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黨支部村調研報告多篇

黨支部村調研報告多篇

黨支部村調研報告篇1

根據市委主要領導的指示,結合“爲民務實清廉”爲主題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市委市政府開展“轉作風、解難題、抓關鍵、見實效”專項活動的要求,5月-8月,我們組建專題調研組先後深入全市13個縣(市、區)、40多個鄉鎮(街道)、100多個村(社區),就全市基層組織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綜合報告如下:

全市現轄13個縣市區、286個鄉鎮、3856個村。目前,共設有基層黨委544個,其中鄉鎮黨委286個;基層黨支部10663個,其中村黨支部3856個;有黨員260014名,其中農村黨員128118名。近年來,尤其是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以來,我們緊緊圍繞中央、省裏“抓落實、全覆蓋、求實效、受歡迎”的工作要求,針對當前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着力在“投入保障、組織組建、隊伍建設、網格管理、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全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上檔升級,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1、組織覆蓋得到擴大。本着“哪裏有黨員哪裏就有黨的組織,哪裏有羣衆哪裏就有黨的工作”的理念,全市上下深入開展基層黨組織集中組建活動。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爲重點,按照“行業相近、地域相鄰”的原則,採取“兩包三定”(領導包片、幹部包點,組建定人、定時、定質量)的辦法,實行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選派組建等方式組建黨組織;特別是靈活組建方式,在農村探索實行“村村聯建”、“村協聯建”、“村企聯建”、“村居聯建”黨組織組建模式,在社區探索建立“樓宇”、“小區”、“市場”等支部,在邊遠交界地區探索跨省、市、縣建立聯合黨組織,確保基層黨組織應建必建。去年來,全市新組建“兩新”組織黨組織724家,完成省下達任務的289.6%,全省排名前列;分別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101個;在居民樓棟等建立黨組織21個;相繼在廣東、福建、上海、浙江等地建立流動黨支部和流動黨員聯絡站30多個。同時,選派1051名黨建工作指導員,幫助目前無黨員暫不具備黨組織組建條件的“兩新”組織建立工、青、婦等羣團組織和發展黨員、開展黨的工作;幫助已建黨組織實現“六個有”(有機構、有陣地、有經費、有制度、有資料、有活動)、“三個一”(建立一個信息平臺、完善一套資料、佈置一個陣地)目標。今年以來,在農村以村民小組爲單位按2至3個村民小組、100至150戶、400人左右的標準,劃分社會管理網格,在支部以下成立網格黨小組,共建立網格黨小組9039個。

2、運轉保障得到提升。作爲武陵山邊遠山區,市縣財政十分緊張,但對基層的投入卻在逐年增長。僅去年,市、縣財政就投入約2.1億元用於基層組織建設,全市13個縣(市、區)有10個投入超過1000萬元。運轉經費大幅提升。全市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從2008年3.5萬元/年提高到現在平均5萬元/年,其中靖州縣達到到6萬元/年。社區運轉經費從2008年5萬元/年提高到現在平均7萬元/年,其中鶴城區提高到16萬元/年,有力保障了基層組織正常運轉。待遇保障落實到位。實行鄉鎮幹部工資與機關幹部工資同工同酬、統籌統發,使鄉鎮幹部安心幹事。按照“一定三有”、“四有一化”要求,全面落實村(社區)幹部特別是黨組織書記各項報酬待遇。全市村主要幹部年誤工報酬由2008年人均4000元/年提高到現在人均6000元/年,個別集體經濟較強的村,主要幹部誤工報酬達2萬元/年,離任村幹部生活困難補助由每月60元提高到80至150元。陣地建設穩步推進。近年來,市、縣兩級共投入基層組織建設資金近3.5億元,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2011個,佔全市3856個村總數的52.2%,改建、擴建、維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917個,佔23.8%,掛靠村國小村級活動場所564個,佔14.6%,租用村級活動場所3個;實施鄉鎮“五小工程”393個(其中縣市區自籌經費完成18個),其中新建小食堂82個、小澡堂73個、小廁所164個、小圖書室28個、小運動場46個;全市276個社區中落實辦公室用房的有275個,有自主產權的101個、租借的137個、建設單位無償提供的31個,面積200㎡以上的78個,200㎡以下的197個。

3、班子活力得到增強。各地注重以鄉鎮黨委和村級領導班子換屆爲契機,加強基層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增強了班子活力。班子結構更加合理。鄉鎮黨委換屆後,286個鄉鎮1464名鄉鎮黨委班子成員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達1452人,佔99.2%,學歷層次整體提升;平均年齡35.3歲,較換屆前下降1.7歲,30歲以下的178人,31-35歲的583人,36-49歲的695人,50歲以上的8人,形成了合理的年齡梯次結構;知識結構也更加合理。注重選優配強鄉鎮黨委書記,由換屆前平均年齡39歲下降到36.8歲,基本形成了一支以35歲左右幹部爲主體的幹事創業中堅力量。村級領導班子換屆後,平均年齡爲比上屆降低3歲,學歷結構明顯優化,整體功能得到加強。教育培訓更加有力。大力實施“萬名書記進黨校”、“千名村幹部進高校”計劃,在市委黨校舉辦創新社會管理和十八大精神基層書記專題培訓班,投入資金700多萬元對全市10806名基層黨組織書記進行全面集中輪訓;依託懷化職業技術學院建立農村基層幹部培訓基地,市財政安排500萬元專項經費舉辦7期村幹部大專學歷培訓班,培訓村主要幹部350多人,沅陵縣舉辦13期大專學歷培訓班,培訓村主要幹部700餘人。各縣市區近年組織村主要幹部2000餘人次赴沿海發達地區考察學習,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用人導向更加鮮明。出臺《關於建立鄉鎮站所和村(居)委會幹部政策激勵機制的實施辦法》,從定向招考、定向培訓、定向獎勵三個方面完善配套措施,暢通優秀基層幹部進入黨政幹部隊伍渠道。近年來全市從村主要幹部中招錄公務員15名,從大學生村官中招錄選調生27名、公務員23名,並從有過大學生村官經歷的人員中選拔22名擔任鄉科級副職,進一步拓寬了基層幹部出路。注重選樹基層先進典型,近年來先後選樹了周福坤、趙小林、龍四清、張建軍等一批羣衆身邊的鮮活典型,激發了基層幹部幹事創業熱情。

4、黨員素質得到提升。近年來,各地加大了對基層黨員的教育、培養和管理力度。三年來,全市共發展黨員25681人,培養了一批入黨積極分子,黨員隊伍結構得到優化。在農村重點發展35歲以下、高中以上學歷,2010年以來共發展35歲以下的6787人,佔農村發展黨員總數的55.5%,發展高中以上學歷的6832人,佔農村發展黨員總數的55.9%。通過整合農村遠程教育、各級黨校、懷化職院等培訓資源,加大農村黨員教育培訓、農村新型人才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全市廣大農村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緊緊圍繞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崗位學雷鋒”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築牢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大力開展“設崗爭星”活動,根據農村黨員的從業狀況、特長、年齡、愛好、文化程度、能力水平等情況合理安排崗位,做到每位黨員都有自己的工作區和責任崗,爲黨員發揮作用搭建了平臺,樹立了黨員的新形象。深入開展黨內關懷幫扶激勵活動和關愛流動黨員活動,去年全市共幫扶困難黨員56332人,查找流動黨員15639人,黨員的組織歸屬感明顯增強。

