怎麼製作的呢?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4—8自然段。

1.教師引述: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風箏帶着我們的憧憬和希望。突然,發生了一件事,畫出課文中的句子。

2.教師引導:此時,我們的心情有什麼變化?請畫出我們心情難受的句子。

3.交流,教師出示。

A.我們都哭了,在田野裏四處尋找,找了一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B.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4.朗讀這些句子。

5.教師引導:這些小朋友是怎麼做的?

6.學生彙報。

7.“小小的風箏,你寄託了孩子們多少歡樂,多少嚮往。”大家能讀出這份情懷嗎?

8.指導朗讀。

三、談感受

1.放風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很着急,你們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嗎?

2.學生交流。

四、拓展練習

1.親手製作風箏。

2.寫一寫製作風箏的過程。

五、佈置作業

1.繼續製作風箏,到公園放風箏,感受一下做風箏,放風箏的快樂。

2.收集有關風箏資料、圖片,互相交流。

3.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篇16:《風箏》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相關文學常識。

2、從已有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體會小兄弟對風箏的癡迷、“我”對小兄弟進行精神虐殺的殘忍以及爲此而產生的痛悔和悲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時候讀過一首短詩,作者已不記得,詩句卻仍有印象:“又是一個隆冬天/相逢時不再是少年/跳橡皮筋的日子過去了/打雪仗只留下美好的記念。”是呀,童年總留給我們美好的記憶,尤其是童年時的遊戲,更是美好之至。現在回想起來,那遊戲的情景彷彿就浮現在眼前。我想,同學們一定也有自己所喜愛的遊戲,一定還記得童年時遊戲的情景。

現在,就請大家說說各自童年時玩遊戲的往事吧。

(學生交流)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魯迅先生寫的一篇散文——《風箏》,這篇文章寫的是關於童年、關於遊戲、關於風箏的往事。

(板書課題)

二、介紹作者:

(先引導學生看課本前面的魯迅像)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雜文、小說、散文、詩歌。本文寫於1925年1月24日,選自散文詩集《野草》。魯迅先生寫的回憶童年往事的作品還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和<山海經>》等。

(讓學生補充介紹有關魯迅先生及其作品的資料,看誰瞭解的資料多。)

三、初讀課文(教師不給任何提示)

四、交流感受

(讓學生暢所欲言,談對課文的初步理解和感受,教師不作過多的點評,對學生的獨特發現和感受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五、重點品讀

(一)童年的遊戲是美好的,放風箏更富有浪漫的情趣,然而在課文的開篇,作者卻寫道:“……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這究竟是爲什麼?

(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

教師明確:(至少包括下面兩點內容——1、童年時我曾無情的虐殺了小兄弟的“風箏夢”。2、人到中年,我才悟到“遊戲是兒童的正當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我爲當年的精神虐殺而痛悔,我想補過,但卻不能。)

(二)品讀第三段:文中“我”的小兄弟是那樣喜愛風箏,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文中哪些描寫表現了這點?

學生找出第三段中的相關語句,並作簡要點評。

“張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神態描寫,顯出小兄弟對風箏的嚮往和癡迷。

“驚呼”、“跳躍”——動作描寫,顯出小兄弟一門心思牽掛着那空中的風箏,對風箏的喜愛到了極點。

(三)品讀第四段:

1、一生朗讀第四段,然後大家填表完成練習二,瞭解敘述的各要素。

2、用心體會:小兄弟懷着一顆天真無邪的童心,癡心迷戀着他的風箏,可“我”這個作兄長的卻無情地把這一切給虐殺了。

請同學們找出小兄弟製作風箏被我發現以及被我折斷、踏扁風箏後的表現。

(關鍵詞:驚惶、失色、瑟縮、絕望)

問:同學們,你們有沒有類似小兄弟這樣的經歷,你能想像出小兄弟當時的感受嗎?

(讓學生想像小兄弟的感受或者說出自己的類似經歷)

3、深入探究:在這一段中,小兄弟的表現寫得極少,作者花了很多筆墨寫“我”的發現、“我”的發現的滿足、“我”的憤怒、“我”的暴行以及“我”的勝利和傲然。大家想一下:這樣寫有什麼用意呢?

