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產品加工業調研報告多篇

產品加工業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產品加工業調研報告

一、報告前言

根據《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統計報表制度》之規定,農產品加工業是指以農業物料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加工品爲原料進行加工、再加工的工業生產活動。其相關行業包括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菸草加工業、紡織業、服裝及其他纖維製品製造、皮革毛皮羽絨及其製品業、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製品業、傢俱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醫藥製造業、橡膠製品業等12大類。

安康位於關中、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區的幾何中心,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嶺主脊,漢江由西向東貫穿其中。境內兩山夾一川的自然地貌和四季分明的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蘊育着豐富的農業物料和野生動植物資源。近年來,各縣區依託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副食品加工、食品製造、飲料製造、菸草製品、紡織和醫藥製造等六大行業取得了較快發展,目前已成爲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財政增長的一支重要力量。

爲有效探索農產業加工業發展途徑,近期,市工信局組織開展了農產品加工及其魔芋、黃姜、茶葉、生豬、油料、糧食、製藥、繭絲綢等重點產業專題調研,並撰寫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

二、發展現狀

(一)全部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

截止20xx年底,xx市全部農產品加工業單位個數爲12485戶,佔全市工業的77.27%;從業人員46632人,佔全市工業的43.98%;完成增加值31.81億元,佔全市工業的38.65%;完成總產值88.67億元,佔全市工業的29.02%;實交稅金6.22億元,佔全市工業的49.15%;提供勞動者報酬7.77億元,佔全市工業的34.43%;(20xx年xx市全部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情況統計表見附表1)。

(二)規模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

截止20xx年底,全市年營業收入過500萬元的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個數爲109戶,佔全市規模工業的32.63%;從業人員10877人,佔全市規模工業的32.91%;完成增加值19.75億元,佔全市規模工業的34.43%;完成總產值52.19億元,佔全市規模工業的32.98%;實交稅金5.17億元,佔全市規模工業的54.77%;實現利潤3.53億元,佔全市規模工業的21.97%(20xx年xx市規模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情況統計表見附表2)。

(三)六大重點行業發展現狀

xx市農產品加工業涉及到統計分類各個行業。20xx年,農副食品加工、食品製造、飲料製造、菸草製品、紡織和醫藥製造等六大行業完成總產值78.62億元,佔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的88.67%,已成爲六大重點行業(20xx年xx市全部農產品加工業主要經濟指標統計表見附表3,20xx年xx市規模農產品加工業主要經濟指標統計表見附表4)。

1、農副食品加工業。包括穀物磨製、飼料加工、植物油加工、製糖、屠宰及肉類加工、水產品加工、蔬菜加工和其它。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單位數7589個,完成總產值36.51億元,佔全部農產品加工業的41.17%。

2、食品製造業。包括焙烤食品加工、糕點製造、方便食品製造、乳製品製造、調味品製造和其他。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單位數784個,完成總產值9.86億元,佔全部農產品加工業的11.12%。

3、飲料製造業。包括酒的製造、軟飲料製造和精製茶製造。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單位數954個,完成總產值6.22億元,佔全部農產品加工業的7.02%。

4、菸草製品業。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菸草製品業單位數22戶,完成總產值8.06億元,佔全部農產品加工業的9.09%。

5、紡織業。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紡織業單位數132戶,完成總產值8.31億元,佔全部農產品加工業的9.37%。

6、醫藥製造業。包括中藥飲片加工、中成藥和生物生化製品製造。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單位數27個,完成總產值9.66億元,佔全部農產品加工業的10.89%。

三、主要特點

(一)主導產業初步形成

據專題調研資料顯示,目前,魔芋、黃姜、茶葉、生豬、油料、糧食、製藥、繭絲綢等八大產業已成爲安康農產品加工業的主導產業(各產業調研報告見附件1-8),其中魔芋和繭絲綢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都佔有相當份額。

(二)龍頭企業初具規模

20xx年,全市109戶年營業收入過500萬元的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完成總產值52.17億元,佔全部農產品加工業的58.84%,其中魔東魔芋、江興醫化、雨潤集團、新興米業、安康正大、金福海油脂等龍頭企業初具規模。

(三)發展速度不斷加快

20xx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完成總產值88.67億元,較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0.79%,其中,年營業收入過500萬元的規模農產品加工業完成總產值52.17億元,較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3.50%,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態勢。

