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行業發展調查報告多篇

行業發展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快遞行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一、調查結果

各種成本的不斷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依託廉價勞動力發展,同質化導致低價惡性競爭正在爲民營快遞業帶來生死挑戰。中國快遞諮詢網預計,2022年民營快遞企業的數量將減少30%以上。民營快遞企業具有它獨特韻運營方式和自身不足,總體而言有利有弊。

特點如下:

在國內市場上,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仍然是ems,即使在中國國際快遞市場,ems也居於前三位之列。信譽上ems的安全性較高,投遞的速度較慢,民營快遞則相反。成本費用方面,ems的成本費用較高,民營快遞的成本費用較低。

2、民營快遞公司運營形式簡單民營快遞公司運營分爲自營和加盟兩種形式,自營的所有網點由公司統一出資、統一招聘、統一管理,自營快遞公司對下屬網點的控制力強,代表有ems、順豐和宅急送。加盟式的每個網點都是獨立的,和總公司簽訂合作協議,使用同一個品牌,自負盈虧,採取這種模式的主要有申通、圓通,中通等。

3、民營快遞的社會形象欠佳

國內民營快遞的從業人員在30萬左右。在從業人員中,有農村剩餘勞動力,有下崗工人,有待業人員。工作人員特別是業務員,總體特點如下:一、人員素質較低;二、是服務不規範;三、是舉止不文明。許多寫字樓掛出這樣的牌子:快遞不得入內;有的寫字樓讓快遞從後門進,避免快遞從前門進影響單位的形象。

4、民營快遞公司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淡薄由於這個行業利潤較大,投資較小,、見效快,相對於其它行業,操作上技術含量不高,只需實務經驗,市場需求又大,比較容易進入這個市場。另外,國內快遞公司特別是民營快遞普遍存在着唯錢是圖,急功近利或經營上的短期行爲;操作不規範、交通工具落後,通訊工具簡單以及沒有系統的管理軟件等現象。因此投錯件,發錯件,損壞件,丟件,不能按時投遞,服務態度差,快件中經常有危險品,包裝簡陋和快遞公司間的相互報復等現象屢見不鮮。有的民營快遞公司月丟件率高達2%一5%。

5、服務網點不完善民企快遞的服務網點不夠健全,沒有拓展業務規模,對於公司在偏遠不發達地區發展沒有考慮完善,而是通通擠向大城市。沒有戰略性規劃公司將來整體化提高,做大。他們中的大部分企業的主營業務是以陸路運輸爲主的國內快遞業務。再加上快遞業的准入門檻較低,市場還不成熟,導致了激烈的市場競爭。

二、改進措施

1、樹立品牌對企業進行定位與包裝,逐步形成知名品牌的快遞企業。根據自由市場競爭理論,在擁有大量原子型企業的市場中,單一的企業是價格的接受者。民企快遞要取得競爭優勢地位,靠價格戰是絕對行不通的,必須靠差異化競爭戰略,做出自己的品牌,讓顧客在同等的價格水平享受不同於其它快遞公司的服務。目前中國快遞業中最具代表性的民營快遞企業爲宅急送和深圳順豐速運公司。當它們剛起家時,也是不知名的小企業,但它們十分注重品牌的經營,在短短几年之內,就成爲民營快遞企業中的佼佼者。當然品牌樹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當前的首要任務是要整合資源,尋找自己的優勢所在,如在速度或售後服務方面形成獨有的品牌,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和品牌,在衆多類似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逐漸做大做強,否則就會面臨新一輪洗牌的危險。

2、提升員工素質衆所周知,快遞業的准入門檻並不高,民企如申通許多從業人員都是國中畢業學歷。由於門檻低,企業吸引高素質人才的能力有限,導致從業人員的素質整體上不高,由於帶來的是企業服務質量和服務意識的不強。另外,有些貨物的丟失如陝遞的手機,收到的石頭肯定是公司員工所爲,所以必須從上到下提高,包括上門服務的收派員的素質,加強從業人員培訓學習,提高誠信服務水準,更好的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還有就是加強溝通技巧的改進和培養。因爲未能在約定的時間送(取)件,用戶很可能會對業務員產生意見,而當業務員面對用戶的質疑時,如果解釋不好就可能引發用戶對企業服務態度的不滿意。這時工作人員最好不要跟客戶吵起來,要注意溝通方面的技巧、企業可以適當對這方面進行培訓。尤其是那些上門服務的收派員,他們的服務態度非常重要。

優化服務企業的品牌不是靠外在的宣傳就能夠維持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企業內在實力的支撐,這就需要企業提升服務質量。速度快、服務好,時效性是快遞業者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而民營快遞企業就要充分發揮自己靈活的優勢,提供快速、準確、安全的服務。

但這項服務會大大提高企業的成本,所增加的業務收益量甚至可能難以彌補企業額外付出的成本,所以快遞公司在提供這項服務時要謹慎。但靈活的中小民營企業在服務時間上具競爭力,可以與這些公司進行協商,適當地延長服務時間,以爭取更多的顧客源,同時通過差異化服務,擴大企業的市場知名度,樹立品牌。此外,提供延伸服務,如快件的安全性包裝、代辦商務手續等。這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業務量,而且可以爲不同的顧客提供別具特色的服務項目,滿足不同羣體的需求。

4、加強網點建設國際快遞公司在中國開設的網點不但位於業務景較大或能夠盈利的地區,對於大量像申通快遞的中小規模的民營快遞企業而言,擴大網點數量是做大做強企業所必經的環節。在企業發展前期,要集中精力做好一兩個同城市場,並逐步擴建網點,不能始終侷限於一兩個城市的同城快遞業務,更不能一窩蜂地擠在一些大城市,要根據自身企業發展的程度,拓展業務規模,併爲後期開展國內異地快遞和國際快遞做準備。

5、加大資金投入用科技化手段來強化管理、用科技配備來創造各網絡的標準化操作條件。

比如無線巴槍(gprs無線條碼數據採集器)項目,是所有成功地實施了標準化操作流程的快遞公司必不可少的高科技項目配備,如聯邦快遞,dhl,ups等,目前國內民營快遞公司如順豐、圓通、天天、宅急送等爲了強力推動標準化操作,都已實施此項目。這些公司特別是聯邦快遞、dhl和順豐快遞,都已實施無線巴槍項目多年,公司內給世界各地的所有的業務員人人配備了無線巴槍,由於大範圍使用無線巴槍,這些公司已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快遞面單數據上傳、查詢的最快、實時和無縫化、電子化,在競爭中取得了先發優勢,也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效益。

三、總結

總之,在我國快遞業迅速發展的今天,民企快遞公司如果能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克服自身的侷限,必將會在未來的快遞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

【第2篇】服裝行業發展分析調查報告

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將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非公有制經濟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民營經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近年來,xxx開發區黨委非常重視培育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大對外招商力度,優化投資環境,引進外資,擴大內需,民營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特別是以鴨鴨爲龍頭的服裝企業,帶動了一大批私營服裝企業的崛起,形成了共青特色的服裝產業鏈。但是,由於xxx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嚴重缺乏的勞動力資源,已越來越不能滿足共青企業的發展,特別是服裝行業,已面臨着許多嚴重的情況和問題,亟待加以研究和解決。

一、目前發展概況

(二)服裝行業在我區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中起到了中堅作用。特別是私營服裝企業已從當初的拾遺補缺,發展成爲我區經濟建設和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僅去年服裝行業納稅就達861.7萬元,佔我區財政收入的33.15%,真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共青城市化建設。一是解決了就業,富裕了羣衆。前幾年,因國有企業效益不景氣,許多企業倒閉,致使大量勞動力失業,居民生活非常潔據,工人經常因就業問題到開發區上訪。現在個私經濟發展起來了,特別是服裝行業的興起,拓寬了就業渠道,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共青現有勞動力已遠遠滿足不了企業的需要,因就業問題上訪的事情也少了。二是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近年來,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生產、流通和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分工,加快了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尤其是看到,我區在發展服裝行業上,使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有了出路,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小城鎮建設和城鄉協調發展。

二、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我區服裝行業發展迅速,但是許多企業都是在國有企業改革和我區經濟短缺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普遍缺乏競爭意識,加入世貿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知識經濟對共青這種傳統產業產生巨大沖擊,導致我區服裝企業固有的問題和缺陷越來越暴露出來。

(一)佈局分散,檔次不高,難以發揮規模效應。

(二)大多實行家庭式管理,經營者素質較低,難以參與市場競爭。共青服裝企業80%以上屬於家族式管理模式,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和規模後,其家庭式管理模式和有限地管理能力明顯滯後於企業進一步發展,最終導致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管理上的欠科學,實質是管理人才的匱乏。全區78戶服裝企業,經營老闆多爲羽絨廠一線工人和銷售人員,文化水平不高,懂一些服裝技能但缺乏管理知識。經調查,全區服裝企業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職員佔就業總人數不到5%,中高級職稱管理人員廖廖無幾。應說鴨鴨集團公司是擁有馳名商標的企業,產品爲國家名牌產品,其技術人才、管理人才與應達到國家品牌產品企業的水準還有一定的差距。問卷調查表明:我區民營企業主要的決策也都是由老闆或他的家人做的,拿到正規董事會或股東會上討論的不到10%。這樣的治理結構,管理上容易出漏洞,決策上容易出偏差,不利於企業進一步發展。

(四)相互拆臺,惡性競爭在擡頭。由於受歷史、社會、資歷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我區服裝企業經營者總體素質不高,在政治覺悟、知識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質、法律意識和道德修養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在創業初期靠膽大闖打天下,用的是一股子蠻勁,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明顯的表現出個人素質上的不適應。一個很明顯的事情,也是我區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廠家多了,訂單來源自然會是個問題,可是共青的某些老闆,不顧別人的利益,也不顧整體大局,爲了搶人家的訂單,竟相降低價格。在調查中反映這麼一件事情,我們有一位老闆以14元/件的加工費接下了幾萬件單子,可不到半天,我們的另一位老闆得知此事後,晚上找到發單老闆住處,竟以9元/件拿走此單,真是笑死了外人,氣死了自己人,白白丟掉幾十萬元。由於自己人的這種不正當競爭,導致了我區服裝企業利潤甚微,甚至虧損。而致使這一問題產生的另一原因是一部分家庭小作坊,逃避各種稅費,低價接單,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秩序。調查表明:1-5月份,我區78家服裝企業中有60%在明顯虧損或潛在虧損。服裝行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範文由精品學習網提供!

三、今後健康發展的對策

(一)、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實現由分散性向集中型轉移,一般型向重點型轉移,來料加工型向自產品牌型轉移。針對我區企業佈局的分散,開發區在城市規劃中應統一企業發展格局,特別是在徵地、出售土地中,政府合理規劃,經營者要明確用地目的,建議今後發展佈局爲:生產型外貿型批零型三線格局。在經營規模上,要引導企業上臺階、上檔次,向重點型轉移,對具備一定規模的服裝企業,鼓勵通過向社會募股、向企業員工轉讓部分股權以及企業兼併、聯合、互相參股等形式,引導向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再是對於一般加工型企業,引導向專業化協作和社會化大生產方向發展,增強生產能力,提高經濟效益。對於有一定產品優勢和科技優勢、實力較強的企業,應該以產品、資本爲紐帶,開發新產品,打造新品牌,逐步實現由來料加工型向自產品牌型轉移,加速我區服裝企業的壯大進程。

(二)加大教育培訓力度,着力提高經營者素質,引進人才,打破家長制管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目前,我區企業家族式管理已成爲民營經濟躍上新臺階的障礙。經調查,全區服裝企業中有80%是實行家族式管理,企業管理層中有40%左右的人員屬於家族成員或親屬,而企業財務管理權90%左右控制在家族成員手中。隨着企業規模的擴大,這種管理方式的弊端日趨明顯。對於目前正處於由創業型向規範型轉變的服裝企業來說,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瞭解和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和市場運行規則,打破一人包打天下的家庭式管理的樊籬,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決策層、經營層和管理層三權分立的治理結構。其次,要強化人才觀念,市場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江蘇康博集團公司生產的波司登羽絨服品牌形象之所以超之鴨鴨,主要一點是他們非常注重科技創新和人才的培養,他們老總對人才的觀點是:欲創名牌產品必須先塑造名牌員工,名牌產品是企業綜合優勢的集中體現,而塑造名牌員工,是當今企業放眼未來、超越品牌競爭時空的資源工程。人才是名牌之魂,人才聚,而名牌生。我區要發展,要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只有大量引進人才,重視人才的培養,強化企業管理,提高科技含量。要建立健全人才引進機制,要打破家族的狹隘眼界,必須面向社會招聘和選用人才,充實管理和技術崗位;建立有效地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使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報酬和他們的能力水平與實際貢獻相適應,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三)加大勞動用工管理力度,儘快全面推行勞動合同制,並大量引進人力資源。當前,解決我區勞動力市場無序競爭狀態,關鍵在於統一規範。一是結合《勞動法》,實施勞動合同制,政府要形成統一的勞動合同文本;要明確統一的工時標準和工資支付標準;要在勞動監管人員監製下由用人單位與工人簽訂合同,然後由勞動監管部門頒發《勞務證》,記入電腦實施日常監管。在雙方履行合同期間,對無故離崗人員且未經用人單位同意擅自離崗的人員,其他用人單位不得接收,否則接受勞動監管部門處罰。用人單位要及時向服裝協會報告用工情況,如實做好用工月報表。從而達到勞務人員持證上崗,合同上崗。二是統一生活補貼標準。對此,可參照省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或協會會員大會討論確定標準,統一標準後,用人單位不得自行更改發放標準,否則按規定處罰。三是大量引進外來勞務人員。行業協會要發揮協調作用,主動了解企業用工情況,及時向企業輸送急需人員。同時加強經常性與外界的聯繫,按需招納和培訓外來勞務人員。

