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政府調研報告範文(精選多篇)

第一篇:政府副鄉長調研報告

政府調研報告範文(精選多篇)

關於創先爭優活動中促進幹部作風轉變的

調研報告

政府副鄉長xxx

在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是貫徹落實中央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一項重要任務,是鞏固和拓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的重要舉措,是黨的建設一項經常性工作。組織好、實施好創先爭優活動,對於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進一步密切黨羣幹羣關係、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科學發展觀實踐活動,“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等活動,絕大多數鄉鎮幹部的學習、幹事、創業、服務、奉獻的意識進一步增強,但是,也確有一些幹部存在作風不實問題。主要表現:一是思想作風不正,工作積極性不高。二是工作作風不紮實,做樣子,搞形式,應付差事。三是領導作風不優良,形式主義嚴重,脫離實際。四是學習風氣不濃厚,理論學習與實踐脫節,缺乏指導工作的理論知識和政策水平。五是生活作風不嚴謹,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鄉鎮幹部存在這些問題,原因是較多的,既有主觀因素,如放鬆了思想教育,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致使幹部理論素養較低等,也有客觀因素,用人體制不完善,監督考覈不到位,幹部安於現狀,得過且過等。致使幹部工作不務實。“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尤其近

年來鄉鎮幹部責大權小,工作壓力大,加上鄉鎮幹部普遍年齡偏大,幹鄉鎮工作時間過長,容易產生麻痹思想,最終導致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狀況,影響幹部工作不務實。

目前,在鄉鎮、村黨組織和黨員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旨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羣衆、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爲此,要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爲契機,把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與加強幹部作風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健全機制,狠抓落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注入新的活力。

一、加強和改進鄉鎮幹部作風建設,領導幹部要做好表率,立好標杆。“上樑不正下樑歪,中樑不正倒下來。”由此,加強和改進鄉鎮幹部作風建設,一定要從領導幹部抓起,特別要發揮好“一把手”示範作用,既要抓好自身建設,又要抓好機關單位的作風建設。要敢於講真話,聽真話,講實效,辦實事,要帶頭學習抓學習,帶頭團結抓紀律,帶頭務實抓成效、帶頭廉潔抓黨風政風。要始終把人民羣衆的利益作爲沉下去、想問題、辦事情的根本出發點,要立足實際,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不斷強化領導班子廉潔意識及執政能力。

二、加強和改進鄉鎮幹部作風建設,要強化教育引導,提高幹部素質。全面提高鄉鎮幹部的整體素質,要堅持不懈地抓學習,有計劃、有目的、多層次、多渠道教育引導。一是着眼於提高鄉鎮幹部的思想素質,下力氣抓好思想教育。二是着眼於提高鄉鎮幹部的業務素質,下力氣抓好工作方法的改進,全面提高鄉鎮幹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採取理論培訓,實踐鍛鍊,外出學習考察等多種形式,提高

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做到腦勤多思。認真學習,善於思考,思想上要刻苦,進一步深化對中央精神的理解,深化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善於把上級精神與本地實際結合起來,創新觀念,創新思路,創新體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四是做到手勤多幹。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和細節抓起,對每一項工作,每一個項目都要盡心盡力,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五是做到腳勤多跑。抽出更多的時間深入村組,深入羣衆,開展調查研究,及時瞭解和掌握各方面的情況和動態,做到心中有數,爭取工作主動權。

三、加強和改進鄉鎮幹部作風建設,要創新體制機制,激發工作活力。創新一套科學合理的體制機制是一個地方發展的基礎,要進一步理順鄉鎮管理體制,做到“人事相宜、權責對等、利益均衡”。

積極推行機關作風精細化管理,完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保證領導班子民主議事、科學決策,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機制。創新干部上班簽到制、工作去向登記制、政績檔案制、末位淘汰制、民情日記制、百分量化考覈制等辦法管理幹部,激發工作活力,形成奮發向上,克難進取的良好工作氛圍。

四、加強和改進鄉鎮幹部作風建設,要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取得實效。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應該重視加強和改進監督檢查工作,切實改變那種只聽彙報,看看現場,提提意見,涉及問題只談普遍的做法。要落實好各項監督制度,通過實行民主評議領導幹部,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等形式加強黨內監督,通過實行黨務、政務、村務公開,加大羣衆監督力度。開展鄉鎮幹部述職述廉,落實鄉鎮幹部重

