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四年級音樂教案【多篇】

國小四年級音樂教案【多篇】

四年級音樂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親切明朗的聲音,和諧的二聲部合唱,表達對媽媽和祖國的一片深情。

2、通過學唱歌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音樂活動,激發學生想象和感受音樂的能力,培養創新意識,並初步體會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親切明朗的聲音,表達對媽媽和祖國的一片深情。

難點:合唱部分聲部間的和諧、均衡及三連音的演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用歌聲相互問好。

二、發聲練習:

1、音階輪唱(譜略)

2、兩部發聲練習(譜略)

三、導入新課

1、情境激趣導課(出示課件)

導語:剛纔你們那美

妙動聽的聲音讓老師都有些陶醉了。下面讓我們再進入一個美麗溫馨的世界聽一聽、看一看,你發現、感覺到了什麼?

2、課件演示完後,教師從學生中間邊走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一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唱出了人間最深的親情—母子情!那照片上的你們在做什麼?

3、學生回答。

4、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導入新課。

教師:“照片上的你們小鳥伊人,偎依在媽媽的身邊,媽媽露着慈祥的微笑,想讓媽媽天天都高興嗎?”學生答:“想”。教師:“那你們應該怎麼做?”……

5、師生共同視唱新譜(學生在家進行預習)

a)學生輕聲地齊唱齊唱部分。

b)學生唱一聲部,教師唱二聲部。(提示三連音正確演示方法)

c)學生唱二聲部,教師唱一聲部。

d)完整地演唱歌譜。

e)口琴吹奏歌曲。

6、歌詞學唱

a)歌曲介紹。

b)跟範唱有表情地朗誦歌詞。

c)分小組體會歌詞,看一看,哪一組先唱出。

d)小組競賽唱詞,一組、二組、三組。

e)教師總結小組演唱情況,提出三連音加字的演唱方法。

f)集體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g)教師總結——激發學生對媽媽的情感。

教師講一個和自己孩子之間的小故事,從而激發和學生之間的感情。

四、新歌演唱會

通過新歌演唱會讓學生髮揮自己的創意,表現自信的能力,並同時對歌曲有進一步的感受,從而讓學生達到在學習的過程中用親切明朗的聲音,表達對媽媽、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1)選出主持人。

(2)讓各組到老師這兒拿道具。

(3)各小組準備。

(4)新歌演唱會開始。

(5)評出自信獎、創意獎、表演獎。

(6)主持人小結。

五、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學唱了這首歌,爲我們創造了一個愛媽媽,瞭解媽媽的好機會,讓我們好好地愛自己的媽媽吧,關心她們,瞭解她們,共同走入她們心靈的世界做媽媽的好孩子,讓媽媽天天都高興,天天露出燦爛的微笑,最後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這節課。

四年級音樂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主要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找出表達課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4、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教學難點:

讓學生感受維也納的音樂氛圍,培養學生的音樂情趣。

教學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資料。

2、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給同學們帶來一首好聽的古典音樂,大家想不想一聽爲快?(播放《藍色多瑙河》)

介紹音樂:這首音樂叫《藍色多瑙河》,是由奧地利音樂家約翰施特勞斯所創作的一首華爾茲圓舞曲,旋律優美動聽。波光粼粼的多瑙河就流淌在奧地利首都,被稱爲音樂之都的維也納。(板書:音樂之都維也納)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主學習,初讀感知

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走進維也納,通過文字來感受這音樂之都的魅力。

1、請大家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課件出示生詞歐洲生涯裝飾金碧輝煌草坪優雅博物館街頭巷尾摻和鏤花樑柱阿爾卑斯山北麓華爾茲圓舞曲(指名讀,齊讀。)

2、思考爲什麼稱維也納爲“音樂之都”?在文中找出幾句重點語句來進行簡單地概括(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音樂搖籃音樂裝飾音樂生活音樂聖殿)過渡:你們真是學習的有心人,從課本上獲取這麼多資料。維也納爲什麼會被稱爲音樂之都呢?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吧!