(四)規範服裝加工市場,遏制不正當競爭。我區服裝企業,大部分爲加工企業,互相搶接訂單問題比較嚴重。要遏制這一問題,關鍵在於制訂有效地監督制約機制,形成互相監督、相互制約,違背規則必應受罰的有序競爭環境。再是在企業中開展誠信教育和誠信評比活動,教育企業要以誠經商、以誠待客,形成企業與企業之間互通信息、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圍。對社會反映好的企業頒發誠信證書,並在電視臺或網站上公開予以表揚,對破壞市場經營秩序,造成不良影響的企業要予以曝光或實施行政處罰。另外,開發區要建立政府與企業的聯絡員制度,做好企業的跟蹤服務,隨時幫助企業處理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當中遇到的問題。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積極主動、協調配合,辦事熱情周到,手續簡便,不推倭、不扯皮、廉潔高效。服裝行業協會要發揮引導、協調、管理、服務及自律的職能,協調企業之間出現的各種矛盾,達到爲服裝企業在對國家法律的遵循、產品質量的監督、社會交易糾紛的處理、企業管理和技術水平的改進和勞動力市場的調節等方面起到溝通、協調、自律、自我服務的作用。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舉辦服裝節或展銷會的形式,或者是利用服裝行業網站全方位包裝和推銷企業,把我們的企業推向市場,提高知名度,從而達到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第3篇】市出租車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報告

爲了摸清市出租車市場現狀,爲市委、市政府領導制定出租車行業發展和有關部門對出租車市場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從4月16日到4月25日,我們組織力量在城區範圍內對全市出租車市場開展了抽樣調查。本次調查採取問卷和訪談的方式同時進行,共抽取樣本606個,其中調查城市居民500名(包括企業、事業、行政單位的在職人員和市民),出租車司機100名,出租車管理公司6家。通過調查對全市出租車市場現狀有了基本瞭解,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城區出租車經營狀況

是一個人口大市,既是省的西北門戶,又是豫、皖、蘇及南北交通樞紐,大京九與漯阜、濉阜、淮阜、商阜鐵路一起,使成爲五路交匯、八線引入的全國六大路網性鐵路樞紐之一。近十年來,全市道路建設突飛猛進,隨着二環路、泉河新大橋、105國道、沙河二橋、阜城六條出口路改造工程及阜城主幹道潁州路、清河路、人民路、潁河路等改造工程相繼竣工,一個以爲中心,國道、省道爲骨架,輻射全市城鄉,通往毗鄰省市的公路交通網絡已經形成。成爲周邊地區旅客進出行的集散地。這些都爲出租車行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出租車司機平均一天工作時間高達10小時

據調查,目前全市城區上路經營的出租車共有1400輛左右,其中有經營資格的出租車1370輛,無經營資格的“白皮車”大約有30輛左右。出租車司機平均一天工作10小時,其中有57%的司機一天工作10小時以上,有23%的司機一天工作8-10小時,一天工作6-8小時的有10%,在調查的司機中沒有一個是回答每天工作6小時以下的。可見出租車司機勞動強度已達到極限。在經營活動中,其中一天行駛200公里以上的出租車佔77%,有18%的出租車一天行駛150-200公里,只有5%的出租車一天行駛100-150公里。

2、出租車司機平均每月經營性總收入5500元

出租車司機平均每月經營性總收入5500元,其中有3%的出租車司機月經營性總收入在10000元以上,有8%的出租車司機月經營性總收入在8000元左右,有62%的出租車司機月經營性總收入在5000-6000元,只有10%的出租車司機月經營性總收入不足5000元。據調查每臺出租車按季要上繳過橋費360元,工商稅150元,運管費340元,養路費300元,管理費300元,扣除各項稅費,出租車司機平均月經營性純收入爲3000元左右。出租車司機收入是全市在職職工平均工資的3.3倍。由此可見,全市出租車行業經營狀況良好。

二、城區出租車市場供求狀況

目前,全市城市非農人口已達38.72萬,比地改市前的1995年增加了10多萬,近十年來,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730元,提高到6041元,增長2.5倍,隨着收入的逐年增長,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交通費支出176元,比十年前增長了7.4倍。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自行車、三輪車已不再是人們出行首選的交通工具,出門“打的”已被人們所接受,市場對出租車的需求不斷增加,從而推動了出租車行業的迅速發展。

1、綜合治理見成效

今年以來,全市採取措施,加強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在七條主幹道禁止人力三輪車、摩的通行,並加大力度對無證經營的“白皮車”的查處力度。給出租車行業經營和發展創造了好的條件。

在對出租車司機抽樣調查中,有46%的司機認爲經過對七條主幹道的綜合治理,明顯優化了出租車經營環境,對此感到十分滿意。比較滿意的佔28%。但仍有26%的出租車司機認爲對“白皮車”查處力度不夠,停車受限制等原因對目前出租車經營環境仍感到不滿意。

在對市民抽樣調查中,有33%的市民認爲經過綜合治理,全市交通秩序明顯好轉,對本市交通管理現狀感到滿意。比較滿意的佔51%,仍感不滿意的佔16%。

2、出租車有效里程利用率高於70%

據調查推算,全市出租車有效里程利用率平均爲72%,其中有效里程利用率高於70%的出租車佔27%,70%左右的佔41%,低於70%的有32%。對6家出租車管理公司的調查情況是,有4家出租車管理公司估算有效里程利用率在70%以上,其中有1家公司高達75%。在調查的居民中最近一個月平均乘坐出租車次數爲4次,其中乘坐10次以上的有10%,5-10次的31%,1-5次的有59%。居民“打的”費用平均每月爲20元,其中“打的”支出在30元以上的佔15%,在20-30元的佔23%,10-20元的佔33%,10元以下的佔29%。在調查居民最近一次等出租車用了多長時間一問中,有19%的居民回答在10分鐘以上,有39%的居民等了5-10分鐘,等出租車時間在5分鐘以內的佔42%。居民“打的”次數、“打的”費用均呈逐年上升態勢。

在居民出行主要選擇的交通工具一項調查中,公交車仍是大多數居民的首選,有61%的居民首選公交車,出行首選出租車的居民佔29%,把乘坐出租車作爲第二選擇的有37%,由於乘坐“摩的”安全性差,選擇“摩的”的只有8%。

3、70%以上市民認爲競價拍賣營運證可行

目前全市出租車是否需要增加,居民和出租車司機意見相左,有73%的居民認爲容量不夠,需要增加。而有38%的出租車司機認爲已經飽和,應當減少,另有50%的出租車司機認爲應維持現狀,不增不減。仍有12%的認爲需要增加。

關於今年增加100輛出租車,實行競價拍賣營運證是否可行的問題,回答可行的居民佔被調查者的76%,說不清的佔11%。出租車司機認爲可行的佔33%,說不清的有23%。67%的出租車管理公司負責人也認爲可行。可見絕大多數市民和部分司機對實行競價拍賣營運證是贊成的。

三、影響出租車行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本次調查廣大市民和出租車司機對全市出租車行業發展共提出286條意見和建議,經歸納整理,主要有如下幾方面問題。

1、出租車分佈不均

目前全市出租車大多集中在七條主幹道和商業、車站等鬧市區,因此有41%的居民感到出門“打的”非常方便。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如道路窄、路況差的地方,周邊無單位的居民區、小街小巷等區域,出租車出現頻率較低,有22%的居民感到出門“打的”不方便,有19%的居民最近一次等出租車用了10多分鐘。可見出租車分佈不均勻仍給20%的人羣出行帶來不便。

2、部分出租車司機綜合素質不高

在調查中,認爲部分出租車司機綜合素質不高對其服務態度感到不滿意的居民佔27%。居民對出租車司機最不滿意的是,有45%的居民對出租車司機亂收費最不滿意,突出問題是計時器不準,不找零,紅燈計時等。有42%的居民對出租車司機不遵守交通規則最不滿意,出租車搶道、搶停比較嚴重。有13%的居民對司機態度不好不滿意。還有一些居民反映丟在出租車裏的財物,很難找回。另有20%的居民認爲部分出租車司機的業務技能有待提高。一些居民對出租車檔次較低,車內外較髒很有看法,認爲安全性差,影響市容市貌,影響城市提高品位。

3、出租車行業競爭不公

在目前,全市出租車市場存在一些無營運證的“白皮車”衝擊市場,偷稅漏稅,在起步價3元低於周邊城市的情況下,“白皮車”仍在價格上有降價空間,對此廣大出租車司機反映強烈。我市有關執法部門採取措施加大查處力度,收到明顯效果,有17%的出租車司機感到“白皮車”明顯減少,有27%的認爲有所減少。但仍有45%的出租車司機認爲“白皮車”沒有減少。不公平競爭仍然存在。

四、幾點建議

通過調查,我們認爲市出租車行業發展,爲緩解交通緊張狀況,方便市民生活,解決職工就業,提升城市品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爲使全市出租車行業進一步健康發展,根據本次調查特提出如下建議,供市委市政府領導決策和部門管理參考。

1、加強管理

隨着加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皖西北中心城市步伐的加快,我市城市人口在逐年增長,客觀上要求出租車行業不斷髮展,對我市出租車行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加強對出租車司機的管理,出租車管理公司應經常組織學習,加強教育,提高司機政治思想覺悟、道德修養和專業技術水平,使廣大司機能堅持做到遵紀守法、文明經營、樂於助人、拾金不昧。二是加強對出租車輛的管理,針對目前我市出租車檔次較低,車內外衛生狀況較差,居民乘車對安全性、健康舒適感有不同程度的擔憂。有81%的居民和67%的出租車司機對本市出租車實行統一購車、統一顏色、統一保險、統一着裝、統一管理的五統一表示贊成。可以預見實行五統一後,奔馳在大街小巷的出租車將成爲我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三是加強對出租車的交通管理,針對出租車亂停亂放,個別司機開飛車開野車等不遵守交通規則現象仍比較突出,交警應加大力度常抓不懈。以有效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保證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2、加強檢查

爲營造一個有利於出租車行業發展的環境,必須要採取有力措施,打擊“白皮車”。針對“白皮車”難確認、難處罰,建議對出租車實行有序的統一編號,對其容易辨認,容易識別,使“白皮車”無容身之地。交通管理部門應將打擊“白皮車”作爲一項經常工作,加大打擊力度,以保護出租車司機的利益。

3、加強道路建設

我市道路建設雖然取得了可喜的變化,但老城區的一些小街小巷存在道路狹窄、路面較差,不利於出租車出行,限制了出租車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建議合理規劃,集中財力,加大對市區街道建設,爲我市出租車行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另外,由於我市出現非典病人,據近日調查,外出流動人員減少,乘坐出租車的居民明顯下降,針對這一突發事件,建議增加出租車,拍賣營運證工作推遲到下半年進行較爲適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真抓實幹,必將推動我市出租車行業有序健康發展,我們堅信在“十五”期間一定能把我市出租車行業建成城市的文明窗口,一輛輛出租車將成爲美化城市的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第4篇】2022家居行業發展趨勢調查報告:過半企業會對獨立店增加投入

近日,網易家居發佈家居行業發展趨勢調查報告,調查採訪超過200名家居企業家,受訪者涵蓋家居行業一線品牌企業董事長、總裁、總經理,收集有效問卷140份,併發布“XX家居行業發展趨勢調查報告”。

調查結果顯示,行業的對XX行情總體不樂觀,只有不到19%受訪企業在XX年對電商的投入增長佔比最大,“定製”“大家居”成爲行業XX最關注的關鍵詞,佔受訪企業代表的50%。

超過六成企業對XX年不樂觀

XX年低迷的市場環境讓家居行業不少商企叫苦不迭,但市場冷淡並沒有把行業逼上絕路,逆境中仍有企業保持堅挺。XX年家居行業將呈何發展態勢?

