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調研文章貧困山區農業信息化思考(精選多篇)

第一篇:調研文章貧困山區農業信息化思考

調研文章貧困山區農業信息化思考(精選多篇)

農業信息化是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工具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的集約化、自動化和生產管理的科學化、智能化過程。它通過信息和知識及時、準確、有效的獲取、處理、傳播和應用,把農業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達到農民手中,實現農業生產、管理、農產品營銷信息化,加速傳統農業改造、升級,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管理和經營決策水平。農業信息化內涵豐富,外延廣泛,其內涵至少應該包括以下方面:農業經營信息化、農業市場信息化、農業科技信息化、農業環境信息化、農民生活信息化。顯然,農業信息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尤其是貧困山區農業加快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農業信息化對貧困山區農業發展的影響

由於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規律,貧困山區大多還處於信息化起步階段。信息化建設進程十分遲緩,信息化水平相當低,農業信息市場供給和需求嚴重不足,信息渠道不暢,對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缺乏統一管理和高層規劃,加之小農經濟傳統意識的作用,使得原本分散起步的研究項目中還有不少是重複性的工作,既浪費了資源,也破壞了信息技術應用和推廣工作的連續性。因此,農業信息化對貧困山區農業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

⒈農業信息化將推動貧困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貧困山區基礎差、經濟社會發展緩慢。一方面由於農業技術落後,農業對自然生物過程、土地、氣候等自然因子的依賴性較強;另一方面由於人口的急劇增長和對森林、植被、土地的過度使用,許多地區水土流失嚴重,乾旱缺水,自然災害頻繁,甚至形成荒漠、荒山,使農業可持續發展十分艱難。農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將爲貧困山區農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使人們更加重視各種農業技術信息和經濟信息的作用,設法減輕農業對自然環境的依賴,降低農業再生產的自然風險;還可以減少農業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使農業系統的可控性增強,建立起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⒉農業信息化將提高貧困山區農業生產力水平。信息技術不僅自身形成強大的新興產業,成爲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而且日益向傳統產業部門滲透,使得這些部門的技術、結構、組織方式以及生產力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業信息化將改變貧困山區農業科研的方式方法,大大縮短農業科研的週期,儘快實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及成果的推廣和普及。信息和知識在貧困山區的運用,將極大地增強農民信息意識,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和自身素質。從而,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

⒊農業信息化將變革貧困山區農業經營方式。在貧困山區,農業是最主要的物質生產部門,農業經營管理方式基本上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管理方式,農業企業組織方式大多是集體合作或家族式的組織方式。隨着農業信息化的推進,農業系統除作爲物質生產部門之外,加工、貿易、觀賞、服務、環保等複合性功能將會越來越多,農業生產結構也趨向多元化。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使得人們收集、處理和使用信息的流程縮短,使企業的資本週轉速度普遍提高,“信息(知識)——技術——市場”的鏈條變得越來越短,推動農業產業升級,改善農業就業結構,有效地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

⒋農業信息化將拓展貧困山區農產品交易市場。貧困山區地處偏僻邊遠,區位優勢較差,交通不便,信息不暢,農業基礎薄弱。農民迫切需要知道各種農產品的需求量、供應量,應當種什麼,怎麼種,養什麼,怎麼養。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造就的網絡體系,能爲農民提供及時有效的的信息,極大地擴大傳統農產品的銷售規模和交易範圍,加快貧困山區農產品交易的頻率和速度,降低其銷售成本,有效地彌補地理位置、交通和通信所帶來的劣勢。從而,引導農民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農業結構,培育、推廣優良品種,提高產品質量,不斷拓展農產品交易市場,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貧困山區農業信息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貧困山區的農業信息化程度還很低,尤其是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據瞭解,貧困山區農民主要通過看電視獲取生產經營方面的信息,居第一位;聽收音機獲取信息的,居第二位;親友傳遞取得信息的,佔第三位;其它農業組織提供信息的,佔第四位;網絡獲取傳遞信息的居最後。這種原始落後的信息交流方式和緩慢的信息傳遞速度,使不少信息喪失了時效性。從而,嚴重地制約着農業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⒈農業信息化重視不夠。貧困山區的一些政府部門的工作思路和思維方式存在問題,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差,經濟困難,對農業信息化建設重視不夠。互聯網、信息化與當地政府部門、基層幹部、羣衆相距甚遠。基層幹部絕大部分不懂電腦操作,更不知怎麼上互聯網,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和服務體系基本上還是空白。從而,形成農業信息化發展嚴重滯後的局面。

⒉農業信息網絡不發達。信息交流方式落後,傳遞速度緩慢,信息市場發育的基本條件落後,信息傳遞速度慢,交互性差,信息內容單調,信息產品和技術的實用性差,使信息失去時效性,失去價值。

