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郊區居民失地現狀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郊區居民失地現狀調研報告

郊區居民失地現狀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按照街道黨委、辦事處的要求,深入到我幫包的xx居,針對郊區居民失地現狀,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活動,宣講黨的惠民政策,實實在在幫助羣衆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在深入調研過程中,爲切實掌握第一手詳實、鮮活調研資料,一是及時召開座談會,在召開座談會中,注重邀請基層黨員幹部,羣衆代表參加;二是深入農戶進行走訪,在調研期間,走訪了部分貧困戶或困難黨員,深入瞭解居兩委工作制度建設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瞭解黨員幹部勤政廉政作風建設和思想觀念中還有哪些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如何依託地理優勢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發展集體經濟。聽取意見、建議,瞭解情況。

一、xx居概況

xx居位於xx街道西部,xx西路北,西鄰xx鐵路,東依長途汽車站,依靠xx商貿城,地理位置優越。居民xxx戶,人口xxx人,x名村幹部,居集體經濟收入xx萬元,居民人均收入xxxx元

二、失地居民目前面臨的主要難題、心態及真實想法

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是新形勢下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近郊農民失去土地,鄉村向城市社會經濟轉化過程的必然選擇。但是,農民失地後面臨着諸多難題:一是擇業難,尤其是失地的中老年農民就業更難。從目前情況看:首先,失地居民就業的機會很小,許多失地居民最需要解決的是穩定的收入來源。其次,由於受文化程度和年齡的影響,完全靠自謀出路。第三,對相當部分的失地居民進行再就業技能的培訓已經不可能。二是老年人的生活逐步趨於困難,贍養也是個問題。過去大部分老年人靠種地來解決生活問題,目前地已佔完,沒有來錢路,只能靠有限的土地補償費來維持生活。另外,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時,土地大多是老人所佔有,耕地曾經是維繫子女的紐帶,失去土地後老人的贍養問題難解決。三是生活上的不習慣,對於農民家庭來講,沒了土地就是失去了家庭院落,住進了高樓,賣糧的變成了買糧的;部分居民失去了靠由房屋出租爲經濟收入來源等。

調查發現:居民最擔憂的問題。一是部分年紀較大的居民因爲子女經濟收入不穩定,普遍對自己的養老問題擔憂。二是土地被徵用,由農民變爲無業居民,找不到工作,對今後的生活十分擔憂。三是年齡稍大一些的農民認爲,自己過去是靠賣糧維持生計,當今是買糧度日,手中無糧心發慌。

三、解決居民生活出路問題的做法:

居民的生活出路問題是xx居兩委班子所關注和要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近年來,xx居就如何解決居民出路等問題進行了研究,並作了不少有益的嘗試。引導居民圍繞杏花村、嘉譽幹雜海貨兩大市場搞好服務,發展三產。扶持居民發展家庭經營,進行個體運輸、商飲、服務業的開發。

四、幾點建議

1. 建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從目前來看,除了五保戶解決了社會保障外,其他的居民還要逐步享受國家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醫療保險制度。調查中發現一部分居民家庭是靠徵地款來維持生計、"坐吃山空"。如果沒有其他經濟來源,過不了幾年一旦徵地款"吃"完了,生活就沒有着落。今後除了給付補償金外,還要對那些原來以土地爲生的農民採取諸如以土地換取養老和醫療保障。採取將集體所得的租金部分作爲爲55歲以上的老人解決養老保險,解決居民的後顧之憂。

2.加強對居民的就業培訓、廣開就業渠道、消除就業障礙、增加居民的就業機會。由於居民原從事比較簡單的傳統農業,對自身素質要求不高。但失地後從事的非農產業,與原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要求不能適應,造成就業難問題比較突出。以致部分居民無法找到工作。因此建議:一要加強對居青年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綜合素質,增強勞動力的市場競爭能力,增強就業能力。二要廣開就業渠道。解決失地居民就業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發展經濟。三是壯大居級集體經濟。藉助倫達商貿城開發機遇,培植骨幹企業,發展三產服務業,進一步加快居集體經濟發展,既要充分發揮現有優勢,又要突出工作重點,最大限度地挖掘各方面潛能,“面”上抓總量擴張,“點”上抓骨幹膨脹,“線”上抓特色培植。羣體規模必須加速擴張,宜工則工,宜商則商,不受規模、速度、範圍的限制,真正形成爭先恐後、萬馬奔騰的局面,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五、存在的問題

xxxx年xx月xx居在全市率先舉起了城中村拆遷改造大旗,利用了2個月的時間,就順利完成了xxx戶、建築面積約xx萬平方米的居民房屋

拆遷任務,開創了全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先河”。但是,還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急需解決。

