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2023畜牧調研報告多篇

2023畜牧調研報告多篇

2023畜牧調研報告篇1

爲全面瞭解我縣農區畜牧業發展現狀,準確把握、深入分析當前畜牧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全縣農區畜牧業快速健康發展,實現“農畜聯動、草畜結合,打造全省農區畜牧強縣”目標,根據縣政協會年度工作計劃和縣委安排,近期我會組織相關委員對我縣農區畜牧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狀及問題

近年來,我縣大力實施農畜聯動、草畜結合工程,積極調整畜羣結構,以“擴羊、增牛、穩豬、發展蛋禽和獺兔”爲工作思路,扶持規模養殖,推動區域化生產,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

一是養殖規模不斷擴大。與“十一五”末相比,草食畜飼養量增長19.6%;生豬飼養量增長9.04%;肉、蛋、奶產量分別增長11.1%、8.1%、5.3%。畜牧業產值,畜牧業收入在農業總產值和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同步上升。

二是基地建設初見成效。湟水河谷奶牛養殖基地、肉牛羊育肥養殖示範基地、良種仔豬繁育和商品豬生產基地、獺兔基地、土雞和烏雞散養基地建設具有了一定的規模。特別是積極拓寬工作思路,投資922.5萬元扶持了132戶家庭牧場,起到了較好的示範和帶動作用,爲豐富“高原、生態、循環、高效”的民和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作出了努力。全縣現已建成規模養殖小區(場)159家,其中:養豬場41家,奶牛養殖小區(場)5家,肉羊養殖場67家,肉牛養殖場26家,特種養殖場20家。其中,64家通過了省級標準化養殖小區(場)資格認定,6家通過了國家級標準化養殖小區(場)資格認定。全縣適度規模養殖戶達到7415戶,現有280多家養殖專業合作社,畜產品及活畜經紀人350餘名。

三是飼草產業迅速發展。隨着全膜雙壟玉米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紫花苜蓿、高丹草、燕麥、箭舌豌豆等優良飼草作物的推廣,使我縣飼草量得到大幅度提升,20xx年,全縣飼草總量達200萬噸以上,能滿足250萬個羊單位的飼草。全縣現有飼草加工設備1250臺(套),建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青貯池386座25.8萬立方米,小規模的青貯池990座14.2萬立方米。魯青、綠寶、恆興、豐龍等飼草加工、配送企業的建成投產和飼草經紀人的作用下,使飼草加工利用率得到迅速提高,既推動了規模化養殖快速發展,又增加了農民收入。通過大力推廣飼草料青貯窖青貯、袋裝青貯、裹包青貯及草粉加工技術,提高了農作物秸稈利用率。目前,我縣飼草加工企業,不但對本縣養殖場(小區)加工、青貯飼料,還向外縣配送。飼草加工業正在持續快速發展。

調研中我們瞭解到,當前全縣畜牧業發展還存在很多制約因素。除了規模養殖用地難、融資難、治污難等全省農區畜牧業發展面臨的共性難題外,自身工作和發展方面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產業化水平低。能形成一定規模和帶動效應的龍頭企業數量仍然偏少。部分企業還習慣於政府扶持,銀行貸款,不善於通過市場手段吸納資金、聚集人力。企業與農戶利益聯接不緊密,不能有效形成“企業+基地+農戶”的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特別是加工、銷售環節比較薄弱,產業鏈條還沒有完全形成,造成市場競爭乏力,產銷銜接不暢,直接影響了畜產品的附加值和綜合效益,制約了畜牧業的快速長遠發展。

(二)草料體系建設依然滯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原材料生產不規範。加工優質飼料需要的是接近成熟的整株玉米,但部分農戶爲了追求眼前利益,盲目密植、盲目追肥,單純追求秸稈產量,降低了原材料的品質;加之近年來,引進的有些玉米品種雖然秸稈豐富,但生長期長、成熟期晚,不符合加工優質飼料的要求。二是飼草加工企業無序競爭。有些企業隨意提級提價、壓級壓價,擾亂了原材料收購市場,使農戶不能準確把握市場行情,貽誤了最佳上市時機,造成產品滯銷,嚴重影響了飼草產業的健康發展。三是飼草加工企業生產能力低。以“綠寶”爲例,由於受流動資金等因素制約,20xx年收購加工玉米秸稈2萬噸左右,按此推算,全縣飼料加工企業加工消化率較低,加之規模養殖戶和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加工利用有限,農戶種植的大量玉米秸稈還不能及時收購,勢必影響種植戶的積極性。

