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多篇】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多篇】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 篇一

小班孩子在進行看圖講述時,習慣於看圖片的局部而很少去看整體,特別是圖片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

在進行活動《愛唱歌的大恐龍》時,我就關注到了孩子們的這一特點,引導孩子們學習看圖片。圖一,孩子們首先看到的是圖片最明顯的部分,前右下角的'幾個小朋友。於是,我就讓孩子們說說這些小朋友怎麼了注意觀察小朋友的表情,發生了什麼事情了他們在做什麼動作你在什麼時候會做這樣的動作把這幾個問題解決以後,就馬上能明白,原來是恐龍在發出不好聽的聲音,吵到小朋友了,大家覺得聲音刺耳,所以都捂住了耳朵。

最後一幅圖,孩子們只是說出了有位小姑娘爬在屋頂上,可是她要幹什麼呢孩子們都不明白了。我提醒孩子們想想,結合前面發生的事情去猜猜小姑娘會做什麼事情,一下子,朱悅小朋友猜到了,小姑娘說:大恐龍,你的聲音太響了,請你輕點吧!

這個活動孩子們說的特別棒,我也很輕鬆、快樂的參與着孩子們的描述。看圖講述就要讓孩子們學會關注整體,同時要結合其他的圖片去發現圖畫背後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只要合適的引導,小班孩子的看圖講述一樣會很出彩的。

幼兒園教案反思 篇二

本學期是孩子們在幼兒園裏的最後一個學期,即將成爲小學生的他們在之前的幾次活動中意識到自己的成長,很興奮,我設計此次活動是想以此讓幼兒從關心自己轉向關注他人,通過陪弟弟妹妹玩,爲弟弟妹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來體驗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哥哥姐姐們還爲弟弟妹妹們演唱了歌曲,背誦了兒歌,還給他們送去了自己親手繪畫的作品,就在今天的活動“大手牽小手”中,哥哥姐姐還帶弟弟妹妹參觀了幼兒園,平日裏愛亂跑亂撞的軒軒不見了。他們在活動中,特別小心的牽着弟弟妹妹,嘴裏還不停的說:“走樓梯要小心,眼睛看好,一個跟着一個走,儼然就是一個小老師的樣子,看着孩子們的進步,我們十分高興,活動後,我還引導孩子們思考:我們還能爲弟弟妹妹做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制度一個計劃吧。孩子們都想到了幫弟弟妹妹穿衣服、幫弟弟妹妹端飯、和弟弟妹妹一起做遊戲等等,我把孩子們的這些想法都記錄了下來,接下來我們將聯繫好小班的老師,引導孩子們分組去到小班執行自己的計劃,真正從活動中體驗自己是各個姐姐了,可以幫弟弟妹妹做許多事!

在進行活動時,我提出了一下這些問題:

1、家裏面有沒有弟弟妹妹?

我本想以這個“迴應式”的問題來引入本次活動的主題,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預料中幼兒的答案是“有!”然後我繼續問下一個問題,卻因爲沒有充分考慮幼兒的現實情況和生活經驗,提問不夠準確。起初孩子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沒有!”我發現我忽視了一個問題,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裏很少有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兄弟姐妹,他們的父母也有許多是獨生子女,可能只有接觸並不頻繁的表兄妹,那麼相對於現在的幼兒來說,他們的表兄妹就可能比父母接觸得更少。而我的提問是 “家裏面有沒有”,他們自然會直接想到自己天天生活的家裏,這個家包括爸爸媽媽,或者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而很少會聯想到整個家族中舅舅、姑姑之類的親戚。於是,我改變了提問,“有沒有表弟表妹,親戚的孩子?”他們纔有了我想要的答案。

2、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有什麼區別?

