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工業網調研報告多篇

工業網調研報告多篇

工業網調研報告篇1

爲全面掌握xx縣工業園區企業用工情況,切實解決工業園區企業用工難等問題,近期,江西xx縣勞動就業服務管理局組織開展了一次“園區企業員工調查問卷”專題調查調研活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調研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一)、調查調研情況

本次調查調研活動,共走訪園區6家企業,佔投產企業的13.3%,其員工總數佔園區企業職工總數54.4%.調查內容涉及員工的基本情況、工作情況、薪酬情況等六大內容,26個選題,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41份,回收率88.2%.收集有效建議53條,經過分析梳理,xx縣園區企業用工有以下五個特點:

1、園區企業用工總數穩中有升,少數企業用工仍有較大缺口。近些年,xx縣企業用工規模穩定在0.5萬人左右,用工年增長約爲8%,隨着部分企業擴建、增產,預計下半年缺工約0.1萬人。

2、本地員工依然佔據園區職工主導地位。調查問卷統計,441份問卷中有349人屬本地戶籍,佔問卷人數79.2%,挖掘和引導本地人力資源到園區就業仍是今後保障企業用工的主要途徑。

3、薪酬待遇逐步提高。本次調查調研的6家企業,月平均工資最低是2200元,最高是3000元,與三年前相比,平均年增資達11%。

4、已婚勞動力就業觀念更趨理性。已收回441份有效問卷中,有351人爲已婚員工,佔有效問卷數的79.6%。

5、企業之間員工流動性較大。調查調研問卷6家企業,有2家企業員工平均工資年限僅爲一年,最長的工作年限也只有7年。根據“一網五點”企業用工動態檢測,合力照明集團、江鎢集團等5家企業員工年流失率均在20%以上。

(二)、存在的問題

1、社會保險參保率低。在441份有效問卷中,企業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300人,佔總數的68%,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79人,佔總數的18%,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的參保率均在10%以下。

2、工資水平與社平工資仍有差距。填寫調查問卷的6家企業,只有兩家企業月平均工資略高於xx市上年度的社平工資,另外四家企業均低於xx市上年度的社平工資,企業最低平均工資爲2200元。

3、企業員工日工作時間、月工作時間均偏長。問卷顯示:6家企業中有5家企業員工日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最長的日工作時間達12小時。除江鎢集團實行每週工作6天,休息1天的工作作息制外,其餘5家企業,月工作時間均達到或超過28天,最多的滿月工作。問卷顯示,6家企業中有4家企業員工反映“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這一共性問題。

4、園區職工學歷偏低,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少。問卷顯示,在441份有效問卷中,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職工63人,佔職工數的14.3%,國中及以下學歷的有276人,佔職工數的62.6%,有中級以上職稱的爲19人,佔職工數的4.3%。

5、職工食宿保障低。問卷顯示,有員工食堂,並保障員工用餐的企業有3家,佔問卷數的50%,有員工宿舍,並保障員工能夠居住的企業有2家,佔問卷數的33.3%。

6、企業文化單一,娛樂設施、設備缺乏。在調查調研問卷6家企業中,只有江鎢集團開展文化體育活動,有娛樂設施、設備,職工8小時活動較爲豐富。其餘5家企業均未設有娛樂設施、設備,員工幾乎是每天上班下班,企業文化缺失,員工主人翁意識自然偏弱。

7、企業用工機制尚未形成。多數企業員工儲備不足,企業受訂單和季節性生產的影響,淡季只保留少數管理、技術人員和必要的普通工人,而旺季訂單增多時,原有員工已到其他企業或外出打工,短時間內不可能再返回。企業對每年春季招聘會填表擬聘人員也缺乏有效的跟蹤,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

8、園區配套設施設備不全。問卷顯示:有46%的職工反映園區交通不便,讀書、看病麻煩。超市、娛樂、金融、通信等基礎設施不全。

二、原因分析

(一)、部分企業的員工由於對社會保險政策不夠了解,導致員工對於參加社會保險的積極性不高。而且部分企業主對於參加社會保險的認識不夠到位,對於社會保險的理解存在偏差,所以不願花資金用於爲員工購買社會保險,或者只願花少量資金購買單一險種,導致園區企業參保率普遍不高。

(二)、受到企業經濟效益和訂單季節性影響,而且園區各企業的經濟基礎和狀況不同,導致各企業工資水平存在差異。大部分企業沒有建立與物價增長及企業發展相協調的工資增長機制,部分企業主只注重企業的經濟收益,而忽視對於員工工資待遇方面的提升。目前園區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爲主,高新技術企業只佔少數,這也是導致職工平均工資不高的原因。

(三)、受到企業自身規模和經濟實力的影響,導致中小型企業不願花過多資金用於娛樂設施、設備的建設,而且部分企業主只把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沒有認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建設。

(四)、在園區企業上班的79.2%屬於本地戶籍,所以大部分職工是在自家用餐,而且大部分本地職工自己擁有住房,所以食堂和宿舍的作用不是太明顯,所以企業也就忽視了食宿方面的建設。

(五)、隨着園區建設的快速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是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支持的。而且園區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需要時間來完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問題。

(六)、由於工業園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爲主,對於高級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高職稱、高學歷人才多被沿海發達地區高新企業的豐厚待遇吸引,而留在本地就業的以農村富餘勞動力爲主,導致園區企業的高職稱、高學歷的職工職能佔到很小一部分。