5、服務羣衆得到深化。近年來,各級黨組織堅持從實際出發,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圍繞羣衆所思所想所盼,大力推動基層幹部密切聯繫羣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服務能力提升。在鄉鎮幹部中深入開展 “一人學一技”活動,引導鄉鎮幹部學技能、用技能、授技能,以實用技術直接服務羣衆。目前,全市85%以上的鄉鎮幹部都掌握了1門以上的“種、養、加”實用技能或技術。2011年,省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我市召開全省鄉鎮幹部“一人學一技”活動經驗交流會,推介我市的做法和經驗。服務載體豐富。積極探索創新服務羣衆載體,形成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各具特色、卓有成效的生動局面。市本級深入開展農村建整扶貧,重點對98個深度貧困村採取“三聯一包”的形式進行結對幫扶。沅陵縣建立縣級農村信息服務中心和5個鄉級農村一體化服務中心,根據農戶和市場的需要,着力開展科技推廣、動物防疫、信息等服務。中方縣通過製作便民服務卡、服務承諾卡等形式,把鄉鎮幹部的姓名、技術專長、承諾事項、聯繫方式寫在卡上,免費發放到農戶家中,方便羣衆聯繫。漵浦縣推行“周例會、月座談、季議事”工作法,要求鄉鎮幹部撰寫民情日記、月工作小結,建立民情臺賬,全面瞭解民情,深入查找問題,及時解決矛盾。芷江縣推行“村民事務全程代理”服務,羣衆只需將所要辦理的事項委託給代辦員,代辦員就會按照規定流程對羣衆委託的事項提供無償代辦服務。麻陽縣在鄉鎮建立“便民服務中心”,在村設立“便民服務站”,實行“一箇中心”對外、“一體化”辦公、“一條龍”服務,簡化繁瑣辦事程序,方便羣衆辦事。服務成效明顯。近年來,全市各級黨員幹部聯繫幫扶困難羣衆21553人次,爲羣衆辦實事好事96455件,解決矛盾糾紛73452起,幫助返鄉農民工轉移就業14.7萬人,新解決28.7萬農民飲水難問題,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30元,比2007年增加2650元,農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

6、工作機制得到完善。着眼於鞏固發展黨建成果,基層黨建工作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黨建責任意識明顯增強。把黨建工作以200分值納入全市綜合績效考覈範疇,將黨建工作同經濟工作、中心工作一起研究、佈置和考覈。以“三級聯述聯評聯考”爲推力,要求各級黨組織負責人自覺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做到述職述黨建、評議評黨建、考覈考黨建、任用幹部看黨建。目前,全市基層黨組織負責人管黨意識明顯增強,抓黨建工作力度明顯加大。規範建設逐步完善。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決定》,建立黨建工作目標管理、年度報告、分類排位、責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使基層黨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有序可進。在全省率先制定《懷化市村黨組織工作暫行規定》,分別從組織設置、工作職責、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隊伍建設、議事決策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對村黨組織和村委會工作進行了規範,促使其決策更加科學、管理更加民主、監督更加有力。實施“四千人員”工程,幫助貧困村、後進村和難點村加強黨建工作,指導非公有制企業及社會組織組建黨組織和開展黨的工作,幫助聯繫黨組織建立信息平臺、完善資料、佈置陣地。管理手段更加科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組建“六橫七縱”的立體網絡,建立4136個網格黨小組,將全市1萬多黨組織和23萬多名黨員納入網絡平臺內進行管理,取得明顯成效。這一做法得到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郭開朗充分肯定,湖南日報、紅網等媒體進行了重點推介。示範創建深入推進。堅持基層組織示範創建“十化”標準,在全市大力開展基層黨建示範創建活動,使基層黨組織聚焦品牌效應,學有榜樣、建有標準、趕有目標。目前,全市共創建基層黨建示範點539個,打造了320、209國道沿線貫穿9個縣(市、區)涉及22個鄉鎮的黨建示範長廊及主城區涉及5個街道13個社區的黨建示範帶。涌現全國、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31個,其中,沅陵、芷江兩個縣被列爲全省基層黨建示範創建縣。

1.國有企業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調研報告

2.基層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調研報告

3.基層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調研報告

4.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調研報告

5.學校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調研報告

黨支部村調研報告篇2

本人是長江村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自擔任此職務以來,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領導下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幹部羣衆,壯大集體經濟,改變村容村貌,實施舊村改造,提高村民生活質量,使全村經濟快速發展。現總結如下:

作爲村一把手,全面負責村裏的一切事務,積極帶領村委會開展村裏的各項工作,服務於班子集體工作的目標,團結帶領村委會一班人在的領導下管理村務。在長江村舊村改造拆遷期間,我們本着公平、公開、透明的原則,耐心做好拆遷戶的思想動員工作,對拆遷戶做了合理的安置,這項工作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肯定。

嚴格執行兩公開、一監督制度。我們始終以保障村民的利益爲目標,每年3月15日和7月15日進行村務公開,接受黨員羣衆的監督。村裏小事由兩委班子商量後說了算,大事都要通過兩議會決策,實施。

20__年,我村是新農村省級重點推進村,又被市政府列爲城中村。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在街道辦事處黨工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兩委班子的共同努力和廣大黨員代表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順利的完成了街道下達的各項任務,並做了以下工作。如:如3月19日,爲整治高速路兩側環境,50米以內建築拆遷。共計拆遷面積16000多平米。5月1日拆遷硅廠,爲辦事處解決了多年以來的難題。7月份,高速路兩側5米內拆遷,共拆遷3000多平米。這3件事,引起了一些不穩定因素,我們做了大量深入細緻的工作,穩定了村民情緒。拆遷資金正在積極落實當中,儘量使村民的利益損失最小化。

根據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四化四改是新農村建設必須完成的任務。硬化大街小巷1.2公里,總投資50餘萬元,告別了雨後泥濘不堪、坑窪不平的土路。綠化栽樹2500株,總投資近4萬元。改建國小公廁,基礎工程已基本完成,預計08年可以投入正常使用。改造飲用水工程,總投資120餘萬元,通過省、市、區驗收,並通過權威部門檢測,水質達標。使村民告別了高氟水對人體的危害,爲老百姓辦了一些實事。

3月份,我村被劃入城中村以後,在建工程全部暫停。我們遵照市政府的指示,積極辦理各項手續。控制性規劃正待市長會通過,詳規也在同步進行。長盛苑小區建的3棟回遷樓,在城中村叫停的形勢下,耽誤了工期。但是在街道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手續基本已完善,主體完工,08年可以入住,解決了村民居住環境差的問題。

我們村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每年春節、元宵節匯演都積極參加。而且組建的鑼鼓隊,遠近聞名。在三八、五四、七一、八一等節日都踊躍參加,受到了街道辦事處領導的好評。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是全體黨員代表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堅信在區、鄉兩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會做的更好。明年我村將加大舊村改造力度,徹底改變村容、村貌。完成空八庫到村委會道路的改造工程。響應區政府號召,在我村範圍內打造白領住宅區建設工程,團結好一班人,在黨員代表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工作,開拓進取,完成好街道交給的各項任務。本屆任職期間,向全體村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黨支部村調研報告篇3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所確定的一項重大戰略性任務,是一項長期任務和系統工程,按照和諧社會的內涵及和諧社會對基層組織的基本要求,*鄉黨委積極探索思路,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並在其中理出了一些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爲構建農村和諧社會做了有益鋪墊。

一、*縣*鄉農村基層組織現狀

一是農業人口和維吾爾族人口偏多。*鄉7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擁有人口2.4萬人,其中維吾爾族人口22047人,佔全鄉總人口91.8%,農業人口23810人,佔總人口的99.2%;二是人均擁有耕地面積少。全鄉耕地面積41720畝,人均佔有耕地1.75畝。實際上土地資源分佈存在不平衡現象,如*村,人均只有0.5畝耕地;三是主產業帶動增收空間漸窄。由於受缺水因素及農業科技含量不高等因素制約,做爲農民增收主要渠道的葡萄產業存在蕭條趨勢,加之農產品市場疲軟和農民主要發展制幹葡萄,所以增收空間漸窄,有的甚至還存在下滑趨勢;四是農村經濟新增長點發展快,並有望成爲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如全鄉設施農業發展已達到1780餘畝,旅遊業資源開發熱潮逐步興起,都給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五是二、三產業相對滯後。受農村經濟發展遲緩的影響,農民的消費水平偏低,二、三產業發展較其它鄉鎮相對滯後,全鄉搞二、三產業的農戶共203戶,僅佔全鄉總戶數3·96%;六是貧困人口較多。*鄉有自治區級貧困村3個(現合併爲1個行政村),享受低保待遇的243戶,共245人,收入870元以下的646戶,2760餘人。