(參考答案:突出小兄弟在兄長面前的弱小、無助、毫無抗爭的力量,甚至沒有抗爭的意念,十分可憐。同時也極力渲染了“我”欺壓子弟、虐殺精神的淫威。也正是小兄弟的毫無抗爭和“我”的蠻橫霸道,中年後“我”憶及此事時便更覺得對不住小兄弟,更覺得當年的虐殺是多麼地兇殘、無情和可憎,而當這種兇殘和無情的精神虐殺無法補過的時候,便更覺得痛苦和悲哀。)

六、探究主旨:

回憶童年的往事帶給作者的是無法把握的悲哀,那麼,在這篇瀰漫着濃濃的悲哀氣息的散文中,作者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東西呢?

學生分組討論,然後各組委派代表發表觀點。學生的答案可能多種多樣,如:

——告訴我們遊戲是兒童的正當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抒寫作者爲童年時的精神虐殺而產生的深深的痛苦、悲哀和懺悔。

——告訴我們,有些錯誤是永遠無法補過的。

……

對於學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就該肯定。教師還可結合當時的社會現實適當補充,點明本文的政治意義:作者童年時曾無情地虐殺了小兄弟天真爛漫的童心,中年時他才悟到這種精神虐殺是多麼地殘忍和不人道,他想補過,可是卻沒有了可補過的機會,於是他感到痛苦,感到無可把握的悲哀。正是這種童年的體驗促使作者寫下了這篇散文。同時,我們知道,魯迅先生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的個人的情懷往往與社會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他以一個現實主義作家的高度的敏感,察覺到當時社會普遍存在着封建教育、封建家長制對兒童天性的摧殘和虐殺,因此他寫下了這篇散文其實也是對封建教育、封建家長制的一種無情的揭露和批判。

七、學生質疑:

學生就本文自由質疑,問題不設定。教師引導組織學生討論或者就學生提出的問題表明自己的觀點,直接參與學生的討論。

八、結束授課:

一隻折斷了翅骨的風箏,一段悲哀悽涼的懺悔。然而,一切的懺悔又有何意義呢?精神的創傷是難以癒合的,而揹負着愧疚的心靈同樣是不堪重負的。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取這個沉重而悲哀的教訓吧,讓我們永遠懷着一顆民主、善良、高尚的心吧,唯其如此,那晴朗的空中才會永遠飄揚着我們快樂的風箏。

附:板書設計

少時:折斷風箏—————精神虐殺

中年:未能補過—————永恆悲哀

篇17:《風箏》教案

設計理念和思路:

《紙船和風箏》是人教版第三冊第五組的一篇閱讀文,是一個非常感人的童話故事。根據新課程規範的要求,文章的特點,以和二年級同學的年齡特點,我精心設計了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現把我的設計意圖做一下簡單介紹:

一、生字局部:

新課程規範明確指出:“識字教學應注重教給同學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根據這一要求,我注意在教學中採用多種形式,突出教學重點。

1、識字過程中由藉助拼音讀到結合句子讀,然後用合作的形式認記生字,交流識字方法,最後鞏固認字。體現了由整體到局部,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符合同學的識記規律。

2、利用“放風箏”的方法,給同學創設合作識字的情境。“大風箏都被大家勝利的放飛到藍天上去了”讓同學體會到勝利的喜悅。“大風箏”和“草莓生字卡”的出現調動了低年級同學的識字興趣,使識字教學變得生動活潑。

3、在識字過程中,根據同學情況和生字特點,有重點有區別的對待不同的生字,教給同學識字的方法。如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識字、讀準字音,強調“扎”的讀音等。

二、課文局部:

1、創設情景,體現童趣

精心設計課堂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環節,努力將同學帶入一個富有色彩的童話故事中。如讓同學給文中的小動物打招呼,並協助他們找到自身的家等。這樣激發了同學的學習興趣,使同學在情境中成爲學習的主人。

2、以讀爲主,讀中感悟

朗讀交流是感悟的基礎,老師要充沛尊重同學的感受、體驗,讓同學自主閱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讓同學用心去讀書,與故事發生共鳴。因此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如自讀、互讀、指名讀、配樂讀、老師範讀等,引導同學在閱讀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兩個小動物的情感世界。