(三)畜牧科技服務亟待增強。一是疫病防治體系建設滯後。由於投入不足,檢測、診斷、無害化處理等設備購置和更新滯後。二是村級防疫員因報酬過低流動性大,無法及時開展測報、診斷、檢疫、防疫等工作。三是畜牧專業技術人員缺少。20xx年全縣草食畜和生豬飼養量爲132、07萬頭只,而全縣的專業技術人員只有131名,人均要負責1萬多頭只牲畜的技術服務,加之現有技術人員年齡老化,知識陳舊,難以保證各項畜牧科技服務。

二、對策與建議

(一)立草爲業,促進飼草產業健康發展。飼草建設是發展畜牧業的基礎。要實現“農畜聯動、草畜結合,打造全省農區畜牧強縣”的目標,必須把促進飼草產業發展作爲首要任務來抓。一要穩定飼草種植面積。在保證32萬畝全膜玉米種植的基礎上,採取有效措施,擴大紫花苜宿、高丹草、燕麥草、箭舌豌豆等優質飼草面積。力爭種植業內部“三分天下、牧草據其二”。在滿足本縣畜牧業發展的前提下,擴大外銷。凸顯飼草產業所蘊含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二要引導農戶規範種植。農業和畜牧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讓農戶選擇適宜本地種植的品質好、產量高、營養豐富且霜期前按時成熟的優質青貯玉米品種,制訂農民合理密植、施肥等一整套生產技術規程,提高飼草料品質。三要培育和扶持飼草加工龍頭企業。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積極引導有條件的企業與縣外飼草加工企業、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聯姻,提升加工能力和產品檔次,增加科技含量,打造飼草料品牌,進一步提高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四要積極完善飼草料產業經營機制。分區域建立飼草料生產合作社,一頭連加工企業、一頭連農戶,簽訂產銷合同,穩定產銷關係。五要合理設置飼草加工收購點。因飼草收購時間只有不足1個月時間,現有的飼草加工收購點分佈不均勻,部分種植區與加工收購點距離較遠,到了收購點還要排隊等侯,建議根據飼草種植基地分佈情況,合理確定服務半徑,適當增設飼草加工收購點,確保農戶飼草及時售出。六要建立飼草料產業行業協會。制定統一的市場規範體系,規範企業行爲,促進我縣飼草加工產業的健康發展。七要建立飼草料儲備制度,保護企業利益。比如“綠寶”引進的“新天地”品牌生產的配方飼料保存期可達到5年以上,但因企業週轉資金困難,不敢大量生產。如果有了儲備制度,可以爲企業解除後顧之憂,又有利於飼草的消化利用。

(二)創新機制,延長養殖業產業鏈條。

一要積極幫助現有的龍頭企業申報國家、省市有關項目,及時貫徹落實各級扶持政策,確保企業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順利的享受各項優惠政策,培育出幾個機制好、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

二要不斷推進以“家庭小牧場”爲主的示範村建設。據調查,一個農戶養5頭牛或30只羊,家庭年收入可增加1萬元以上,而且農戶直接受益,因此應在進一步加大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力度的同時,結合牛羊倍增計劃項目,積極爭取資金,按照“扶大戶、建小區、帶萬家”的思路,大力發展家庭牧場建設。培育出一批養牛30頭以上,養羊100只以上的規模養殖戶。在此基礎上,組建養殖專業合作社,形成“小羣體、大規模”的畜牧業發展新格局。

三要加強招商引資。引進1—2家知名畜產品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畜產品附加值。

(三)完善體系,強化對養殖業的配套服務。

一要進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務體系及縣、鄉(鎮)、村三級防疫網絡體系,健全動物疫病控制體系及動物疫情測報和信息管理體系,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預案,增強對動物疫病的快速反應和控制能力。