二、*鄉黨委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探索與實踐

1、以基層組織建設和穩定工作爲主線,爲構建農村和諧社會提供組織保證和政治保障。

基層組織建設和穩定工作是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沒有堅實有力的基層黨組織,沒有安定祥和的社會政治環境,構建和諧農村根本就無從談起。爲此,鄉黨委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採取五項措施,抓好基層組織鞏固工作:一是加強鄉黨政班子自身建設,對班子成員合理分工,充分發揮班子成員的集體智慧,集體研究,集思廣益、集體決定,同時,從強化幹部宗旨意識和提高鄉黨政領導幹部執政能力及構建和諧社會能力的角度入手,實行科級領導幹部月初制定工作計劃、月末評審制度,以推進各項工作和各項制度的落實力度;二是配齊配強村級班子,針對工作力量薄弱的澤日甫村、*村、潘鹼坎村、麻增坎村四個行政村,採取調查、走訪、座談、民主評測等方式,充分尊重羣衆意願爲上述四個村配備了支部副書記,同時從機關選派得力骨幹分派到全鄉7個行政村擔當黨建聯繫員,使行政村工作力量得到加強,各項工作迅速有了起色;三是狠抓學習制度落實,通過學習武裝鄉村幹部頭腦,提高鄉村幹部對構建和諧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四是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進性作用,通過農民黨員挖掘和總結民智民力,把農民羣衆團結在黨組織周圍,推動基層組織決策上臺階、上水平;五是轉變幹部作用,要求鄉村幹部主動深入基層,瞭解掌握羣衆關心的熱難點問題。今年以來,共爲羣衆解決熱難點問題31件,辦好事辦實事17件。

同時,鄉黨委還以平安建設爲契機,層層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繼續鞏固十戶一聯羣防羣治體系,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並有效發揮宗教人士這一特殊社會平臺的作用,利用宗教人士向羣衆宣傳移風易俗及科學技術等,努力營創安定祥和的社會政治環境。

2、以農村經濟發展爲中心,爲構建和諧社會奠定物質基礎。

經濟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鄉黨委在結合鄉情實際的基礎上,着力構建三大基地,利用基地建設推動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一是建立萬畝西甜瓜早熟基地。根據全鄉水資源匱乏的實際,樹軍彩基地爲龍頭,實施龍頭帶基地、基地帶書記、書記帶黨員、黨員帶農戶工程。目前,全鄉設施農業發展面積已達1780畝,農民上交設施農業發展保證金已達32萬元;二是打造文化旅遊基地。以*大峽谷旅遊開發爲契機,結合麻扎村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村,積極引導、鼓勵周邊羣衆參與旅遊業開發及發展飲食服務行業,並兩次組織農民赴喀什、和田等地觀摩學習經驗。目前,在大峽谷景區周邊已建成農家坊民情風情遊1家,經營民族特色餐飲20餘家;三是建設節水農業發展基地。按照縣委、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大力宣傳推廣低壓管道及膜下滴灌節水措施,僅20*年以來,全鄉完成低壓管道鋪設31公里,膜下滴灌745畝。此外,鄉黨委還成立科技推廣普及隊伍,定期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或現場實踐培訓。同時,把勞務輸出作爲農民增收主渠道,開展了3期農民工崗前就業培訓班,培訓農民工131人,並大力協調本地種植大戶使用本鄉剩餘勞動力。今年以來,已外輸內轉勞動力2920人次。

3、以三級聯創爲總抓手,爲構建農村和諧社會提供機制保障。

鄉黨委把三級聯創做爲農村工作的總抓手,認真落實《農村黨員幹部定期教育培訓制度》及《後備幹部的培養力度》、《發展黨員工作制度》。近三年來,舉辦黨員幹部培訓班15期,培訓黨員幹部790人次,並實施雙培工程,三年來共培養鄉村兩級後備幹部47人,發展黨員128人,結合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探索農村黨員發揮作用的平臺,建立了《農村黨員設崗定責管理辦法》等系列發揮農村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着力把黨員幹部建設成爲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主力軍,以此不斷推動三級聯創工作深入開展。同時,建立健全了《*鄉行政村民主管理制度》、《村民一事一議制度》、《民主日活動制度》等農村基層組織民主管理機制,要求行政村兩委班子認真做好村務財務公開,對村級組織實行規範化管理,在民主協商的基礎上對村級重大事務進行民主決策,並取得了實際效果。

4、以抗震安居工程建設爲契機,爲構建農村和諧社會鋪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基礎。

抗震安居工程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也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爲了維護好農民羣衆的切身利益,完成好縣委分配的抗震安居建設任務,鄉黨委一方面多方協調,爲建房農民解決資金及建房材料上的困難,一方面組織農村黨員義務幫扶建房農戶,解決建房農民用工難和資金短缺的問題。同時,鄉黨委還結合抗震安居工程建設,大力整治髒亂差的農村環境。僅今年以來,完成了8個村民小組的人畜安全飲水工程改造,修建鄉村道路31公里,在村組周圍植樹1131畝,並且完成了*村建房新址的整體規劃和道路建設,使建房新址初顯新農村風貌。

5、以化解矛盾爲着力點,爲構建農村和諧社會打牢羣衆基礎。

*鄉羣衆上訪曾經十分頻繁,黨羣幹羣關係一度極爲緊張,爲了轉化黨羣幹羣關係,轉變羣衆傳統落後的思想觀念,鄉黨委主要採取以下做法:一是鄉黨政領導幹部主動到基層調查矛盾和了解羣衆的熱難點問題,並竭力解決。如協調石油公司在蘇巴什村建立加油站,解決了蘇巴什村民加油難的問題,化解了*村油地索賠糾紛等,僅今年以來,鄉黨政班子通過主動深入基層瞭解並解決羣衆熱難點問題27件;二是加強信訪接待工作,如解決了遺留長達七年之久的潘鹼坎村村民薛培吉的借款問題;三是認真解決貧困羣衆的生活窘迫問題,一方面是在重大節日前解決困難羣衆的過節難問題,一方面是動員機關、站所、教師及廣大黨員對貧困戶進行捐助或給予智力上的扶持;四是加大對農民羣衆的宣傳教育力度,如開辦農民工崗前就業培訓班,組織有致富意識的部分農民外出觀摩學習經驗、下發社會主義新農村宣傳單,並開展農民培訓班。2005年至今,共培訓農民5710人次,有力地促進了農民羣衆觀念的轉變和思想的解放。

三、影響基層黨組織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因素及形成原因。

1、三種資源的缺乏

首當其衝的是水資源的極度匱乏,成爲構建農村和諧社會最明顯的制約瓶頸。*鄉地下水位下降十分明顯,突出表現在*鄉下游行政村。據測算,地下水位以每年7---12米的速度下降,局部地帶甚至達15米以上。由於地下水位下降迅猛,部分村組幾乎連年打井和更新,不僅造成農民生產成本大幅上升,農民負擔的增多,更嚴重的是隨着新井不斷多,水量卻越來越少。因此,*下游行政村尤其是潘鹼坎村瀕臨着水資源斷絕的實際問題,不僅直接影響到羣衆的生計問題,更給構建農村和諧社會帶來了直接阻力。

其次是農村人才資源的短缺。由於*鄉生活和工作條件相對較差,幹部多不安心在鄉工作,退伍軍人及大中專畢業生也不願意回鄉,紛紛奔向城市擇業。據統計,全鄉每年至少有40名以上大中專畢業生,但截止目前,留在農村的大中專畢業生及退伍軍人僅有39名,而且有的已娶妻生子,習慣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村生活,失去了理想信念。同時本地一些稍有致富技能的人也選擇外出務工創收。由於農村留不住人才,選人用人大多屬於瘸子裏選將軍,存在很大的侷限性和無奈。

第三是土地資源的缺乏。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但*鄉人均只有1.75畝耕地,在*村人均只有0.5畝耕地,在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農業科技含量較低的情況下,人均佔有耕地少直接影響着農牧民的收入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步發展。

