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八年級物理課人教版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物理課人教版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瞭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瞭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2、過程和方法

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瞭解宇宙的信息。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親身的體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通過親身的體驗與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探索的積極性。

重、難點:

1、光的直線傳播的內容。2、分析解釋有關現象。

教學器材:

激光源、玻璃杯、水、煙霧、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我們爲什麼可以看見物體?……物體有光線射

入我們的眼睛。例如:陽光、日光燈、電視等。

②學生探討:光線是如何傳播的?

二、進行新課:

1、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例如:……………………學生舉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幾種類型? (1)、自然光源 (2)、人造光源

2、探究:光的傳播

演示試驗①:圖片……陽光穿過樹林

演示試驗②:激光在水中穿過

演示試驗③:激光在煙霧中穿過

結論: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應用:影、排隊、射擊、日食、月食……

(可以讓學生先討論,部分現象要解釋)

3、光的速度:

討論:光有沒有速度?(有,非常大)

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爲 c=3×108m/s,是宇宙中

最快的速度。

利用對比說明:34頁圖示。 在其他介質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

4、分析總結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點:倒立的實像。

5、影子與像的不同:

三、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四、課後活動:

1、完成物理套餐內容。

2、課本後練習。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二

)的強度,再聲源處加防護罩等

(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如:城市內種樹,修隔音牆等。

(3)在人耳處減弱。如戴上防噪聲耳塞,用雙手捂住耳孔等。

5、人耳聽到聲音的頻率

人耳聽到聲音的頻率爲20Hz---20000Hz

6、超聲波

(1)定義: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叫做超聲波。

(2)性質: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傳播距離遠。

(3)用途:超聲波的聲吶測距、超聲成像、超聲測速(多普勒效應)、超聲清洗、超聲焊接及超聲碎石。

7、次聲波

(1)定義: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叫做次聲波

(2)用途:可用來預報地震、颱風和監測核爆炸。

8、課堂練習:

(1)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噪聲是指聲源做________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聲音,以及人們在某些場合_________的聲音,都屬於噪聲。

(2)人們把_____________稱作“隱形殺手”,這是因爲它影響人睡眠、休息、學習和工作以外,還會損害人的______________,使人產生頭痛,____________力哀退等神經哀弱症狀,噪聲還是誘發__________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3)現代城市把控制噪聲列爲城市_______________的主要項目之一。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制定了針對不同環境的__________。

(4)對噪聲污染的治理,主要是消除或減弱噪聲,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條,分別是控制___________,阻斷_________,在___________減弱噪聲。

(5)下列關於噪聲的說法正確的是()

A噪聲一定會致人傷害B在家裏,幾位同學旁若無人地引吭高歌不是噪聲

C與環境需要不相符合的聲音都是噪聲D控制噪聲只能從聲源和人耳處減弱

(6)下列各聲音屬於噪聲的是()

A音樂會裏的鋼琴聲B節目的焰火鞭炮聲

C指甲在鋼板上劃過的聲音D郊遊時,樹林裏的鳥鳴聲

(7)下列措施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A在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B裝在城市高架道路兩側的透明板牆

C在人耳處戴上助聽器D在聲音傳播途中植樹造林

(8)聲音頻率__________________的聲波叫超聲波,低於____________的聲音叫次聲波。

(9)利用聲吶測距時,需要知道__________________,需測出______________,從而測算出該物體所處的位置。

(10)根據人耳區分回聲與原聲的條件,通過實踐活動,大喊一聲,自己聽到回聲,猜一猜聽到回聲的條件是什麼?根據你的猜測,設想如何才聽到回聲?

四。佈置作業

一份練習

國中八年級物理教學計劃 篇三

依據學校和教科室本學期的總體計劃,大膽探索“雙思、三環、六步”的教學模式,結合所教學科的特點,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及課程標準

第一章 聲現象1。經過實驗探究,初步認識聲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2。瞭解樂音的特性。

3。瞭解現代技術中與聲音有關的應用。

4。明白防治噪聲的途徑。

第二章 光現象1。經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傳播的特點。

2。探究並瞭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規律。

3。經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與物的關係。

4。認識凹面鏡的會聚作用和凸面鏡的發散作用。

5。經過觀察和實驗,明白白光是色光組成的,比較色光混合與顏料混合的不一樣現象。

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1。經過實驗,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

2。探究並明白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3、瞭解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第四章 物態變化1。能區別固、液和氣三種物態。能描述這三種物態的基本特徵

2。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的溫度植。瞭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測量溫度。嘗試對環境溫度問題發表自我的見解

第五章 電流和電路1。從能量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2。會讀、會畫簡單的電路圖;瞭解串、並聯電路的特點;能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能說出生活、生產中採用簡單串聯或並聯電路的實例。

3。明白電流,會使用電流表,明白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4。 瞭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二、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理解和掌握本學期各章知識,並能用所學知識解釋有關的物理現象,解決相關的簡單問題

[過程與方法]

