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對農村調研報告多篇

對農村調研報告多篇

對農村調研報告篇1

爲推進新形勢下的農村社會管理工作,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我鄉組織開展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調研活動,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農村社會管理的現狀和成效

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前農村基層社會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呈現主體多元化、內容複雜化、形式多樣化的特點。當前農村社會管理狀況和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因發展與羣衆訴求矛盾變化。隨着經濟的發展、改革的推進和法制的完善,人民羣衆的利益訴求在不斷變化。農村新政策的執行中產生的新型社會矛盾逐步表現出來,成爲影響農村基層社會穩定的熱點、難點問題,且呈逐年增長之勢。在試點農村宅基地頒證過程中,各種矛盾表現比較突出。政府各種惠民政策理應得到羣衆的理解和支持。然而,隨着社會的發展,羣衆對政府爲民辦實事的要求和期望越來越高,自我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盲目的曲解法律法規,矛盾突出。我鄉移民安臵點,部分移民對土地問題、房屋問題訴求多,鄉黨委、政府嚴格按照文件精神落實安臵政策,多次做工作,但移民上訪、鬧訪問題仍無法徹底控制。

二是農村綜治維穩、治安管控、特殊人羣管理。農村社會安全形勢相對穩定。鄉、村兩級定期開展各種不穩定因素大排查,將排查結果及時上報、落實措施解決。特殊人羣的管理控制工作日益完善,對社區矯正人員一人一檔管理;對服刑人員、刑釋解教人員建檔管理;對重點上戶等重點人員定期上門溝通疏導、掌握動態;對流動人口管理仍未規範,由於流動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收入不穩定,生活不安定,居住不固定,管理困難;對精神病人高度關注的特殊人羣,農村精神病人由於家庭困難絕大多數得不到治療,流散在社會給社會,給社會治安帶來隱患。

三是農村文、教、衛、公益性事業的發展。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物質生活及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近年來,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羣衆反映很好。農村垃圾池、農家書屋、村健身場所等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善,羣衆積極性高。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的落實完善。農村網絡信息管理問題日益突出,羣衆對農村網絡信息的要求較高,有待進一步普及落實。

二、農村社會管理中存在問題與困難

一是基層組織者法律知識欠缺、工作方法簡單。村、社基層工作者自身法律知識欠缺,對於一些政策規定自身未吃透,解釋工作開展困難,容易造成新的矛盾。一些基層組織工作浮於表面,對可預見的矛盾沒有做過深、過細、過實的工作,不能與羣衆進行心貼心的交流與溝通,容易導致矛盾激化。

二是羣衆基礎比較薄弱。在當前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利益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羣衆訴求日益多元化、複雜化和利益化的形勢下,農村基層組織忽視社會管理,缺少與羣衆的溝通交流,對羣衆關心不夠,發現矛盾、化解矛盾的行動遲緩、水平不高,組織力和號召力不強,羣衆有了矛盾直接找鄉、縣解決,甚至採取上訪、鬧訪等方式,從而影響社會治安。

三是基層綜治工作有待加強。對特殊重點人羣的管控工作有待進一步落實、完善,其中流動人口管理、重點人口管控等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環節。農村基層力量薄弱,對重點人羣的管控仍存在空檔問題,鄉鎮基層力量嚴重不足,有待加強完善。

三、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對策

要減少影響農村安全穩定的因素,提高農村基層社會管理水平,要適應新形勢的發展,有針對性地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

一要加強農村組織建設。基層各級黨委要進一步提高依法辦事,依法管理,依法處理各種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提升基層組織做羣衆工作的水平,提高基層組織的號召力和控制力。

二要完善矛盾化解機制。針對影響農村基層社會穩定的主要是面廣量大的各類矛盾這一特點,要建強基層調解組織。完善人民調解隊伍結構,吸收具有一定學識、一定基層工作經驗、熟悉法律知識、會做羣衆工作的人員擔任調解員,加強調解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調解隊伍的素質。

三要加強普法宣傳教育。廣大羣衆、村社幹部缺乏法律知識是影響農村基層社會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因,爲此要廣泛開展法律進農村、法律進社區活動,加大法制宣傳力度,教育羣衆要誠信守約,尊老愛幼,鄰里和睦,正確處理婚姻家庭和鄰里糾紛;加大對羣衆的心理疏導,引導羣衆通過協商、調解等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解決矛盾糾紛,避免非理性的衝動。

四要加強綜合治理工作。基層綜合治理工作關係到農村基層社會穩定,要進一步加強基層綜合治理工作,順利開展農村基層綜治工作。

對農村調研報告篇2

金融危機下我國的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那個讀了大學就有”金飯碗”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爲社會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那麼,作爲這個問題的關鍵人物大學生心裏是怎麼想的,他們的職業規劃情況又如何呢?對此,我在湖南財專和互聯網上對一些同學進行了調查。