三、拓展交流,感受魅力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並要求找出這段的中心句

1、中心句:“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搖籃”本來指什麼?文中的音樂的搖籃指的是什麼呢?(發源地)你從“搖籃”這個詞語,看出維也納和歐洲古典音樂有什麼樣的關係?(歐洲古典音樂誕生在維也納這個地方,在這個地方得到了發展、進步。)小結:許多音樂家在維也納生活,在維也納創作出了許多震撼人心的音樂作品。是維也納這座美麗的城市孕育了他們的音樂生涯,造就了歐洲的古典音樂。過渡:維也納給了那些音樂家以豐富的靈感,讓他們創作出無數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時,維也納又以這些偉大的音樂家爲自己的驕傲。

2、看,老師這裏蒐集了一些資料呢!出示“貝多芬、海頓、莫扎特、施特勞斯、舒伯特”相關資料。學生觀看並作簡單介紹。看完後,有什麼想說的呢?(維也納真不愧是音樂的搖籃,真不愧是音樂之都啊!)

3、在音樂中齊讀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麼?(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有疑問嗎?是呀,裝飾一般用物質材料,可是維也納這座城市的裝飾材料卻是音樂。音樂果真可以用來裝飾城市嗎?還是這裏的“音樂”有所特指?(學生從文中找出答案)

2、師小結:通過學習,我們欣賞到了維也納這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的獨特風光。

3、生齊讀第三小節

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範讀。

2、學生齊讀中心句(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師:從“離不開”這三個字,你體會到了什麼?維也納人熱愛音樂到了如癡如醉的程度。(板書:如癡如醉)

3、小結:音樂已離不開維也納,維也納人更是一天也離不開音樂。音樂迴盪在維也納每一個角落,音樂迴盪在維也納人的心中。生齊讀第四自然段。要求在不同的場景中讀出不同的感受。過渡:維也納到處迴盪着優美的旋律。在大街上、在家裏,我們都能欣賞音樂,但是最適合欣賞的地方則是歌劇院和音樂廳了。

學生自學5、6、7段,然後交流學習收穫

1、國家歌劇院世界歌劇中心、美觀大方、規模宏大、色彩和諧、藝術品

2、金色大廳流光溢彩、金碧輝煌

3、播放課件,欣賞國家歌劇院和金色大廳小結:維也納是一個音樂聖地,每一位音樂家都向往那裏,每一位音樂家都以在那裏舉辦音樂會爲自己的目標;每一位愛好音樂的人都以到那裏欣賞而感到自豪。讓我們帶着榮幸,帶着嚮往之情齊讀這一段。(學生齊讀最後一段)

4、聽賞歌曲《好日子》。

四、迴歸整體,反饋成果。

今天,我們做了一次音樂的文化之旅,從四個方面感受到了維也納這音樂之都所展現出的無窮魅力。同學們能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話寫下來嗎?

(動手操作,發表學習感受。)小結:同學們,你們發表的是學習的感受,也是美好的願望。這節課大家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熱情,最後讓我們在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的優美旋律中結束這堂課。下課。

人音版國小四年級音樂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欣賞《天山之春》

教學目標

1、熟悉作品的旋律,感受其風格,並能隨音樂哼唱。

2、知道中華民族樂器琵琶,並能聽辨其音色。

教學過程:

1、導入:

同學們!憑你自己對新疆音樂的瞭解,你平時聽到的歌曲,有哪些音樂是屬於新疆的?

師:這節課我們要來聽聽平時同學們不太聽的到的新疆的歌曲《咯什的春天》

2、欣賞新疆音樂《咯什的春天》

師:聆聽的過程中,你要考慮以下問題:

a.這首歌曲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b.同桌互相討論它使用了那種樂器?

(拉弦、彈撥)

c.它的伴奏樂器又是什麼?

3、圖片展示。熱瓦甫並再播放熱瓦甫的音樂。

師:它的音色有什麼特點?

