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農業農村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農業農村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農業農村工作的調研報告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當前,我鎮正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期,也正處在加快發展的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xx”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我們必須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爲引領,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穩步推進農業發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轉型跨越,推動我鎮經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

一、農業農村工作發展現狀

我鎮現有涉農辦事處x個,共x個行政村,農戶數xxxx戶,農業人口xxxx人,耕地面積xxxx畝,農民專業合作組織xx個。近年來,我鎮上下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農村工作始終堅持上級黨委、政府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以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爲主線,以項目建設爲支撐,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積極推廣特色產業種植,努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深入實施移民扶貧開發,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機制,促進農民創業增收,農業優勢產業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較好增長勢頭,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1、特色產業穩步發展。以發展現代休閒農業爲主題,引導羣衆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效益農業、節水設施農業,形成了以農家樂爲主的特色產業。

2、農業產業標準化體系日漸完善。以基地爲依託,以市場爲導向,着力培育和發展大場大戶,推動區域內主導產業的優化升級,以獅山茶場客家風情園爲代表,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生產,帶動了周邊xx多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直接解決了xxx多人的就業問題。xx年引進茶葉新品種黃金芽等優良品種在xx分場建立高產示範基地,目前基地面積xxx畝。

3、城鄉一體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堅持高起點定位,以建設佈局合理、設施配套、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新農村爲目標,以項目爲抓手,農戶參與爲主體,社會幫扶爲補充,以整組推進爲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場試點村爲突破,全面創新農業和農村經濟體制機制,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推進農村道路鋪築,農村危舊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斷改善農村發展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4、生態環境治理持續推進。緊緊圍繞實施“生態立鎮”發展戰略,紮實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狠抓措施落實,組織實施了林業特色產業、重點生態公益林、新農村綠化美化等林業生態建設項目,全鎮林業生態建設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5、扶貧開發工作成效凸顯。搶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貧開發項目實施的機遇,動員組織廣大移民羣衆全力開展農業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開發呈現出統籌協調推進的良好局面。

二、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我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40%,農業資源特別是耕地資源十分匱乏,儘管近幾年全鎮的農業和農村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但農業本身還存在一些障礙性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1、結構因素。農業內部,種植業比重相對偏大;蔬菜、畜牧產業鏈條仍不夠完善,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偏少、規模較小、輻射帶動能力較弱,而有的加工企業與基地聯繫不夠緊密,尤其是畜牧業生產還缺乏能夠帶動產業發展的骨幹龍頭企業。

2、市場因素。現有的農產品銷售渠道還不暢,農產品在市場開發上還沒有完全走出去,農業標準化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仍然滯後,優質不優價的問題較爲明顯。

3、機制因素。在當前的雙層經營體制上,土地過於分散,土地集約規模經營短期內還難以破題;農村合作組織與農戶之間的關係較爲鬆散,與農戶、與基地銜接不夠緊密,利益聯結機制仍不夠完善,難以滿足農民對資金、技術、信息、銷售等服務的需求。

4、資金因素。信貸政策不寬鬆,擔保條件比較苛刻,貸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額還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的資金需要。同時,能夠爭取上級扶持的農業項目較少,進入農業領域的社會資金和工商資本也比較少。

5、客觀因素。近兩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繼出臺,在給農業和農村經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一些現實的問題也隨之凸現出來。表現在部分幹部的方法和思維方式還不能完全適應這種新的變化,沿襲着傳統的抓法,缺乏研究產品流通、研究市場、研究技術服務的本領;鄉村組織原有職能在逐漸弱化,對農民的約束力較差,組織難度較大。

三、建議和對策

1、突出產業規模效益,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按照集中連片、節水示範、特色高效的要求,圍繞農家樂特色產業,在充分尊重羣衆意願的基礎上,通過市場引領、利益驅動、政府扶持、項目支撐、部門服務、龍頭帶動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廣以農家樂、農家客棧爲主導產業,持續帶動農民增收。

2、強化科技示範引領,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從人、財、物方面逐步加大對茶葉基地的支持力度,重點推廣農業高效新品種、新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充分發揮高效農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拓寬信息流通渠道,逐步開展專家諮詢、技術指導、技術培訓、質量監控、資源共享、產品交易等工作,推動農業萌生新的亮點、新的發展空間,逐步形成強勢品牌。