此次練習,我去了一所既有國中又有國小的農村塾校。在那邊,我發覺了一個獨特的現象:在職教師寥寥無幾,而代課教師卻佔了大都。

我不由狐疑了:如今的師範生都說就業堅苦,有的畢業好幾年了也異國找到工作,爲甚麼這裏另有這麼多的代課教師呢?因而,我對這裏的代課教師進行了一番查看。

(一)代課教師大量存在的因爲

這裏地處偏僻的農村,交通不便,離縣城得波動三四個小時。本地的年青人都到外埠打工去了,剩下老弱病殘看家,趁便帶帶孩子。農村教師每個月除了領國度法則的那點工錢以外,並異國其他的補助。在職教師得在這裏工作起碼6年纔有資格申請調離。如今的師範生畢業時差不多已經21、22了,加上6年,都快30了。

基於上述因爲,很多師範生畢業後甘心託干係進城鎮的黌舍,哪怕那些現象已經趨於飽和狀況,也不肯去農村任教。

代課教師大都爲黌舍附近的長住人口,農村塾校的教師奇缺現象,無疑爲他們創設了前提。

(二)代課教師的學歷

他們之所以被稱爲代課教師,說普通一點也便是“臨時工”,因爲他們異國與黌舍簽訂正式的公約,異國經過議定正規的.教誨渠道獲得教師資格證,異國正式的式樣。有的只念了國中,有的只念了高中,有的經過議定自考或函授獲得別的大學文憑,卻因爲國度有關於代課教師轉正年齡不得超出35歲的法則而只好連續代課。

(三)代課教師的報酬題目

從黌舍帶領那邊我明白到,教誨部分估計撥給代課教師的工錢有600元,可是因爲如今農村塾生的膏火不收了,黌舍的滾動資金少了,黌舍就的從代課教師的工錢中抽取一部分作爲黌舍的滾動資金,如許到代課教師手裏的,只有400多一點了。

400多一點,我的天。我不由感喟,這要比在職教師幾乎少2倍了,何況代課教師今後還異國退休工錢,這點錢怎樣養家餬口生涯呢?

(四)代課教師的心態題目

以黌舍的於教授爲例,她代課已有25年了,5年前她經過議定自考獲得了國小教誨的本科文憑,可是她的年齡已經超出了35歲,不能獲得正式的式樣。

在他人看來,像於教授如許來黌舍代課,每個月的工錢又有了,家裏的農業出產也跟上了,一年能有很多收益呢。

經過議定和於教授的反覆漫談,我才知道,於教授的內心裝着很多苦水呢。

這裏的黌舍履行的是坐班制,加上黌舍教師的緊張不敷,一個教師每每要上好幾個班級。於教授說,平常還好,如果趕上農忙時節,她早上去黌舍之前就把糧食曬在院子裏,如果碰到變天了,就只好等雨水把糧食沖走了。“我不大略看到要下雨了,就跟門生說不上課了,我要回家收糧食吧。”於教授苦笑着說道。

談到代課教師的報酬題目,於教授也覺得挺屈身的。她說本身對門生付出的心血其實不比在職教師少,偶然還遠遠超出了,可到頭來獲得的呢。我們都是寫臨時工,隨時都大略下課,今後還異國退休工錢。不過於教授又說,固然是如許,可當她抱着冊本走進講堂,看到孩子們那一雙雙苛求知識的眼睛時,她的那些抱怨、那些懊惱,都拋之腦後了。她也不知道爲甚麼。

(五)幾點值得評論辯論的題目

1、國度既然允許了代課教師的存在,那是不是可以得當的改進一下他們的報酬呢?比如,實行着給那些在教誨戰線上工作了幾時年,做出了很多貢獻的代課教師一點嘉獎,今後發一點退休工錢,哪怕只有爲數不多的一點,也不至於讓他們感觸老景悲涼吧。

2、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代課教師也有一顆進步的心,原因來爲期間的限制,他們沒能接納正規的高檔教誨,如今他們參加了自考或函授獲得了大學文憑,卻又趕上了國度對代課教師轉正年齡的限制,這是不是是讓人感觸很遺憾呢?

3、如今大學擴招,師範專業的畢業生更多了,面對畢業生們一個勁兒地往城鎮黌舍跑,哪怕是託干係,而農村塾校卻門可羅雀的近況,國度是不是可以採納一些辦法,鼓勵師範畢業生去農村任教呢?

對農村調研報告篇3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和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使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爲了改善生活,增加收入,這些佔勞動力(18歲-60歲)總數8%的已婚剩餘勞動力也都紛紛向城市轉移。這些轉移的已婚勞動力中男性佔98%,從而在農村就出現了一些留守婦女。這些留守婦女大多仍在農村從事農業,照顧老人和孩子。近期,xx鄉婦聯通過召開村婦代會主任和部分留守婦女座談會,調查問卷,入戶走訪等方式對本地區留守婦女的婚姻家庭狀況進行了調查。

一、基本婚姻家庭狀況

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這些留守婦女家庭只有50%是穩定的,婚姻是幸福和諧的,而這些家庭的夫妻年齡基本都是45歲以上;有40%的家庭是有矛盾的,夫妻之間是不和諧的;另有10%的家庭因此已破裂或處於破裂邊緣的。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在全鄉每年40個左右的離婚婦女中,留守婦女足足佔了一半。

二、家庭不穩定不和諧的原因

(一)改革開放30多年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對人們思想觀念產生巨大沖擊和影響。尤其大城市的環境極具誘惑力。一些外出打工的男性賺到錢後禁不住誘惑,其行爲似乎印證了"飢寒起盜心,飽暖思淫慾"這句古話,直接導致家庭破。一些男性儘管還維持着原有家庭,但他已看不上那個只顧在家幹農活的"黃臉婆".這種狀況導致婚姻家庭不穩定不和諧的在整個留守婦女中佔有33%.