4、在熱瓦甫的音樂中帶有手鼓,介紹手鼓。

幻燈圖片展示。

三、感知新疆維吾爾族的典型節奏。

1、手鼓(鈴鼓)節奏

X. X X X __ X X X

2、引出新疆的典型節奏。

X. X X X __ X X X

3、師:接下來老師給你們配上點音樂,你們來打打看。

播放《青春舞曲》的伴奏音樂。

同時導入歌曲的學習《青春舞曲》

四年級音樂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人音版教材國小四年級第八冊第四課《劃龍船》

教學課型:

欣賞課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人音版教材國小四年級第八冊第四課《水上的歌》中的欣賞課。本課是一首聲樂作品欣賞曲,安排在這一課的第二課時進行。這首民歌非常形象地表現了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賽龍舟的熱鬧場面。歌曲採用的是一領衆合的演唱形式,由領唱者高亢嘹亮的聲音唱出節拍感很強,富有號召力的曲調,和唱者則利用鏗鏘有力,音調上揚的歌聲應和,同時還按划槳的節奏呼喊着號子爲其伴奏,表現了熱烈的賽龍船的場面。

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圍繞《音樂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我確立了本課的目標如下:

1、欣賞歌曲《劃龍船》,感受音樂對這顆的主題“水上的歌”的描繪,體驗音樂於自然的交融關係。

2、聽音樂,理解齊唱這種演唱形式,並正確區分齊唱、合唱、獨唱,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3、拓展理解“號子”這種音樂體裁,並進行“號子”的編創訓練。

教學重、難點:

聆聽樂曲,瞭解齊唱這種演唱形式,並正確區分齊唱、合唱、獨唱;指導進行號子的編創訓練。

教學方法:

以聽爲主,視聽與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出示一段賽龍船的音像短片,師生一起觀看。設計一下問題:

1、你知道這樣的比賽出現在我國的哪個傳統節日上嗎?

2、在賽龍船時,船上這麼多的人要怎樣划船才能劃得快?

師生一起討論這兩個問題,並引導學生了解用喊口號的形式爲賽龍船吶喊、助威,使動作統一、整齊,纔會劃得精神、劃得更快。

(設計目的:給學生對劃龍船這一民俗形式先入爲主的印象,併爲後來學生了解號子這種音樂體裁形式做好鋪墊,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慾望。)

二、新課教學部分

1、完整初聽音樂《劃龍船》。

導入問題設計:在我國安徽省就有一首地方民歌形象地描繪了賽龍船的場面,那麼這個比賽又是怎麼與歌曲聯繫在一起的呢?一起來聽聽。

(設計目的:讓學生獲得歌曲的完整印象,爲達成第一個目標服務。)

2、再次播放《劃龍船》,並出示賽龍船的短片(無聲)。

老師引導學生聽音樂,並和着音樂情緒,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對劃龍船的動作,體驗在音樂烘托下賽龍船的熱鬧場面。

(設計目的:再次感受音樂情緒,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對劃龍船這一場面的描繪,達成第一個目標。)

3、師生討論:歌曲最吸引你的是什麼地方?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麼特徵?

結合已有的知識和書上的圖解,老師引導學生了解齊唱知識。在學生對齊唱知識有了一定理解之後,再次播放音樂,請同學們和着音樂在曲子中許多人一起唱一個曲調的地方也輕聲唱一唱,感受齊唱這種演唱形式,師生一起討論獨唱、合唱、齊唱的區別。

(設計目的:通過聽賞模唱的方式,瞭解齊唱的演唱形式,突出重點,達成第二個目標)

4、再次播放音樂,師生討論:歌曲的齊唱部分的特點。

(1)老師對學生進行引導,瞭解這部分襯詞的特點,並討論它的作用是:主要是爲了加油,鼓舞賽船手士氣,使他們划船更整齊、有勁。

(2)在學生對襯詞的特點有了一定了解後,接着給學生講解這種“一個領唱,許多人附和唱襯詞”的體裁,稱爲號子,主要作用就是統一節奏,使勞動者能夠齊心協力參與勞動。

(3)接着設計過渡句:你們也想親身感受一下這種“一領衆合”的音樂形式嗎?

