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公文 > 共青團公文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查報告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查報告<?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查報告

 

(2010年3月10日)

 五年來,學校共青團按照學校黨委的統一部署和安排,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和國家民委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意見,以主題宣傳教育和青年學生思想引領、課外學術科技競賽和社會實踐活動、團組織建設和學生幹部培養、青年志願服務和大學生就業見習、校園文化建設等工作爲主要抓手,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條件保障,細化工作措施,不斷推動學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實效。(轉載請註明來自:本站)

一、緊扣時代主題,突出學校特色,紮實開展青年學生思想引領工作

近年來,校團委不斷強化把組織學生參與黨和國家重大政治活動、紀念日活動作爲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載體與途徑的工作思路,先後組織學校各民族青年學子參加了赴雅典奧運會國歌合唱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大會、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紀念長征勝利七十週年大會、**迴歸10週年中華民族文化周、**迴歸10週年出訪演出、中蒙青年友好交流會、紀念改革開放三十週年、“**民主改革50週年”大型展覽、慶祝**農奴解放50週年文藝晚會、紀念“五四”運動90週年、“中國俄羅斯年”開閉幕式、“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事蹟報告會”等系列主題活動,學生參與覆蓋面超過3000人次/年。圍繞這些重大政治活動和紀念日,採用詩歌朗誦比賽、歌詠比賽、主題徵文、先進事蹟報告會、先鋒論壇、主題講座等形式,用鮮明的時代精神感召各民族青年,激發各民族學子的愛國熱情,引導各民族青年把祖國的繁榮發展與個人理想目標的實現有機統一起來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特別是在2008年**奧運會和2009年建國60週年慶祝活動中,校團委先後組織共計5400餘名師生,較好地承擔地完成了在國家體育場、奧林匹克青年營等20餘個場館、15個簽約飯店、6個城市志願者服務站點的觀衆服務、語言服務、交通服務、住宿服務、頒獎禮儀、城市志願者等各項奧運志願服務任務和“愛我中華”民族團結舞文藝表演方陣、“團結奮進”羣衆遊行方陣、天安門廣場合唱團、天安門廣場中心區羣衆聯歡表演、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晚會演出、“愛國歌曲大家唱”、“輝煌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成就展”開幕式、“我愛我的祖國——中華各民族青少年**營”志願服務等國慶60週年系列活動任務,學校被授予“首都教育系統奧運工作先進單位”和“首都國慶60週年羣衆遊行優秀組織單位”等10項榮譽稱號,校團委等5個單位被授予“首都教育系統奧運工作先進集體”、 首都“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校青年志願者協會等5個學生組織被授予“首都高校奧運工作先進學生集體”榮譽稱號,226名師生被授予“**奧運會、殘奧會先進個人”、“**奧運會、殘奧會優秀志願者”、“首都教育系統奧運工作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通過組織參與系列重大主題教育,各民族師生的祖國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得到切實增強,進一步加深了對學校各民族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在校園營造形成了“祖國榮譽高於一切”、“我與祖國共奮進”的濃郁氛圍。

二、大力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和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不斷培養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能力

課外學術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和途徑,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環節和內容。校團委和教務處等部門共同制定出臺《中央民族大學本科創新教育實施辦法》、《中央民族大學創新教育質量標準》、《中央民族大學本科生研究訓練計劃成果管理辦法(試行)》、《中央民族大學本科生社會實踐管理辦法》等12個關於鼓勵大學生科技創新的規章制度,爲規範和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課外科研創新活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逐步培育形成了以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爲主要途徑、以校級“孝通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市級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級賽事爲重要載體的大學生課外學術實踐創新體系,產生了以民族類學科**野調查成果爲主要特色的課外學術作品,並在生態環保、生物科學、電子設計、數學建模等理工科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通過實踐競賽活動的開展,充分培養了學校各民族學生的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爲培育學校優良學風、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產生了積極影響和重要促動作用。2005年以來,學校學生參與“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計劃競賽等學術競賽活動近7500人次,參賽作品獲省部級獎項61項,其中全國二等獎、三等獎2項,**市特等獎、一等獎8項;在**、**、寧夏、**、**、**等地建成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192個,先後組織社會實踐團隊2000餘支,實踐人員超過17000餘名,足跡遍及除港澳臺地區外的全國31個省市,編輯出版社會實踐活動成果集——《求知躬行 責任》共6輯,《**龍勝民族關係的現狀及特點初探》等14篇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調研成果在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項165項,學校連續6年被評爲“首都高校社會實踐先進單位”,《人民日報》等23家媒體對學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報道計39次。