(二)農村人受教育程度低,遇事缺乏理性思考,加上自身責任心不強,導致在外打工不是爲家裏賺得補貼,而是隻顧自己享受或盲目搞投資,最終還欠下了外債,從而導致家庭不和諧乃至破裂。

(三)留守婦女自身思想守舊,生性多疑,對外出打工的丈夫缺乏信任。而外出打工的丈夫經過大城市的薰陶,視野開闊,思想開放,性格開朗大方,這些又是一些留守婦女眼裏所不能容忍的。無辜的丈夫又不能包容這一切,從而導致家庭矛盾重重。

三、留守婦女對婚姻家庭的心理狀態及期盼

(一)對於年齡偏大的留守婦女,她們比較關心的是丈夫在外所從事的工種、安全性、收入和生活狀況,並不擔心會發生影響家庭或破壞婚姻的問題。因爲她們對自己多年來的婚姻家庭有信心,尤其她們確信年紀已漸成熟的孩子是維繫她們婚姻生活的牢固紐帶。她們當中多數所期待的是等孩子念高中或讀大學後,自己把家中的土地出租或轉讓他人,隨丈夫一起外出打工,少數年齡偏大的婦女仍願意留在農村務農。

(二)對於45歲以下的留守婦女儘管她們也關心丈夫在外邊的冷暖和安全,但她們更擔心年富力強的丈夫禁不住繽紛世界的誘惑。她們有的通過隨時打電話方式監督丈夫;有的想盡辦法阻止丈夫外出打工;而有的婦女則表現爲無可奈何之狀,她們認爲婚姻都是命中註定的事;另外也有個別留守婦女能以積極的心態對待丈夫的言行,在努力改變自己,加強自己與丈夫之間的溝通交流。

四、改善留守婦女婚姻家庭不穩定不和諧狀況的對策措施:

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爲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加強和諧家庭建設,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採取綜合措施維護留守婦女健康和諧的婚姻家庭秩序。

(一)大力加強家庭榮辱觀教育,樹立健康的婚姻家庭觀念。榮辱觀是引領社會風尚的一面旗幟,通過有針對性的開展婚姻家庭榮辱觀教育,讓人人都樹立健康的婚姻家庭觀念,明白哪些是應該堅持的,哪些是應該摒棄的;清楚那些是健康的、美好的、高尚的;哪些是庸俗的、醜惡的、低級的。同時讓全社會的人都對那些追求醜惡生活方式的人投去鄙視的目光,讓她們無地自容。

(二)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意識和家庭責任意識。大力弘揚家庭美德、個人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同時各用工單位要創造條件,多組織外出務工人員開展健康、文明向上的活動,緩解外出務工者心理壓力,引領他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三)加強對婦女文化教育,培養留守婦女形成"聰慧時尚、自信堅韌"的時代精神。留守婦女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一般只具國中以下文化,而文化程度越高,處理家庭問題越富有理性。

(四)發展鄉鎮企業,增加當地就業機會,是剩餘勞動力離土不離鄉或充分做好"農田"文章,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的精品農業,引導農業向現代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方向發展,通過發展優勢產業減緩外出就業壓力。

(五)相關機構要加強對留守婦女的法律援助和保護。在處理留守婦女離婚案件中,涉及財產分割時要充分保護弱勢羣體權益,多給予留守婦女在財產方面相應的補償。

對農村調研報告篇4

一、全縣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現狀

鎮賚縣所轄11個鄉(鎮)、場,487個自然屯。農村常住總人口 22.23萬人。截止到20xx年底共解決高氟水、污染水、錳鐵超標等農村飲水不安全村屯325個,已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325處,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17.51萬人,佔農村總人口的78.8%,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取得了較好成績。但自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實施以來,由於自然災害、缺少建設及維修養護資金、建後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原因,導致全縣農村多達120餘處安全飲水工程已經停用,其中:20xx年冬天凍層深度達到2.6米,管網凍壞46處;缺少電力設備配套資金未用11處;水質鐵錳超標停用45處;管理工作不到位、運行經費不足、農民用自家小深井等停用18處, 僅205處工程能夠正常使用,全縣農村飲用安全水的人數不足14萬人,佔農村實施安全飲水工程總人數的80%,佔全縣農村常駐總人口的63%。全縣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利用率正在逐年呈下降趨勢。截止到目前全縣農村還有162個自然屯、4.72萬人,由於村屯小、分佈零散,地方配套資金較大等原因沒有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

二、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農村居民對安全衛生水的認識存在誤區現如今,由於部分農村居民健康觀念滯後,制約着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建設、管理和發展:一是大部分羣衆把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當做是政府的一種福利,認爲這都是政府的事情,投工、投勞、投資等建設、維護、管理、運營等問題與自己沒多大關係。二是一部分羣衆認爲農村安全飲用水只能滿足農戶日常生活用水,畜禽及部分生產用水還得靠農戶自掘深井解決,實用性不強。三是還有個別羣衆對安全飲水與健康的關係認識不深刻等。

