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精選29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29篇《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相關的範文。

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精選29篇)

篇1: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一種有趣的圖畫方式,豐富表現手段。

2.畫一幅較有趣味的變大的畫,獲得一次記憶與想象的訓練。

3.在充滿情意的學習中受到一次環境保護的教育。

教學重點:探究怎樣從小畫不斷拓展成一幅大畫。

教學難點:使已畫的形象與未畫的內容相關連。

教學程序:

一、初步感知

1.看老師這有一幅畫,都畫了什麼呢?

2.老師想把這幅畫變大,怎麼變呢?老師有祕訣,出示教材中的兒歌:加一加,添一添,畫完這邊畫那邊。看一看,連一連,小景變作大畫面。

3.老師播放兒歌並展示小畫變大的過程。提問,小畫變大了嗎?

4.板書課題:由小變大的畫

二、激發聯想

1.老師出示一張小畫。提問,這張小畫往上、下、左、右方向發展可以添畫些什麼內容呢?

2.老師示範在這張小畫一旁添畫,提問同學們還可以添畫其他的內容嗎?

3.請幾位同學上臺添畫,教師點評。

4.小結:大膽聯想,擴大場景。

三、觀察分析

1.老師與同學一起完成找一找的遊戲。把已經畫好的大畫中的幾塊小畫移出。請學生將他們復原並說出理由。

2.找一找哪個是有小變大的畫。

3.小結:合理聯想,擴大場景。

四、總結方法

1.介紹兩種基本繪畫形式。在拆開的小紙盒上添畫及在多張小紙片上添畫。

2.總結繪畫步驟:從其中一小塊開始,逐漸添畫變大。

五、自主表現

1.可以以個人的形式在自帶的小紙片或紙盒的反面進行繪畫。

2.也可以幾個同學爲一小組,共同完成。

3.教師巡迴指導。

六、交流評述

1.說一說你畫的是什麼?怎樣添畫的?你覺得自己畫得怎麼樣?

2.學生互評。

3.總結。

篇2: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課題:分蛋糕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材簡析:

本課的題目是“分蛋糕”但實際是圓形的分割、重組。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回憶分蛋糕與吃蛋糕時的喜悅。

2、激發學生想象,並描繪出造型各異的蛋糕。

3、引導學生採用多種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後重新組合成新的畫面。

教學重、難點:

1、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描繪出新穎獨特的蛋糕。

2、在重組畫面時要採用與衆不同的構圖。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蛋糕的範圖、各種顏色的紙、多媒體等。

學生:準備油畫棒、剪刀、膠水、水彩筆等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活動一:

引導學生回憶分蛋糕與吃蛋糕時的喜悅。學生說說自己見過的和吃過的蛋糕的種類。

活動二:

教師出示各種造型的蛋糕的範畫。請學生先討論再說一說,還可以設計出什麼樣的蛋糕,蛋糕上還可以畫什麼?

教使用多媒體演示幾種描繪蛋糕的方法,並說明繪畫要求。

活動三:

各組將教師發的範畫按本組的人數做隨意形狀的切分,要每人分到大小基本一樣的蛋糕,看哪一組分的巧妙。

利用多媒體來表演“切蛋糕”及切開後蛋糕重新排列的畫面,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活動四:

分組做畫蛋糕、切蛋糕、重組蛋糕的遊戲。

做得快的小組還可以做分西瓜、分菠蘿等切分圓形物體的遊戲。

活動五:

請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收拾整理。

課後拓展:啓發學生回家後利用廢舊紙盒製作立體的蛋糕。

教學評價:

1、是否大膽想象,描繪出新穎獨特的蛋糕。

2、在重組蛋糕時能否採用與衆不同的構圖。

3、能否在課堂上和小組內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具有合作精神。

札記:

一年級的學生好像對於蛋糕味道的記憶更深刻,對外形的記憶還比較清晰,但具體的花紋就不太清楚了。所幸我找到了幾幅好利來蛋糕的宣傳圖片,上面有各種各樣的蛋糕的大照片,甚至有六層的結婚蛋糕。這些圖片給了學生很大的創作啓示,而且在演示怎樣“分”、再組畫面時就用這上面的圖片來示範,學生感覺就像在分真的蛋糕一樣,心情很激動。在創作時也能夠描繪出造型各異的蛋糕。

新課程、新教材要求教師多爲學生提供優秀的欣賞作品,這些欣賞作品從哪裏來,是困擾大家的一個問題。實際上生活中許多的畫報、宣傳圖片甚至是報紙、雜誌上的彩色大幅廣告都是我們用來欣賞的好資料,只要教師肯做有心人,善於發現、蒐集,就不愁找不到足夠多、足夠好的欣賞資料了。

篇3: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使用了新課程標準下的九年義務教育湘版美術實驗教材。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安排了四個新的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即運用多中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設計、應用”(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製作,傳遞,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欣賞、評述”(指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組部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學習領域。),“綜合、探索”(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這些課程內容新穎,版面美觀,貼近學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們的喜愛。

二、學情分析:

對於美的事物有興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畫時初步培養了觀察習慣,對於想象畫、命題畫有較大的興趣,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大膽的描繪。

完成作業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學習慣於帶回家去完成,少數同學形象表達能力還比較弱。

三、基本情況:

本年級有21人,學生美術知識掌握得較牢固,上期美術考覈人人合格。同學們普遍提高了對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該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敢表現自己想法,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上課課堂氣氛活躍。

存在問題:

1、學生作品缺乏表現力(特別是工藝),使作品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強。

2、部分學生作業上交或做作業方面速度比較慢。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要點

1、感知各種隨意形。

2、各種基本平面形和常用色的認識與運用。

3、運用形和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象畫練習。

4、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製作方法,培養正確的繪畫、製作姿勢與習慣。

5、欣賞兒童畫、民間美術作品的美。

(二)能力培養要點

6、在美術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促進兒童從無意想象過度到有意想象,從再現想象過度到創造想象。

7、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

(三)審美教育要點

8、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9、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激發兒童對藝術創造活動的興趣。

五、教學措施

1、運用現代教學設施及教學儀器進行課堂教學。

2、喻教與樂、喻教於美術活動之中,培養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3、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六、個人展望:努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七、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第1課小雨沙沙

教學目標:

1.觀察春天的小雨,學習春雨不同的畫法。

2.能想象畫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動物的可愛摸樣。

3.瞭解簡單的自然生活常識。

教學重點: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樣子。

教學難點:能用不同的線畫出春雨的感覺。教學程序:

一、播放下雨的視頻

1、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生:小雨沙沙。

2、沙沙沙,沙沙沙,小雨落在田野裏,花兒開,草兒長,沉睡的大地醒來了!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小雨的溫柔與可愛吧。板書課題:小雨沙沙

二、學習用點和線畫雨

1、欣賞雨的圖片

雨是什麼樣子的?回憶一下,你還看到過什麼樣的小雨,有什麼感受?你對小雨的印象是怎樣的?

2、畫雨

請3個小朋友來畫一畫毛毛雨、小雨和小雨點。

師點評學生的作業:說說你畫的毛毛雨是什麼樣子?

小結:雨有不同的形態,用點和線能畫出雨不同的樣子。

三、欣賞雨中植物的圖片

1、春雨落在田野裏,神奇的事情發生啦!

生:小竹筍冒出了可愛的小腦袋。

師:小雨給了它什麼呀?小結:生命雨露

2、如果你是一朵花兒,能表演一下喝雨水的動作嗎?

教師從頭、手、身體和麪部動作進行引導。

四、畫一畫花兒喝的動態

1、出示教材步驟圖1

添畫面部表情,花的身體和手。

2、比較學生的練習作業

添畫面部表情時,你們發現了幾種畫法?你認爲哪一幅表現出了喝水的動態?

五、展開聯想師:小動物、小植物們可聰明啦,你們知道它們還用什麼方法來吮吸雨露呢?

六、作業指導,師生互評

1、欣賞優秀的學生作業。

2、作業點評,互評。

總結:春風細雨溫暖了大地,滋潤了萬物。我們要更親近自然,保護大自然。

篇4: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對自然形手有一個新的認識併產生對手進行描繪的慾望;

2.能把手的外形描下來並添畫成有趣的形象;

3.在自主、開放、快樂的學習中愛上美術。

教學重點:通過手形的`變化能認識手、並根據手形嘗試初步表現手形畫。

教學難點:能激發創造思維,畫出有創意的手形畫。

教學程序:

一、引導學生欣賞歌曲,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小手拍拍》,認識“小小手”。

提問:我們能用小手做一些什麼事情?

2.小結:手是我們人體一個重要的部分,我們生活、勞動、學習都離不開它。

二、指導學生通過遊戲、嘗試、體驗,形成感知。

1、師生互動,進行一個“請你跟我這樣做”的遊戲,帶領學生變換出各種有趣手形。

遊戲規則:教師或一個學生各種有趣手形說“請你跟我這樣做”,其餘學生跟着做出同樣的手形並說“我就跟你這樣做”。比一比誰變的花樣多,反映快。

2、指導學生學習描畫手形的方法。

(1)提問:你能用最簡單的辦法將剛纔做的有趣的手形描畫下來嗎?

(2)一兩名學生上臺嘗試。

(3)教師點評比、修改、示範。

3、引導學生觀察所描畫的手形,大膽聯想。

(1)提問:這些手形,象什麼?

(2)學生說說自己聯想到的物象。

(3)轉動所描畫的手形,讓學生說說又聯想到了什麼?

4、請幾名學生上臺嘗試將所描畫的手形“變一變”

教師點評,修改、示範。

小結:我們可以將我們的小小手,想象畫成好朋友。

三、指導學生欣賞範畫,學習方法。

1、通過課件展示多幅有趣的手形想象畫。學生說說自己欣賞後的感受。

教師點評。

2、引導學生歸納作畫步驟:擺手形——描畫手形——想象——添畫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迴輔導

1、說明作業要求:動一動手,把手的外形描下來,添畫成有趣的圖形。

2、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五、展示、評價學生作業。

1、將學生作業,集中展示在黑板上。

2、學生介紹自己所“變成的好朋友”

3、指導學生從“想象是否有趣”“添畫是否生動”兩個角度說說你滿意的作業。

4、給你同學的作業,提提小建議。

5、教師點評比作業,總結:我們可以用小小手打扮世界,小小手也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樂趣。

篇5: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課題:電腦美術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打開電腦並進入操作系統畫面。

2、指導採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簡單的繪畫遊戲。

3、培養學生通過簡單的創意感受電腦美術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利用矩形、橢圓形等工具進行繪畫創作

教具學具:電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從電腦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談起,讓學生知道它們的重要性。

2、新授

(1)介紹WINDOWS裏的畫圖工具。

(2)欣賞畫圖程序畫出的作品,學生自學爲主

(3)由學生介紹畫圖程序中幾種工具的使用。(簡單)

三、佈置作業

學生創作:各自進入電腦美術的頁中自學。

從三個題目中選擇一個進行創作。

音樂停止,學生創作完成。

提出問題:在畫的時候遇到什麼困難?

四、學生製作設計、教師輔導

五、講評

作業:讓學生在屏幕上互相欣賞、評述其他同學的作品。

用“我覺得自己或他的畫怎麼樣”來發表自己的看法。

(通過自己手中的“小兔子”以“投票”形式選出優秀的作品。

篇6: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觀察大自然中給萬物帶來光明與溫暖的太陽形象,瞭解其的光芒表現與表情刻劃,感受古老藝術中的太陽文化。

2.過程與方法目標:嘗試、體驗太陽五官與光芒的多種設計,並畫一幅漂亮的太陽,第2課時奠定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瞭解中外“太陽”名作中古人對太陽的熱愛與崇拜之情,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太陽形象,瞭解其的光芒表現與表情刻畫。

【教學難點】以繪畫的方式進行太陽造型創作練習。

【教學具準備】師:圖片、課件、彩色筆、繪畫紙

生:彩色筆、繪畫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授課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上課之前,我們來猜一個謎語,好嗎?有位老公公,一副圓面孔。

若有一日不見它,不是下雨就颳風

答:太陽

以此引出課題:太陽

(二)、新授

1、講故事

問:天上有幾個太陽?答:一個

(點頭)嗯,我聽說好像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怎麼現在只有一個了呢?(答:後弈射下來了9個。)

(連連點頭,豎起大拇指表揚學生)小朋友們知道的可真多。(開始講《後弈射日》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把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曬死了,農民伯伯種的糧食也曬死了,後弈看到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的糧食沒有了很傷心,於是他就拿着弓箭射下來了九個,只留下了一個太陽。

天上的這一個太陽使草木青翠,花兒紅豔,給我們帶來光明與溫暖。你們有沒有見到過太陽的真面目?老師聽說古時候的人見過太陽,你們信不信,(不信呀,)那我們就來看一看。出示圖片:

名畫1:馬王堆帛畫

這是1972年在我國湖南馬王堆出土的一幅帛畫。看,畫中也有一個太陽,這個太陽裏面還有一隻鳥(金烏)。它是二千多年前我國古人心目中的太陽。

名畫2:太陽曆石

這是古代墨西哥阿茲特克人創造的太陽曆。它是刻在石頭上的,中間是一個太陽神的形象。

你發現的太陽是什麼形狀的呢?(圓形)

古時候的人心目中有一個太陽形象,那麼你們心目中的太陽會是什麼樣子呢?