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爲,XX年家居市場將持續平淡,僅36%的受訪者對“小幅回暖”的家居市場抱有希望。作別XX,大家把更多的期待放在了XX。

對於XX年投入增長部署,僅有19%企業將會對電商投入增長最大。而基於對產品、渠道、品牌三者的重視程度相去不遠,考慮在產品研發、渠道拓張、品牌建設三個方面的投入增長最大的企業數量並沒有明顯差距,同等佔比27.3%。

大多家居賣場在XX年盈利寡薄,不少企業已將賣場展位撤離並投身到o2o雙線聯動的運營平臺上去。但調查結果顯示,傳統家居企業並非大舉發力電商。在140份有效調查問卷中,50%的企業表示XX年在渠道投入中將會對獨立店增加最多投入,對網上商城投入最大的企業分別僅佔28%。

定製、大家居是XX關注度最高關鍵詞。作爲XX年行業熱詞之一,全屋定製將會延續成爲XX年的熱門關注領域。 在受訪調查中,就有35%的企業認爲XX最關注的是定製領域的發展,15%選擇“大家居”,兩者佔比共計50%。此外渠道鋪設次之,佔25%,電商、智能等方面的發展也緊隨其後;同時,也有21%的企業代表示明年將會加大在全屋定製領域的投入,而作爲全屋定製的主角“板式傢俱”也將成爲企業加大投入的重點對象。

40%受訪者認爲雙11主要在於品牌推廣。XX年“雙十一”狂歡,天貓全類目銷售額top10中,林氏木業、羅萊家紡、全友家居佔據了三個席位,“林氏木業”以3.3億元的成交額居XX年天貓“雙11”傢俱品類榜首,再次刷新家居企業“雙十一”的銷售記錄。

企業增大獨立店渠道投入

家居網購的大趨勢幫助企業縮減了大量店面成本,但“隱患重重”的網上交易也降低了消費者的信任感,線下實體店的體驗感受將會成爲提升消費者對該企業信任度的強心劑。在140份有效調查問卷中,一半的企業表示在渠道投入中將會對獨立店增加最多投入,對網上商城和家居賣場兩者投入最大的企業分別佔比28%和22%,綜合購物中心作爲較爲新穎的營銷渠道,暫時沒有企業表示對此將對其增加最多投入。

在家居大鱷高額投放央視黃金廣告備受關注的同時,網易調查顯示,網絡渠道是家居企業廣告投放的主要渠道,佔受訪企業的47%,戶外廣告次之,佔42%。隨着互聯網、手機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深,企業主通過網絡、移動設備進行品牌輻射的力度逐漸加強。調查數據顯示,26%的企業已開設網絡商城,開設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的企業佔比分別爲34%和29%,而已經開設app的企業更是高達11%。品牌營銷網絡化、互聯化、移動化,這種趨勢將在XX年越發明顯。

【第5篇】某縣鑄造行業發展情況的優秀調查報告模板

關於河北省xx縣鑄造行業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隨着地域鑄造行業的市場競爭和外省市甚至外國同行業企業的大量涌入,面對紛紜複雜的市場形勢,如何抓住機遇,把握形勢,進一步發展壯大我縣的這一特色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筆者對我縣的鑄造行業進行了深入地調查。

一、xx縣鑄造行業的基本情況

鑄造行業在我縣有幾十年的歷史,有雄厚的產業基礎。目前全縣有鑄造企業526家,其中外資獨資企業2家,中外合資企業4家,全縣14個鄉鎮138個村建有鑄造企業,佔全縣500個行政村的27%。總產值爲28億元,佔全縣工業比重的25.5%,從業人員2萬餘人,實現利潤2.048億元,實現稅收1734萬元,佔地方財政收入比重的12.3%。鑄件年產量達到65萬噸,其中扣件佔國內市場份額的50%以上,銷售市場覆蓋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鑄造行業已成爲我縣重要的支柱產業,是我縣名副其實的特色產業。

全縣鑄造產業主要集中在縣城東部的xx鎮、xx鎮、xx鎮一帶,其中xx鎮有鑄造企業175家,以生產瑪鋼釦件、試模爲主;xx鎮有鑄造企業51家,以生產出口鑄件爲主;xx鎮有鑄造企業103家,以灰鐵鑄造爲主,三個鄉鎮的鑄造企業佔全縣鑄造企業的75%以上。

從鑄造材質上劃分,有灰鐵鑄造、瑪鋼鑄造、球墨鑄造三種。灰鐵鑄造生產工藝最爲簡單,產品主要有爐具、井圈、井蓋、試模、箅子等10餘種,有生產企業175家,佔鑄造行業的44.8%;瑪鋼鑄造產品絕大多數是扣件,有生產企業95家,佔鑄造行業的24.2%;球墨鑄造利潤較高,產品有花欄、泵體、管件、法蘭、閥門、碗扣、汽車輪箍等近10種,95%的產品遠銷海外,有生產企業121家,佔鑄造行業的31%。

近兩年來,縣委、縣政府實施了以國際化助推工業化、以工業化領跑城鎮化、以工業化城鎮化帶動農業產業化的“四化聯動”戰略,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對新建外商企業“免二減三”,切實加大了對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的考覈力度。同時,通過“四級聯創”生態文明建設帶動了環境的改變;通過邀請中央電視臺“夢想劇場”到我縣製作節目和《xxxx》電視劇的拍攝,提高了我縣的知名度;通過文藝匯演、全民健身運動會等社會事業活動,提升了人氣,鼓舞了士氣,提高了人民素質,激發了人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感情,自覺投身到經濟建設中來,使全縣上下形成了全民參與、全民招商的濃厚氛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縣鑄造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產業特色突出,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產生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全縣鑄造產業總產值12.12億元,到了,就達到了28億元,同比增長了131%;實現稅收760萬元,到了爲1734萬元,增長了128%。優良的經濟環境對國內外資金產生了很強的吸引力,相繼有10家鑄造大企業落戶我縣,其中投資500萬至1000萬的有7家,1000萬元以上的有3家。美國最大的鑄造企業邁克萬公司,在我縣獨資興建了美國泰樂(xx縣)鑄造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投資3000萬美元,二期工程計劃投資萬美元,使我縣鑄造產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並有2家外商鑄造企業與我縣有合作意向,迎來了我縣鑄造產業實現大發展、快發展的新階段。

二、鑄造行業存在的問題

(一)投資環境問題有待進一步改善

近兩年來,我縣爲鑄造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寬鬆的經濟環境,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制約企業發展的現象,應引起重視。如:個別執法人員服務意識不強,違規操作,查帳時把當年企業經營帳本帶走,長時間不送回,影響企業正常經營;個別執法人員收取費用不提前通知,遇到經商者外出洽談生意不能及時趕回,就誤認爲故意躲避,便查封企業帳戶或出難題,而商機一旦錯過,就會給企業帶來無可挽回的經濟、信譽損失,讓經營者左右爲難;個別執法人員在企業與外地客商洽談業務時執法,破壞了本地企業在外地客商心中的形象,也使全縣形象受損;交管部門對外地來獻縣經商的車輛管理過於嚴格,造成外地車輛不願來獻縣,物流不暢,影響了當地經濟快速發展;新建企業報批手續依然繁複;還有個別執法人員利用手中職權,幫助親朋好友向企業推銷原材料,有時不能保證正常供貨;個別鄉鎮爲吸引回鄉型企業空頭許諾,一旦企業在經營中遇到一些政策性問題時,鄉鎮政府又沒辦法幫助解決,損害政府形象等等。

(二)融資難造成企業發展難

由於鑄造行業生產成本高、產品週轉期長,缺少流動資金是所有鑄造企業的一個通病,是制約鑄造行業發展的一個瓶頸。我縣鑄造業產品在銷路上沒有問題,有廣闊的買方市場,特別是出口產品,在國外頗受歡迎,產品供不應求。有的客商直接找到我縣來要求籤定單,可是企業卻不敢籤,因爲定單雖利潤豐厚,但有一定的時間期限,企業一時不能得到擴大生產規模的資金,如若違約,產品不能按時交付,企業就要賠償損失,還要支付高額的違約金。即使金融部門明白鑄造行業的市場形勢和規律,出於金融信貸風險的考慮,也不輕易發放企業所需額度的信貸,這樣企業只能把利潤豐厚的定單讓給別人,白白錯過了發展的良機。如淮鎮滄星採暖設備廠原來是一個以生產採暖爐爲主的鑄造企業,由於市場原因,於轉產球墨鑄鐵,生產泵體、箅子等產品,遠銷歐美的十幾個國家,產品供不應求,但由於缺少生產資金,又借貸無門,不能擴大生產規模,眼睜睜地看着定單被山東拿走,大量外匯從手邊溜走。另外,我縣農村信用聯合社存款多,貸款的卻很少,造成信貸利息偏高,月息爲10.695‰,高於周邊縣市,這樣就會增加企業的負擔。

(三)思想觀念陳舊制約企業發展

調查中發現有些企業經營者文化水平偏低,思想還比較保守,制約了企業發展。一是有得過且過思想。小富即滿,小康即安,沒有對企業經營的長遠規劃,有了錢一大部分用在消費上,而不注重企業的擴大再生產。二是缺少戰略合作意識。企業各自爲戰,爲了爭奪客戶和市場,互相壓價,惡性競爭,擾亂了鑄造市場,損害了自身的長遠利益,妨礙了全縣鑄造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調查中據一個老闆介紹,在山東的一個城市,我縣的3家鑄造企業,爲了競爭一個工程項目,競相壓價,相互揭短,最後其中一家企業爭到工程後,幾乎沒有什麼利潤,傾軋的結果只能是別人從中漁利。三是市場意識差。有的企業在經營、原料採購、產品升級、市場開發等方面,過分地封閉自己,認爲這是保守商業機密,可以提高市場佔有率。其實這樣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把一些有益的市場信息拒之門外,制約了鑄造行業的發展。四是品牌意識差。有的企業認爲申請品牌費用太高,還要受質監部門的嚴格約束,因此不願意申請品牌,不能從長遠角度分析品牌就是產品的“戶口”,是一筆無形的企業財富,沒能看到品牌帶來的巨大利益。如永傑鑄造有限公司,它註冊的沈字牌扣件,作爲國內知名品牌,價格比其他企業多賣1元多,產品還供不應求。

(四)規模小、利潤低

全縣鑄造行業產業規模大,企業規模小,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8家,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5家,年產值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僅有2家。由於企業規模小,採買的原料相對較少,價格就相應提高,增加了成本,降低了企業利潤。近兩年來,鑄造行業原材料價格一路飆升,利潤空間更是急轉直下。

三、建議和應對的措施

(一)改善服務質量,優化投資環境

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我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除了擁有勞動力、能源、產業優勢外,還享有國家的許多優惠政策,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廣納外資,進行合作或合資興企,引進資金和技術,加快發展,爲企業發展提供優質經濟環境。二是加大行風建設力度。行政執法部門,要進一步健全行政約束機制,加強思想教育和行風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建議在全縣推廣xx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經驗,成立案件審查委員會,實行辦案、結案分離制度,從體制上解決和防範違規執法。除確有需要的突擊性檢查外,實行執法提前告知制度,既方便監控部門的工作,又維護了企業利益和環境。建議對違法違紀人員,紀檢部門要抓一至兩個典型予以曝光,起到警示作用。三是提高服務意識,轉變政府職能。變管理型機關爲服務型機關,對企業給予資金、政策的支持,爲企業處理外圍事務,讓企業集中精力抓生產、管理、銷售、市場開發業務。交管部門應落實我市交管部門出臺的文件精神,對外地來我縣經商的車輛,一般性違規不予扣壓處罰,打造外地車輛來我縣經商的綠色通道。建議政府把我縣對企業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相關職能部門的規章制度集結成冊印發給企業主,讓他們對政府部門及執法人員進行民主監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協調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儘快建成行政審批陽光大廳,實行一站式服務,優化投資環境,以商引商,實現良性循環,促進經濟發展。

(二)拓寬融資渠道,加大投資力度

一是加大銀行對企業的貸款力度。樹立長遠發展觀點,建立健全貸款風險約束機制與創造優質信貸的量化考覈指標體系,降低貸款風險,同時爲企業提供更多的貸款,促進新增貸款和經濟增長點的有機結合;加強宣傳,強化社會信用意識,在全縣營造誠信觀念和信用文化;實施綜合治理,規範企業改制和破產程序。二是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作用。我縣組建了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可以爲企業擔保申請貸款。企業應講信用,按時還清貸款,這樣就能獲取更多的擔保信貸,企業與擔保公司建立一種互信關係。同時提高運行質量,加強內部管理,加快產品和技術創新步伐,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市場抗風險能力,從而取得金融機構信貸資金的支持。三是實施企業互保互貸,建立企業誠信關係。建議企業之間在政府引導下組織起來,建立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依存關係,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金融信貸。由於是企業之間互保,約束機制在企業之間會自行建立,金融風險會在企業間化解,加大信貸資金的流動,盤活銀行資金。四是吸收民間資金。截至底,我縣存款已達32億元,按一年存期算,利息僅爲2.25%,企業應死盯民間資金,採取入股分紅等方式,廣泛吸納民間資金。我縣xx鄉去年就利用這種方法,充分利用民間資金,投資增長率居滄州市各鄉鎮第二名,壯大了地方經濟。