二要健全信息網絡系統和管理體系,爲養殖戶定期提供與畜牧業生產有關的信息,以達到調整生產、穩定價格、減少風險的目的。通過中介組織和經紀人隊伍,積極創辦各類協會,組織規模養殖戶定期召開座談會,互通信息,協調解決產、供、銷各環節存在的問題。

三要着力加強畜牧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根據我縣畜牧專業技術人員缺少,知識老化等實際,加強現有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同時按計劃逐年招聘畜牧專業畢業的大學生,以充實畜牧技術隊伍。四要加強農民畜牧養殖技能培訓。讓所有農民學會1-2門畜牧養殖技術,讓所有養殖戶懂得不同階段的飼草配方和常見病的防治方法。五要加強引導,減少污染。堅持治污設施和無害化處理設施與棚圈同步規劃建設,確保畜禽糞便、廢水等污染物排放達標。對已建成投產的規模養殖場,督促其儘快完善治污設施和無害化處理設施,並逐步減少污染。

2023畜牧調研報告篇2

根據省、市組織部門的統一部署和安排,我被選派到我們單位的雙聯行動聯繫村鎮原縣新集鄉嶽莊村擔任村支部第一書記,7月15日到村報到後,爲了儘早掌握全村基本情況、農民生活狀況、主導產業培育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我迅速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入戶開展調研,實地考察,較爲全面地掌握了嶽莊村的有關情況。

一、村情現狀

嶽莊村位於新集鄉西南部,距鄉政府14公里,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山川塬兼有,共轄6個村民小組,共387戶1687人,其中貧困戶285戶1176人,貧困面高達72.2%。全村有黨員27名,其中女黨員4名,村幹部3人,平均年齡40歲,均爲黨員,年齡構較爲年輕,全爲國中以上文化程度。全村總土地面積14.5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爲6547畝,人均僅9.8畝,且多數爲山地,全村共有砂石路28.5公里,羣衆出行、耕作較爲不便。全村產業以種植業爲主,規模小,羣衆收入來源主要以種植經濟作物、外出務工爲主,2014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爲3268元。

二、致貧原因

嶽莊村與其他村相比,貧困表現和貧困原因具有特殊性,貧困程度更深,脫貧難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努力。一是地理位置偏僻。嶽莊村地處山區,距縣城、鄉鎮較遠,交通條件差,農戶居住分散。總體來看,各方面的發展欠賬較大。二是貧困程度深。嶽莊村貧困面高達72.2%,近年來,因學、因病、因婚、各種突發事故等原因致貧、返貧率較高,在全縣89個貧困村倒排序中處於22位,脫貧任務十分艱鉅。三是基礎設施薄弱。長期以來,由於扶持力度有限,嶽莊村基礎建設十分滯後,目前有80戶羣衆沒有接通自來水,全村沒有1條建成的水泥路,村組道路以砂石路和土路爲主,將近60%的耕地爲山地,土地質量差。全村只有2個自然村進行了農電網改造,4個村民小組羣衆農電線路老化,供電可靠性低,經常發生用電故障。村部年久失修,已屬危房,影響了基層組織功能的正常發揮。四是羣衆增收難度大。嶽莊村經濟構單一,增收渠道狹窄,2014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全市低2231元。一半以上的村民以傳統種植爲主,農業生產自給自足,缺乏像樣的主導產業,產業化服務體系不夠健全,農民收入主要依靠種植經濟作物和外出務工。五是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嶽莊村多數青壯年勞力常年在外打工,留守人員年邁體弱,受教育程度偏低,普遍缺乏種植、養殖技能,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嚴重地制約了全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六是村民思想觀念保守。該村文化設施缺乏,全村沒有公共活動場所。村裏無法組織各種文體活動,缺乏先進文化傳播的氛圍,羣衆普遍存在求穩怕亂的守舊觀念、狹隘封閉的小農意識、小富即安的守攤理念,等、靠、要思想嚴重,各種消極思想相互交織,導致村裏缺乏發展活力。綜合分析,路、電、水、田、房、業、智是制約嶽莊村脫貧的七大瓶頸,也應是幫扶工作的重點。