(七)、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爲提高經濟效益而加緊趕工,加大了職工工作量,延長了上班工作時間,導致員工普遍反映工作壓力大、時間長。

(八)、勞動者缺乏一定的就業技能。部分農村富餘勞動力文化水平較低,自身無一技之長,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體力型的工作,不能適應企業用工需求,即便找到了工作,工資待遇也不高。新生代農名工成長環境較好,普遍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且沒有生活負擔,在勞動條件、工資待遇、個人發展等方面有更高要求,“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對策與建議

(一)、政府扶持

1、出臺政策,加強引導。結合xx縣的實際情況,由人社局牽頭,聯合教育、醫療、公安等相關部門,制定出臺涉及員工切實利益的各類社會保險、戶籍管理、子女上學、申請經濟適用房、看病就醫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2、政府需完善園區生活配套環境。根據合理佈局、適度集中的原則,在園區規劃、建設企業員工廉租房和單身職工公寓。引進超市、娛樂、餐飲、金融、郵政、通信等服務網點。

3、引導企業及時建立維護工人切身利益的工會、婦聯等組織並積極發揮它們的作用。完善黨團組織的建設,切實增強企業員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4、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完善技工培訓基地的建設。要瞄準勞動力市場需求和經濟發展方向,組織開展實用性、有針對性的勞動技能教育。

(二)、職能部門引導

1、引導企業合理確定招用條件、工資報酬和福利待遇,幫助企業樹立誠信良好形象。把社會保險擴徵面的重點放在工業園區企業,擴大各項保險的參保面,引導企業爲員工繳納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等各類社會保險,切實維護員工權益,免除員工的後顧之憂。

2、創新招工方式方法,盡最大限度吸引當地甚至外地務工人員來到xx縣工業園尋找體現自我價值的平臺。可開展節日招工,抓住春節、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期間大量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的有利時機,組織開展企業用工專場招聘會。也可開展外出型招工。組織企業到外地勞動力富餘地區招工或委託外地就業服務機構代理招工。

3、維護構建園區和諧的勞企關係。人社部門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督促企業與員工依法訂立勞動合同,及時足額支付員工工資。勞動執法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杜絕出現企業拖欠員工工資現象,要及時解決企業與員工之間發生的勞資、福利、工傷等糾紛,營造園區和諧的勞資關係。

4、推動校企合作。聯繫全市範圍內公辦職業學校爲園區企業提供定向培訓,通過教育和引導畢業生投身家鄉建設。五、整合資源,推進“一網五點”工程的建設。摸清各村勞動年齡人口基本情況、培訓技能、務工去向情況、通訊地址等。並建立園區企業用工信息庫,全面掌握園區各類企業各個時期用工需求計劃、工種和待遇,以便對全縣的勞動力資源實行合理調配。

(三)、企業自身革新

1、企業應該切實革新觀念,明確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密切關係。企業老闆要把工人當主人,不能把工人當作掙錢的工具。要多關心員工的生產、生活,要注重人性化管理和人文關懷。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2、規範管理,理性地審視勞動者與用人的關係,改變短期用工行爲,及時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按時足額發放工資,進一步構築和諧的勞動關係。在用工方面要有長遠的計劃,根據生產特點,合理制定全年用工計劃,避免企業在生產淡季時民工大批跳槽,減少員工流失。

3、形成合理的年齡層次。要加大中高級專業人才年輕化的培養和引進力度,並形成較爲合理的年齡檔次,對不同年齡的優秀人才,要突出重點培養。

4、加強廠區綠化美化、加強娛樂設施建設建設。建立圖書館、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配套設施,經常組織各項文體活動,不斷豐富員工的業餘文化娛樂生活。

5、加大科技投入,通過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引進高新技術設備,推進產品更新換代,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員工的依賴,以便適應勞動力供應緊缺的形式。

工業網調研報告篇2

一、基本情況和發展現狀

工業園區位於南部,毗鄰某某,某省道穿境而過,區位優越。近年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區域資源特色,堅持走以工促農發展之路,以園區建設和項目建設爲抓手,大力培育和扶持板材初深加工產業,形成了結合部最大的木材加工產業集羣之一工業園區。

該園成立於年月,規劃面積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建成面積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億元,完成基礎設施投資億元,近年來園區的承載力和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一是功能配套不斷完善。修鋪道路千米,架設高壓雙迴路千米,建成日供水噸的水廠、kv變電站、移動通訊塔等設施。園區內建有省級農民工創業園和市新型鄉村工業園。 二是主導產業良性集聚。園區以板材初深加工爲主導產業,實現了規模不斷擴大和產業層次不斷提升。現有芯板加工個體戶餘家,深加工企業家,其中省市級龍頭企業家,年加工原木萬立方米,實現產值億元。

三是經濟指標穩步增長。園區累計入園企業家,其中投產企業家,在建企業家,規模以上企業家。20xx年實現產值億元,銷售收入億元,工業增加值億元,創造利稅萬元,帶動就業人數人。

二、園區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和主要瓶頸

(一)主要問題

1、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園區形象和品位亟待提升。近年來,園區建設主要依靠 籌資解決,而 融資渠道單一,主要依靠財稅返還和借款、墊資,無法保障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建設的基本需求,資金投入不足嚴重製約園區提檔升級。