3、精心設計作業,體現文本的延伸與拓展。讓同學動手做一做,動筆寫一寫,在互贈禮物的過程中,讓故事的教育意義在同學的生活中得以落實。

週三聽了兩位老師講得節課,給我的感覺,她們的課上得很精彩,很生動,兩位教師能領會編者的編寫意圖,發明性地使用了教材,課堂上教師教得聲情並茂,同學聽得津津有味。

下面談談我的幾點體會和建議:

1 識字教學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教師光憑藉一張卡片,讓同學死讀硬記的這種保守教學顯然已不能滿足同學發展的需要。這兩位老師在認讀生字環節的時候,巧妙的採用了各種手段,如“放飛生字”、“給風箏點名”、“草莓卡片”、“讀小果子上的詞語”等方式,在遊戲中識字,由句到詞,由詞到字,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協助認讀生字。在記憶生字時,鼓勵同學自主識字,說識字方法,滲透生活中識字,以和形聲字識字的方法,讓同學在課堂上順利記住字型。

2 語文老師的語言

兩位老師在講課時語言生動活潑,這種以語言烘托渲染氣氛的手段,可以恰當的將同學帶入到學習的氛圍中。

作爲一名語文老師在說話時要做到抑揚頓挫,節奏鮮明,優美動聽。爲了能更好的吸引同學,還可以將語言的表達更誇張一些,並加上動作烘托氣氛。

3 配樂朗讀課文

配樂朗讀課文是渲染課文情境的好方法,選擇適合課文內容的音樂十分重要。在《紙船和風箏》一棵中,前半局部選擇了歡快的節奏的音樂與課文內容較符合,但後半局部的內容感情是難過到高興的一個變化過程,但老師所選擇的音樂沒有和時的變化,以“悲傷”的基調結束課文,處置的不夠恰當。在這裏音樂的選擇應該突出出松鼠和小熊由傷心到高興的變化。

篇18:《風箏》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風箏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資料,懂得風箏的構造與平衡的關係,認識風箏骨架類型特點。

2.初步掌握風箏骨架的扎制方法,學習用對稱的方法畫輪廓、圖案,設計製作一個風箏,嘗試掌握放飛風箏的技巧,培養孩子動手實踐能力。

3.通過收集、瞭解、製作、放飛等活動,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對祖國傳統風箏藝術的熱愛之情。

重點:

扎制一個左右平衡對稱能平穩飛上藍天的風箏架子,放飛上藍天的技巧。

難點:瞭解風箏傳統藝術,製作一個左右平衡對稱美觀的有創意能平穩飛上藍天的風箏,並放飛上藍天。

教具準備:有關風箏網站收集、風箏圖片,準備一些風箏成品。

學具準備:有關風箏資料收集、製作材料準備。

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不能把所有的材料都帶來。不可能自己用竹子製作風箏的骨架。

教學建議 可以叫學生去買製作風箏的有關材料,然後叫學生進行組合拼裝。這樣就簡單的多了。

課後反思

由於材料的侷限性,不能夠把風箏製作的很美觀。

教 學 過 程 本人教學思路

教 學 活 動 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

1.導言(單元概述)。

(1)春天來臨,積雪慢慢融化,大地從沉睡中甦醒,小鳥在枝頭歌唱,樹木吐出嫩綠,泥土散發着芳香。春天象徵着生命,春天象徵着希望與力量。伴隨着春風,美麗的風箏飛上了藍天,它把人們的理想希望帶入美妙的境界……風箏集藝術、科技、體育於一身,放風箏是春日裏一項有意義的體育活動,如果能放飛自己親手扎制的風箏上天,那是多麼有趣高興的事呀!