重視物理實驗,讓學生經歷物理知識的探究過程,進一步領悟科學研究的方法,並是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研究方法探究一些簡單的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對科學的感情,受到科學精神的陶冶,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和科學素養增進對科學的感情,受到科學精神的陶冶。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聲音的特性;光的傳播、平面鏡成像;凸透鏡成像規律;物態變化;電流和電路

難點:讓學生領悟科學研究的方法,並能用所學研究方法探究問題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認真落實學校提出的“雙思三環六步”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2。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喜歡物理

3。注意提優、補差,同時促進中等同學的提高

4。堅持“階段清”,及時反饋教學情景,及時改善教學

5。課堂教學中注重思路教學,訓練學生的邏輯推理本事,,使學生領悟和學會一些科學研究的方法。

6。注重探究題的訓練

五、教學進度安排:略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四

一、知識教學點

1、知識功的原理

二、能力教學點

1、觀察、分析、總結、歸納的能力

2、動手實驗能力

3、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對學生進行物理學史的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爲科學勤奮學習的情感

四、重點及解決辦法

功的原理,第三冊功的原理。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創設物理情景,學生討論等方法突出重點

五、難點及解決辦法

對功的原理的理解,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機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的理解。解決方法:採取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相結合的方法,用啓發、討論、交談法突破難點

六、教具準備

投影片 鐵製大滑輪一個 塑料小滑輪28個 槓桿一根 鉤碼28套 定滑輪一隻 細線若干 彈簧秤28個

七、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前面我們已經學過了功和功率,今天我們學習一個與機械做功有關的原理------功的原理。(出示學習目標)

片一:

我們的目標:

1、知道功的原理,能用功的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訓練我們觀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出示一個重物,問:在生活中,要把這個物體運到高處,你有哪些方法?(討論)

討論後得出:

(1) 可以直接用手把物體拉上去(片二)

(2) 可以用槓桿把物體提上去(片三)

(3) 可以用動滑輪,定滑輪或滑輪組把物體提升(片四)

3、請大家思考:

用手把物體拉上去,拉力對物體做功了嗎?

用槓桿,動滑輪等簡單機械提升物體時,動力對機械要做功嗎?如何計算?(W1=FS)機械要對重物做功嗎?如何計算?(W2=Gh)機械對工作對象做功,我們就說機械克服阻力做了功。在實際生活中,大家爲什麼要選擇簡單機械呢?討論思考,小結(見投影片五)

片二: 片三

可以省力 (但費距離 所以不省功)

可以省距離 (但費力 所以不省功)

使用簡單機械

可以改變施力方向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同樣不省功)

片四 片五(做成覆蓋片)

二、新授

1、那麼,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與機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比,兩者大小是否一樣?或者說,使用簡單機械能不能省功?下面我們用動滑輪提升重物的實驗研究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預習實驗方法,原理,實驗步驟及實驗注意事項)

2、學生實驗,完全下列表格:(投影六)

實驗次序

鉤碼重(牛)

彈簧秤示數(N)

鉤碼提升高度(m)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m)

動力對機械做的功W1(J)

機械克服阻力做的功W2(J)

四、課堂練習(投影九)

1、功的原理內容是什麼?

2、既然任何機械都不做功,人們爲什麼還要使用機械呢?

3、判斷對錯:

A、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也不省功 ( )

B、使用動滑輪省一半力,所以省一半功 ( )

C、使用機械不能省功,但一定省功 ( )

D、省距離的機械一定費力 ( )

E、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因此使用機械是無益的( )

F、功的原理只適用於自重和摩擦不計的理想機械 ( )

G、要把20N的物體舉高1米,不論使用何種機械都不省功,動力做功至少20焦。

完全投影片五,加深對功的原理的理解,加深使用任何機械均不省功的理解。

4、一人用一根輕質槓桿將重爲500牛的物體舉高時,做了250焦的功,求物體被提升的高度。

五、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作業1、2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常識性瞭解照度的概念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照度對視力影響的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教材分析

本節是選學內容,我們知道照明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學校、家庭學習環境照度達不到標準,危害學生眼睛健康,爲了提起人們對此關注,爲保護視力,國家規定了照度標準,以保證日常生活工作的最好條件。因此照度作爲常識介紹還是有其必要性的

教材通過把光源設置在不同位置,觀察桌面的明暗程度給出照度的概念和單位,然後介紹了自然界中典型情況下的照度和國家規定標準中的學校用房的平均照度。最後通過實驗照度與光源距離、與光照面的傾斜程度的關係。

三、教法建議

1)通過實驗觀察與測量加強學生對照度的感性認識。

2)讓學生通過實際測量教室各位置的照度,判斷是否達到國家標準。從而使學生增強“標準”意識。

3)照度與光源距離、與光照面的傾斜程度的關係,最好讓學生通過實驗自己歸納得出。

四、教學重點

照度與光源距離、與光照面的傾斜程度的關係

五、教具:

照度計、點光源、每個同學帶一個手電筒

六、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在暗室中進行學生實驗:用手電筒垂直照射桌面,改變與桌面的距離,觀察桌面明亮程度的變化,引入照度的概念。