(二)缺乏有效的運行管理機制大部分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項目都是由鄉鎮政府協調申報、水利部門組織實施。項目工程建成後,鄉鎮政府和職能部門一般都認爲任務完成了,對後期自來水廠的運營沒有進行研究指導,缺乏有效運行管理的長效機制。目前,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管理責任主體不明確,絕大多數只簡單地交由村集體管理,管理存在多樣化和簡單化,沒有形成良好的運管機制。在村級財力不足、精力有限,鄉鎮政府和職能部門扶持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下,使已經實施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正在逐年走向半癱瘓狀態。

(三)其他方面一是20xx年以前工程由於設計、施工或土質問題,有的地方村屯供水管道深埋不夠,不能完全抵禦嚴寒,致使部分村屯供水管網經常冰凍損壞,半年無法供水。增大了運轉和維修成本,甚至無法正常使用。二是現階段大部分村屯實現不了全天供水,只能是定時段供水。農民在農忙時節往往錯過供水時段或需要留專人在家蓄水,不方便生產、生活。三是有的村屯小、分佈零散,獨立運轉經費不足。

三、加強農村安全飲水工作管理的幾點建議

依照**政發**6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工作實施意見》要求,儘快制定符合我縣實際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實施辦法》,着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要加強宣傳,把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宣傳到位。讓農村幹部羣衆深入理解安全飲水是國家重視、投入較大、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保障廣大農民及子孫後代健康的民生大事,從而引起高度重視和廣泛參與。

二是要明確主體責任。工程建設依然採取水利部門組織實施,鄉(鎮)、場配合的建設模式;管理責任主體爲鄉、鎮政府及其水管部門,負責《實施辦法》的貫徹落實,設備維修、設施維護、運營監督的組織管理工作。

三是吸納社會資金參與管理。可以採取個人承包或租賃等經營方式。同時考慮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有其公益性的特點,也不能完全市場化,不能以營利爲目的,所以政府在調控水價的前提下,從水費中提留一部分作爲飲水安全運行維護專項經費。大的維修改造項目由縣鄉兩級政府承擔。承包或租賃經營的好處是從管理到經營上規範、着實、可持續性強,也便於羣衆監督,提高服務質量,方便羣衆生產、生活。

四是要深入調研,形成長期有效的管理辦法。縣政府應責成水利局和各鄉鎮政府,調查掌握全縣安全飲水工程現狀,特別是已經停止運營的120餘處自來水廠的恢復運營的可行性評估及維修方案。通過調研,形成全縣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長期有效的建設和管理辦法,使正常運營的逐步提高飲水安全標準,可維修恢復使用的自來水廠儘快運營。

總之,農村安全飲用水關乎全縣農村百姓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關乎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必須引起縣鄉兩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關注。把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當做一項產業去管理和經營,是農村現實社會發展的需要,是農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讓農村居民喝上乾淨水、放心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要逐步提高飲水安全標準,切實把農村飲水安全成果鞏固住,不反覆。

對農村調研報告篇5

一、現狀與問題

調查發現遵化鄉村,有在原宅基地上擴建的;有在承包土地上新建的;有將承包地換給他人建房的;有給已出嫁女兒建房的;有給戶口已遷到城鎮就業者建房的;有在本村購房的居住。造成目前農村宅基地現狀,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制度上的,也有工作方法上的。從現狀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大宅院現象。農宅逐步擴大,佔地面積已是批准使用面積的2—3倍,並有難以控制的態勢,尤其是遠離市區的劉備寨、平安城等鄉鎮農村,戶均佔地0.6畝左右,高的近0.9畝。據瞭解,xx市出臺了“超出農宅批准面積部分抵頂承包地或口糧地”的減負政策。從此,承包地和口糧地逐步的進入了宅院,宅院從最初的3分變成了現在的6—9分。部分居村邊的農戶乾脆把所有的口糧地全部圈入院內,是方便了羣衆生產生活,減輕了農民負擔,但大面積的耕地被佔,超批准面積建住宅等違法佔地行爲逐步的合法化,形成了難以控制的圈佔風,給土地管理工作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後患和惡果。

(二)未經批准建住宅、未批先建、批一建二、超批准面積等違法建住宅問題嚴重。部分由於指標問題未批先建;部分由於建房戶與村委會關係緊張,不予通過和上報,最後未批先建;部分仰仗與上級政府、村委會等關係超批准面積建住宅,甚至批一建二,尤其是村兩委換屆選舉期間,部分想當村主任、村書記的人,以宅基地許願、承諾,私批私放宅基地,造成大量違法建住宅現象。