2、園區自身產業層次和整體規模有待提高。板材加工總量不高,產品層次單一,產業鏈條相對較窄,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協作制度需要逐步加強;龍頭企業較少,企業技術裝備、產品研發、人才儲備相對較弱,自主品牌科技進步和品牌效應尚不明顯。

3、政策環境需要進一步優化。園區政策和其它園區相比沒有特別優勢,特別在稅收政策、用地政策、金融政策、勞動保障政策、部門幫辦服務政策等與 作爲產業集羣鎮、擴權強鎮試點鎮不匹配。

(二)主要瓶頸

一是用地瓶頸:主要體現在有項目無土地、有土地不敢用、開發後不能辦證。一方面是老企業供地,迫於當時條件大多采取光行上車,只是兌付村民土地租金和青苗補償,企業無法用土地、房產抵押融資,影響了後續擴張能力;另一方面是新項目供地,受用地指標和報批費用影響,無法獲取國有建設土地使用權,一些引資項目和擴建項目難以按照計劃順利實施。

二是融資瓶頸:主要體現在商業銀行對中小微企業服務產品門檻設臵高,信用擔保體系不健全、中介服務和民間資本運作成本過高。

三是用工瓶頸:主要是由於園區開發建設處於初級階段,綜合服務功能不配套,務工人員保險得不到有效保障,加之部分企業對用工條件高、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資待遇低等因素,導致部分企業用工難。

三、主要對策和有關建議

(一)主要對策

1、正在採取多種措施緩解用地難。

一是加快轄區內土地整治,實施社區新居工程。通過對大王樓村整體搬遷,可新增耕地畝,爭取形成的掛鉤指標用於園區建設。

二是加大對轄區內存量建設用地的科學管理和使用,盤活現有土地資源。通過對原廢棄泡花鹼廠改造有效利用土地畝,通過對原村委會和學校整合有效利用土地畝,分別安排大型板材深加工項目個。

三是強化優化集約用地意識,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方面嚴把土地入口關,對投資強度大、能有效帶動產業升級的項目,給予土地安排。另一方面,對早期入駐園區的產能落後企業,動員搬遷,騰籠換鳥。再次,不再審批居民宅基用地,給予優惠條件引導羣衆向鎮區和中心村搬遷。

四是加大用地指標的爭取力度,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全力推進大項目建設,包裝大企業,力爭在供地計劃上取得突破。目前正在包裝投資億元的數條生產線覆膜板項目、投資億元的電動車產業園項目。

五是引導農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參與企業創辦。在不改變土地性質基礎上,按照農民以土地自願入股的原則,成立土地股份制合作社,參與板材加工企業利益分成。

2、正在採取多渠道、多途徑緩解企業融資難。

一是積極爭取信用聯社、郵政儲蓄銀行爲園區內全民創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施小額貸款。去年縣郵政儲蓄銀行爲工業園區芯板、板皮加工戶貸款萬元。

二是園區積極開展了金融誠信企業創建活動,爲企業融資創造有利條件。

三是積極爭取市縣擔保公司爲企業擔保,去年成功爲木業和木業融資萬元。

四是組織專門人員編制企業融資項目庫,積極參與各類銀企對接活動。

五是利用 產業集羣鎮政策扶持項目,積極爭取資金。去年爲木業爭取資金萬元。

3、千方百計爲企業用工提供保障。

一是發揮園區勞動保障所的作用,認真做好農村剩餘勞動力

二是發揮鎮村幹部的優勢,加大對本地企業的宣傳力度,引導農民就近就業。

三是加強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指導和培訓。

四是積極爲企業爭取就業政策的扶持。

(二)有關建議

一是建議政府出臺進一步加快現有的幾個主要 特色園區建設的意見,享受同等優惠政策,在資金和項目方面給予傾斜。譬如在安排落戶項目上,本着開發區、特色園區的原則,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便於產業集聚和升級。譬如資金扶持重點傾斜已初具規模的特色園區。

二是建議政府對園區每年新增稅地方所得稅部分,全額獎勵給園區作爲園區發展資金。

三是建議政府加大金融部門對特色園區的信貸支持。 四是建議政府對本 土地整治形成的掛鉤指標均用特色園區的產城建設。

四、對產城一體化發展的探索和建議

堅持總體規劃、園區發展規劃、交通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四規劃的有序銜接,力爭時間上同步演進、空間上產城一體、佈局上功能分區、產業上三產聯合,形成良性互動、相互支撐的發展格局。今年我鎮嘗試與集團簽定了板材深加工項目和居民新村建設捆綁協議,目前兩個項目建設同步推進,推動了產業園區和城鎮新區的同步建設。

五、20xx年園區工作主要思路和措施

(一)主要思路:20xx年工業園區將以省市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爲指導,以增量擴容、美化亮化爲目標,積極拓展園區發展空間,努力提升發展綜合品質,加快推進功能配套建設,不斷優化涉企服務質量,着力構建和諧園區,全力推進園區工業新城、貿易新區、工人新家的進程。

(二)下階段主要工作舉措:

1、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形象。努力克服建設資金短缺、投融資困難等因素,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籌集資金建設園區,積極運用市場化手段,推行引進公司開發制模式建設園區,遵循合作雙贏、發展共享原則,大力推行合作建園。