大事項報告制度等。要注重防範,關口前移,及時發現和糾正黨員幹部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認真開展作風教育整頓工作,通過督促檢查確保幹部作風建設取得實效。

總之,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鄉黨員幹部要充分發揮黨的先鋒模範作用,切實履行好共產黨員的義務,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充分體現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圓滿完成本職工作,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在開拓中前進,在創先中發展。保持創先爭優的良好精神狀態,恪盡職守,將熱情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去。

第二篇:某政府下基層調研報告

7月9日至7月13日,根據鎮黨政聯席會議討論的意見,由張某某、沈某某、丁某某、秦某某、陸某某組成5人調研小組,在組長張某某率領下,深入村組,深入羣衆,就調研提綱上的有關內容開展調研。在調研過程中,我們重點走訪了某某村、某某村和某某村三個村。本次調研活動在具體實施上做到了既“身入”,又“心入”,在具體方式上,我們主要通過召開各界人士座談會、村幹部座談會、走訪三類對象、到田間地頭與農民交談等方式,聽取意見、建議,瞭解情況。

一、走訪單位概況。

二、調研基本情況。

1、走訪三類對象。這一次下基層調研,我們走訪慰問了三類對象,一是種養殖大戶;二是慰問特困戶;三是慰問村幹部家屬。

我們調研小組在走訪示範戶和慰問特困戶的基礎上,又慰問了這三個村的村幹部家屬,對他(她)們默默的支持好村幹部工作表示感謝,希望他(她)們一如既往的當好村幹部的“賢內助”,取得了很好的反響。-----更多調研報告-----論網絡對青年的影響的調研報告 關於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調研報告全國各城市it行業薪資調查報告 如何撰寫市場調研報告 財務公司運營狀況調研分析報告 天然氣市場發展調研報告對青少年犯罪情況的調研報告新媒體調研報告:形態 狀態 業態亞洲葡萄酒市場調研報告中國黃酒業調研報告

本站範文網[]

第三篇:政府鄉長調研報告

鄉鎮領導幹部要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發揮表率作用

政府鄉長xx

當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正如火如荼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作爲身處基層一線的鄉鎮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創先爭優的意識強不強,先鋒表率作用發揮好不好,關係一級組織,影響一方發展,責任更爲重大。鄉鎮領導幹部要當好“四種角色”,發揮好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的表率作用。

一是當好“電視機”,把握正確導向。儘管當前網絡、電視、廣播、手機、報刊、雜誌等媒體信息鋪天蓋地,但羣衆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耐於與幹部面對面宣傳講解和交流。作爲鄉鎮領導幹部,要充分發揮知識寬、信息廣、政策透的優勢,通過進村入戶、走訪羣衆,積極向羣衆宣傳黨的惠農政策、致富信息、科學技術、計劃生育、就業保險、權益維護、民族宗教等知識;同時,積極向羣衆宣傳經得起推敲、羣衆信服、叫得響亮、影響力大的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典型,激發羣衆緊跟黨走、勤奮創業、比學趕超的積極性,夯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羣衆基礎。

二是當好“錄音機”,收集社情民意。羣衆利益無小事,民生之事大於天,身處一線的基層幹部處處與羣衆打交道,更應該事事以民爲本,帶頭做好新形勢下的羣衆工作,始終把向下收集羣衆呼聲,將呼聲向上傳達到決策層面作爲鄉鎮領導幹部的責任,瞭解羣衆在想什麼、盼什麼、怨什麼。還要及時掌握羣衆對創先爭優活動的看法、

評價並反饋上級,一旦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積極解決羣衆的各種訴求,主動關心羣衆、服務羣衆,積極幫助羣衆解決生產生活的實際困難。

三是當好“耕作機”,推動科學發展。基層工作重在“落實”二字。一方面,對於身爲一線的鄉鎮領導,要應該以身作責,咀嚼創先爭優活動的細節,消化創先爭優活動的內涵,同時把“先”和“優”目標化、具體化、形象化,把這一系列思路、目的以及意義傳達到各村、企事業單位等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使其創有所求,爭有所指。另一方面,領導幹部要身先士卒,多抽出時間到村、企事業單位,指導基層黨建陣地建設,在鞏固基層組織建設上創先爭優;到企業,積極爲企業提供服務,在推動工礦企業擴大生產上創先爭優;到農村,幫助村、羣衆理清產業發展思路,在幫助羣衆實現富民增收上創先爭優,形成全社會創先爭優的生動和諧局面,促進創先爭優活動廣泛深入開展。