(四)產品結構趨向合理

20xx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涉及統計分類的各個行業,但主要產品只有32種,大都是來自於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和醫藥製造業,並且都屬於國家扶持發展的產品,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產品結構不斷趨向合理(20xx年xx市農產品加工業主要產品產量統計表見附表5)。

四、存在問題

(一)企業規模小

20xx年,在全市農產品加工業中,個體經營戶爲11673戶,佔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總數的93.50%,而規模較大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數僅佔6.5%,其中,年營業收入過500萬元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數僅佔0.87%。

(二)產品附加值低

從加工單位看,農產品初加工單位數較多,深加工和精加工較少,增值能力差;從產品品質上看,大多數產品檔次低,包裝差,產品品質不高;從產品用途上來看,初級原料產品所佔比重較大,產品附加值低。

(三)基地建設不配套

由於基地建設沒有跟上,可供加工的農產品不足,造成加工企業生產能力過剩。據調查資料顯示,20xx年,僅食品植物油生產能力過剩近2萬噸,茶葉生產能力過剩近100噸。其中,秦東魔芋、江興醫化、金福海油脂等大部分龍頭企業都存在着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問題。

(四)共性問題尤爲突出

人才短缺、融資困難和發展環境不盡人意等制約瓶頸一直是工業發展的共性問題,加之農產品加工業的規模小、底子薄、抗市場風險能力弱等客觀因素的制約,這些問題在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工作中表現得尤爲突出。

五、建議意見

(一)發展壯大主導產業

根據《全國主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及《xx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第十二個五年發展規劃》,結合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實際,對今後一個時期全市農產品加工業進行統籌規劃,制定相關措施,大力發展魔芋、黃姜、茶葉、生豬、油料、糧食、製藥、繭絲綢等八大主導產業,進一步促進全市農產品加工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二)做大做強龍頭企業

鼓勵和引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市場前景好、帶動作用明顯的農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在規劃和建設項目上,實行優先審報,重點傾斜扶持;在企業融資上,積極組織開展銀企業合作,解決融資難題;在原料基地建設上,建立健全企業與農民的利益分配機制,確保原料供應,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產業關聯度大、市場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

(三)建立健全質量體系

鼓勵農產品加工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開展合作,選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和科學的生產工藝,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引導農產品加工業建立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推進全面質量管理,確保農產品加工業產品質量;支持農產品加工業開展產品質量認證,建立科學地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進一步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四)不斷優化發展環境

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農產品加工業的重大意義,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統一規劃,統籌安排,進一步完善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全社會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氛圍;各相關職能部門要要各司其職、轉變職能,通過資金、人才、技術支持和用地、電力保障等多種形式,積極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搞好協調服務。

【第2篇】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問題調研報告

農產品加工水平是衡量農業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是提升農業整體素質和效益的關鍵環節。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有利於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有利於農產品的深度開發,有利於農民就業和增收,有利於增強農業的綜合素質,有利於發揮農業資源優勢。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又快又好發展,爲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產業支撐,是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2022年

一、自然資源和發展條件產業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和發展條件。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就是依靠我市面臨的發展條件,充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使資源優勢變爲產業優勢。農產品加工業的內容非常多,只能從中選擇重點扶持發展。可以肯定地講,未來農產品加工產品市場競爭會日趨激烈,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各地靠的主要是特色,只有把特色做強做大做出品牌才能在市場上生存和發展。要準確的把握特色,就必須清楚資源狀況和發展條件,這是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主要前提。

二、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 在近三個月的調研中,我們總的體會是:我市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還是較快的,正在成長爲帶動我市經濟發展的新的力量,但同時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

(一)受煤、焦、鐵產業高利潤影響,民間投資嚴重不足。農產品加工業要快速發展,需要民間增加投資。然而,多年來受煤、焦、鐵等產業高利潤吸引,我市農產品加工業資本投入嚴重不足。據統計,2022年,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1454850萬元;而同期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66954萬元,只有第二產業的4.6%。隨着煤、焦、鐵資源供應日趨緊缺,今後若干年內煤、焦、鐵產業繼續保持高利潤,民間投資仍加速向這些產業流動,農產品加工業投資仍將不足。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必須設法解決農產品加工業民間投資不足的問題。