三、調研啓示

一是基礎建設是利民之策。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做好貧困村水、電、路、氣、田等基礎工作,不斷加快環境綜合整治,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對於解決羣衆生產生活難題、加快農村社會快速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二是產業培育是增收之要。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加快農業產業構調整,尋找一項適合嶽莊村的產業發展思路進行廣泛推廣,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農業、土地、水利、交通等部門的支持,以項目帶動產業發展。同時,有序引導羣衆進行土地流轉,鼓勵發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種養大戶發展規模種植和養殖,才能不斷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三是基層建設是治本之源。積極引導黨支部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全體黨員會議,重點學習黨的方針政策、農村政策等內容,組織好黨員的管理和科技培訓,幫助羣衆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爲全村發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提供思想源泉。

四是農民培訓是授漁之法。在開展雙聯六送及進村入戶培訓活動中,採取理論培訓與現場指導相合,由大戶現身說法,深入農戶進場指導等方法進行深入細緻培訓,使農民能夠學得進,用得上,真正掌握脫貧致富的上乘之法。

五是村級民主是和諧之本。對村裏的重大事項加強指導,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要求和程序操作,制定完善村黨支部工作制度和村委會工作制度,把村黨支部工作和村務工作納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廣泛接受羣衆監督,積極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不斷創造家庭和睦、鄉村和諧、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六是文化建設是動力之基。經常組織開展村民集體活動、精神文明評選、文化下鄉和文藝晚會等活動,協調幫助聯繫村健全文化活動場所、農家書屋、便民服務中心等公共設施,對於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促進思想文化教育教育,營造農村文明新新風,激發羣衆內生動力都有着極爲長遠的意義。

四、幾點建議

一是把富民產業培育作爲羣衆增收致富的重點。充分利用嶽莊村地理位置特點,大力發展蘋果、核桃、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加強對村上興盛園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指導,有序引導羣衆入股參與,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邀請畜牧專家定期開展養殖技術培訓,組織村幹部、養殖大戶外出參觀學習先進養殖技術,不斷擴大羣衆種養規模,引導羣衆增收致富。

二是把土地流轉作爲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手段。嶽莊村有相當一部分土地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即使耕種也管理不到位,造成資源浪費,將閒散土地集中起來,組織開展土地流轉,每年定期將流轉租金及時撥付羣衆,從而能使土地最大限能地發揮助農增收的效益。

三是把農村黨員技術培訓作爲更新觀念的引擎。充分利用農村黨員遠程教育設備,集中開展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幫助羣衆掌握先進種植、養殖技術,瞭解致富信息,掌握致富方法,切實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四是把基層組織建設作爲脫貧致富的根本。積極協助鄉村兩級加強基層黨建,做好發展黨員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後備幹部等工作,選出能幫農民脫貧致富的村委會班子,幫助羣衆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爲全村的發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

2023畜牧調研報告篇3

一、現狀。

xx畜牧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起步晚,發展緩慢,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據統計,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建立畜牧方面農民專業合作社xx個。擁有會員xx個,其中農民成員xx個,企業單位成員xx個。20xx年經營服務總收入xx萬元,純收入xx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不到位,發展緩慢。

部分幹部和羣衆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認識不足,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缺乏熱情。一些地方雖有產業基礎,但缺乏引導和組織,沒有得到發展。

(二)扶持政策滯後。

合作社融資難的問題較爲突出,缺乏專業工作人員和專項工作經費。

(三)內部運作和管理不規範。

我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着組織鬆散,聯繫不緊密等問題。

一是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管理機構不健全,入會、退會沒有嚴格的手續。

二是農民專業合作社運作不規範,會員積極參與、民主管理的程度低,互助合作的宗旨體現不充分。

三是合作社缺乏專業管理人才和專項經費,活動開展舉步維艱和合作社自身發展任其自生自滅。四是品牌意識較弱,工商註冊的少。五是行政色彩較濃。專業合作組織必須堅持的一個總原則是“民辦、民管、民受益”,但有好大一部分專業合作組織依託政府或部門興辦,基本上由政府或部門的領導擔任會長或社長。