2、挖擴容、挖潛力,拓展園區發展空間。克服用地空間、用地指標的嚴重不足,多措並舉全力破解用地瓶頸制約,積極拓展園區發展空間。一是全力引進大項目,爭取國家供地土地政策;二是加快農村土地整治,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解決新增建設用地不足;三是內部挖潛,推進集約用地,對閒臵土地多、投資實力弱、經濟效益差的企業加大清理處臵力度,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能。

3、抓源頭、強招商、增後勁。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爲園區發展的生命線。突出招大引強,積極開展產業招商、以商招商,努力做到引資、引企、引智的有機結合。

4、突重點、強培育、提品質。繼續推進園區支柱產業板材加工業的產業升級。一是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大力引進和培育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核心企業;二是着力拓展延伸產業鏈條,要圍繞延伸產業鏈的關鍵項目,通過創新招商方式,加強承接產業轉移,引進配套項目,加快推進產業鏈的完善;三是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積極培育名牌產品、馳名商標和區域品牌,提高工業園區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額,提升工業園區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5、優服務、強舉措、促增長。進一步轉變服務理念,拓展服務外延,提升服務功能,優化服務環境,落實項目幫辦、跟蹤服務制度,促進在談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以優質服務和誠信建設,打造政策窪地,推動園區快速發展。

工業網調研報告篇3

近期,通過對區xx工業園區的全面深入調查,找出了目前園區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矛盾,並針對這些問題和矛盾分析了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意見與建議。現將調研情況概述如下:

一、街道工業園區建設呈現的幾個特點

近年來,xx街道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取得明顯成效。全街投資建設的工業園區共有6個,其中廣場工業園、三裏工業園、熊咀工業園、一宮工業園、廣建工業園5個工業園區已建成投入使用,廣場科技創業園正在籌建中。6個工業園區計劃總投資3.5億元,規劃用地約600畝,目前,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6億元,建成園區面積385畝,引進工業項目35個,引進資金3.3億元,其中引進投資過千萬元項目14個,過5000萬元項目2個,建成投產工業企業23家。園區經濟在街道發展越來越快,主要呈現六個方面特點。

一是園區規模逐步增大。街道先後建設的三裏工業園、一宮工業園、廣建工業園、熊咀工業園、廣場工業園5個工業園區,規模一個比一個大,特別是xx年興建的廣場工業園,佔地達到200畝,引進企業投資總額達到1.72億元以上。同時,即將動工的廣場科技創業園的面積和投資規模更大。由此可見,街道園區建設規模呈逐步擴大之勢。

二是園區功能逐步增強。已建成的5個工業園區,全部實現了水、電、路、話、網絡“五通”,完全具備企業入駐條件。如廣場工業園,廠房全部是標準化廠房,辦公、住宿、倉儲用房一應俱全,整個園區實現了硬化、亮化、綠化,園區功能十分完備。

三是入園企業逐步增多。隨着各種優惠政策的出臺和措施的落實,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資者看重這塊熱土。截止目前,園區新引進工業項目20多個,新引進項目個數佔入園項目總數的70%。預計今年園區工業企業將達到40多家。

四是園區規模企業發展逐步增快。xx年,園區規模工業企業達到8家,是xx年的4倍。今年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望達到13家。

五是入園企業高科技含量不斷提升。目前,園區新引進工業項目20多家中有9家是高新技術企業,其中有國家級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

六是社會貢獻逐步增加。從稅收上看,xx年園區實現稅收478萬元,分別是xx、xx、xx年增長67%、48%、23%,對財政收入的貢獻份額逐年提高。從社區集體增收上看,xx年社區集體從園區獲取租金收入415萬元,佔集體純收入總額的22%,分別比xx年、xx年、xx年新增收入391萬元、241萬元、160萬元,園區對社區集體增收的總計貢獻份額年均提高23個百分點。從安置就業上看,園區目前就業人員達到1000多人,其中,xx年新增就業人員400多人,僅社區在園區就業居民就達300多人。

二、街道工業園區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抗風險能力不強。從現有的工業園區情況看,高新技術企業所佔份額較小。機械加工、電子、農產品加工是目前園區主要產業,由於產業和產品的特色尚未形成,產品層次偏低、市場競爭力弱;園區專業化水平不高,企業與企業之間產業聯繫度不高,互補性不強,導致園內企業既無協作配套關係,又不能形成“簇羣”效應,弱化了園區整體競爭力,導致企業抗風險能力不強。

2、資金融通渠道不暢。無論是園區前期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入園企業維持生產經營和擴大再生產,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由於政策性扶持力度小而且慢,企業的融資渠道沒有得到有效拓寬。

3、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由於街道五個工業園區起步較晚,起點不高,佈局上處於散、小狀況,整體功能上還不健全,加上體制、機制和思想觀念的原因,有的企業沒有相應的人、財、物、信息、技術等配套資源,缺乏先進的生產經營和管理經驗;有的企業滿足於現狀,不願承受企業自主創新可能帶來的風險,不願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有的入園企業在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和各職能之間沒有良性互動,園區整體發展水平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三、關於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思考

1、加強對工業園區的領導和管理。一是要加強對工業園區建設的領導。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艱鉅的工作,要繼續把支持和發展工業園區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結合街道實際,完善相應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及時處理和引導好工業園區建設與城鎮化及環境保護的關係。二是要加強對工業園區的管理。