2、讓學生快速地畫一個太陽,老師巡視,發現很多小朋友畫的太陽的光芒。

都是直線,於是引出故事:(你們敢看太陽嗎,當你看太陽的時候,你能睜開眼嗎?)引出故事:太陽本來是一個小女孩,她有一個哥哥。有一天,太陽跟她媽媽說:“媽媽,我不要白天出來,我要跟哥哥換一下,我要晚上出來?”媽媽問太陽:“爲什麼呢?”“我是個女生呀,我白天出來的話,那麼多人會看我,我會害羞的。”太陽對媽媽說。太陽執意要晚上出來,媽媽沒辦法了,就說:“我送給你一件禮物,只要有人看你,你就用這些針扎他們的眼睛,那樣他們就不敢看你了。”

因此,我們在看太陽的時候,會覺得眼睛睜不開。

有很多小朋友在畫太陽的時候,也會把太陽的光芒畫成直線。但是,我們在畫太陽的光芒的時候,不僅只是畫成直線,還可以是多樣多樣的。

3、師生互動,老師畫出太陽的圓臉,引導學生到黑板畫太陽的光芒和表情。

(三)藝術實踐:比賽——畫一個太陽,看誰畫的最可愛最有趣(獎勵一個五角星)。

學生作畫,表現出形式多樣的太陽光芒以及有趣的表情。注意:把太陽畫得儘可能的大,色彩鮮豔。

(四)展示評價: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學生找出最可愛的太陽,老師評價,學生自己評出最漂亮的一幅(表揚學生)。

(五)佈置作業:準備橡皮泥,下節課,我們把小朋友們今天畫的可愛的太陽用橡皮泥做出來,會更有趣。

(六)小結:就這節課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

篇7: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植物生長的基本知識,展開回憶與想象,根據自己的意願,大膽自由地表現出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生長的情景。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記憶植物形象特徵的能力,初步的構思和畫面的組織能力,以及運用線條、色彩表現植物生長過程的造型的能力。

3、情意目標:

通過探究、表現等活動,使學生領悟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會中的作用。

4、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綠色生命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在於啓發學生回憶與想象植物生長的'生長情景,要打開學生的思路,使學生能從環境、生長過程或片段、情節等多方面展開聯想生活,激勵創新,表現出生動的畫面。

2、教學難點:表現的自由性與流暢性,通過欣賞、鼓勵等多種方法解決。

三、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蒐集各種種子(植物、莊稼、水果等都可);找有關種子發芽的童話故事;水彩筆、油畫棒。

2、教師課前準備:教師帶領學生兩週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種下種子,待上課時觀察種子的生根——發芽——長出的小葉等。(注意:植物的根最好緊貼器皿邊緣便於觀察種子長的根。)學生的作品。

3、教學器材:電腦、實物投影等。

4、教學課件:記錄片(植物生長的過程)、《綠拇指》動畫。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準備教學:

1、教師帶領學生兩週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種下種子。

2、請學生每日觀察並記下種子的成長記錄。(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繪畫的形式。)學生種種子,每日做記錄。

二、導入新課:

1、請學生彙報自己兩週來觀察記錄下的種子的生長情況。

2、教師播放影片課件:總結、觀察、欣賞種子成長的過程。

(種子在適合的陽光、空氣、水等條件下,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並且在每一個生長時期色彩、形狀都會有所不同。)

學生回憶彙報

學生觀看。

三、講授新課(觀察與想象):

1、教師出示一粒種子:

你們認識這是什麼種子嗎?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種子。如果老師現在將它種在土裏,幾秒鐘後它有什麼反應嗎?

我們看,“綠拇指”也在此刻種下了一粒種子,頃刻間會怎樣呢?(多麼神奇呀!這粒種子頃刻間生根發芽、越長越高,衝破了城堡的窗戶,開出了鮮豔的花朵。)

2、觀察想象:

面對着我們眼前這一棵棵剛剛發芽、長葉的小苗,想象一下你想把它移栽到什麼地方?

出示課題:長呀長。

交流植物生長所需條件的有關知識及圖片。(教師引導關注環保知識,如水土資源、環境污染等。)

師生小結:植物在適合的陽光、空氣、水等條件下,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並且在每個生長時期色彩、形態都有所不同。

它將長成什麼樣子?在它的生長過程中你將會做些什麼?它在成長中會碰到誰?它會開花嗎?會開什麼樣子的花?會結果嗎?會結什麼樣的果?(教師引導學生逐一想象。)

3、學生彙報自己的想法。

4、不同植物的種子一樣嗎?有什麼形狀?

5、展示圖片,觀察:不同植物的葉、花、果實形狀一樣嗎?

6、圖片展示:觀察植物的葉、花、果實的形狀。

7、視頻播放:種子是怎樣長大成才的呢?

8、圖片展示:它們長大後果實、葉子什麼樣?你們認識這幾種嗎?學生小組內互相交流,彙報討論結果。

9、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有誰來幫忙?

四、欣賞學生作品:說一說,這些作品哪兒有趣兒?

五、創作提示:

1.用你喜歡的繪畫方法,畫出一種植物的生長樣子。

2.藉助圖中植物資料,畫出植物生長的故事。

3.請把畫面安排飽滿。

六、學生做作業,教師輔導:教師指導學生繪畫,解決學生繪畫中的問題。

七、本節課小結。

第二課時

一、藝術創作:

學生作畫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要求:畫出它茁壯成長的過程。

二、作品展示,欣賞評價。

1、學生介紹自己的畫面。

2、學生互相評價。

3、頒發“種植創意”獎。

三、課後延伸:

這節課我們用畫筆記錄了植物的成長過程,發現植物身上有這麼多有趣的故事。

老師這裏有一些小種子,誰願意記錄下它們的成長過程?

發種子。

希望每個同學都做個有心人,注意觀察生活,發現、記錄生活中的美。

四、板書設計:

篇8: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觀察自己的面部特徵,瞭解五官的形狀與特點。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觀察能力培養學生抓住五官的特點並表現的能力。通過比較自己與同學的五官的不同,從而瞭解五官的特點與差異。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激發學生通過表現自己的臉表現自己的.性格特點。

教學重點:

大膽畫出自己的相貌,抓住五官特點,表現自己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能找出自己五官與同學的不同,瞭解五官的差異才有了每個人不同的面貌。

教學準備:

鏡子、表現工具(自選)。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設置,激發興趣。

1、遊戲:首先所有學生閉上眼,趴在桌上,然後選4位同學藏在面具後,讓大家認是誰。

問:你能認出他們是誰嗎?

問:爲什麼我們可以一下子認出每個人是誰?

生:學生會從服裝、頭髮、空缺的位置來判斷。

教師引導:露出眼睛、眉毛,臉。

問:每個人區別最大的是哪裏?

生:臉。

二、觀察分析,瞭解自畫像。

1、瞭解人們的相貌的區別。

師:爲什麼老師能區分大家呢?

生:因爲我們每個人長得不一樣,所以老師認識我們。

師:是什麼不一樣呢?

生:是五官、臉形、髮型不同。

師:誰能說說自己的特點?

生:我的臉圓圓的、眼睛大大的,扎着兩個翹翹的辮子。(多請幾個小朋友說)

用手摸摸看,有什麼感覺?(互相討論、觀察)

2、出示課題:《畫自己》

3、你認爲自己什麼表情畫起來最好看:(對鏡子做表情欣賞,請幾位表情生動的同學上臺表演)。

4、欣賞課本範作,觀察不同的表現方法。

問:小朋友爲什麼把自己畫成這樣?(邊欣賞邊分析表現形式)

學生的回答不能確定。

5、賞析徐悲鴻《自畫像》

師:看看畫家筆下的自己。知道徐悲鴻嗎?

----他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畫家,早年留學歐洲學習西方油畫,回國後結合我國傳統繪畫“中國畫“創造了很多優秀作品,其中,他最擅長畫馬。他筆下的馬栩栩如生。

師:知道這張畫是用什麼畫的嗎?

生:油畫。(教師提醒)

三、學生作畫,教師巡視。

1、學生作業。

師:你們想怎樣畫自己?(請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是什麼樣的表情或自己最美的時候。

2、帶了小鏡子的同學可以看看鏡子中的自己,做出一個表情試試。別忘了抓住自己五官的特點。

3、本課時完成基本形的表現。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畫自己,並剪下來,粘貼到一張紙上,全班同學的集體照。

增強集體意識,感受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

教學重點:畫好自己,並剪貼。

教學難點:大膽表現,抓住特點。

教學準備:剪刀、膠水、一張大紙。

1、以頭部爲主,主要表現面部特徵。自由作色,大膽表現。

2、及時表揚落筆肯定、表現大膽、畫出自己特點和個性的作業。

3、對錶現拘謹的孩子作鼓勵性指導。

四、欣賞評價及教學延伸。

1、點評:選3-4張較好的畫,請作者自己從構圖、色彩、表現手法、表現心情等方面講解。

2、學生評價。

3、分小組欣賞,每組選1-3張作業展示在黑板上,介紹挑選原因。

4、把所有作業貼在大紙上。

師:這是我們全班的集體照,長相不一樣,個性不同但都聰明、可愛、充滿自信。

篇9: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第4課 漂亮的瓶子

學情分析

低年級學生十分喜歡上美術課,他們的表現慾望極強,並且對瓶子並不陌生,他們在生活中接觸過各種外形、各種類型的瓶子,對瓶子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的學生已具備了一些製作能力,他們思維十分活躍,好奇心強,有着極強的創新意識,(我要比你、比老師創作的作品不一樣,並且更好看!)敢於挑戰,樂於表現自己的想法創作。

教材分析

本課要求在欣賞中外瓶子藝術的基礎上,能運用剪貼和描繪的'方法創作一件紙工藝品,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要求通過學生的自主觀察和實踐,感受瓶子的造型特點和對稱形的折剪方法,並嘗試用自己喜歡的圖案和色彩進行裝飾美化,並表現出欣賞中的一些藝術感受。
教學目1、通過欣賞與感受活動,瞭解瓶子藝術的造型特點及其美化方法。2、掌握瓶子對稱特點的折剪方法,能較順利地剪出一個大小合適、造型好看的瓶子,並能進行美化與裝飾。

課時安排

2課時

篇10: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運用各種基本形的組合拼貼城堡。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激發學生設計、創造美好事物的願望及熱愛生活的情感。通過合作拼貼培養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體會合作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應用各種基本形組合拼貼城堡的結構。

教學難點:

在合作的過程中怎樣拼貼出豐富的城堡外形。

課前準備:

1、教師:不同的城堡圖片、各種基本形、投影、範畫、課件、黑卡紙。

2、學生:膠水、油畫棒、水彩筆、美術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用多媒體播放一組圖片,學生欣賞

(目的:激發學習興趣,導入課題)

教師:伴隨一陣輕快的樂曲聲,屏幕上出現了幾幅照片,能說出它們的片名嗎?

學生:“這是阿拉丁、這個是美女與野獸、還有茜茜公主”一個個地說出了他們熟知的動畫片名字。

小結:順勢引導學生思考“動畫片中的人物都住在什麼地方?(從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動畫片中切入要學的內容)

學生:動畫片中的人物都住在城堡裏

二、講授新課:

1、出示課題《漂亮的童話城堡》。

2、欣賞幾幅建築圖片(使學生詳細瞭解不同建築的不同風格和特點。)

教師:這幾幅建築從外形上觀察有什麼不同?(目的:發現哥特式建築的風格和特點),(運用多媒體播放幾幅有特點的中西方建築圖片)

學生:說出建築的外形特徵。(用對比的方法進行觀察)。

教師:介紹城堡的建築風格和特徵,其中蘊含的意義。

3、用基本型概括城堡的外形。

教師:大家請看城堡的各個部分像什麼形狀?(目的:將體轉化爲形,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播放一張城堡圖片)

學生:有的房間像長方形或正方形,屋頂像三角形,窗戶像橢圓形等。老師:把這些基

本形狀看作一塊塊積木,用兒時玩搭積木的方法建造一

座城堡,還能有其他的建造方法嗎?各小組討論。(目的:與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相聯繫,便於設計城堡的外形,突破教學重點)

學生:各小組討論並彙報

教師:用搭積木的方法建造城堡時要注意什麼?(目的:明確拼貼的順序)

學生:注意搭積木的順序,自下由上,一次碼放。

教師:演示城堡的拼貼方法,重點演示遮擋關係的處理。

4、欣賞幾幅學生用紙拼貼的城堡作品。(目的:開闊學生設計思路,學習並借鑑搭配顏色的方法)

教師:在這幾張作品中你喜歡哪一幅?爲什麼?(目的:倡導個性化和風格化。突出造型新穎,顏色搭配的美麗)

學生:講述自己的觀點。

5、看書:(目的:明確製作方法和製作內容,學習分工合作)

教師:打開書第10頁,觀察小朋友是怎樣製作城堡的?學生:合作完成的。

教師:我們怎樣合作完成城堡的設計與製作?小組討論。(目的:學習分工合作)

學生:介紹小組的合作方法。

6、作品要求與評價方法:(目的:增強競爭意識,形成孩子們之間比、趕、幫、超的生動局面)

教師:(出示一個或幾個小公主)那一組同學能團結協作而且城堡設計得美麗,老師手裏的小公主就住在那一組同學的`城堡裏。

三、學生實踐。

學生:開始了動手實踐活動,每一個小組都像是個建築隊,他們分工不同有的在選料(選用不同形狀的基本形);有的在策劃(設計);還有的在蓋城堡(用基本型拼擺)。一會兒,一座座城堡屹立於紙面上。