2、幹部能力普遍較低

一是大多數幹部思想不夠解放,習慣於行政命令,習慣於用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問題,工作方式方法侷限於思維定勢,不善於抓住工作重點,不善於抓住問題本質,因此雖忙得不可開交,但多屬疲於應付,工作局面卻始終維持舊面貌;二是部分基層幹部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責任心不高。習慣於安於現狀,習慣於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工作上缺乏應有的激情和熱情,缺乏紮實的工作作風。有的幹部雖然有工作能力但卻不願釋放,有的則處於撥一下動一下,不撥就不動的工作狀態。就其本質上來說還是沒有樹立爲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沒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是機關、站所幹部文化程度雖然較高,但所學專業大多跟農村工作有出入,實際工作能力距服務三農,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四是村組幹部工作能力普遍不高。在調查中統計,有80%以上基層幹部感覺工作不好乾,太累太苦卻沒有工作成績,有近20%的村組幹部感覺難以應付農村工作。在全鄉127名村組幹部中,有致富能力的僅有12名,具備雙帶能力的村組幹部只有3名。

3、農牧民思想觀念保守

主要體現:一是農牧民觀念落後保守。如一些維吾爾族羣衆一天要做五次乃瑪孜,把對幸福的追求依託在真主身上,而長期處於貧困狀態。一些貧困戶不珍惜鄉黨委、政府聯繫的務工機會,私自逃走或酗酒、賭博,造成不良影響;二是由於素質偏低和觀念的狹隘,農牧民接受新知識、新科技速度十分緩慢,有些農民甚至對新事物、新技術存在排斥心理。如*鄉農民水資源缺乏已十分苦惱,但在鄉黨委、政府宣傳上級黨組織優惠政策和推廣膜下滴灌等節水設施時,多數農牧民不接受、不支持,不願交納只需要承擔小部分的節水設施建設資金;三是部分農民缺乏法律意識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如一些農民羣衆間發生糾紛,寧願採用爭吵鬥毆的方式,也不願用法律武器,有的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4、民主政治建設滯後

一是行政村兩委關係協調不順,如個別村支部事無鉅細都要干預,使村委會發揮不了作用。個別村兩委表面上一團和氣,背地裏相互拆臺,遇到矛盾和問題相互推諉扯皮;二是村民的自治意識十分淡泊,佔80%以上的羣衆對村組重大開支不知情,40%以上的農牧民黨員沒有參與村內重大事務商討和研究,一些村組幹部直接保管理財小組印章,隨需隨用,使理財小組職能作用得不到發揮,從而造成村組財務管理混亂,引起羣衆不滿;三是村務公開不規範,不細緻,而且羣衆最爲關心的自然村財務開支沒有納入村務公開範疇。

5、農村經濟基礎十分薄弱

主要體現:一是行政村集體經濟積累較爲薄弱。對五個一工程,多數行政村僅落實了一塊地,個別村甚至連一塊地都沒有。農村稅費改革後,行政村主要收入來源掐斷,村組幹部工資單純依靠轉移支付撥付,在全鄉7個行政村中,只有蘇巴什村集體經濟積累突破5萬元,其餘行政村集體經濟積累都不高,甚至還有個別空殼村存在。因集體經濟積累薄弱,農村基層組織普遍存在無錢辦事的問題;二是農民增收空間十分有限,農村經濟發展緩慢不前。受農業用水緊張,農產品市場疲軟等因素影響,農民增收幅度非常小,有的甚至出現負增收和返貧現象,出現了部分農民因種不起土地而土地摞荒現象。

6、農村黨員隊伍建設不趨合理

一是黨員隊伍結構不趨合理,年齡普遍老化,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全鄉共有黨員913人,其中35歲以下134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02人,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493人,黨員隊伍結構的不趨合理間接影響了基層黨組織構建和諧社會有序開展;二是農村黨員致富能力不強,在全鄉621名農民黨員中,有致富能力的有19名;三是部分黨員宗旨意識淡化,沒有按照黨員標準要求自身,混同於一般羣衆,有的甚至落後於羣衆,造成黨員在羣衆中威信不高。

以上種種,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要求極不適應,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鄉特殊的環境和現實因素。一方面,*鄉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自然條件差,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也相對落後,缺乏拴心留人的工作環境氣氛,因此造成農村人才缺乏,幹部不安心。一方面*鄉宗教氛圍相對濃厚,伊斯蘭教又與維吾爾族羣衆生活聯繫緊密,加之信息渠道不暢通,造成農牧民羣衆思想不解放、觀念保守落後。同時,*鄉乾旱缺水的自然環境以及農田基礎設施的薄弱,使自然災害肆虐,從而嚴重製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教育管理不善因素

一是基層黨組織不重視教育培訓工作,教育形式單一乏味,激不起幹部羣衆學習的熱情,造成幹部黨員羣衆的整體素質一直處於原地踏步走的狀態;二是制度建設不完善,如《幹部工作責任追究制度》、《推薦幹部、黨員責任追究制度》《幹部工作激勵制度》等制度不健全,而現有的一些制度也落實不力,如《村民一事一議制度》、《創建工作督查制度》等系列制度,造成農村幹部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作風不實,農村基礎性工作不牢固;三是選人用人不當。把一些作風飄浮、工作能力不強的幹部選拔任用到重要崗位,不僅影響到其他幹部的積極主動性,也影響到黨的羣衆基礎,引起黨羣幹羣關係的惡化。

3、經濟發展緩慢的因素。

由於*鄉農村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一些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雖然迫在眉睫也無力開展,造成黨組織在羣衆中威信不高,凝聚力不強。同時,農村經濟發展的緩慢也造成農牧民消費水平偏低,使農村市場缺乏活力,二三產業發展滯後,鄉鎮企業先天不足,造成農牧民增收渠道單一,一部分農牧民羣衆只好瞄準外出務工養家餬口。

4、主觀因素。

一是一些幹部自身素質不高,對自身的要求不嚴,不願意在工作上花費時間和精力,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任你如何加壓使力都始終保持巍然不動,導致基層黨組織的安排部署落實不力;二是農牧民思想觀念的保守,導致基層黨組織推行新思路、新技術面臨諸多困難,有少數羣衆甚至認爲基層黨組織的新思路和推廣的新技術是多此一舉、無故找茬,是給農民添亂添累,所以故意與基層黨組織對着幹;三是基層黨組織距構建和諧社會條件有些先天不足,如部分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不高、對構建和諧社會的認識模糊、領導農村發展經濟的能力不強等等,都制約着基層黨組織構建和諧社會的順利進行。

四、提高基層黨組織構建和諧社會能力的對策及建議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其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從另一方面來說,基層黨組織是黨與羣衆、政策與實踐之間最重要的橋樑和紐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戰鬥堡壘和源頭活水,只是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才能推動農村和諧社會的不斷實現。對此,我們認爲應着力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構建能力。

(一)提高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能力。

1、加強基層黨組織班子建設。

一要優化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結構。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和幹部四化方針,把政治上靠得住、作風上過得硬,想幹事、能幹事的幹部選拔到基層領導崗位,尤其是要選準配強黨政一把手和村兩委負責人。在班子配備時要注意從全局出發,合理搭配,突出改善領導班子整體結構,特別要注意增強懂經濟和有駕馭經濟能力的班子成員,達到人盡其才、才盡其能的效果,不斷增強班子的整體功能。同時,對於工作業績平平、宗旨意識淡泊、羣衆反映差的幹部要堅決調整;二要以堅持不懈的學習爲手段,夯實基層黨組織班子成員的理論文化基礎,切實解決一部分基層領導幹部安於現狀、視野狹窄和本領恐慌的問題,培育基層領導幹部開放寬廣的世界眼光,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增強執政求進的意識和能力;三要以貫徹民主集中制爲核心,建設團結協作、和諧有力的領導班子。在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基礎上完善黨組織決策機制,健全決策前、決策中、決策後的溝通協調和成效反饋機制,營創民主、友好、競爭、融洽的幹事氛圍,並在此氛圍中把領導幹部個人的能力整合爲領導班子的整體合力,增強班子的整體功能,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在行政村則要理順兩委關係,強化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建立村黨支部領導下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