2、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一是要加快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政府服務經濟發展的職能,加大工作力度,確保道路、供水、供電、城市交通、通訊、有線電視等配套設施與園區建設同步,使企業有良好的發展空間。二是要抓好廣場科技創業園項目的啓動和建設。督促項目主體儘快落實資金,實實在在搞好啓動前期準備工作,加快在建項目的建設進度,促進在建項目儘快竣工投產。三是要加大園區招商引資力度。建立完善的招商網絡,創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資的水平;加強與外地大企業的戰略合作,嫁接一批大項目,新上一批好項目,力爭全年新上工業重點項目5個以上。

3、優化工業園區發展環境。一是要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生產要素協調,改善融資環境,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經營需求,盡力克服資金、電力、運輸等瓶頸因素對企業發展的制約。同時,要積極爲企業發展提供創業指導、技術支持、人才培訓等全方位服務。二是要實行客商“綠卡”保護制度。對各類入園投資企業業主及高級管理人員頒發投資保護“綠卡”,對持卡人員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予以重點保護;在就醫、子女就學等方面予以優先照顧。三是要完善聯繫會議制度。

4、打造特色工業園區。一是要做好產業定位。各工業園區應從實際出發,根據區域特點和特色產業發展的特點,開闢新區,大氣魄、大手筆,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幾個上規模、上檔次的精品園區,在講求園區工業經濟規模總量的同時,做好園區的產業定位。二是要積極開發上游產品。圍繞提高產品加工業發展水平,做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工業網調研報告篇4

**工業園區是全縣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是接受發達地區經濟輻射、實現產業轉移的主平臺。近年來,園區發展迅速,在全縣工業經濟發展中的主體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諸多因素影響,園區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功能還相對滯後,已對園區持續發展造成了嚴重製約。

一、**工業園建設成就與發展前景

1、編制了一個前瞻性發展規劃。爲策應省市沿江開放開發戰略,發揮沿江岸線優勢,從20xx年開始,縣委、縣政府就着手謀劃**工業園建設,縣十四次黨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對接主城區、融入大**、決戰新工業、做美沙河城”的全縣發展思路,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推進**沿江開放開發的重大決策之後,**工業園成爲我省沿江開發戰略中的重點開發四大板塊之一,我縣重新編制了**工業園控制性詳規,規劃範圍爲北至長江,南至九碼快線,西臨**,東與城西港區相連,規劃總用地40平方公里,近期3——5年內,集中建設核心區約22.5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區2平方公里。將圍繞裝備製造、輕化製造、高新科技、新型材料、綠色食品和機械電子六大產業進行佈局規劃。

2、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幅增加。近幾年來,**工業園累計投入基礎設施資金近10億元,完成了“萬畝土地平整”、**聯圩除險加固兩大擴園項目,新建了日供水3000噸自來水廠、日處理污水6000噸的污水處理廠、11萬伏變電站、環境監測站、消防二中隊等配套設施,新闢了長坪公路和港湖大道兩條入園主幹道,新建園區道路15000米,整治河道4300米,綠化3.3萬平方米、安裝路燈1130盞、鋪設管網5411米。

3、園區重大產業項目建設高潮迭起。到今年年底,園區共引進項目44個,其中投產項目19個,在建項目15個,簽約項目10個。投產規模較大的項目有東正木業、匯泉酒精、邦利益康、雄基鋼構、中盛鋼構、新茂化工、乾元紡織等;在建項目主要有投資浙商皮革、賽湖機車、寶利源糧油、富美家裝飾材料、奧普新實業;簽約較大的項目登喜鳥紡織服裝、億安**水上游樂、金峯興鉛銀加工、高新科技產業園。20xx年,**工業園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4億元,園區主營業務收入預計達到25億元。逐漸成爲我縣工業經濟的主要增長極……

4、園區發展前景預測。根據規劃22.5平方公里核心區測算,按照現有的發展速度,3年後園區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將超過400億元,用電量將達到6.8億度,用水量4萬噸/日,貨物吞吐量約600萬噸,產業工人約需3萬人,園區總人口將達到6萬人。

二、**工業園基礎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

隨着入園企業的增多,產業人口的集聚,園區基礎及配套服務功能滯後的矛盾逐漸凸現,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園區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主要表現在:

1、園區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經過幾年的建設,**工業園已初具規模,具備一定的承載能力,但按照新的規劃要求,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如鐵路專用線、長江碼頭倉儲物流基本處在規劃、謀劃之中,企業貨物吞吐主要依靠公路運輸;供電能力只有一座110千伏變電站;園區天然氣管網尚未建成;自來水供應成爲園區發展的制約瓶頸;污水處理廠未能正常運轉,且規模小不能滿足園區跨越式發展的需要,同時,污水管網建設也嚴重滯後。

2、園區生活服務設施有待加快推進。由於前期入園項目投產不多,員工吃、住、行、遊、購、娛的需求矛盾尚未凸現,但按照園區項目推進速度,未來生活服務需求將明顯加大,目前園區生活服務設施推進速度較慢,沒有賓館、酒店,企業老總只得白天在園區上班,晚上到**居住,對企業洽談業務、生意交往造成不便;沒有商業服務網點、企業職工要買上一點生活日用品都非常困難;沒有文化娛樂場所,職工文化生活單調,難以留住生產工人;企業職工公寓做得不多,企業職工住宿難。