三、以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爲重點,積極引導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校園文體活動

校園文化是對學校教育活動的完善、調節和補充,是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多年來,學校共青團緊緊圍繞時代主題和青年學生的興趣愛好,着力於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體活動,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切實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努力爲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提供良好服務、搭建堅實平臺。

學校各級學生會和社團組織充分依託自身創造力和影響力,組織開展了大量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打造形成了新生風采大賽、主持人大賽、院系文化節、美食文化節、體育文化節、自強之星評比、校園辯論賽、藝術作品大賽、“爲師之道”講課比賽、校園小品大賽、現場寫作大賽、校史知識競賽、史學名家論壇、“五月的鮮花”合唱比賽和社團文化節、外交外事禮儀大賽、“小T大作”T恤設計大賽等一系列深受廣大師生歡迎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豐富了青年學生課餘生活,活躍了校園文化氛圍,引導各民族學生在活動中增進了解、加深認識,引領校園文化向着健康、和諧的方向發展,爲營造和諧校園文化氛圍產生了良好效果。

學校大學生藝術團,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大學生業餘藝術骨幹,而且以“引領健康文藝、爭當校園先鋒、展示民大形象、傳揚民族藝術”爲宗旨,長期活躍在校內外文藝舞臺上,並曾先後赴**、**和美國、越南等地參加大學生專場演出、文化交流演出和奧運巡演等近100場重大活動,向外界展示了學校56個民族學子的風采,被譽爲首都高校業餘藝術團體的一朵奇葩。

四、加強基礎設施和活動陣地建設,搭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平臺

一是加強學生活動中心建設。2005年底,大學生活動中心和研究生活動中心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免費向學校校藝術團和各級學生組織開放。活動中心總面積近800餘平方米,擁有液晶電視、立體聲音響、多媒體舞臺燈、點唱機、大型投影儀等先進設備,可分別容納300餘人,是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的重要場所,承擔着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素質拓展、職業導航、文藝娛樂等職能。多年來,活動中心除爲學校大學生藝術團日常排練提供場地保障外,還舉辦了許多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活動,日益成爲了學校各民族青年的學術殿堂、創新基地和心靈家園。

二是加強宣傳陣地建設。多年來,學校按照“突出思想深度,體現時代特點,貼近青年學生生活”的思路,加強對校屬學生媒體建設的指導和管理,《團學動態》、《民大青年報》和“青年民大”網等校園媒體正日益成爲傳播先進思想的陣地、交流成長體驗的平臺、展示青春風采的窗口、凝聚青年才俊的家園。2009年,學校又投入近10萬元**成22個宣傳欄和3套橫幅架等宣傳設施,制定出臺了《學生活動懸掛粘貼宣傳品暫行規定》、《學生活動場地使用管理辦法》等制度,確保了學生活動舉辦和宣傳的規範、有序,美化、淨化了校園文化軟環境。特別是“青年民大”網自2004年設計開通以來,經過不斷完善與充實,在理論學習、專項工作服務和宣傳報道、信息發佈交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已成爲學校共青團加強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和有效平臺。

五、以寒假“送溫暖”、助學助困和促進大學就業見習等工作爲切入點,加強團組織服務職能建設

一是積極做好寒假“送溫暖”、貧困生資助等工作。2005年以來,校團委先後連續6年組織學生參加團中央、團市委等上級團學組織的寒假“送溫暖”系列活動,並承辦學校專場新春團拜會,通過文藝聯歡、發放愛心大禮包、提供勤工助學和志願服務崗位等活動內容,努力豐富寒假留校學生假期生活,切實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和團組織的關心與溫暖;先後通過團中央、團市委、中國紅十字、**市紅十字會、**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區希望工程會等項目,爲共計289名貧困學生爭取到助學金62萬元。