播放音樂,請一個學生領唱,所有學生在襯詞處附和,一起聽音樂再次感受音樂情緒,加深對“號子”的理解。

(設計目的: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瞭解號子的知識,感受號子對錶現音樂情緒的作用,爲達成第三個目標服務。)

5、在學生反覆聆聽音樂,並清楚瞭解齊唱的知識後,請同學們分組討論設計表演,要求在設計討論時選出一個領唱的同學。

在同學們讀者討論後,請同學們分組合着音樂做划船的動作,並在齊唱襯詞的地方喊出號子加強氣氛,完整再現劃龍船的音樂場景。

(設計目的:完整再現音樂,加深對號子這種音樂體裁的瞭解,爲達成第三個目標服務。)

三、拓展部分

藉着同學們表演的熱鬧勁兒,馬上給他們提出一個建議,進入課堂教學的第三個板塊。

1、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活動,需要我們用統一的節奏、口號來統一參與者的動作,使得活動更整齊,效率更高,我們一起來爲這些活動設計一個統一的口號好嗎?

老師分別出示幾幅活動簡圖,請學生分小組分別爲幾幅圖畫中的'活動設計統一的加油口號,學生討論,老師巡視給予指導。

經過師生的共同討論,設計不同的口號,並請同學們分組將設計出的口號合着活動動作表演一次。

2、在同學們表演的熱鬧場面中,合着《劃龍船》的音樂,請同學們把曲子的齊唱部分改成自己設計的號子唱一唱,在熱鬧的氣氛中完整結合這節課。

(設計目的:突破本課難點,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音樂實踐創造活動的積極性,達成第三個目標)

課後反思:

音樂是一門聽覺的藝術,音樂課中的欣賞課這一特點尤其突出。本課是一首聲樂作品欣賞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能將各個環節有機的結合,採用“以聽爲主,以聽促學,學練結合”的教學方法,層層遞進,讓學生由被動變爲主動,體現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學理念。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反覆感受音樂的情緒,併合着音樂進行完整再現音樂的表演,在熱鬧的表演中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安排進行號子的編創練習,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編創出的號子節奏也新穎,練習效果較好,進一步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反思這節課,根據教學設計,我圓滿的完成了這一課時的教學,重點突出,難點突破,達成了預定目標。我認爲從整體來說是成功的,但還缺乏亮點。如果這節課的編創環節能讓學生自己尋找活動場面進行編創,在教學中創設合適的情景,在編創活動上做文章,那麼,這節課就會是另外一種效果了。我也認識到,在教學中不僅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而且還要善於大膽放手讓學生“動”起來,精心設計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打造一個個教學的亮點,讓學生共享音樂課的快樂!

國小四年級音樂教案 篇五

歌曲《綠葉》

1、同學能用柔美、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綠葉》

2、通過二聲部演唱,學會在演唱中較好地控制音量,感受二聲部的和聲效果。

《綠葉》是一首三拍子的抒情歌曲,旋律婉轉優美,爽朗而富有生氣。要求同學用抒情優美的聲音來表示小樹林的優美。對於四年級的同學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爲他們缺少這樣的體驗。因此在新課導入時,教師可以用一些不同時間、不同季節的小樹林的圖片或錄象,引導同學感受樹林之美,然後再跟着琴來哼唱歌曲的旋律,初步表示歌曲的意境。演唱時應注意氣息平穩,並隨旋律線的起伏自如地唱出漸強和漸弱。

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圖片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發音練習

6 6 6 — | 5 5 5 — | 4 4 3 2 | 1 — — |

啦 ~ ~ ~ ~ ~ ~ ~ ~ ~ ~

二、導入:

你們有沒有見過小樹林?還記得它的特點嗎?

小樹林中,最搶眼的`是什麼顏色?爲什麼是綠色?

你們能描繪一下不同季節的小樹林嗎?

展示不同季節小樹林的圖片,讓同學近距離觀察,加深他們的印象,並對此展開討論,再把討論的結果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三、學唱新歌:

歌詞中的名詞解釋:

牌坊:形狀象牌樓的建築物,舊時用來宣揚封建禮教所謂的忠孝節義人物。

茅舍:即茅屋。大多簡陋矮小。

拂:輕輕擦過。

溢:充溢而流出來。

1、聽歌曲範唱,初步掌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輕聲演唱歌曲第一聲部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聲部

4、學唱第二聲部,就一個樂句。

5、完整演唱第二聲部

6、分聲部演唱,注意音準,速度和節奏。

7、進行聲部的合成,做到均衡、統一,聲部進行流暢,和諧。

四、課堂小結:(略)

五、安排作業:

預習音階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