3、園區社會公用事業配套不夠健全。消防設施雖已建成,卻沒有正式啓用;公安、醫療、教育、銀行、保險、郵政、電信等機構未進園區;園區內及外接交通不便,從沙河和**沒有到園區的公交車,企業職工出行困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招工難”和“留人難”;園區環境保潔措施未落到實處,造成道路保潔和園林綠化管護困難。

4、園區行政管理功能不夠健全。**工業園區已成爲我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但**工業園管理局人員配置過少,主要精力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容易造成重建設,輕管理,服務質量跟不上;事關園區企業發展的工商、稅務、安監、環保、質監等行業管理部門都未入園,沒有一樣手續能在園區辦結。

三、**工業園區基礎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的建議

上述問題的發生,主要是由於前期園區規劃面積小,規劃層次低,沒有充分預計到項目建設和園區快速發展造成的,這些都是發展中的問題,及時解決,園區建設就一定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1、堅持規劃的嚴肅性。園區控制新詳劃和配套服務區詳規已經制定,一是要爲園區長遠可持續發展留足空間,一次性規劃,分步建設,細分園區功能區塊。要統籌產業佈局和園區基礎設施,社會公用事業,商業服務設施佈局。二是要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和嚴肅性。規劃一經批准,要嚴格遵循規劃要求建設,不能隨意改變規劃,降低建設標準,堅決避免目光短淺,不顧建設時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行爲。

2、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要強化園區發展基礎先行的意識,抓緊建設一批當前企業生產所急需的基礎配套設施。與此同時,要借鑑沿江其他工業園在發展初期的經濟以及所走彎路的教訓,凡關係到企業生產保障性的交通、供水、排水、供電系統一定要掌握在政府手中。一是**工業園要把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置。確保圩堤防洪達到50年一遇標準,排澇達到20年一遇標準,**化工企業多,確保消防設施配套,嚴防次生災害發生,提高**工業園及園區企業應對突發事件處理能力;統籌考慮建設新的污水處理廠,實行雨污分流;二是加快建設園區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碼頭和鐵路專用線一定要利用這次江西省沿江開放開發規劃修編機遇,列入江西省沿江開放開發規劃,啓動碼頭建設。由政府主導解決園區供水瓶頸;建議供電部門超前規劃一座220千伏的變電站,提高園區供電能力。

3、完善生活配套服務設施。在加快生產性配套設施建設的同時,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設施。一是綜合配套服務區,要高標準建設,充分體現以人爲本的宗旨,既要有政務中心、商業中心、賓館酒店等標緻性建築,又要整合園區各企業需求,建設直接爲企業職工服務的公租房、職工公寓以及新建學校、醫院、幼兒園和文化娛樂休閒場所等。二是設立園區內公交,將園區公交與沙河、**公交線路對接。三是做好保潔工作,設立園區環衛所,投入必要的人力和財力,實行道路、公共場所的衛生保潔,爲園區營造一個乾淨、優美的發展環境。園區生活配套服務建設是一項系統、複雜工程,工程項目多、種類多,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分輕重緩急,逐步建設和完善。

4、積極探索多元化投入機制。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投資巨大,僅靠政府投資是不現實的,要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用足用活政策,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建設。一是政府重點主要是積極爭取項目,實行國家、省、市扶持與縣級財政投入相結合,搞好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如防洪體系建設、園區外接道路建設、園區內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園區內的賓館酒店、商業服務中心、文化娛樂設施等,可由政府提供土地,鼓勵園區內企業入股自建自營。三是通過土地運作和園區企業聯建等形式建設商品房、公租房和廉租房,滿足園區企業職工住房需求。()政府可以出臺優惠政策鼓勵銀行、保險、郵政、電信等部門提前進入園區。

5、健全園區服務管理配套體系。進一步明確**工業園管理局對園區內行政、經濟和社會事務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的職能,把**工業園打造成一級準政府。要做好與有關部門的業務銜接,協調發改委、國土資源、建設規劃、工商、稅務、環保、質檢、人事勞動、安監、消防、郵政、金融、交通、通訊等行業主管部門,積極參與配合園區企業的管理和服務。各有關職能和服務部門應儘快延伸到園區。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實行一門受理、抄告相關、同步審批、限時完成的審批程序,使園區企業得到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

6、加強**工業園閒置用地管理。**工業園在前期招商項目中,有些企業未能按合同正常投產或投產後又停產的現象,導致工業用地閒置,造成土地資源浪費。一方面是投入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另一方面不能產生經濟效益,因此,必須依據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規,制定相關政策,收回閒置用地,破解用地瓶頸。

工業網調研報告篇5

在剛剛閉幕的“第四次全國物流園區(基地、中心)交流研討會暨第十二次中國物流專家論壇”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了《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記者瞭解到,該《調查報告》對全國205家物流園區的建設和經營情況進行了歷時6個月的調研,爲政府主管部門、物流園區和企業提供了翔實的參考依據。《調查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31家物流園區中有10家物流園區認爲,在園區建設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阻力之一是來自規劃不充分,佔到被調查對象的32%以上。可見缺乏科學規劃已成爲制約我國物流園區發展的首要因素。