爲保障居委集體經濟發展空間,在拆遷時政府承諾給居每人xx平方經濟發展用地至今還沒有落實。

積極向街道、市分管領導彙報,及時解決落實居每人xx平方經濟發展用地的面積、地理位置,爭取早開工,早建設,早使用,立足區位優勢發展好三產服務業,早日得到效益。

第二篇:關於失地農民現狀調研報告

關於我區失地農民現狀的調查與思考

隨着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失地農民的數量日益增多。如何解決失地農民今後的生存、發展問題,已成爲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爲詳細瞭解我區失地農民的現狀,近日,區政府辦組成專題調研組,深入到全區失地農民比較集中的城北辦、城南辦、袁河辦、仙來辦、通洲辦及羅坊鎮、良山鎮、下村鎮進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整理如下:

一、我區失地農民的基本情況

(一)失地農民工作開展情況。全區徵地的主要用途是建設重點工程、工業園區用地、商業用地和公共事業用地,還有部分折遷還建用地。目前,已在五個辦事處開展了失地農民認定安置工作,被徵地人數35977人,已認定失地農民身份人數爲34078人,參保23958人,其中參加失地農民養老保險12234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6199人,參加農村養老保險5458人,參加村幹部養老保險67人。

(二)已認定的失地農民生產生活情況。已認定的失地農民主要集中在五個辦事處。城南辦:2014年集體土地已全部徵用完畢,目前失地農民已基本適應城市生活,主要收入多來至房屋的出租和就近擇業。城北辦:失地農民對失地後的生產生活已有心理準備,現收入來源多爲自主擇業。袁河辦、仙來辦、通州辦:失地農民對失地後的生活缺乏心理準備,主要收入來自房屋出租,部分人員在外打工,50歲以上人員基本處於無業狀態。以上五個辦事處因地處城區,原有人均耕地不多,徵地補償人均收入較少,失地農民保險保費繳納存在壓力;就業待遇期望值較高,50歲以上人羣就業困難,有相當部分人羣處於就業不充分狀態,加之生活成本提高幅度較大,部分失地農民的生活水平止步不前,對失地 1

農民保險養老金的補償標準提高的願望較強烈。

(三)未認定的失地農民生產生活情況。未認定的失地農民主要集中在有關鄉鎮。羅坊鎮:因逐年進行的集鎮建設徵地時間最早的始於70年代,徵地時間幅度大,每次徵地的規模都不大,還存在極少土地。失地農民只能在年滿60週歲後每月領取鎮政府補貼的55元養老金,50歲以上人員因外出就業困難,較多人依靠養老金和低保及子女部分收入來保障基本生活,生活水平一直較低。下村鎮:主要是爲下村工業基地發展而徵收了部分集體土地,現只涉及一個杭橋村委大江背村小組,由於該村小組人均耕地面積相對較大,人均補償較多,目前失地農民的生活能夠得到保障,但因突然失地大部分農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特別是中老年人因無技術或者體力較弱,就近和出外務工都比較困難。良山鎮:失地農民主要集中在周宇村委,目前主要是通過民政部門補貼的方式給與每月100元的最低生活補助,因就近就業機會少,失地農民生活普遍困難。以上鄉鎮因不屬於城市規劃區範圍內,失地農民至今未被認定身份,因此不能參加失地農民保險,失地農民強烈要求進入失地農民保險保障範圍。

二、影響失地農民生產生活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補償偏低,標準不統一。我國現行土地徵用補償是按徵地用途對農民進行補償。按現有補償標準,同一地區、不同時間、不同用途徵地而補償標準卻不統一,造成同樣是失地農民,得到的補償卻不一樣。如羅坊鎮70年代的土地補償標準與現有補償標準存在較大差別,因徵地分批次且跨年代久遠,加上以前未出臺失地農民保障相關政策,原有補償款目前基本已被失地農民日常花銷開支掉了。通洲辦事處因靠近中心城區人均耕地較少,人均徵地補償款少,造成羣衆參保能力不高。各街道辦和良山鎮失地農民反映,一些失

地農民以前因徵地安排進廠做“土地工”,但因企業破產、職工下崗等原因未能參加城鎮社保的人員生計無以爲繼,而且又因已轉換爲城鎮居民,不能參加失地農民保險。在調研中,許多失地農民都有這樣一種感受:原先有地種,有房住,基本能夠自給自足;現在土地被徵用,房屋被拆遷,覺得生活無着落。