二是全力開展大學生就業見習服務工作。面對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就業壓力大的實際困難,學校共青團將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見習工作作爲服務各民族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工作抓手,建立健全工作機制,起草印發了《中央民族大學關於做好學校大學生就業創業見習工作的通知》,積極構建大學生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全面啓動在校大學生就業創業見習實習計劃。自2005年以來,舉辦就業創業主題講座和培訓近300場次,建立校院兩級見習基地18個,提供各類實習見習崗位211個,爲學校各民族青年通過參與見習豐富社會實踐經歷、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提高創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搭建了有效平臺。

六、積極推進志願服務工作,培育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多年來,學校共青團在青年大學生中大力弘揚傳播“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不斷培育增強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制定出臺《中央民族大學青年志願者行動管理辦法》、《中央民族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管理辦法》、《中央民族大學青年志願者認證制度》、《中央民族大學志願者協會團體會員管理辦法》、《中央民族大學青年志願者行動優秀集體、項目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辦法》等多項工作制度,努力健全完善學校志願服務工作長效機制;依託院系團組織,加強基層志願服務體系建設,成立院系分會22個,形成覆蓋全校的志願服務組織網絡;不斷拓寬志願服務渠道**臺,擴大志願服務領域,建成校級志願服務基地21個,涵蓋支農支教、扶貧開發、社區服務、敬老愛老、助殘救困、疾病防治、環境保護、抗災救災、大型活動服務、民族知識宣講、博物館講解等12個領域。同時,紮實推進實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研究生支教團、首都基層服務團和希望工程激勵行動等國家專項志願服務工作,並先後有191名畢業生服務於**、**、內蒙、**等省區,爲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五年來,全校註冊志願者達16,000餘名,動態註冊志願者2836名,239名師生和37個單位、組織在各類志願服務中獲市級以上表彰,其中,學校被共青團中央、教育部授予“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優秀組織獎”,校青年志願者協會被評爲“**青年志願服務行動優秀服務集體”。學校志願服務工作的社會影響不斷擴大,《人民日報》、**網、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達200餘次。目前,學校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正把投身西部、服務基層、奉獻社會作爲自己的人生選擇和價值追求,並涌現出了長眠於****區的優秀西部計劃志願者彭秀淼等在校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的先進典型。

七、積極研判影響校園穩定的各種因素,認真配合做好校園維穩工作

學校共青團根據學校黨委和上級團組織的校園安全穩定工作相關安排與部署,深入研究分析不同階段可能影響大學生思想的國內外局勢和各種思潮本質,不斷完善團學系統信息工作制度和應急事件處理預案,密切關注網絡、短信等媒體對大學生思想帶來的新變化,定期開展學生思想動態調研,並在敏感問題、大學生合理權益訴求等問題處理上認真做好青年學生思想引導工作,爲學校黨委和上級團組織決策切實發揮好情報中心、信息樞紐作用。

一加強對校園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和校園活動的排查和監控力度。加強對研討會、報告會、座談會、論壇、講座、報刊出版等重點環節的審批和管理,密切關注意識形態領域的學生活動安全;加強對學生組織的指導和管理,嚴把“入口關”,嚴防境內外敵對勢力和民族分裂勢力利用民族、宗教等問題進行滲透破壞活動;加強對學生關注和聚集網絡、校園BBS的管理,及時排查控制有害信息傳播。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暢通信息報送渠道,提高應對處理突發事件和特定情況的能力。制定實施《學校共青團系統維穩信息報送工作制度(試行)》和《學校共青團處置突發事件的預案(試行)》,加強校院兩級信息員隊伍建設,形成班級團支部——院(系)團總支——校團委和院系學生組織——校級學生組織——校團委的“兩線三級”維穩信息工作隊伍,建立起了宿舍長——班級團支部書記——院系團總支信息聯絡員——校團委信息聯絡員的“金字塔”式維穩信息工作制度,實行及時報、週報和月報相結合的維穩信息報送制度,實現了維穩信息工作網絡對全校團員青年的全面覆蓋,爲學校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充分依據,同時也在準確掌握和及時處理學生突發事件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定期開展學生思想動態調研,爲學校黨委科學研判維穩形勢提供依據;在重大敏感節點期積極舉辦和組織學生參與系列主題教育,開展正面宣傳教育,加強正面引導力度。