教師:輔導前期:處理好學生之間分工合作的內容;中期:城堡拼貼的先後順序;後期:城堡細節的修飾方法

四、小結拓展。

1、展示學生作品並進行互評。(目的:相互欣賞、找出本組的優缺點,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教師:各組學生作品展示到黑板上,請學生欣賞。

學生:介紹本組的設計思路和合作情況,對其他組的作品進行評價。

教師:帶領學生按照作品要求進行互評,將小公主貼在優秀小組的作品上以資鼓勵。

2、拓寬。(瞭解其他的製作方法,開闊眼界,豐富學生現有的表現形式)

教師:我們來看幾種用不同的表現形式來表現城堡的內容。(目的:強調城堡的建築風格。)

學生:欣賞

教師:希望學生勇於嘗試不同的表現方法。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注重對美術學習活動的過程評價,通過學生在美術過程中的表現對其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予以評價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激勵評價:在學生實踐之前教師採用激勵式評價。學生在參與“搭積木”的過程中,小組內學生自主設計與策劃,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力。爲了能讓小公主住進自己設計的城堡裏,同學們合作的積極性更高了。由此可見,虛擬一個“小公主”的人物進行評價與獎勵,有效的促使學生之間比、趕、幫、超的生動局面。在學生的心靈中將留下很深的印跡。

篇11: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船的基本常識及用途,運用基本形組合的方法,以繪畫、製作的形式大膽表現想象中的船。

2、能力目標:

能抓住船的結構特點,能用形狀組合的方法進行表現,大膽地表現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3、情意目標:

通過探究、表現等活動,使學生領悟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會中的作用。

4、思想品德教育:弘揚民族文化,激發學生興趣。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抓住船的結構特點,運用形狀組合的方法,大膽表現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2、教學難點:結合生活中的.船及其用途,大膽進行想象並表現新穎而美觀的船。

三、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有關船的圖片及圖像資料,查找有關船的發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

學生:繪畫工具。

教師:代表大海的藍色大紙。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遊戲激趣,引入新課。

猜一猜:金屬鐵皮身,講話嗚嗚聲。誰叫也不理,只幫人渡河。----(船)

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圖片,請學生回答圖片中展示的是什麼。(瓷器與絲綢)

教師總結:瓷器與絲綢起源於我國,在古代它們早已馳名海外。

教師利用課件在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海域上畫一個大問號。

你們知道它們是靠什麼交通工具運輸到國外的嗎?(船)

引出課題。

在古時,我國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名叫鄭和。今天,鄭和進入時空隧道和我們一起乘船去探險和尋寶。

收集來的有關船的圖片和資料,並選擇小組集體認爲最好的圖片資料向全班展示。

二、瞭解功能,掌握特徵。

找一找: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見過的船。教師利用課件讓學生欣賞不同的船。(帆船、遊船、軍艦、輪船、汽艇、龍舟、擺渡船等)

請學生從教材中爲鄭和船長找一找適合探險尋寶的船,並說明理由。

小帆船:

客輪:

軍艦:

古帆船:

教師總結:生活中的船由於用途不同,它們各自的特徵和造型也各具特色。

三、感知結構,拼擺形狀。

我們現在要爲鄭和船長建造一艘探險的寶船。那麼,我們應該從什麼地方開始呢?

老師出示:梯形、半圓形、倒梯形、三角形、長方形……讓學生挑選,哪個形狀適合做船身。

教師質疑:爲什麼不選擇梯形呢?船上其他部分可以用什麼形狀概括?

請學生上臺在黑板上擺出自己心中鄭和寶船的樣子。

四、表現細節,進行添畫。(窗戶、雷達、船的裝飾圖案等)

五、欣賞範畫,拓寬思路。

欣賞書上學生作品,根據教師起的名字《大力士號》、《悠閒度假號》、《會飛的帆船》對號入座。

六、藝術實踐,體驗感受:以繪畫的方式畫出自己心中的大船。

教師巡視輔導。

七、本節課小結。

第二課時

一、藝術實踐,體驗感受。

繼續完成上節課未完成的作品,教師巡視指導。

要求:學生大膽進行想象並表現新穎而美觀的船。

二、作品展示,欣賞評價。

三、遊戲:

1、摺紙船。

同學們,你們會摺紙船嗎?下面我們就用桌上的彩紙來折一隻好看的紙船。

2、玩紙船。

不知你們的船能航行嗎?現在我們將它們放入水盆中試一試。

玩法指導:

①用各種方式讓紙船在水中前進。

②可以在船身邊放置物品,檢測紙船的承載能力。

四、研究:

1、問:爲什麼紙船能浮在水面上?(因爲水有浮力)什麼是浮力?(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向上託的力就叫浮力)

師:那麼除了紙外,還有哪些材料能浮在水中?(請學生將收集的廢品放入手中試試)

2、小結:除了紙張外,有塑料類的物品,如塑料瓶、碗、袋、蓋子、乒乓球、臉盆、玩具等,還有泡沫板、樹葉、氣球、水果皮……都能浮在水面上。

五、進行環保教育。

六、板書設計:

第1課.

篇12: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

湘教版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

第一課 七彩飛虹 教學目標: 1.瞭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認識常用色; n 2.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畫一幅有彩虹的畫; n 3.增加學生的自然常識。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七色色標卡片、混色示範工具等。 教學重點: 認識並能準確排序彩虹的七種顏色。 教學難點: 大膽想象並表達自己對彩虹的情感或者關於彩虹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師:小朋友,你知道美麗彩虹是有哪七種顏色組成的嗎?教師出示七種顏色的色標卡。 學生:紅、橙、黃、綠、青、藍、紫。 學生辨認七種不同的色彩。 具體認識表現彩虹的七種色彩的名稱。 二、分析理解 師:小朋友,你知道這七種顏色的正確順序嗎?爲什麼會是這樣的呢? 學生根據教材說出七種顏色的正確順序。 三、混色遊戲 n 教師示範將紅色水杯和黃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後,引導學生觀察變化;再請小朋友把黃、藍兩色和紅、黃兩色分別混合,觀察顏色的變化;從自己的彩色筆盒中按照順序找出七種顏色。學生參與混色遊戲活動,並在活動中觀察和學習色彩的變化,看一看色彩的變化,說一說觀察的結果。 通過直觀的遊戲活動進一步認識顏色,增強學生對色彩變化的注意力。 四、欣賞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範圖並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看了這些畫以後的想法。 你能正確並按照順序表現彩虹的七種顏色嗎? 你能比其他的小朋友想象的更奇特嗎?學生欣賞教材範圖,鞏固彩虹的七種顏色以及其順序印象。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學生增強體驗,在體驗中加強知識的記憶併爲激發思維做鋪墊。自主表現,教師引導學生大膽想象:你想把彩虹畫成什麼?美麗的彩虹是降落傘的傘頂、美麗的空中河道------。 學生在老師的啓發下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彩虹的想象。 五、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學生通過想象,畫出自己心中的彩虹,教師巡迴指導。 六、總結評價 教師總結, 學生自評和互評。 第二課 飛旋的紙條 教學目標: 1、瞭解掌握紙條會飛、旋轉的規律; n 2、學會製作會飛的紙條,並能進行裝飾; n 3、學會在遊戲活動中感悟自然規律與美術活動的聯繫。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剪刀、固體膠水、24K圖畫紙,彩色水筆等。 教學重點: 瞭解並製作會飛的紙條,並在交流活動中探索多種製作和飛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自然知識在美術活動中的運用帶來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 、小組活動 、交流成果 n 引導學生小組活動:觀察教材範圖,自己探索製作飛旋的紙條。 指導學生製作完畢後相互交流,並試飛。 n 學生小組活動:觀察教材範圖,自己探索製作飛旋的紙條。交流製作經驗、試飛並彙報小組活動成果。 作品展示 探究問題 教師請一名製作較爲成功的同學和一名製作不是很成功的同學展示自己製作的飛旋的紙條。你覺得哪一個最漂亮?哪一個能飛起來,哪一個飛不起來,爲什麼?學生代表展示自己的製作作品。學生觀察不同的展示效果,並思考、交流爲什麼會這樣?該如何改進作品? 差異比較,明確要求。 二、欣賞範圖 、激發思維 n 引導學生欣賞教材範圖,看一看哪一個紙條製作的最漂亮,哪一個比較特別。 師:小朋友!你能想畫出更美麗更特別的製作方法嗎? 學生欣賞教材範圖並自主思考其他製作方法。學生根據思維啓發改進或者製作一個更有新意並且更漂亮的會飛旋的紙條。通過欣賞範圖和談話交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 體驗成功飛紙遊戲,教師帶領學生到戶外試飛自己製作的美麗的飛旋紙條。教育學生注意安全和衛生。 學生自主飛紙活動,體驗紙條製作成功的樂趣。 三、總結延伸 、教師總結n 你還能想出其他方法讓紙條飛起來嗎? 學生互評: 1. 誰的紙條描繪的最漂亮? 2. 誰的紙條飛的最漂亮? 3. 誰的紙條製作的和教材中的不一樣? 學生思考並課後交流。 四、總結全課, 拓展知識。 第三課 民間玩具 教學目標 : 1.欣賞、瞭解民間玩具的材質、造型和色彩特徵,啓迪智慧; n 2.用簡短的話表達自己的感受體現對玩具製作的學習慾望; n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民族傳統藝術,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布老虎或者其他民間特色玩具、課件等。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欣賞學習關於民間玩具的'相關知識。 教學難點: 從欣賞民間玩具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民間藝術美的感染力。 教學過程: 一、玩具遊戲導入新課(課件)n 1.賞玩具,談感受--- 肥燕風箏。產於北京,色彩鮮豔,造型簡潔,而且左右對稱,製作時主要有扎、糊、繪、放四個基本過程。請小朋友說一說看了肥燕風箏後的感受。用什麼材料做?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2.請學生先欣賞泥沽沽。泥沽沽--- 產於河南,中間圓兩頭尖而細,可做各種動物的形象,尾部有小孔,用嘴吹可發出嗚嗚的叫聲。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n  3.請學生講一個關於老虎的故事。 從而引出布老虎玩具--- 產於陝西,神態威風、可愛,造型簡潔而又有動感,頭部紋樣多樣,寓意吉祥和健康,既可以觀賞又可以作枕頭使用。 n 4.木馬玩具。產於雲南昆明,可以在地上滾動,曾在民過年間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其造型與色彩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說出木馬玩具的最大特點:可以滾動。 5.賞玩具 談感受---螞蚱玩具。小朋友!在街上你見過這些螞蚱玩具嗎?除了這些螞蚱你還見過什麼動物也是用這些棕葉編織而成的呢? 產於湖南,利用棕葉編織而成,我國南方各省都有棕葉編織的藝人。 學生自由發言說一說自己在街上對棕葉編織的玩具的一些所見所聞。 二、總結交流 師:小朋友,看了這麼幾種不同的玩具你能思考並說出這些玩具的不同特點嗎?他們分別是用什麼材料做的?你覺得哪一個是最美麗的?哪一個又是形狀最好看的?  哪一個玩具最有意義?哪一個玩具你最喜歡?爲什麼?n 學生回答: 1、布老虎製作材料:各種各樣的布。 2、泥沽沽製作材料:泥土。 3、木馬製作材料:木頭。 4、肥燕風箏製作材料:竹子、輕薄又牢固的紙張。 6、螞蚱玩具製作材料:棕葉。 三、總結本課 學生自由的說一說教師提出的問題,回顧欣賞玩具過程中學到的知識,激發學生對玩具的興趣。 四、課外延伸 n  在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有特色的民間玩具,小朋友,只要你做一個有心人,多去看,多去問,多去思考,你一定會認識更多的民間玩具,也一定能得到更多的樂趣的。 第四課  小小手 教學目標 : 1、對自然形手有一個新的認識(勞動的手、美麗的手)併產生對手進行描繪的慾望; 2、在對手形的描繪想象變化與添畫過程中,讓學生的聯想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增強; 3、在自主、開放、快樂的學習中畫一幅較有創意的手形想象畫。 教學重點: 通過手形的變化能認識手、並根據手形嘗試初步表現手形畫。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創造思維,畫出有創意的手形畫。 教學準備: 多媒體實物投影設備、範圖等。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設疑導入 (課件)n 教師出示幾種有代表性的手的圖片,並請學生猜一猜這是誰的手。教師設問:小朋友!你覺得手是用來做什麼的呢?設問二:你覺得什麼樣的手是最美麗的手,什麼樣的手是最神奇的呢?學生根據教師提示自由思考,大膽地進行猜想和回答。 欣賞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欣賞範圖 、手形遊戲(課件) 1、出示手形想象畫掛圖。 師:你能說說這些手形畫中最喜歡的是哪一幅嗎?哪一幅色彩最鮮豔?哪一幅想象最豐富?哪一幅花紋最好看?請幾名同學上臺,沾溼小手並在黑板上表達各種樣子的手,看誰表達的手最有趣。 學生觀察範圖,並比較範圖的差別,自由的說一說自己的感想。 學生上臺大膽表現自己想表現的手形,並作大膽的聯想。有認識手轉入如何表現一雙或者一隻美麗並富有創意的手形畫。 2、看示範 講步驟 。 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作業的全過程,讓學生動動小腦想一想; 動動小手擺一擺; 動動小手畫一畫; 美麗神奇最重要。 學生觀看教師示範的過程,並根據教師的示範自由發言提問。熟悉手形創意畫的整個表現過程,形成印象。 三、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自主的表現手形想象畫。 表現練習,開發思維。 四、總結評價 教師把學生的作業有創意的展示在黑板上並請學生自評和互評,讓學生大膽自由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第五課 月亮走 我也走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繪畫表現能力。 n 2.激發學生對生活、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學生運用所學的形色知識進行大膽自由的表現自己和月亮相關的事。 教學難點: 在繪畫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 教學準備: 多媒體實物投影設備、教學範圖、建議準備關於月亮的故事等。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構思,激發思維 (課件)n 師:小朋友!你能爲我們大家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嗎? n 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對月亮的感受和想法。 你想和月亮成爲好朋友嗎?如果月亮是你的朋友,你想爲月亮取個什麼名字呢?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感受說一說自己對月亮的切身感受。學生大膽自主的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併爲月亮取名字,說出自己問要這麼取的理由。 二、欣賞感受, 拓展思路 n 1.教師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範圖。  1) 哪一幅畫的色彩最美麗? 2) 哪一幅畫的內容最有趣? 3) 哪一幅畫的月亮最新奇? 2.師:小朋友!你想和月亮做遊戲嗎?你想和她做什麼遊戲呢? n 師:除了做遊戲,你還想和月亮做什麼呢? 學生大膽自主地表達自己對教材範圖的看法。n  3.學生自由發言,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並且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說的最有趣最生動。學會欣賞,並在欣賞他人範圖的過程中獨立思考,創造出更多的自己的獨特想法。 三、自主表現, 穿插評價 n 教師引導學生自由表現月亮與人的美好關係,並協助輔導。在學生表現過程中教師適時給予學生鼓勵,特別是有獨特想法的學生。 學生大膽自主表現自己的想法。並積極地進行交流。大膽地通過實物投影設備,介紹自己的想法。大膽實踐,將獨特思維轉化成美術作品。 四、課堂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自由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 學生用實物投影介紹自己的作品,其他學生大膽提問,並給予積極的評價。 體驗成功,改進不足。 第六課 蝶兒飛飛 教學目標: 1.增強欣