3、持續推進扶貧開發,着力改善發展環境。按照項目做支撐、政策做保障、產業做龍頭、基礎做鋪墊的要求,採取適當集中、連片開發、整村推進的模式,集中財力物力扶貧攻堅,把覆蓋移民鄉村、增加移民收入的產業開發和區域性特色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通過項目帶動,推進移民鄉村土地改良、基礎設施建設、移民科技文化素質提升等重點工作,着力提高扶貧開發效益。

4、優化農村資源配置,全速推進新農村建設。結合資源稟賦和區域比較優勢,創新建立以政府爲引導、農民爲主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統籌投入、集中建設的新農村模式,加大農業和農村資源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連線成片的居民點改造精品亮點。實現農村人口向集鎮、城鎮的逐步轉移。

5、加快農村體制改革,推動農業經濟轉型。深刻認識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改革作爲掃除障礙、激發活力、推動發展的有效手段,不斷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步伐,努力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轉型跨越。一是進一步完善配套田間工程,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全面提升農業節水水平。二是依託土地流轉政策,健全土地流轉程序,規範合同文本,完善土地流轉作價評估、流轉補償、合同簽證等管理制度,積極動員農民採取轉讓、轉包、租賃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引進經營能力強、資金實力厚的種養大戶根據當地發展要求進行產業開發,實行規模化、標準化、工廠化經營,通過土地流轉,由大場大戶、龍頭企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加速農民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三是鼓勵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就近吸納部分富餘勞動力,變農民爲工人,實現農民的就地轉移。

【第2篇】農業農村工作的調研報告2022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當前,我鎮正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期,也正處在加快發展的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xx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我們必須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爲引領,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穩步推進農業發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轉型跨越,推動我鎮經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

一、農業農村工作發展現狀

我鎮現有涉農辦事處x個,共x個行政村,農戶數xxxx戶,農業人口xxxx人,耕地面積xxxx畝,農民專業合作組織xx個。近年來,我鎮上下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農村工作始終堅持上級黨委、政府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以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爲主線,以項目建設爲支撐,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積極推廣特色產業種植,努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深入實施移民扶貧開發,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機制,促進農民創業增收,農業優勢產業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較好增長勢頭,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1、特色產業穩步發展。以發展現代休閒農業爲主題,引導羣衆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效益農業、節水設施農業,形成了以農家樂爲主的特色產業。

2、農業產業標準化體系日漸完善。以基地爲依託,以市場爲導向,着力培育和發展大場大戶,推動區域內主導產業的優化升級,以獅山茶場客家風情園爲代表,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生產,帶動了周邊xx多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直接解決了xxx多人的就業問題。xx年引進茶葉新品種黃金芽等優良品種在xx分場建立高產示範基地,目前基地面積xxx畝。

3、城鄉一體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堅持高起點定位,以建設佈局合理、設施配套、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新農村爲目標,以項目爲抓手,農戶參與爲主體,社會幫扶爲補充,以整組推進爲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場試點村爲突破,全面創新農業和農村經濟體制機制,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推進農村道路鋪築,農村危舊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斷改善農村發展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4、生態環境治理持續推進。緊緊圍繞實施生態立鎮發展戰略,紮實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狠抓措施落實,組織實施了林業特色產業、重點生態公益林、新農村綠化美化等林業生態建設項目,全鎮林業生態建設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5、扶貧開發工作成效凸顯。搶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貧開發項目實施的機遇,動員組織廣大移民羣衆全力開展農業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開發呈現出統籌協調推進的良好局面。

二、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我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40%,農業資源特別是耕地資源十分匱乏,儘管近幾年全鎮的農業和農村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但農業本身還存在一些障礙性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1、結構因素。農業內部,種植業比重相對偏大;蔬菜、畜牧產業鏈條仍不夠完善,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偏少、規模較小、輻射帶動能力較弱,而有的加工企業與基地聯繫不夠緊密,尤其是畜牧業生產還缺乏能夠帶動產業發展的骨幹龍頭企業。

2、市場因素。現有的農產品銷售渠道還不暢,農產品在市場開發上還沒有完全走出去,農業標準化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仍然滯後,優質不優價的問題較爲明顯。

3、機制因素。在當前的雙層經營體制上,土地過於分散,土地集約規模經營短期內還難以破題;農村合作組織與農戶之間的關係較爲鬆散,與農戶、與基地銜接不夠緊密,利益聯結機制仍不夠完善,難以滿足農民對資金、技術、信息、銷售等服務的需求。