(二)就業困難,生活堪憂。據調查,失地農民大多數只有初、高中文化,部分年級大的只有國小文化,思想相對保守,而且基本上沒有技術專長,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競爭需要,失去土地後,受文化程度、職業要求、擇業觀念、年齡、身體等因素影響,很難找到合適的崗位,只能閒賦在家,靠補償費度日。而且失地後,生活成本提高,生產生活開支增加,一旦補償費花完了,就陷入生活困難的境地。少數失地農民因無事可做,遊手好閒,成爲社會不安定因素。

(三)保障標準不高,覆蓋範圍不廣。由於受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對失地農民的保障儘管已啓動,但還遠沒有達到城市居民待遇。一是個人繳納部分較大,保障水平也很低,農民難以接受;以城北辦爲例,一個三口之家按繳納保費15年計算,需繳納5至6萬元的保費;09年6月份以前參保的農民領取養老金,最高的每月有310.28元,而09年6月以後參保的人員繳費相對更多,但領取養老金反而更少,最高每月只有261.28元。二是失地農民的養老金髮放不能與城鎮社保同步提高,保障標準逐年拉開差距,參保農民的續保積極性也受到影響。三是對50歲以上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沒有覆蓋,而這部分人員因未達到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家裏經濟負擔較重,又很難找到合適的務工機會,生活非常困難。四是參保人員結構不合理,大部分已參保人員歲數偏大,基本已接近60週歲,而二三十歲的青壯年因距退休年限較長,怕政策有變動,參保人數偏低。五是一些“農轉非”的無

職業失地農民,既不能享受城鎮居民的各項待遇如城鎮低保等,又不能享受農村的各項優惠政策,他們處於政策的盲點,無任何待遇,生活極其困難。

(四)信訪問題較多,影響社會穩定。據不完全統計,僅2014年1-7月份,我區因徵地引發失地農民赴市、區上訪70批240人次,占上訪總量的19%。主要集中在徵地補償標準過低,徵地程序不合法,補償款分配不公平、不公開、不透明、不合理,就業難、生活得不到保障等問題上。

三、解決失地農民問題的對策思考

解決失地農民出路問題,必須綜合考慮,統籌兼顧,逐步建立起一套“經濟補償、社會保障、就業服務”三位一體的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機制,實現“一次性補償”向“長期性保障”的戰略性轉變。

(一)適當提高補償標準。根據農民普遍反映的徵地補償費偏低的問題,建議相關部門在嚴格執行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依法進行補償的基礎上,堅持市場運作機制,合理劃分土地地段、類型,實行統一的補償標準。此外,應建立合理科學的利益分配機制,將土地出讓、新增建設用地費用等土地收益,進一步向農村、農業傾斜,爭取讓城區周邊人均徵地面積和補償款較少的失地農民能夠用徵地款繳納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確保被徵地農民的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即使按現行補償內容進行補償,也應參照當前物價水平、消費總體水平等因素,結合農民意願,提高補償標準,以確保農民在失去土地後有能力再創業、再就業,以確保農民失去土地後生活水平、生存環境能不斷提高和改善。

(二)探索完善安置模式。實踐證明,一次性的貨幣補償安置並不能解決失地農民的根本問題。因此,要做好失地農民的安置問題,今後應該從補償、保障、發展幾個方面綜合考慮,因地制宜,可採取股份合作、發展園區經濟等多種

安置模式,引領失地農民走城鎮化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前,有幾種模式值得借鑑:第一種模式:“東風”模式。發展商貿,推行股份合作制。城區具有利用良好的區位優勢的村組,可以參照城南辦東風管理處的模式把地處鬧市區的農民和集體的少量土地盤活起來,推行股份合作制,建商廈和公司,發展商貿。第二種模式:園區模式。一是優先安排失地農民進入園區生產企業就業,或者安排從事保潔、綠化、保安等工作。二是根據園區的功能需要,鼓勵和扶持有一技之長的失地農民圍繞工業園區特色產業,自主創業,從事加工、修理或商業、服務業等行業;三是按照規劃用途,徵地時按比例返還一定土地給被徵地的失地農民開發經營,其所需的啓動資金,可以由徵地補償費、政府補貼和農民(農戶)按比例自籌,以保障其後續發展和生活來源。