篇13: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

課題:走近大自然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1、能夠運用自然界隨手可得的材料進行造型遊戲。

2、同學之間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近自然,更加熱愛自然。

教學重、難點:

1、是否能積極參與這次活動的全過程。

2、是否能與同學友好合作。

3、是否對自己的材料特性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4、是否能進一步領略大自然的美麗。

教具學具:瓶子、罐子、彩色紙、繩子、彩紙、工具、畫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

沙雕是一種以沙和海水爲基本材料的雕塑藝術,它通過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種造型。 沙雕只能用沙和水爲材料,不允許使用任何化學粘合劑。作品完成後經過外表噴灑特定膠水加固,在正常情況下一般可以保持幾個月。沙雕屬於大地藝術的一種與大自然融爲一體。其體積的巨大是傳統雕塑難以比擬的,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沙雕是一門邊緣藝術,融合雕塑、繪畫、建築、體育、戶外娛樂等各大元素。一般的愛好者不需要特別的專業訓練,所有的人只要願意都可以做。

冰雕是一種用天然的冰加工而成的藝術品。它是俄國人首創的。1740年,歐洲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寒冷天氣,除了南部地區外,均被堅冰封鎖,所有的河流湖泊都結上了厚厚的一層冰。在這寒冷的冬天裏,專橫跋扈的俄國女皇安娜伊萬諾夫開了一個很殘酷的玩笑:下令工匠用冰塊在彼得堡的內瓦河上建一座宮殿,用作失寵的王子米歇爾格里申的新婚住所。工匠們無奈,在河上建成了一座長17米,闢有3間冰室的冰宮,冰宮內還擺放着各種造型美觀的冰制傢俱、牀上用品以及炊具,宮內的小花園裏還“長着”用冰塑的各種花草樹木。冰宮修好後,女皇命王子在冰宮中舉行了婚禮,並且在那裏度過了洞房花燭之夜。安娜伊萬諾夫的惡作劇導致了冰雕藝術的誕生。從此,藝術園地中又增添了冰雕這一奇葩。

2、師:其實我們小朋友就是一個天生的大地藝術家,因爲我們小朋友沒有一個不喜歡玩泥巴,沒有一個不喜歡堆雪人。今天老師看到每組小朋友已經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玩具,廢舊物品和顏料。看來一場比武較量的爭奪賽馬上就要開始了。

3、發展階段:你準備怎麼做?

老師舉例:九月的田野是青草長得最茂盛的時候,那青青的草兒就像大地的頭髮,我想邀請幾個同學與我一起把田埂兩邊的青草編成小辮子。紮上彩紙做的蝴蝶結,遠遠望去,那田埂定會像一個盛裝的小姑娘。

三、學生製作,教師輔導:

四、進行評比

五、講評:學生互相進行評論,老師點評

六、小結

七、課後拓展:可以裝飾其他牆面、樹杆、山石等。

[一年級美術下冊教案]

篇14:國小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針對低年級學生初步接觸簡單的立體和半立體造型製作而設計的一堂工藝課。教學生運用樹枝和彩泥相結合,製作各種有趣的小動物和小人物。小樹枝取之大自然,它表面有自然的文理且有一定的硬度;彩泥是兒童常用的材料,它鮮豔、柔軟,可以輕鬆隨意地捏出各種形狀。本課綜合兩種材料的特點,取長補短,樹枝在作品中適合做細長的部位,如:鬍鬚、頭髮、四肢等,並且起支撐邊連接的作用;彩泥在作品中做爲主體,如:軀幹、頭等部位。學生可靈活巧妙地運用,如:又粗又短的樹枝適合做大象的四肢,又細又長的樹枝適合做老鼠的尾巴等。

本課教學內容富有童趣,製作方法簡單,學生容易掌握,作業結學生留有足夠的空間,在掌握了製作技巧和方法後,任學生大膽創新。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感受兩面種材料的不同特點,使樹枝和彩泥在作業中運用得恰到好處,鼓勵學生自己創造設計新穎有趣的形象,作業要求可以適當放寬,突出自主表現和重視活動中學生能力的自然增長。

二、教學目標:

1、運用樹枝和彩泥進行有趣的人物、動物製作,並掌握製作技巧和步驟。

2、感受不同材質的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設計意識,讓學生感受創造美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

1、學習運用樹枝和彩泥進行有趣的人物、動物製作的簡單技法,用樹枝和彩泥進行有趣的人物、動物造型。

2、讓學生體驗社會生活分工協作的情趣。

四、教學難點:

教學簡單的立體造型方法。

五、教學設計:

播放教師自己用樹枝和彩泥製作的動畫,讓學生欣賞。通過這一環節可以激起學生對本課活動內容的興趣,產生自己創作的慾望。引導學生觀察動畫片中的人物、動物是用樹枝和彩泥做成的。

可以上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觀察感受樹枝和彩泥的這兩種材質的不同特點,從而獲得豐富的感官印象,進一步瞭解用樹枝和彩泥做出的作品有特殊效果,爲下一步創作作好準備。

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將畫片中作品的樹枝部分換成彩泥,通過效果對比,讓學生了解作品中樹枝所起的作用。爲了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樹枝和彩泥在作品中的作用,教師可以結學生一些材料讓學生進行簡單的作品設計,讓學生初步體驗成功,以激發更大的創作慾望。

分組討論設計。可以讓學生合作設計創作一組作品,既可以增加這課的趣味性,拓寬創作的範圍,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學生完成作品以後,可以給學生一個展示的空間,將此次作品作一次展覽,便使學生獲得成就感以激發學生對學習和創作的興趣。

六、教學體會:

在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如運用多媒體展示教師創作的動畫作品,設置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作業可採用合作的形式,作品可以進行展示,使學生更好地體驗到創作的成功感。

篇15:國小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一、教材分析

紙拖鞋課選用生活中常見的“拖鞋”作爲切入點,利用各種卡紙、色紙以及繩線作爲材料,製作一雙紙拖鞋。 國小美術教案一年級下:09課 紙拖鞋

通過紙拖鞋欣賞、試穿各式各樣的拖鞋,使學生從視覺、觸覺上感受到實用美術的作用,激發學生創作表現的慾望,積極投入學習、製作之中。紙拖鞋課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應注意引導學生認識拖鞋的結構(鞋底、鞋幫)以及製作拖鞋的原則(合腳)。從而根據自己腳的大小做一雙合適的紙拖鞋,還可以試着穿穿,讓學生感受到美術與生活的聯繫。

由於紙拖鞋學習內容於學生生活,學生以自己的腳型爲模,做一雙適合自己穿的紙拖鞋,教學任務的安排因此具有一定的規則性和自主性。

二、教學目標

瞭解生活中拖鞋的結構以及設計原則,培養實用造型能力。

掌握製作紙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培養學生對應用美術的興趣和對生活的熱愛。

三、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設計應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發現的樂趣。通過教師的有意引導,激勵學生對生活中的“美”進行分析、認識與再創造,將認識拖鞋、製作拖鞋作爲教學的主要內容,把“美術”、“生活”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明瞭學習的目的。

教學過程的安排要注意首尾的呼應以及各個教學環節間的銜接過渡:

欣賞評論――試穿體驗――自主表現――交流評析――激勵發散。

在欣賞評論中教師可出示拖鞋實物,引導學生回憶並分析拖鞋的結構、樣式,試穿體驗時可運用比較法,使學生認識到拖鞋不可過大,也不可過小,可以以自己的腳爲模型進行製作。學生活動的開展以自主表現爲主,學生選用準備的各種材料,進行自主創作,在愉悅的學習活動中感受創作的樂趣,交流評價以自評互評相結合,可以談談自己製作中所獲的感受,也可評評誰做的紙拖鞋最漂亮、合適。

激勵發散時教師可以將本課作爲“點”,將美術與生活的聯繫發散到“面”.使學生感受到實用美術的應用與魅力。

作業要求:運用多種材料和合適的方法制作一雙紙拖鞋。

四、教學建議

爲啓發學生思維,可提供部分拖鞋樣式圖片供學生參考欣賞,還可以將範品與實物結合,指導學生從中體會兩者之間的異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作業的形式既可以以繪畫裝飾爲主,也可以以手工製作爲主,引導學生充分運用手中的各種材料進行製作,如:鞋底可用硬卡紙或泡沫板等,鞋幫可用紙條、紙片、繩線等。

學生作業的進度和效果顯然會有差異。爲此作業要求可適當放寬。

注意教學組織,保證課堂教學的完整順暢。

篇16:國小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教學分析

《捲紙動物》是國小美術二年級的內容,通過捲紙動物的設計與製作,發展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及形象思維能力,讓學生掌握如何用基本的捲紙方式製作小動物,並且在愉快的美術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捲紙活動的樂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小動物的愛心。

教材中大篇幅展示了捲紙動物範作,讓學生在充分欣賞感受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的翅膀,激起創作的慾望。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欣賞分析,從中學會一些基本的捲紙造型方法,同時啓發他們創造出更多的捲紙造型方法。要改變簡單的傳授、模仿爲主的教學方法,重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紙立體造型的方法與動物的有關知識。

2.通過捲紙動物的設計與製作,發展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3.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和對小動物的愛心。

教學重點:用基本的捲紙方法,設計製作具有立體效果的動物形象。

教學難點:能讓動物站立,並表現出自己的獨特創意。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膠水、剪刀、各種色卡紙或其他質地較厚的彩色紙

(教師)多媒體課件、捲紙動物範作

教學過程

1.動畫激趣,導入新課。

(1)課件展示(動畫):講述人類與動物的生存關係,激發學生對動物的興趣。

(2)出示範作導入,激發學習興趣。揭示課題:《捲紙動物》。

2.範作欣賞,學習探究。

(1)課件展示:學生作品。設問: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是由哪些方法捲成的?