(三)轉變思想觀念,重管理上水平

一是樹立國際市場經濟觀念。隨着我國入世幾年來的發展,應當清醒地意識到,我們面對的不再是省內、國內市場,而是一個更大的國際市場,因此,要緊跟國際市場步伐,調整經營理念,以獲得大發展、快發展。二是轉變企業經營戰略。鑄造企業要加強合作,產生合力,共同迎接市場的挑戰。可以在行業協會的基礎上組合起來,實行股份合作的形式,上規模,上水平,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市場佔有率。三是樹立以人爲本的觀念。善待員工,關心他們的生產、生活、家庭、感情,爲員工提供優越的食宿、健身、娛樂條件,讓他們時時感到來自企業的溫暖,真正把自己當作企業的主人,愛企如家,這樣他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生產更好的產品,爲客戶提供更優的人性化服務。四是要更新觀念,提高思想認識。消除那種同行是冤家、一有隔膜就老死不相往來的狹隘傳統觀念,要心態平和,寬容務實,廣交朋友。xx鎮東方鑄造廠老闆許東方,經商中認識了濱河鑄造廠老闆張書第,把濱河鑄造廠引入該鎮,共同合作開拓市場。而濱河鑄造廠又引來了邁克萬公司,邁克萬公司在90年代還和中國打反傾銷官司,一直沒有打贏,邁克萬公司改變戰略,決定在中國大陸投資辦廠,濱河鑄造廠就把我縣的電力、土地、稅收等優質環境介紹給邁克萬公司,邁克萬公司最終落戶郭莊,共享經濟利益。這從某些方面來說,確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五是樹立品牌觀念。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以高檔次、高技術、高附加值爲取向,逐步淘汰低檔產品。強化品牌競爭、名牌發展戰略應當成爲今後鑄造企業的長期戰略。建立企業自己的研發隊伍,開發企業品牌。恆通鑄造有限公司開發了鐵骨架水磨石造面的下水道井蓋、箅子等產品,該產品一進入韓國市場,其製造工藝和產品質量就受到了韓國客商的讚美,使公司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獲得縣政府“民營企業出口創匯獎”。

(四)落實科學發展觀,組建行業協會

行業協會是市場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政府、企業、市場之間聯繫的紐帶和橋樑。組建行業協會,對促進我縣鑄造產業發展是非常必要的。建議在組建行業協會時堅持自下而上的順序,按照自願組織、自行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原則,健全完善行業協會的產生、運行、監督機制。對企業宣傳成立行業協會的意義,給企業帶來的好處。在行業協會成立、管理過程中積極引導,併爲登記註冊、活動規範等方面提供便利,給予政策支持,使行業協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6篇】金融行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金融業作爲現代經濟的核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大力發展金融業,是促進我市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上半年,我們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對我市金融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在市政協副主席儲昭平的帶領下,調研組聽取了有關部門的情況通報,先後召開了金融界人士座談會、企業家座談會、金融專家座談會,並實地走訪了有關金融機構,瞭解我市金融業發展取得的成績,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提出加快發展的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金融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努力支持金融機構改革,促進了金融業的全面發展,發揮了金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1、金融工作明顯加強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金融工作,出臺了《關於印發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關於推進中小企業振興計劃、解決企業流動資金問題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激發和調動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和支持金融企業做大做強。建立了與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協調機制,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分析形勢,協調解決問題。銀政企溝通機制更加暢通、更加密切,金融與地方經濟互動融合、互相促進的局面進一步形成。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金融工作辦公室,其主要職責是協調駐肥金融監管機構和駐肥金融機構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落實中央金融政策,推薦公司上市,協同有關部門推進金融體制改革。金融工作辦公室的成立及其職能的發揮,必將對我市金融業的統籌協調發展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

2、金融總量迅速壯大

3、金融體系不斷完善

4、銀政企合作成績顯著

5、金融創新穩步推進

銀行業改革穩步推進。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在肥分支機構改革已經完成,農業銀行在肥分支機構改革

順利推進;政策性銀行在肥分支機構改革逐步深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肥市商業銀行整體併入新組建的徽商銀行;在全國省會城市中首家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肥東、長豐農村合作銀行正式開業,肥西農村合作銀行正在組建;村鎮銀行試點穩步推進,成立了長豐科源村鎮銀行。金融資產質量進一步改善,末,我市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爲2.23%,比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低於全省5個百分點,利潤增長34.1%。信託業務穩步發展,建總行34.09億元控股興泰信託獲國家批准,國元信託盈利水平躍居行業前列。證券保險業改革創新全面開展。國元證券成功借殼上市,華安證券順利重組,證券業規範經營取得明顯成效;非上市公司代辦股份轉讓試點順利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穩步開展,信貸+保險等創新業務逐步啓動;國元農業保險公司正式開業。

二、我市金融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研中我們感到,面對當前激烈的競爭態勢,我市金融業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但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和不足,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是機遇和挑戰並存。

從金融結構來看,目前,銀行業是我市金融業的主導產業,而證券、保險、創業投資等產業相對滯後或發展不夠充分,因此,加快我市保險、證券、信託等產業的發展速度,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的創新,進一步優化金融結構,對於合肥的跨躍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小企業融資難仍然存在,金融服務三農還有差距。金融界一些同志認爲,出於對資金安全、中小企業信用度以及銀行經營成本等因素的考慮,一些銀行爲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積極性不高,這也是全國乃至世界的共同難題。參加調研座談的中小企業界人士更是反映強烈,不少企業家提出,即使企業產品市場前景良好,企業利潤也比較樂觀,但由於缺少有效的資產抵押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從而限制了企業的快速擴張。有企業家以自己的切身經歷,列舉了獲得貸款難、銀行服務僵化等現象,表達了他們在經營企業當中面臨着資金方面的無奈。

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是當前的一大難題,主要表現爲金融機構對農村的覆蓋率低,農村金融機構經營包袱沉重,金融服務單一與需求多樣化的矛盾突出,金融工作在服務三農方面還任重而道遠。

信用體系不完善,民間融資不規範。金融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好的生態環境。目前,金融生態環境的不完善主要表現是信用體系建設滯後,社會信用體系的各個環節相互整合不夠,社會信用信息廣泛分佈於多個部門和機構中,尚未建成統一的信息處理和查詢系統,沒有做到資源共享,使得一些企業和個人失信現象嚴重,甚至是有些中介機構爲謀取利益,出具虛假資產報告,導致金融資源配置結構扭曲。

另外,民間融資的不規範對金融穩定構成了較大的威脅,是對正規金融業務的挑戰,是惡化金融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民間融資的活躍,可以彌補正規金融機構業務經營不足、緩解資金供需矛盾,有着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民間融資因其自發性、信息不對稱以及一些行業高利潤的誘惑,極易導致民間資金流向國家產業政策限制行業,削弱宏觀調控的效果。而且,民間借貸遊離於金融監管範圍之外,加上參與人數多,涉及範圍廣,操作方式簡單,容易引發債權債務糾紛甚至是滋生違法行爲,危害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亟待加以規範引導。

三、對加快我市金融業發展的建議

加快發展金融業,對於推進我市跨躍式發展和率先實現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爲此,我們建議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強化金融意識,提高金融工作領導能力

調研中大家認爲,市委、市政府領導對於金融工作是高度重視的,我市也不缺少金融工作的專門人才,但一些部門和地方的同志還沒有充分認識到發展金融的重要意義,甚至還存在着一些不正確的看法。因此,各級各部門要切實轉變金融是條條的,是市場的,地方政府難有作爲的模糊認識,積極探索金融發展規律,提高對金融工作的領導能力。進一步發揮市金融辦的積極作用,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的溝通,密切與金融機構的聯繫和合作,建立健全與金融機構的聯絡協調機制,積極促進銀企對接。根據國家金融產業政策,結合我市發展實際,研究制定具有合肥特色的政策措施。廣泛宣傳金融法規,有計劃地對各級領導和廣大幹部開展金融知識培訓,提高全社會的金融意識,掌握利用金融爲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本領。

2、完善金融體系,打造區域金融中心

我市區位優勢明顯,參與長三角區域分工和合作大有可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準確把握國內外金融業發展的趨勢,認真研究和領會中央關於發展金融業的一系列決策和部署,尤其要利用好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契機,全面規劃合肥區域金融中心和國際金融後臺服務基地、金融產業園、資本要素大市場等一攬子事宜。要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採取切實的辦法,吸引更多的國內外金融機構來我市設立機構,支持和引導地方金融機構發展壯大,進一步豐富和活躍我市金融市場,營造功能齊全、競爭充分的現代金融組織體系,使我市成爲名副其實的資金窪地。要大力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全面探索金融創新。要大力引進國內外會計、律師、評估等與金融核心業務密切相關的各類中介服務機構,發展一批講誠信、有實力的資信評估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公司,爲金融業的快速發展提供配套服務。

3、加大信貸投放,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做大金融資源總量

抓住國家當前執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有利時機,鼓勵銀行積極爭取貸款額度,增加貸款投放,增強對合肥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運用併購貸款和銀團貸款等金融方式,加大對我市基礎設施、重點產業、重大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強銀企對接,把銀行關注度高的項目和涉及地方發展及民生的項目統籌安排,打包向銀行推薦。鼓勵政策性銀行對自主創新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企業的信貸扶持力度。

加強對企業上市工作的組織領導,努力形成各部門協調推進的工作機制。認真研究國家關於穩步發展主板市場、壯大發展中小板市場、加快推出創業板市場、拓展非上市公司代辦股份轉讓試點的各項規定,制定和完善鼓勵企業上市的相關政策,加快企業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前期準備步伐,儘快形成一批上市企業梯隊乃至上市企業的合肥板塊。推動上市公司通過增發、配股等方式進行再融資,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加大債券發行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債、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以及中期票據,爭取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採取兼併重組等方式,深化與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戰略合作,推進產權交易市場發展,完善產權交易市場功能。設立政府創業投資引導資金,積極發展創業及私募等股權投資基金。研究發揮期貨市場功能,積極推動融資租賃和信託業務發展。培育和發展有信譽、有品牌、有規模的中介機構,爲企業上市和發行債券提供服務。

4、推進金融創新,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對於我市經濟全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要高度重視並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鼓勵各金融機構加強和改善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工作。加強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引導,對爲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金融業務進行單獨的業績考覈。制定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制度,完善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加強風險管控能力,以調動金融機構服務中小企業的積極性。支持銀行、保險、擔保等金融機構開展中小企業金融產品創新,鼓勵商業銀行對有擔保的中小企業貸款簡化業務流程,並給予一定的利率優惠。鼓勵銀行建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認真做好中小企業信貸資金需求調查,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

5、加強農村金融服務,促進金融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適應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金融服務業的強力支持。因此,要進一步健全農村金融體系,不斷豐富農村金融資源,以優質的金融服務,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完善縣域業務網點,提高服務質量。制定和完善相關獎勵措施,鼓勵金融機構熱心服務三農,力爭縣域新增貸款主要用於當地經濟建設。發揮合肥農村科技商業銀行的重要作用,支持其在農村地區開展各項金融業務,探索和創新農村小額信貸服務的新模式,使其更多的資金用於支持農村經濟建設。抓住銀監會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擴大試點的契機,積極推進村鎮銀行試點工作,加快發展互助性小額貸款公司和合作型擔保機構,努力構建市場主體多元、佈局合理、結構優化、規模適度、功能齊全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總結和推廣長豐縣草莓種植基地開展的信貸+保險試點工作,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

6、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金融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需要良好信用環境的有力支撐。爲此,要高度重視社會誠信的宣傳和教育,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營造誠信文化,紮實推進信用合肥建設。加快聯合徵信體系建設步伐,改變目前各自爲戰的局面,依託人民銀行信貸徵信系統,擴大工商、稅務、法院等部門的信息採集面,逐步統一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信用信息,實現互聯互享。建立多部門工作協調機制,司法機關要積極協助金融機構做好司法收貸工作,嚴厲打擊逃廢債務等不法行爲,幫助金融機構維護金融債權,穩定地方金融秩序。成立全市擔保業協會,建立融資性擔保機構監管聯繫會議,開展擔保機構信用評級,規範擔保機構與銀行、中小企業的業務合作,爲擔保機構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總之,要藉助信用約束機制,創造誠實守信、公平有序的金融市場環境,爲金融業的穩健經營和業務拓展打下堅實的信用基礎。