(三)無規劃建住宅現象。走進村鎮不是整齊劃一的新村,而是與文明生態相勃的無規劃農雜大院。鄉鎮村規劃嚴重滯後,部分村是前20年的規劃,相當村沒有規劃。建住宅只需建房戶自己選址,自行放線建設,那裏有地、那裏好就在那裏。農村宅基地管理弱化,相關部門職責不清,村兩委失職或亂放,是造成私搭亂建農房現象嚴重、宅基地混亂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四)建住宅安置問題嚴重。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後,爲鼓勵農民加強農田經營管理,國家推出經營使用權30年不變政策。決大多數村當時將全部土地按現有人口予以了分包(沒有預留地),並簽定了30年不變的經營合同。雖着村民生老病死、遷出遷入,二十餘年後農村人口變化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過去十餘口的家庭現存5人左右,原來的三口之家現已子孫滿堂。按照宅基地審批條件,宅基地是雖批了,但無處安置建房已是司空見慣。合適的地方是別人的承包地,被圈入了他人宅院。據手持批文無地建房羣衆反映:“兌換地塊太難了,遠處村外1畝也換不出村邊的2分地,甚至要花大價錢去買,每處高達6—9萬元。去自己的承包地吧,離村太遠,聽說還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我們真是走投無路了,批了2年了就是沒地方,找了政府幾次了,至今也沒有解決”。

(五)宅基地糾紛案件頻發。有歷史的、有現實的;有客觀的、有主觀的;有積怨鬥氣的、有胡攪蠻纏的……但是,其主要表現有侵犯權益、界址不清、遺產歸屬、私自買賣、擅自批劃和實施舊村調整改造規劃不徹底、不公正等六大類,尤其是隨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開展,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土地整理爲目的的舊村改造、居民點搬遷等相繼實施,社會對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多,由此也引發了土地權屬爭議的明顯上升,尤其是農村宅基地糾紛表現更爲突出。

二、思考和建議

1、加大法制宣傳和教育力度。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運用多種形式對農村居民加強村鎮規劃的宣傳,教育農民必須服從規劃,自覺遵紀守法,依法保護自身權益。

2、加速文明生態村建設。進一步落實農村小城鎮規劃,嚴格按規劃實施村鎮建設。國土、規劃等職能部門應加強對農村宅基地的審批和規劃管理。進一步加大鄉鎮國土所對村鎮宅基地的管理,在強化規劃管理的同時,建立農村人口居住地管理網絡,理順人戶分離關係,防止有人多處批地,多頭建房,堅決剎住違規佔地建房之風。擅自在承包地上建房,改變土地用途的,必須依法收回承包權。堅持規劃先行,着力推進農村環境整治、舊村改造、新村建設。

3、取消“超出農宅批准面積部分抵頂承包地或口糧地”減負土政策,建立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對超出農宅批准面積部分的土地的實行有償使用,並適當提高使用價款,徹底遏止宅基地圈佔風,從根本上控制大宅院現象。

4、加大對違法建住宅、非法批准建住宅行爲的打擊力度。嚴肅查處鄉鎮、村兩委幹部利用宅基地賄選行爲,一經發現,嚴肅處理,提請組織部門取消其參選資格,並追究其行賄責任;同時,進一步加大對未批先建、超批准面積、批一建二等違法建住宅尤其是未經批准和批一建二建住宅行爲的打擊力度,該移交移交、該拆除的堅決拆除,徹底打消其僥倖、觀望心裏,遏制違法建住宅。

4、加強調研,總結經驗,完善相關政策。建議市委、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進行一次農村農宅管理課題工作調研,深入農村,從土地承包、農村人口、宅基用地審批與安置、生活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等方面解剖分析,科學的制定新農村建設五年、十年建設規劃,完善、調整相關惠民減負政策制度,推動工作開展,保持農村穩定,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4、加強對農村宅基地糾紛調解的方法與技巧的研究。要掌握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和解決糾紛的必備業務知識,更要講究恰當的調解方法與技巧。要在日常工作中刻苦實踐,勇於探索,不斷創新,總結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紮實做好新時期農村宅基地糾紛的調解工作。

對農村調研報告篇6

通過深入基層、深入羣衆,加強調查研究,聽實話、查實情,切實掌握第一手情況,爲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可靠依據,是開展密切聯繫羣衆“三項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三項活動”開展以來,我先後到彭水、秀山、酉陽、黔江等區縣農村瞭解情況,又到市工商局對口扶貧的xx區鐵鋒鄉開展“三進三同”、“結窮親”和“大下訪”活動,在增進羣衆感情、歷練工作作風的同時,以進村入戶、開院壩會等多種方式聽取基層和羣衆的意見和建議,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調查研究,對農村民生問題重點關注思考。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爲加快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進程,在全國率先免去農業稅,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同時還廣泛推行社保、低保和新農合等農村社會保障措施,同步提升了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廣大農民羣衆真正得到了實惠,他們都發自內心地感謝共產黨,感謝市委、市政府的好領導。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啓動了“兩翼”農戶萬元增收計劃,在田間地頭,在農家村舍,我強烈感到“兩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春潮涌動。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處於關鍵時期,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感到一些涉及民生的問題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第一,實現“兩翼”農戶萬元增收,要進一步加強農村產業規劃,不斷改進扶貧濟困方式方法