(2)讓學生說說“捲紙動物”的形體結構特點及基本形體的卷折方法。

3.小組討論,啓發創新。

(1)分學習小組討論探究“公雞”的外形變化與表現方法,啓發學生想象創新。

(2)小組彙報交流,教師小結提示:不管怎樣變化,都要抓住表現對象的主要特徵。

4.學生練習,體驗表現。

參照喜歡的一件範作,嘗試卷折一隻動物,教師個別指導。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膠水、剪刀、各種色卡紙或其他質地較厚的彩色紙

(教師)多媒體課件、捲紙動物範作

教學過程

1.演示激趣,創新訓練。

(1)教師演示兩種基本形體的卷折,學生看一看、說一說像什麼。

(2)讓學生嘗試用不同卷法表現不同動物的基本形體,進行創新訓練。

2.講解示範,掌握步驟。

(1)提問:怎樣製作一隻形象豐富的動物呢?引導學生集體討論製作過程(2)教師小結補充,讓學生了解掌握從整體到局部的基本製作步驟(可藉助課件演示)。

3.學生練習,表現創新。

(1)明確作業要求:爲自己設計製作一隻喜愛的捲紙動物。

(2)學生創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交流,互評互學。

(1)作品展示:在教室(或操場、草地)佈置一個動物“王國”。

(2)指導學生互評互學。

篇17:國小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十九個課題。教學安排考慮幼小銜接的內容,同時,緊密結合國小生的生活實際和興趣與需要。

教材突出藝術學習的價值;隱含學科知識技能,在低年級學段更注重感性的積累和體驗;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出發點,注重藝術能力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過程。在課程設計中充分挖掘單元主題的人文精神內涵,從和國小生密切相關的生活中選擇人文主題,並注意單元主題的延伸與拓展。教材內容突出趣味性、遊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

教學重點、重點:

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重視適合國小生的心理和認識發展規律,激發少年兒童的活潑、朝氣和對藝術的嚮往與憧憬。

不盲目的把藝術學科簡單的疊加,而是強調學科之間的連接與互滲。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啓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全冊教學進度:

第一週欣賞《冬日戲嬰圖》

第二週畫自己長呀長

第三週太陽

第四周漂亮的瓶子

第五週洗澡

第六週船

第七週手形的聯想

第八週獅子大王

第九周可愛的動物

第十週介紹我喜歡的玩具

第十一週春天的色彩

第十二週用春天的色彩裝扮自己

第十三週我們身邊的線條

第十四周下雨了

第十五週童話城堡

第十六週釣魚

第十七週好吃的水果

第十八週夥伴

第十九周花的世界

欣賞封內作品:《冬日戲嬰圖》

「冬日戲嬰圖」是北宋末的蘇漢臣所繪,蘇漢臣是北宋末的汴梁人,靖康之難後,跟�S宋室,遷居錢塘。詳�生卒年已經不可考,大致的活動時間爲十一世�o末至十二世�o中期。他早年曾當過民間畫工,宣和年間被徵入徽宗畫院。擅長畫佛像及人物,其中尤以童嬰�}材最爲人所讚賞。畫畫的人最知道人物是最難畫,蘇漢臣會被藝術家皇帝宋徽宗所喜愛的原因就在於蘇漢臣的人物非常唯妙唯肖,連最難畫的小孩童粉嫩透�t的皮膚都畫的無懈可擊,真正令人讚歎不已,難怪故�m每次外展,不論到哪裏都帶着冬日戲嬰圖展出,實在不愧是館藏精品。畫中毛絨絨可愛的小�,正讓一對小姐弟玩得不亦樂乎,小�亦跳躍於其間!庭院裏,梅花、山茶正開得繽紛,姐姐拿着漂亮的彩旗,弟弟拿着紅線綁着的孔雀羽毛,似乎正在比�看�l的�|西能吸引小�的注意。這下可讓小�傷透腦筋了,真不知該選誰纔好?而全畫鋪陳,無論山石皴法,嬰兒口、眼、與手皆表�F的活靈活�F,讓駐足畫前的您,�x那間,彷�誹��自己往日童嬰�r期嬉戲的歡愉喜��。本畫雖無款印,然觀本幅筆墨,與蘇漢臣秋庭戲嬰圖及其接近;無論山石皴法,嬰兒口、眼、與手,皆無一不神似;而畫幅尺寸大小二者亦復相若。種種的風格表�F�o應可認爲是出自於同一位畫家手筆,也可歸爲蘇漢臣另一幅卓越出色的作品,今載於故�m書畫錄第三�浴�

課題:1.畫自己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課業類型:繪畫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學生在假期中可能會畫畫,可能就沒有拿過畫筆。因此,這節課的導入非常重要,首先要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習的方式可以生動活潑,不必拘泥於一定的形式。在表現方法上可適當作一些有關髮型和五官的指導,最後讓學生以觀察和回憶爲主,自由地表現自己。

這節課,我是從激趣、觀察、探究、評說、描繪、欣賞入手進行教學的,旨在鼓勵學生通過遊戲找出同學的相貌特點;通過鏡子觀察自己的相貌特徵;通過交流和表演進一步感受人物表情變化規律;通過教師的示範發現自畫像的表現手法;通過自我表現體會成功的樂趣。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通過欣賞、觀察與交流,使學生了解自畫像的基本特點及其表現方法,並能在觀察和回憶的基礎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點,用比較自由的方法進行表現活動。

隱性目標:通過觀察、討論交流與表現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表現力,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和自我的信心,讓學生通過作品的表現進一步加深對自己的認識,並提高審美的觀察能力。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於啓發學生觀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並進行

表現,教學時要注意觀察方法的引導,加強學習的交互性。

教學評價:

1,是否對自畫像感興趣?能否表現出自己的形象特點和表情?

2,能否通過鏡子觀察並說出自己的臉部特徵,能比較別人臉部的不同之處。

3,作品的構圖是否基本合理?表現是否肯定、自信和流暢,較少或沒有反覆塗

改的現象?

4,能否參與同學間的相互觀察和交流,傾聽別人對自己相貌特徵的描述?是否能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畫,並發表對別人作品的看法。

教學具準備:教師:大畫紙、課件。

學生:小鏡子、彩色水筆、油畫棒。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

遊戲“猜猜我是誰?”

課前請幾位學生用硬紙遮住臉部,由老師帶領依次進入教室。請學生猜猜他們是誰?你憑什麼判斷得這麼準?(身材、個頭、衣服??)

兒童參與遊戲活動,心情輕鬆愉快,可以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二、發表質疑

1,請表演的學生下移紙板,露出頭髮,請學生仔細比較他們的頭髮有何不同之處?(長短、髮型、顏色??)

2,繼續露出眉、眼、耳,請學生再仔細觀察比較其各自的特點。(大小、形態、位置??)3,再露出鼻、嘴至整張臉,請學生比較每個人鼻、嘴的特點。(長短、大小、肥瘦、形態??)4,比較臉型。(胖、瘦、長、短、方、圓??)

5,請學生談談:剛纔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誰的特徵最明顯?爲什麼?

運用發現法,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眼、腦去發現物象的特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讓學生分段、分步尋找臉部特徵,符合兒童注意力的廣度與深度發展的規律。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徵。(髮型、五官、臉型??)

2,說一說:請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臉部特徵。(喜、怒、哀、樂時的五官變化)3,演一演:請幾位特徵明顯的學生上臺表演喜怒哀樂的表情。

通過看、說、演進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及人物表情的無窮變化。

四、感受實踐

1,講解演示作畫方法:

請學生說說老師的臉部特徵,根據學生髮言,教師在大畫紙上分步畫自己。邊畫邊講作畫方法:a.根據臉型勾畫輪廓;b.添畫頭髮和五官(抓特點、添表情);c.上色(可線描);d.可用誇張手法畫自己(教師示範幾個被誇張的自畫像)

2,誰想做老師的好朋友?那麼就請你把畫好的自己剪下來貼在老師畫像的旁邊,我們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嗎?

3,作畫要求:再仔細觀察自己面部的特徵,大膽地畫出自己的相貌。(對有能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畫出自己的喜、怒、哀、樂的表情)

由學生先找出老師的面部特徵,老師再根據學生的提示,畫出自畫像。通過這樣的示範,無疑給學生的描繪提供了“柺杖”,進一步幫助學生將腦中已有的感性認識具象化。

五、巡視指導

1,鼓勵學生大膽作畫,只要能描繪出自己的某一個特徵,就是好的。

2,讓學生避免面面俱到,也就是眉毛、鬍子樣樣都描繪得太細巧,反而增加了難度。3,可用些誇張的手法,如:胖臉更胖;瘦臉更瘦;愛笑的嘴更大、更彎;愛哭的沒了眼;??

-

學生放假後的第一幅畫,難免縮手縮腳,教師的鼓勵在此時最管用。

進行個別針對性輔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六、欣賞評價

1,作業展示:請大家一起欣賞“大合影”。

2,自評互評:從“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誰?誰的臉部特徵最明顯?

3欣賞大師們的“自畫像”:藝術大師們在表現自己時,特別重視面部神情的刻畫(課件欣賞徐悲鴻、凡?高等畫家的.自畫像)。透過他們的神情,我們彷彿可以看到他們的內心世界。-

互相評價可以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通過欣賞名家名作,增加美術文化含量,提高修養。

七、課後延伸

1,老師打算將這張“大合影”掃描進電腦,作爲你們教室電腦的桌面背景,你們同意嗎?2,這張“大合影”是由許多長相不一,個性不同,但都聰明、可愛、充滿自信的你們組成,老師希望你們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向上的集體、一個互助的集體。

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集體主意識。

課後記:這節課在帶領學生分析完後我在黑板上將幾種常見小孩的髮型畫出來,讓同學們找找哪個像自己,先在作業紙上畫下來,再添畫有個性特徵的五官。這就避免了學生只着眼於五官的特徵,而不整體觀察的現象。

課題:2.長呀長

教材分析:

孩子們在幼兒園裏都有過種植小植物的體驗,所以本課讓他們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植物是怎樣長大的並畫出成長的樣子並不是太困難,但可以提前一週要求學生回去種大蒜等速生植物,觀察其生長過程。

教學重點:

教學的重點在於啓發學生回憶與想象植物生長的生長情景,要打開學生的思路,使學生能從環境、生長過程或片段、情節等多方面展開聯想生活,激勵創新,表現出生動的畫面。教學難點:表現的自由性與流暢性,通過欣賞、鼓勵等多種方法解決。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蒐集各種種子(植物、莊稼、水果等都可);找有關種子發芽的童話故事(文字、影視都可);水彩筆、油畫棒。

教師課前準備:教師帶領學生兩週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種下種子,待上課時觀察種子的生根――發芽――長出的小葉等。(注意:植物的根最好緊貼器皿邊緣便於觀察種子長的根。)學生的作品。

2.教學器材:電腦、實物投影等。

3.教學課件:記錄片(植物生長的過程)、《綠拇指》動畫。

教學設計:

一、課前準備教學

1.教師帶領學生兩週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種下種子。

2.請學生每日觀察並記下種子的成長記錄。(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繪畫的形式。)學生種種子,每日做記錄。

二、導入新課:

1.請學生彙報自己兩週來觀察記錄下的種子的生長情況。

2.教師播放影片課件:總結、觀察、欣賞種子成長的過程。

(種子在適合的陽光、空氣、水等條件下,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並且在每一個生長時期色彩、形狀都會有所不同。)

學生回憶彙報

學生觀看。

三、講授新課(觀察與想象)

1.教師出示一粒種子:

你們認識這是什麼種子嗎?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種子。如果老師現在將它種在土裏,幾秒鐘後它有什麼反映嗎?

我們看,“綠拇指”也在此刻種下了一粒種子,頃刻間會怎樣呢?(多麼神奇呀!這粒種子頃刻間生根發芽、越長越高,衝破了城堡的窗戶,開出了鮮豔的花朵。)

2.觀察想象:

面對着我們眼前這一棵棵剛剛發芽、長葉的小苗,想象一下你想把它移栽到什麼地方?(出示課題)長呀長,它將長成什麼樣子?在它的生長過程中你將會做些什麼?它在成長中會碰到誰?它會開花嗎?會開什麼樣子的花?會結果嗎?會結什麼樣的果?(教師引導學生逐一想象。)

3.學生彙報自己的想法:(指名個別想象力豐富的學生彙報自己的想法,給其他學生以啓示。)

4.動畫欣賞再次啓迪學生的想象。

讓我們來看看“綠拇指”種下的這種植物是怎樣生長的吧?

請你再次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植物是怎樣生長的呢?

5.請學生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在指名將自己的想象講給同學們聽。-學生回答:這麼短的時間,種子不會有什麼反映。

學生看動畫片。

學生獨自想象思考。

學生邊彙報邊用肢體語言形容。

學生欣賞動畫片,再次進行聯想。

學生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彙報自己的想法。

四、作業要求:

1.根據自己的想象,大膽的畫一幅植物生長的畫。

2.展示範畫(水彩筆畫的、油畫棒畫的、二者相結合的。)給學生以繪畫的啓迪。

五、學生作業,教師輔導:教師指導學生繪畫,解決學生繪畫中的問題。學生繪畫

六、小結評價:1.學生介紹自己的畫面。

2.頒發“勤勞種植”獎。

3.頒發“種植創意”獎。學生介紹自己畫面和互相評價。

札記:

讓學生面對眼前這一棵棵剛剛發芽、長葉的幼苗展開充分的想象。教師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進入想象的空間,將現實中的植物與想象中的植物結合起來,使情景具體、豐富。爲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從植物的環境、生長過程或片段、情節等多方面展開聯想生活,激勵創新,生動、自由、流暢的表現畫面。在第一次想象

篇18:國小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一、指導思想:

國小美術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造就社會主義一代新人,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與藝術水平,是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全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十九課。本教材依據教育部20xx年頒發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編寫的,是進行素質教育的美術課程實驗教材。

本教材以促進人格全面發展爲出發點,注意貼近同學們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富有情趣和啓發性。通過組織學生自主、主動、合作、探究、生動活潑地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美術實踐能力。

三、課程目標

造型表現方面: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體,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設計應用方面: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體,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

欣賞評述方面: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綜合探索方面: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象、創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學措施:

1、進行各種有趣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2、鼓勵兒童用繪畫和製作等形式,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初步培養他們形象記憶力和想象力。

3、教會學生認識紅、黃、藍、紫等多種顏色,並學習臨摹,添畫,記憶畫和想象畫的畫法。4、指導小朋友學習拼貼,泥工,紙工等基本的製作方法。

5、指導學生用正確的姿勢作畫和製作,培養動腦筋,愛思考的良好習慣。

五、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二十個課題。教學安排考慮幼小銜接的內容,同時,緊密結合國小生的生活實際和興趣與需要。

教材突出藝術學習的價值;隱含學科知識技能,在低年級學段更注重感性的積累和體驗;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出發點,注重藝術能力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過程。在課程設計中充分挖掘單元主題的人文精神內涵,從和國小生密切相關的生活中選擇人文主題,並注意單元主題的延伸與拓展。教材內容突出趣味性、遊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

六、教學重點、重點:

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重視適合國小生的心理和認識發展規律,激發少年兒童的活潑、朝氣和對藝術的嚮往與憧憬。

不盲目的把藝術學科簡單的疊加,而是強調學科之間的連接與互滲。

七、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啓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