剛開始可能孩子們不太理解“區別”的含義,所以有的回答“弟弟喜歡踢球,妹妹喜歡化妝。”於是我向幼兒又重新提問了一遍,“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有什麼不一樣?”接下來纔有了切題的答案,如哥哥姐姐都比弟弟妹妹高,哥哥姐姐比弟弟妹妹本領大,哥哥姐姐比弟弟妹妹歲數大等。

提出這個問題是爲了引起幼兒從自身的角度思考大孩子與小孩子的區別。隨着幼兒一天天長大,到了大班,不論是身體方面還是心智方面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這些發展不經別人提醒,幼兒甚少會注意到或者去思考。當他們發現自己比更小的時候進步了不少,個子長高了,本領大了等等,不論何種程度的幼兒都能從中找到自信,爲我接下來預設的內容作了鋪墊。

3、什麼樣的小朋友才能做哥哥姐姐?

我覺得有些道理和規則不一定要教師灌輸,而是通過幼兒自我發現,借幼兒的口說出最能達到效果。於是在設計活動時,安排這個問題,是想讓幼兒自己來說出做哥哥姐姐的標準,如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學本領的時候認真等,可是在實際操作時,我卻遇到了困難。幼兒的回答並不如我預期的那樣,有的幼兒回答“年齡不能比三歲小。”有的說“弟弟妹妹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去幫忙。”我意識到幼兒並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我發現我的提問欠妥。幼兒大多數時候都是以字面的意思來理解成人的話,並不會去思考深層次的含義,而我的提問明顯還帶有更深層的含義(做哥哥姐姐的標準)。於是我改變了提問方式,“哥哥姐姐比弟弟妹妹的本領大,有許多地方要讓弟弟妹妹來學習的,那麼怎樣的哥哥姐姐纔可以讓弟弟妹妹來學習呢?”終於,孩子們理解了我的意思,有幼兒回答“弟弟妹妹不會的英語可以讓哥哥姐姐來幫忙,哥哥姐姐首先自己要管好,先要做好,聽老師說話的時候不能在下面插嘴。”對這個較好的答案,我又請了其他幼兒重複了一遍加以強化。

4、哥哥姐姐可以爲弟弟妹妹做什麼?你們陪弟弟妹妹玩,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此問題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幼兒得知接下來真的要去陪弟弟妹妹玩,表現出了非常高的積極性,回答問題很熱烈,絞盡腦汁想了許多能爲弟弟妹妹做的事。當韜韜說,“可以幫弟弟妹妹穿衣服”,我立即說“恩,我們幫弟弟妹妹穿衣服前,自己的衣服先要穿好,自己的小肚子要包包好。”當我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好幾個幼兒起身開始包好自己的小肚子。這個細微的動作讓我感到非常欣喜,幼兒能夠通過幫助弟弟妹妹來檢查自己是否達到了一個哥哥姐姐的標準,從而很自覺地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其實這也是我提出第三個問題的用意。因此,我覺得第三個問題沒必要單獨提出,而是在幼兒回答“可以爲弟弟妹妹做什麼”的時候,對他們的回答稍加提煉和提升,引發他們的思考和共鳴比單獨地讓他們來想“自己應該先做好哪些事”要來得容易,效果也更好。

後一個問題其實是讓幼兒知道接下來陪弟弟妹妹玩時所要注意的事項,幼兒回答得很好,有的說要對弟弟妹妹溫柔一點,有的說要讓着他們不能欺負他們,有的說要對他們微笑,顯然他們已經明白了自己身爲哥哥姐姐的責任感,也漸漸地體會到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活動進行到這裏,我給幼兒十分鐘的準備時間,並提出了要求,讓幼兒問問弟弟妹妹,下一次還想讓哥哥姐姐做什麼。活動結束後,經過和戴老師的交流,我發現這個要求有些多餘,或者沒有太大必要。若是問“弟弟妹妹叫什麼名字?”“玩得開心嗎?”“都玩了些什麼?”在與弟弟妹妹一起玩之後交流這些問題,對幼兒的語言能力、社會性及交往能力的發展更有意義。

孩子們準備的時候非常認真,有的摺紙工、有的畫畫、有的準備講故事……忙的不亦樂乎,孩子們準備好之後,一起來到了操場,和小班的弟弟妹妹們開始進行一對一的活動。活動中我感受到每個幼兒都表現得非常認真,儼然一副大哥哥大姐姐的樣子,不斷和弟弟妹妹進行互動,教他們書上知識、講故事給他們聽、和他們玩遊戲,送他們禮物,在陽光的映襯下,整個場面洋溢着溫馨和幸福。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 篇三