(二)涉及領域寬闊,優勢產業不突出。近年來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較快,加工涉及糧食、畜牧、乾鮮果、蔬菜和中藥材五個領域,但沒有一種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成爲國內外市場上的優勢產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今後必須解決好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係。

(三)企業規模偏小,發展後勁和市場競爭能力不足。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企業規模決定着企業的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儘管近年來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較快,但整體上看企業規模還是偏小,在與其他地區的企業競爭中處於弱勢。如上述在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中,規模以上企業不多,其中進入省“1311”規劃重點企業的只有一家。由於企業規模偏小,企業的資源實力、技術能力都很弱,沒有一家企業設有產品研發機構,嚴重製約着企業競爭能力。調研中我們發現,在當地的超市中都很少見到我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產品。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必須設法擴大企業規模。

(四)管理水平落後,產業素質不高。我市大部分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品特色明顯、質量上乘,市場銷路也不錯,但企業發展卻困難重重,就是走不上快速發展軌道。深入分析,導致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是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不高。例如缺乏品牌意識,許多企業高度重視產品質量,認爲只要質量好,產品就不愁賣不出去。殊不知,現代市場經濟就是品牌經濟,消費者購買產品首先認知的是品牌,是品牌的知名度。多年來我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慢,品牌知名度低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市沒有一個全國知名品牌,區域性知名品牌也很少。再如還缺乏營銷意識,許多企業高度重視產品生產,千方百計更新設備、擴大規模、上新產品,對市場營銷投入很少,沒有完整的市場營銷規劃,沒有完整的市場營銷隊伍。形象地講,就是“正規軍”式的生產,“游擊隊”式的營銷。再如缺乏標準意識,許多企業產品規格不標準、包裝沒檔次,甚至沒有條形碼,更趕不上近年來國內外市場上通行的有機產品和綠色產品標準。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必須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五)沒有發展規劃,重複建設嚴重。雖然我市農產品加工業整體水平還不高,但某些領域加工能力已經超過我市現有的農產品產量。以玉米加工業爲例,到2022年底全市正投資、在建和籌建的玉米深加工能力嚴重超出我市玉米的生產能力,造成這種狀況的重要原因是沒規劃,政府宏觀調控職能不到位。

三、加快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編制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

市政府編制的《臨汾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把農產品加工業確定爲今後五年帶動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在市委二屆三次會議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市委、市政府把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作爲突破口,推進新農村建設,以發展工業化的理念發展現代農業,全面啓動農業產業化工程建設,積極扶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我市地域廣闊,人口衆多,農業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複雜多樣,加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與世界經濟連爲一體,農產品加工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要把市委、市政府的戰略構想落到實處,確實把農產品加工業做強做大,使之成長爲優勢產業,就必經編制並實施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明確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各個階段的目標和重點。

(二)找準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立足點。

目前,全國有許多地方把農產品加工業作爲帶動本地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而且不少地方的農產品加工業達到很高水平,在國內外市場已佔據明顯優勢。例如內蒙古的奶製品業和羊毛加工業。這種形勢下,我市要把農產品加工業做強做大,就必須找準立足點,應立足“特、精、高”三字方針。特即特色,我市盛產多種特色產品,如永和的紅棗,古縣、安澤的核桃,浮山的小米等,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首先要在這些產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把特色變成市場優勢;精即精細,不因爲特色農產品爲我市特有而粗製造,要精工細作,把質量提高;高即高標準,爲滿足國際國內市場對農產品的高標準要求,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產品附加值,通過政策的限制和引導來推廣農產品加工業的標準化生產,可研究制訂我市農業標準化建設的實施方案,建立和完善農業標準化體系。