【第7篇】縣金屬櫥櫃行業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爲全面貫徹落實縣委項目落實年活動部署,推動一三四四總體戰略的深入實施,促進全縣金屬櫥櫃這一傳統產業的發展壯大。縣委統戰部、工商聯抽調人員對全縣金屬櫥櫃行業生產經營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題調研,活動歷時20天,先後深入4個鄉鎮,走訪了部分企業,向3個部門瞭解情況。調查情況如下:

一、金屬櫥櫃行業的基本情況

1、發展歷程:我縣櫥櫃行業起源於1973年,大體經歷了自我發展、規模化生產、快速膨脹、低迷運行、重新崛起五個階段。從1973年至1984年,是自我發展期,特點是技術設備落後,產品質量低,發展緩慢。從1985年至1990年是規範化生產時期。我縣櫥櫃業開始步入規範化、標準化軌道,產品質量明顯提高,大批私營業戶出現,發展速度明顯加快。1991年至1993年是快速膨脹時期,特點是投入加大,行業規範迅速擴大,產品質量、知名度、市場覆蓋率進一步提高。1994年至1999年爲低迷運行階段,由於人爲操作整合和市場衝擊,加之技術創新不夠,企業效益連年下滑。從開始整個櫥櫃行業呈現出產品創新加快,企業投入加大,效益穩定回升。

二、金屬櫥櫃行業已形成的優勢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縣金屬櫥櫃行業已形成了其它行業難以比擬的五大優勢,爲再度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是技術優勢。水泥發泡是製造保險櫃的關鍵技術,我國南方氣侯潮溼,不能搞水泥發泡,再往北,氣溫較低,效果也不好,地理位置決定了我縣在應用水泥發泡這項技術上有着南北方企業難以相比的優勢。二是產品優勢。產品既有高檔的國優部優等中高檔產品,也有低檔產品,能適應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三是市場優勢。除了原有的銷售市場外,最近幾年開闢了新疆、甘肅、內蒙等省、區市場。四是人才優勢。30多年的生產實踐,全縣擁有了大批掌握生產工藝、流程、關鍵技術的技術人員和工人。五是品牌優勢。虎牌商標曾獲中國公認名牌產品,中國名牌商品稱號,目前在國內仍有一定影響。

三、市場前景

隨着人們經濟收入的不斷提高,從需求角度看,保險櫃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多,市場前景廣闊。目前我國保險櫃擁有量爲3600萬臺左右,且每年以400萬臺的速度不斷遞增,這個數字已遠遠超過了汽車的發展數量。從供給的角度看,國內中低檔次的金屬櫥櫃產品供大於求,而滿足較高層次需求的產品每年仍需進口。我縣金屬櫥櫃行業存在着結構性過剩。

四、櫥櫃行業存在的問題

2、生產製作水平低,產品質量差。目前,爲降低成本,大多數企業對鋼板不進行磷化處理,減少生產工序,造成產品外形不美觀、易生鏽。由於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產品多年一貫制,更新換代比較慢。保險櫃產品換代週期,80年代以前爲,90年代後期爲3年,產品的換代週期縮短,效率加快,由於目前的設計和製作工藝水平低,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產品開發速度跟不上,適應市場需求的新型產品太少。雖然我縣部分企業的展廳裏有刷卡櫃、指紋櫃、遙控櫃等,但指紋櫃、遙控櫃的科技含量較高的配件都是從外地買來的,產品成本過高,市場上不易銷售。

3、無序競爭嚴重,利潤空間狹小。大多數櫥櫃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不是從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步伐、提高市場佔有率入手,而是靠降低產品質量、以次充好、競相降價來提高產品競爭力,由於缺乏有效監督,同行業誰也管不了誰,使本來很少的利潤變得更少,甚至賠錢,爲了生存部分廠家不得不靠

4、經營者素質偏低,工人流動性大。全縣櫥櫃行業的經營者,大多數是農民,文化素質偏低,且沒有經過培訓,思想觀念落後,不能準確預測市場及行情,往往造成決策失誤。在企業的管理上實行的是家族式的管理,管理方式落後,管理漏洞大。橋頭一企業,去年招聘會計,爲了省錢招聘了一名老會計,由於老會計對新《會計法》不瞭解,錯過了核票日期,被稅務局罰了幾萬元。

另由於櫥櫃企業的工人多爲附近村的農民,農閒時做工人,農忙時忙農活,加上業主沒有和工人簽訂合同,誰給的工資高、誰的活清閒就到誰的廠裏去做工,造成工人尤其是技術熟練工人的流動性大,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也直接影響了產品的質量。

5、經營環境不寬鬆。爲優化發展環境,保護企業,鼓勵企業做大做強,縣政府成立了優化環境指揮部,對部分企業實行掛牌保護。這一措施,對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制止亂收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了較好效果,但職能部門到企業亂收費的情況還不同程度存在着。一個企業一天有時接待2至3夥同一部門收費的,既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又要耗費經營者很大的精力。部分定額稅企業反映,稅額完不成稅務部門找你,完成了稅務稽查局又查,公安局也要查。

6、企業營銷方式落後。多數企業的銷售觀念、銷售手段、銷售策略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狀態,還主要靠業務員上門推銷,造成產品市場裝在業務員的口袋裏。企業的業務員很少利用廣告代理、網絡等現代營銷手段,銷售信息滯後,使市場既不能迅速擴大,也很不穩定。

7、對保險櫃行業3c認證的重要性認識程度不夠。3c認證是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由於近年來南方部分企業迅速發展壯大,認證的技術標準是根據南方的防盜櫃標準制定的,我縣生產的保險櫃大多數是防火櫃,這次也列入了認證的範圍。3c認證制度規定從今年10月1日起,沒有通過認證的產品,不能在市場上銷售,這對我縣的生產企業很不利。大部分企業對通過認證的重要性認識程度不夠,經營者認爲搞不搞3c認證無所謂。部分企業如藍盾櫃業、長城櫃業正積極與國家認證委聯繫,但認證費用高,跑辦手續複雜,加重了企業負擔。

五、整合提升櫥櫃行業的幾點建議

1、抓整合,在形成規模優勢上下功夫。要做大做強金屬櫥櫃這一傳統產業,必須下大力進行規範整合。要加大宣傳力度,使企業經營者破除寧爲雞頭,不爲牛尾的思想,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強的觀念,不斷增加投入,做大做強企業;要引導企業通過股份制、買斷等形式搞好企業聯合,盤活存量資產,擴大生產能力,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融資能力;今後對生產工藝落後、生產線自動化程度低的新建企業,要利用土地、資金等調控手段,鼓勵新建企業進行聯合,以保證企業生產工藝先進、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高,從而以高質量、低價位的產品佔領市場;加快虎牌工業園、橋頭金屬櫥櫃產業基地建設,以此爲載體,加速企業聚集,培育龍頭企業,實行專業化分工協作。通過以上努力,迅速壯大規模,形成規模優勢,重新叫響金屬櫥櫃之鄉的這一品牌。

2、抓品牌,在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上下功夫。要落實對金屬櫥櫃這一傳統產業和對虎牌集團、藍盾櫃業等一批知名品牌的扶持力度,從融資、土地、科研等方面予以傾斜,使其不斷做強;要加大與高等院校、科研部門的聯繫,引進新技術,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培育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名牌,打造品牌。

3、抓協會,在爲企業服務上下功夫。對金屬櫥櫃行業協會要儘快健全完善,強化職能作用。行業協會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集全縣櫥櫃行業生產大戶,通報原材料採購及產品銷售信息,爲企業生產經營搞好服務;行業協會要會同技術監督局、工商局、公安局等部門協調聯動,及時聽取企業意見,加強與國家認證委的溝通,抓緊制定防火櫃認證標準,協助企業統一辦理3c認證。

4、抓質量,在規範競爭上下功夫。要以金屬櫥櫃行業協會爲載體,加強行業自律,協調產品統一定價,遏制不良競爭。技術監督局、工商局要加大對劣質櫥櫃的查處力度,對工藝落後、以次充好、以劣充優,達不到櫥櫃生產條件的企業要加強管理規範。要通過多種形式,使我縣櫥櫃企業走出靠降低質量、降低價格來提高利潤的圈子,真正形成以質量贏市場、求發展的良性發展局面。

5、抓招商,在延長產業鏈條上下功夫。近年來,隨着虎牌園中園、橋頭武森薄板廠、軋鋼項目的實施,延長了櫥櫃行業鏈條,拓展了利潤空間。建議加大對涉及櫥櫃行業相關產品如板材、油漆、鎖具的企業、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降低縣內企業生產成本,爲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贏得先機。

6、抓環境,在打造良好發展平臺上下功夫。要在落實對骨幹企業掛牌保護的基礎上,加大對企業進行亂收費、亂評比的單位和人員的查處力度,爲企業創造優良外部環境;要以虎牌園中園和橋頭金屬櫥櫃產業基地建設爲契機,在營造良好硬環境上下功夫;要加大金屬櫥櫃之鄉的宣傳力度,利用產業技術工人尤其熟練工多的優勢,在營造良好技術環境上下功夫。

7、抓規範,在挖掘企業自身潛力上下功夫。政府要通過暢通信息渠道,爲經營者提供培訓、學習方面的信息等方式,提高經營者的素質;企業要通過與工人簽訂勞動合同等形式,來規範雙方應盡的義務和保障雙方的權益,靠合同來約束工人,減少工人尤其是技術熟練工人的外流;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積極挖潛,啓用民間資金,健全帳目,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聯繫,爲爭得支持打好基礎。

【第8篇】關於我區服裝行業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關於我區服裝行業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將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非公有制經濟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民營經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近年來,_____開發區黨委非常重視培育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大對外招商力度,優化投資環境,引進外資,擴大內需,民營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特別是以“鴨鴨”爲龍頭的服裝企業,帶動了一大批私營服裝企業的崛起,形成了共青特色的服裝產業鏈。但是,由於_____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嚴重缺乏的勞動力資源,已越來越不能滿足共青企業的發展,特別是服裝行業,已面臨着許多嚴重的情況和問題,亟待加以研究和解決。

一、目前發展概況:

(一)服裝行業保持持續穩定發展。近三年來,服裝企業每年都在30%速度遞增,不斷擴充總量,提高質量,成爲我區支柱產業。2000年,我區服裝企業還不到20家,如今已註冊登記78家,家庭小作訪也有30多家,從業人員達9000餘人。註冊資金也由6000多萬元增至1.5億元(注:民營企業戶均註冊資金由50多萬元增至170多萬元)。其中註冊資金100萬元以上有30多家,500萬元以上有10家,1000萬元以上的有3家,除“鴨鴨”爲中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外,回圓、大嘴鴨、康和、深傲均獲得省著名商標。經濟效益上有明顯增長,據測算,2003年服裝企業總產值2.1億元,營業收入1.58億元,工人人均收入8000餘元,納稅861.7萬元。

(二)服裝行業在我區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中起到了中堅作用。特別是私營服裝企業已從當初的“拾遺補缺”,發展成爲我區經濟建設和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僅去年服裝行業納稅就達861.7萬元,佔我區財政收入的33.15%,真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共青城市化建設。一是解決了就業,富裕了羣衆。前幾年,因國有企業效益不景氣,許多企業倒閉,致使大量勞動力失業,居民生活非常潔據,工人經常因就業問題到開發區上訪。現在個私經濟發展起來了,特別是服裝行業的興起,拓寬了就業渠道,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共青現有勞動力已遠遠滿足不了企業的需要,因就業問題上訪的事情也少了。二是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近年來,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生產、流通和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分工,加快了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尤其是看到,我區在發展服裝行業上,使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有了出路,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小城鎮建設和城鄉協調發展。

二、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我區服裝行業發展迅速,但是許多企業都是在國有企業改革和我區經濟短缺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普遍缺乏競爭意識,加入世貿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知識經濟對共青這種傳統產業產生巨大沖擊,導致我區服裝企業固有的問題和缺陷越來越暴露出來。

(一)佈局分散,檔次不高,難以發揮規模效應。

我區服裝企業多數爲租賃企業,主要是租賃廠房、車間等,企業規模較小,且爲分散。企業分佈情況爲:閔家山至鴨鴨大廈一線18家,新村路至金紡路14家,長青路至加油站6家,仿古樓(原老窯場)6家,發展大道4家,共青路至南湖飯店一帶17家,另外,北峯區4家,西湖區2家,甘露鎮4家,江益鎮3家。雖說便於發揮企業靈活機動的優勢,但也存在許多弊端。首先是形不成經濟規模,服裝款式不新穎;再者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利潤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難以擴大再生產。其次是企業生產規模小,市場佔有率低,很難同大企業進行產品競爭,往往在大企業的競爭實力面前敗下陣來,不少服裝企業面臨倒閉困境。再是受實力所限,我區大部分企業是從事加工業的,從事貿易的少,經營管理粗放型偏多,與同類 企業爭原料、搶訂單、拼市場等問題較爲嚴重。