(2)根據同學們的提議,我們將進行《風箏風箏飛上天——風箏主題活動》,本次活動就是請同學們收集有關風箏的資料,進一步瞭解風箏藝術,設計製作一個風箏,讓它飛上藍天。屆時將請同學自評和互評,評出優秀資料獎、優秀設計製作獎、放飛獎、合作獎等若干名,我們將頒發獲獎證書。

2.任務。

(1)你是一名優秀的學生,你愛動腦動手,思維活躍,喜愛美術,你認爲這次活動是你展現才能的機會,應該把握,即使沒有做出優秀的作品,對你來說也是一次不錯的實踐與鍛鍊。

(2)請4人一組共同完成以下任務:瞭解風箏藝術,設計製作一個風箏,讓它飛上藍天,並且做好活動資料的收集積累工作。

3.過程。

(1)活動1(課時1),有關風箏資料的收集:

①小組準備工作:

a.將全班同學4人一組(以居住地或同學自由組合,教師做好聯繫調配工作),分爲若干組,各組同學合作完成任務。

b.各組選舉組長,根據自己的特長分配工作,做好準備工作。

c.組長要建立本小組工作目錄,在目錄下記載本組同學的學習過程資料,方便同組同學互相交流。

d.明確本次活動的任務:以小組爲單位,利用因特網、書本,或向別人請教等途徑搜尋風箏的起源、流派、製作方法、圖片等實物、信息資料,完成《風箏知識小報》或小課題調查報告,各種風箏展。

②收集信息資料:

訪問網絡查找你認爲需要的信息。或者在圖書館查閱相應的資料。如果你訪問了不止一個網站或者查閱了不止一本書,用分開的紙分別記錄從每一個網站或每一本書中得到的信息。或進行風箏藝人訪談,市場上購買、收集各種風箏實物。

④整理、篩選、展示收集的資料圖片、實物。

a.完成《風箏知識小報》或調查報告,展示形式,風箏知識擂臺賽,評出優秀資料獎小組。

b.在教室裏舉行收集的各種風箏展。

希望這些同學收集的資料能對你有所幫助和啓發。

(2)活動2(課時2),製作風箏。

活動建議:1.制訂小組製作計劃和分工,設計怎樣的風箏樣式圖樣?希望能夠發揮大家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資料參考:風箏的圖樣集,希望能對你有所啓發幫助。

①扎制風箏,上線是很關鍵的一步。

老師的提醒:

a.風箏的架子要求左右對稱,不然風箏兩邊輕重不一,難飛上天。

b.連接可用棉線扎制,比較牢固。

c.貼桃花紙可以用膠水或雙面膠,膠水不能太多,不然紙會破的。用的紙要略大於風箏架子。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我們再共同探討解決。

②繪製風箏。

老師的建議:

a.風箏的圖樣裝飾可以是傳統的,可以是依樣畫形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老師期望着你的創意表現!相信你們一定能行!

b.畫風箏的時候注意用顏料時水分不能多,不然紙要破的。

c.可以再次上網查詢資料。

(3)活動3(課時3),放飛風箏。

在一個晴朗有風的下午,在學校舉行放風箏比賽。

老師的活動建議:

①小組內分好工,讓每位組員都參與放飛,跑步快的同學建議做領跑員,其餘同學做風箏的架飛和保護工作。體驗放飛風箏成功的快樂及小組合作放飛。

②如果幾次放不上去,請同學不要灰心,放的時候要注意風向的變化及時調整起飛角度。老師期待着你們的出色表現!

③活動後用繪畫日記的形式把放風箏的場面和放風箏的體會畫下來寫下來,如果你用其他的形式表現也可(如攝影)。

④請同學自評和互評,評出放飛獎若干名,我們將頒發獲獎證書。

(4)活動4(課時4),個人、小組空間展示《風箏風箏飛上天——風箏主題活動》展覽——(評價)。

①老師和各小組長進行討論,如何辦好我們班級的《風箏風箏飛上天——風箏主題活動》的展覽。

②老師建議討論確定:

a.組成展覽會的組委會。

b.時間地點。

c.各組承擔展覽的分工。

d.如何評獎(評價),獎項名額。

(學生個人、小組以寫送欣賞卡的形式來參與評價(評獎)。獎項名額每樣十名(放飛獎除外,只要能放上天就能得獎)。

(5)展覽佈置,評獎。

(6)活動後請你填好此表,你的意見和信息是老師最想知道的,謝謝你的合作。

篇19:《風箏》教案

一、活動目標

學習“刮蠟”的表現方法,體會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對配色所

產生的效果,並提手不肌肉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美術教案-美麗的風箏。

在玩風箏、畫風箏的.活動中,感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牙籤刻出花紋。難點:控制手部動作的力度。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材料:油畫棒、牙籤、淡顏色的水粉顏料(淡綠、淡黃、淡蘭、淡紫等)小毛筆。