4、資金因素。信貸政策不寬鬆,擔保條件比較苛刻,貸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額還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的資金需要。同時,能夠爭取上級扶持的農業項目較少,進入農業領域的社會資金和工商資本也比較少。

5、客觀因素。近兩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繼出臺,在給農業和農村經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一些現實的問題也隨之凸現出來。表現在部分幹部的方法和思維方式還不能完全適應這種新的變化,沿襲着傳統的抓法,缺乏研究產品流通、研究市場、研究技術服務的本領;鄉村組織原有職能在逐漸弱化,對農民的約束力較差,組織難度較大。

三、建議和對策

1、突出產業規模效益,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按照集中連片、節水示範、特色高效的要求,圍繞農家樂特色產業,在充分尊重羣衆意願的基礎上,通過市場引領、利益驅動、政府扶持、項目支撐、部門服務、龍頭帶動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廣以農家樂、農家客棧爲主導產業,持續帶動農民增收。

2、強化科技示範引領,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從人、財、物方面逐步加大對茶葉基地的支持力度,重點推廣農業高效新品種、新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充分發揮高效農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拓寬信息流通渠道,逐步開展專家諮詢、技術指導、技術培訓、質量監控、資源共享、產品交易等工作,推動農業萌生新的亮點、新的發展空間,逐步形成強勢品牌。

3、持續推進扶貧開發,着力改善發展環境。按照項目做支撐、政策做保障、產業做龍頭、基礎做鋪墊的要求,採取適當集中、連片開發、整村推進的模式,集中財力物力扶貧攻堅,把覆蓋移民鄉村、增加移民收入的產業開發和區域性特色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通過項目帶動,推進移民鄉村土地改良、基礎設施建設、移民科技文化素質提升等重點工作,着力提高扶貧開發效益。

4、優化農村資源配置,全速推進新農村建設。結合資源稟賦和區域比較優勢,創新建立以政府爲引導、農民爲主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統籌投入、集中建設的新農村模式,加大農業和農村資源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連線成片的居民點改造精品亮點。實現農村人口向集鎮、城鎮的逐步轉移。

5、加快農村體制改革,推動農業經濟轉型。深刻認識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改革作爲掃除障礙、激發活力、推動發展的有效手段,不斷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步伐,努力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轉型跨越。一是進一步完善配套田間工程,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全面提升農業節水水平。二是依託土地流轉政策,健全土地流轉程序,規範合同文本,完善土地流轉作價評估、流轉補償、合同簽證等管理制度,積極動員農民採取轉讓、轉包、租賃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引進經營能力強、資金實力厚的種養大戶根據當地發展要求進行產業開發,實行規模化、標準化、工廠化經營,通過土地流轉,由大場大戶、龍頭企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加速農民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三是鼓勵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就近吸納部分富餘勞動力,變農民爲工人,實現農民的就地轉移。

【第3篇】農業農村工作的調研報告(經典)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當前,我鎮正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期,也正處在加快發展的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xx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我們必須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爲引領,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穩步推進農業發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轉型跨越,推動我鎮經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

一、農業農村工作發展現狀

我鎮現有涉農辦事處x個,共x個行政村,農戶數xxxx戶,農業人口xxxx人,耕地面積xxxx畝,農民專業合作組織xx個。近年來,我鎮上下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農村工作始終堅持上級黨委、政府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以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爲主線,以項目建設爲支撐,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積極推廣特色產業種植,努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深入實施移民扶貧開發,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機制,促進農民創業增收,農業優勢產業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較好增長勢頭,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1、特色產業穩步發展。以發展現代休閒農業爲主題,引導羣衆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效益農業、節水設施農業,形成了以農家樂爲主的特色產業。

2、農業產業標準化體系日漸完善。以基地爲依託,以市場爲導向,着力培育和發展大場大戶,推動區域內主導產業的優化升級,以獅山茶場客家風情園爲代表,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生產,帶動了周邊xx多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直接解決了xxx多人的就業問題。xx年引進茶葉新品種黃金芽等優良品種在xx分場建立高產示範基地,目前基地面積xxx畝。