【第9篇】我市農產品加工行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爲了全面掌握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積極探索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的主要措施,爲實現“保增長”夯實基礎。近期,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帶領市委農辦、經濟商務局等相關部門的同志深入到部分鎮(辦事處)和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了專題調研,通過現場察看,聽取部分鎮(辦事處)負責人、企業老闆、市直相關部門領導的意見,引發了一些思考。

一、當陽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我市堅持“優先發展工業”的理念,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挑戰,圍繞農產品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利用各項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使農產品加工業呈現出穩步發展的勢頭。截止20xx年底,全市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521家,從業人員7192人,資產總額24.74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4家,從業人員6413人。20xx年實現加工產值35億元,上交稅金5515.9萬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加工產值23.4億元,上交稅金3574.6萬元。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形成了一批優勢主導產業。經過近年來的調整和發展,全市農產品加工業已基本形成了糧食、油料、蔬菜、食品、水果、木材、飲品、飼料、紡織、白酒等十大類農產品加工行業,其中糧食、油料、紡織、白酒、飲料5個行業發展速度較快。20xx年,全市糧食加工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達263家,創產值7.49億元,佔加工總產值的21.4%。

(二)培育了一批骨幹龍頭企業。堅持引進與培育、改造與創新相結合,引進新上或改制發展了“蒙牛乳業”、“亞源乳業”、“新世紀食品”等一批產業關聯度高、競爭能力強、能帶動農民增收的龍頭企業,部分企業在省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全市共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個,宜昌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5個。

(三)農產品品牌創建初見成效。全市擁有“蒙牛”牛奶和冰淇淋、“鳳凰王”金水柑、“春之源”食用油、“長阪坡”大蒜、“慈化菜”、“仙草”大米、“楚田”大米、“關公坊”系列白酒、“六糧國宴”、“三峽人家”苕酥、“仙人掌”茶等10多個國家、省級名牌產品,品牌所佔份額達30%以上。清平豬被納入省級地方標準管理;鳳凰山現代生態農業園區被評爲國家級“金水柑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兩河鎮“長阪坡”大蒜種植基地和王店鎮柑桔種植基地被評爲省級“標準化生產示範區”。

(四)民間資本投資農產品加工業日趨活躍。隨着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全民創業的意見,各地各有關部門積極搭建創業平臺,激發了部分有意投資者的熱情,民間資本投資農產品加工業日趨活躍。

(五)農業產業化合作機制不斷完善。產業化的組織方式不斷創新,形成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產業協會+龍頭企業+農戶”、“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多種發展模式。龍頭企業強化了與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帶動發展了一大批與龍頭企業關聯的板塊基地,使基地真正成爲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原料車間。仙草米業採用“訂單農業”方式,在全市建起28萬畝優質稻基地;天陽食品在王店村建立了5000畝的紅薯基地;新世紀食品公司繼續採取“包種子、包技術、包收購”的方式,通過提高朝蘚薊收購價格來提高農戶的種植積極性,進一步擴大基地面積。

(六)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前景看好。去年下半年以來,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積極應對金融危機,“攀大附強、借船出海”,轉變經營策略,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技改步伐,改變傳統的加工方式,採用先進設備和工藝,提升產品加工檔次,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前景看好。新世紀食品投資1000萬元新上一條生產線,可新增產能3000—5000噸,使公司生產規模達到3萬噸以上,計劃銷售收入達到1.2億以上。翔鶴食品計劃分割肉豬18萬頭,比上年增加4萬頭,2萬頭生豬繁育基地即將投產,計劃在宜昌、當陽建5家專賣店,開發終端市場。金橋油脂投資1.2億元,興建佔地200畝、倉儲位達8萬平方米的物流倉儲。關公酒業萬噸原酒生產項目預計8月底建成投產,並開發了“關公典藏”、“關公家宴”、“中國紅”等系列瓶裝酒,計劃實現銷售收入1400萬元。澳利龍飲料和亞源乳業公司與太子奶集團合作,投資1100萬元新上太子奶生產線,年加工能力達到20萬噸;亞源乳業在中部六省訂貨會上簽訂了6000萬元的銷售訂單,是去年的20倍。

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規模不大,帶動能力不強。雖然我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數量大,規模以上企業逐年有所增加,但總的來看,企業個體規模小,龍頭企業少。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64家,佔加工企業總數的12.3%;共培育省級和宜昌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9家,分別佔加工企業總數和規模 以上企業的5.6%、45.3%,作爲龍頭企業所應具備的引導生產的導向功能、加工增值的開發功能、扶持基地的服務功能、聯結農戶的帶動功能均不強。同時,因缺乏先進的發展理念,造成低水平重複建設,產品類同,削弱了全市的整體競爭力,一出現市場不穩定,產品銷路不暢,企業就面臨着停產的危險。20xx年,油菜籽收購價格從最初的2.8元/斤下降到1.6元/斤,因市場價格波動較大,造成油料加工企業嚴重虧損,大部分企業停產。

(二)從事農產品粗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少。雖然我市部分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技改步伐,生產設備和技術水平有所改進,但大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水平偏低,生產工藝比較落後,生產加工能力與水平整體上還不能得到較快的提高,深層次加工的數量比重小,多層次開發的產品少,產品檔次低,進入中低端市場的較多,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消費市場的需求。有的甚至還停步於傳統的手工作坊和簡單的機械生產,勞動生產率低下。

(三)精品名牌少,知名度不高。我市雖然培育了“鳳凰王”金水柑、“春之源”食用油等幾個國家、省級農產品品牌,但因有些地方和企業經營者缺乏商標品牌意識,創牌積極性不高,沒有形成自主特色品牌,產品定位不突出,傳統產品多,特色品牌少,中低檔產品多,名優產品少。

(四)企業與基地的聯繫不夠緊密,缺乏穩定性和規範性。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就是要讓農民合理分享農產品加工、流通增值中的利潤,幫助和帶動農民增收。我市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雖然在這方面作了積極的探索,如新世紀食品採取“三包”方式發展朝鮮薊基地、仙草米業和龍之泉採取“訂單農業”方式分別發展優質稻和紅薯基地等,涌現出了許多好的典型,但多數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利益聯結不夠緊密,缺乏穩定合理的有效機制,基地與企業沒有形成穩定的農產品供求關係,多數是農產品合同契約型,服務型、保護型不多,加上雙方義務和權利不明確或無規範措施,單方面違約或毀約現象十分普遍。同時,我市推動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纔剛剛起步,龍頭企業建立的基地比較分散,並且缺乏有效的中介組織連接,導致企業在短時間內收購足量的原料十分困難。

(五)融資渠道較窄,限制了企業規模的擴大。近幾年,我市雖然不斷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通過建立鑫源投資公司、國信投資擔保公司幫助中小企業融資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總的來看,財政對龍頭企業投入和銀信部門對龍頭企業支持非常有限,企業依靠民間融資和自身積累擴大生產較難。中小型企業申請固定資產貸款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基本不具備貸款條件,加上貸款手續繁瑣,需要的時間較長,增加了企業的隱形負擔。由於農產品加工企業信貸緊、融資難,缺乏對科技創新、擴大市場和基地建設的投入,企業生產規模難以擴大,企業檔次難以提升,不少企業仍停留在小打小鬧的基礎上。由於資金的缺乏,農產品加工企業季節性大量收購農產品壓力大,大多數企業的實際生產能力遠小於設計生產能力,有的企業甚至處於停產和半停產狀態。

(六)缺乏發展的優秀人才,制約了企業的創新。企業的管理、科研、營銷等各個環節和領域,都需要優秀的人才作保障,而我市部分農產品加工企業是家族式企業,實行的是家族式管理,投資者就是管理者、技術工和銷售員,甚至有的企業就是“一個門市部(一間房),一枚公章,一張營業執照,兩個職員(夫妻)”,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市場營運水平都非常低,大都是營銷策劃靠老方法、尋找市場靠拉關係,制約了企業管理創新、工藝創新、科技創新和營銷手段的創新。普遍存在企業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問題。

(七)缺乏良好的發展環境,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近年來,我市通過抓效能建設,規範行政審批,建立市直單位聯繫重點企業制度,企業發展的軟環境有所改進。但少數部門仍存在重收費、輕服務的現象,不能擺正整體與局部、條條與塊塊的關係,大局意識淡薄;個別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不主動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拿着條條框框死搬硬套,執行政策不能變通、靈活處理,致使企業蒙受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同時,管理體制亟待理順,農產品加工企業門類很多,涉及多個部門,由於管理體制不順,在農產品加工業標準化體系、檢測體系、食品安全體系、技術推廣體系、質量保證體系以及信息網絡體系的建立有待加強。

三、我市進一步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思路和措施

我市進一步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思路是:繼續圍繞“建設百億元農產品加工縣市”的目標,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依託優勢特色產業和勞動力資源,充分發揮現有加工業優勢,加大扶持力度,實施技術改造,促進企業升級,培育加工龍頭,開展技術創新,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做大、做強、做優農產品加工業,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力爭農產品加工產值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爲實現“保增長,促發展”奠定基礎。主要措施是:

(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不單是工業問題,也不僅僅是農業問題,而是涉及農業、工業、流通等領域的大產業。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不僅能帶動和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且能顯著提高人民羣衆的生活質量,對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農業來說,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有利於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相對過剩、需求不足這一難題,促進農業結構由適應性調整向戰略性調整轉變;有利於提高農產品檔次和質量,增強競爭力;有利於推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推動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有利於提高農業技術裝備能力和水平,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因此,全市上下必須牢固樹立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就是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扶持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就是扶持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觀念,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作爲“產業興市、工業強市”的重要內容,加大扶持力度,確保抓出成效。要切實加強對農產品加工業的宏觀指導,明確領導和組織機構,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形成共同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合力。

(二)要高起點謀劃好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堅持以“突出特色、做大做強”爲原則,按產業分類明確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短期、中期發展目標和任務,科學制定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規劃。準確定位產業導向,整合資源,避免重複建設和惡性競爭。一是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要立足於利用好資源優勢。我市糧油、畜牧、林果、蔬菜和水產品等資源豐富,只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條件,將農產品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才能真正收到好的成效。二是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要適應市場需求。隨着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膳食結構也在不斷髮生變化,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因此,必須立足我市主導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提高食品工業整體質量和發展水平,爲城鄉居民提供數量充足、品種齊全、質量可靠的食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是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要結合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要將農產品加工業作爲我市實施“優先發展工業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進行合理佈局,興建綠色食品加工園區,功能配套,完善設施,既要防止新的雷同,又要避免分散、低效的發展格局。

(三)要進一步培育壯大“領軍型”龍頭企業。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龍頭企業是關鍵。一是大力招商引進龍頭。充分利用我市農產品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等綜合優勢,把農產品加工項目作爲招商引資的主攻方向之一,着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經營能力強、發展後勁足、稅收貢獻大的強勢企業,實現優勢資源與強勢企業的有效對接。要重點選擇糧油、水果、蔬菜、生豬、家禽、水產品和食用菌等7個方面的產業優勢,逐步完善市、鎮農產品加工項目庫,完備項目前期工作,增強招商項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招商引資的成效。力爭在引進培育投資過5億元、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項目上取得新的突破。二是扶優壯強培育龍頭。按照“扶大、扶強、扶優”的要求,對骨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從政策、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實行重點扶持,使之上規模、上水平。對龍頭企業新上項目在財政、納稅獎勵、提供用地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精心篩選有優勢、有特色的龍頭企業,爭取進入國家、省專項扶持籠子。大力扶持外向型龍頭企業的發展,鼓勵企業申報自營出口權,努力改善出口企業的通關環境,幫助其解決報關、商檢、退稅、貨運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三是努力激活民資興辦龍頭。瞄準全市35.64億元的居民儲蓄存款餘額,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大力發展全民創業的意見》,進一步鼓勵民間投資、鼓勵全民創業,儘快建設全民創業園,打造全民創業平臺。

(四)要切實加強農產品加工企業自身建設。一是要培育和壯大品牌。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培育品牌、宣傳品牌、提升品牌、經營品牌、延伸品牌。幫助企業積極主動地與重點院校、科研機構掛鉤,在提高產品品質的同時,進一步加快農產品品牌註冊和名優品牌創建工作。要重視宣傳,捨得投入,積極鼓勵企業藉助農博會、展銷會等宣傳平臺,擴大產品宣傳面,提高農產品的品牌知名度。積極開展品牌整合,在全市培育發展幾個生產規模較大、市場佔有率較高的產品品牌,鼓勵龍頭企業對這些品牌進行保護和開發,實現品牌開發和產品開發互利雙贏。二是要明確發展方向。要根據國內外食品工業發展和農產品消費結構變化的趨勢,堅持市場導向,把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同調整區域生產佈局、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擴大內需緊密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合理佈局,整體推進,重點突破。三是要加強科技攻關。注重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在企業建立強有力的科技研發體系,把高科技與農產品加工工藝、農產品加工裝備緊密結合,致力於多層次、深層次開發生產。同時,加強技術引進、科技攻關、科技創新,提高加工產品的科技含量,爲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從而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的整體素質。四是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加工業的質量安全監督檢測體系,確保農產品質量和安全。尤其要推行標準化生產,注意從源頭抓起,生產綠色、環保、無污染、安全的農產品。五是要善於搞好企業內部管理。要抓好內部責任制,加強目標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理和經濟覈算。企業要發展深加工,生產終端產品,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