(三)找準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方向。

目前我市農產品加工業領域非常廣,但都沒有做強做大。根據國內外實踐經驗和我市實際情況,我們不可能一把抓,都變成國內外市場上的優勢產業,只能根據我市資源優勢和有利條件,選擇特色和重點進行深加工,並全力做強做大。經過調研,我們認爲,目前及今後若干年我市應重點扶持三大產業:一是核桃加工業。以古縣、安澤一帶特有的核桃產品爲原料,制訂扶持政策,擴大招商引資,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合作,加強產品開發,使核桃加工業成爲國內外市場上的特色優勢產業。二是棗子加工業。永和棗子個大肉厚不生蟲,別具特色,多年來暢銷不衰,已經成爲國內市場上的特色產品,最近又被國際組織認定爲綠色環保產品,但多年來一直賣的是原產品,沒有深加工,附加值低,收益上不去,而且產品品種少,市場佔有率也上不去。應充分發揮永和棗子這個歷史名牌產品的優勢,延伸產業鏈,開發新產品,增加附加值,提高市場佔有率,使我市的紅棗產業成長爲國內外市場上的現代新型產業。三是中藥加工業。近年來襄汾生地和安澤連翹產銷量已佔全國市場的1/3和1/4,在市場上已經佔有重要地位,但是同永和紅棗一樣,賣的是原產品,產銷量雖然大,但經濟效益和對市場的影響卻不大。應藉助已佔有的市場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深加工,使我市逐漸成爲國內外市場上的中藥產品生產基地。另外吉縣蘋果、隰縣梨、浮山小米和蒲縣莜麥也很有特色,可鼓勵相關縣和相關部門發展深加工。

(四)確定符合我市實際情況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戰略。

綜觀國內市場,目前在市場上佔有明顯優勢的農產品加工業不外兩種形式:一是大企業或企業集團,例如河南以雙匯爲主體的肉製品加工業和內蒙以伊利、蒙牛爲主體的奶製品加工業;二是企業集羣,例如四川、湖北的炸菜產業和我省太原一帶的陳醋產業。分析我市情況,我們認爲這兩種形式都符合我市實際。也就是說,今後發展我市農產品加工業可採取兩種戰略,即大企業或企業集團戰略和企業集羣戰略。對那些產量較大、加工需要大量投資的農產品加工業,例如玉米深加工、水果深加工、肉類深加工等,採取大企業或企業集團戰略;對那些產量不是很大但很有特色而開發加工又不需要大量投資的農產品加工業,例如特色食品、特色工藝品等等,應採取企業集羣發展戰略,即鼓勵衆類中小企業或同時生產相同產品或相互協作生產相同產品,通過大量中小企業同一集羣形成的規模優勢,形成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產業優勢。

(五)加強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

農產品生產基地爲農產品加工業提供穩定、優質的原料。近年來我市爲了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先後規劃建設了一批農產品生產基地,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總地看還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一是規模不大,不具備規模優勢,對企業投資尤其是外部大企業投資缺乏吸引力;二是質量不高,絕大多數農產品還是幾百年上千年傳下來的老品種,很難適合現代化的流水線加工;三是有污染,目前有機產品和綠色產品已經成爲國內外市場的主體,我市農產品加工業要做強做大,成爲國內外市場上的優勢產業,其產品就必須達到國際上通行的有機產品和綠色產品的檢測標準,而我市絕大多數農產品處於煤焦鐵鑄電等產業包圍之中,過度使用化肥農藥,根本達不到生產有機綠色產品的要求。我市必須高起點高標準發展農產品生產基地,認真搞好規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把加工原料基地建設與加工龍頭企業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加快產業、企業、要素的集聚,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帶和塊狀經濟的形成,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的整體水平。

(六)建立健全農產品加工業資金支持體系。

我市農產品加工業尚處在起步階段,資本的原始積累還沒有完成,要加快發展,政府還必須從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經過調研,我們認爲應着力做好下列工作:一是制訂優惠政策,吸引煤焦鐵鑄電等產業資金向農產品加工業流動。經過多年快速發展,我市煤焦鐵鑄電等行業已經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企業家手中都握有大量自有資金。尤其是煤礦企業,近年來面對市場短缺,積累了鉅額貨幣財富。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市政府應研究制訂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這些行業的企業家向農產品加工業投資。二是採取有效措施,鼓勵金融機構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建立企業信用擔保基金,爲農產品加工企業貸款提供信用擔保;成立由政府牽頭,企業、金融機構參加的聯席會議或協調委員會,在銀企之間建立起雙方溝通的有效渠道;探索新形式下銀企之間交流增強、互信的新形式新途徑,促進雙方之間的信用合作。三是擴大政府投資渠道和投資規模,形成長期高效的政府投入機制,政府投入向農產品加工業傾斜,確保每年投入資金總量的增加速度高於市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加強與上級財政部門和涉農部門的聯繫,採取多種有效措施爭取上級政府的轉移支付和信用資金;重新審視資金投入辦法,在統籌兼顧的前提下集中財力支持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四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企業之間的資金合作。採取有效措施,引導企業之間的合作,通過合併、控股、兼併、承包、租賃等多種形式促進企業之間的優化組合,以此提高現有企業現有資金的使用效率。

