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怎麼做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複雜、長遠的工程。前有中央“20字”方針決策部署,後有習總書記“五大振興”指明路徑,但機遇和短板並存,我們不能只做政策的“傳聲筒”,而是要從戰略高度過好“認知關”,以需求牽引過好“應用關”,靠管用舉措過好“建設關”。我認爲,這需要我們做好“五篇文章”: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怎麼做

一、做好謀劃長遠與立足當前相結合的文章

一是摸清家底,精準施策。在編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時,首先要明確我們的優勢在哪、有何不足,摸清有多少農田、水面、道路、家庭農場、服務設施等等,對基本情況有個全面而系統的梳理,爲規劃指引打下紮實基礎。通過科學掌握鄉村發展條件,進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鄉村振興不是隻有一種模式、一條道路,雖然從全縣來看,很多鄉村有相當的共性,但每個鎮街具備的資源優勢或發展潛力不同,要各有側重,避免將所有鄉村進行同類化打造。

二是多規合一,優化配置。這些年自上而下針對農村的產業、生態、文化、黨建等方面出臺了許多政策、制定了許多規劃、建設了許多項目,彼此之間可能有互補,但也存在“各自爲政”的現象,不少規劃之間缺乏一致性,造成資源整合不到位;有些項目只注重功能建設,沒有與周邊的鄉土環境相協調。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勢必系統龐大、內容豐富,在制定時就需要把之前已有的或正在編制的美麗鄉村示範片區規劃、黃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等等諸多規劃融合進去,好的繼續保留使用,不適合的修改完善,減少衝突,形成相互聯動的整體框架,以便最大價值地發揮建設項目的綜合作用。

三是分步實施,科學推進。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三步走”的時間表,我們在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時也要有重點有先後,在近期與長遠之間找到平衡點,既有明確的近期任務和目標安排,也有遠景展望,有步驟、分階段地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我們可以採取先試點示範、後全面推進的方式,選取有活力、有資源、帶動力強的村莊進行示範引領,先易後難、以點帶面、科學推進,以此減少所有鄉村同時推進帶來的人財物力的不足,也能夠依照每個階段問題的特點予以針對性解決。

二、做好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相結合的文章

無論是生態環境的長期維護,還是精神文明的提檔加速,鄉村振興是一個全員參與的戰略。在以往的農村發展和建設中,更加註重以政府爲主導而忽視了農民主體作用的發揮,導致有的農民對村莊建設的參與度不高,對黨和政府的工作也缺乏信任和支持,建設成效打了折扣。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擺正好政府與農民之間的位置關係,充分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一是政府主導決策與尊重農民意願相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政府在政策制定、規劃設計、項目選擇、服務保障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但只有讓決策最大限度尊重民意,振興鄉村才能贏得民心。首先,要建立健全保障農民和村民自治組織參與村級事務協商、決策的制度,讓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有途徑、有依據;其次,要完善村級重要事項和重大工程項目公開、公示的制度,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再次,要建立農民對村級重要事務有效監督的制度,使農民能夠真正行使對事關村民利益的項目、資金分配和使用的監督權;最後,要形成重大決策反饋制度,每次重大決策實施後,通過滿意度調查,對決策執行的整體情況進行測評,總結經驗教訓,對農民滿意度低的,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最大限度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和訴求。

二是政府主導投入與農民自主參與相結合。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許多項目都事關基礎設施配套和農村公共社會事業發展,如村莊綠化、環境整治、衛生保潔、教育醫療等,在資金投入上以政府投資爲主,但如果沒有農民親自參與維護和管理,投入再大也無法根本扭轉局面。很多項目的運作和長效機制的形成,還有賴於引導農民發揮主體作用。一方面要加強政策引導,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目的、內容宣傳到位,讓農民深刻感受到,他們既是鄉村振興的建設者、維護者,也是受益者;另一方面要提升農民素質,通過教育、培訓、典型帶動、邊幹邊學等方式,幫助農民瞭解、熟悉村級事務,提高生產、經營和管理本領,逐步培養農民振興鄉村的責任意識,真正讓農民成爲長效管理的主體。

三、做好環境改善與保留特色相結合的文章

在鄉村振興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破土動工、開發建設、整治環境,但發展不意味着要對標城市去鄉村化、走非農化,而是應該尊重村莊的自然肌理,保護傳承鄉土文化,讓村莊各顯其美。

一是要注重保護修復鄉村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並不是要每個村都有山有水有景觀,也不能肆意打破鄉村的風貌神韻,保證空氣清新、乾淨整潔、綠樹成蔭,是最貼近自然的生態。因此,首先要着力解決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水氣土污染整治專項行動,全面淘汰改造燃煤鍋爐,推廣清潔型煤;圍繞道路、工地、裸露土地,重點進行揚塵治理;堅決杜絕燒荒、燒秸稈等野外用火行爲;加強水源保護、水質改善和生態修復。只有環境得到了有效治理,才能爲增加綠植覆蓋提供空間,爲發展生態農業保證質量,留住更多人,吸引更多人。

二是要注重優化提升鄉村的生活環境。農村與城市相比,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有很大的差異,而鄉村振興正是不讓這些差異變成差距。在基礎建設上,要逐步實現危房改造、道路硬化、衛生整治、飲水安全、“燃氣村村通”、“旱廁改造”等全覆蓋。同時,也要充分重視提升農村的公共服務水平,讓農民在家門口享受到便利和實惠。全面改善農村各級教育的辦學條件,推進教育資源向農村流動;普遍建立標準化鄉村衛生室,滿足村民基本醫療服務和初級衛生保健需求;加快“雪亮工程”建設,建立健全農村治安防控體系;加強農村法律援助工作,推動法治工作網絡、機制和人員向農村延伸;完善農村機構養老、居家養老服務體系,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留守老人,真正讓農村成爲安居樂業的家園。

三是要注重繁榮發展鄉村的文化環境。鄉村振興不能只有“面子”沒有“裏子”,房子建得再漂亮、道路修得再筆直,文化不振興、鄉風不文明,都是徒有其表。因此,要讓村民在鄉村振興中樹立文化自信,既要充分挖掘民俗文化、民間藝術、人文景觀等彰顯農村特色的文化要素,培育鄉土文化本土人才,也要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村級文化活動場所,支持鄉村振興戰略題材的文藝創作,使鄉村文化真正貼近羣衆生活、體現鄉村精神、傳遞文明鄉風,讓文化爲鄉村振興增添凝聚力和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