(五)要加大對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一是給予財稅政策扶持。對全市重點龍頭企業,可在財力和政策允許的權限內給予一定的稅費減免。二是在信貸政策上給予扶持。要認真落實《市政府關於當前金融支持市域經濟發展的意見》,加強銀企合作,適當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扶持龍頭企業。要建立和使用好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多爭取國家政策性投入和金融機構爲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特別是在技術更新改造、扶持基地建設等方面加大力度,重點解決好優勢農產品加工企業收購原料所需的流動資金。各商業銀行要向農產品加工企業傾斜優惠貸款,積極推廣林權抵押、經紀人聯保、與國信擔保公司合作等多種貸款方式,簡化抵押、擔保手續、降低評估費用、積極擴大授信額度。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充分利用民間融資渠道,利用增資擴股、借款等形式籌集發展資金。三是在投資政策上支持龍頭企業。國土、農業、林業、水利、科技開發資金,農業綜合開發等專項資金都要重點向龍頭企業或與龍頭企業相關的支柱產業、農產品基地投放。要通過政府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來降低農業生產者的成本和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從而提高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競爭力。

(六)要進一步加快農產品配套基地建設步伐。穩定的農產品配套基地是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必須充分發揮好龍頭企業與農民兩方面的積極性,大力加強配套基地建設,爲龍頭企業提供穩定的加工原料。一是大力發展優勢產業板塊。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圍繞龍頭建基地”的要求,把優勢產業與基地建設結合起來,繼續推進林果、畜牧、蔬菜和水產板塊建設,以滿足龍頭企業的加工需求。二是切實抓好協調和服務。要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鼓勵企業、農戶、中介組織等各類市場主體投資基地建設。要加強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扶持,抓好產前、產中、產後的系統服務,高標準建設原料生產基地。三是推動土地流轉提高基地集約化程度。當前,分散的土地經營模式不利於基地形成規模,導致原料供應分散,基地化程度低,農產品分散生產與集中加工的矛盾比較突出。因此,在穩定農戶土地承包經營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提高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的程度,爲龍頭企業的發展建立穩固可靠的配套基地。

(七)要努力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一是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戶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訂單農業”,鼓勵龍頭企業在與農戶簽定合同訂單中實行最低保護價,在種子、資金、技術等方面向農戶提供無償或低償等系列化服務,結成更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同時,按照“自願互利、扶持基地、服務農戶”的原則,龍頭企業可以通過幫助改善生產基地的生產條件、發放預付定金、貼息貸款、生產扶持金,內銷種苗、飼料,提供生產資料、技術服務,包銷產品,部分利潤返還等多種途徑,扶持原料基地和農戶的生產,這樣既可避免農戶生產的劇烈波動,又可有效地防止龍頭企業生產經營的大起大落。二要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聯合興辦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將分散的農戶聯合起來,成立各種類型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大力推行“公司+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經營模式,加強監督管理,使各類中介組織真正成爲連接農戶與龍頭企業、農戶與市場的橋樑與紐帶,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使龍頭企業由面對千家萬戶,變爲面對一個或幾個合作經濟組織,降低企業與農戶之間的交易成本。三要探索建立行業協會。積極引導同類加工企業在自願的基礎上,通過商會、協會等組織建立各種行業協會,實行行業自律,充分發揮其在技術開發、教育培訓、價格協調、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功能,切實保障行業內農戶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八)要營造寬鬆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環境。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農產品加工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要經常深入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調查研究,協調有關職能部門盡力爲企業的發展壯大創造良好的軟硬環境,及時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出謀劃策。以效能建設爲抓手,逐步完善“一站式”服務,規範政務服務行爲,以優良環境來降低企業的外部隱性運營成本。各有關部門要強化服務職能,齊心協力爲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優質服務。農業、科技部門要加強與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協作,承擔起培訓農民、推廣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等職能,確保農產品綠色、無公害,以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質檢、商檢等職能部門要配備先進的農產品質量、衛生標準檢測設備,爲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檢測服務,以減輕農產品加工企業不必要的重負,使之輕裝上陣,充分發揮競爭優勢。工商、國土、稅務、交通等部門,要樹立重農、扶農的“農本”思想,幫助解決加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稅收、土地、用電、用水、交通等方面的困難,爲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保證農產品加工工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第10篇】溫州市制筆行業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爲了貫徹落實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改造提升我市傳統產業,根據溫州市制筆行業發展提升狀況,現將我行業發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行業發展基本情況。溫州市制筆產業初創於八十年代末,從家庭作坊生產形式逐步轉入工業區生產建設,現成爲龍灣區重點支柱產業之一。全市制筆也實現工業總產值31億元,出口交貨值16.5億元。制筆產業區域經濟特色明顯,溫州市制筆業包括文具配套產業的企業總共只有200餘家,而在龍灣區蒲州街道的嶼田村、上莊村以及該轄區內的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制筆企業就有150多家。規模以上的企業發展迅速,如“愛好”筆業實現了工業產值3.5億元,出口交貨值3300萬美元,固定資產擁有2億餘元。制筆產品有圓珠筆、水彩筆、活動鉛筆、自來水筆、水性筆、中性筆、記號筆、熒光筆、蠟筆、木杆鉛筆、毛筆等十一大類,200多個品種,年產量已達到120億支,形成全國四支筆,溫州有一支筆的生產規模,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同時,爲制筆配套的產品橡皮擦、三角板、直尺、圓規等文具及鎳白銅筆頭、不鏽鋼筆頭、纖維筆頭,鉛芯等筆零部件也有相當發展規模,行業聚集了產品多樣化、門類較齊備、銷售頗佳的發展新格局。

二、行業品牌建設情況。近年來,溫州市制筆行業爭創名牌、培養名牌、品牌意識有了很大加強。目前,全行業已有國家免檢產品一個、浙江省著名商標4個,浙江省名牌產品2個,溫州市知名商標3個,溫州市名牌產品6個,中國製筆王企業11家,中國製筆行業名牌產品累計31個。同時,今年“愛好”企業已進入中國名牌產品目錄門檻,有關審報工作正在積極進行;還有“文泰”、“天驕”等兩家企業也進入了審報浙江省名牌產品的程序。如能審報成功,制筆業品牌建設將有質的飛躍。

三、行業科技發展情況。近三年來,一是加大科技經費投入的力度。全行業技改和裝備更新的投入每年保持上億元的水平,70%左右的企業更新和引進了國際先進設備和生產流水線,如引進瑞士夏米爾電脈衝、慢走絲線切割、三維測繪儀、數控機牀、加工中心等設備,使制筆的制模裝備具全國領先地位。二是深入開展科研掛鉤合作,5月與溫州大學聯合組建溫州大學制筆行業重點實驗室和溫州市制筆行業技術研究中心,對筆頭、墨水、筆珠、自動化裝備等核心技術進入研發攻關,取得了初步階段的成果。三是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工作。由協會牽頭完成培訓技工、技師200多人的任務,並在前年與溫州大學聯合組建溫州市制筆行業培訓中心的基礎上,今年5月又經中國製筆協會批准同意建立“中國製筆行業職業技能培訓(南方)基地”,這將爲改善制筆行業從業人員素質,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推進技術進步而發揮重要作用。四是積極申報科技項目。,制筆行業向市科技局申報了中性筆自動裝配機項目、鎳白銅材料國產化項目、直線步進式多工位針管筆頭自動加工組合機牀項目、中性墨水項目和全自動活動鉛筆項目等,科研攻關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五是大力引進人才。認真實施“聚才興企”的戰略,不惜重金聘用技術人才,有聘請年薪50萬元的外國科技人才,也有通過企業培養成才的。目前,全行業有職稱的工程師83人,助理工程師85人,技術人員77人,在生產一線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四、行業標準建設與質量管理情況。目前,溫州市制筆行業標準主要是參照全國制筆行業修訂的標準,已建立的行業標準有圓珠筆、自來水筆、鉛筆、圓珠筆油墨、白板筆、記號筆、熒光筆等12個行業標準。質量管理主要是通過企業內部嚴格管理和有關職能部門的監督管理。產品檢測有通過國家、省筆類產品檢測中心及國內重點科研機構進行檢測,也有通過國外有關檢測機構進行合檢。溫州制筆行業產品質量反映情況總體良好,企業內部很抓質量與安全意識濃厚,近幾年來未出現區域性質量問題和重點質量安全事件。制筆產業屬無污染產業,未來可持續發展尚有較大潛力。

五、行業信息化服務情況。爲推進行業信息化建設,,建立起中國筆都網站,,又與溫州互邦科技網絡公司聯合組建了溫州是制筆行業信息中心,並將愛好、天驕、文泰等企業列入溫州信息網絡工程試點單位。中國筆都網開通以來,訪問量突破500萬人次,爲制筆行業發佈供求信息5萬多條,搭建了電子商務平臺,拓展了產品營銷網絡。,中國輕工聯合會授予溫州制筆協會“全國推進輕工企業信息化工作先進單位。”爲此同時,作爲本行業的協會,積極辦好《溫州制筆》專刊,從協會成立至今10多年來,共出刊113期,及時傳遞本行業各類信息,不僅充分展示了溫州制筆業的風采,而且也有力促進了溫州制筆業的健康、有序的發展。

六、中國製筆之都工業園區建設情況。9月,中國輕工聯合會、中國製筆協會授予溫州市“中國製筆之都”榮譽稱號,掀開了中國製筆之都工業園區建設的序幕,在克服征服地難中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後,於9月舉行了現場開工典禮。該項目總用地500餘畝,總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總投資6億元。目前已基本建好30萬平方米新廠房,並有“愛好”一家企業進入園區生產。中國筆都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投產後,可新增產值10億元,新增稅收5000萬元,有30多家重點企業生產條件將得到大大改善。中國筆都工業園區有溫州市文化用品市場爲依託,區域品牌經濟優勢更爲明顯,同時還有中國筆都安心公寓爲配套,爲外來員工提供了舒適的居住環境。中國筆都工業園區的建成,必將推進溫州制筆業向着更高的目標邁進。

七、行業協會基本情況。溫州市制筆協會成立於1996年9月28日,已走過多的風雨歷程。現有會員企業176家,入會率90%以上。本協會是中國輕工聯合會、中國製筆協會的理事單位。協會成立以來,認真擔負起履行民間行業組織職責,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內涵及服務功能作用,積極服務於會員、政府與社會,全力推進行業發展,造就了今天行業協會的整體凝聚力與區域品牌影響力,使今天的溫州制筆業成爲“中國製筆之都”。溫州市制筆協會兩度被中國製筆協會評爲全國先進集體,兩度被溫州市經貿委評爲市級行業協會示範單位,成爲溫州市十大知名行業協會之一。

八、行業發展面臨壓力及今後努力方向。溫州制筆行業的發展有着輝煌的歷程,小產品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在商品經濟的大潮中也激起了一朵浪花。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制筆產品低附加值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轉變,低、少、散的企業存在現象較爲普遍,面對成本增高、人民幣升值、勞動力短缺、生產用地緊張、資本市場運作新趨勢的壓力也越來越重,無疑,中小企業要走出發展困境並非是一件容易之事。爲此,我們建議,作爲制筆業是朝陽的產業,政府要加大支持扶植的力度,在資源配置、人力支撐、公共服務等方面想方設法提供優惠政策。採取有力措施,改造提升制筆傳統產業。據初步調查,溫州制筆行業有要求政府解決用地的企業約30餘家,總用地需求量500畝。同時,對於行業自身要求來講,我們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要進一步實施以質取勝的戰略,優化對外貿易結構,提高出口競爭力,提高對外貿易的質量和效益;要進一步挖掘國內市場需求潛力,提高國內市場筆類產品佔有率,做精、做優各類筆產品,形成區域品牌經濟新優勢;要進一步更新發展理念,全面總結創業階段的經驗與教訓,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使溫州制筆業繼續保持在全國領先地位;要建立與完善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科學管理機制,善於發揮企業團隊精神,共謀企業繁榮進步;要充分發揮好協會橋樑紐帶作用,加強協會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人才建設、文化建設、認真做好行業技術服務、信息服務、質量服務和專業市場建設服務,使之更加團結、更加和諧、更具有活力,促進溫州制筆業又好有快地發展。