二、新課教學

1.照度的概念

給出照度的概念後,介紹自然界中典型情況下的照度,以及國家規定的照度衛生標準。

讓學生感知照度:給出國家規定的教室桌面的照度標準,通過改變教室內燈的個數,來達到桌面的規定照度標準,若教室燈的亮度不夠,可採用手電筒輔助照明。

2.影響照度的因素

提出問題:照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猜想:學生可能猜測出很多方面,如與光源有關等,正確的給與肯定。屬於本節課實驗探究活動範圍的不予判斷。

設計實驗:

實驗探究:

限定條件:同一光源

研究內容:

1)照度與光源距離的關係

2)照度與光照面傾斜程度的關係

學生交流分析得出結論:

對同一個光源來說,光源離光照面越遠,光照面上的照度越小;光源離光照面越近,光照面上的照度越大。

光源與光照面距離一定的條件下,垂直照射與斜射比較,垂直照射的照度大;光線越傾斜,照度越小。

進行眼睛的保健衛生教育。

三、板書設計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六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

(1)色散現象

(2)物體的顏色

(3)光的三基色和顏料的三原色

2.難點:

(1)決定物體顏色的因素

(2)會區分光的三基色和顏料的三原色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一塊圓紙板、一根火柴棍、水彩顏料

2.教學器材:三棱鏡、七色光板、紅、綠、藍三色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教學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

提出

問題由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提問:

陽光通過家庭內的養魚缸,有時會在牆上出現彩色的光帶.在陽光的照射下,雨後的天空中會出現美麗的彩虹.人工噴泉在空中噴出的細小水珠,有時也能形成“人造彩虹”……

這些美麗的色彩是從哪裏來的呢?

難道陽光是由這些美麗的色彩構成的嗎?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引發他們的思考

光的色散演示實驗:

讓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在牆上形成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組成的彩色光帶。學生觀察

七色光

複合成

白光使用七色光板,通過快速旋轉來演示七色光復合成白光的現象。

請學生把七色光按一定的顏色比例,畫在圓盤上,現場製作七色光板。

讓學生用自己做好的七色光板,完成七色光復合成白光的實驗。學生觀察

學生動手製作七色光板:

在預先準備好的圓紙板上,劃分成六個面積不等的扇形,扇形區的顏色和圓心角按逆時針順序分別爲: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顏色可以用水彩或彩色粉筆塗上,也可以貼上不同顏色的色紙.然後用筆在圓盤中心扎一個孔,再插入一根火柴棍即完成。

學生做七色光復合成白光的實驗.轉動這個圓盤,觀察盤上顏色的變化。

國中八年級物理教學計劃 篇七

一、基本情景

本人任教196、199兩個班的物理課,這2個班的學生多數年齡較小,思維活躍,學習目的比較明確,學習態度也比較端正。由於物理是新開設的學科,其本身又有較強的趣味性,相信絕大多數學生對這一學科會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他們對成長過程中見過的很多新鮮事物和新奇現象都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驅使他們想尋找這些現象和事物發生的原因,這種好奇心正是學生創新意識、創造思維的動力和源泉。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就能進取主動地去學習物理。但據瞭解也有少數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存在混日子的現象,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能不夠持久,這都是學習的不利因素。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資料爲八年級物理教材上冊。教材資料共六單元,現就六個單元簡要分析如下:教材在資料選配上注意從物理知識內部進取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進取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經過學生自我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科書採用了貼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爲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貼合學生認知規律又堅持了知識的結構性。教科書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作第一讀者,按照學習心理的規律來組織材料。全書共6章,每章開頭都有幾個問題提示這一章的主要資料,並附有章節照片,照片的選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啓發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學習時心中有數。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節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啓發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許多節還編排了“想想議議”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討論的問題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全書經過《科學之旅》,認識學習物理最有效的學習方式——科學探究,瞭解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和程序,學生體驗感悟科學探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認識“如何學習物理”,掌握科學探究的技能。掌握實驗室安全規則和操作技能,認識科學探究的主要途徑是實

驗探究。

三、教學目標

經過一學期的物理教學,使學生能進入物理的世界裏來,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一個重新的,更加科學的認識。

1、圍繞新的物理課程標準,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異常是在科學探究教學上要進取實踐,積累經驗。

2、進一步加強物理觀察、實驗教學。教學中教師要多做演示實驗或隨堂實驗;落實學生實驗,認真思考和操作;並適當增加探索性和設計性實驗;鼓勵學生在課外做一些觀察和小實驗。加強實驗意識和操作訓練。

3、進一步突出應用物理知識教學,樹立知識與應用並重並舉的觀念。物理教學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本事。

4、進取探索開展物理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實踐環節。要儘可能地擴大物理教學空間,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

5、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培養學生的優良學風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認識社會生活的本事。

四、具體措施

1。努力學習新課改新理論,不斷提高個人業務素質。 2。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以育人爲本,把學生培養成爲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進取參與教學研究活動,認真搞好備課組的研討,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中心,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進取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嘗試,讓學生在自學自悟,合作交流的基礎上主動地掌握知識,構成本事。

5。重視實驗教學,注意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和動手操作的本事。

6。改革自我的課堂教學,進取學習和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7、認真鑽研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備好每一節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