(三)規範補償安置行爲。應建立土地徵用過程中的宣傳、預告、公示、聽證等制度,規範行政人員行爲,規範徵地補償費用的分配,嚴禁截留挪用,確保失地農民的權益不受侵害,有效減少失地農民信訪事件。

(四)促進失地農民就業增收。一要構築失地農民就業的政策平臺,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就喪失生產資料的這一層面而言,失地農民與下崗職工的性質是相同的,要把失地農民就業納入下崗工人再就業工程範疇,制定和實施失地農民的扶持性就業政策。 二要積極幫助失地農民實現轉崗就業。通過實施村級項目集中建設,盤活區域內就業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爲失地農民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強社區就業承載力。 三要有針對性的啓動失地農民就業技能培訓,提高他們就業技能和自主創業的能力。支持民間組織和個人創辦各類培訓機構。四要引導失地農民轉變就業觀念。改變農民“大錢賺不到,小錢不願賺”的觀念,使其積極主動適應市場化就業方式,鼓勵失地農民自謀職業、自主創

業、競爭擇業。五要建立健全失地農民基本情況信息庫。構建勞動信息服務網絡,開展失地農民求職意向調查,暢通勞務供求信息渠道,加強推薦就業和勞務輸出力度,解決失地農民就業問題,防止失地農民陷入“種地無田、上班無崗、低保無份”的窘境。六是解決新農村建設資金短缺問題。要把信貸支持“失地農民”創業作爲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商業銀行信貸支農的新平臺和切入點。

(五)完善社會保障機制。鞏固完善好失地農民保險制度,降低個人繳費比例,取消以戶爲單位參保模式,降低門檻限制,提高補助標準,有效提高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失地農民參保率;擴大失地農民保險參保面,在保障城區失地農民參保的前提下,爭取把各鄉鎮失地農民納入失地農民保險參保範疇;同時積極探索失地農民低保制度,制定合理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對失地農民子女上學、就業出臺一定的優惠政策,幫扶失地農民下一代的成長,避免出現“二代失地農民”。

第三篇:失地居民保障情況調研報告

失地居民保障情況調研報告

xx居位於市政務中心西臨,西接長途汽車總站,善國中學緊靠村旁,xx大道穿居而過。據《沈氏族譜》載:清朝中期(公元1733——1822年)沈氏從後屯遷此,隨之嶽姓遷來共建村,名岳家莊,今稱xx。2014年根據xx政發(2014)81號文規定,更名爲xx居委。該居地理位置優越,商賈雲集、商貿繁榮,是宜居、宜業、宜商的理想樂土。xx居共有土地320畝,爲配合全市實施的沈莊xx城中村改造項目,徵用該居土地280畝,現有土地40餘畝;人口433人,其中參加分配人口288人;計劃生育育齡婦女98人,一男孩戶38戶,一女孩戶24戶,雙女戶1戶;黨員16人。

一、xx居失地居民情況

近年來,xx街道在服從服務城市發展中,不斷拓寬發展空間,搭建發展平臺,通過城市建設不僅改善了羣衆的居住環境,而且在上項目、壯實力、促就業,爲全市更好的項目落地騰出空間做出了積極貢獻。當前正在實施的xx居城中村改造,使得xx居大量土地被徵用,現僅有土地40餘畝。在xx居居民房屋被拆遷後,居民全部在東七、孫莊等居租房居住。在失地居民羣衆中,有穩定工作崗位和從事服務行業者約佔20%,有較高的經濟收入,生活比較富裕;獲得不穩定就業崗位和自行外出務工或在市內務工者佔70%,生活水平沒有明顯提高,部分還有所下降;沒有就業者約佔10%,生活水平一般,這部分失地羣衆年齡較大,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商品經濟意識差,缺乏技術和經營經驗,不能從事商業活動,有的還疾病纏身,沒有其它出路。總體來看,失地居民就業不穩定和失地保障政策不完善,是一個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失地羣衆的就業和生活保障問題。