2、加強基層黨組織黨員隊伍建設。

構建和諧社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僅靠基層幹部是很難承擔構建和諧農村的重擔,只有把基層黨員的的優勢利用起來,與基層幹部形成工作合力,才能爲和諧社會提供不竭動力:一要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強化對黨員的教育培訓。要改進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根據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黨員進行分類分層教育,通過遠程教育、黨校培訓、實地學習等多種教育形式,增強教育的針對性、主動性、前瞻性,使教育工作充滿鮮明的時代氣息,使基層廣大黨員在教育培訓中成長爲實用人才、致富能手,成爲自覺自覺踐行三個代表的典範;三要健全黨內生活制度,並充分利用基層黨員在思想上、感情上貼近羣衆的優勢,激活黨員發揮作用的工作機制和考評機制。同時,基層黨組織要對黨員政治上給予關懷、物質上給予扶持、生活上給予關心,增強黨員的榮譽感,堅定爲羣衆服務的信心,也帶動和影響更多的先進分子向黨組織靠攏,使基層黨員隊伍成爲構建和諧社會的生力軍。

3、村基層黨組織設置。

要改變過去那種單純以行政村爲單位設立黨組織的做法,根據市場經濟和產業化建設的需要,按照就近、方便、服務經濟、發揮優勢的原則創新當前農村黨組織設置。一是根據農村經濟分類,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條上,成立行業協會及協會黨組織,形成支部+協會的發展模式;二是可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及黨員數量的多少,按照50名黨員以上可成立黨總支、100名黨員以上可成立黨委的要求成立黨組織,下轄產業黨支部,產業黨支部再按照活動單位和黨員居住集中情況成立若干黨小組,從而在行政村形成三級組織管理網絡,保證農村黨組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既全面覆蓋,又便於管理,確保基層黨組織常抓常新,充滿活力。

(二)提高基層組織領導農村發展經濟的能力。

貧困是產生社會不和諧的根本原因,而發展則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和關鍵,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根本途徑。和諧社會是物質財富不斷涌流的社會,要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要首先提高基層組織領導農村發展經濟的能力,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一要走出計劃經濟下形成的思維定勢,吃透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立足鄉情實際選準一條既能讓本地資源優勢和地域優勢得到充分利用,又能使國家的政策得到用足用活、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二要跳出就農業抓農業、就有限的土地抓增收的窠臼,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走生態帶動、項目帶動、科技帶動的致富之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條件,整合農村水土資源向大戶集中,引導農民從土地中走出去,從事勞務輸出、二三產業、綜合養殖等行業,實現農民增收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雙贏;三要摒棄小進則滿,小富即安的思想觀念,堅持以市場爲導向、以科技爲依託、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爲主線,培育龍頭產業,實施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四要解除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後頸不足的困境。採取聯繫領導和單位幫扶、盤活集體固定資產等形式發展集體經濟,解決基層組織無錢辦事的問題;同時,上級黨組織要加大對農村的政策、資金幫扶力度,實施工業帶動、城鎮帶動等模式,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三)提高基層黨組織維護一方穩定的工作能力

社會穩定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和諧社會根本無從談起。因此構建和諧社會必須提高基層黨組織維護一方穩定的工作能力。

一要提高基層黨組織做羣衆工作的本領。羣衆是創造歷史的主人,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體,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保持活力和催生動力的源泉所在。基層組織只有做好羣衆思想政治工作,妥善解決不同利益羣體的羣衆問題,才能保證和諧社會建設落到實處。一方面要堅持人民羣衆是創造歷史動力的唯物主義觀點,不斷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循序漸進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有針對性地培育適用和諧社會要求的新型農民,有針對性地化解不同社會羣體的思想問題,有針對性地挖掘羣衆的智慧、集結羣衆的智慧,推進基層黨組織的決策更加貼近民意、更加科學合理。一方面要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羣衆工作路線,以維護羣衆利益爲根本出發點,切實深入到羣衆中去,下力氣解決羣衆關注的熱難點問題,尤其是要解決好貧困人口的生活問題,採取物質扶貧、政策扶貧、信息扶貧、智力扶貧相結合的扶貧措施,使貧困人口儘快走出困境步入佳境。同時,基層組織要善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發動羣衆、團結羣衆、組織羣衆,善於調動羣衆的積極主動性,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涌流。

二要建立一套及時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網絡運行機制。可通過情報信息員、兩級代表、黨員、羣衆瞭解社情民意,並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以保證基層組織及時瞭解影響穩定的隱患因素及羣衆關注的敏感問題,及時將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

三要增強引領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本領。通過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擴大黨的羣衆基礎、加大教育培訓等措施有針對性地淡化宗教氛圍。

同時,繼續落實宗教人士定期學習制度,並在學習的方式方法及培訓實效上下功夫,在加強宗教人士學習教育的基礎上有效發揮宗教人士這一特殊社會平臺的作用,並利用宗教人士引導農牧民羣衆開展羣防羣治,引導農牧民羣衆衝破墨守陳規的迂腐觀念,樹立求發展、用科技致富的思想意識。 同時,基層黨組織還要做好綜治常規性工作,整合農村維穩工作力量,防止出現各行其是、兩張皮的現象,竭力營創整體聯動的維穩工作格局。

(四)提高基層組織推進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的能力。

農村基層主主政治建設是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的推動器,只有不斷完善村民自治的水平,才能真正建立農村和諧社會。一要建立完善村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落實好兩委議事規則、村委會定期向村黨支部報告工作制度等制度,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順利推進保駕護航;二要廣泛宣傳《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及基層民主管理的系列制度,並在農村幹部的選舉任用上充分尊重羣衆意願,落實好羣衆的參與權、知情權;三要針對羣衆比較敏感的農村財務問題,實行村財鄉管縣監督。同時,推行《村民一事一議制度》、《村民問事及質詢制度》、《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等制度,定期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切實做好會前、會中和會後的各項工作,着力提高村民代表會議的質量和決策功能,落實好羣衆的自主權;四要健全村民理財監督小組工作規則,對理財監督小組的成員條件、職責、作用等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切實發揮好民主監督組織的監督作用,落實好羣衆的監督權;五要加強對幹部羣衆的培訓教育,通過培訓增強羣衆的主人翁意識,提高農村幹部的民主法制意識和依法辦事的能力,促使基層幹部轉變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遇事同羣衆商量,真正做到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同時,基層組織也要適應新形勢,研究基層民主政治管理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探索民主政治管理新路子,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有序前進。

黨支部村調研報告篇4

實施1234工程推進黨員教育落細落實江蘇省海安市圍繞平臺建設、內容創作、學用轉化等三大版塊,深入細緻調研、認真總結提煉,形成了一條主線、兩個重點、三項評選、四大項目的工作思路。堅持一條主線,抓牢思想政治教育。強化遠教姓黨屬性,把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爲第一要務。

抓好遠教固定學習日集中播放月等規定動作,抓準互聯網+宣講指尖雲黨課等自選動作,探索在社區公園創設新時代遠教講習所,開闢四史學習教育專欄,推動黨的理論進社區、上雲端。圍繞兩個重點,建強網上網下陣地。注重加強平臺陣地建設,運用豐富的活動載體唱響黨建主旋律,做到線上線下同頻共振。

一是充分利用海陵先鋒全媒體平臺的優勢,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系列活動。利用微信平臺推送方便快捷的優勢,面向各單位徵集我的入黨記憶微感言視頻,開展祝福送給黨留言點贊活動,通過組織廣大黨員撰寫祝福話語抒發對黨的真摯情懷;利用電視、網站全面系統的優勢,開展紅色100百集紅色影視展播活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展現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歷史和新時代海安黨的建設偉大成就。