活動目標:

1、懂得食物的味道有酸甜苦辣。

2、通過觀察、探索、操作,讓幼兒明白勞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家長協作的精神。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各式各樣紅色食物、電飯堡、電炒鍋、榨果機等烹飪材料。

活動過程:

1、介紹紅色食物以及烹飪道具、材料。

2、討論:食物有哪些味道(酸甜苦辣)

3、學唱“酸甜苦辣”歌。

4、介紹簡單的水果拼盤的製作。

5、請家長協助幼兒用各式各樣的烹飪材料製作“紅色食物”

6、品嚐“紅色食物”

7、記錄卡

8、活動延伸:幫助家長在家共同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反思:

在開展這個主題之前,我們召開了一個班級家長會,動員家長幫忙收集主題材料,沒有這次的動員,我們的主題活動可就不能順利進行了。並且我們在家長會時,用互動的方式讓家長充當“孩子”,讓他們談談,如果你是孩子,談到“紅色”這個話題時,你會想到什麼呢?許多家長就滔滔不絕地開始發表看法,這些看法合理的我們都採用到,其中我們老師幫孩子預先生成的一些課內容,靈感的來源就是各位家長。

由於這些孩子現在正處於小班階段,口語表達能力還很弱,而主題開展時,很多時候需要孩子用言語來表達出,因此在進行語言表述時候,很多孩子只能用很簡短的詞或者句子來敘述。小班孩子在主題開展中,整體的一個感覺還是,孩子說的少,老師說的多。又怕角色給互換了,只好是一直以引導的方式來進行。

開展“紅色”這個主題,孩子很興奮,也很感興趣,這都是跟這個顏色有關係。裏面涉及到一些藝術領域和綜合領域的活動,孩子非常感興趣,基本上都會很好的達到預期的目標!比如:製作新年卡片、過節啊、逛水果店等等。孩子的興趣都是非常的濃厚,而且參與性都很強。這些我們老師都很熱意看到的事情。但是同時問題好象也出現了,這些活動是很讓孩子感興趣,但是需要課前很充分的準備工作,比如:過節啦!紅色品嚐會啦,課前我們老師的用好幾天的時候準備裏面的道具,像兩條巨龍啊!事先排練大班的鑼鼓隊……這些物質上的準備需要非常的充分,才能保證課的開展。但是我們開展一個真正的主題,裏面的內容真的要很實實在在的話,我們老師有那麼多精力去做足這些準備嗎?再來人力方面,像:逛水果商店,孩子在老師的`安排下很順利的進行了參觀,而且效果也不錯。但是裏面投入的人力就是平時的4倍,需要4個老師一起護送孩子過馬路去水果店參觀。這些綜合性的活動,人力方面透支可能是再難免不過的。這次活動色品嚐會還好有各位家長的鼎立配合,孩子們與家長共同配合完成作品,並在他們的指導下做好記錄。玩中有學,學中有玩。並很好的促進他們之間的感情。這種活動家長一直反映要多開展些。興趣濃厚。我們會多注意家長的需求,以便更好的開展活動。

小百科:食物是指能夠滿足機體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並能延續正常壽命的物質。對人體而言,能夠滿足人的正常生活活動需求並利於壽命延長的物質稱之爲食物。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 篇四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瞭解家中的危險有哪些

2、形成在家中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形式:

小組進行

活動準備:

電腦

設計意圖:

1、激發幼兒對家中危險的重視,初步對家中的`危險進行了解

2、通過電腦遊戲的形式,加深幼兒對家中危險的認識,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

師幼互動:

1、教師提問:

“小朋友知道我們在家中有的是請可以做,有些事情我們千萬不能做,不然就會發生危險,那, 那個小朋友能告訴我們你知道的家中存在的危險有哪些”

王永其:在家裏,不能動電源,要不然,就會被電電到

鄭悅彤:在家裏,小孩不能動刀,這樣,會被刀割傷

孟令宇:在家裏,不能在牀上蹦,那樣容易摔倒,摔傷

2、電腦操作

教育反思:

從活動中瞭解到幼兒對於家中的危險又簡單的瞭解認識,具有簡單的安全意識,但對於安全的理解並不細緻;幼兒通過電腦的操作,及幼兒間的合作與商討 形象的幫助幼兒記住家中的危險有哪些,知道怎樣避免家中的危險。

幼兒園教案反思 篇五

我通過前幾天的國培,見識了西安甚至國際的典範幼兒園,看到許多新鮮美好的幼兒教育環境和教學過程。我回校後,在昨天的一堂活動課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這堂課我的內容是來自《爸爸去哪兒》,前幾天我和孩子在家看了一期新西蘭之旅的期中爸爸們玩的蘿蔔蹲比賽,我引用轉換,變成我們幼兒的遊戲。

第一輪,選出5個孩子站在大家面前,叫他們都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以名字爲代號開始遊戲,讓每個小朋友先自己說自己名字蹲三遍,第二圈開始自由發揮和挑戰,看誰能把誰比下去,玩得很開心。

第二輪,選另外5人站在大家面前,我依次抱一下給起個水果名字,比如蘋果,香蕉,葡萄,芒果,橘子。讓他們進行新的比賽,這次小朋友們有了更熟練的遊戲過程,比的激烈,這說明小朋友們從中學到了些東西,學到了比賽的技巧,反應速度的提高,語言表達的提高,注意力的提高,競爭意識的增強。

再來一輪,選了5個小朋友,而且本班的班主任老師也加入其中,更加激烈有趣,以顏色爲代號,有個女孩最後和她們的班主任老師比賽了5分鐘,最終才實在累的說錯了。

我要說的是,通過這個遊戲活動,我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堂內容,是讓孩子在遊戲中長本領,長智慧。其實這些都是因爲我培訓學習知道的大方方向,教學綱要,教學方法,教學目標,啓發我朝着正確方向走。而且回來後我和孩子的遊戲活動豐富多彩,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很開心。這就是我的收穫。這就是我的教學反思。以後會更加善於學習,善於思考,善於創新。

幼兒園教案反思 篇六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搭積木》這節課,主要意圖是讓學生在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基礎上,讓學生擺一擺、推一推、搭一搭等實踐活動進一步來了解它們的特徵。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愛玩,好動,根據學生這一特點,我創設了多種教學情境,緊緊圍繞“以學生髮展爲主體”的新理念,讓學生真正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探索的樂趣。 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易於造成一種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環境,進而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無限熱情,將緊張的學習過程 變成愉快的學習活動。例如:在課的伊始,由聖誕老人給孩子們送禮物來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讓學生迫切地想知道都有哪些禮物,從而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有,在學生動手擺一擺時,我以平等的身份來和同學們做遊戲,師生融爲一體,關係非常融洽,學生感到很愉快。在“推一推”環節中,我做了手偶—兔博士,讓學生和兔博士打招呼,並向它介紹朋友,這樣課堂氛圍不僅活躍起來,還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數學源於生活。爲了讓學生更好的認識數學,感受數學,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過程中,我將生活與數學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讓學生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數學。在上這節課之前,我佈置了這樣的作業:讓學生收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這四種形狀的物品。同學們找來了許多東西:牙膏盒、醒目瓶、露露瓶…可見,學生們能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分辨出這四種形狀來,但裏面還存在知識性的誤差:醒目瓶是圓柱嗎?當時由於我的疏忽,未能及時糾正。

這節課還存在着很多不足之處:

1、教師在課堂上出現了知識性的錯誤。如:有位同學說:能滾的就是球。輪胎能滾,它是球嗎?當時我沒有給予指正。課後查找了一原因:在這一環節上,我備課備得不夠充分。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由於備得不夠詳細,心裏沒底,心情就緊張,從而未能很好的傾聽學生的想法。

2、整節課的教學評價比較單一,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之間互評。

3、教師今後要學會傾聽,以便提高自身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

4、媒體運用還有些欠缺。作爲青年教師,今後還要多加練習,更好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 篇七