二、引導失地居民就業上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失地居民的就業能力弱,面對就業競爭,由於年齡、知識、技能方面明顯處於劣勢地位求職比較困難。就xx街道而言,可提供的就業空間不少,競爭雖然激烈,但由於失地居民文化程度、技術條件等的限制,導致用人單位不願聘用,大多數居民從事市場配貨運輸、家政服務等。xx居失地居民就業最困難的主要有三類羣體。一是女35歲男40歲以上的大齡失地居民,即使能找到一份工作,大多也不穩定。二是失地前完全依賴種地爲生的純農民轉業能力差,失地就意味着失業,大多數人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三是就目前的政策而言,種田的農民可以享受糧食直補等各種扶持政策,下崗職工可得到再就業技能培訓和各種優惠政策,對農村、農民的各種社會保障也是普遍面對貧困和低收入人口,而專門針對失地農民就業等問題的激勵政策還不完善。另外,失地農民再就業培訓“不能適銷對路”,造成效果不佳。近幾年,政府對失地農民的再就業培訓的投入不斷加大,統計的受訓人數也比較多,可收效不是很好,適應不了失地農民就業的實際要求,反而造成人、財、物的浪費。

三、對促進失地居民就業的建議

隨着我市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及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周邊失地農民的羣體將會越來越多,這是由農業向工業、鄉村向城市轉化過程的必然選擇。如何做好因失地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成爲各級政府迫切關注的問題。

1、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目前,廣大失地農民不能象城鎮人口一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養老保障成爲失地農民最擔心的問題,僅靠徵地款來維持生計,只能“坐吃山空”。因此建議:在今後的徵地過程中,應對失地農民進行開發式安置,除給付補償金外,還應替農民考慮長遠之計,逐步建立、規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幫助失地農民解決後顧之憂。

2、加強對失地農民的就業培訓力度。由於失地農民原來大多數從事比較簡單的傳統農業,對自身素質要求不高,但失地後從事非農產業,造成就業難問題。因此建議:一要加強對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綜合素質,增強其就業能力及競爭力;二要廣開就業渠道,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供廣闊的就業門路,消除就業障礙,增加農民就業機會;三是政府及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失地農民就業,爲失地農民提供更加寬泛的就業政策、資金等方面的環境及條件。

3、引導農民發展二三產業。發揮基層組織的積極作用,發展集體企業,拓寬解決失地農民再就業的空間,在推動集體經濟發展中,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是解決失地農民問題的最有效的途徑,既可以把失地農民組織起來,讓其通過做工收入保證生活來源,又能夠解決一些矛盾和問題,有利於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因此建議:鼓勵農民發展家庭經營,進行個體運輸、商飲、服務業的開發,減少對土地的依賴性。

4、逐步建立和完善解決失地農民問題的長效機制。積極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徵地安置方式,建立解決失地農民長久生計的長效機制,使城市支持農村實現良性互動,共同發(來源說明好範 文網:)展,將失地農民的利益與企業發展融匯在一起,促進農民穩定增收。應按照市場化原則,制定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就業政策,建立城鄉統一的、平等的勞動力就業市場,實現城鄉統籌就業。引導和教育失地農民轉變觀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謀職業、競爭就業的自覺性和能力,積極主動地參加市場化就業。對吸納失地農民達到一定數量的二、三產業應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對失地農民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前提下,對消化失地農民、促進失地農民就業爲主而興辦的二、三產業,政府應給予必要的政策傾斜。同時,認真貫徹執行商業用地安置有關事宜,力爭實現失地不失業、農業轉商業、農民當老闆的既定目標,徹底解決失地農民的後顧之憂。

第四篇:失地農民生活現狀調研報告

一、失地農民基本情況

爲了解失地農民的基本情況,調研組在黎家坪村、石子嶺村和江邊灣村各抽取20戶共60戶失地農民代表從失地情況、人員結構、就業情況、家庭收支及社會保障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統計分折如下:

4、失地農民家庭收支情況

【本站範文網】

第五篇:開發區失地農民現狀調研報告

爲進一步摸清失地農民的有關情況,切實做好失地農民的安置及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根據上級有關精神,近期,開發區組織土地管理辦公室、安置辦公室及相關分管領導等人員,對開發區範圍內失地農民的現狀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土地徵收和失地農民基本情況

(一)##經濟技術開發區自2014年啓動建設以來,在城市規劃區內,經依法批准,已統一徵收了土地13279.157畝,涉及失地農民1661戶2426人。開發區失地農民失地後就業的或有其他固定收入的約佔總人數的30%,大部分沒有正式工作,但因徵地、地上附着物、拆遷款補償到位及時,人均都在10萬元以上,暫時沒有生活水平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