3、城鄉一體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堅持高起點定位,以建設佈局合理、設施配套、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新農村爲目標,以項目爲抓手,農戶參與爲主體,社會幫扶爲補充,以整組推進爲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場試點村爲突破,全面創新農業和農村經濟體制機制,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推進農村道路鋪築,農村危舊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斷改善農村發展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4、生態環境治理持續推進。緊緊圍繞實施生態立鎮發展戰略,紮實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狠抓措施落實,組織實施了林業特色產業、重點生態公益林、新農村綠化美化等林業生態建設項目,全鎮林業生態建設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5、扶貧開發工作成效凸顯。搶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貧開發項目實施的機遇,動員組織廣大移民羣衆全力開展農業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開發呈現出統籌協調推進的良好局面。

二、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我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40%,農業資源特別是耕地資源十分匱乏,儘管近幾年全鎮的農業和農村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但農業本身還存在一些障礙性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1、結構因素。農業內部,種植業比重相對偏大;蔬菜、畜牧產業鏈條仍不夠完善,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偏少、規模較小、輻射帶動能力較弱,而有的加工企業與基地聯繫不夠緊密,尤其是畜牧業生產還缺乏能夠帶動產業發展的骨幹龍頭企業。

2、市場因素。現有的農產品銷售渠道還不暢,農產品在市場開發上還沒有完全走出去,農業標準化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仍然滯後,優質不優價的問題較爲明顯。

3、機制因素。在當前的雙層經營體制上,土地過於分散,土地集約規模經營短期內還難以破題;農村合作組織與農戶之間的關係較爲鬆散,與農戶、與基地銜接不夠緊密,利益聯結機制仍不夠完善,難以滿足農民對資金、技術、信息、銷售等服務的需求。

4、資金因素。信貸政策不寬鬆,擔保條件比較苛刻,貸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額還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的資金需要。同時,能夠爭取上級扶持的農業項目較少,進入農業領域的社會資金和工商資本也比較少。

5、客觀因素。近兩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繼出臺,在給農業和農村經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一些現實的問題也隨之凸現出來。表現在部分幹部的方法和思維方式還不能完全適應這種新的變化,沿襲着傳統的抓法,缺乏研究產品流通、研究市場、研究技術服務的本領;鄉村組織原有職能在逐漸弱化,對農民的約束力較差,組織難度較大。

三、建議和對策

1、突出產業規模效益,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按照集中連片、節水示範、特色高效的要求,圍繞農家樂特色產業,在充分尊重羣衆意願的基礎上,通過市場引領、利益驅動、政府扶持、項目支撐、部門服務、龍頭帶動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廣以農家樂、農家客棧爲主導產業,持續帶動農民增收。

2、強化科技示範引領,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從人、財、物方面逐步加大對茶葉基地的支持力度,重點推廣農業高效新品種、新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充分發揮高效農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拓寬信息流通渠道,逐步開展專家諮詢、技術指導、技術培訓、質量監控、資源共享、產品交易等工作,推動農業萌生新的亮點、新的發展空間,逐步形成強勢品牌。

3、持續推進扶貧開發,着力改善發展環境。按照項目做支撐、政策做保障、產業做龍頭、基礎做鋪墊的要求,採取適當集中、連片開發、整村推進的模式,集中財力物力扶貧攻堅,把覆蓋移民鄉村、增加移民收入的產業開發和區域性特色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通過項目帶動,推進移民鄉村土地改良、基礎設施建設、移民科技文化素質提升等重點工作,着力提高扶貧開發效益。

4、優化農村資源配置,全速推進新農村建設。結合資源稟賦和區域比較優勢,創新建立以政府爲引導、農民爲主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統籌投入、集中建設的新農村模式,加大農業和農村資源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連線成片的居民點改造精品亮點。實現農村人口向集鎮、城鎮的逐步轉移。

5、加快農村體制改革,推動農業經濟轉型。深刻認識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改革作爲掃除障礙、激發活力、推動發展的有效手段,不斷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步伐,努力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轉型跨越。

一是進一步完善配套田間工程,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全面提升農業節水水平。

二是依託土地流轉政策,健全土地流轉程序,規範合同文本,完善土地流轉作價評估、流轉補償、合同簽證等管理制度,積極動員農民採取轉讓、轉包、租賃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引進經營能力強、資金實力厚的種養大戶根據當地發展要求進行產業開發,實行規模化、標準化、工廠化經營,通過土地流轉,由大場大戶、龍頭企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加速農民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

三是鼓勵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就近吸納部分富餘勞動力,變農民爲工人,實現農民的就地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