⒊信息技術人才相對缺乏。農民自身素質偏低,缺乏既懂現代信息技術又懂農業科學技術的高級人才。在計算機應用上,人才培養落後,信息標準不統一,信息網絡不健全,高新技術開發不力,成果推廣力度不夠等。

⒋信息服務產業化水平低。貧困地區農民收入較低,獲取信息的成本偏高,農戶經營規模對信息消費者和生產經營者收益空間的制約,信息諮詢服務滯後,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科研、教學和管理對信息的需求。

二、加快貧困山區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世紀是信息經濟的時代,信息化正在逐步成爲推動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使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有機結合,是貧困山區加快發展的路徑選擇,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亦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內容。要實現農業信息化,必須切實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⒈明確農業信息化的重要性。推進農業信息化必須牢固樹立信息觀念,增強信息意識,實施“信息興農”戰略。要加強對農民信息知識的普及,擴大農民對信息的需求,使之真正認識到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財富、信息就是效益,只有掌握準確完備的農業信息才能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針對農業信息的公共特性和廣大農村還不具備農業信息化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力量,政府應承擔起農業信息化的責任,對農業信息的基礎設施建設給予大力支持,加快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開發,提高農業信息處理系統的自動化水平,大力開發高質量的農業信息資源,加強農業動態信息的收集,做好預測,增加信息的有效供給。

⒉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按照“集中、統一、規範、效能”的原則,集中建設統一兼容、資源共享、高效適用的各級網絡中樞平臺環境,形成全國統一、規範、暢通的信息網絡體系。一是建設完善國家、省、市、縣四級網絡中樞平臺,完善配套相應的網絡和計算機硬件設備,開發配套各級中樞平臺上下貫通、統一兼容的運行軟件,建立網絡集中管理和安全系統。二是依託國家公共通訊設施,建設高效暢通的農業信息傳輸通道,實現以中國農業信息網爲核心,省、地(市)、縣三級信息網絡爲輔助的計算機網絡。貧困山區農業生產水平落後,農民素質較差,收入較低,讓農民購買計算機上網是不現實的。因此,應在廣大農村大力發展廣播電視和通訊工程,通過農民樂於接受的媒介形式普及農業科技,傳播市場信息,尤其要加強有線電視網絡和電話線鋪設以及自動程控交換機的建設工作,使農民將來可以通過有線電視同軸電纜或電話線上網。

⒊開展電腦網絡普及教育。互聯網、信息化的發展在貧困山區任重道遠,網絡距離農民還有漫長而崎嶇的路要走。當務之急是電腦應用與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教育和推廣。一是建立地方性的電腦網絡實用技術培訓中心。面向社會多辦實事,開展多層次、社會化的互聯網知識技術的教育,提高人們的信息意識和網絡技術素質。二是繼續抓好在職幹部的計算機操作培訓。培訓鄉鎮、村信息站的信息員,有了信息站與信息員,信息的收集與發佈問題就可解決。讓電腦和網絡成爲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三是抓好基層政府上網工程。以圖、文、聲、像的形式及時、生動地向農民傳播農業科技知識,有效地指導農民科學種田,適應了我國農村信息用戶的知識水平,變農民適應技術爲技術適應農民,提高了農民對農業高科技信息的接受程度和吸收水平。只要堅持下去,打好網絡化、信息化的社會基礎,讓網絡走進農村,讓信息服務農民,就會使信息產生巨大的財富。

⒋建立農村信息服務市場。推進農業信息化,使農業信息產業能夠被充分發揮和利用,其前提是把利用網絡信息指導農民生產經營作爲突破口,建立農村信息服務市場。一是創辦信息載體。要創辦農業信息網、廣播電臺、報刊,以無償或微利形式向廣提供農業信息,以改變當前農民獲取農業的現狀。二是開展信息諮詢業務。運用靈活多樣的形式,

對原始農業信息進行深度加工,爲農民選擇項目提供諮詢性意見,或接受農民委託,進行市場調查,爲其生產經營決策提供依據。三是積極發展農業信息社會服務機構。充分發揮信息服務機構對信息進行收集、加工、處理、傳輸專業優勢,促進農業信息市場發育。四是要加法制建設,堅決制止信息壟斷,打擊虛假信息,增強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充分性。

總之,貧困山區農業信息化是一項艱鉅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其發育和成長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農業現代化離不開農業信息化。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努力工作,採取有力措施加快貧困山區農業信息化建設,提升和改進我國農業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實現農業的跨躍式發展。