三、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

把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各級政府重要工作內容,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列入考覈目標,制定優惠政策,強化扶持、指導和服務工作。

一是成立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面統籌、協調、引導、促進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二是相關部門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協調和服務工作;

(二)加強培訓宣傳。

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培訓納入年度培訓計劃,安排一定經費,分層次對基層幹部、羣衆、合作社管理人員等進行集中培訓,提高廣大幹部、羣衆的整體素質。同時,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加大宣傳力度,使其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三)加大扶持力度,落實優惠政策。

一是設立專項資金扶持發展資金,對爲農民專業合作社指導服務的主管部門,在經費上給予重點支持。

二是幫助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農業標準化生產,開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認證工作。

三是鼓勵有關金融機構採取多種形式爲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務,努力解決好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擔保等問題。

四是優先安排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實施國家支持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有關建設項目;五是積極探索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保險機制。

(四)加強指導服務,因地制宜發展專合組織。

一是圍繞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指導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合作社“強、特、優”的目標。同時規範完善現有的專業合作組織。

二是改進管理方式,改善服務態度,幫助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按照“推動而不強迫、扶持而不干預、指導而不包辦”的原則,典型示範,成熟一個,發展一個,邊發展,邊規範。

2023畜牧調研報告篇4

畜牧產業的快速發展和特徵養殖是完成農民增收、創收的主要手段,其位置和效果不時提拔。本年年頭我們以抽樣查詢的方式,深化到村、組對全鄉良種黑豬養殖進行查詢,從查詢的狀況看,黑豬養殖狀況情勢雖不容樂觀,但發展潛力大。

一、黑豬養殖近況

黑豬系湘西黑豬的分支,是湖南省四個當地良種之一,首要分部在縣的、火場等境內。黑豬體質健壯,背腰平直,腹不拖地,四肢強健,順應性強,耐粗豪豢養治理,肥育豬屠宰率較高,後期脂肪堆積才能強,肉嫩味噴鼻,是適於山區豢養的優秀當地豬種。從查詢剖析看,雖然我鄉天然前提較好,農副產物豐厚,多年以來本地農戶有較好的養豬習氣,歲尾全鄉生豬存欄6000餘頭,但當地良種黑豬僅存700餘頭,擁有繁育才能的母豬不超越400頭,箇中黑母豬78頭,種公豬數目很少瀕臨絕種。現存規劃養殖戶僅剩2戶,即黑豬養殖公司和農戶鍾玉春。黑豬養殖公司生豬存欄500餘頭,箇中黑豬存欄近300頭。

二、黑豬養殖存在問題

當地良種黑豬養殖在上世紀七、八十年月有過輝煌的歷史,曾經作爲當地特徵資本編入懷化市鄉土教材,但後來逐步式微,究其緣由首要有:

(一)原種場地式微。上世紀七十年月,我鄉曾建有原種場,開展黑豬的保種、育種及養豬新技能、新效果推行工作。原種場的興修,促進了那時我鄉黑豬養殖業的發展。但後因由於受體系體例、資金、市場等要素限制,保種、育種工作難認爲繼,原種場興辦幾年就此跨失落。黑豬的保種、育種又恢復到原有的原始保種形態。

(二)養殖方法掉隊。據查詢調查,全鄉生豬養殖還處於散養形態,規劃養殖很少。散養本錢高,議價才能弱,受市場價錢動搖影響大,輕易傷害羣衆養殖積極性。比來幾年,飼料本錢上漲,生豬出欄價錢、仔豬銷售價錢的下滑,不少養殖戶虧本,2008年我鄉養殖戶廖家坪村李新國,因接受不了市場衝擊,所養母豬36頭,種公豬2頭悉數處置轉產。生豬存欄削減,很多母豬遭四處理,招致黑種豬的存欄嚴厲下降。