物流園區自上世紀60年代在日本出現以來,被許多發達國家重視。德國、英國、荷蘭、法國都規劃並建成了一大批物流園區。近幾年來,隨着物流園區的概念進入我國,積極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和規劃建設現代物流園區是推進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兩大主題。特別是各級地方政府及企業將物流園區的建設作爲推動地區、區域和城市物流發展的重點工程,紛紛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隨着傳統儲運業向市場化及現代物流業方向發展和轉變,國家有關主管部門開始制定促進物流園區發展的宏觀政策,一些發達地區和省份也紛紛籌建物流園區,還有數不勝數的城市、鄉鎮甚至街道辦事處也要發展物流園區。特別是20xx年前後,由於缺乏對物流園區的清醒認識、科學界定和規劃控制,又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各地區出現了物流園區項目大量上馬,項目規劃盲目跟風現象。甚至以建設物流園區名義而圈地的行爲也時有發生。可是,這些倉促上馬的物流園區項目是否經過了詳細的調研和考察?是否經過了科學規劃和嚴謹的論證?這裏面有多少是政府的“形象工程”?是否產生了預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很難說清楚。發展現代物流,真的需要建那麼多園區、基地、中心嗎?建一個物流園區,佔地動輒就是幾百畝,投資起碼也要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項目上馬之前怎可不三思而後行?

?調查報告》顯示,在被調查的205家物流園區中,政府規劃、企業主導開發的物流園區最多,有128個,佔62%;政府規劃、工業地產商主導開發的物流園區有51個,佔25%;企業自主開發的物流園區有26個,佔13%。

物流園區要發展,關鍵的一點是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如果盲目上馬、重複建設,不但不能減少費用,還會使成本加大,甚至還會重蹈一些地方搞開發區“開而不發”的覆轍。現在有些地方建設物流園區前缺乏足夠的論證,建成後企業入駐情況並不樂觀。有些地方爲了使項目不致荒廢,甚至採取行政手段或優惠條件逼迫或誘使物流企業入駐,導致進入物流園區的企業無法保證利潤。更爲嚴重的是,一些企業進駐後,囤積土地,轉而投向房地產,使周邊地產價格急劇攀升,造成短期內商務成本快速上升,進而損害當地的產業競爭力,造成其他產業逐步轉移、投資環境惡化。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全國層面由中央政府加強對物流行業的宏觀調控,在地方層面由地方政府順應市場需求與企業進行良性互動。在做物流園區(基地、中心)規劃時,政府主管和行業協調部門一定要注意正確引導推動,而不能追風趕潮、推波助瀾。決不能將物流園區當做政績工程,把園區土地出讓當做增加財政收入的來源,將物流園區變成了市場區和房地產區,造成商業設施比重過大,取代了物流設施。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既要按市場經濟的原則運作,又要堅持政府的協調引導。在規劃建設物流園區過程中,應該堅持以下原則:

科學選址原則。物流園區區域物資集散地的作用,決定了其地理位置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其一,應擁有大規模的物流需求。這些需求包括有大宗進出口貿易,雄厚的生產製造業基礎,大量原材料、產成品的貿易活動等。其二,要靠近重要的交通位置。縱觀國內外成功的園區,大都位於城市邊緣、交通條件較好、用地充足的地方,大都依託雄厚交通基礎設施,例如海港、內河碼頭、鐵路交會處,空港、公鐵、公水鐵聯運。此外,物流園區在空間佈局上還需考慮物流土地價格、勞動力成本、環境等經濟、社會條件因素。市場需求是決定任何產業能否發展壯大的一個根本因素。缺乏物流園區建設的必備條件,無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距碼頭遠,距消費地遠,會導致物流量和消費量不足。物流園區的建設要與物流市場需求相適應,不能脫離需求盲目發展。只有充分考慮到當地物流需求,才能吸引國內外有影響的物流企業進駐。

工業網調研報告篇6

一、工業園區發展環境現狀

(一)園區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鷹潭經濟技術開發區、貴溪工業園區、餘江工業園區已發展爲省級重點工業園區,尤其是鷹潭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更名爲鷹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正式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成功爭創了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中國銅產業基地、中國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國家銅冶煉及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銅及銅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鷹潭市現代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金字品牌。

(二)基礎設施配套日趨完善。建設資金投入累計超xx年被評爲首批浙商(省外)最佳投資城市,20xx年被評爲浙商重點推薦投資城市。

二、工業園區發展環境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

(一)園區發展硬環境尚難適應創新超越發展的要求

產業佈局科學性不強。園區區域分佈多、散、小。鷹潭經濟技術開發區有白露片、龍崗片,餘江有鄧埠片、中童片、錦江片、洪湖片、潢溪片,貴溪有羅河片、銅產業循環基地等。產業類別方面過於注重引進工業企業,而對其配套的服務設施、第三產業有所偏略。產業佈局沒有形成符合實際的詳細規劃,存在企業選地入園的隨意性。

園區基礎建設投入不足。建園初期建設資金由各級財政先期投入,之後通過銀行貸款等多種融資渠道籌措,以致園區從一開始建設水平普遍偏低,推進速度緩慢。目前,園區的土地徵用補償、七通一平、綠化等所需資金缺口較大。

(二)園區承接產業集聚的優勢不強

入園企業體量小,引領效應差。目前,全市工業園區入駐企業超600家,但企業規模普遍不大。入園企業中,世界500強或與世界500強合作的企業2家,國內500強企業2家,行業龍頭企業12家,企業產品在規模效應、創稅能力等方面帶動能力不強。