第二篇:加快貧困山區推行農業產業化的思考

加快貧困山區推行農業產業化的思考

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經濟效益爲中心,以開發主導產業 和拳頭產品爲重點,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產供銷、 貿工農結合的經營體制和運行機制。它是實現農業“兩個根本轉變”的有效 途徑,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現在,農業產業化已在我國東部發達 地區快速推進,但是廣大中西部特別是貧困山區進展緩慢,嚴重影響了經濟 的發展。因此,必須加快推進這些地區的農業產業化進程。

一、農業產業化發展緩慢的因素 目前,農業產業化在山區進程十分遲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 在以下幾個方面。

㈠農業生產基礎十分薄弱。多數山區遠離大中城市,交通、通訊、農田 水利等基礎設施十分落後。農業主要靠手工操作,勞動生產率低,抵禦自然 災害的能力弱,仍處於“靠天吃飯”的境地,近年來農產品價格不斷下跌, 農民經濟收入少,對農業投入嚴重不足,無力擴大再生產。

㈡農業產業結構單一,支柱產業十分脆弱。很多地方仍是糧豬二元型結 構,缺乏新的主導產業,有的盲目發展,建立的基地規模小,產品質量低。 如南川發展柑桔等水果,由於氣候、日照、溫度、土壤等不適宜其生長,產 出的柑桔總是酸的,很難賣出,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有的把高稅利的 烤煙作爲支柱產業,烤煙成了一些地縣的生命線,千家萬戶的農民擠在單一 的產品上, 很難抵禦市場風險。 大 1

部分地方沒有建立爲農服務的“龍頭企 業”,嚴重製約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㈢農民文化科技素質低,商品意識淡薄。據統計,我國農業勞動力平均 文化程度僅接近國小畢業水平,其中國中以下文化的佔總勞動人口的80%, 還有10%的文盲半文盲。山區農民的文化素質更低。加之山區交通落後, 信息閉塞,農民觀念十分陳舊,“養牛爲耕田,養豬爲過年,養雞養鴨爲攢 油鹽錢”的小農經濟思想非常突出,農產品多爲自產自銷,商品率低。農民 從事生產多憑經驗,在山區推廣新技術、新產品難度大、走樣多,常出現“ 農藥超量灼苗”,“多施肥料瘋苗”等現象。

㈣社會化服務組織不健全,市場體系建設滯後。有些地方只重視生產, 忽視農副產品加工、經營和流通環節,爲農服務的組織未成網絡,特別是農 產品加工服務的體系十分薄弱,農產品加工程度十分低下,流通領域的貯藏, 保鮮手段也十分落後,有的地方沒有集貿市場,農產品銷售難,農民比較效 益差,影響了農民的積極性。

㈤宏觀調控不力,區域間產品結構趨同。由於有的幹部對產業化經營片 面理解,認爲建幾個基地,搞幾個養魚場、蔬菜大棚,建幾個粗加工農副產 品的企業就是產業化,因此在實施產業化進程中,盲目規劃,競相仿效,雷 同發展,你發展種蔬菜,我也發展種蔬菜,你發展乾果,我也發展乾果。沒 有因地制宜選項目,低水平的重複建設和無競爭,致使技術、資金、場所、 人才資源嚴重浪費,不利於農業產業化的實施。 這些問題,嚴重製約和影響農業產業化進程,不利於農

村經濟的發展, 亟需認真加以解決。

二、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的對策思考

㈠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爲發展產業化創造良好條件。一是要鼓勵農 民興修水利,不斷增強抗禦自然災害能力;二是加強主幹路和機耕路的維修, 改變交通閉塞現狀;三是加強農村電網的改造,改善通訊落後面貌,使農民 能看上電視,聽到廣播,掌握信息。

㈡建立主導產業,培植產業發展基礎。農業產業化是以開發主導產業和 拳頭產品爲重點,沒有主導產業,農業產業化就不可能實現,因此,支柱產 業是農業產業化的基礎。農業產業化必須圍繞支柱產業來推進。要培植和發 展支柱產業。一是必須調整不合理的產業結構,由糧豬主導型向多種經營主 導型轉變;二必須選準項目。要立足山區的自然條件,市場需求和生產要素 投入的可能性,選擇確定符合本地實際的產業項目,適宜規模養殖的地方可 增加優質牛羊豬的養殖,適宜種藥材的地方,發展優質藥材,適宜種乾果的 地方,發展優質乾果,採取一戶連多戶,一村連多村,逐步形成基地。三必 須淘汰質量低、產量低、效益差的品種,注重發展優質高效的品種。四必須 具備一定規模,規模是農業產業化的前提,沒有規模必然成本高,效益低, 競爭能力弱,只有形成規模才能爲企業提供原材料,才能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㈢培育和建立龍頭企業,是實施產業化的關鍵。龍頭企業內聯千家萬戶, 外聯國內外市場,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的“火車頭”。建設好帶動力強的龍頭 企業,是推行農業產業化的關鍵環節。只有發展龍頭