我國農戶經營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單靠一畝三分地,分戶經營,小打小鬧,解決溫飽尚可,卻難以致富奔小康,其根本的出路在於走規模經營、集約發展、科技興農的路子,徹底改變農村刀耕火種、土中刨食的傳統農作方式。當前,農村通過幹部帶頭幫促、農戶自發探索,種養殖業項目如雨後春筍。例如萬州區鐵鋒鄉在大力發展獼猴桃、山胡椒、楊梅、油桐、青蒿、茯苓、梔子花、野雞、山羊、肉牛等20餘個品種,但由於缺少大的產業規劃,種養殖分散,生產粗放,形不成產業“鏈條”。該鄉桐元村支部書記謝家寬同志就深有感觸地講:“我們村的紅陽獼猴桃品質非常優良,就是規模太小,形不成品牌效應,只有大規模才能出大效益”。全市“十一五”規劃中對農村產業發展進行了宏觀層面的規劃,涉農部門從宏觀層面也提出了一些區域性佈局的意見,但是,無論是市還是區縣層面的規劃,都難以落實到鄉村,基層特別是廣大農民還是一片茫然。建議市發改委、農委、農綜辦等部門和區縣進一步抓好和優化農村產業發展規劃,根據全市的資源分佈、地理交通優勢、水土條件、產業基礎等進行科學系統的產業發展空間佈局規劃,特別是種養殖業區域佈局項目要具體,具有操作性,每個項目要形成規模、形成產業鏈。在制定發展項目規劃後更要抓好實施,無論是公司加農戶還是專業合作社等組織形式,都應該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要加強規模和集約經營的引導,強化技術培訓和經營管理,充分激發農民創業增收的動力,形成大批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農產品馳名品牌和地理標誌,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

加強資金幫扶、物質幫助,對解決貧困戶當前困難和問題固然重要,但要真正脫貧致富,就一定要把鄉村幹部的精氣神提起來,把貧困戶的“志氣”扶起來,提升鄉村幹部幹事創業的精神,增強廣大農民脫貧致富的信心,這纔是治本之策。調研中一些村幹部和羣衆反映,由於貧困戶獲得救濟慰問的機會較多,一些農民羣衆“等靠要”思想嚴重,紛紛爭戴“貧困帽”、搶着“吃救濟”,導致認定貧困戶、低保戶已經成爲關係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個焦點問題。建議市扶貧辦、市民政局等相關部門和區縣進一步探索改進農村扶貧濟困工作的方式方法,堅持開發式扶貧、開放式扶貧,適當減少單純的救濟式行爲,把重點放在改善基礎設施、扶持產業項目、搞活市場流通、開展技能培訓等舉措上。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幹部羣衆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提神扶志上狠下功夫,把思想“脫貧”作爲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真正解決羣衆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問題。同時,要進一步探索完善貧困戶、低保戶的認定標準和程序,切實把好事辦好,維護好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局。

第二,抓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進一步強化規劃管理,大力開展村容鎮貌整治

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日益強烈,農村新建住宅增多。在“兩翼”地區,許多新建的農民新村寬敞亮麗,新落成的民居星羅棋佈。但與此同時,不少地方佔用了大量良田沃土,新建民房還是火柴盒式的單面瓷磚房子,佈局結構不合理,零亂無序,和大自然極不協調。雖然市建委和部分區縣建委專門爲新農村建設印製了特色民居圖紙並免費提供,但許多村民不知道,也沒有基本農田保護意識和景觀規劃意識,把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用來修了一堆垃圾建築。建議市城鄉建委、國土局等相關部門和區縣應高度重視這一問題,特別是“兩翼”農村良田不多,涉及今後子孫後代生存問題,搞建設一定要集約用地,少佔良田沃土。同時,要大力推廣具有地方特色的巴渝民居,使村民的房子不僅經濟適用而且美觀舒適,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以達到“現代都市+美麗鄉村”的城鄉統籌大格局。因此,必須採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和嚴格農房審批程序,做到一戶不漏的從房屋選址到建築風貌全過程監管到位。

村容鎮貌體現農村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城鄉差別的直接表現之一就是環境衛生和村容鎮貌。調研中看到集鎮和農戶“髒、亂、差”比較普遍,白色垃圾隨處可見,房前屋後垃圾成堆,“四害”孳生,人畜混雜、廁廄不分的現象較突出,當地農民羣衆已習以爲常,部分鄉鎮幹部也視而不見。建議市級相關部門和區縣把城市環境整治工作拓展到廣大農村,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潔淨家園”的村容鎮貌整治行動,將其作爲統籌城鄉發展、建設“五個重慶”、提升農村文明程度、改善農村民生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力爭通過一兩年的集中整治,使廣大農村幹部和羣衆在思想觀念、文明素質、衛生習慣上有一個徹底的轉變,讓農村“髒、亂、差”的狀況從根本上得到治理,以提高廣大農村羣衆的生活質量,真正把xx建設成爲衛生整潔、環境優美、城鄉一體、人居和諧的幸福家園。

對農村調研報告篇7

消防安全作爲社會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社會經濟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但公共消防安全基礎建設滯後於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短時間內徹底解決不現實。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找到消防工作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模式和基本途徑,才能儘快解決影響消防工作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爲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消防工作開展,現結合我縣實際重點談一下農村消防工作。

我縣有16個鄉鎮,其中城關鎮是縣政府駐地,各鄉鎮的消防工作差異比較大,基礎較好的有鎮,其中鎮與轄區內企業已聯合建有政府專職消防隊。現就各鄉鎮消防工作存在的普遍問題及應對措施談幾點看法:

一、農村消防面臨的問題

(一)農村消防工作仍存在盲區。農村消防工作起步較晚,一些鄉鎮領導及村幹部對農村消防工作認識不清、重視不夠、措施不力,導致農村消防工作仍停留在一般性的部署和要求上,出現上級佈置抓一陣,節假日時忙一陣的普遍現象,對個別火災頻發地方熟視無睹,沒有及時採取治理措施。另外,農村消防工作缺乏專項經費保障,尚未建立起運行有效的農村消防經費保障機制。由於經濟落後,各級政府未將農村消防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導致消防工作的開展舉步維艱,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嚴重缺乏,歷史“欠帳”太大,僅有的經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正常開展農村消防工作、配備消防基礎設施等問題。

(二)消防安全責任制度落實不到位。,第一,沒有認真兌現所簽訂的責任狀,這項工作雖然每年都要進行,但多數是一簽了事,每年簽訂的消防安全責任書形同虛設,沒有去認真對照檢查和總結評比,工作好與不好一個樣,罰得不癢不痛。第二,對火災事故責任追究不到位。只做到了嚴懲肇事者和相關責任人,而對那些平時疏於管理防範,發生火災後又未組織起有效撲救的責任者顯得有些手軟。特別是發生火災後,沒有及時做好宣傳動員,認真吸取火災事故教訓,總結經驗,反思問題,查找不足,尋求對策,事情出了就一了了之,導致幹部羣衆未受到應有的教育。

(三)消防宣傳教育力度不夠。消防宣傳教育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相當一部分幹部羣衆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知識缺乏,法制觀念不強。特別是鄉級政府沒有把消防宣傳工作擺上議事日程,無固定的宣傳陣地,致使農村消防宣傳成爲消防工作的一個死角,從而導致多數村民消防知識缺乏,消防法律意識淡薄。

(四)村鎮規劃達不到具體要求。隨着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以城市爲依託的農村小作坊、小廠房、小車間增多,且這些小作坊、小廠房、小車間普遍存在“三合一”現象,從建設到投入使用,使用了大量的易燃和可燃材料,消防設施建設與經濟發展不能同步,形成許多先天性的火災隱患。

(五)農村、社區、家庭和“六熟悉”,“九小場所”的消防監督管理得不到很好的落實。河南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有關規定已出臺,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職能逐步得到落實。但警力嚴重不足,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職權還沒有真正發揮出來,大隊更是無法顧及,在農村。社區、家庭和“六熟悉”,“九小場所”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還存在着盲區。

二、加強農村消防工作的措施

(一)落實政府消防安全責任制,健全農村火災防範機制。各級政府要將農村消防工作列入議事日程,爲了更好地使各鄉鎮政府履行政府職能,落實農村消防工作職責和任務,鄉鎮政府就作爲最基層的一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本鄉鎮的消防工作與其他各項工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抓緊、抓好,讓鄉鎮領導擔負起做好農村消防工作責任。爲此,農村消防安全目標責任書不是簽完就算的事情,應該充分發揮它的效力和作用,明確獎懲,落實責任,重在考覈,使農村消防安全目標責任書能夠成爲推動農村消防工作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此基礎上,各鄉、鎮政府的領導和村委會領導簽訂責任書,並同經濟利益掛鉤,獎懲兌現,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以此強化各級領導對消防工作的責任感。同時鄉(鎮)政府應設立防火安全工作辦公室,協調部署農村防火工作,解決農村消防設施和消防隊伍建設等問題。村委會應設立防火安全工作組,制定《村民防火公約》,組建義務消防組織(隊),開展防火巡查,及時發現和清除火災隱患,形成人人蔘與、羣防羣治的氛圍。

(二)營造良好的農村消防安全環境。一是改善農村房屋條件,嚴格執行村鎮消防規劃,使房屋街道建設符合消防安全佈局;戶與戶之間要有足夠的防火間距,提高房屋耐火等級;二是摒棄農村電線敷設零亂無章的舊做法;加強室內取暖做飯等用火管理,杜絕竈間堆放柴草,消除火災隱患。三是逐步轉變農村生活習慣,加強農村草垛治理,村委會要督促村民將草垛進行統一堆放和管理,儘量使草垛不再進村。

(三)加強農村消防宣傳。農村消防宣傳教育工作要做到層層有人管有人抓,有針對性地開展春防、夏秋收季節的宣傳教育。同時,要因地制宜,發揮地區特色,充分利用趕集等村民相對聚集的時機和場所,懸掛消防宣傳標語、口號,將消防宣傳搬進集貿市場。要充分發揮村委會廣播、農村文化娛樂活動的作用,將消防知識融匯其中。農村消防宣傳要注重從娃娃抓起,本着"教育一個人,影響全家人"的出發點,抓好對中國小生的宣傳教育,建立消防安全教育長效機制,通過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問答、競猜、遊戲、漫畫、滅火演練等活動,向學生傳授防滅火和逃生自救常識。

(四)發揮派出所監督管理職能,加強消防監督管理。充分發揮基層派出所對轄區情況熟、聯繫多的優勢,深入貫徹《河南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規定》,進一步明確安派出所的工作責任、監督權限、執法程序,全面推進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彌補消防監督幹部不足的問題,切實加強派出所對農村消防工作的監督指導,要定期組織民警進行系統、針對性強的農村特色的消防知識培訓,不斷提高基層派出所民警的消防業務水平和消防監督管理水平,使廣大民警發揮好消防監督檢查的職能作用,形成消防爲主、多警聯動的格局。公安派出所要加強對農村消防工作的監督和指導,督促和協助鄉鎮人民政府、村委會落實責任,建立健全消防組織,制定工作措施,開展好消防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