(七)加強對農產品加工業的組織領導。

在我國現有體制下,領導是否重視,特別是各地黨委、政府“一把手”是否重視,對農產品加工業能否快速發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加強宣傳工作,使各級各部門領導幹部重新認識農產品加工業在今後我市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能夠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放到經濟工作的突出位置。組織力量加強調查研究,編制切實可行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使農產品加工業走上穩定發展的軌道。深入審批制度改革,在嚴格落實產業政策的同時,減少審批環節,提高行政效率,爲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服務。深入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克服政府宏觀管理工作中的“越位”、“缺位”和“錯位”現象,爲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體制環境。

【第3篇】鄉鎮農產品加工業調研報告

一、基本狀況

多年來,全鄉緊緊圍繞本地的資源優勢、圍繞農業產業化一批以加工爲主的小型企業應運而生,迅速崛起,爲全鄉農業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了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推進了農村工業化進程,成爲全鄉經濟發展新的亮點。現在,全鄉從事加工的各種類型經濟組織1個,從業人員 74 人,其中水泥製品加工4家、榨油廠2家、豆腐房11家、磨米房4家按經濟類型分:民營經濟100%。按加工品種分爲三大類: 農產品加工、水泥製品加工和磚產品加工。這些小企業在不同的行業領域圍繞爲“三農”服務的目標,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其主要特點:

一是推進了農業向種植、加工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可轉化各類農產品資源,惠及農戶 ,調動激勵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推動種植業協調發展。

二是推進了經濟由傳統農業向農村工業化發展的進程

三是龍頭企業發揮“領頭雁”作用

實踐證明,一個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產業需要龍頭企業作載體,市場需要龍頭企業來拉動,發展經濟更需要龍頭企業的有力支撐。可帶動農戶實施訂單農業,轉化本鄉農產品資源回報農民。

四是顯現了農民增收和轉移農村勞動力雙贏的效果,農產品加工業惠及衆多農民,有效解決了農產品買難、賣難的歷史問題。

二、我鄉加工產業存在的問題

我鄉加工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客觀地存在着制約其發展的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這些不利因素值得我們去深思、去研究、去探討、去解決。

一是整個產業潛能尚未充分發揮。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形勢平穩,農業支柱產業可轉換爲工業產值的潛能尚未充分發揮出來。水泥製品和磚製品也大多是在本鄉銷售,更沒有形成品牌。

二是產品結構優化不明顯。市場銷路窄,企業效益差,產品附加值低,工業產值增速緩慢的客觀現實

三是資源與加工對接出現矛盾。一方面,農產品加工業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廣大農民農產品“賣難”問題,二是融資難度大。金融部門流資貸款渠道越來越窄、難度越來越大、門檻越來越高是制約部分加工企業達產達效的主要“瓶頸”。

三、下步措施

1、堅守不移地穩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大量的數據和不爭的事實說明,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是加快工業突破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更是農業、工業雙跨越的基礎。

2、加快加工產業戰略調整。一是優化產業佈局,挖掘產業潛能。科學規劃,合理佈局,依據現有企業建設若干個加工基地,通過農產品加工基地的建設,形成佈局區域化、生產專業化、經營規模化。二是加快品種結構調整。引導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要有遠瞻眼光,不能一直停留在傳統式的農產品簡單加工上,企業要滾動發展,必須在產品升級上檔上下功夫。三是實施質量戰略,積極扶持企業依靠質量闖市場,依靠名牌提升效益,各相關部門要下功夫積極協調、扶持進行無公害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的研發。

3、引入扶持和激勱機制。爭取各級財政扶持,扶貧資金等要向加工業給予傾斜。

4、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向金融部門推介好的加工項目,以爭取資金支持。信用社等涉農貸款主要金融部門,對發展前景好,生產經營有效益的加工業要給予貸款扶持。

5、加強領導。研究相關問題,點面結合,上下聯動,全力推進加工產業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