八、加強組織和隊伍建設,強化共青團組織功能,爲學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一是鞏固傳統團建、創新團建模式,夯實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組織基礎。校團委以完善基層團組織設置、理順共青團工作關係爲重點,不斷健全鞏固校團委—院系團總支——班級團支部的團織,2008年成立學校教工團支部,實現了團組織對學校團員青年的全面覆蓋,截至2009年底的團情統計,我校共有團總支25個,團支部399個,共青團員11796名;制定出臺《中央民族大學學生組織建團實施辦法》、《中央民族大學公寓建團試點工作實施草案》,努力探索在學生組織、公寓、團的專項工作等新工作領域的建團模式,不斷延伸團的工作手臂,實現團組織對青年的多層次、全方位覆蓋;各級團組織“達標創優”、主題團日活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靈活多樣的方式。五年來,校團委先後被被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首都教育系統奧運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59個基層團組織獲“**市五四紅旗團總支”,“**市五四紅旗團支部”、“首都高校‘先鋒杯’優秀團支部”、“首都高校奧運先鋒團支部”等榮譽稱號。

二是以實施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工程爲龍頭,堅實思政教育工作的幹部隊伍基礎。學校不斷加強團幹部隊伍配備,建立起了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專兼職結合的團幹部隊伍,校團委現有專職團幹部6人,全校25個院系團總支共有專職團幹部22人,基本實現了各團總支的專職團幹部配備;紮實推進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通過國中高三級團校培訓、首都大學生世紀英才學校學員、上級學聯組織掛職鍛鍊等途徑和形式,逐步形成團學幹部隊伍培養的長效機制,五年來,共計舉辦團校6期,累計培訓青年團幹部700餘人,連續7年選派學生幹部到**市學生聯合會擔任駐會主席,選送16名首都大學生世紀英才學校學員;制定實施《中央民族大學校級團學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實施辦法》、《關於規範院(系)團總支換屆選舉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央民族大學校級團學幹部考覈管理工作實施辦法》,科學規範團學幹部選拔任用、管理考覈機制。五年來,先後有共計21名團學幹部獲“**市優秀團幹部”、“全國優秀學生幹部”、“**市優秀學生幹部”、“**市優秀共青團員”等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共計12000餘名團員申請加入黨組織,3000多名團員被推薦爲入黨積極分子,近2000名優秀團員加入黨組織。

三是加強對學生會、社團等學生組織的指導和管理。按照學生組織章程,支持學生會自主開展工作;試行校院兩級學生幹部交流學習制度,分期選拔院系團總支、學生會優秀幹部到校級學生組織平臺交流,加強校院兩級學生組織的聯動溝通;按照充分依託院系學科專業優勢和職能部門工作指導優勢加強社團建設的思路,加大對學生社團組織的工作指導和管理力度。修訂完善《中央民族大學社團更名、閉會與註銷管理條例》、《中央民族大學社團外聯活動管理條例》、《中央民族大學社團評優考覈細則》等工作制度,不斷規範社團活動,強調社團要圍繞社團宗旨和發展目標、符合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培育、符合青年學生成長成才需求組織開展活動的基本原則,重點關注學生社團組織在校內舉辦講座、學術報告會和跨校跨地參加活動的情況,保證和維護學校學生社團組織健康發展;樹精品意識、創品牌活動,努力引導學生社團組織向學術化、人文化、精品化方向發展,不斷擴大自身在青年學生中的影響力,發揮社團組織凝聚學生、引導學生的有效作用,培育形成了“人生領航協會”、“西部實踐社”、“三農協會”、“山櫻社”等一批校內精品社團,獲“**市優秀社團”等市級以上表彰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