對農村調研報告篇8

按照區委《關於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實施意見》要求,我局認真組織開展了大討論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全體幹部職工進一步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和把握,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上來,統一到中央和省、示範區、區委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通過這一階段深入的調查研究和思考,我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和不足,調研如下。

一、我區農村公路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在示範區黨工委和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區農村公路得到了迅猛發展,截至目前,全區農村公路總里程爲286.51公里,其中縣道93.68公里,鄉道23.27公里,村道166公里,二級公路47.58公里,三級公路83.6公里,四級公路155.3公里,全區農村公路中瀝青混凝土路163.5公里,水泥混凝土路123.1公里,公路密度227.3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全區88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基本形成了九縱六橫的公路交通格局。農村公路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城鄉一體化建設,爲我區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我區道路管理養護體系現狀

目前,我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按照區政府20xx年制定的《關於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執行,將農村公路養護分爲日常養護和養護工程。農村公路日常養護按屬地管理原則,由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實施,鄉鎮設立道路辦,配備2名管理人員,通過區鄉聯聘、鄉用鄉管,對養護人員實行合同養護。區交通局負責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安排養護工程計劃,區公路站具體組織實施農村公路養護工程,並對鄉鎮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和考覈,各鄉鎮道路辦負責對養護人員的日常檢查考覈。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管理資金由交通局和鄉鎮共同對半承擔,根據考覈結果,交通局將日常養護資金撥付鄉鎮,再由鄉鎮計量支付。農村公路路政管理由區公路站路政隊負責全區農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並指導各鄉鎮具體做好本轄區內公路管理工作。

三、我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還較爲滯後;管理養護責任不能全部落實,養護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養護機制缺乏活力、養護質量不高;鄉鎮養護管理投入和重視程度不平衡等,直接影響我區農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車安全和長遠發展。具體表現在:

1、養護資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區公路養護資金還未納入財政年度預算安排,僅靠省交通廳撥付的正常養護經費用於公路養護,資金缺口較大。同時,由於燃油稅費的改革,不再徵收拖拉機等養護費,造成養護經費嚴重短缺。每年只能根據省上撥付的養護資金情況,本着先急後緩的原則,制定養護計劃,致使有些道路需要維修養護因缺少資金而不能實施,迫使道路待病運行,更增加了損壞程度。

2、由於各鄉鎮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重要性認識不夠,對農村公路日常養護投入不足,養護管理長效機制尚未建立,加之少數羣衆整體利益意識差、法制觀念淡薄,致使鄉、村公路的路產路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

3、治超工作存在困難。由於農村公路技術等級普遍較低,加之我區交通路網發達,一些超限運輸車輛對農村公路造成一定損害,目前,由於我區沒有國、省幹線公路,無法設立治超檢測站,對農村公路治超,僅靠一輛流動檢測車進行,從根本上無法解決治超問題。

4、養護管理機制不健全。各鄉鎮雖都設有道路辦,但還沒有完全建立起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管理機制,養護管理人員少,以至於個別村道存在失養現象。對於大中型養護工程,存在養護機械裝備短缺,養護工程以人工操作爲主,與規範化養護體制不相適應。

四、我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要求

按照省政府《關於印發陝西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陝政發〔20xx〕72號)要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按照統一領導、縣管爲主、分級負責、各方支持的原則進行,各縣級人民政府爲本轄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責任主體,具體負責籌集和安排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監督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的養護工作,組織協調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按照有路必養,確保質量的原則,應納入政府的財政年度預算,並應隨着農村公路里程增加、技術標準提高和地方財力增長,逐步增加養護資金。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費主要由市、縣財政按比例承擔,縣級財政統籌安排,市級財政給予補助,具體安排標準爲:縣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鄉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費和日常養護費,實行分專戶儲存,單獨覈算,專款專用,接受本級財政部門和上級交通主管部門監督檢查。

五、幾點建議

1.建議區上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納入區財政年度預算安排,專項列支,用於化解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投入不足,實現農村公路“有路必養、養必良好”,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道路的建設成本。

2、進一步健全鄉鎮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制,按照區政府制定的《關於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明確以政府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主體,交通局爲行業管理責任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加快鄉鎮政府管理養護體制的建立健全,配齊養護人員,加大管理的力度,使農村公路管理在組織、制度、養護標準、考覈、資金保障等各方面規範化、制度化。

3、實行管養分離,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進一步深化交通行業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實行管養分離,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建立專業化、機械化的養護施工隊伍,使全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更加標準化、科學化。

今後工作的思路和具體措施: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按照交通工作要服務於經濟發展,要服務於新農村建設、服務於羣衆快捷方便出行和實現標準化、規範化、集約化、人本化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農村公路養管工作,進一步強化農村公路養管措施,力爭用一至二年左右的時間,建立符合我區農村實際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和運行機制,保障農村公路的.日常養護和正常使用,實現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的正常化和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