二是爲進一步加強農村老年黨員教育管理,在黨員家門口打造遠教客廳。創新融合線上網絡和線下網格,藉助先鋒黨員家中閒置農房按照六個一標準建設陣地,使銀髮黨員在家門口就能觸網上線進行學習,享受到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務。

開展三項評選,促進站點提檔升級。抓好遠教站點建學管用各環節,在打牢基層、補齊短板上下功夫,進一步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助推學用成果轉化出實效。

一是開展遠教示範站點三年輪選,對全市20個示範站點重新評估掛牌,首次將兩新組織遠教站點、駐外流動黨員聯合黨委延伸站點等納入評選範疇,推動遠教站點建設全面進步、全面提升。

二是開展遠程教育十佳學用工作案例,推動形成一批主題鮮明、事例真實、生動鮮活,可複製、可推廣的好做法,輻射帶動全市基層站點多點開花。

三是開展十佳遠教管理員評選,實施青藍工程結對幫扶計劃,進一步促進遠教管理員隊伍素質整體提升。推進四大項目,優化教學資源建設

?聚焦時勢、時事,做強內容支撐,打造一批以大時代爲底色、顯小人物之光芒的精品力作,爲黨員教育注入活水源頭。

一是打造黨員教育公益廣告品牌。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鄉村振興等主題,邀請專業公司合力打造一部公益廣告,持續做優黨員教育公益廣告海安品牌。

二是製作紅色海安系列音視頻。以紅色海安爲主題,通過文獻檔案、遺蹟遺物、當事人口述等方式,系統地反映海安兒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歷程。

三是持續開發本土教學課件。自主開發8集系列微視頻《了不起的奮鬥者》,用溫暖樸實的鏡頭語言展現平凡的黨員代表在各自不同崗位上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默默奉獻的形象。四是打造青年說|對話四史系列教學課件。用青春的視角、生動的形式,宣講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讓紅色黨課不僅活起來,還潮起來。

黨支部村調研報告篇5

從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的農耕快樂, 到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的自然景緻, 農村自古以來就是文人筆下詩意棲居、安放鄉愁之所。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 農村是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 而農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作爲農村領導和執政的根基, 對於推動農村科學發展、鞏固黨在農村的政治基礎、組織基礎和羣衆基礎, 具有重大的意義。

改革開放後, 農村地區黨支部和村委會之間的矛盾開始出現, 爲了更好地解決村兩委之間的矛盾, 20世紀90年代初, 我國部分地區 (如山東威海、廣東順德等地) 的鄉鎮基層領導幹部和村主幹積極探索村兩委領導的新模式, 形成了村兩委一肩挑模式 (以下簡稱一肩挑) 。所謂一肩挑, 又稱村兩委雙肩挑, 它是指村民委員會主任和村民委員會黨支部書記由一個人同時擔任, 兩委其他成員交叉任職, 實現兩套班子, 一套人馬。2018年5月31日, 召開會議, 審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2018———2022年) 》和《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 提出到2020年全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要達到35%、到2022年要達到50%的預期目標;2018年9月26日,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2018———2022年) 》 (以下簡稱《規劃》) , 《規劃》指出:堅持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 大力推進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民委員會主任和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組織負責人, 推行squo;村兩委squo;班子成員交叉任職。

筆者於2018年8月來到y市d鎮l村掛職鍛鍊。初來乍到, 恰逢村兩委換屆選舉, 筆者有幸參與了整個換屆選舉的全過程、傾聽了d鎮工作人員、包村幹部和l村兩委成員、村民對於本次選舉的看法以及對於實行一肩挑的態度, 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一、推行一肩挑的利弊分析和存在的問題

在本次換屆選舉之後, l村順利實現了村兩委一肩挑, 對於l村來說, 這既是機遇, 也是挑戰。其實, 早在多年前, 一肩挑模式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一種觀點認爲:一肩挑提高了村委會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村幹部的工作能力、實現了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村民自治的有機結合。

首先, 一肩挑提高了村委會的工作效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 一肩挑減少了村幹部的任職人數, 有利於減輕基層負擔。村委會主任與村黨支部書記由同一人擔任, 能在整體上減少村幹部數量, 精簡人員, 節約行政成本, 減輕農民負擔;

第二, 一肩挑減少了村幹部之間的矛盾, 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在舊有體制和觀念束縛中, 村委會和支委會經常出現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而在一肩挑的模式之下, 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便可不因職能的劃分而操心, 不因責任的分工而憂慮, 也不因權力的大小而糾結, 這樣一來, 村兩委之間就能夠團結一致, 共同爲村裏的發展而出力。在辦理日常事務時, 也只需要一肩挑的村幹部一人就能解決, 從而節省了時間、人力和物力, 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本次調研設計的調查問卷中, 有超過98%的受調查者認爲推行squo;一肩挑squo;後, 所在 (駐) 村squo;兩委squo;的辦事效率提高了, 這從側面反映了鄉鎮幹部和村民對實行一肩挑後村委會工作效率的充分肯定。

其次, 一肩挑提升了村幹部的工作能力。一肩挑通過基層推選、黨內黨外交叉直選的方式, 將文化水平高、致富能力強的村幹部選拔到基層領導崗位上, 讓村幹部接受村民的檢驗, 獲得穩固的合法地位, 從而增強其工作能力、協調能力、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實行一肩挑後, 村幹部的工作量增加, 在增加工作量的同時, 村幹部需要解決更多的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通過實踐, 積累了更豐富的工作經驗, 從而讓村幹部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在本次受訪的羣衆中, 有56%的受調查者對所在 (駐) 村兩委的工作評價是非常滿意, 44%的受調查者評價是基本滿意,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鄉鎮幹部和村民對村幹部工作能力的認可。

再次, 一肩挑實現了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村民自治的有機結合。從目的上說, 《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規定:黨的建設必須堅決實現以下五項基本要求:第三, 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規定: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羣衆性自治組織, 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因此, 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村民自治的目的具有一致性, 都是爲了更好地服務於人民。

從組織成員上說, 黨員是從人民羣衆當中產生的, 是人民羣衆當中的最優秀成員, 黨支部成員又是黨組織從人民羣衆當中的最優秀成員———黨員當中選舉產生的, 黨員和黨組織的意願與廣大人民羣衆的意願具有一致性。村委會成員是全體村民在包括全體黨員在內的全體村民中選舉產生的, 自然也是村裏的最優秀成員。由此產生的村委會成員, 如果是黨員的話, 同時也應該是黨員當中的最優秀分子。把他們作爲黨支部的候選人, 再按照基層黨內民主的選舉程序產生黨支部, 並不違背黨章的要求。

從選舉程序上說, 要想成爲村黨支部書記, 必須先當選爲村委會主任, 否則就不能推薦。在村兩委一肩挑的模式下, 村民選舉村委會主任, 其實也就是在選舉村黨支部書記。如此, 村民的選舉權從選村委會擴大到選村黨支部, 形同於在農村基層黨支部建設中引入了村民民主選舉的制度機制, 普通村民擁有了選舉村黨支部書記的發言權、投票權和決策權。

從行使權力的角度上說, 村兩委一肩挑, 就要做到向上負責、向下負責相結合:所謂向上負責, 就是黨支部書記和黨組織今後必須認真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必須實事求是;所謂向下負責, 就是必須代表村民的利益, 爲村民服務, 否則就有可能會被主流民意所淘汰。

但是, 按照權力運行理論, 權力需要監督和制約, 正如孟德斯鳩所說: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 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約, 就容易導致腐敗和專權, 進而損害民主的進程。選舉只是民主的開始, 最重要的是決策和監督兩個環節。村幹部一肩挑後, 大權在握, 容易產生唯我獨尊的心理;實行一肩挑之前, 村兩委可以互相監督, 而一肩挑之後, 這種相互之間的監督被消除, 容易滋生腐敗;翻閱相關的法律法規, 我們可以發現, 與一肩挑相關的法律規定還很少, 特別是實行一肩挑後, 對村幹部的職、權、責、利的相關法律規定更是沒有涉及。失去了法律的監督和制約, 也容易導致腐敗現象的發生。