小班教案《蔬菜王國》含反思適用於小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感知各類蔬菜的外形和特徵,品嚐它們的味道,培養幼兒的感官能力,通過了解蔬菜,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感受秋天蔬菜大豐收的喜悅心情,知道蔬菜有營養,激發幼兒愛吃蔬菜的情感,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蔬菜王國》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通過了解蔬菜,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2、感知各類蔬菜的外形和特徵,品嚐它們的味道,培養幼兒的感官能力。

3、讓幼兒感受秋天蔬菜大豐收的喜悅心情,知道蔬菜有營養,激發幼兒愛吃蔬菜的情感。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重難點:

用多種感官來感知蔬菜的外形和特徵,擴展幼兒的知識經驗。

明確蔬菜好吃有營養,激發幼兒愛吃蔬菜的`情感,教育幼兒不要挑食。

活動準備:

1、青菜、蘿蔔(紅白青均有)、土豆、白菜、菠菜、生菜、茄子等實物若干。

2、五角星人手一個。

3、各色蔬菜製成的彩虹蔬菜若干盤。

活動過程:

(一)以“蔬菜王后的邀請”爲導入。

教師打扮成“蔬菜王后”的模樣,將幼兒帶入神祕的“蔬菜王國”。

師:我是“蔬菜王后”,我的蔬菜寶寶在我的後面,你們想認識它們嗎?

(二)能說出蔬菜寶寶的名稱,感知它們的外形特徵。

1、出示蔬菜寶寶。

師:這是我們王國裏的蔬菜寶寶,你們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呢?

2、觀察蔬菜的外形特徵。

師:那它是什麼顏色的呀?你們能說說它長得怎麼樣?(引導幼兒說說它的形狀或者用手比劃亦可)

(三)蔬菜“選美”大比拼。

1、師:今天,我們蔬菜王國要進行一場選美比賽,想請小朋友們來做評委,你們願意嗎?

2、交代規則。

師:我這裏有一些五角星,請選出你們每人拿一個,給你覺得最好好看的蔬菜寶寶。

3、幼兒操作。

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爲幼兒提供了蔬菜,供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已鞏固對蔬菜寶寶們外形的認識。

4、公佈比賽結果。

(四)品嚐蔬菜的味道。

1、出示裝有各種顏色的蔬菜(即彩虹蔬菜)

師:比賽結束了,蔬菜寶寶們很感謝你們這些小評委,請你們吃很少見到的彩虹蔬菜哦。彩虹蔬菜可好吃啦,而且吃了對身體好。你們想嚐嚐嗎?

2、品嚐彩虹蔬菜。

3、教師小結:我們蔬菜王國的每樣蔬菜都很好吃的,很有營養,吃了身體棒棒的。我希望小朋友會一直喜歡我們哦。

(五)以運蔬菜結束活動。

活動結束前,讓幼兒把蔬菜王國的蔬菜運回家,來延長幼兒對此活動的興趣。

師:吃完了我們的彩虹蔬菜,要麻煩我們的小朋友將蔬菜寶寶送回蔬菜王國哦。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是以蔬菜爲題材,一直圍繞着蔬菜王國這條主線展開的,以充分展現孩子們自主的表達,並在愉快、輕鬆的遊戲中學習、感知。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又能激發幼兒喜愛吃蔬菜的興趣。在活動中,教師是引導者,幼兒是主體。我會關注每一個孩子在活動中的情況,並幫助膽小的孩子能大膽地去遊戲,去表現;也要保護敢說敢做的孩子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並給予肯定;還要注意那些一般不起眼的孩子,挖掘他們的潛力,使不同能力層次的孩子得到發展,其次,活動結束時還要鼓勵幼兒們多吃水果,這樣才能使我們孩子們的身體長得棒棒的。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爲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幼兒園教案反思 篇八