企業,才能使農工貿各 個環節有機結合,因此必須培育具有市場開拓能力,能進行農產品加工爲農 民提供服務和幫助農戶發展商品生產的龍頭企業。在建設龍頭企業中要着重 把握幾個問題:一是建設起點高,生產設備先進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改造 現有的老企業,組建龍頭;二是經營主體多樣化,龍頭企業的經營主體既可 實行股份制,又可獨資、合資或私營,要鼓勵多種經濟成份的組織、團體發 展龍頭企業;三是經營形式要活,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自主經營, 自主選擇經營方式,靈活開展營銷活動;四是產品開發要優。要適應市場的 需要,不斷開發新產品,實施名牌戰略使龍頭企業的產品能佔領市場。

㈣建立健全市場服務體系,增強產業服務功能。市場是商品流通的場所, 大力開拓市場已成爲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迫切要求。因而必須建立結構合 理,功能齊全,運轉靈活,產銷協調的農產品流通體系。一是各地在發展集 貿市場的基礎上,要圍繞自己的主導產業和拳頭產品,建設一批具有一定規 模的批發市場,專業市場;二要積極培育和發展資金、信息、勞務、土地等 農村要素市場,促進各種生產要素合理,有序流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有 條件的地方同時積極籌建全方位多功能的綜合市場,逐步建立期貨市場;三 是加快市場法規建設,依法加強市場管理,打破區域封鎖,條塊分割,行業 壟斷等影響市場發育和建設的種種障礙,建立流動大市場,加速產品流通; 四是建立健全服務網絡,強化服務功能,建立服務網絡一定要因地制宜,從 客觀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根據本地經濟發展的需要與可能,發展服務 組織,逐步形成以鄉村集體經濟服務組織爲基礎,政府經濟

部門服務爲依託, 新興的農民自我服務爲補充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格局,培養一批懂得經營和管 理,會銷售的農民推銷員。

㈤依靠科技進步,增強產業發展動力。科學技術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支 柱力量,只有用高新技術和現代化設施裝備農業產業化的各個生產環節,產 業化纔有持續、旺盛的生命力。一是加強對農民的科技文化知識教育和培育, 採取多種形式提高科技文化素質,轉變舊觀念,樹立新觀念;二是有計劃地 引進和推廣農業科技成果,農副產品多層次開發,增值;三是大力扶持發展 各類科技示範戶,專業大戶,充分發揮他們的示範帶動作用;四是加強與大 專院校,科研單位的聯姻,聯合進行主導產業的高新技術開發,使新技術、 新成果及時滲透到農業產業化的各個領域。

㈥建立完善管理機制,爲農業產業化保駕護航。農業產業化的健康發展 需要各級政府建立和完善科學而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確保農業產業化能統 籌規劃,合理佈局、持續發展、科學監管。要確保經營體制的正常運轉,必 須健全四種機制。一是建立領導機制,實行宏觀調控。農業產業化是一項復 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一是必須建立領導 機構,加大宣傳力度,科學合理制定發展規劃和優惠政策,層層落實責任, 協調好各部門(請你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之間的關係,轉變政府職能,盡力爲產業化發展創造寬鬆的外 部環境。加快山區產業化的步伐;二建立投資機制,發展產業化需要有足夠 的資金,然而山區經濟十分落後,資金嚴重不足,因此,中央省政府要向山 區傾斜,加大對山區的投入,縣鄉(鎮)政府要採取多種渠道籌集資金,以 保

證產業化的實施。三是建立利益共享機制,要改變過去企業與農民的買斷 關係爲利益聯結關係,通過產權聯結、價格保護、合同約束、風險基金等形 式和農戶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四是法律監督機制,要從 有利於農業產業化的實施出發,進一步完善農業法律法規,並加強監督實施, 要針對實施中的難點,重點問題,運用法律手段加以解決

第三篇:關於貧困山區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思考

發展特色農業,是適應自給農業向市場農業、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需要,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黨的十七再次明確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爲建設新農村的首要任務”。山區貧困縣發展現代農業,必須立足自身優勢,突出地區特色,以市場爲導向、以羣衆爲依靠、以規模爲基礎、以效益爲核心發展特色產