(三)銷售渠道不暢。市場行情掌握禁絕,黑豬價錢被低估。據查詢,當前我縣生豬銷售市場沒有細分市場,黑豬與雜交白豬價錢一樣,肉質噴鼻嫩的黑豬價值並沒有被價錢表現。“二元”、“三元”雜交白豬的出欄週期爲3-4個月,當地良種黑豬的出欄週期爲8-9個月,在一致銷售價錢下,豢養白豬的利潤遠超越當地良種黑豬。面臨我縣黑豬養殖價錢低、利潤少的市場行情,農戶紛繁“棄黑養白”,改攝生長速度快的外來“三元”雜交白種豬。當前全鄉存欄當地良種黑豬隻要12%左右,鄉域內的當地良種黑豬被敏捷更新,黑豬純種保管遭到嚴厲要挾。但在本省寧鄉和廣東省等地,因爲肉成品加工興旺,生豬市場買賣活潑,細分市場價錢反映活絡,黑豬市場價錢遠高於雜交白種豬,黑豬養殖在那邊獲得了很好發展。

(四)融資存在堅苦。因爲生豬養殖,特殊是黑豬養殖時間長,奏效慢,豢養本錢較高,市場價錢動搖大,沒有資金支撐,輕易墮入虧本,難以構成規劃養殖。依據查詢,我鄉現存的2家黑豬養殖規劃戶—黑豬養殖公司和養殖戶鍾玉春都存在資金缺口,嚴厲制約了黑豬養殖規劃化發展。本年上半年市場價錢低迷時,爲了維持運營,黑豬養殖公司不得不出售局部生豬,在本年下半年市場價錢高企時,可供出欄數目卻又不多,致使養殖戶難以取得較高利潤。

三、黑豬養殖建議

生豬養殖是畜牧業的主體,是鄉村經濟的首要產業,養豬收入是農民收入特殊是偏僻山區農民收入的首要起原。與其他栽種業、養殖業比擬,生產前提要求低,豢養技能輕易把握,且豬肉當前仍是我國人民肉食物的首要起原,若市場行情稍好,養豬效益相對其他農業行業要高。隨着人民羣衆收入和生活程度的不時提高,對豬肉及肉成品的質量、口感會要求越來越高,從久遠看,我鄉當地良種黑豬養殖業的發展要大有作爲,應着力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明確黑豬養殖發展思緒。要從“做大品牌、做實產業”的高度經營我鄉生豬養殖產業,在發展步調上先由以黑豬、雜交白豬一起互補養殖,逐漸向以黑豬養殖爲主,雜交白豬養殖爲輔改變。在發展中要堅持以市場爲導向,以產業化爲載體,以龍頭公司爲依託,充分發掘黑豬品牌資本,加速生豬現代養殖方法的改變歷程,完成農民收入和農產物競爭力雙提高。

(二)注重黑豬養殖推行力度。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羣衆對當地良種黑豬資本維護認識。畜禽當地種類資本既是一種寶貴的天然資本,又是當地畜牧業生產發展的基本,更是提高農產物競爭力的保證。近年因由於本地養殖戶單方面追求發展速度,羣衆保種認識淡漠,招致少數的當地良種資本並未獲得充分應用,逐顯退步趨向。縣政府應發動民間和社會組織加大對良種黑豬資本的維護,創建品牌,推行品牌,註冊“黑豬”商標加以宣傳、推行和維護。

(三)完善黑豬養殖資金扶持系統。一是應加大對黑豬良種資金的投入,突出重點,堅持健全黑豬種類維護性育種繁育系統。重建原種豬場,培養中心母豬羣和種公豬,開展維護性育種和純種(系)的選育,維護優質母豬。二是參照農作物良種補助的做法,堅持良種補助準則,對購置良種豬的農戶賜與直接的補助扶持。三是積極申報非凡養殖項目,積極爭奪國家、省、市、縣的資金扶持,多渠道吸引民間本錢,不時添加對畜牧業發展的資金投入。