二、失地農民安置情況

一是規劃建設移民小區8處,總佔地面積2459.2畝,已完成建築面積21.4萬平方米,現已安置767戶。二是爲新區15個社共辦理社保1008人,其中整體加入社保且以年度交納社保金的493人,一次性交款後到達法定年齡且已領社保工資的256人,一次性交款後現未到達法定年齡未領社保工資的259人。三是爲新區內150多名失地農民辦理了園林環衛工人臨時聘用申請登記手續,已分批安排20餘名失地農民從事園林環衛工作。四是低保暫沒人申請。五是商業用地安置已規劃選址,正在積極進行設計工作,爭取明年年初開工建設。

三、存在的問題

開發區成立以來,在區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區直各部門的支持配合下,開發建設工作得到了快速發展,通過三年多的努力,一座交通便利、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備的現代化新區已基本建成。但隨着建設速度的加快和建成項目的增多,失地農民人數也越來越多,由於安置相對落後,且建成移民小區基礎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通過本次輿情調研,主要表現爲以下問題:

(一)各方面認識不足。一是農民認爲土地是生活的保障,對社會保障不不甚瞭解。部分農民失去土地後心裏較虛,擔心以後沒有退路。有些農民儘管目前住上了小二樓,生活比較好,但由於沒有正式工作,收入不穩定,擔心以後的生活問題,希望有比較穩定的工作維持生活。二是有的失地農民沒有認識到養老保險的重要意義,生怕出資有去無回。

(二)失地農民就業非常困難。農民整體素質較低,很多沒有長遠打算,且近年得到政府補償較多,近期生活無憂,又愛好喝酒不願意吃苦,所以很多都是整天坐吃山空,令人擔憂。有的想找工作的失地農民,由於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術難度較大,就業困難重重。目前大多數失地農民主要從事重體力勞動的行業,如裝卸工、建築業等。

(三)醫療、教育沒有保障。醫療、教育支出大,部分農民不堪重負。調查農戶中大多數家庭上有老,下有小,醫療佔有很大的開支;有的兩個小孩同時在上學,讀中專、大專、大學的開支更大,農民靠本身的收入很難維持,更沒有資金爲自己參加技術培訓。

四、有關建議

隨着城市化建設力度的加大,土地徵用仍然不可避免,失地農民隊伍將越來越大,問題也會越來越多,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關注失地農民問題。解決失地農民問題必須綜合考慮,統籌兼顧,既要有利於開發建設,又要從保障農民的生活需要出發,還要從保障農民長遠利益出發,探索制定深化體制改革的政策,從根本上解決失地農民的生活和出路問題,以維護社會穩定。

(一)儘快建立完善醫療、養老社會保障機制。在目前農村社會保障尚未立法,而且制度建設基本空白的情況下,應當儘快把失地農民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實現與城鎮社會保障的對接。建立失地農民養老和醫療保障制度,其資金籌措應按國家、集體、個人及市場徵地主體“四個一點”的思路解決,明確各類徵地主體無論作何種用途的土地徵用,均應在土地收益中留出一塊作爲農民失地後的社會保障金,並專戶儲存、專門機構管理。引導農民從土地補償資金中拿出一點,有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補貼一點,政府從經營土地收益中拿出一點,購買基本醫療和養老保險。除此之外,還應在補償和分配上予以保障,一是退休年齡段農民因其已基本喪失勞動力,安置補償標準應適當提高。二是應考慮土地增值部分農民也有權享受,要探索新路子,逐步實現讓失地農民以多種方式比較持久地參與被徵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二)建立教育培訓保障機制。重視失地農民的教育培訓,一是加大以職業技術、崗位技能爲重點的就業培訓,提高失地青壯年農民轉崗就業能力,建立健全以職業技術教育爲主的、多層面的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網絡體系。二是對失地農民進行現代市場經濟知識和轉崗再就業技能培訓;四是把失地農民的培訓工作納入城鎮下崗人員再就業培訓體系。

(三)建立再就業創新機制。農民市民化的重要前提是農民就業社會化、非農化和充分化。順利實現就業是解決失地農民生活來源,加快其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的重要保證。應按照市場化原則,制定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就業政策,建立城鄉統一的、平等的勞動力就業市場,實現城鄉統籌就業。引導和教育失地農民轉變觀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謀職業、競爭就業的自覺性和能力,積極主動地參加市場化就業。對吸納失地農民達到一定數量的二、三產業應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對失地農民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前提下,對消化失地農民、促進失地農民就業爲主而興辦的二、三產業,政府應給予必要的政策傾斜。同時,認真貫徹執行商業用地安置有關事宜,力爭實現失地不失業、農業轉商業、農民當老闆的既定目標,徹底解決失地農民的後顧之憂。##經濟技術開發區

二○○六年十二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