業,走特色產業型現代農業的發展之路。

一、因地因時,突出特色,科學動態地確定和培育主導產業

特色型現代農業必須立足一個“特”字,因爲特色產業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不可能也不應該有任何規定性模式。培育、發展和壯大縣域特色經濟,應根據自然資源、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科學制定發展規劃。目前,貧困山區縣在抓特色產業建設時存在“跟風”效仿,盲目培植主導產業,結果一個縣有七、八個主導產業,個別鄉鎮也有三、四個主導產業,造成特色不明顯,商品優勢不突出。爲此,在特色產業培育中,要突出當地的特色,把握好規模、市場、效益、品牌四個標準,因時因地、實事求是地大膽揚棄,科學動態地確定和培育特色產業,避免建設上的“平面推進”。如永順縣就要充分利用“長官、王村柑橘出口基地”,“湘西州最大的獼猴桃基地縣”,“全國第一個莓茶原產地保護縣”的優勢,加大對農產品尤其是松柏生態香米、溪洲莓茶精深加工的研發,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扶持柑橘、獼猴桃、優質米產業發展。經過篩選確定的特色產業項目,要制定好具體發展規劃,出臺配套的扶持政策措施,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爭取更多的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

二、整合資源,優化佈局,不斷拓展特色產業發展空間

要根據區域、特色合理準確地定位,按照特色產業優先發展的原則,整合現有資源做到“精、準、新”,集中抓好2-3個產業或產品,齊心協力地優化產業佈局,努力建設具有優勢的特色基地,及時認真地處理好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防止低層次重複建設、無序競爭,不能處處點火,處處冒煙、做到規劃一個、實施一個、完善一個、貯備一個,保證產業按照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快速發展。要搞好引進試驗,通過宣傳引導和政策激勵,調動農民參與特色產業建設的積極性,尊重農民願意,適度發展,不搞命令式、一刀切,更不能違背市場規律,照抄照搬別人的模式,全盤上馬,一哄而起。

三、扶持企業,建好基地,不斷壯大特色產業規模

要依託龍頭企業,建好基地,形成完善的產業鏈。一是企業產品定位要“準一點”。產品要農民能生產,適宜本地條件,企業能加工,有市場,由抓生產轉向抓加工、保鮮、銷售,幫助企業創建品牌,引進具有領先水平的技術、設備,並從政策、信息多方面給予扶持,儘快顯現“龍頭”優勢。二是基地建設技術含量“高一點”。現代農業是以科技進步爲基礎的,可以說沒有農業科技的創新,就不會有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要不斷更新和改良品種,大力實施優質種苗工程,推廣應用科技成果,推進農業標準化,像生產工業品那樣按標準組織生產,向降耗增效、綠色環保發展。三是產業化模式要“新一點”。建立多種形式的農業產業組織模式,不斷完善運行機制,如目前的公司帶動型、中介組織帶動型,都有較好的產業帶動效果,應該大力扶持培育,使農村專業協會和中介流通組織參加農業產業化經營,搞好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

四、加大投入,精心培育,不斷增強特色產業科技創新能力

現代農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線長面廣,需要全社會的關心與支持,切實加大資金和科技投入。貧困山區縣特色產業做不大,一個重要的癥結在於基礎薄弱,財政扶持力度不夠,特色產業規模不大,產品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乏力。一是要加大資金和科技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體系,在增加財政投入的同時,加大爭資立項和招商引資力度,鼓勵金融機構、社會資源對科技創新活動的投入,增強發展後勁。二是完善農業保險,防範農業風險。要加強自然災害和重大動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預警應急體系建設,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積極發展農業保險,促使農業保險融入社會化保險機制,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探索產業發展基金的儲備及應用機制,努力提高農業抵禦市場、自然雙重風險的能力。三是穩定和加強科技隊伍建設,理順管理體制,走農科教結合的路子。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積極推廣優質高產高效技術、加工保鮮儲運技術、農業降耗增效技術、食品安全技術和設施農業技術,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擴大新型農民培訓範圍,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能致富”的新型農民,切實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五、打造品牌,提升檔次,着力提高特色產品市場競爭力

特色產業的競爭力要通過企業實現,而企業的競爭,最終是產品之爭、質量之爭和品牌之爭。品牌是企業的招牌、產品的名片,是構築特色產業的基礎。就永順縣而言,一是加強推進品

牌戰略的組織領導,加強宏觀指導、政策扶持,努力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實施,全社會共同推進”的格局。二是引導企業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努力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檔次,

打造強勢產品,並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對獲得國家、省、市名牌產品的龍頭企業,要加大扶持力度,優先列入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計劃,以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帶動特色產業發展,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三是健全市場體系,發展物流產業。發達的物流產業和完善的市場體系,是現代農業的重要保障。必須培育多元化、多層次的市場流通主體,構建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市場服務,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加快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立農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培育農村經紀人、農產品運銷專業戶和農村各類流通中介組織。

關於貧困山區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思考

第四篇:推進貧困山區農村低保調研思考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國家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保障農村貧困羣衆基本生活的新型社會救助,是社會救助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傳統農村社會救濟工作的改革和創新。我市農村低保制度伴隨着全國全省低保制度的形成,於2014年7月全面建制,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由於**山區農村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貧困