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欣賞封內作品:《冬日戲嬰圖》

「冬日戲嬰圖」是北宋末的蘇漢臣所繪,蘇漢臣是北宋末的汴梁人,靖康之難後,跟�S宋室,遷居錢塘。詳�生卒年已經不可考,大致的活動時間爲十一世�o末至十二世�o中

期。他早年曾當過民間畫工,宣和年間被徵入徽宗畫院。擅長畫佛像及人物,其中尤以童嬰�}材最爲人所讚賞。畫畫的人最知道人物是最難畫,蘇漢臣會被藝術家皇帝宋徽宗所喜愛的原因就在於蘇漢臣的人物非常唯妙唯肖,連最難畫的小孩童粉嫩透�t的皮膚都畫的無懈可擊,真正令人讚歎不已,難怪故�m每次外展,不論到哪裏都帶着冬日戲嬰圖展出,實在不愧是館藏精品。畫中毛絨絨可愛的小�,正讓一對小姐弟玩得不亦樂乎,小�亦跳躍於其間!庭院裏,梅花、山茶正開得繽紛,姐姐拿着漂亮的`彩旗,弟弟拿着紅線綁着的孔雀羽毛,似乎正在比�看�l的�|西能吸引小�的注意。這下可讓小�傷透腦筋了,真不知該選誰纔好?而全畫鋪陳,無

論山石皴法,嬰兒口、眼、與手皆表�F的活靈活�F,讓駐足畫前的您,�x那間,彷�誹��自己往日童嬰�r期嬉戲的歡愉喜��。本畫雖無款印,然觀本幅筆墨,與蘇漢臣秋庭戲嬰圖及其接近;無論山石皴法,嬰兒口、眼、與手,皆無一不神似;而畫幅尺寸大小二者亦復相若。種種的風格表�F�o應可認爲是出自於同一位畫家手筆,也可歸爲蘇漢臣另一幅卓越出色的作品,今載於故�m書畫錄第三�浴�

1.船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不同用途、不同特點的船,初步瞭解船的發展歷程。

2、能抓住船的結構特點,大膽地表現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3、通過探究、表現等活動,使學生領悟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會中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抓住船的結構特點,大膽表現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三、教學難點:探究過程中立意和構思,生動畫出船的狀態。

四、教學準備:師生共同收集有關船的圖片及圖像資料,查找有關船的發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

學生:繪畫工具、剪刀、膠水

教師:代表大海的藍色大紙

五、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揭題

2、感知與啓示

分小組展示學生收集來的有關船的圖片和資料,並選擇小組集體認爲最好的圖片資料向全班展示。

師問:①你知道這艘船叫什麼船嗎?爲什麼?

②還有其它種類的船嗎?(全體同學欣賞圖片並議論)

3、瞭解船的發展歷程,學生根據收集來的有關資料議論教師提出的問題。

①師問:誰知道最初的船兒是怎樣的?(就是根木頭浮在水面上)

②師:這樣的船造型真簡單,老師也能馬上想到幾種,你們看,這塊西瓜皮就可以成爲一艘船。別看它小,至少可以裝載幾百、幾千只螞蟻。像這樣造型簡單又很實用的“船”,小朋友們還能想出幾艘嗎?(撐開的傘、香泡皮、瓶蓋等)

③師:接着又出現了用木頭做成的月亮型的船。有的造船師傅還在船上叉上風帆,就成了帆船,然後便出現了鐵皮船、氣墊船、快艇等。(課件出示相關船的圖片)

4、設計創作

①師問:看了這麼多的船,你能畫出你心目中的大船嗎?

②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5、作業展評:

師:讓我們的大船到海中去航行吧!

①用剪刀將自己畫的大船按外輪廊剪下來,貼在老師準備的藍色大紙上。

②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發現有關浮力的知識,認識各種能浮在水面上的材料。

2、能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製作小船,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點: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設計製作成造型美觀,能浮於水面上的船。

三、教學難點:設計製作造型美觀,能浮於水面上的有創意的小船。

四、教學準備:同學――收集身邊的各種廢品。

教師――用廢品製作的範船,水盆若干個(四人小組各一個)。

五、教學過程:

(一)遊戲篇

1、摺紙船

同學們,你們會摺紙船嗎?下面我們就用桌上的彩紙來折一隻好看的紙船。

2、玩紙船

不知你們的船能航行嗎?現在我們將它們放入水盆中試一試。

玩法指導:①用各種方式讓紙船在水中前進。

②可以在船身邊放置物品,檢測紙船的承載能力。

(二)研究篇

1、問:爲什麼紙船能浮在水面上?(因爲水有浮力)什麼是浮力?(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向上託的力就叫浮力)

師:那麼除了紙外,還有哪些材料能浮在水中?(請學生將收集的廢品放入手中試試)

2、小結:除了紙張外,有塑料類的物品,如塑料瓶、碗、袋、蓋子、乒乓球、臉盆、玩具等,還有泡沫板、樹葉、氣球、水果皮??都能浮在水面上。

3、進行環保教育

(三)創作篇

1、創作要求,選擇收集來的廢品進行加工,製作一艘造型美觀、能浮在水面上的船。

2、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3、展評①將製作成的船放入水盆中游戲。②從造型特點、功能及創意等方面介紹自己的船。③學生互評,教師總結。

反思:不少孩子在創作時,聯想到了以前在幼兒園學過的紙折船,在我的鼓勵下,他們用廣告宣傳紙折出了立體的船,並畫了小孩剪下來貼到小船上,再把小船貼到風景畫片做成的背景上。形成了一件美麗的小擺設。

2.長呀長

教學重點:啓發學生回憶與想象植物生長的生長情景,要打開學生的思路,使學生能從環境、生長過程或片段、情節等多方面展開聯想生活,激勵創新,表現出生動的畫面。

教學難點:表現的自由性與流暢性,通過欣賞、鼓勵等多種方法解決。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蒐集各種種子(植物、莊稼、水果等都可);找有關種子發芽的童話故事(文字、影視都可);水彩筆、油畫棒。

教師課前準備:教師帶領學生兩週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種下種子,待上課時觀察種子的生根――發芽――長出的小葉等。(注意:植物的根最好緊貼器皿邊緣便於觀察種子長的根。)學生的作品。

2.教學器材:電腦、實物投影等。

3.教學課件:記錄片(植物生長的過程)、《綠拇指》動畫。

教學設計:

一、課前準備教學

1.教師帶領學生兩週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種下種子。

2.請學生每日觀察並記下種子的成長記錄。(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繪畫的形式。)學生種種子,每日做記錄。

二、導入新課:

1.請學生彙報自己兩週來觀察記錄下的種子的生長情況。

2.教師播放影片課件:總結、觀察、欣賞種子成長的過程。

(種子在適合的陽光、空氣、水等條件下,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並且在每一個生長時期色彩、形狀都會有所不同。)

學生回憶彙報

學生觀看。

三、講授新課(觀察與想象)

1.教師出示一粒種子:

你們認識這是什麼種子嗎?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種子。如果老師現在將它種在土裏,幾秒鐘後它有什麼反映嗎?

我們看,“綠拇指”也在此刻種下了一粒種子,頃刻間會怎樣呢?(多麼神奇呀!這粒種子頃刻間生根發芽、越長越高,衝破了城堡的窗戶,開出了鮮豔的花朵。)

2.觀察想象:

面對着我們眼前這一棵棵剛剛發芽、長葉的小苗,想象一下你想把它移栽到什麼地方?(出示課題)長呀長,它將長成什麼樣子?在它的生長過程中你將會做些什麼?它在成長中會碰到誰?它會開花嗎?會開什麼樣子的花?會結果嗎?會結什麼樣的果?(教師引導學生逐一想象。)

3.學生彙報自己的想法:(指名個別想象力豐富的學生彙報自己的想法,給其他學生以啓示。)

4.動畫欣賞再次啓迪學生的想象。

讓我們來看看“綠拇指”種下的這種植物是怎樣生長的吧?

請你再次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植物是怎樣生長的呢?

5.請學生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在指名將自己的想象講給同學們聽。-學生回答:這麼短的時間,種子不會有什麼反映。

學生看動畫片。

學生獨自想象思考。

學生邊彙報邊用肢體語言形容。

學生欣賞動畫片,再次進行聯想。

學生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彙報自己的想法。

四、作業要求:

1.根據自己的想象,大膽的畫一幅植物生長的畫。

2.展示範畫(水彩筆畫的、油畫棒畫的、二者相結合的。)給學生以繪畫的啓迪。

五、學生作業,教師輔導:教師指導學生繪畫,解決學生繪畫中的問題。學生繪畫

六、小結評價:1.學生介紹自己的畫面。

2.頒發“勤勞種植”獎。

3.頒發“種植創意”獎。學生介紹自己畫面和互相評價。

反思:

讓學生面對眼前這一棵棵剛剛發芽、長葉的幼苗展開充分的想象。教師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進入想象的空間,將現實中的植物與想象中的植物結合起來,使情景具體、豐富。爲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從植物的環境、生長過程或片段、情節等多方面展開聯想生活,激勵創新,生動、自由、流暢的表現畫面。在第一次想象之後,讓學生再一次欣賞動畫中衆多植物神奇、自由生長的情景,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學生通過反覆的想象、交流、彙報,達到想象的充分與豐富。爲創作繪畫奠定了基礎。

篇19:國小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十九個課題。教學安排考慮幼小銜接的內容,同時,緊密結合國小生的生活實際和興趣與需要。

教材突出藝術學習的價值;隱含學科知識技能,在低年級學段更注重感性的積累和體驗;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出發點,注重藝術能力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過程。在課程設計中充分挖掘單元主題的人文精神內涵,從和國小生密切相關的生活中選擇人文主題,並注意單元主題的延伸與拓展。教材內容突出趣味性、遊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

教學重點、重點:

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重視適合國小生的心理和認識發展規律,激發少年兒童的活潑、朝氣和對藝術的嚮往與憧憬。

不盲目的把藝術學科簡單的疊加,而是強調學科之間的連接與互滲。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啓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全冊教學進度:

第一週欣賞《冬日戲嬰圖》

第二週畫自己長呀長

第三週太陽

第四周漂亮的瓶子

第五週洗澡

第六週船

第七週手形的聯想

第八週獅子大王

第九周可愛的動物

第十週介紹我喜歡的玩具

第十一週春天的色彩

第十二週用春天的色彩裝扮自己

第十三週我們身邊的線條

第十四周下雨了

第十五週童話城堡

第十六週釣魚

第十七週好吃的水果

第十八週夥伴

第十九周花的世界

篇20:國小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課題:1、畫自己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課業類型:繪畫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學生在假期中可能會畫畫,可能就沒有拿過畫筆。因此,這節課的導入非常重要,首先要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習的方式可以生動活潑,不必拘泥於一定的形式。在表現方法上可適當作一些有關髮型和五官的指導,最後讓學生以觀察和回憶爲主,自由地表現自己。

這節課,我是從激趣、觀察、探究、評說、描繪、欣賞入手進行教學的,旨在鼓勵學生通過遊戲找出同學的相貌特點;通過鏡子觀察自己的相貌特徵;通過交流和表演進一步感受人物表情變化規律;通過教師的示範發現自畫像的表現手法;通過自我表現體會成功的樂趣。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通過欣賞、觀察與交流,使學生了解自畫像的基本特點及其表現方法,並能在觀察和回憶的基礎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點,用比較自由的方法進行表現活動。

隱性目標:通過觀察、討論交流與表現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表現力,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和自我的信心,讓學生通過作品的表現進一步加深對自己的認識,並提高審美的觀察能力。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於啓發學生觀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並進行

表現,教學時要注意觀察方法的引導,加強學習的交互性。

教學評價:

1、是否對自畫像感興趣?能否表現出自己的形象特點和表情?

2、能否通過鏡子觀察並說出自己的臉部特徵,能比較別人臉部的不同之處。

3、作品的構圖是否基本合理?表現是否肯定、自信和流暢,較少或沒有反覆塗

改的現象?

4、能否參與同學間的相互觀察和交流,傾聽別人對自己相貌特徵的描述?是否能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畫,並發表對別人作品的看法。

教學具準備:教師:大畫紙、課件。

學生:小鏡子、彩色水筆、油畫棒。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

遊戲“猜猜我是誰?”

課前請幾位學生用硬紙遮住臉部,由老師帶領依次進入教室。請學生猜猜他們是誰?你憑什麼判斷得這麼準?(身材、個頭、衣服??)

兒童參與遊戲活動,心情輕鬆愉快,可以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二、發表質疑

1、請表演的學生下移紙板,露出頭髮,請學生仔細比較他們的頭髮有何不同之處?(長短、髮型、顏色??)

2、繼續露出眉、眼、耳,請學生再仔細觀察比較其各自的特點。(大小、形態、位置??)

3、再露出鼻、嘴至整張臉,請學生比較每個人鼻、嘴的特點。(長短、大小、肥瘦、形態??)

4、比較臉型。(胖、瘦、長、短、方、圓??)

5、請學生談談:剛纔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誰的特徵最明顯?爲什麼?

運用發現法,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眼、腦去發現物象的特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讓學生分段、分步尋找臉部特徵,符合兒童注意力的廣度與深度發展的規律。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徵。(髮型、五官、臉型??)