四是當好“洗衣機”,樹立清廉形象。鄉鎮作爲國家政權的基石,鄉鎮幹部在羣衆心目中的形象尤其重要。因此,領導幹部就更應該帶頭嚴格要求自己,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受教育、受洗禮、受磨鍊。要通過領導幹部公開承諾、主動踐行、民主監督、成效公示、整改提高等措施,進一步增強慎獨意識和自律意識,自覺抵禦各種誘惑,抵制各種歪風邪氣的孳生,嘴不亂說,手不亂伸,心不亂想,腿不亂走,時刻把羣衆利益牢記心頭,把個人的進退得失埋在心底,真正做到自

重、自省、自警、自勵,徹底改變在羣衆中“鄉鎮幹部不象鄉鎮幹部”的不良印象,大力塑造基層領導幹部的良好形象。

創先爭優,創的是先進,爭的是優秀。只有真正從內心轉變思想,一心爲民,才能真正做到高效、清廉,真正爲人民服務,達到學習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真正目標。

第四篇:政府辦公樓調研報告

高層建築調研報告

調研目的: ① 瞭解高層建築設計要點

② 學習高層建築設計方法

調研內容: ① 實例調研:南京綠地廣場紫峯大廈

建鄴區政府辦公樓

② 基地調研:南京河西富春江東街

南京綠地廣場紫峯大廈

紫峯大廈選址位於南京南鼓樓區鼓樓廣場,東至中央路,西至北京西路。建築用地面積爲18721㎡。主樓地上89層,主要功能設有六星級酒店、甲級辦公樓;裙房地上6層局部7層,主要功能爲商場與酒店附屬用房;地下4層,主要功能爲商場、停車庫及設備機房。

佈局:

a.裙樓主要用作商業,呈沿基地形狀展開造型,

採用集中式的佈局,形體和諧。主樓與副樓作

酒店。辦公及後勤之用,將裙房的商業中庭嵌

在其中,使整個建築羣虛實結合,凹凸有致。

b.基地內部道路呈環狀,沿基地形狀包裹建築,

一般只供行人使用。

c.基地中靠近主幹道交匯路口的地方未設主要

建築,建築羣體位置後退,視野開闊,同時豐

富基地景觀。

d.主樓的位置居於基地中心,減少建築隊行人

的壓迫感,建築體量適宜,整體和諧美觀。

e.紫峯大廈的地面部分只有東南角設有少量地

面停車位,大部分車輛停放於地下,基地的地

面部分有較多景觀,綠化,豐富建築周邊環境。

流線:

a.機動車流線:紫峯大廈共有4個機動車出入口。沿中山北路設有酒店入口,在規劃道路上開設商業入口和辦公入口,每個不同功能的主要出入口旁,均設有地下車庫出入口(2個入口,1個出口和1個出入口)。基地在中山北路設有一條機動車輔道,規劃道路上設一個直接出入口。

b.行人流線:紫峯的辦公,酒店和商業中庭部分的入口根據人流方向設置。

1.商業入口:分別設在規劃道路和中山北路的商業中庭的兩側;

2.酒店行人入口:設在中央路上,與機動車通過進入地下停車場的通道進行分離;

3.辦公樓入口:主辦公樓入口設在中山北路上,在同路上的商業入口南側,副辦公樓的入口則設計在規劃道路上,使辦公路線與酒店和商業的對外流線互不重合。

1.商業行人入口2.酒店行人入口

3.主辦公樓入口4.副辦公樓入口

c.非機動車流線:

由於紫峯大廈的受衆性質,非機動車停放主要服務於內部員工,需求量

少,故設置在地下一層的夾層和地下二層,通過專門的非機動車停車通道進入地下,與機動流,人行流線互不重合。非機動車停放入口設於中山北路上。

山西上的非機動車地下道出入口地下負一層非機動車庫

d.後勤流線:貨物運輸通過西北副樓辦公入口側的地下車庫出入口坡道進入地下 室,通過分佈於地下室各處的貨梯到達各層使用。與普通酒店,商業的機動車流 線互不重合。

e.消防流線:紫峯大廈建築被城市道路包裹,基地內機動車通車道路有限,若做 環形消防道路在基地內則不能滿足4米的寬度要求,且中山北路樹木種植茂盛, 綠樹茂密,景觀優美不宜破壞。爲滿足消防要求,發生緊急情況時城市道路也做 消防通道使用。在無法設置消防通道的臨街商業一側,增設了消防水泵以彌補消