人口一個時期難以脫貧的現實,影響着農村低保“應保盡保、動態管理”目標的實現,與省裏的要求尚還存在着差距。筆者就在**山區推進農村低保問題做了些思考,希望能夠在推動全市農村低保工作健康有序發展上發揮一點作用。

一、**市實施農村低保制度的發展及現狀

**市農村居民總戶數67.8萬戶,總人口251.9萬人。由於我市系集山、邊、貧、庫一體的貧困山區市,五縣一市均屬國家級貧困縣,城區還有60%的村是貧困村,羣衆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大。這些年,爲保障貧困羣衆的基本生活和生存,各級政府不斷加大農村困難羣衆的救助力度。在2014-2014年的“定期定量”救助時期,全市農村特困救助人口由最初2.8萬人逐步擴增到9.6萬人,佔農業總人口的3.8%,月人均補助10元。自2014年7月開始實行農村低保制度,又按照分類別施保、低標準起步的要求,將全市農村特困救助的對象過渡到農村低保,並進行了適當擴面提標。但由於受政府財力所限,只能按照“倒排序”和“民主選窮”的辦法,優先把最困難的居民納入低保範圍。期間,我們始終堅持貫徹政策,量力而行,實行“民主選窮、窮中選窮倒排序”的方法,視財力狀況逐年擴大保障範圍,提高保障水平。保障規模又增加到去年的12萬餘人,今年將達到15萬餘人,保障人口由原來的約佔全市農業人口的1%擴大到6%,月人平補助水平由原來10元增加到現在的60餘元。年支出保障金由500餘萬元增加到1.1億餘元。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市農村低保制度較好地保障了困難羣衆的基本生活,在維護民利、保障民生、構建合諧、促進穩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當前農村低保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

農村低保制度的實施,爲改善困難羣衆特別是癡呆傻殘病等困難羣衆的生活,起到了雪中送炭和救急應急的作用,使廣大困難羣衆真切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但現實的保障規模和水平與廣大農民羣衆的期盼和願望相比,還有一些差距,必須重視和麪對。

一是實現應保盡保還有差距。由於受保障規模和資金的限制,還有很大一部分符合保障條件的對象還未納入保障範圍。按照2014年貧困人口標準1196元測算,**市尚有貧困人口83.48萬人,佔全市農村總人口的33.1%,而今年全市納入農村低保的人口僅有15.4萬人,僅佔農村貧困人口的18.4%,尚有80%多的貧困人口沒有納入保障範圍,任務還相當繁重。

二是農村低保補助水平偏低。截止2014年底,全市納入農村低保的有56625戶127890人,人月均享受保障金60.4元,人年均補助水平約700元,僅達到貧困線的58.5%,相差490元。這說明,在已納入的僅佔貧困人口18.4%的低保人口中,其保障水平也才達到貧困標準的58.5%,這樣的低保水平保障無法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是農村居民家庭收入覈准難。首先是收入難以貨幣化。農民收入中糧食等實物收入佔相當比重,在價值轉化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其次是收入具有不穩定性。除農作物收成的季節性及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等因素外,外出務工人員的收入也難以覈實。再次是家庭人口難確定。子女成家後另立門戶,父母子女分戶而居,將父母分在一邊,因爲贍養能力而把包袱甩給政府。納入對象的“入口關”難以把握。

三、推進農村低保應把握的幾個問題

農村低保是保證農村社會穩定協調發展的重要制度保證,是農村經濟社會穩定和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措施。在具體實踐中,對於我市尚已存在的現實矛盾問題,我們結合實際進行了不同層次的探索。但由於標準、制度和規模條件限制,制約了農村低保制度作用的有效發揮。如何協調好保障與需求的關係,使農村低保效能最大化?怎樣處理好政策要求與現實的矛盾?筆者認爲還是要堅持正確的原則,統籌兼顧,穩步推進,努力處理好“五個關係”。

一是要把握應保盡保與適度擴面的關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羣衆生活的最後一道安全網,起着最後兜底的作用。這項制度一旦建立,必須做到“應保盡保”。然而,目前受政府資金投入和指標限制,在我市尚不能實現應保盡保,只能隨着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通過逐步擴面,分階段、分步驟的實現應保盡保。爲此,在緊扣應保盡保的前提下,要量力而行,適度擴面,有序推進。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工作中瞄準總目標,在政策宣傳、操作程序和規範管理上積極而又穩妥推進各項工作。

二是要把握保障標準與貧困標準的關係。合理制定農

村低保保障標準是科學施保的關鍵環節。標準過低,解決不了貧困農民的最低生活需要;標準過高財力無法承受,容易出現養懶漢現象的問題。原則上在制定農村低保標準時,可以參照國家統一的貧困標準,即1196元這一標準。然而,由於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導致了保障標準與貧困標準的不同,因此在確定農村保障標準時應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對應,合理測算,準