整村扶貧推進情況調查報告

【第11篇】2022金融行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金融行業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金融業作爲現代經濟的核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大力發展金融業,是促進我市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上半年,我們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對我市金融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在市政協副主席儲昭平的帶領下,調研組聽取了有關部門的情況通報,先後召開了金融界人士座談會、企業家座談會、金融專家座談會,並實地走訪了有關金融機構,瞭解我市金融業發展取得的成績,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提出加快發展的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金融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努力支持金融機構改革,促進了金融業的全面發展,發揮了金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1、金融工作明顯加強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金融工作,出臺了《關於印發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關於推進中小企業振興計劃、解決企業流動資金問題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激發和調動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和支持金融企業做大做強。建立了與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協調機制,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分析形勢,協調解決問題。銀政企溝通機制更加暢通、更加密切,金融與地方經濟互動融合、互相促進的局面進一步形成。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金融工作辦公室,其主要職責是協調駐肥金融監管機構和駐肥金融機構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落實中央金融政策,推薦公司上市,協同有關部門推進金融體制改革。金融工作辦公室的成立及其職能的發揮,必將對我市金融業的統籌協調發展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

2、金融總量迅速壯大

調研中瞭解到,近年來我市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增長迅速。截至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分別爲2752.7億元和2678.7億元。4月末,我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分別爲3416.51億元和3098.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5%和36.5%,創歷史新高。資本市場融資力度加大。全市17家上市公司發行股票19只,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83億元。9月以來,市建投集團、海恆集團共發行企業債37億元,市國資公司申請發行10億元企業債正在辦理股權質押登記手續,另有40億元企業債的發行正在申請之中。信託租賃典當融資及小額貸款迅速發展。興泰租賃累計向全市200戶中小企業提供17億元租賃融資,興泰信託新增信託規模43.94億元。全市典當總額22.54億元,年末典當餘額5.74億元。小額貸款公司自去年試點以來,已放貸1.44億元。

3、金融體系不斷完善

目前,全市有政策性銀行2家,國有控股商業銀行6家,股份制銀行6家,外資銀行1家,地方銀行2家,農村合作銀行2家,村鎮銀行1家,進出口銀行、華夏銀行、恆豐銀行、匯豐銀行正在或準備來我市設立分支機構。我市證券期貨保險業發展迅速,服務體系逐步完善,目前我市有證券公司總部2家,證券公司營業部29家,期貨公司總部3家,期貨公司營業部7家,保險機構37家。同時,其他類型金融機構不斷豐富,安徽興泰租賃業務規模逐步擴大,江淮集團與民生銀行合資的汽車金融公司正在積極籌建,小額貸款公司發展迅速。由此可見,經過最近幾年的發展,我市已經基本形成以國有商業銀行爲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多元金融體系。

4、銀政企合作成績顯著

爲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針對銀行與中小企業信息不對稱、對接難的問題,我市在全省首家設立網上“金融超市”。採取多種方式,積極向金融機構推介優質中小企業1294家,100多戶企業獲得貸款37億元。適時召開銀企對接會,創新工作方式,提高對接成效。9月,市投融資管理中心牽頭組織召開銀行與房地產企業對接會,建行向95戶中小企業提供貸款5.93億元;10月,市投融資管理中心會同市房產局組織召開銀行與房地產企業對接會,6家銀行與18家房地產企業簽署25億元貸款協議。今年1月,市投融資管理中心牽頭組織,發行規模1億元的“濱湖·春曉”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創新了財政資金使用方式,實現中小企業融資新的突破。今年6月,“濱湖·春曉”二期中小企業發展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正式公開募集,首期5000萬元已由興泰信託公司與金鼎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推出。3月,市政府、人行合肥中心支行聯合召開全市首季銀企對接會,簽約項目216個,金額91.4億元。建立了重大項目融資支持機制,確保像合肥京東方、熔安動力這樣一批2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順利實施,推動了美的工業園、格力產業基地一期、長虹工業園等重大項目的建成投產。5、金融創新穩步推進

銀行業改革穩步推進。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在肥分支機構改革已經完成,農業銀行在肥分支機構改革順利推進;政策性銀行在肥分支機構改革逐步深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肥市商業銀行整體併入新組建的徽商銀行;在全國省會城市中首家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肥東、長豐農村合作銀行正式開業,肥西農村合作銀行正在組建;村鎮銀行試點穩步推進,成立了長豐科源村鎮銀行。金融資產質量進一步改善,末,我市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爲2.23%,比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低於全省5個百分點,利潤增長34.1%。信託業務穩步發展,建總行34.09億元控股興泰信託獲國家批准,國元信託盈利水平躍居行業前列。證券保險業改革創新全面開展。國元證券成功借殼上市,華安證券順利重組,證券業規範經營取得明顯成效;非上市公司代辦股份轉讓試點順利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穩步開展,“信貸+保險”等創新業務逐步啓動;國元農業保險公司正式開業。 二、我市金融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研中我們感到,面對當前激烈的競爭態勢,我市金融業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但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和不足,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是機遇和挑戰並存。

——金融總量相對偏小,結構不盡合理。突出表現在資本市場融資規模有限,據市金融辦負責同志介紹,目前我市上市公司只有17家,同樣處於中部的武漢市有34家,長沙市有30家。從上市公司的融資能力來看,武漢市34家上市公司從資本市場籌集的資金約是我市的5倍,江蘇省江陰市14家上市公司籌集的資金約是我市的2.5倍。如果與東部城市杭州、南京等相比,我市差距更大。有關專家認爲,金融資產總量偏小,尤其是資本市場規模偏小,是我市金融業競爭力不強的主要表現,說明我市金融業還不能滿足合肥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

從金融結構來看,目前,銀行業是我市金融業的主導產業,而證券、保險、創業投資等產業相對滯後或發展不夠充分,因此,加快我市保險、證券、信託等產業的發展速度,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的創新,進一步優化金融結構,對於合肥的跨躍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小企業融資難仍然存在,金融服務“三農”還有差距。金融界一些同志認爲,出於對資金安全、中小企業信用度以及銀行經營成本等因素的考慮,一些銀行爲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積極性不高,這也是全國乃至世界的共同難題。參加調研座談的中小企業界人士更是反映強烈,不少企業家提出,即使企業產品市場前景良好,企業利潤也比較樂觀,但由於缺少有效的資產抵押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從而限制了企業的快速擴張。有企業家以自己的切身經歷,列舉了獲得貸款難、銀行服務僵化等現象,表達了他們在經營企業當中面臨着資金方面的無奈。

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是當前的一大難題,主要表現爲金融機構對農村的覆蓋率低,農村金融機構經營包袱沉重,金融服務單一與需求多樣化的矛盾突出,金融工作在服務“三農”方面還任重而道遠。

——信用體系不完善,民間融資不規範。金融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好的生態環境。目前,金融生態環境的不完善主要表現是信用體系建設滯後,社會信用體系的各個環節相互整合不夠,社會信用信息廣泛分佈於多個部門和機構中,尚未建成統一的信息處理和查詢系統,沒有做到資源共享,使得一些企業和個人失信現象嚴重,甚至是有些中介機構爲謀取利益,出具虛假資產報告,導致金融資源配置結構扭曲。

另外,民間融資的不規範對金融穩定構成了較大的威脅,是對正規金融業務的挑戰,是惡化金融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民間融資的活躍,可以彌補正規金融機構業務經營不足、緩解資金供需矛盾,有着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民間融資因其自發性、信息不對稱以及一些行業高利潤的誘惑,極易導致民間資金流向國家產業政策限制行業,削弱宏觀調控的效果。而且,民間借貸遊離於金融監管範圍之外,加上參與人數多,涉及範圍廣,操作方式簡單,容易引發債權債務糾紛甚至是滋生違法行爲,危害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亟待加以規範引導。

三、對加快我市金融業發展的建議

加快發展金融業,對於推進我市跨躍式發展和率先實現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爲此,我們建議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強化金融意識,提高金融工作領導能力

調研中大家認爲,市委、市政府領導對於金融工作是高度重視的,我市也不缺少金融工作的專門人才,但一些部門和地方的同志還沒有充分認識到發展金融的重要意義,甚至還存在着一些不正確的看法。因此,各級各部門要切實轉變“金融是條條的,是市場的,地方政府難有作爲”的模糊認識,積極探索金融發展規律,提高對金融工作的領導能力。進一步發揮市金融辦的積極作用,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的溝通,密切與金融機構的聯繫和合作,建立健全與金融機構的聯絡協調機制,積極促進銀企對接。根據國家金融產業政策,結合我市發展實際,研究制定具有合肥特色的政策措施。廣泛宣傳金融法規,有計劃地對各級領導和廣大幹部開展金融知識培訓,提高全社會的金融意識,掌握利用金融爲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本領。

2、完善金融體系,打造區域金融中心

我市區位優勢明顯,參與長三角區域分工和合作大有可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準確把握國內外金融業發展的趨勢,認真研究和領會中央關於發展金融業的一系列決策和部署,尤其要利用好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契機,全面規劃合肥區域金融中心和國際金融後臺服務基地、金融產業園、資本要素大市場等一攬子事宜。要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採取切實的辦法,吸引更多的國內外金融機構來我市設立機構,支持和引導地方金融機構發展壯大,進一步豐富和活躍我市金融市場,營造功能齊全、競爭充分的現代金融組織體系,使我市成爲名副其實的資金窪地。要大力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全面探索金融創新。要大力引進國內外會計、律師、評估等與金融核心業務密切相關的各類中介服務機構,發展一批講誠信、有實力的資信評估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公司,爲金融業的快速發展提供配套服務。

3、加大信貸投放,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做大金融資源總量

抓住國家當前執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有利時機,鼓勵銀行積極爭取貸款額度,增加貸款投放,增強對合肥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運用併購貸款和銀團貸款等金融方式,加大對我市基礎設施、重點產業、重大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強銀企對接,把銀行關注度高的項目和涉及地方發展及民生的項目統籌安排,打包向銀行推薦。鼓勵政策性銀行對自主創新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企業的信貸扶持力度。

加強對企業上市工作的組織領導,努力形成各部門協調推進的工作機制。認真研究國家關於穩步發展主板市場、壯大發展中小板市場、加快推出創業板市場、拓展非上市公司代辦股份轉讓試點的各項規定,制定和完善鼓勵企業上市的相關政策,加快企業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前期準備步伐,儘快形成一批上市企業梯隊乃至上市企業的“合肥板塊”。推動上市公司通過增發、配股等方式進行再融資,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加大債券發行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債、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以及中期票據,爭取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採取兼併重組等方式,深化與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戰略合作,推進產權交易市場發展,完善產權交易市場功能。設立政府創業投資引導資金,積極發展創業及私募等股權投資基金。研究發揮期貨市場功能,積極推動融資租賃和信託業務發展。培育和發展有信譽、有品牌、有規模的中介機構,爲企業上市和發行債券提供服務。

4、推進金融創新,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對於我市經濟全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要高度重視並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鼓勵各金融機構加強和改善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工作。加強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引導,對爲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金融業務進行單獨的業績考覈。制定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制度,完善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加強風險管控能力,以調動金融機構服務中小企業的積極性。支持銀行、保險、擔保等金融機構開展中小企業金融產品創新,鼓勵商業銀行對有擔保的中小企業貸款簡化業務流程,並給予一定的利率優惠。鼓勵銀行建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認真做好中小企業信貸資金需求調查,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

5、加強農村金融服務,促進金融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適應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金融服務業的強力支持。因此,要進一步健全農村金融體系,不斷豐富農村金融資源,以優質的金融服務,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完善縣域業務網點,提高服務質量。制定和完善相關獎勵措施,鼓勵金融機構熱心服務“三農”,力爭縣域新增貸款主要用於當地經濟建設。發揮合肥農村科技商業銀行的重要作用,支持其在農村地區開展各項金融業務,探索和創新農村小額信貸服務的新模式,使其更多的資金用於支持農村經濟建設。抓住銀監會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擴大試點的契機,積極推進村鎮銀行試點工作,加快發展互助性小額貸款公司和合作型擔保機構,努力構建市場主體多元、佈局合理、結構優化、規模適度、功能齊全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總結和推廣長豐縣草莓種植基地開展的“信貸+保險”試點工作,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

6、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金融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需要良好信用環境的有力支撐。爲此,要高度重視社會誠信的宣傳和教育,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營造誠信文化,紮實推進“信用合肥”建設。加快聯合徵信體系建設步伐,改變目前各自爲戰的局面,依託人民銀行信貸徵信系統,擴大工商、稅務、法院等部門的信息採集面,逐步統一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信用信息,實現互聯互享。建立多部門工作協調機制,司法機關要積極協助金融機構做好司法收貸工作,嚴厲打擊逃廢債務等不法行爲,幫助金融機構維護金融債權,穩定地方金融秩序。成立全市擔保業協會,建立融資性擔保機構監管聯繫會議,開展擔保機構信用評級,規範擔保機構與銀行、中小企業的業務合作,爲擔保機構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總之,要藉助信用約束機制,創造誠實守信、公平有序的金融市場環境,爲金融業的穩健經營和業務拓展打下堅實的信用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