(四)加大黑豬養殖政策扶持力度。一是發展規劃養殖,在資金政策上予以支撐,在精心培養現有2戶規劃養殖戶的基本上,再鼓舞發展一批養殖大戶,構成規劃養殖。二是適度發展肉成品加工業。發展肉成品加工業,指導堅持生豬銷售細分市場,充分表現黑豬價值。三是協調金融機構堅持融資平臺,把規劃養殖戶和加工企業作爲信貸重點,簡化借款順序,擴展借款規劃,放寬典當前提,爲養殖戶和加工企業供應有力的資金保證。

(五)堅持黑豬養殖專業協作社。充分發掘應用“黑豬”品牌資本,依託黑豬養殖公司,依照農戶自願參加的準則,堅持黑豬養殖專業協作社,構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形式。由協作社一致育種、一致供應仔豬、一致供應飼料、一致防疫,一致回購銷售,統籌省內、省外市場,拓寬銷售渠道,提高市場議價和抗風險才能,提高農戶的養殖收益。

(六)增強黑豬養殖服務治理程度。在現有的體系體例機制下,經過各類方法,不變畜牧技能推行步隊,充分調動基層技能推行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實時搞好動生豬防疫,實時把養豬新技能,新效果推行到生產中去,爲全鄉生豬養殖供應技能支撐。

2023畜牧調研報告篇5

我國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的主旨是以市場爲導向,以農牧戶經營爲主體,以龍頭企業爲主導,以合作服務組織和專業市場爲中介,把分散的農牧戶與國內外市場連接起來,堅持分類指導,系列開發,確立和開發主導產品,發揮比較優勢,建立教、研、推相結合的科技增長機制,提高畜牧業整體素質,進而實現畜牧業的現代化。

1、用產業理念發展畜牧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然趨勢

用產業理念發展農業,建設現代農業,是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思路和重要選擇。畜牧業是農業產業化的領頭產業、同時又是現代農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用產業理念發展畜牧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然趨勢和重要過程,當前應着力推進畜牧業產業化。

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畜牧業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顯然,沒有畜牧業,農業就構不成完整的農業。但現代農業有別於傳統農業,其不同之處在於農業中畜牧業的比重發生了明顯變化,在現代農業的中間消費(投入物)中畜禽生產成爲主要成分。例如畜牧業通過畜禽產品的中間消費,把植物產品加工轉化爲動物產品,顯著提高了產品的商品率和市場份額,從而使其在農業中所佔比重也相應大幅度提高。目前,發達國家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都在70%~80%,沒有高比重的畜牧業就談不上有現代化的農業。20世紀90年代至今,全國推行農業產業化經營,其中在確定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時,廣大農區普遍選擇了畜牧業。十餘年的運行實踐證明,畜牧業作爲承農啓工的中軸產業,通過對飼草飼料的旺盛需求,拉動了糧棉油菜等主要農產品的生產,並將大量農副產品轉化爲肉蛋奶,既充分利用了資源,加快了農業的良性循環,又實現了生物轉化增值。

同時,帶動了飼料、獸藥、皮革、食品、儲運和冷藏等衆多相關產業的發展,延長了產業鏈條,提高了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儘管如此,如果僅僅是當畜牧業發展了,並且達到了一定發展水平,便認爲現代農業已經近在咫尺,未免結論過早。嚴格地講,它只能算是用產業化理念發展農業、建設現代農業的一箇中間階段,而非最後的落腳點。因爲畜牧業與種植業同屬第一產業,畜牧業替代種植業作爲農業主導產業,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仍然存在;以畜產品取代農產品作爲主打產品,也只是以一種初級產品代替了另一種初級產品,價值增值和市場空間同樣有限。現代農業不僅僅意味着畜牧業生產及產出水平的提高,它更體現在畜牧業產後加工增值能力的增強。因此,從長遠看,發展畜牧業的最終出路還在於改造傳統畜牧業,大力發展畜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層次,從而使從業農民增收更加具有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因此,用產業化理念發展畜牧業,是用產業理念發展農業,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然趨勢和重要過程。