確定標。定標應考慮以下因素:一是維持農民最基本生活的物質需要。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準確測算出貧困對象年人均消費水平和人均基本生活費支出。二是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主要考慮當地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農民人均純收入等指標。三是地方財政的承受能力。四是物價上漲指數。考慮到我市貧困面大的實際,在制定農村低保標準時,要綜合考慮以上四種因素,在現階段可以低一點,但不要太低於國家貧困標準,以後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再逐步調整、提高。

三是要把握按標施保和“民主選窮”的關係。農村低保作爲一項救助制度,終極目標是按標施保。然而在尚未實現應保盡保的條件下,目前的保障標準只是參照標準,而不是象城市低保一樣,以計算家庭收入作爲補差水平的依據。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好政策宣傳,讓農村困難羣衆能夠充分理解。在參照農村低保標準的同時,通過“民主選窮”的方式,優先將最困難的家庭保起來。按標施保是目的,“民主選窮”是手段,所有納入保障的人員都必須經過“民主選窮”這個環節來確定。隨着以後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再逐步取消民主選窮的方式,過渡到按標施保,應保盡保,動態管理。

四是要把握基層評定與縣級審批的關係。由於農村低保工作面大量廣,現階段工作都是以基層評定爲中心,由鄉村兩級評議評選和核查。而作爲審批的縣級機構,由於人少力量薄弱,下鄉檢查力度有限,導致工作處於被動審批的局面。一是要加強鄉村兩級低保工作人員培訓管理力度,進一步強化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事業心,讓他們能公正、公開的做好低保工作。二是從業務規範方面繼續把好“四道關”:以入戶調查爲重點,堅持“誰入戶調查、誰簽字負責”;在低保對象審定過程中,堅持農村低保對象民主評議制度;實行三榜公示制度,將審批結果公佈於衆;通過設舉報箱、舉報電話、縣級抽查等形式,增強低保審批透明度。以此制約不良現象的發生。三是強化縣級審批工作力度,實行不定期檢查制度,嚴肅處理違紀違規操作現象,從而形成上下一致、規範有序、公平公正的審覈審批網絡。四是以制度建設爲重點,及時出臺相應法規性文件,強化制度建設,做好分類管理、動態管理工作,讓“低保”陽光透明。

五是要把握農村低保救助與其它救助的關係。隨着農村低保制度的穩步推進,它的兜底作用正逐步呈現出來。要使這項兜底保障的效益最大化,必須與農村五保、救災救濟、臨時救助、醫療救助、助學救助等銜接起來,相互補充。一是建立健全農村救助體系運作機制。做到整合資金,理順關係,統一管理,避免救助遺漏、不到位,防止重複救助。二是建立健全以農村低保救助爲主,以醫療、教育、司法等專項救助爲補充的綜合救助體系。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出臺專項救助優惠政策,多管齊下,最大限度滿足農村貧困羣衆救助需求。三是建立健全信息通報制度,定期召開救助工作例會,讓從事不同救助種類的工作人員互通情況,互相配合,做到合理施救。四是建立健全農村低保漸退制。積極配合財政、勞動保障、工商、稅務、教育、衛生等部門,在保障和改善農村困難居民的基本生活的基礎上,同時通過政策、科技、服務等多種形式扶持有勞動能力的保障對象發展生產,促進其自食其力,有效地提高保障對象自助、自救的能力,實現脫貧致富。

第五篇:加快轉變貧困山區農業發展方式的思考

加快轉變貧困山區農業發展方式的思考

雲南省威信縣委老幹部局肖澤波

農業是貧困山區的主導產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貧困山區農業和農村經濟,是貧困山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根本要求和麪臨的首要任務。

一、貧困山區農業發展方式的現狀

農村實行改革發展以來,雖然貧困山區的農業和農村經濟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農業發展方式依然粗放。進一步發展農業的基礎設施還不牢靠;農業的機械化水平有所提高,但農業生產的很多環節依賴人力和畜力的局面還未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科技得到普及和推廣,科技農業的效益開始顯現,但在農戶中看天作業、靠習慣和經驗生產的問題依然存在;農業產業化經營快速發展,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不斷顯現,農產品加工和流通規模擴大,但農業整體上生產出售初級產品的現狀沒有改變,龍頭企業和千家萬戶互惠共贏的利益聯結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有了一定發展,合作社在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環節的功能、作用有所發揮,但體系的鬆散性、手段的脆弱性、經營和分配的隨意性還很突出。總之,貧困山區農業遠沒有走出靠資源和勞動投入、靠產品數量增加、靠政策保護和價格上漲的單純增長性的發展道路。因而,加快轉變貧困山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方式勢在必行。