2、說一說:請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臉部特徵。(喜、怒、哀、樂時的五官變化)

3、演一演:請幾位特徵明顯的學生上臺表演喜怒哀樂的表情。

通過看、說、演進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及人物表情的無窮變化。

四、感受實踐

1、講解演示作畫方法:

請學生說說老師的臉部特徵,根據學生髮言,教師在大畫紙上分步畫自己。邊畫邊講作畫方法:a、根據臉型勾畫輪廓;b、添畫頭髮和五官(抓特點、添表情);c、上色(可線描);d、可用誇張手法畫自己(教師示範幾個被誇張的自畫像)

2、誰想做老師的好朋友?那麼就請你把畫好的自己剪下來貼在老師畫像的旁邊,我們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嗎?

3、作畫要求:再仔細觀察自己面部的特徵,大膽地畫出自己的相貌。(對有能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畫出自己的喜、怒、哀、樂的表情)

由學生先找出老師的面部特徵,老師再根據學生的提示,畫出自畫像。通過這樣的示範,無疑給學生的描繪提供了“柺杖”,進一步幫助學生將腦中已有的感性認識具象化。

五、巡視指導

1、鼓勵學生大膽作畫,只要能描繪出自己的某一個特徵,就是好的。

2、讓學生避免面面俱到,也就是眉毛、鬍子樣樣都描繪得太細巧,反而增加了難度。

3、可用些誇張的手法,如:胖臉更胖;瘦臉更瘦;愛笑的嘴更大、更彎;愛哭的沒了眼;

學生放假後的第一幅畫,難免縮手縮腳,教師的鼓勵在此時最管用。

進行個別針對性輔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六、欣賞評價

1、作業展示:請大家一起欣賞“大合影”。

2、自評互評:從“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誰?誰的臉部特徵最明顯?

3、欣賞大師們的“自畫像”:藝術大師們在表現自己時,特別重視面部神情的刻畫(課件欣賞徐悲鴻、凡?高等畫家的自畫像)。透過他們的神情,我們彷彿可以看到他們的內心世界。-

互相評價可以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通過欣賞名家名作,增加美術文化含量,提高修養。

七、課後延伸

1、老師打算將這張“大合影”掃描進電腦,作爲你們教室電腦的.桌面背景,你們同意嗎?

2、這張“大合影”是由許多長相不一,個性不同,但都聰明、可愛、充滿自信的你們組成,老師希望你們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向上的集體、一個互助的集體。

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集體主意識。

課後記:這節課在帶領學生分析完後我在黑板上將幾種常見小孩的髮型畫出來,讓同學們找找哪個像自己,先在作業紙上畫下來,再添畫有個性特徵的五官。這就避免了學生只着眼於五官的特徵,而不整體觀察的現象。

課題:2、長呀長

教材分析:

孩子們在幼兒園裏都有過種植小植物的體驗,所以本課讓他們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植物是怎樣長大的並畫出成長的樣子並不是太困難,但可以提前一週要求學生回去種大蒜等速生植物,觀察其生長過程。

教學重點:

教學的重點在於啓發學生回憶與想象植物生長的生長情景,要打開學生的思路,使學生能從環境、生長過程或片段、情節等多方面展開聯想生活,激勵創新,表現出生動的畫面。教學難點:表現的自由性與流暢性,通過欣賞、鼓勵等多種方法解決。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蒐集各種種子(植物、莊稼、水果等都可);找有關種子發芽的童話故事(文字、影視都可);水彩筆、油畫棒。

教師課前準備:教師帶領學生兩週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種下種子,待上課時觀察種子的生根――發芽――長出的小葉等。(注意:植物的根最好緊貼器皿邊緣便於觀察種子長的根。)學生的作品。

2、教學器材:電腦、實物投影等。

3、教學課件:記錄片(植物生長的過程)、《綠拇指》動畫。

篇21:國小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一、課前準備教學

1、教師帶領學生兩週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種下種子。

2、請學生每日觀察並記下種子的成長記錄。(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繪畫的形式。)學生種種子,每日做記錄。

二、導入新課:

1、請學生彙報自己兩週來觀察記錄下的種子的生長情況。

2、教師播放影片課件:總結、觀察、欣賞種子成長的過程。

(種子在適合的陽光、空氣、水等條件下,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並且在每一個生長時期色彩、形狀都會有所不同。)

學生回憶彙報

學生觀看。

三、講授新課(觀察與想象)

1、教師出示一粒種子:

你們認識這是什麼種子嗎?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種子。如果老師現在將它種在土裏,幾秒鐘後它有什麼反映嗎?

我們看,“綠拇指”也在此刻種下了一粒種子,頃刻間會怎樣呢?(多麼神奇呀!這粒種子頃刻間生根發芽、越長越高,衝破了城堡的窗戶,開出了鮮豔的花朵。)

2、觀察想象:

面對着我們眼前這一棵棵剛剛發芽、長葉的小苗,想象一下你想把它移栽到什麼地方?(出示課題)長呀長,它將長成什麼樣子?在它的生長過程中你將會做些什麼?它在成長中會碰到誰?它會開花嗎?會開什麼樣子的花?會結果嗎?會結什麼樣的果?(教師引導學生逐一想象。)

3、學生彙報自己的想法:(指名個別想象力豐富的學生彙報自己的想法,給其他學生以啓示。)

4、動畫欣賞再次啓迪學生的想象。

讓我們來看看“綠拇指”種下的這種植物是怎樣生長的吧?

請你再次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植物是怎樣生長的呢?

5、請學生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在指名將自己的想象講給同學們聽。-學生回答:這麼短的時間,種子不會有什麼反映。

學生看動畫片。

學生獨自想象思考。

學生邊彙報邊用肢體語言形容。

學生欣賞動畫片,再次進行聯想。

學生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彙報自己的想法。

四、作業要求:

1、根據自己的想象,大膽的畫一幅植物生長的畫。

2、展示範畫(水彩筆畫的、油畫棒畫的、二者相結合的。)給學生以繪畫的啓迪。

五、學生作業,教師輔導:教師指導學生繪畫,解決學生繪畫中的問題。學生繪畫

六、小結評價:1、學生介紹自己的畫面。

2、頒發“勤勞種植”獎。

3、頒發“種植創意”獎。學生介紹自己畫面和互相評價。

札記:

讓學生面對眼前這一棵棵剛剛發芽、長葉的幼苗展開充分的想象。教師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進入想象的空間,將現實中的植物與想象中的植物結合起來,使情景具體、豐富。爲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從植物的環境、生長過程或片段、情節等多方面展開聯想生活,激勵創新,生動、自由、流暢的表現畫面。在第一次想象

篇22:國小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形的變化。

2、能用繪畫或者剪貼的形式製作一面小彩旗,並能用製作的彩旗美化環境。

3、在瞭解彩旗作用的同時,引導學生提高對形的聯想能力和基本的設計製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在生活中彩旗很常見,用途不同,其形式也很多。在節日、假日、慶典、集會、演出時,廣場、商場、樓道、房頂到處可見彩旗飄飄的場面,其色彩鮮豔、形式多樣,增添了熱鬧的氣氛和喜氣。

而在商家的眼裏,這些迎風飄舞的彩旗,更是推銷自己的廣告資源。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彩旗的樣式設計有了新的變化,同時還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本課編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形的認識,通過小彩旗的製作瞭解彩旗的作用與形式。在製作中進行形的變化練習,進而培養學生的設計應用能力。從教材介紹的彩旗來看,作業爲剪貼的形式(彩旗的圖案也可以通過繪畫的形式來表現),重點是彩旗形的選擇與裝飾。我們希望旗的形狀多樣化,根據彩旗的不同用途,儘可能創造出更多形態的彩旗,並能與同學們一起用彩旗佈置環境,美化生活。

2、重點、難點。

重點:彩旗形狀的變化、美化及設計製作。

難點:各種形的認識及組合、表現。

三、教學設計

篇23:國小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課前準備

(學生)剪刀、膠水、舊畫報紙、舊掛曆紙(或各色彩紙)、筷子(或小木棒)、常規畫具

(教師)課件、各式彩旗的範作、剪刀、膠水、彩紙等,在教室的上方拉好線(掛彩旗用)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說說在生活中、電視電影裏、畫報圖書資料上見到過的古今中外的各式各樣的彩旗。

(2)說說你見過的旗子有哪些形狀和顏色。

(3)說說這些彩旗的用途。

2、觀察比較,欣賞評述。

(1)播放課件,展示古今中外的各式彩旗。

(2)展示教師範作,分組討論後,指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3)教師小結。

3、分析特點,學做彩旗。

提問(供學生自主學習或小組討論):

(1)彩旗由哪些部分組成?(一般由旗面、旗穗、旗套等部分組成。)

(2)旗面的形狀特點是什麼?

(3)形狀與用途有什麼聯繫?

(4)旗面圖案設計與用途有什麼關係?

4、交流討論,創作表現。

(1)提問:彩旗的形狀還可以有哪些變化?

(2)選擇合適的表現方法(繪畫或拼貼)製作一面小彩旗。

(3)小組以集體合作的方式創作一組或一面彩旗。提示:一組彩旗可以是一個活動主題的內容,如2008北京奧運會、國際服裝節等;一面彩旗指可以四人創作一面旗幟,如小隊旗、小組旗、童話王國旗等,旗幟可稍大些。

(4)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5、作業展示,點評佈置。

(1)小組內展示作業,互評作業。

(2)把彩旗掛在吊繩上或粘在小木棒(或筷子)上,全班評,教師小結。

(3)創作小隊旗的小組,還可舉行簡單的升旗儀式。

提出評價建議:彩旗的形狀是否別緻,圖案設計是否新穎以及色彩是否鮮豔、協調、有變化;作品是否有創意,與衆不同(聯繫用途或創作主題展開評價);彩旗的懸掛效果及小組合作的愉快程度等。

(4)整理場地,保存學生作品。

6、課外拓展,探求新知。

(1)收集、觀察生活中的小彩旗。

(2)瞭解中國國旗的含義及其他國家的國旗圖案等。

(3)考證一下古代旗子的種類和作用。

篇24:國小美術一年級下冊教案

國小美術一年級下冊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樹的結構、外形和種類等知識。

2.運用繪畫、拼貼的形式來表現所觀察到的樹的特點,並進行添加、想象的訓練。

3.培養熱愛樹木,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樹,是自然界最具魅力與韌性的精靈,它姿態萬千,隨季節起舞,演繹着不同季節的萬般風情。樹的種類繁多,由根、幹、枝、梢、葉五部分組成,其中樹枝有互生、輪生、對生之別,有前後左右的穿插,樹冠有傘狀、球狀、寶塔狀等,顯示出樹的非凡魅力。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借樹抒情、託樹言志,寫下了一篇篇動人的詩章,創造出一幅幅迷人的圖畫。同時,樹對人類社會的貢獻也是巨大的,紮根土壤、防風固沙、平衡生態、綠化地球……人們目睹了它的偉大,有了樹神的傳說,於是對它更加崇拜。因此,可以這樣說,沒有樹,就不會有自由靈動的動物,也就不會有充滿智慧的人類,更不會有我們這個生機蓬勃的世界。

本課以《各種各樣的'樹》爲題,目的是爲了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美好情感。教材以大幅迎客鬆的照片爲示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有關樹的知識,如樹的結構、外形和種類;還提供了春夏秋冬四季樹的不同色彩變化,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自然界中樹的語言及魅力;此外,又呈現了畫家的白樺、木棉作品,以及數幅學生作品,目的是爲了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欣賞能力及激發其對藝術美感的體驗與追求。最後,教材通過講述如何保護樹木及開展有關活動,拓寬了本課的主題。

2.重點、難點。

重點:表現樹的特點。

難點:表現不同季節中的樹所具有的特點。

三、教學設計

●方案一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觀察不同的樹的特點,準備常規的作畫工具

(教師)課件、範畫等

教學過程

1.交流認識。

(1)師生交流有關樹的知識(如樹的結構、外形、種類、色彩等)。

(2)播放課件:大森林。提問:課件中的哪些樹是你認識的或喜歡的?請爲大家介紹一下。

(3)課件展示樹的結構圖(搶答激趣)。

2.樹的變化。

(1)播放課件:不同季節中的同一組樹。要求學生談談對作品的感受。

(2)教師和學生共同小結。

3.欣賞範作。

(1)播放課件:畫家眼中的樹。思考:這幅畫哪裏畫得最好?

(2)教師小結:強調畫面中藝術家的情感處理和樹的精神品質。

4.學生創作。

(1)創造主題:各種各樣的樹。可以畫一棵樹或一組樹在不同季節下的變化,也可以畫樹的生長過程,還可以畫各種各樣的樹。

(2)學生說說創作思路。

(3)教師提供創作意見:注意樹的形狀、特點、色彩、肌理,可以結合速寫等形式,加入自己的想象也行。

(4)學生創作,教師指導。

5.作業講評。

(1)師生互評作業(從樹的特點、形狀、色彩、肌理、構圖和情感的表達等方面來講)。

(2)課外調查樹的作用。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各種顏色的布和紙、剪刀等工具

(教師)課件等

教學過程

1.學生交流。

(1)播放課件:樹的作用。思考:樹有哪些作用?

(2)學生交流,代表彙報,教師小結。

2.保護樹。

(1)播放課件:人類對樹木的保護。提問:你還知道人類爲了保護樹木採取了哪些措施?