二、對全面推行一肩挑的建議

就目前而言, 推行村兩委一肩挑已經具備了充分的理論基礎和政策支持。《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四條規定: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 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進行工作, 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領導和支持村民委員會行使職權;依照憲法和法律, 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這一條強調了中國共產黨在農村基層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這是實行一肩挑最重要的制度基礎;2002年7月14日, 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的通知》, 提倡把村黨支部領導班子成員按照規定程序推選爲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 通過選舉兼任村民委員會成員。提倡擬推薦的村黨支部書記人選, 先參加村委會的選舉, 獲得羣衆承認以後, 再推薦爲黨支部書記人選, 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倡村兩委實行一肩挑;2018年5月31日, 召開會議, 審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2018—2022年) 》和《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 提出到2020年全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要達到35%、到2022年要達到50%的預期目標;2018年9月26日, 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2018—2022年) 》 (以下簡稱《規劃》) , 《規劃》指出:堅持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 大力推進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民委員會主任和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組織負責人, 推行村squo;兩委squo;班子成員交叉任職。這些都爲村兩委實行一肩挑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政策支持。

但是, 誠如上文所說, 一肩挑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如同霍布斯所言的列維坦———有着絕對的權力。如果明智, 是我們的福祉, 如果失去理智, 將對村民自治產生巨大的威脅。因此, 對於一肩挑的村幹部需要加強監督。那麼應當如何加強對一肩挑村幹部的監督呢?爲此, 筆者嘗試提出以下拙見:

(一) 釐清關係, 明確監督

加強對一肩挑幹部的監督, 首先要釐清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關係, 把一肩挑當中黨的領導和村民自治嚴格區分出來, 這是前提。

2017年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規定黨的領導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 其中第三十三條規定: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中黨的基層組織, 協助行政負責人完成任務, 改進工作, 對包括行政負責人在內的每個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 不領導本單位的業務工作。《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規定: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羣衆性自治組織, 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調解民間糾紛, 協助維護社會治安, 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筆者認爲, 這兩條規定可以成爲指導和劃定村兩委職責範圍的基本原則。

首先, 農村黨支部的領導應該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政治領導包括貫徹落實上級黨委的旨意以及對本村發展的重大問題的建議權和決策權, 通過切實爲農民着想、爲農村服務, 帶動農村和農民的發展;思想領導包括宣傳先進的思想, 爲村民創造一個符合他們自身利益、貼近他們自身生活的社會主義文化氛圍;組織領導包括髮展村民當中的優秀成員成爲黨員、發展村黨組織當中的優秀成員成爲村民自治組織的領導職務等。

其次, 既然村民委員會的性質是基層羣衆性自治組織,那麼農村的各項具體的管理工作就應該交由村民委員會來處理, 尤其是《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當中有規定的屬於村委會的職責, 黨組織不能干涉。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黨通過領導人民代表大會, 進而領導政府。而對於村兩委來說, 也應當是這樣的一種領導模式:由村黨支部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 使黨的主張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成爲全村人民的意志, 再由村委會貫徹執行。

(二) 深化改革, 強化監督

加強對一肩挑幹部的監督, 其次要深化改革, 成立專門的監督機構, 發揮各方力量, 這是關鍵。

在今年換屆選舉之後, l村設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 對村兩委進行監督, 維護村民自治的權利。筆者認爲, 村務監督可以和鄉鎮的人大監督相結合, 在監督過程中發現問題時, 應當向鄉鎮黨委、政府反映, 同時也可以向司法部門請求援助, 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國家公權力機關也應當依法支持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工作。除此之外, 還可以在鎮政府一級建立常設的監督部門, 對一肩挑的村幹部進行平時和定期的監督和考覈, 並鼓勵羣衆監督、羣衆舉報, 充分做到尊重民意。

(三) 加強培訓, 完善監督

加強對一肩挑幹部的監督, 還要加強對一肩挑幹部的培訓, 使一肩挑幹部對手上的工作遊刃有餘, 這是重點。

首先, 要加強對一肩挑幹部理論知識的培訓。村兩委一肩挑後, 兩委幹部人數減少, 工作量增加。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重視對一肩挑幹部的培訓, 採取短期集中的培訓方式, 對一肩挑幹部進行相關工作的理論知識培訓, 使他們更快地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

其次, 更要注重對一肩挑幹部工作技能的培訓。筆者在l村掛職三個月, 感受頗深。當今時代是一個科技信息時代, 計算機操作代替手工書寫已經成爲一個必然的趨勢。然而, 當面對桌上一堆需要整理的材料、面對計算機鍵盤和屏幕當中閃現的文字的時候, 許多村兩委幹部時常感到毫無頭緒。的確, 這些村幹部平均年齡在40週歲以上,平均學歷僅爲國中, 沒有受到過專業的計算機操作訓練, 更沒有經過計算機等級考試, 面對大量需要整理的材料, 自然會感到茫然失措。近期, 各村都在整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的相關材料, 筆者也在忙碌於l村集體資產相關數據和信息的整理。在工作中筆者發現, 有許多村因爲缺乏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軟件的幹部, 導致材料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還有的村甚至需要花大筆錢把整理這些材料的工作承包給外面能熟練操作電腦的人來做, 這些無疑降低了村兩委的工作效率, 不利於工作的開展。因此, 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村主幹工作技能的培訓, 尤其是計算機操作這種工作必備的技能, 使村兩委的工作能夠順應時代的潮流。

(四) 健全制度, 保障監督

加強對一肩挑幹部的監督, 最後要健全相應的制度, 使監督在規範的軌道上運行, 這是保障。

首先, 要健全相應的法律制度。實行一肩挑能夠解決兩委關係的不和諧和提高兩委的工作效率, 爲了確保其健康發展, 也爲了保障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 國家應該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 對一肩挑幹部的行爲進行規範, 將其工作引向制度化和法制化的道路。

其次, 可以建立一肩挑幹部雙述雙評制度。把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專項述職的模式向村一級延伸, 讓一肩挑幹部每年向鄉鎮黨委、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述職, 接受鄉鎮黨委、黨員和村民的評議, 評議結果與村幹部評優評先、補貼報酬掛鉤。

最後, 要完善村務信息公開制度。選舉只是一肩挑的開始, 只有村民能夠全面系統地瞭解村幹部的工作, 才能夠知道他們選舉出的當家人是否真的能夠擔負起整個村的重任, 而村務信息公開則是他們瞭解村幹部工作的重要途徑。因此, 要完善村務信息公開制度, 使村裏的各項信息能夠被村民知曉, 以便更好地監督一肩挑幹部的工作。

黨支部村調研報告篇6

天津市薊州區先行先試,破立並舉,在全面推行一肩挑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和大量實踐,全區949個村全部高標準實現了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

一、全面推行一肩挑的主要經驗啓示

1.全面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必須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擺位上,堅決看齊,堅決貫徹落實市委決策,從強化政權意識、打牢黨的執政基礎、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領導力、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四個維度去認識和把握本次換屆工作,提前在區鎮村三個層面做到了認識態度上統一、宣傳口徑上統一、行動步調上統一。在組織體系上,所有區級領導全員上手,大兵團作戰、戰區制負責,形成了區委統籌、鄉鎮主責、換屆辦主牽、區領導包鎮、督導組下片、部門策應的統分結合、運轉高效的組織體系。在過程把握上,堅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每個環節、每個階段都旗幟鮮明地體現黨組織的意圖和主張,確保了換屆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

2.全面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必須保證決定權在黨組織手中。全國組織工作會議要求,要強化政治引領,構建黨組織統一領導、各類組織積極協同、廣大羣衆廣泛參與的基層治理體系,而構建這一體系的前提就是要求領導權掌握在黨組織手中。區委研究提出了混編混崗明推明選的換屆工作思路,制定了1+15配套性措施,明確了7個換屆程序、4個換屆階段,使整個選舉工作始終在黨的領導下,於法有據、有章可循,確保了一肩挑的全面實現,從根本上糾正了農村無序民主的慣性,從體制上理順了黨組織對村委會和其他村級組織的領導關係。同時,村委會成員中黨員比例達到67.8%、村民代表中黨員比例達到54.3%,讓農村工作領導權實實在在掌握在黨組織手中。