二、貧困山區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性

加快轉變貧困山區農業發展方式,首先要提高對加快轉變貧困山區農業發展

方式重要性的認識。積極引導貧困山區幹部羣衆加快發展理念的轉變,加快推動農業發展方式由數量型向數量、質量、效益並重轉變,生產經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產業發展由單一生產向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轉變,農業功能由單一食品保障、原料供給向生態保護、觀光休閒、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轉變,農業效益由只追求經濟效益向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轉變。農村實行改革發展以來,雖然貧困山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形勢總體很好,但也面臨着嚴峻的困難和挑戰。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薄弱,農村發展依然滯後,農民穩定增收依然困難,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態勢尚未根本改變,農業仍然是貧困山區經濟社會發展中最薄弱的環節。同時,我們還要特別看到,在農村耕地面積逐年減少的情況下,要繼續發揮農業對貧困山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只有加快轉變貧困山區農業發展方式,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發展,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開發生產、生活、生態於一體的多功能農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山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滯後的問題。從而加快推進貧困山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要求的實現。

三、貧困山區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思路

加快轉變貧困山區農業發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提高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農業優質高效安全水平、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和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爲目標,加快農業發展由單純依靠資源投入轉到主要依靠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上來,由主要依靠資金、勞動力的投入轉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創新經營管理上來,由單純的數量擴張轉到質量效益並重上來。總之,加快轉變貧困山區農業發展方式就是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

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就是要走經營集約化、功能多元化、發展可持續、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即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一是走科技興農之路,從主要依靠傳統技術向傳統技術與現代技術相結合轉變。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進步。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運用農業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是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農業基礎設施是發展農業生產的重要物質條件,要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中低產田地改造,指導農民開展土壤改良,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保護性耕作,提高耕地質量,大幅度增加高產穩產農田比重。要切實抓好水土保持世行貸款項目、天然林保護工程、長治工程、水保科技綜合示範區項目建設,提高農業設施裝備水平。同時,要積極創新投資機制,採取以獎代補等形式,鼓勵和支持農民廣泛開展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小流域科技綜合治理,增強農業基礎設施抵禦自然災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要以提高農業科研開發能力、農業技術推廣能力、農民應用科技能力爲重點,大力推進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要建立農業科技多元化、市場化投入機制,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強化新型農民的科技培訓,擴大先進適用技術應用面,加快推進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機械化。要推動農產品批發市場網絡建設,加快建設現代農產品物流體系。全面實施科教興農戰略。

二是走土地規模化經營和組織創新之路,從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向土地規模經營轉變,從單一主體參與競爭向聯合起來創市場轉變。在依法、自願、有償的前提下,積極引導土地流轉和集中,不斷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式,促進土地從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向土地適度規模化經營轉變。同時,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大戶、批發市場等適應產業化要求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

主體,創新組織形式,形成一頭連接市場,一頭連接農戶的“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力培育畜牧、蠶桑、果蔬、山嵛菜、竹、核桃等綠色特色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要切實強化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服務職能,進一步擴大服務領域,改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要不斷拓寬合作社經營發展領域,積極探索建立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切實突破耕地等資源“瓶頸”。要積極引導鼓勵建立農作物保護服務等公益性合作社,以先進的植保技術和植保機械爲依託,扶持和發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合作社,開展社會化服務,進一步促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服務體系全覆蓋。要指導有區域特色的經濟作物種植、畜禽養殖、農產品加工、觀光休閒等經營法人進行聯合,進一步創新利益聯結髮展機制,拓寬農村經濟發展路徑。

三是走拓展農業功能之路,從簡單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多功能轉變,爲農民創造更多的就業和增收機會。重視農業的勞動力吸納功能。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通過產業化經營等方式擴大農業內部就業,促進農民增收。增強農業的增收功能。通過農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廣泛開發利用各類農業資源,發展“一村一品”、“多村一業”的特色經濟,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拓展農業的觀光休閒功能。充分運用資本、基地、設施、文化和地理等優勢,大力發展觀光休閒農業、旅遊農業、農事體驗農業等,提升農業的綜合發展水平,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四是走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從主要依靠資源消耗型的傳統生產方式向實施可持續發展轉變。貧困山區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於優化生產要素配置,實行資源良性循環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的經濟化,突出農業的生態環境維護功能,促進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高效生態的可持續農業發展之路。

五是走農產品安全之路,從主要重視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向產量、質量和效益並重轉變。牢牢把握產品優質化的方向,加快建立以農業標準化爲主導的生產機制。進一步完善標準化制度,建立一套與品牌農產品相適應的質量管理制度和辦法,通過標準化的手段規範從種子到產品加工、包裝的全過程,生產出外觀統

一、內質符合要求的優質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