四、活動流程

1、放風箏——討論——示範——創作棗評價——延伸活動 放風箏,瞭解風箏,引起興趣,幼兒教案《美術教案-美麗的風箏》。

2、通過放風箏,教師應引導幼兒去觀察風箏的構造與平衡的關係,介紹放風箏的一些基本方法,鼓勵幼兒去嘗試,激發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3、討論

(1)觀察她們各個相同的整體造型,體會用對稱的方法畫輪廓。

(2)欣賞、討論風箏上對稱的、五彩繽紛的圖案,激發表現美的慾望。

4、示範。

(1)建議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意願示範畫一隻風箏。

(2)介紹刮蠟的方法:建議先讓幼兒思考刮蠟的部位,再在此部位用一支細畫棒顏色塗均勻,然後用另一種顏色覆蓋式塗在上面,最後用牙籤“刮”出花紋。 5、創作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幼兒創作不同的造型、花紋,並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各種不同的刮蠟部位及方法。

6、講評 找找有幾種不同的風箏造型,看看誰大膽嘗試過“刮蠟”大方法。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與嘗試。

7、延伸活動

建議放在自選活動中去完成,有了背景色使幼兒更能體會到畫面的整體美、體驗成功感

篇20:《風箏》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熊和松鼠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廠家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小熊、松鼠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指名讀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請教大楓葉,難讀的句子劃一劃“……”

二、學習生字詞

1、出示4個句子

①生自由讀

②指名讀讀

③評一評

2、找課文中的生字,圈一圈,想一想你用什麼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①4人小組討論

②派代表把自己的方法彙報一下

③其他同學邊說邊舉字卡

3、小朋友記生字的辦法太棒了,下面有更精彩的內容等着大家,做一個遊戲,這兒有一棵神奇的樹,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摘果子,讀對了,這個果子就可以乘上去師的紙船(點名讀,逐字練習)

三、感知課文

1、現在老師就是小松鼠了,如果把這隻紙船送給小熊,小熊肯定會(樂壞了)大家一起齊讀第3自然段

①齊讀第3自然段

②拿出小熊圖片,看看小熊是怎樣的表情?(很快樂)

③帶着快樂的語氣讀一讀

④師簡筆畫

2、大家看,松鼠又是什麼表情?(也是快樂的)朗讀第5自然段

3、剛纔送去祝福的小朋友樂壞了,收到祝福的小朋友也樂壞了,這紙船和風箏給他們帶去了快樂,我們一起朗讀(1——6段,配上音樂)

4、是呀!紙船和風箏讓他倆成了好朋友,當他們沉浸在快樂之中時,快樂沒有了,可是有一天……(師範讀)

5、小朋友,你想像老師這樣讀一讀嗎?邊讀邊體會,你有什麼感受?(自由讀)

6、學生反饋

7、出示“漂流”“漂盪”這兩個詞語貼在哪兒合適呢?指生貼一貼,說爲什麼?

①風箏有風纔會飄蕩

②紙船有水纔會漂流

③有感情地讀讀“飄蕩的風箏”“漂流的紙船”

④撕掉這兩個詞語,這些東西都沒有了,讀讀第7段,想想他們是怎樣的心情(難過的心情)

8、小朋友,這些難過的心情已經體會得很好了,你讀到哪兒心裏很受感動呢?(自由選擇段落讀)

9、指生讀讀,適當表揚

10、師讀1-6段,生讀後半部分

11、小朋友都爲他們的故事高興着、感動着,特別是最後一段,老題也深受感動,讀一讀

12、松鼠把一隻只紙船放在小溪裏,心裏都會默默地給小熊說一句話,它會說些什麼呢?