防設施的不足。

場地:

紫峯大廈的場地設計採用不規則形,按建築軸線和建築形體輪廓將場地分割爲三個不規則多邊形,用菱形和多邊形的草坪圍合出交叉的放射狀道路,再配以同一軸線的三角形水池,豐富了主建築前的集散空間和建築羣的臨街立面景觀。基地東南側有樓梯向下通往地下廣場,地下廣場的設置有效地解決了紫峯地面場地面積不足的缺點,爲市民提供了更多交流,休閒的空間。

立面設計:

300多米高的塔樓由兩組形似蟠龍的建築結構組成:一組綠色,一組藍色。 2個連續的玻璃中庭分隔開塔樓,隱喻揚子江,建築外牆象徵龍鱗。裙樓實牆與 主樓玻璃形成鮮明的虛實對比,建築外立面的細部設計凹凸有致,富於精美。

建鄴區政府辦公樓調研

簡介:南京建鄴區政府行政大樓隸屬於南京新城大廈一期工程,位於南京市新城區。新城大廈一期工程地處奧體中心、文化使館區和濱江風光帶串連的主要軸線上,是中心區建築羣中最重要的部分。機關大樓總佔地面積1.2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其中主樓32層,建築面積約3.2萬平方米;裙樓4層,建築面積約9000平方米;地下2層,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大樓總高度137米。

總體佈局

1.基地與周邊環境關係

工程位於奧體中心東南面,江東中路和地鐵2號線將奧體中心與基地相隔,基地西南面爲新長安街,東北面爲牡丹江街,這兩條街人流相對擁擠,基地東南面爲廬山路,爲主要交通幹道,車流來往不息。

2.建築羣體關係

工程分一、二期。一期爲建業政府大樓和新城大廈,由裙房連接,二期工程由四座辦公塔樓和繞塔樓的2層高的企業辦事服務中心大樓組成,裙房由室外樓梯可以上到頂部,形成屋頂光景平臺。

基地出入口:

一二期工程通過20米的內部道路分隔,從兩條街道引導至地下停車場,是主要的車流入口,建鄴政府大樓和新城大廈之間面向廬山路方向爲主要入口,也是整個基地與奧體中心形成的軸線的開端,兩邊的高層強調突出了入口的視覺效果。

結構:框架核心筒結構建築的中央部分爲核心筒,由電梯井道、樓梯、通風井、電纜井、公共衛生間、部分設備間圍護形成中央核心筒,與外圍框架形成一個外框內筒結構,以鋼筋混凝土澆築。此種結構十分有利於結構受力,並具有極優的抗震性。這種結構的優越性還在於可爭取儘量寬敞的使用空間,使各種輔助服務性空間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主功能空間佔據最佳的採光位置,並達到視線良好、內部交通便捷的效果。中央核心筒承受豎向荷載,外部框架承受水平荷載。

基地調研

基地分析:

基地位於南京市建鄴區內,位置較偏僻,地勢平坦,臨近奧體中心,毗鄰南京新城科技園,東側西城路,西靠雲龍山路,南臨富春江東街,北望奧體大街,交通便捷,除卻工作日上下班高峯期,人流與車流並不密集。

基地現狀較爲複雜,周圍建築有國企、私企、施工場地等,除卻南側與西側,均被小高層包圍,較大的限制了基地的使用情況,所以在場地設計方面,除了要考慮消防疏散問題之外,還得考慮建築所處位置以及出入口設置的問題

基地位於富春江東街旁,毗鄰國家電網,平面近似長方形。基地出入口和車行出入口的位置應與建築主入口和停車場相鄰。

主樓與裙樓的關係,以及建築的基礎配置都需要仔細考慮。同時需要注意高層建築所特有的建築結構對建築的功能排列具有較大影響。

區位調研:

調研總結:

現在的辦公樓的發展主要趨向於綜合性、靈活性和智能化;單純的辦公樓上下班時人流非常集中,無法解決上班人員的交通、餐飲、購物、休息、居住等要求,爲克服這個問題就出現了綜合性大樓,這種大樓總和了辦公、餐廳、公寓和休閒爲一體,方便了辦公人員的生活;在空間方面設計的更加靈活,多采用大空間佈局形式,適應多種不同的辦公類型;智能型大樓更加完善了辦公樓的工作效率,成爲了一個新型的辦公樓設計體系。

第五篇:推進效能政府建設調研報告

黨的十八大在部署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時,提出“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不難看出,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不論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還是創新行政管理方式,都必須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作爲檢驗的最終標準。提升政府效能,是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任

務。是一項以全面提高政府績效爲目標,以加強思想、作風、制度、業務、廉政、能力等爲內容的綜合性能力建設和績效改進活動。根據市政協常委會2014年工作要點安排,由市政協副主席馮霞帶隊,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牽頭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對我市效能政府建設情況進行視察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14年以來太原市委、市政府以“兩集中、兩到位”審批流程再造爲核心,(更多好範文請關注:)全面開展了流程再造、電子政務、績效考覈、行政文化“四位一體”的效能政府建設,最大限度地解決體制機制障礙,堅定不移地推進審批流程再造。按照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在各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全力推進“兩集中、兩到位”和流程再造,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體制突破,強力推進“兩集中、兩到位”,實現了各部門審批處實體進駐、優化審批。按照“撤一建一”原則,由市編辦發文,對市直各部門成立審批處,進駐中心的涉及固定資產投資的16個部門和其他社會服務的18個部門共34個部門,將過去分散在106個處的審批職能全部集中到各部門新成立的審批處,新成立的審批處整建制集中進駐到市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了審批權的相對集中。以“人員進駐、首席授權、定崗定責、細化流程”四個環節爲標準和抓手細化落實。

二是頂層設計,再造了“一核三聯動”系統化行政審批服務流程。我市與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埃森哲公司等國內外頂級諮詢機構合作,運用最新研究成果指導流程再造實踐。

三是聯合審批,創新“一口進出、限時辦結、並聯辦理、閉環運行”機制。實現了統一登記受理審批事項,推行了四個階段層面的並聯審批,形成了4個層次在中心的流程閉環運行。

四是電子固化,對流程運行全程管控,創新權力運行的約束、監督機制。運用信息技術,打造電子化流程,結合“兩集中、兩到位”和新流程的試運行,同步完善了電子審批網絡系統。

五是紀檢監察貼身跟進。市紀委監察局強化落實太原市效能投訴辦法和集中監察、專項監察、電子監察、績效監察等四項效能監察機制,定期對流程再造推進情況監督檢查,以鐵的紀律推進“兩集中、兩到位”落實。

總的來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強力推進下,在市級相關部門全力配合下,我市的以行政審批改革,“兩集中、兩到位”爲突破口,開展效能政府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爲我市建設全國一流的服務型政府,加快建設一流省會城市打下良好基礎。

二、存在問題

當前政府部門行政事務日趨複雜、各種社會矛盾日漸凸顯,如何有效迴應社會公衆需求,改進政府機關的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提升人民羣衆對政府機關的滿意度與公信力,成爲當前政府部門面臨的重要問題。針對一些機關存在的“門難進、話難聽、臉難看、事難辦”和行政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等現象,我市在推進政府效能建設作爲政府管理創新的重要舉措,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有些問題在一定範圍內還普遍存在。比如:部分幹部對提高政府效能的認識不清。還沒有認識到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機關行政效能,是新形勢下服務大局的有效體現。加上機關缺乏競爭機制,幹部缺乏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這對改進工作、提高效能是一種極大的阻力。有些行政部門還存在辦事拖拉、相互扯皮、不講行政成本,浪費嚴重等。在作風上表現爲官僚主義,把職位、權力當成謀取私利的途徑和手段。有的工作人員整體素質與市場經濟要求不相適應。

還有些行政機關結構、職責的配置還不盡科學。機構龐大,人員臃腫,政企不分,直接阻礙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有些人事管理制度不夠完善。行政人員分類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流動,不能人盡其才。考覈任用制度不健全。有些不正之風尚待進一步治理。形式主義、以權謀私、貪污腐化等腐敗現象的存在,就會嚴重影響廣大行政人員的積極性,腐蝕機關工作人員隊伍,影響國家機關內部組織的健康,影響機關效能的提高。