生產鏈條普遍偏短,聚集度低。上下游產業關聯度偏低,普遍沒有自發形成專業化分工、錯位發展、優勢互補、既競爭又協作的網絡關係,企業間集羣的特點和區域產業整體功能沒有充分體現。

產業多低端,對外影響力有限。入園企業大都是以勞動密集型和中低層次技術爲主的傳統加工型企業,項目整體檔次不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普遍偏低。

(三)園區企業生產經營環境仍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

土地供應緊。土地報批指標少,平整場地工期長,供地難以滿足落戶企業需要。

融資難度大。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由20xx年的14.5%提高到目前的21%,中小企業從銀行融資越來越難;金融機構貸款項目審批權限上收,貸款門檻提高,貸款還舊借新時差拉長;獲批開展擔保業務的8家擔保公司僅有2家正常開展擔保業務。

生產成本高。銀行利率不斷上調,目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達到6.5%,加上上浮的30%—40%,企業財務成本提高;最低工資水平上調,物價上漲,成本增加;再生資源行業稅收政策的調整,對部分企業影響很大。

科技支撐弱。科技興園步伐不快,爲企業培養創新人才和技術人才不多,招才引智營造創新創業的成長環境氛圍不濃厚;科技經費不足,扶持企業技術改造資金更是有限;企業創新動力和創新能力不足,全市沒有一個科技成果孵化和轉化基地,多數企業沒有研發機構,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

招工留工難。用工結構性矛盾突出,技術工人缺乏;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時對年齡、性別等方面要求高;企業工作條件差,業餘生活單調枯燥,員工流失常年居高不下。

政務服務弱。有企業反映政務服務有弱化趨勢,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時有發生。

三、優化工業園區發展環境的'對策

(一)開啓城園一體化進程,高起點規劃調整工業園區發展布?

儘快編制城園一體化規劃。以超越發展的理念,按照城園一體化要求,高起點編制工業新城總體規劃、產業佈局規劃、城市建設規劃,使之從形態開發轉向功能開發,從單一注重經濟指標轉向全面提高競爭力,提高環境綜合優勢,實現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有機融合。

加速工業園區的整合提升。按照地域相近、產業關聯等原則,逐步將工業園區加以整合,最終形成若干有規模、有特色、有效益的工業園區。借打造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機遇,提升鷹潭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承載力,實現由工業園區向產業新城的轉變。大力支持貴溪工業園區創建省級生態工業園區,支持餘江工業園區打造獨具特色的產業聚集區。

(二)加快工業園區平臺建設,爲推動工業新城發展提供優良環境

多渠道籌集工業園區建設資金。各級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於園區貸款貼息。各工業園區要建立土地收儲中心收儲園區內土地,從土地出讓金中提取xx年一個主題教育的好做法,凝聚優化發展環境共識。大力提升機關的政策執行能力和擔當能力,妥善處理髮展與環境保護、入園門檻提高與親商安商、落實既定政策與客商攀比優惠政策三大矛盾。積極鞏固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成果,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力爭實現20xx年網上行政許可辦理率100%。完善和落實創優發展環境的長效機制,繼續推行企業安靜生產日和重大項目領導掛點幫扶制度。

進一步營造尊重、關心、愛護企業外來人員的濃厚氛圍。嚴格落實市政府關於對招商引資企業外來高管及務工人員實行優惠政策的意見,確保企業外來高管及務工人員在戶籍、居住、子女入學和服役、教育培訓、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等方面享受優惠,使我市成爲外來人員宜居宜業的投資熱地。

進一步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一是優化融資環境。強化政銀企合作,推動各商業銀行給予企業融資傾斜政策;支持鷹潭農村商業銀行儘快完成組建,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服務業;做大市、縣兩級政府投資的擔保公司,同時鼓勵現有省金融辦准入的擔保公司擴大註冊資本金規模;借鑑寧波的“政府推動、銀保合作、保險機構共保”模式,開展貸款保證保險和貸款信用保險;鼓勵支持企業通過改制上市、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直接渠道解決融資問題。二是提升用工服務水平。宣傳動員本市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拓展市外勞務招聘窗口,派出小分隊協助企業赴外地招工。引導企業通過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資待遇、保障合法權益等營造用人留人的良好環境。三是緩解建設供地困難。積極爭取將一些重大高新項目用地“擠進”國家、省統籌範圍;提高新建工業項目用地門檻;加大項目評估認定,確保符合產業導向的骨幹企業和重點項目用地落到實處;加大閒置土地處置力度,依法依規收回閒置土地。

進一步加大對損害發展環境行爲的整治力度。一是加大監督力度,組織行政效能建設監督員、政風行風評議監督員對損害發展環境的行爲實行全天候、多側面監督。二是健全投訴機制,對投訴舉報的效率低下、不作爲亂作爲、失職瀆職等行爲,加大督查督辦力度。三是嚴格實施行政問責,嚴查效率低下、吃拿卡要等行政不作爲、亂作爲和慢作爲行爲。四是加大查處力度,認真查處在手續辦理、執法檢查、中介服務等方面損害發展環境的案件,嚴厲打擊強買強賣、強攬工程、敲詐勒索投資者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