2、畜牧業產業化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龍頭企業優勢不明顯,一體化、集團化程度不高畜牧業龍頭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有所壯大和發展,並在農業產業化中處於領先地位,但面對日益競爭激烈的國內外市場,仍存在許多問題。第一,企業規模小,產品質量差,經過機構改革,我國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的管理體制雖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部門分割、產銷脫節的問題。,畜牧部門只管生產,加工和流通則由其他部門管理,各行政部門爲了維持原有的利益格局,往往各行其是,政出多門,畜牧業生產、加工和流通缺乏統一管理,嚴重影響了畜牧業產業化的健康發展。政府對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的引導方面,則存在兩種極端傾向:一是個別地方政府出於促進產業化發展的需要,往往不顧經濟規律,簡單採用行政命令,人爲製造產業化企業和組織,有些地方則一方面強調要大力發展畜牧業產業化,另一方面卻對畜牧業產業化企業在投資和融資方面設置了許多障礙,現在很多中小型民營企業反映得不到政府投資和銀行貸款。

3、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的建議

畜牧業產業化的實質是使龍頭企業與農民建立比較穩定的利益關係。企業與農戶之間是否能建立穩定的利益協調機制,是事關產業化能否可持續發展的.大事。各地要根據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的不同階段,採取相應對策。在產業化經營處於起步階段的地方,要重點發展和規範合同契約、“訂單畜牧業”。產業化經營基礎較好的地方,可以通過建立風險基金、實行最低收購保護價、返還一定利潤等,使企業與農戶建立比較緊密的利益連接機制。其次,也要積極探索畜牧業產業化利益分配的新機制。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行農民用土地使用權、產品、技術和資金入股,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積極鼓勵採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種經營形式,使農民與龍頭企業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2023畜牧調研報告篇6

二是要轉變觀念,落實畜牧小區建設用地。目前,畜牧小區建設用地問題已成爲制約小區建設的瓶頸,對畜牧用地現在也存在着不同看法。首先,發展畜牧小區只是把原來分散養殖集中起

來,從土地利用性質看,主要是轉移用地和調整用地,並不是多佔用土地,其結果是集約利用土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其次,從已建成的畜牧小區看,所有畜禽圈舍、倉庫等都是簡易建築物,牆基淺,容易復耕。因此我們要抓住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的有利時機,根據我縣畜牧養殖業發展的實際,規劃落實好畜牧業發展用地,按照《關於做好規模化畜禽養殖用地有關工作的通知》(劍府辦發[20xx]3號)文件規定,把畜牧小區用地落到實處。

三是要結合實際,科學制定畜牧小區規劃。畜牧等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強調查研究,根據我縣養殖業的優勢和特點,結合畜牧業結構調整及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實際,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適度規模、相對集中、規範管理、綜合利用的思路,充分考慮水源、交通、防疫、污染等環境因素,制定具體的畜牧小區中(長)期建設方案,分步實施。對小區選址、建設規模、圈舍建設標準、生產(管理)區域佈局等方面,組織懂技術、有見解的專家進行多方面的論證,對審定不符合要求的小區要及時給予糾正,幫助投資者和經營者把好關。尤其要注意新建小區必須按照養殖小區排泄量與外部消納量相配套的原則,嚴格控制小區佈局和生產規模,儘可能的使畜禽排泄物就地轉化爲能源或有機肥料,力爭實現新建養殖小區污染零排放,達到清潔生產標準。

四是要完善機制,加強服務體系建設。不論那種類型的畜牧小區,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比如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協會等經濟合作組織,由這些組織根據小區的養殖種類,統一開展種畜禽供應、飼料供應、疫病防治、技術培訓、產品銷售等服務,爲養殖戶提供一個良好有序的環境,隨時解決出現的問題,逐步把養殖戶納入規範化管理的軌道,培養他們講求誠信、遵紀守則,照章辦事,共同促進畜牧小區的健康發展,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畜牧小區運行機制。在建立管理體系的同時,抓好制度建設,建立衛生防疫制度、人員物品管理制度、畜禽進出小區制度、消毒制度、標準化生產管理制度等等。在圈舍建設、引種、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等生產全過程,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健康養殖技術規程,並實行全程監管,確保產品優質、綠色和小區安全,不斷提高飼養水平,提高養殖效益,促進畜牧小區健康快速發展。