三、幾點建議

政府效能建設的目的是運用各種科學管理的手段和制度,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和工作能力,提高政府執行力,更好地爲人民服務。因此,政府效能建設不可能簡單依靠運動式的集中活動取勝,要有效地發揮效能建設的作用,核心和關鍵在於構建起職責明確、獎懲分明、科學合理、便於操作的激勵制約長效工作機制,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推動效能建設的不斷深入。

(一)進一步創新和深化政府效能建設。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確的權力觀和現代行政管理理念,在繼承以往政府效能建設經驗做法的基礎上,以改革創新精神深化政府效能建設。一是要創新政績考評制度。轉變傳統的政績考評觀念,按照精準化、具體化、數字化的原則,互動、科學地制定考評指標。將績效考評結果有效地運用於幹部選拔任用、升降去留、教育培訓、監督管理的全過程。二是要創新業務流

程管理制度。以反思傳統政府業務流程弊端的基礎上,逐步改變以計劃控制職能爲基礎的任務分工流程設計,打破政府職能分工與機構層級的界限,實現單向性、分散性的工作方式向多維性、集成性工作方式的轉變,強調以解決問題爲目標,建立協調的行政運行體系和服務流程模式。實現政府審批業務流程優化。三是要創新全程全員控制的動態問責機制。在強化重大事故後問責和對主要幹部進行問責的基礎上,建立全程全員控制的動態問責機制。重點關注民衆關注的熱點問題,針對政府效能建設中存在的“得過且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等“庸、懶、散”問題和行政作風,逐步建立起全程全員控制的動態問責機制,從源頭上破解效能建設“中梗阻”難題,轉變工作作風。四是創新獎懲激勵的幹部管理制度。在堅持黨管幹部的原則下,按照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標準創新干部管理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實用、高效的幹部管理機制和公開、公平的選拔任用機制,發揮每個幹部的主觀能動性,實現管理質的飛躍,推進政府高效運轉。

(二)逐步構建跨部門跨單位的政府聯動協調平臺。在原有政府管理體制的基礎上,打破傳統的部門界限和公共服務功能分割局面,充分整合政府管理資源,簡化辦事程序,圍繞公共服務的過程與結果,實現組織信息資源共享,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信息和服務,實現各部門及職能的協同,逐步形成資源利用更加科學、流動靈活、富有彈性、參與度高的新型行政結構,最大限度方便民衆。要開展政策制定、執行與監督適度分開的試點工作。爲減少權力過於集中、部門利益化和執行力不強等問題,在強化權力監督與權力制衡的基礎上,探索政策制定、執行、監督適度分開、相互協調的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在有條件的地方,針對當前政府職能重疊交叉的現狀,逐步整合和歸併相同或相近的機構職能,有選擇地設立寬職能的部委機構,切實減少部門分工過細、職能交叉、政出多門的頑疾。

(三)構建政府效能建設的保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適應現實發展趨勢要求完善相關制度。一要統籌推進政府效能建設的制度保障體系。應以績效管理爲核心,全面推進政府效能建設相關管理制度的建設:建立規範辦事制度,解決“自由裁量權行使和辦事不規範”問題;建立崗位職責制度,依法確認行政權力,解決“職責不清”和“無責任行政”問題;將具體的行政事務分解到每個行政人員身上,具體誰幹什麼、怎麼幹、什麼要求和標準,都有明確的規定,督促行政行爲的規範與有效。二要優化整合政府效能建設的組織保障。當前應該明晰政府職能的範圍及權力的行事深度,以精簡、統一、協調爲原則,加大機構整合力度,合理調整政府層級與幅度,探索職能統一基礎上的大部門體制,實現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的制度與協調,各地各部門應依據各自不同的實際情況,充分整合職能相同及職責相近的部門,理順各個政府機構之間的關係,最大限度地消除職能交叉及空白領域,合理設置內設部門和工作崗位,強化各部門的協調配合機制,逐步消除行政層級過多、行政機構關係複雜、職責分工過細、機構臃腫、政府成本過高等問題。三要合理建構政府效能建設的權力運行體系。政府效能建設需要一個規範有序、便民高效、公開透明的權力運行體系,必須綜合協調好決策、執行、監督三個環節之間的關係,真正達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體系運行目標。效能建設要緊緊圍繞行政體制改革目標,按照轉變職能、理順關係、優化結構、提高效能的總體要求,不斷規範完善,不斷探索創新,不斷深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