3.全面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必須讓黨員羣衆從思想上認同。一方面,注重築牢黨員四個意識,通過黨員政治學習日、黨性鍛鍊活動周,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牢記革命理想,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另一方面,注重對羣衆的思想引領。區委書記宣佈全面推進村書記、主任一肩挑,區級領導全部包村深入到戶,鎮機關幹部走進萬家宣傳政策,並通過電視上放、喇叭裏播、牆壁上貼、手機裏發,讓堅持黨的領導、全面推行一肩挑等換屆政策成爲黨員羣衆的共識。這次換屆中,全區500多名非黨員村委會主任卸任正職崗位,都表示堅決擁護一肩挑政策。

4.全面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是關鍵。在這次換屆中,區委堅決執行市委九不能政治標準,並根據基層羣衆意願,將不交承包費、不交村級財務賬目、不聽從黨委領導等問題列入重點審查內容,提出五不宜規定,全區20個部門聯查11326名報名人,排除九不能和五不宜392人。拓寬選人視野,打通政策通道,選出一肩挑黨員大學生10名、退休老同志1名、退伍轉業軍人5名、在職機關幹部60名,徹底解決沒有合適人選的村矬子裏面拔將軍問題,確保了新一屆村兩委幹部隊伍純潔乾淨。

5.全面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要把淨化農村政治生態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區委將村級組織換屆工作與掃黑除惡治亂專項鬥爭緊密結合,着力解決一些基層政權被幹擾侵蝕的問題。組織、紀檢、政法三支力量撲下去,推行參選、履職、離職三個承諾制度,公佈村級幹部小微權力清單,逐村開展村幹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最大限度動員羣衆全程監督;藉助掃黑除惡治亂專項鬥爭之勢,對干擾破壞換屆選舉的行爲零容忍,較好地消除了黨羣幹羣矛盾,破除了宗族派性紛爭,掃除了黑惡勢力影響,羣衆情緒得到有效疏導,農村開啓穩定發展新時代。

二、全面實現一肩挑的初步成效

1.實現了最大的核心價值,書記、主任一肩挑,讓黨的領導迴歸正位。村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堅實基礎,是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和羣衆奮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的戰鬥堡壘。一肩挑的全面實現,意味着黨組織可以直接行使對村務的管理職能,實現了黨的領導和村民自治的有機統一,從根本上解決了黨政分設容易引起的一山二虎分庭抗禮問題,從體制上理順了黨組織對村委會的領導關係。同時,村委會成員中黨員比例和村民代表中黨員比例均超過50%,使村兩委班子能夠團結一心、協調一致、共謀振興。

2.實現了最大的目標價值,選出了一批農村紅色帶頭人,讓村民自治迴歸正軌。在黨的直接領導下,這次村級組織換屆有力防止和打擊了宗族宗派勢力、涉黑涉惡人員對村民民主權利的干擾和踐踏,保障了民主選舉權利的真正落實,實現了羣衆意圖與黨委意圖的有機融合和高度統一。新當選村兩委幹部4465人,其中黨組織幹部2960人,村委會幹部3351人,交叉任職幹部1846人;平均年齡45歲,其中35歲及以下幹部1149人,佔25.7%;女幹部1221人,佔27.3%,其中女性一肩挑83人;高中及中專以上學歷幹部2367人,佔53%,大專及以上學歷幹部845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幹部255人。村兩委班子結構、人員素質均較上屆有大幅提升,黨員羣衆滿意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3.實現了最大的過程價值,一批信訪矛盾得到有效化解,讓農村秩序迴歸正常。在黨的直接領導下,這次村級組織換屆堅持將掃黑除惡治亂專項鬥爭貫穿始終,堅持有黑掃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無亂強基,嚴厲打擊拉票賄選和干擾破壞換屆選舉行爲,爲村級組織換屆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同時,通過黨的領導、依法選舉、村民自治的有機結合,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信訪矛盾也得到有效化解,一批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的幹部被清除出兩委班子,農村社會環境迴歸穩定。

三、全面實現一肩挑後亟待解決的問題

1.一肩挑幹部監督措施少。一肩挑的實現,改變了村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互相監督的格局。缺乏制約的權力容易產生腐敗和專權。一旦監督作用發揮不充分,很容易產生一肩挑獨攬大權、濫用職權的現象,甚至出現一言堂的問題,爲滋生腐敗提供新的條件。

2.一肩挑幹部問責處置難。一肩挑幹部犯了錯,上級黨委可以直接免去其書記職務,但不能免去其村委會主任職務,而罷免村委員會成員,須有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過半數投票,並經投票的村民過半數通過。從歷史情況看,罷免在實際操作中執行難度較大,羣衆礙於情面,不願投票傷人。因此,一旦出現一肩挑幹部犯錯誤又不主動辭職的情況,鄉鎮黨委要做大量的羣衆工作,一旦罷免不成功,將嚴重影響鄉鎮黨委在農村黨員羣衆中的權威。

3.一肩挑幹部工作任務重。實行一肩挑後,村兩委正職幹部由之前的兩個人變成一個人,主職幹部職數大幅減少,但村級事務沒有減少,村級各項工作的處理和落實都壓在一個人身上,大事小事都要一肩挑統籌協調和安排落實,特別是人口數量、村級事務、矛盾糾紛較多的村,很多工作需要一肩挑幹部親自上手,很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局面。

4.一肩挑幹部生活壓力大。一肩挑幹部是全職化幹部,需要全天候在崗服務黨員羣衆,家庭生計全靠幹部工資。本次新當選的一肩挑幹部中,45歲以下的年輕幹部佔到1/3左右,這些幹部不僅是村裏的一把手,更是家庭裏的頂樑柱。隨着物價水平上漲,現行一肩挑幹部的報酬待遇已經不能滿足整個家庭的正常支出,影響到他們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爲羣衆服務、帶領羣衆致富上來。

四、規範一肩挑運行的對策建議

1.強化教育管理,提升一肩挑幹部整體水平。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法紀教育,增強一肩挑幹部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勇於開拓的進取意識、樂於奉獻的思想品質和依法辦事的執政水平。引導一肩挑幹部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和帶領羣衆致富上,加強對農村實用技術的學習,促進本村經濟快速發展。通過對相關業務知識的學習培訓,進一步熟悉黨務,精通村務,提升開展黨建工作和村民自治工作的能力。

2.明確職責分工,理清一肩挑幹部工作任務。科學設置一肩挑幹部和其他兩委幹部職責範圍,充分發揮兩委班子作用。涉及落實惠民政策等共性工作的共同抓,涉及產業結構調整等經濟發展特色工作的分頭抓,合理分解一肩挑幹部的權力。定期召開村兩委班子工作會議,多交流工作、溝通感情,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協作開展工作。一肩挑幹部要擺正位置,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廣泛聽取羣衆意見,敢於擔當作爲,帶領羣衆幹事創業。

3.健全監管機制,規範一肩挑幹部權力運行。規範落實民主決策機制,凡涉及村集體和羣衆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都要嚴格落實六步三要工作機制,堅決杜絕一言堂。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職能,注重監委會主任的人選把關,發揮監委會監督作用,確保村級事務在監督下處理、村幹部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嚴格落實民主評議制度,建立健全一肩挑幹部任期目標責任制,每年底結合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接受黨員羣衆的雙重評議。

4.完善保障機制,推進一肩挑幹部全職管理。通過提高在職村兩委幹部工資待遇標準、繳納在職村幹部養老保險、發放正常離任村幹部生活補貼等舉措,切實解決一肩挑幹部離任的後顧之憂。規範落實坐班值班、請銷假等管理制度,嚴格考勤管理,把村幹部坐班值班、爲民代辦滿意度等制度落實情況作爲發放報酬待遇的重要考覈依據。圍繞環境整治、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等重點任務建立考覈指標,完善考覈辦法,確保村幹部的付出與回報成正比,一心一意帶領羣衆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