(2)教師小結:強調要保護樹,學習樹的精神。

3.學生創作。

(1)提供創作主題:保護樹木,保護我們的家園。

(2)提出創作建議:可以運用拼貼的方法,可以全體制作,可以手工與繪畫結合(小組合作和個體創作結合也可以)。

(3)學生創作,講評作業。

4.課外拓展。

(1)課外收集有關樹的詩歌、散文、故事等。

(2)說說我們要如何保護樹。

(3)在教室裏佈置綠色家園,宣傳有關保護樹的知識。

篇25:國小美術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材分析

學生以前學習過剪紙、摺紙,所以一般都能通過自己的意圖來剪。本課的紙拉花是由剪、撕、拉、貼爲主的綜合課。用各種紙片分別剪出各種形態的拉花,突出形態的特點。本課的剪拉方法較爲簡單,難度不大,可以留給學生的想象和表現空間卻很大,是剪拉與玩樂融爲一體的學習課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愉悅和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多種紙材和剪制手段表現不同的拉花,並能用拉花美化環境。

難點:剪刀的使用與控制(薄紙剪時要細心,做到不剪斷),拉花的不同表現方法,以及在剪制彩練時對於紙張及色彩的選擇與排列

教學目標

1.學習拉花的製作方法,體驗紙材的特性並能夠剪制一種以上的拉花。

2.通過欣賞和實踐活動,能用製作的拉花、彩練設計出多種用途並進行環境美化。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聯想、自主學習、與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

課前準備

(學生)剪刀、膠水及各色彩紙

(教師)若干種拉花範作、剪刀、膠水、訂書機、一根橡皮筋及各色彩紙等

教學過程

1.演示學具,引發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張紙。拉一拉橡皮筋。

(1)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用剪的方法使一張紙變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樣能伸縮呢?

(2)學生自主研究,尋找方法,得出結果,交流演示。

2.揭示課題,欣賞範作。

(1)板書課題:《剪拉花》。

(2)欣賞書本上或教師的範作。

(3)分組討論後,指導學生說說拉花的用途。

3.選材取料,學剪拉花。

(1)裁紙,疊紙。

①提問:怎樣才能把紙做成拉花?學生通過思考,瞭解製作拉花首先要把紙裁開。

②提問:用什麼方法把紙裁開?裁成什麼樣的形狀?疊成幾疊?怎麼折?

③小組討論,確定合適的方法。(教師要強調使用一些工具的注意事項,指出用不同方法構思拉花)。

④動手操作:先畫樣稿,再剪制。

(2)連紙的方法。

①討論:使用什麼工具、採用什麼方法把紙連起來?

②學生討論交流。

③嘗試練習:把紙條連成環,比一比哪組的方法多。

④小結:說說連接的方法以及使用到的工具。

⑤師生共同討論後小結。

4.觀察拉花,啓發想象。

(1)欣賞拉花的形狀,說說與其相似的物品。

(2)欣賞範作,提問:利用拉花做成了魚的哪一部分?還能用拉花表現別的東西嗎?你有與書中不同的表現手法嗎?

5.集體創作,美化教室。

(1)提出作業主題:把所有的拉花和彩練連起來,裝飾和美化教室。

(2)提出創作建議:用恰當的方法和紙材來表現拉花,注意連接要牢固。

6.師生評價,反思體會。

(1)分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樂趣。

(2)小組評、集體評和教師評相結合。

7.課後延伸,拓展探究。

繼續探究裁紙、連紙的方法,從而瞭解更多的製作拉花的方法,並用拉花製作各種裝飾物。

篇26:國小美術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欣賞布料的花紋,並能自己動手設計製作一些喜歡的花布圖案,以提高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教材選了一位小女孩穿着花布做的衣服和各式花布圖片讓學生來感知花布的藝術魅力。提示還展示了三幅油畫棒水彩畫,分別是由點、線、面構成的作品,以及一塊花布的製作步驟。在討論角中呈現了五幅運用點、線、面不同組合形式的花布作品,並提示學生底色不同,作品的效果也不同等內容,爲學生創作花布提供了素材。最後,教材滲透的一個重要教學思想就是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對美術基本元素的領悟力,教師在備課時是不容忽視的。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利用點、線、面巧妙地設計花布。

難點:設計時能夠做到形狀和色彩的和諧統一,富有情趣。

教學目標:

1.認識點、線、面等美術元素,知道它們不同的組合形式和作用。

2.通過對花布的觀察和欣賞,能運用點、線、面進行巧妙組合,大膽地運用蠟筆(或油畫棒)水彩畫等形式塗色,能設計出色彩鮮豔、圖案精美的花布。

3.通過對點、線、面的綜合感知、設計、製作,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設計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觀察、瞭解、欣賞花布,準備鉛畫紙、蠟筆(或油畫棒)、水彩顏料等

(教師)各種各樣的花布、課件等

教學過程

1.欣賞花布。

播放課件:圖案精美、色彩各異的花布及用花布製作的藝術品。提問:結合實際,談談花布的用處;說說自己喜歡的花布。

2.揭示課題。

揭題:《繽紛花布》。

3.知識傳授。

(1)傳授點、線、面的知識:點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對的,如:小花點、方點、圓點、三角點以及不規則的點等;線有長短、寬窄、粗細、曲直、動感、力感、空間感等變化,線具有多種表現功能;面也有長度、寬度、位置、形狀、面積、方向等變化,面可由點排列而成或由線排列或封閉而成。

(2)傳授不規則的散點式組織法和傾斜式組織法等。

(3)運用點、線、面紙片拼貼各種形狀的花布。

4.學生創作。

(1)主題: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單位紋樣(如植物、動物、幾何圖形等)。

(2)注意:教師鼓勵學生可以大膽地展開想象,畫出心中新穎美觀的花布;提倡隨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間疏密勻稱,線條要流暢,點面要有變化;用蠟筆(或油畫棒)描繪出圖案,再用水彩塗底色,並做到色彩之間的對比和統一。

(3)學生作業,教師指導(結合上面的拼貼遊戲作指導)。

5.課外拓展。

(1)根據教師傳授的方法爲自己或父母設計一塊新穎、色彩鮮豔的花布(課後也可用印模製花布)。

(2)試着用自己設計的花布裝飾房間或做其他用途。

篇27:國小美術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窗花是剪紙的常見形式。窗花不僅烘托了節日的喜慶氣氛,而且也爲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之花。選擇這一課教學內容,體現了美術作爲人文學科的核心之一的凝聚着的濃郁的人文精神。

這一課安排了許多民間窗花實例的欣賞,是爲了讓學生感受民間藝術的美感,懂得勞動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美。圖中的窗花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有反映農民生活的,有傳統吉祥圖案的,也有花鳥蟲魚和十二生肖等形象的。

學生的作業繼續採用撕紙的形式,是爲了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美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同時避免了使用剪刀的不安全因素。學習建議的提出非常有利於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學習用不同的方法來撕窗花。

2.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窗花藝術的美感,學習用不同方法撕窗花。

難點:學習撕出使窗花圖形邊線好看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學習用對稱等不同方法來表現簡單的圖案,學會用摺疊的方法撕窗花。

2.繼續練習撕紙,通過活動學習概括、誇張的表現手法,提高學生感知、觀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3.欣賞窗花,感受窗花這種民間藝術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過創造來獲得。引導學生參與祖國優秀文化的傳承。通過學習感受撕窗花的喜悅之情,探索多種造型方法,使學生養成珍惜每一張紙的好習慣。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團體協作的精神。

課前準備:

(學生)彩色紙、膠水等

(教師)課件(窗花的資料、窗花紋樣)、範例、紙窗戶4扇、示範用紙等

教學過程:

1.情景切入。

出示課件,教師創設情景後導入本課的學習,出示課題:《窗花花》。

2.感受窗花。

(1)教師用課件向學生提供有關窗花的資料,學生自主地學習瞭解。

(2)學生彙報自己的感受,教師作適當補充。

(3)教師出示窗花紋樣範例,學生欣賞並談談體會。

3.研究方法。

(1)討論:窗花可以有哪些表現形式?

(2)交流:書本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方法?試着折一折、撕一撕,體會如何撕才能使圖形邊線好看。

(3)教師在學生彙報後適當示範:設計方法不同、折法不同、撕去的形狀不同,效果就不同。

4.創作比賽。

(1)全班分成4組,每組一扇紙做的窗戶,請各組學生將自己用折、撕的方法制作的窗花貼在窗戶上,比一比哪一組的窗戶最漂亮。

(2)評評哪組的窗花最有特色(從窗花的形狀、色彩的搭配上分析)。

5.示範表演。

每組推薦一名學生當場表演,師生共同欣賞、評價。

6.教師總結。

表揚撕得有創意的作品。

7.課後延伸。

鼓勵學生將所學本領應用在平時的生活中,撕出各種美麗的窗花,裝飾周圍的環境。

篇28:國小美術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材分析

摹印紋理,首先是得認識紋理,認識什麼是紋理,才能進一步去創造。所以本課中如何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引導學生去了解和認識什麼是紋理成了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把這個問題解決好,才能讓本節課的教學更爲有效的進行下去。對於很多教學問題,我們常常爲了在課堂中出新意,出效果總是容易把問題想得過於複雜,從而導致課中熱熱鬧鬧,最根本的問題學生卻是一知半解雲裏霧裏似是而非。所以,從簡小入手,讓學生能更準確的更容易的去接受一種新的內容,其實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找出身邊各種事物中存在的肌理,並說出不同肌理給自己的感受。

2、難點:引導學生大膽、自由地用不同方法表現不同的肌理紋樣,表現自己的感受。

教學目標

1、體驗、感受自然紋理的美,並能夠用簡潔的話說出不同紋理效果帶給自己的獨特感受。

2、能夠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創造、表現不同的紋理,並能充分利用這些紋理創作一件美術作品。

3、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繪畫形式的多樣性。在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中獲得視覺和觸覺的獨特感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豐富學生的美術語言,提高學生的藝術敏感度和審美能力。

一、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身邊的各種材料如樹葉、羽毛、貝殼、石塊、木塊、粗糙的布料、皮革、有凹凸紋理的徽章等,生宣紙、水彩顏料、蠟筆等繪畫材料工具。

(教師)課件,拓印後的紋理範畫、紋理製作示範工具,收集到的不同紋理的材料,毛筆、生宣紙、墨汁、水彩顏料、水彩筆等繪畫材料工具。

二、教學過程

1、欣賞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課件:大自然的風光——重點突出對沙灘、石頭、水面、樹輪等景物的特寫。(通過欣賞比較,使得學生對事物的肌理有了初步的認識,使學生不自覺地產生無限的聯想。)

(2)出示圖片,欣賞作品。(用特殊肌理效果創作出來的繪畫作品——主要是版畫作品和一件用漂亮的紋理進行裝飾的工藝品。)

觀察、分析這件作品中的藝術效果是怎樣表現出來的?學生交流看法。

(3)揭題:《創造美的紋理》。

(4)組織談話:說說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美的紋理?

2、示範引導,觀察思考

(1)組織學生展示收集到的各種材質: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物體本身存在特殊的肌理,這些肌理不一定能用筆畫出來,讓我們找找它們藏在哪裏。

(提示:引導學生觀察物體的紋理,摸一摸,說說給你什麼感覺?互相說說感受。)

(2)體驗紋理的不同質感:

①樹皮感覺粗糙、絲綢感覺光滑、金屬又硬又涼等。

②引導學生將不同狀態的同種物品進行對比:如棉布比絲綢粗糙,青的樹葉比干枯的樹葉滋潤、細膩等。

(3)在屏幕上展示腳印、手印、車輪印等紋理,然後設問:這些看起來很美的紋理都是無意中留下的,那麼,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將這些富有美感的紋理製作或畫出來呢?

(4)教師介紹示範拓印方法:直接拓印,將水粉顏料塗在物品上再壓印。(將紙覆在實物上,用鉛筆、油畫棒等工具直接將紋理印下來;或將水粉畫顏料塗在實物上之後用吸水性能較好的紙印下它的紋理。)

篇29:國小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一、教材分析:

兒童在校園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本課的內容和兒童的活動與生活緊密相關,所有的構思和表現的基本素材都來源於兒童平時的校園活動和生活;畫面的表達方式和表達手段也是兒童們熟悉的,但創造行爲不是憑空而來的,它要受到生活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的影響。因此,觀察就是通過經驗來獲得視覺感受。引導兒童觀察熱鬧和活潑的場面,理解和體會動態的構成因素,表現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情節和氛圍。通過畫面的構圖和相互的配合,可以讓兒童之間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同時,通過會議、想象和美術表達,讓兒童更加熱愛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二、教學目標:

指導兒童大膽地想象,大膽地構圖和用色,表現熱鬧的氛圍;培養兒童畫面的組織能力和表現能力;培養兒童繪畫和表達的興趣;培養兒童熱愛校園生活的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運用誇張的造型、鮮豔的色彩和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構圖表現校園的活動氛圍。

難點:人物動態的誇張表現,構圖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膽運用,畫面的氣氛渲染。

四、教學準備:

師:欣賞作品若干

生:彩色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觀察校園裏的各種活動場面,積極參與活動。

五、教學過程:

回憶和想象。

通過回憶和想象,說一說校園裏活動:

1、聯繫自己的實際,想一想校園裏舉辦過那些活動。

2、活動的場景。

3、想一想精彩的活動場面,上臺來表演一些動作。

欣賞圖片資料,討論表現方法。

1、欣賞教材和教師準備的圖片資料,理解畫面內容,感受活動氣氛和表現方法。

2、小組討論表現方法。

(1)表現手段:彩色水筆,油畫棒,水粉顏料,鉛筆等各種材料的綜合應用。

(2)畫面氛圍的刻畫:內容要充實,色彩要鮮豔,人物形象的動態要誇張,表達要大膽。

(3)想一想自己要表達哪些內容,討論:如何使畫面的安排更充實,如何能表現熱鬧的氣氛。

課堂練習: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嘗試用各種方法刻畫活動場面,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

展示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