根據大班童話劇的目標中提到的:“能創造性地表演同一主題中的不同情節,表現不同角色的形象”這一點,結合這一目標,我藉助故事中“狐狸的房子融化了,兔子的房子還好好的,狐狸求兔子借住一晚上,倒把兔子趕出來家”一句話,引發幼兒的想象,啓發幼兒根據角色的性格、故事情節合理、大膽地創編相關臺詞,一步步將幼兒自己創編的情節、對話轉變爲童話劇的一部分,從而推動大班幼兒合理想象的能力。另外,教案中也關注大班幼兒合作表演的能力,結合“大班能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演,並能合作、協商進行角色之間的分配以及情節的展開”,在上一環節的創編臺詞、表演基礎上遞進要求,兩人合作表演,並由幼兒進行評價,進一步鞏固表演中神態、動作、語氣的表演要素,推進幼兒自主表演的能力。

活動中的關鍵,是通過之前對角色的語氣、動作揣摩,請幼兒進行創編。然而我並沒有讓幼兒對原有故事情節進行創編,或是根據情節來進行續編故事,爲了給與幼兒積極向上的情感渲染,我通過正面的形象激發幼兒對於故事重新做了改編:“兔子不再是膽小的、靠別人幫助的人,他今天也變得勇敢、聰明瞭,你認爲他會像哪些辦法要回自己的房子呢”?馬上激起了幼兒創作慾望,幼兒的想法多種多樣,有的說讓兔子拿一塊肉吸引狐狸,當狐狸出門想吃肉時就把狐狸給趕跑;也有的說兔子會用勇敢、大聲地去要回房子,把狐狸給嚇跑。在這麼多的充分想象之後,幼兒合作表演了自己創編的內容,用動作、神態表現了自己對於角色理解。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 篇九

目標:

1、練習雙腳併攏跳,手腳着地爬的動作。

2、能按顏色將玩具分類放到筐內;

3、能聽懂指令,喜歡模仿動物的動作,積極參與遊戲。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5、幼兒通過親身體驗,明確五官的重要性。

準備:

大趣味插子,鈴鼓,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筐子各一個;

過程:

1、準備活動:動作模仿:"小鳥走路飛呀飛,小魚走路遊呀遊,小象走路甩着長鼻子,小鴨子走路搖一搖,小烏龜走路爬呀爬,小兔子走路跳呀跳。"重點:練習小兔子雙腳併攏跳和小烏龜手腳着地爬的動作。

2、介紹遊戲玩法:

①戴上貓媽媽的頭飾,向幼兒介紹場地和遊戲的材料:"小兔子們,貓媽媽有一些筐子,你們看有什麼顏色的?""有幾個筐子?""我們一起數一數吧!"②介紹遊戲玩法規則:"貓媽媽的果園裏有許多的果子。"(將大趣味插子輕輕撒到草地上)"請小兔子幫忙撿1個果子回來,動腦筋想一想,小兔子撿到1個紅果子要放到什麼顏色的筐子裏呢?""如果撿到一個黃果子呢?撿到一個綠果子呢?撿到一個藍果子呢?"③小兔子要怎樣走路?(提示幼兒兩隻腳要並緊了向前跳。)④"小兔子們,聽到貓媽媽的鈴鼓一響就一起開始跳到果園裏撿果子,準備好了嗎?"

3、進行遊戲《運果子》

①觀察幼兒的動作和取放玩具的情況;② 小結幼兒遊戲情況,引導幼兒聽清楚貓媽媽的要求。

③變換不同的動物幫助貓媽媽運果子,例如小烏龜發展幼兒手腳着地爬的動作;④根據幼兒的取放情況,不斷增加取放的數量,可以使2個、3個。

4、結束遊戲。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遵循了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遊戲的方式貫穿於始終,讓幼兒在愉快輕鬆地遊戲中促進動作發展。下面我來談談這次教研活動的研討過程。

第一次我們聽了蘇琪老師的試教。課後我們下午班老師對這節課的討論非常激烈,老師們一致認爲本節課在內容設計上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整節課幼兒氣氛活躍,積極性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最後爬過樹林,鑽山洞環節中,起先我們設計的目標是讓孩子複習鞏固鑽,孩子們爬到山洞就堵在一起,也沒有按照鑽的要求去鑽,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又在討論,是繼續還是去掉這個環節,最後討論結果還是按照原來的環節開展活動。

第二次我在試教中同樣也出現了這種現象,我們找原因,環節本身出現問題,讓孩子在快速爬的時候去鑽,他們難以控制,就不可能達到我們所定的教學要求,最後還是去掉了這個環節。