四、結束

還有許多小朋友想把心裏的話說給大家聽,我們下節課再來體會這種美好的感受吧!

教學反思

《紙船和風箏》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20課。課文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裏和藍藍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紙船和風箏帶去的問候、祝福、諒解和濃情,真正成了維繫、發展他們友誼的橋樑和紐帶。

我在教學中緊抓小熊和松鼠“友誼帶來快樂”這條線,放手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體驗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朗讀中悟情理、品情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設置感人情境,給學生情感薰陶

教學一開始我就通過板畫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感染了學生的情緒,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爲後面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二、入“情”誦讀,層層感悟

以讀爲本,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是理解文字、體會情感的紐帶。“語文教學要回歸到讀上,所有的創新都應建立在讀好的基礎上。”

1、把“讀”貫穿始終,讀中感悟,以悟促讀。抓住了文中的第三和第五兩個重點段。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再通過讀強化學生的內心體驗,使學生讀出了意,讀出了形,讀出了情,讀出了味,把課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語言三者融爲一體。

2、教學中抓住情境體驗。如抓住“樂壞了……”等語句,體驗情境,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同時結合具體的語境,體會了“飄與漂”的不同含義。

三、入“情”想象,深入探求文本內涵

本文中有些地方描述比較詳細,而有些地方寫得比較簡約含蓄,給學生們的思維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延伸的空間,我充分利用這些“空白”點讓學生想象,來開拓學生的思維,在人文感悟的同時進行有效的語言訓練,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同時,也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一個較好的體現。

四、識字教學情意化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注重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和習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我在識字教學中,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讓學生快快樂樂識字。在教“幸福”二個字時,把他們放在詞中理解,讓學生找出這二個字中蘊藏的兩個詞語“幸福”,字書寫完後,把它們放置在語境中,富生字以人文內涵,使生字教學更生動、更形象、更豐滿!

篇21:《風箏》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風箏的特徵,激發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發展幼兒的傾聽及理解能力。

3、在教師的幫助下放風箏,體驗放風箏的樂趣。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活動準備:

實物風箏若干,多媒體課件《放風箏》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現在是什麼季節?都有那些好玩的活動?(幼兒自由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在春天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玩的東西,但是想請它出來必須要先猜一個謎語,猜對了,它纔會出和小朋友一起玩,現在請小朋友豎起小耳朵仔細聽好了,天上一隻鳥,用線拴得牢, 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麼呢?(教師出示風箏)

二、教學過程。

1、教師:小朋友剛纔都太棒了,一下就猜出來是風箏。小朋友你們除了老師手裏的風箏以外,還見過什麼樣子的風箏呢?(請幼兒思考並舉手回答,把自己見過的'風箏儘量仔細地描述一下)

2、教師:老師這裏也有許多的好看的風箏,小朋友想不想看?(觀賞多媒體圖片<風箏欣賞>)

3、教師:剛纔你們看到的風箏漂不漂亮?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請小朋友告訴老師是什麼?(出示圖片<外形特徵>請小朋友觀察,說一說,最後老師揭曉答案演示一下)

4、教師:有個小朋友在春天和好夥伴一起和風箏玩,玩過以後他寫了一篇小散文,並且還製成了一個小動畫,小朋友想不想一起來聽賞一下?(播放圖片<散文配圖>)聽過之後,小朋友有什麼感想?這位小朋友和他的夥伴們都分別玩了哪幾種風箏?它們的顏色是什麼樣的?(再次播放圖片,按問題聽賞)

5、畫一畫

請小朋友們,畫出自己心目中的風箏,畫好後貼到展示欄中,請所有的小朋友們欣賞。

三、活動小結。

1、引導着小朋友們背誦《放風箏》這篇散文,感受語言的美麗,理解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等詞語的意思。

2、欣賞自己和別人畫的風箏,比比誰的最好,爲什麼?

活動延伸:

組織一次戶外活動,請小朋友們帶上自己最喜歡的風箏,一起到戶外放風箏,教師講好怎樣放,指導幼兒學放風箏,發展幼兒跑跳的能力。

小百科: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xx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爲今日多線風箏。傳“墨子爲木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

標籤:教案 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