另外一個環節,讓孩子學會側身滾,身體躺平,腳伸直,兩手放胸前,也是這節課的重點。大部分孩子都認爲刺蝟是縮起來滾的。對於這種概念。我們也查了很多資料。到底刺蝟滾得時候是縮起來滾嗎?答案是;有時候會縮起來滾,有時候腳伸直滾,所以我們讓孩子在嘗試滾的'時候讓孩子去告訴大家你是怎麼滾,最後教師點評告訴孩子今天刺蝟媽媽教你們新的本領滾——側身滾

這次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始終能保持着角色身份,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不足是在開始部分老師說,今天媽媽教你們一個新的本領——側身滾,而應該是讓孩子在嘗試中發現的時候引出課題,說,這個刺蝟寶寶滾的真好,我們一起來學學他的動作吧,這樣的語句可能會更加完美讓孩子感覺我們在做遊戲而不是在上課。在背果子游戲中個別孩子沒有按照“側身滾”的示範動作做,教師應該提醒孩子糾正動作。

通過這次活動,對我來說,儘管內容上不難,準備中也顯很輕鬆,但我更重視與活動的設計以及研討過程。也希望各位新老教師給我提出好的建議。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 篇十

《拍牆》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遊戲活動,體驗遊戲活動帶來的快樂。

2.在活動中自覺遵守遊戲規則,能聽指令快速做出動作反應。(重難點)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玩木頭人遊戲的經驗。

2.狗、小猴、青蛙、小兔等動物的貼圖。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老師今天要教小朋友們玩一個新遊戲,現在請小朋友們跟着老師一起來到活動場地。

2.基本遊戲:

(1)教師第一次講解遊戲規則:一人當“拍牆人”,其他人當爭取去拍牆的人。“拍牆人”面對牆壁用手掌拍牆三下,拍到第三次結束時,“拍牆人”快速回頭看向他走來想要拍牆的人,當“拍牆人”回頭時還有人正在動,那正在動的人就淘汰出局,想要拍牆的人如果能堅持到最後不被“拍到牆”看到動時,順利拍到牆時就勝利地輪爲下一個拍牆的人。

(2)教師示範遊戲的'基本玩法。

(3)師幼第一次遊戲,教師當“拍牆人”,幼兒當想要去拍牆的人。

(4)師幼第一次遊戲結束後,師幼共同小結遊戲的基本玩法及規則。

(5)幼兒進行第二次遊戲,教師隨機指導。

(6)幼兒第二次遊戲後師幼再次小結遊戲規則。

(7)幼兒進行第三次遊戲。

3.創新玩法:

(1)教師出示小狗、小貓、小猴等動物貼圖,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遊戲的創新玩法。

(2)師幼討論後,提升拍牆遊戲的玩法:增加角色表演。

提升玩法的遊戲規則:“拍牆人”先說出動物角色的名稱,並用手掌快速拍動物角色貼圖三下再快速回頭,當“拍牆人”回頭時,想要拍牆的幼兒停下來,並扮演被拍的動物角色,如果想要拍牆的人沒能及時扮演動物角色或還正在動的人將淘汰出局。

(3)師幼進行第一次遊戲,教師當“拍牆人”,幼兒當想要拍牆的人。

(4)師幼第一次遊戲後,師幼共同小結提升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5)幼兒進行第二次遊戲,教師隨機指導。

(6)第二次遊戲後,師幼再次小結遊戲規則。

(7)幼兒進行第三次遊戲。

4.教師小結,遊戲結束。 活動反思:

在本次《拍牆》的遊戲活動中,幼兒樂意參與遊戲活動,並從中體驗遊戲的快樂,也初步突破重難點,大多數幼兒還是能夠聽“拍牆人”的指令做出動作,幼兒的反應靈敏,角色表演的慾望較強,整節遊戲活動的氛圍比較濃厚;但由於個別幼兒興致較高,我沒有及時發現幼兒的情緒,沒有強調幼兒認真傾聽遊戲規則,導致個別幼兒特別急於參與到遊戲中,沒有認真聽清遊戲規則,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多次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